中国十大名著为什么挤不进世界十大名著?是因为质量还是文化?

findus
反过来想,世界十大名著也没一个成为中国十大名著就明白了。
千万别和中国人谈文化和文明,老外的无知你接触了就知道了。

lilin
老外看不懂中国文化,因为不在一个维度。
仰望中国文化看不到本质自然不会更深刻流传。
就像现在很多人看不懂道德经自然就不看,但盗墓笔记什么都受众很高,能说道德经不如盗墓笔记吗?
再说,中国所谓十大名著又是咋评价的呢?
一百多年的文化自宫造成的后果,又能说明中国文化的真落后吗?
未来,一定是中国文明文化重新崛起的时代。宽柔以教,文明引领才是真正的文明。

pearllong
中国十大名著之所以“挤”不进世界十大名著,主要原因就是文化差异原因。
一、“世界十大名著”都是哪些书所谓世界十大名著,说法不一。比较有代表性的说法,一是指《战争与和平》、《巴黎圣母院》、《童年》、呼啸山庄、《大卫·科波菲尔》、《红与黑》、《悲惨世界》、《安娜·卡列尼娜》、《约翰·克利斯朵夫》、《飘》。
二是指适合青少年阅读的“世界十大文学名著”,包括《鲁滨逊漂流记》、《战争与和平》、《海底两万里》、《汤姆·索亚历险记》、《昆虫记》、《爱的教育》、《福尔摩斯探案集》、《名人传》、《假如给我三天光明》、《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二、中国十大名著是哪些书中国十大名著一般指中国古典十大名著,包括:《红楼梦》 (清 曹雪芹)、《水浒传》(明 施耐庵)、《三国演义》(明 罗贯中)、《西游记》(明 吴承恩)、《镜花缘》 (清 李汝珍)、《儒林外史》(清 吴敬梓)、《封神演义》(明 许仲琳)、《聊斋志异》(清 蒲松龄)、《官场现形记》(清 李宝嘉)、《东周列国志》(明 冯梦龙)。
无论中国名著,还是世界名著,都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人类文化的瑰宝。
三、中外文化差异适合成年人阅读的世界十大名著,是2000年,根据《纽约时报》和美国《读者文摘》组织的横跨欧、亚、美、澳、非五大洲百城十万读者的投票调查,精选出的十部经典长篇名著。它们代表了英国、法国、俄国、美国最具世界性代表的世界文学大师和其中最有影响的代表作。
只要我们看看这些名著评选的组织机构,再看看这些国家的人种和民族,就会不言而喻:
他们排斥中国文化。我们知道,我们的汉语言在世界各民族语言中那简直就是奇葩,我们都感到汉语不好学,西洋人当然是如同学习天书了。我们的语言不仅仅有音节,更讲究韵律,我们的唐诗宋词老外们没有几个能够看明白,翻译成英文还有诗味吗?没有了。没有了对仗,没有了押韵……所以这些他们玩儿不了。
就说《红楼梦》,它被誉为中国封建文化的百科全书,达到了封建时代文学的最高峰(其实,我们现代当代的写作小说的人都没有超过曹雪芹)。光是其中的诗歌老外都根本看不懂,看不怎么感受好呢?
老外欣赏不了中国的文学作品!至于适合青少年阅读的“世界十大文学名著”,是中国书店出版社2010年出版的图书,其作者是[英] 笛福 ,我们可以这样想,他也是老外,自然可能对中国文化“一窍不通”。而鹿金把它翻译过来,自然也有他的目的。
因此,我认为,我们的作品之所以“挤”不进世界十大名著,并不是质量差,而是质量太好,老外们欣赏不了,享受不了,令他们感到高不可攀。
shine
可能是因为“文化”吧,古代“文艺复兴时期”发生在欧洲,现代世界文学作品“风向标”的诺贝尔文学奖评选机构还是在欧洲,就反映出一些问题。不过,随着中国经济发展与文化复兴,相信未来或有一些中国文学作品会登上世界文学顶峰一一这大概也是“文化自信”的体现吧。

时光碎片
为什么我们要去适应西方人排名的方式呢?文化不同,西方人根本无法搞懂中国名著。所以也就不可能上他们的榜单了。我们自己知道自己的名著就行了嘛。他们的标准不适宜评价我们的名著。就是这样简单。为什么我们要承认西方名著?因为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我们能读懂他们的著作,能理解内涵。他们有好的著作我们并不排斥。相反,西方无论是文化还是政治,排他意识非常浓厚。他们既不会也不想弄懂我们的文化。这也是我们国家实际上比任何国家都更开放的原因。我们不光开放,我们还知道如何去伪存真,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所以如果全世界要选出一个最伟大的民族,那么中华民族无疑就是!

bill_wu
就不是一个文化体系的~而且没有任何一种外语能够翻译出中国传统名著的精髓和内涵来~也没啥可比性。

tinna
世人不懂中文

sdreami
这个问题其实提的不错,世界名著没有中国的很正常(也不正常,最后我补说),别在那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酸。
首先,你看看这十本书,有没有以批判封建制度为主的?咱们的四大名著都是封建社会产物,目光和思维都局限在封建社会以及本民族的那点破事,这本身就是一种狭隘。世界名著关心的是一种人性,是人类共通的命运,也就是说你读起来要所有人都有共鸣。例如《巴黎圣母院》,你读了也一样会感觉自己可能就是“加西莫多”这样的人,又或者现实生活里“主教”这样的人太多了。你像同类的《茶花女》批判的指向性也挺强
第二,通俗易懂,世界名著就是这样,你让人读了之后一头雾水,别人怎么看?你感觉中国的名著没有入选,那《百年孤独》呢?它不足以入选吗?问题是意识流小说真不是一般人能看得下去的。
第三,备选的应该都是长篇小说,没有小说集,至少也没有短篇。像欧亨利的短篇小说就没有入选,《羊脂球》未入选可能也是因为篇幅。中国的优秀长篇小说,可以说是少之又少。
第四,中国的很多小说都带有神鬼的色彩,你像《三国演义》和《水浒传》,你让外国人看什么?诸葛亮呼风唤雨?天星下凡?这玩意在西方属于神话故事范畴了。你像日本的《源氏物语》不也一样没有入选?
第五,咱们国家的文学推广不行,这一块做的人太少,但凡多点,我们国家的一些作品都能被世界认可。
以上作为比较基本的一些原因,中国名著不能入选我感觉比较正常,那我为什么又说不正常呢?
老舍的《骆驼祥子》真的是不错的一部作品,长篇,目光聚焦的是劳动人名,我相信各国的劳动人民都差不多,没有神佛之类的怪异事件,通俗易懂,这部真的应该推广。《平凡的世界》我感觉也不错,莫言的《红高粱》,我看着真不比《战争与和平》差。
有些人说意识形态和语言的问题,那怎么还有高尔基的《童年》呢?说真的,你就看到中国的未入选了,那我问问你,《唐吉诃德》呢?《基督山伯爵》呢?《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呢?《乱世佳人》呢?如果说这些你都认为不够重量,那么《麦田里的守望者》呢?作为评选国的美国,我相信这本书的分量绝对比其他的重,怎么就没有呢?全世界没入选名著的国家多了,意大利有吗?德国有吗?日本呢?
还有人爱说什么西方世界爱看咱们国家破败不堪之类的,这种阴谋论可以停了。你感觉莫言写的丑,你读过巴尔扎克吗?《巴黎圣母院》写的是多美的东西?消停点吧,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酸。
孟子说:“行有不得反求诸己。”这句话真的是至理名言,我们为什么文学不行?就你感觉某某的名乂这玩意拿的上台面吗?

牧月
关键是国家强大不强大问题。如果华夏儿女样样走在世界先进水平,建设了大中华国际一流水平,达到国际一流强国地位,世界各国都会尊称中国为老大,自然而然各种文化就成名起来,就有很多外国人喜欢学习中文知识,到那时中国十大名著就会名满天下知乎。

dengdaisj
中国文化,有历史记载的,有几千年历史,世界各国的文化,能和中国文化比美的,没有,也有外国人学中国文化,也有中国人学习外国文化,互相学习,社会科学才能进步,中国十大名著,国人觉得好,才更重要,又何毕要去比较,还是要看得起自己,算盘也能计祘出原子弹,轻弹,人造卫星上天,这就是中国文化。

Sundian
当然是文化。中国文化并不是西方蛮夷可以理解的。西方蛮夷刚脱离茹毛饮血状态没几年,让他们理解中国文化实在勉强。目前世界上所谓西方主导的文明仅仅是西方蛮夷的一种自娱自乐罢了。真正文明且有生命力的文化在中国!

Hannibal
不是我们的四大名著水平不行,而是评选世界十大名著的标准与我们的标准不同。
所谓的世界十大名著评选,是西方人价值理念的一种体现,是站在他们的立场评价一个著作的好坏,而西方的价值观念与我国的价值观念差距甚大,我们眼中的好东西,在他们眼中未必是好的。
这就好比南方人和北方人评价最美味的食物一样,无论评选多少次都不可能形成统一的结果。你让一个广东人和东北人讨论最美味的食物是啥,永远都不会有啥结果。再举个简单的例子,四川人眼中辣椒酱是个好东西,但是你放到河南问问是啥结果。
这个道理放在世界十大名著的评选是一样的。西方人看水浒装估计就是一帮人莫名其妙的打打杀杀,看《三国演义》估计也就是几个小国家的混战。至于这些著作中所表达的深层次含义,估计要先让他们花个十几二十年学习学习中国的价值体系。
其实这些东西的评选完全不用理会,让他们自娱自乐就好了。也就是一部分国人,以为读了几本外国的专著就到处炫耀,逢人便说我读过世界十大名著中的哪几个,甚至有些老师要求学生必须读这些书,这才让很多人误以为这些头衔很值钱似的。
其实也就是在我们的价值体系中,他们这些书也就是那回事,你想要了解他们表达的意思,还要先学会他们的思维模式,从斗争的角度来说,这也是一种文化渗透。当然,如果是从事这个专业的人,读一读也好,毕竟也是一种表达方式。

楚河
红楼梦乃全球人类文学著作之首,古今中外没有任何一部文学著作能够和红楼梦相提拼论!

ChineseEmma
1、文化差异,每个国家和民族都有自己的特有文化,对其他国家和民族有天然的排斥。你觉得很有意思的生活情节在其他民族看来是无聊的文化。
2、翻译成其他语言都难以表达出汉语的本意,汉语太强大了,中国语言文字太细腻了,我认为这是关键。

柳德米娃
中国的四大名著可以说前无古人 后无来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