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是客观的还是主观的?

动鸡不纯
百度百科里对历史定义的回答是:记载和解释作为一系列人类活动进程的历史事件的一门学科 沿革,来历 过去的事实。
从他的定义不难看出以下两点。一是历史是记载和解释的,而只有人类才能记载和解释,而一旦有了人的参与,人们就很难避免自己的主观性的发挥,从这一点上来说是历史有其主观性的一面。
二是历史是与人类活动进程有关的事件,而人类活动是已经发生了的,无法改变,无法抹去,任何人都无能为力。这也是历史的客观性的一面。
综上所述,历史是客观和主观的有机结合。因其客观性而存在,因其主观性而被人们熟知。

忘歌
历史是客观的,历史学者在研究历史的过程中,难免掺进自己的主观成分。因为历史不可还原,历史研究者只能根据现有的文字记录,出土文物等资料给出合乎逻辑的解读。

DanieleGong先森
历史是客观的,而记述是主观的。

freest¨
历史是主观的,或者说主观所占比重更大!历史上真实发生的事情是客观事实,所有亲历者、目击者,都能证明这件事情的来龙去脉,如果事情很大,轰动性很强,那么记录这件事的文献就更多、更全面、更详实、更广角。反之,事情的趣味性不强、关注度不高,那么这件事的记载量就小,甚至只有三言两语。当所有的当事者都随风而逝,当岁月的湮波遮盖了过往的痕迹,后代人要想还原历史的旧貌只能依靠历史文献,这对后人弥足珍贵的史料,或许只是当时作者的信笔随墨。所有发生的事情都是真实客观的。但记录事情的人,是有主观视角的,当他的文字等同于事情本身时,这个事情还能称之为客观的吗?
如今的历史学家,为了验证某个历史事件,往往查阅大量的历史资料,甚至到历史上的事发地,进行艰苦的实地考察,然后做出自认为科学合理的学术报告。但这个报告就完全合乎历史真相吗?
司马迁的《史记》没看过的人也应该听说过。《史记》应该是学术界和世俗界普遍认可的一部史料文献了。其中有一篇项羽.本纪,这就有点问题,是题目有问题!本纪是用来介绍皇帝的,没当过皇帝的项羽是没有资格进入“本记”的。可司马迁不把项羽归入《世家》或列传偏偏归入本纪,应该不是疏忽,而是有意而为!如此严谨的史学家尚有自己的倾向性,更何况即兴而作的“演义”或戏说?
如今的人大概都听说过有“内部材料”、“保密档案”、“绝密文件”等名词,诸如此类的文档自古就有!保密级别越高,知道这个东西存在的人就越少,等了解真相的人都亡故了,那些秘而不宣的事情如同根本就没发生过。
当然现在的保密文档都有保密期,过期可以解密。现在又有通讯社、电视台、自媒体,可历史上读书人都只占人口的少部分,绝大多数的人都是文盲,如果想湮灭某些记录太轻而易举啦!始皇帝就搞过“焚书坑儒”吧?焚得什么书?坑得哪些人?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__大清国,它搞过“文字狱”吧?关押屠杀得都是什么人?禁毁得都是什么文?
历尽重重劫难侥幸保存下来的所谓文献,你忍心置疑它吗?你有疑而不置,还能置身于一个客观立场吗?你大胆置疑、勇敢否定,可拿什么来佐证你的观点呢?
同一篇历史文献,不同的人看也会得出不同的结论,因为视角不同,所处的地位不同,研究的课题不同。同一个历史证据,却被不同的人来证明相互矛盾的问题,而且还都认为这个论据成功证明了自己的论点。为什么呢!因为主观意识。
我们今天看到的历史,都是我们自以为是的历史,与历史的真相无关!

jane11252
历史是客观的还是主观的?我认为二者都有。历史,有三种记录方式。
第一种是正史,及历朝历代史学家记录的历史,如司马迁的《史记》及《二十四史》《清史》等,应该是客观的,但史学家受当朝皇家思想的影响,多是歌功颂德的记录,难免失去客观。因此有人说非官方的历史是真实的、客观的。这就是我要说的第二种记录方式。
第二种是野史,及非当朝的、官方的史官记录的历史。比如大唐创业起居注夏商野史《元代野史》皇明纪略隋唐野史《大唐新语》西汉野史《东南纪事》辽志满清兴亡史九州春秋江南野史大金吊伐录满清外史《民国野史》靖康传信录南北朝杂记《清代野记》,等等。这些野史不收当朝者的影响,算是客观,但也有许多合理想象,主观意识较强。
第三种是小说演绎类历史。比如《三国演义》《水浒传》《金瓶梅》《红楼梦》《隋唐演义》明朝那些事等,主观多与客观。但人们更愿相信这些内容。
所以,历史是真真假假的存在,当以正史为客观,实物为佐证。

渐行渐远(freedom)
历史唯物主义,是客观的;
历史虚无主义,是主观的。
这样能理解了吧?

jiaoyl
历史的本质是客观的,但人们看到的是主观的。历史就像小姑娘任人打扮,人们很难弄清真像。研究历史要像考古一样,认真分析,去伪存真,要运用逻辑,揭穿谎言。历史上发生的事情,有人想掩盖,有人想丑化,也有人想美化,你说历史怎么做到客观。

水草
历史是过去客观存在的事实,是记录先人们在各自领域奋斗的历程。而评价历史过程中有客观观点与主观观点之分。
在现实生活中,对研究与探寻历史的过程中会出现不同观点。对同一历史事件会有不同的观点与看法,有实事求是客观分析,得出较为合理的观点,有不尊重事实得出主观的观点。
历史是一面镜子,从中可以看出各阶层各类人对历史的贡献与成就,要以史为鉴,才能知得失与兴替,为后世提供治世经验。历史是先人在总结经验教训中发展传承下来的事实,是客观存在的,而不是某些集团与某些别有用心之人操纵的。是多少勤奋劳动的人民创造的,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历史的创造者,只有这一观点才是客观的,任何主观意愿都是不正确的,也是普通民众所反对的。

格机共怕、
曾经一位朋友对他子女如此说:数理化课认真学,不带假的。历史课只能半相半疑。

农夫三拳。有点咸
客观的存在,主观的记录

WikiC
任何事情,都即是客观的,也是主观的。
客观,在于其存在。
主观,在于没有人可以完整的记录其存在,而只能依赖主观去简化和感知。
纠结一件事是客观还是主观的,不如思考自己的主观存在哪些感知的漏洞和缺陷。

西西笑兮兮
1.历史是真实存在的,具有客观性。
2.历史同时还带有人的主观性,历史的发生,历史记录,历史的传承,均由人来传递,在这一过程中就带有着人的主观能动性,对于历史事件个任务的评价也是智者见智,仁者见仁!所以说历史既具有客观性,同时也具有主观性。

泡泡
历史作为事件的发生是客观的,作为史学的记载,主观的成分就比较大。
事件的发生成为了历史,事件本身是客观的,但人们在记述历史事件时,总会因为某方面的原因植入人类对事件的品评意识,这时候历史就带走很强烈的主观性,正所谓一些历史都是当代史。

大果果
历史是客观的真实存在的反映,是由人民创造出来的,不以人的意识形态为转移的。

shirleymao
历史不过是人类行为的记录,人为改变不了的事物统称客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