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海上生明月中的“生”字作者为什么不用“升“而用“生”呢?

提到的作品

[作品]周易

本书以清代武英殿刊刻的四卷本《周易本义》为底本,经传卷次一依其序。将《周易》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的卦爻辞,以及《彖传》、《象传》、《文言》、《系辞》、《说卦》、《序卦》、《杂卦》诸传原文,皆译为通俗...

靳极苍

[作品]全唐诗

《全唐诗》共九百卷,是清康熙时任江宁织造的曹寅奉康熙皇帝之命,起用当时已退居扬州的彭定求、杨中讷等十位翰林编纂的。该书共收整个唐五代诗四万八千九百多首,作者二千二百余人,是迄今为止古典诗歌总集中篇幅最...

中华书局编辑部

[作品]左传

本书为“中国家庭基本藏书·史学名著卷”中的一本,该卷包括《左传》、前四史及《资治通鉴》,它们是中华史学的精华,认识历史,当从此着手。本书是为普通读者提供的一个《左传》选本,所选篇章或长或短,基本上囊括...

左丘明

最新跟帖
宝小妮

宝小妮

海上生明月为什么不用升,我自己的浅薄理解,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圆满有个轮回的过程。用生有新的感觉

karinawoo

karinawoo

用生字更加生动体现月亮从渺小到庞大的生长过程。油然一幅壮丽磅薄画面扑面而来。

hizhujie

hizhujie

此处用“生”字,更贴切的表达了此刻海天之间映照成一片银色世界的动人画面,写景与抒情并举,情景交融。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此句出自唐代诗人张九龄(678-740)的五律诗歌望月怀远。

原文如下: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这首诗乃是望月怀思的名篇,语言天成、自然流畅,诗篇情意绵绵,细致入微,意境秀丽。诗人在离乡之时,望月思念远方。“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一句,看似平淡无奇,没有多一分的渲染,实则历代评论家认为是“意境雄浑阔大”的千古佳句。

查汉语字典可知:

生的本义是草木破土萌发,后引申为从无到有,为出现,为活着;升的含义是由低往高移动(与“降”相对)。

诗句中的“生”字,堪称全篇的诗眼,更是点出了在诗人心中,大海和明月之间的关系,看似写景却更添诗句的壮阔和灵动。这同唐代诗人张若虚的“海上明月共潮生”诗句中的“生”字,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如果改成“升”字,所表达的意境,相对来说有了些机械感,呈现给大家的是一个动作,说明月亮从海面上升了起来而已。

总之,海上“升”明月更应是一句观景的话语,而海上“生”明月却是一副灵动的画卷。

新白娘子玩传奇

新白娘子玩传奇

用“生”字,新鲜有趣,生动活泼,充满力量!

lyzlyz

lyzlyz

在唐诗中“生”包含的内容、意境远远超过了“升”字。用“生”字是当时的普遍现象。面对“大海”“明月”同一情景,“升”所关联两个物体之间的关系,是外在的,冷漠的,无情的。“生”所连接的两个事物,则有一种紧密的联系,是内在的,温暖的,有情的。

生”字在甲骨文里,像是草木新生,初露地表之际,嫩芽萌发,有枝茎之雏形。细看最后两个字形,中间似有遗存的种壳,尚未褪净。说文·生部:“生,进也。象艸木生出土上。”“__”

者,土地也。说文·土部:“土,地之吐生万物者也。二象地之上,地之中。丨,物出形也。”从“生”字的造字意图里,可以看到,从土地中孕育、诞生出来的这个生命体,是一个形神兼备的生命胚胎,不但已有齐整的茎、枝、叶,而且挺立上拔,似充盈、流动着勃勃生机,字形喻示着此生命体具有自然生长的趋势,蕴含着完成自身成长的能力。


“生”字包含了多种内涵,包括对生命孕育中的艰辛,充满惺惺相惜的同情;对生命成长的顽强意志,生命力的旺盛蓬勃,则倾注了由衷的赞美之情。一株良苗必将长成参天大树,所谓“人才”,说的正是一个人身上所蕴藏的潜能,不但天生具备“万善毕具”素质,而且还具有创造能力,可以预见其未来对世界的贡献。在汉语里,一个“生”字,无疑饱含着过于深长的意味。



与“生”字的丰富内涵相比,“升”字的词义就单纯多了。“升”字,金文作之形。原本是古代的一种计量单位。说文:“升,十合也。”

段玉裁注:“律历志曰:合仑为合。十合为升。十升为斗。十斗为斛。古经传‘登’多作‘升’。古文叚借也。......按今俗所用又作陞。经有言‘升’不言‘登’者,如《周易》是也。有言‘登’不言‘升’者,《左传》是也。”后“升”字又分化出“昇”“陞”“阩”等字。说文:“登,上车也。”“升”“登”因古音相同而相假借通用。“升堂”“升阶”“升高”之“升”,本字为“登”。故“升”(登)强调的是动作,由低到高的升举。

“升”对应的是“降”,上升、下降,是视觉上物体在空间中的相对位移。海上“升”明月,是指月亮从大海的水平面上逐渐升高,并在天空中呈现动态移动的轨迹。其中的“明月”与“海”是疏离的、漠不相干的两物,它们只是单纯的相对照的方位关系。

海上“生”明月,则不然。正字通“凡事所从来曰生”,“生”所系的两个物体,存在着所从出的母子关系,比如土与草,海与日、月。草生于土,日、月生于海,就像是子由母生,母子间是亲近的,依恋的,既有血缘纽带又有情感联系。时光悄然地流逝,月亮缓缓在空中升起,一步一步,慢慢地远离了大海。伴随的是大海对月亮持续的亲情召唤,以及月亮报以深情的回眸和应答,绵绵不断地洒播以光辉。



总之,面对“大海”“明月”同一情景,“升”所关联两个物体之间的关系,是外在的,冷漠的,无情的。“生”所连接的两个事物,则有一种紧密的联系,是内在的,温暖的,有情的。

查《全唐诗》,“月生”有67条之多,“月升”仅有3条。同样地,如前所述,“出”与“生”在造字时亦取象草木萌生,故“日出”(122条)、“月出”(98条)在唐诗中的使用频率皆远远高于“日升”(14条)、“月升”(3条),是故“日出”“月出”的说法,亦是由来已久,沿用至今。

如:“日出寒山外,江流宿雾中”(杜甫客亭)、“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刘禹锡竹枝词二首)、“月出潭气白,游鱼暗冲石”(张籍惜花)、“晓声隆隆催转日,暮声隆隆呼月出”(李贺官街鼓)等等。

无疑,许多诗句中“日”“月”与所“出”的“山”“峰”“河”“海”“浦”等之间,亦暗含亲切的依恋关系。可见,文人对“生”“出”等字的倚重中,潜藏着对文字之间存在的内在情感关系的熟悉和认可。太炎先生曾说:“文辞的根本,全在文字。唐代以前,文人都通小学,所以文章优美,能动感情。两宋以后,小学渐衰,一切名词术语,都是乱搅乱用,也没有丝毫可以动人之处。”

可见,在唐人那儿,这种选择未必是有意为之,但因为他们熟稔小学,知悉字的本义,对字词的语感十分敏锐,所以“文章优美,能动感情”。海上明月之用“生”而不是“升”,或许只是在笔下自然流淌,无需刻意抉择。两宋以后的人们,已渐不通小学,相去文字的根本越来越远,只能从表面去理解字词的意义,用字用词也就渐失古意,以至于“乱搅乱用”,“没有丝毫可以动人之处”了。从今人对“生”“升”字的钝感来看,太炎先生的判断不无道理。



从“生”的造字意图里,我们可以看到古人对生命的理解。事实上,在儒家哲学里,“生”就是宇宙的根本和价值。“生生之谓易”“天地之大德曰生”,意即上天有好生、生成的创造性原则,这是自然的普遍之善,“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老子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是无,一是太极,太极就是宇宙万物生成的起点,是生生不息之根。天地的大德就是承续生成的基本法则,维护万物繁衍生息,种群相继,代代不绝,生生不已,使生命恒转如流。孔子赞叹道:“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在古人的观念中,草木之生、日月之生,与人类的十月怀胎,一朝分娩,尽皆相同。明月生自大海,它冲破黑暗、从海面上升起,经历了酝酿、孕育、积蓄能量的时间过程,如草木之孕育、破土而出。这是一个静中有动的缓慢、渐进过程,表面上几乎不为人察觉,实际上却一直在潜滋暗长,历经千辛万苦。

牧马人

牧马人

生是出生之意,升是升起之意,两下一比较,出生最为合适。

古人认为日月星辰从大海里生出,大海吞吐日月星辰,包罗万象,表现了作者宏达的气魄。

Jeeeeeeeeeess

Jeeeeeeeeeess

用“升”字,就犹如看一幅平板的画,只是视觉上的美,用“生”,却有如看三D画面,不光视觉,连心灵都有震颤感!

RHJ

RHJ

由心产生

两颗树

两颗树

从无到有谓生,从彽到高为升。

Terrence_k

Terrence_k

生比升更加生动形象!

gndsnc5

gndsnc5

提问者问?海上生明月?为什么不用升字?因为生他代表通用,他和大海紧密联系在一起,意思大海辽阔所以人们常用生字,也和升一个意思,个人认为是同样的一个词语,具体请高才博士生来给岀结论吧。

娃娃爱旅行

娃娃爱旅行

“海上生明月”这句诗描绘了夜幕降临,皎洁的月光自海上升起的画面。

“生”是一个动词,它是孕育、诞生的意思,它展现了月亮自海上缓缓升起的状态,月亮自半隐半现于水中,到慢慢升至半空的状态。它展现的是月亮升起的动态过程,其间,月亮由小变大,由陷于大海母亲的怀抱到漂至半空,逐渐远离大海母亲的怀抱。这多像一个人由一个依赖母亲怀抱的幼童逐渐独立,离开故乡,远离母亲,成长为一个心底皎洁澄明的青年。

“升”是一个动词,一个动作,意思是月亮自海上升起的瞬间表现。

总而言之,又结合全诗分析。“生”是多情的诗人,对故乡母亲的思念与眷恋。



红乌贼

红乌贼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一个"生”字更具活力与希望。

emma_豆豆

emma_豆豆

用生字可以更形象地表现明月升起的过程。

四月池水满

四月池水满

作者可能是内陸人,自小就看惯了,月从山上升起。第一次看見月亮从海上冒出来,这个生字不是生長意思,是发生、原先无的突然发生变化。用生明月更能展现意境。

double小QQ

double小QQ

  • 0
    经验
  • 0
    粉丝
  • 0
    关注
微信公众号 微信客服号 APP下载 返回顶部
顾文姬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描关注

顾文姬微信客服号

微信扫描加好友

顾文姬app下载

扫描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