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黑格尔认为“人类从历史中学到的唯一教训就是人类无法从历史中学到任何教训”,历史对现实意义几何?

moonca
謝邀。简单几句。
利益的分争,是人类绕不开的话题——
人性的局限性重复历史的某些必然……
但文明的递进却是人类自我纠偏完善的——此是黑格尔此论不足处。
大抵如是!
(图自网,谢!)

echozhao
关键是历史对于观实而言是进步还是退步,这很重要!

cecilia++
暂且不讨论哲学家黑格尔有无说过:人类从历史中学到唯一教训就是人类无法从历史中学到任何教训。反而应该讨论的是:这句话是否值得信赖,无论说他的人多么伟大或许是“圣人”。众所周知,人类所以有今天的文明,正是不断地吸取历史教训才实现的。历史的“教训”不要说仅对人类文明有助力,对反文明势力也有教化其更狡猾。

冰洁雪儿
人类从历史中得到的唯一教训就是人类无法从历史中学到任何教训。
这句话读来有些拗口,仔细想想,却也不无道理。
1.历史是已经发生过的,无法改变的,造成很多历史发生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即便我们现在看来,如果改变一个变量,就会有更好的结果产生,这个结论究竟是基于什么得出的呢?
换一种说法,我们根本不能保证导致发生某一历史事实的因素改变就一定会产生更好的结果。
这是完全不能确定的,所谓经验教训也是有条件的。
2.既已成为历史,所有的经验教训都是我们自己想象创造出来的,因为历史不能重来,我们也无法证明这些经验的正确性,所有的意义也都是后世赋予的。
3.过去与现在差距太大,存在太多的变量与未知,有些东西只能由我们自己去摸索、尝试,毕竟古代没有计算机,没有电视机,也没有手机,这些都不是基于历史产生的。
或许这个比方不太恰当,但是除此之外,古人的一些智慧结晶还是我们有必要去学一学的。

taylortaylor
是的人类很难从历史中经验教训,因为人性的自私,人之初,性本恶,他们了解了历史,要为他们贪婪自私的心所用,他们做出了选择以现实为主,文明程度高的发达地区可能也好一些吧,因为无耻的人只要利益不尊重历史事实

wuszeah020
西方人没有记录历史的习惯,所以西方没有历史可以学习。黑格尔被一叶障目。所以根本不知道从历史中能学些什么。
要知道中国的文字是由史官仓颉创造的。而创造文字前仓颉已经在记录历史了。可见中国人对历史的重视了。
我们先来看一下这个“史”字。《说文解字》:“史,记事者也,从又,持中。”。
《说文解字》:“又,手也,象形。”。右手之形是又字之范式。
《说文解字》:“中,内也。从囗丨,下上通也。”。种子生根发芽下上通于种子外壳之内是中字之范式。
又、中两范式叠加:记录与掌握种子生根发芽开花结果的规律是史字之范式。
当你真正理解“史”这个字的时候就会明白,记录与学习历史的好事。
如果不能从历史中学到什么,那只是不善于学习罢了。历史真的是一个宝,只是你有没有那双识宝的眼睛。

Bazinga
以史为鉴,可知兴替,忘记历史等于背叛过去,历史是教科书,历史是清醒剂,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可以开创未来,可以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为全人类服务,比如全球气候变化匡架公约在巴黎签暑,就是人类在总结二氧化碳排放,过度开发筹对环境破坏导致全球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冰川减少,极端恶劣的自然灾害频发等历史经验教训而达成的共识,就是典型的例子。

Candice莊莊
社会是个大江湖,有个名言说,人在江湖身不由己,说的就是,迫于形势,身在江湖中的人就算能看清事情不好,但也无法改变事情的发生,包括自己在内,看清了又如何呢?该发生的还是会发生,明知不好也不得不照着做,这叫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打个比如,排队是最公平合理的,大多数人也清楚这个道理,但只要有少数人不遵守规则去插队,并且没有得到有效的制止,这些人一定会从中获得实利的,由实利的吸引,就会有更多的人去插队,最后遵守规则者又能如何呢?还不是明白道理是一码事,行动起来又是另外一码事,这就叫,人在江湖身不由己。黑格尔的名言是,存在即合理,从合理性去看历史,历史是存在,是合理的,历史发生的一切事件都是有原因的,这些事情就象排队一样的道理,大家都明白排队好,但如果没有有效措施制止插队行为,排队就不可能真正得到执行,明白道理是一码事,事件发生又是另一码事,该如何还是如何,人们不会从历史教训中改变什么,我想这就是黑格尔说出“人类从历史中学到唯一的教训是,人类不会从历史中学到任何教训”的原因。如果要评价黑格尔这句话的意义就是,天上不会掉陷饼。

skyway
谢邀请。
黑格尔此话出自何处不清楚。从哲学角度来看,可以说黑格尔是一个彻底的历史主义者。黑格尔在谈到历史时说:历史常常惊人地重演。对黑格尔的这句名言,马克思补充道:历史的重演,第一次是悲剧,第二次则是喜剧。
在黑格尔看来,历史并不是一堆僵死事件的文字记录,而是由主观精神与客观精神的内在矛盾所推动的向绝对精神发展的过程,因此,历史与逻辑是统一的,其表现形式就是否定之否定的内部否定过程。黑格尔举例说:种子变成幼苗时,幼苗是对种子的否定;但幼苗对种子的否定又包含着对种子的肯定;枝干是对幼苗的否定,其中也包含着对幼苗的肯定;花朵是对花蕾的否定,果实是对花朵的否定。
因此,黑格尔说:历史就是我们的一切。
黑格尔不承认存在僵死不变的、孤立静止的历史规律,认为运动、变化和发展才是历史的内在规律,是真理由相对向绝对发展的否定之否定的辩证过程,黑格尔将其概括为:内部的否定性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
认识和理解黑格尔,不能脱离他的哲学方法论,也就是他所系统提出的辩证法的三大规律,而黑格尔的历史观就是完整的辩证历史观。

曲江兰亭
这句话完整的是这样的:“人们惯以历史上经验的教训,特别介绍给各君主、各政治家、各民族国家,但是经验和历史所昭示我们的,却是各民族和各政府没有从历史方面学到什么,也没有依据历史上演绎出来的法则行事。”——黑格尔《历史哲学》
在这段话里,黑格尔是承认历史上有经验教训的,但后世执政者并没有吸取教训。黑格尔的断言是错误的。
我们学习中国历史都知道,每个朝代的衰亡都伴随着农民起义,秦末的陈胜吴广起义直接推翻了秦王朝。汉初汉文帝亲自出题目:秦为什么会灭亡?让官员们对策,只有20岁的博士贾谊写了著名的过秦论,文中极写了秦吞并六国霸气,却被“才能不及中人”的戊卒推翻,为什么呢?文章结尾写到:
“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失民心者失天下”这就是历史教训。汉文帝吸取了教训,采纳了贾谊等人的主张,采取“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的政策。汉文帝带头节俭,遏制了贵族的奢侈之风,节制了国家开支。文景时期重视农业,推崇“以德化民”,以清静不扰民为政策,形成了社会安定、百姓富足的局面。这就是吸取教训的好例子。
我们学历史还知道,历史上的农民起义都以声势浩大开始,均以失败告终。为什么呢?主要是农民阶级的局限性,革命的不彻底性,和脱离群众等。毛主席领导的共产党,深刻认识到了农民革命和资产阶级革命失败的教训,带领和依靠群众从胜利走向胜利,建立了社会主义的新中国。这不是吸取教训更好的例子吗?
所以,“以史为鉴”我们才能知得失,不走弯路。
黑格尔的观点是片面的,不正确的。

hufaye1990
我有三点疑问,一、黑格尔真的说过这样的话?我只是发个疑问,黑格尔的大作反正我是没有全读过,断章取义散乱的看过些。但我想知道,这句话出自他的哪部著作呢?因为,我知道,黑格尔,说过这么句话,“哲学就是哲学史”,从这句话看的话,如果,黑格尔要是说过“人类从历史中学到的唯一教训就是人类无法从历史中学到任何教训”这句话。那么此处,黑格尔又怎么研究哲学呢,他说哲学就是哲学史呀,这不是他自己打自己的脸嘛。他辛辛苦苦的整理著作哲学史又有何意义呢?
其二,“唯一教训”与“任何教训”这里究竟是怎么个关系,任何包含不包含唯一,不包含唯一教训的任何教训又是什么教训?这句“人类从历史中学到的唯一教训就是人类无法从历史中学到任何教训”是自相矛盾的一句话,我觉得黑格尔断不会有这么逻辑矛盾的话的吧?
其三,
即便黑格尔哲学史那样的“历史”仅仅是建立在他以他抽象概括认为的“精神实体”为本体、前提而言的“历史”,这种“历史”是唯心主义的。但,他的唯一是精神实体。或说,纯粹精神。而不是什么“教训”。反之,我倒是在哪貌似看到过英国历史学家汤恩比也说过这么样的话——“人类从历史中学到的唯一教训就是人类无法从历史中学到任何教训”。到底是谁先说的呢?究竟是谁说的呢,我想这是必须要先澄清的一个问题吧?否则岂不张冠李戴,栽赃陷害,这是不妙的。
不妨,此题再退回去审核审核,可否......

。Smile
我经常对一些问我历史有什么用的朋友这样说,历史就像是看数学题,它给你提供的是解这道题的思路,但是触类旁通你可能会用这种思路解决另一道相似的题,因为你大概率不会碰到同样的题。而“人孰能无过”?,一个人不犯错是不可能的,但是不吸取前人的教训错误一定更多。
很多人着眼于历史总是重演,而不擅长从历史中总结规律用到自己的为人处世上,这种类似经验的东西如果能够通晓,就能免除很多事后“吃亏是福”的自我慰藉。这就像做的数学题多不一定能避免出错,但是如果做得多,并且总结也能跟上的话,那么基本上做下一张试卷时会得心应手,而不是手足无措。
所以培根在论学问一文中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透,数学使人精细,物理使人深沉,伦理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使人善辩。
为什么读史使人明智?因为读史不是记住历史事件,而是记住发展的动机与脉络,并且明白解决的办法或者事件的结局,这样一来即使自己做不到人情练达或者先见之明,至少也能做到有所借鉴。智慧是什么?智慧不是天生的智商,而是后天积累阅历培养的情商。
所以你看古代的翰林等等往往要研究历史和经书,因为这部分人很多作为储相或者前途远大的官员来培养,这其中经书是原则,而历史是经验与教训,你不能因为避免不了犯错就放纵了错误,相反的你应该提醒自己不能再犯,但是不能再犯其实不等于避免,它主要在强调避免。所以随着历史的发展,对古代王朝来说,政治机构及政治运作会越来越成熟。
而一套成熟的体系往往会更好。直到今天我们还说很多东西不是不好,而是一个变好的过程,其实这个过程就在强调从过去的积累中借鉴。
但是其实历史的意义也不全在此,比如历史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功能——树立榜样。榜样让人效仿,于是产生一套有关伦理道德的价值观,并且成为了社会积极向上的动力(事实上这话一点儿也不夸张),只是历史的这些影响太不容易察觉了,如果我们细究,我们的价值观、审美、语言、饮食、服饰等等全都在历史的土壤之中扎根,因为决定这些的绝对不是巧合,而是一个历史积累的合理的过程。
而且要我看,这句话不管是不是黑格尔说的,总之它是有针对性的一句话,比如是一种对于结果的总结并且有个人的情绪在其中,绝不是客观且平心而论的一句话,这句话也没有能力来概括整个历史。而且黑格尔以宗教、艺术、前人研究、历史等为基础发展出来的辩证法,不也是历史基础上的总结吗?

___m1n___
谁怎么说的并不十分重要。没有最高指示!而核心问题是历史对现实的意义的影响并不十分大。
历史走到今天是客观必然。作为历史学,其对客观存在的历史对现实的影响微乎其微。所有,根本就不存在什么“以史为鉴”的略带唯心主义色彩的名人名言。学习历史只不过是我们了解我们现今文化的由来,和在多数情况下略带主观唯心的认识现今文化对现今社会的发展的影响的利或弊。所有黑格尔说的这话没错。
我们今天每走一步也将变成历史,我们今天每走一步也是根据现今的客观事实所迈出的必然选择的一步。历史就是在纷纭变换的现实客观条件下一步一步向前走着。没有定理定律和规律可循。只能摸着石头向前。

美七
黑格尔也许说的是他们欧洲人吧!中国人祖先崇拜,任何国人的進步都可以在自已的历史长河中汲取力量和智慧,同时在失败的教训中重新爬起。

duredhil666
黑格尔的意思是,历史有时有事总是惊人的相似。而人类不是在遗忘历史中迷失,就是在背叛历史中丧失,历史的经验教训总是被一次次重演之后,才察觉、醒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