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是中国文化的源头,王东岳却称《易经》过于幼稚,大家怎么看?

¢无厘头ぞぼ
《易经》作为群经之首,蕴含着中国古代人的道德哲学、辩证法、世界观,更深藏着管理智慧、生命哲学、中华文明的精髓,我们必须用虔敬的心待之,用持之以恒的毅力学之!
很多人怀疑,我们的祖先有那么高的智慧?在古老的时代,什么科学基础都没有,一下子就能搞出这么高明的易经,是怎么做到的?
我们常说“神仙中人”、“神乎其技”、“神奇不测”。易经很可能是“神来之笔”所留下来的痕迹,透过“神道设教”,使大家逐渐“神而明之”,达成“神机妙算”的效果。只要对“神”不“神经过敏”,便能“神通广大”地“神之又神”,过着“神怡心旷”的美好日子。
回到题主的问题,假设《易经》里面的思想非常幼稚的话,我们很多的古代大儒到现在的很多有识之士,为什么都在推崇《易经》思想?
是《易经》幼稚还是某些人幼稚一目便知!

一点朱眉
首先要具体讲一下易经是什么,到底哪里幼稚,幼稚有多大范围,


香格里拉的稻草人
这就是有人喜欢苹果,有人喜欢桃。各有所好吗,理解不一。但人类的文明就是这样,没有一步到位的,是不断进步不断发展的

蜜思QU
王东岳称“易经”过于幼稚,是因为他只看到了“易经”里所包含的糟粕。的确,占卜之类的东西确是“易经”这部著作的糟粕,但我们更应看到“易经”里所包含的精华。
“易经”作为中华文化的开山之作,其万物皆变的思想即精华,这也是它被奉为儒家之经典的主要原因,这也才有了后世之儒生对“易经”的解说和发挥。
“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系辞•上传)
太极即宇宙之始原。
“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有礼义有所错(措)。”(序卦)
“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变化见矣。” (系辞•上传)
“天地设位,而易行乎其中矣。” (系辞•上传)
“天地氤緼,万物化醇;男女媾精,万物化生。”(系辞•下传)
“日往则月来,月往则日来,日月相推而明生焉。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寒暑相推而岁成焉。往者屈也,来者信(伸)也,屈信相感而利生焉。” (系辞•下传)
两汉之际的易纬•乾凿度中云:“易始于太极,太极分为二,故生天地。天地有春秋冬夏之节,故生四时。四时各有阴阳刚柔之分,故生八卦。八卦成列,天地之道立,雷风水火山泽之象定矣。”
“昔者至人因阴阳定消息,立乾坤以统天地也。夫有形生于无形,乾坤安从生?故曰:有太易,有太初,有太始,有太素也。太易者,未具气也。太初者,气之始也。太始者,形之始也。太素者,质之始也。气、形、质具而未离,故曰浑沦。浑沦者,言万物相混成而未相离。视之不见,听之不闻,循之不得,故曰易也。易无形畔。易变而为一,一变而为七,七变而为九。九者,气变之究也。乃复变而为一。一者,形变之始,清轻者上为天,浊重者下为地。物有始,有壮,有究,故三画而成乾。乾坤相并俱生。物有阴阳,因有重之,故六画而成卦。三画以下为地,四画以上为天,物感以动,类相应也。”
客观地说,任何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都包含精华和糟粕。后人所应做的是: 抛弃糟粕而弘扬精华。

eweiyu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同领域角度不一样!

麦小团YY
他说的有自己判断依据,如果没有证据那就是胡说了。但是现在很多人都是胡说还以为他有证据

scarletlio
王先生不会这样说的也许你没听全吧!或者没有完全理解他的意思……易经对他来说也是博大精深的。这样的人怎么会对知识产生二元对立呢!他很多次都在说我只是带引品评。没有好与不好之分。


土拨鼠
易经群经之首,古往今来,为易著注者无数,全都一家之言。东岳先生以批判易经为注释,仍是一家之言,不足为论!

湛蓝湖水
也许他认为前人没一个如他聪明,也许吧,但古人用于思考的时间一定几倍的于我们,也许他会说,我们获得的信息比古人更方便更丰富,但这对于定力差的人也许正是干扰,专一也许单薄但一定是更纯粹的,这些正反论的阴阳交互正是易的精髓,见仁见智吧,见人见智吧。

寻。。。
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
有的人绞尽脑汁,就是不火,就想了个绝招……打骂父母,这样知道他的人就多了,这也是火的一种方式。
也可能是太无知了,才这样说的,大家略过就是了。

jn921018
辨正地看,东岳先生讲易经的幼稚并非无知,幼小,而是讲易经是文明之初,元始基本,朴实真诚。不能断章取义,东岳先生对文明发展的理解和认识还是很真诚而崇敬的。

DUYU217
现在网络上号称为“哲学大师”的王东岳,所论哲学其实极为肤浅,没什么学术功底。但此前,因为罗胖子的逻辑思维平台力推而暴得大名,如今粉丝无数,又开讲座,又大卖其书众生颠倒梦想,让你骂才有流量,让你骂就能出名,这个时代你也可以说出一些无脑的观点获得流量转成现金再道歉,他们为什么这样做也能成功,因为无明众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