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海上生明月中的“生”字作者为什么不用“升“而用“生”呢?

天才顺便
生,这个字,隐含的逻辑是海和明月是一体的,有包含的意味,就如孩子与母亲是一体。生,是和天涯共此时的共相对应的。共,就是同样,共同,也是一体的意思。这样巧妙的完成了与后句的呼应,显得工整又生动。如果用升,就是高升的意思,反应不出海月一体的结构,也无法跟后句的共相对账呼应,而只是草草地描述了一下画面,欠缺回味。

以勒yvon
生有孕育的感觉,和单纯的升,高下立判

菲奥娜青年旅舍
生是共生共长万物一体

団扇
这个问题问得好,很有意思。
个人认为,这个“生”字用得很有艺术性,既反映当时人们的天文知识局限性的真实情况,也使诗句更具有灵动性。
唐朝人也还是认为日月星辰都是从遥远无边的浩瀚大海中生出来的。在古代,科学的天文知识很少,只有神话传说。人们在海岸上观察,误认为月亮是在海里诞生的。纵使有了如今的天文知识,明白月亮是地球的天然大卫星,诗句用“生”字,比用“升”字更生动。
古人行文不仅惜字如金,还十分注重用词的生动性,准确性,具体性,形象性和艺术性。
比如宋朝王安石的泊船瓜洲一诗中“春风又绿江岸”,“绿”字用得很传神。最初用“到”字,觉得不够准确,就改为“过”字,后来又改为“吹”字,据说总共改了七个字,最后才确定为“绿”字。这也说明王安石严谨的治学精神。
无独有偶,据说苏东坡的妹妹叫苏小妹,帮助别人修改一首诗中的“春风吹细柳,淡月照梅花”一句,改为“春风扶细柳,淡月隐梅花”。她把“吹”字改为“扶”字,把“照”字改为“隐”字,拟人化了,更具有生动灵动的艺术性。

雪辰_灵灵
原诗: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出自张九龄的望月怀古。
为什么一定要贴出原诗和出处呢?就是因为全诗的通篇,是强调的一个“时间性。”因为这个时间性,所以“海上生明月”中的“生”字,用“升”字替代是不合适的。
具体分析如下:
1,“生”字,是强调,从海上夜晚开始,到明月升起,这是有一个时间的。而且这个时间不会短。因为时间长,才导致了,思念情人,对着明月,埋怨长夜漫漫。生明月是一个需要时间的过程,而升明月只是一个动作的结果。因为情人双方都在等待着明月升起,所以才能感觉到即使相互不在身边,也能感觉到“共此时”。
2,“情人怨遥夜”中的“遥”字,实际上相当于现在的白话文的“长”字。遥夜也就是长夜。也是形容这样一个时间的过程。因为夜太长,才因为情人不在身边,而有了怨言,有了相思!跟上文的“海上生明月”,表现的时间性,是应对的!
3,“灭烛怜光满”中的“满”字,同样也是表现了一个月光渐渐,溢满房间的时间过程,不知不觉,月光渐渐布满房间,于是,熄灭了蜡烛。就是因为思念情人,才度过漫长的一夜,于是,披上衣服,感受到朝露的滋润!同样,也是一个平行的时间线!
4,“还寝梦佳期”中的“梦”字,同样表现的也是个时间性。这里的“梦”不是梦想,而应该理解为,在梦中,畅想着和情人一起的甜蜜。同样也是一个时间的过程!
所以,诗人要表达的是整个的时间过程,景物,思绪。而不单单是形容一个“海上升明月”的一刹那的动作结果!
综上所述,“海上生明月”中,用“升”来代替“生”,是不合适的!

UIA喵
换我也用生字,用升比较刻板,用生就比较生动,月亮就像生长生育在大海中一样,把大海和明月连成一体,

总是有你
那就是作者的妙笔,作者的高明之处,用升字太普通,要是错个了出月亮的日期,海上也升不起明月。
用生字好,即就是没有到海上出月亮的日期,那也在孕育着,一旦海上升了明月,那就是刚生出。多形象而生动。这就是古人写诗的智慧和精明。

五色的人生
意境不同

阿咪の白日
诗句中的用字,不只需表意准确,还需要能融入句意,使整个句子的描绘生动形象,同时能激发读者丰富的联想与想象,从而提升整个句子表达的意境!
我们看“升”字,写出了明月在海面向上位置的不断变化,做到了准确,但它只是一个客观的描述,算不上生动,能激发我们的想象也非常有限!
但“生”呢?赋予了“明月”与“大海”彼此之间以情感!“明月”出自于大海,是大海孕育了明月,大海就变成了月亮的“母亲”!你看,“生”字一出,就一下让我们有了自然而然的联想与想象!
我们再从“生”字所赋予的表意的生动性来分析:
“明月”最初是在海面缓缓而升,像不像依恋“大海”母亲不舍离开?当“明月”最后脱离“海面”时——看过日出的人都知道,太阳最后的一升,就像突然的一挣,一下跳上了天空似的!——“明月”离开海面时,同样如此,最后好像一下挣脱了出来!
这个过程:一开始缓缓挣,最后一用力,好了!“生”出来了!医生报告:儿子!
所以,你说:生动形象不?
一字变化,一下就由“义”到了一个”境”的提升!
这,就是水平!

cinderella_yang
古诗的海上生明月,他实置上不是明月升天宫,他是用的倒影,海水中的影月,这才能叫海上生明月。参考?

halohacheuk
我的感觉是“生”这个字更有空间感和张力

熵胤
小编你是不是想问,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昼夜交替,新旧衔接的意思。

vanille_aban
用生更能形象的表达月亮出来的灵动性。

鹿人饼
海上生明月中的生字,是诗人触景生情,有感而发。试想一下画面,中秋佳节,晧月当空,大海象硕大的镜子,明亮的月儿照到海面上,象在水中又生出了月亮。天上,海上两个月亮相互辉映,熠熠生辉。此情此景勾出无限遐思,故水到渠成"天涯共此时″的慨叹。生字,拟人化手法,形象生动,读之产生共鸣,天边游子思乡怀乡之情油然而生。真是妙笔生花也!

北京老伊
撇开了诗词的本意不谈……
个人受到的启示:古人认为,大自然均有灵性……
对于大自然,古人确有一种敬畏之心……敬佩之情……敬服之意……
将自己由衷的心声强烈抒发……把自己的深情感受跃然纸上……赋予其生命的活脱……
于是:‘生’较之于‘升’不可同日而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