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经是谁写的,他看到了什么?


gaokeming
《山海经》是我国第一部描绘山川与风物,风俗与民情的大部头地理著作,还是我国古代第一部神话传说的大汇编。有着巨大的文化价值和历史价值。全书共十八篇,分山经和海经两部份。记载了约40个邦国,550座山,300条水道,100多位历史人物,400多个神怪奇兽。然而,对于这样一部体系庞大的“怪”书,历来就有许多看法和争论。
根据我国古代文献记载,可以推测出《山海经》最早名叫山海经图,是图文并茂的,上面既有图形图画,多为一幅幅线描的怪兽人神插画,也有大量图画式文字。在晋代,陶渊明就有诗曰:“泛览周王传,流观山海图,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知。“
有许多现代学者认为,《山海经》并非成于一时,作者 亦非限于一人。记录的虽是上古时期的风物,成书时间应在战国初年和汉代初年之间。还有一种说法,是大禹时期留下的口头传述,经后人记录整理而成。
这些,都是没有得到证实的推测, 事实上,《山海经》成书于何时何代,何人所著,谜底仍未解开,还有待于新的发现和探讨。
《山海经》到底是一部什么样的书,有以下几种流行的看法。
第一、《山海经》是一部巫术之书。是古人行施巫术的参考书。班固把《山海经》置于“术数略”的“形法家”,是“大举九洲之势”而求其“贵贱吉凶”,类似后世讲究“风水”的迷信之书。这是对《山海经》性质的最早说明。
鲁迅先生曾在《中国小说史略》中称《山海经》为“盖古之巫书也”。 他的观点对中国学者产生了重大的影 响,持这种观点的人很多。
司马 迁认为《山海经》中虽然记载了方位、山川、异域,但都是因为祭祀神灵 的需要,如海外西经记载:登葆山,群巫所以上下也“。此外海经中所记载的海外殊方异域、神人居住的地方、怪物藏身之处,都是秦汉间鼓吹神仙之术的方士奇谈。
第二、《山海经》是一部神话总集。《山海经》所收神话故事源自上古历史传说,以及各地诸侯国的报表文字和采自民间的神话故事,如我们熟知的《女娲补天》就来自于大荒西经。还有大荒北经的“夸父追日,工共怒触不周山,大禹治水,黄帝擒蚩尤等。 这些神话传都都来自《山海经》中的记载。
茅盾就从神话学角度,把《山海经》归纳为一部杂乱无章的神话总集,专记古怪荒诞的神话故事。这一看法极有普遍性。
第三、《山海经》是一部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专著。《山海经》第一部有科学价值的地理书,它记载了境内的山川地貌的距离和里数,还记载了各个地区的山脉、河流、以及草木、鸟兽、矿藏等,还有关于各地的特产和风情的记载。具有极高的军事价值和政治价值。
或许是为了在巫书与地理志之间寻求一种平衡与融合,近世的许多学者认为,虽然《山海经》记述了山川、异域,但它并不是以讲地理为目的,不能把它简单的误认为是一部实用的地理书。他们认为,《山海经》是一部既有科学内容,又杂有巫术迷信成份的地理志。
<凡人视角,文史俚说>
水星猫
影视神探
叙述详尽

ramy
这个说来很长,最早的时候,西方上帝与众神和谐共处,东方仙界众仙也稳定。
先说起源,西方斗争导致的。
西方路西法因为不满上帝按照自己样子创造出来的西方人,拒绝跪拜人类,斗争开始,路西法战败。这时候人类是没有智慧的,就是最初的亚当夏娃,蒙昧状态。路西法不甘,化身蛇引诱人类吃智慧果,人类有了智慧,就开始反抗上帝的统治。上帝很生气,引发大洪水毁灭地球人类。
这时候西方人创造了诺亚方舟得以存活。
而东方,仙人庇佑了华夏民族。然后匆匆离开地球,让大禹留下治水。
我猜想,可能是西方上帝种族发现了东方仙人,产生了战斗,所以仙人离开了。
我们华夏民族是地球的原始居民,最终的形态也就是仙人。而西方人黑白分明的,只是被上帝种族创造的试验品,所以差别那么大。
西方他们的宗教斗争与我们无关,所以信仰西方宗教的华夏子孙是没事找事,很愚蠢的。
解释一下为什么后面把西方上帝叫上帝种族呢?
因为他们的上帝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高度发达的文明,所以他们是“众神”,被蒙昧状态的“亚当夏娃”崇拜的称之为“上帝”,“神”。也正因为路西法引诱他们吃了智慧果不再蒙昧,不再崇拜,所以上帝种族要惩罚,利用先进的文明创造大洪水,结果华夏民族莫名其妙被大洪水灾难折磨,但所幸被东方仙人庇佑,逃过一劫并留下大禹。
山海经,只是仙人留下的东西。对他们而言,观测地球各大洲很简单。
与西方上帝种族的科技文明相比,东方仙人是完全不同的道路。正如现在的西方科学和我们的玄学一样,完全不同的道路。


冰下水
《山海经》是古代一部神话著作,也是地理、矿产、物产、药物、民族等各方面综合的作品。但对于其作者仍然不得详知,没有准确的记载,最早也只是在《史记》中有所提及。究竟是谁写的呢?
大禹和伯益说最为流行一般的观点都认为《山海经》的作者应该是大禹和伯益,他们一个是天子帝王,一个是其助手,他俩配合起来做了很多重要的事情,特别是在治水方面的贡献很大。但这可能是因为大禹治水有功,人们将其与之相联系,附着了一种人物情感。大禹及其助手一直在从事社会工作,对于地理风物的了解不是其主要工作,而且从大禹所走过的地方来看,和《山海经》里面的内容有不想适应的地方。因此这个说法并不可信。
非一时一人所作说还有一些观点认为,从《山海经》所记载的内容来看,应该不是一段时间内就能完成的,其内容记载的地域非常广大,一个人不可能行走那么远的路程,在当时条件下这是不可能实现的。同时,其内容丰富程度,远非一个时期能够梳理清楚的,涉及到很长的历史时期,黄帝死后知道周朝都有相关的记载,而且《山海经》里面记载的500座山如果只靠一个人去游览了解恐怕是很难完成的,所以作者可能也涉及很多人,是不同时期不断更新增添完成的。
楚人和巴蜀人所做说还有一种说法是,《山海经》可能出自楚人或巴蜀人之手。这种说主要是认为《山海经》中的地理方位的记载顺序不同于后世的习惯,,而且在记载顺序上一南方为首,所以可能是南方楚人或巴蜀人的作品。但这个说法缺乏足够的证据来支撑,所以这种意见很少被人采纳取信。
但是有一点,去过山城重庆的人都有了解,重庆的大街小巷的一些具体位置很难准确定位,外地人去了重庆晕头转向,而且因为山城的地理特点,有时候地理观感确实很奇崛难觅,倒也很像《山海经》的记录风格,也许这是当时巴蜀人的思维习惯也未可知。
《山海经》有很多版本,从古至今一直都很神秘,谁写的这个问题难以定论。

Tony & Clair
巜山海经》是先秦无名氏写的,记载了历史、山经、交通、地理、医药等多方面知识,其中还记载了夸父逐日、精卫填海等神话传说。是不可多得的重要历史文献。作者也是由多人经过不同的时间段所写成的。

vantom
我们如果回到6500万年前,就会看到彗星撞击地球,毁灭了恐龙时代,地球质量增加,倾斜度发生改变。
6500万年彗星及彗星雨撞击地球,砸碎了地壳,地球质量增加了九分之一,导致质量和引力变大,自转速度加快,同时导致空气组成不能支持植物的高速生长,骨骼和心脏负担使大型动物逐渐消失,留下小动物与6000万年哺乳动物大爆发(包括人类)后的生命体系作伴。
这些启示都会被以后的科学探索证实。
地球板块分裂散开,再慢慢移动,形成我们今天的大致样子。想象4000万年前印度板块刚刚碰到亚欧大陆板块,现在的珠穆朗玛峰海拔不到1000米,青藏高原其他地区大多和现在四川湖北地貌一样,北部有北海、西部贝加尔湖以西都是西海,南海是现在的印度洋。再想想300万年前在甘肃青海的动物,化石在和政古动物博物馆里都有,与现在多么不同,比现在丰富很多。
我们就会相信,山海经是远古地貌的写实景观,同时也是给人类的启示。那些人物和故事是神化了的人类历史和文明进程。

自由行走的花
谁写的?不知道。如果没人承认,记在我身上好了。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零点四十四分
《山海经》是一部奇书,也是一部志怪古籍。相传是战国后期到汉代初中期楚国或巴蜀人所作,但具体的作者不详,现代人认为此书非一的一人所作。
《山海经》所包含的内容相当广泛。民间神话传说、地理知识、寓言故事都在其中。我们所熟悉的:夸父逐日、女娲补天、大禹治水、精卫填海,都来源于《山海经》。
《山海经》的内容,学者们有争议,司马迁说:其内容过于荒诞无稽,故作史时不敢以为参考。鲁迅先生认为:巫觋、方士之书。但现代学者多数认为,《山海经》是一部有价值的地理著作。
我觉得《山海经》中记载的众多异兽形象,可以让我们脑洞大开,展开丰富的想象,对于影视创作题材灵感启发有积极作用。
比如:1、状如兔而鼠首的“飞鼠”,在欧亚大陆和北美大陆也有他们的踪迹。
2、文鳐鱼,状如鲤鱼,鱼身而鸟翼。就是我们所说的“飞鱼”。
3、“飞鼠”和“飞鱼”不是常见动物,那么状如鸮,青羽赤喙,人舌能言的“鹦鹉”和伏行人走的“猩猩”,你一定见过。从异兽联想到熟悉的动物,在现实也能找到他们的原型。
所以说,《山海经》所描述的一些异兽很有可能是我们现实生活中常见的生物,只是因为我们的误读反而让它们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其实生物变异无疑是生物界中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生物灭绝现象也是造成我们如今不能尽识《山海经》中所记载异兽的原因之一。
但我愿意相信,只要去研究《山海经》,终有一天,它会为我们展开上古世界那幅神秘图卷。

小賴。愛travel
如果说,现代的小说流传了一万年,一万年后的人类看到现代的幻想类小说,会不会也同样以为是另一个文明的回忆呢?
我们现代人有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古人同样也具备着,所以,《山海经》是我国古人所写,这个确定,写的到底有什么?很多,比如:山川、河流、水道、草木、异兽、神话故事、风俗习惯等等。
关于《山海经》的作者到底是谁,一般看法是:《山海经》作者并非一人,因为对于《山海经》这个名字,在汉代以后才有此称呼,之前的话,山经与海经是分开的,应该不是一人所写,因为两者构建的世界观大不同。
山经记载的地理知识有一定的依据性,而海经才是真正的幻想,没有事实依据,作者也试图在构建一个异世界的世界观,记载了海外不同的怪异国度与国人,所以,一般上认为,山经有可信度,海经则没有可信度。
那么,《山海经》这部奇书就是这样的状况,作者并非一人,成书也并非一时。
现代关于作者是谁,有两种看法,一说是相传昔日大禹治水时期,禹的足迹遍布中华九州,然后大臣伯益等人将禹的所见所闻汇编成书,之后呢,后人也对此进行了多次修订。
另一说是战国中后期到汉代初中期的楚国或巴蜀人所作。
我倒是这么认为的,山经可能真的是伯益等人所作,写的是昔日大禹治水游历九州的所见所闻,而海经呢,则是楚国或者是巴蜀人所作,写的是想象与幻想。
大家的看法呢?

烟途风径
山海经即不是纯科学的考证记载,也不是单凭人的意想编造的故事,而是两者的结合,古时候的人交通能力有限,信息沟通不发达,认知很局限,在描述一件基本存在的事件时,会根据事件主体添加人为的想象力来解释,所以描绘有虚化的成份,看起来就是神化故事,尤其是地理地貌这一块,按照今天的地理结果,在几干年的时间里,演变的大仓促太剧烈了,根本不可能。
山海经应该是古代科普故事书,有实际因素,但想象的成份占多数,就如同古代的人研究天地,认为是天圆地方,天象一个碗扣着地,日月星辰挂在天空,并不是不科学,而是原始认知。
看看山海经还是蛮有趣的,这是古代人的科学书箱。

✪ω✪
华夏文明有四本经书分别对应天、人、地、道。天书为《易经》,道书为《道德经》,人书为《黄帝内经》,地书为《山海经》。
大多数观点认为山海经记载的是上古神话,鲁迅先生称其为古之巫书。所以这本书应该是经多人汇编而成,并非某人所为。本人研究易经多年,从《山海经》这本经书的名称已经透露出很多玄机。在八卦当中,“山”的卦象为艮,艮者止也,“海”象征水,坎卦水也。山在上,水在下,此名卦象为“山水蒙”也,隐喻“启蒙”。所以上古智慧之人把这本书取名《山海经》,是为了教化老百姓,把一些宇宙自然规律、人文地理用神话的形式表述出来。也就是孔子说的“神道设教。”就像现在大人对小孩的启蒙教育先从讲神话故事开始。所以,这本书是名副其实的古代大众启蒙教育经书。

朱大鸣
《山海经》到底是什么人写的,说法不一。但大多数人认为《山海经》是大禹在治水期间的所见所闻,通过记笔记的形式把这些见闻记录了下来的。由后人整理编纂而成书的。
《山海经》是一本奇书,其内容涵盖甚广。不仅有光怪陆离的神话故事,怪兽奇珍,还有山川地理,药理巫医等知识。
《山海经》版本复杂,现可见的最早版本是晋代学者郭璞的山海经传,有宋、明、清三代的刻本,但郭本原图早已失传。
学术界比较认可的、十分重要的古绘图版本是清代吴任臣山海经广注刻本,成书于1667年(清康熙六年),是清代最早山海经图本。该刻本承袭六朝张僧繇、宋代舒雅的体例编图,在图像造型上144幅图中,有71幅全部或大部采自胡文焕本。
书中记载有七十五种异种神兽,它们个个神异不凡。比如夔牛,白虎,青龙,朱雀,玄武,穷奇,还有凤凰等等。传说中的所有神兽几乎都能在《山海经》中找到。
除此之外,还记载了许多的上古神话故事:比如“夸父追日”,“女娲补天”,“精卫填海”等等。故事都十分的精彩感人,是我童年最好的精神食粮。

newbeeforever
我敢肯定决对不会是人类写的,按当时的社会条件,如果是人的话不可能全部地方都去过,他怎么知道这么多?传说也不可能说的这么清楚,何况全国这么多地方,怎么知道这么多。一定是神仙,才能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