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召政《张居正》
阎崇年《正说清朝十二帝》
还可以吧 上面的可以看看
cindy_1978
这个一般都在图书馆里,你可以自己在网上整理,从刘邦开始查,一代一代查,顺便查下汉代当时的势力分布图,战争,著名将军。宰相之类的,其实很好查的,没个诸侯的事迹网上都有,如果想了解关于墓葬方面的,可以讨论一下,毕竟汉代的宝贝很多,汉墓大都在山里,........小说?晕死 .....有木有分啊
苏珞夕
每当一部革命题材的影片出来,人们都会对主人公的原型以及故事本身进行猜测,比如《亮剑》中李云龙的原型就有人猜测可能是陈再道将军或者王近山将军.
电视剧《历史的天空》是根据军旅作家徐贵祥几年前创作的长篇小说改编的.小说中,主人公名叫梁大牙,在抗战后期改名为“梁必达”,梁大牙和梁必达本来是作家徐贵祥虚构的同一艺术形象的姓名,是作品中的英雄人物,后来在改编为电视剧本时,仍沿用了这两个名字.
但送审时,发生了一件意外的事情:有人认为电视剧中的“梁大牙”与解放军将领梁兴初绰号相同,他是四野的一员战将,是著名的三十八军第一任军长,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这难免会让人揣测其生活原型就是那位将领.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考虑到电视剧已经封镜,无法进行重拍,而梁大牙又是每集都要出现的主角,剧组只好采取了“补救措施”:在去年夏天进行重新配音时,将“梁大牙”“梁必达”改称发音相近的“姜大牙”“姜必达”,与屏幕上演员的口型基本一致.
徐贵祥本人撰文澄清了事实:《历史的天空》并不是以梁兴初将军的经历为背景,它最初是小说.其实艺术作品中的人物形象高于生活,不能与真人对号入座,梁大门作为小说作者徐贵祥所在部队的老首长,是艺术形象“姜大牙”的原型人物之一,但两者的人生经历有很多差异.作家从老首长身上汲取的是革命军人气质和那种为革命英勇无畏的精神.可以说,“姜大牙”身上有梁大门的影子,但也糅合了作者心目中其他很多英雄人物的战斗事迹、情感经历和坎坷遭遇.很多故事情节都是虚构的,
所以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情感将历史人物与艺术作品塑造的人物对号入座,但并不一定就是原型.
fingle_
原贴:求几部讲述汉代历史的小说
orcsun
既然是关于汉朝的历史,那么《史记》、《汉书》、《后汉书》以及《三国志》都必须是非读不可,后世史学家所著的历史书籍无一不是参考这几本正史。如果想要系统的学习秦汉史,那么建议最好把这几本书从头到尾完整的读一遍。除此之外,现当代的史学家里面也有不少的秦汉史经典著作,以下我就推荐其中比较好的几部。
吕思勉 《秦汉史》吕思勉的《秦汉史》是吕思勉所著的历史著作里面较为经典的一部,也是目前国内研究秦汉史所参考的最基础的著作之一。吕思勉的著作风格可以用华东师范大学的历史学教授张耕华的一句话来总结:
吕先生治史,无华丽铺张的辞藻,不作惊世骇俗之论断,但平实不失深刻,简括之语常常包含着独特创见……这些独特创见,或是一语破的,或是圆熟通达。作为民国时期史学四大家之一的吕思勉先生所著史学书籍中较为经典的一部,这本书是一定要读的。本书主要分为两个部分:前半部分是政治史,靠时间顺序来描写;后半部分是经济史和文化史,通过分门别类的方式进行书写。本书在历史观点的论证上,所列举的资料丰富详细,论证有力。但缺点是这本书语言较为晦涩难懂,对于初学者来说,阅读起来有一定的难度。
钱穆 《秦汉史》既然说到了吕思勉,那么就不能不提到与他一同位列史学四大家的钱穆。吕思勉的《秦汉史》和钱穆的《秦汉史》如果放在一起读,相互印证,确实别有一番风味,对于秦汉史的掌握也会更丰富、更全面。钱穆的这部作品实际上只完成了一半,他是从秦国一统六国开始,一直讲到王莽篡汉为止,之后的东汉部分实际上并没有完成。钱穆在这本书中深入浅出的叙述了整个秦朝和西汉两朝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制度,尤其对于汉朝武帝朝这一辉煌时期着重进行了叙述。这本书在很多历史观点上的解释论证让人读完感觉耳目一新,在学术史方面的叙述比较多。
但是缺点是过于侧重思想层面,而忽视了史实,对于武帝时期叙述的不可谓不详尽,但是对于之前的文景时期描写的就过于粗略,而事后的昭帝、宣帝及之后的历史则更是一笔带过,然后就直接跳到了王莽新政,过于简单粗暴。还有一点就是,由于没有东汉部分,想要了解东汉及汉末三国历史可能还得另找他作。
剑桥中国秦汉史最后推荐的一本书是英国剑桥大学出版的《剑桥中国秦汉史》,与之前的两本国内史学大师的著作对比,这本书则是西方史学家对中国秦汉史的研究论述。这本书的规模较为宏大,集中了西方很多学者的研究成果,基本上每一章的作者都不一样,是西方众多历史学家研究成果的结晶。之所以推荐这本书,主要是便于我们在读完中国历史学家的著作之后,再来看西方学者对中国历史的见解,从西方人的角度了解我国古代的历史,从而对秦汉历史有更为深刻的认识。
这本书虽然名叫秦汉史,但对于秦朝历史实际上描写的不多,主要笔墨基本上都落在了两汉历史方面。书的前半部分主要概括了汉朝的政治史,描写了汉朝的重大的政治事件,叙述这些历史事件对汉朝历史的影响。书的后半部分主要是对政府机构的设置、对外关系、法律制度、经济制度、社会文化制度等等加以梳理。
这本书整体上来说语言较为通俗易懂,没有钱、吕二人的书那么读起来晦涩,所以其实比较适合于初学者。
除此之外,秦汉史方面的书还有很多,值得一读的比如说:翦伯赞的《秦汉史》、王子今的《秦汉史》、田余庆的《秦汉史》以及张荫麟的《中国史纲》汉朝部分等等,都是秦汉史方面比较好的作品。
米斯
司马迁的史记、班固的汉书、范晔的后汉书、陈寿的三国志及王先谦著汉书补著,卢弼著三国志集解;钱穆著秦汉史、陈致平著秦汉三国史、资治通鉴之汉纪部份,现代学者辛德勇著海昏侯刘贺;这些史学著作都是学习汉代历史的经典书籍,都是足够贴近历史真像的史学文献。
二锅头兑伏特加
要说贴近汉代历史的首推司马迁的《史记》,鲁迅先生赞扬说: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司马迁生活在汉武帝时期,对于汉武帝的一生荣辱成败以及汉高祖,惠帝吕后,文帝,景帝时期的历史都做了客观的记录。
向往自由
历史这个东西很难捉摸,时间久远,文字记录的不代表正确。加上每个作者,都会给自己作品润点色,代表自己的观点,总之,见仁见智。
1.汉书
2.后汉书
3.史记
4.前汉演义
5.后汉演义
6.三国演义
7.汉宫秘史
8.资治通鉴
9.汉纪
10.细说秦汉
11.正说汉朝二十四帝
12.秦汉史
13.中国古代史
14.中国古代史纲
15.剑桥中国秦汉史
16.秦汉史——中国断代史系列
17.话说中国—大风一曲振河山
18.话说中国—漫漫中兴路
19.万古江河
20.国史大纲
21.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22.中国大历史
小颖de66
汉朝历史,西汉加东汉嘛!反正《汉书》,《后汉书》这两本绕不开。经典嘛,但是呢趣味不足。读史的人要耐得住寂寞。要嚼得菜根,做得大事。
汉书
《汉书》,又称《前汉书》,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二十四史”之一。由中国东汉历史学家班固编撰,前后历时二十余年,于建初年中基本修成,后唐朝颜师古为之释注。《汉书》是继《史记》之后中国古代又一部重要史书,与《史记》、《后汉书》、《三国志》并称为“前四史”。 《汉书》全书主要记述了上起西汉的汉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下至新朝王莽地皇四年(公元23年)共230年的史事。《汉书》包括本纪十二篇,表八篇,志十篇,传七十篇,共一百篇,后人划分为一百二十卷,全书共八十万字。
后汉书
后汉书》是一部由我国南朝宋时期的历史学家范晔编撰的记载东汉历史的纪传体史书。与《史记》、《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书中分十纪、八十列传和八志(取自司马彪续汉书),全书主要记述了上起东汉的汉光武帝建武元年(25年),下至汉献帝建安二十五年(220年),共195年的史事。
《后汉书》大部分沿袭《史记》、《汉书》的现成体例,但在成书过程中,范晔根据东汉一代历史的具体特点,则又有所创新,有所变动。《后汉书》结构严谨,编排有序。宋人治汉史,有些地方肯定有所改动。但是毕竟是正史,要先把正史看完,再看其他史家的书,才能知深浅嘛!
汉朝这些人
《汉朝这些人》是中国华侨出版社出版的图书,本书运用了一种全新的写作手法,用幽默的语言演绎汉朝历史,调侃的风格解析汉朝史实,希望能“深入浅出”地将这段历史讲述给大家。我就挺喜欢这种幽默风格的。那些学究性的史料还是枯燥了点,人名那么多,时间这么多,记都不好记!些“专业”的术语和故作高深的文字将大多数人挡在历史的门外,与这些精彩的人物和事件无缘,不能不说这是一种遗撼和撰史者的悲哀!历史是人类生存、发展的鲜活记忆,我们要将历史上的功过是非铭记在心,我们不该忘记历史,不该忘记我们脚底下这片土地所发生的故事!
两汉两罗马
西汉,东汉与西罗马,东罗马。都是同一时期东西大陆两端的强大帝国。都创立了伟大的王朝,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把两汉与两罗马结合起来看。是一个新的视角。所谓,中西对比嘛!这种视角能更清晰地看到这些帝国的发展道路与历史经验!更何况易中天先生的书还是很值得一读的。
书的引言是这样的:
大汉与罗马曾双雄并峙,几乎同时成为世界性文明,又先后陷入分裂状态。然而,中华在短暂分裂之后重归一统,罗马却走上了不归之路。一个有着当时最优越制度的国家为什么会灭亡?一个没有宗教信仰的民族却为什么能维系文明数千年不中断?没有中断的文明为什么会逐渐失去世界性?消亡了的文明又为什么能重生,并成为西方现代文明的源头之一?
易中天先生的这本书从世界、历史、制度、信仰和信念五个方面展开讨论,试图解开这些奥秘。
汉史其实很有趣大全集
是中国华侨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赵君。本书主要介绍了汉朝史实背后隐藏着的有趣的故事。通过一个个故事向读者展开汉朝的辉煌历史。这种讲故事的方式还是挺生动有趣的,是读史不太枯燥。
当然还有研究层次深的,专业的,可以去看钱穆先生和吕思勉先生的书。把吕思勉先生的《中国通史》,钱穆先生的国史大纲结合起来看,也可以。读史嘛,大家都是性情中人。看的来,看的懂,其中的味道自己去品味吧。
RaChinng
新历史小说吸收和继承了前代和同代文学创新的积极成果,同时又注入先进的西方现代思潮,使新历史小说自觉走出了历史小说的时代局限,摈弃了一般现实主义文学的庸俗,秉承新历史主义,注重对历史的解构,对社会、意义的消解,昭示了一种新的历史观的形成。新历史小说对中国近现代社会结构中的政治形态、经济形态、社会文化和社会精神意识的存在形态在历史转折时期进行了全面的历史反思,构成了色彩斑斓的民族生活和民族生存景观。
马田
《独步天下》 很好看,也是比较贴近历史的,而且许多历史是很客观的,却也不乏味,讲述的是努尔哈赤 褚英 代善 皇太极 多尔衮和叶赫那拉布喜娅玛拉和海兰珠之间的故事,按历史的发展而展开情节,建议看完小说后可以去搜索一下这一段历史 对比小说来看,毕竟小说大体再怎么符合历史,对历史会多多少少有一定的扭曲,所以对历史感兴趣的话也可以去看看
kikivizi
1.凌力的《倾城倾国》
简介:明朝崇祯帝虽然一心励精图治、挽救危局,但是他刚愎自用、残忍多疑,屡屡自坏长城。外有清朝政权的崛起,雄心勃勃的皇太极君臣志在问鼎中原;内部宦官乱政,权臣倾轧,贪官横行,民不聊生,社会动荡不安,政权岌岌可危。智勇双全的登莱巡抚孙元化等贤臣良将以天下兴亡为己任,决心在明清对峙的前沿建立起牢不可破的要塞。然而,各路政治势力的角逐缠斗,各种社会偏见的搅扰,崇祯帝的反复无常……最终使孙元化等人的努力付诸东流。崇祯四年,“登州兵变”发生,军事力量此消彼长,明王朝“黄钟尽毁、瓦釜雷鸣”的败亡结局无可改变。小说深刻揭示了处于上升时期的清王朝取代腐朽没落的明王朝的历史必然。
宏伟开阔的战争场面,勾心斗角的宫廷矛盾,缠绵悱恻的男女恋情,凄惨悲凉的亡国境况……一幅幅复杂深沉的社会生活画面,渗透着作者对人生、对社会、对历史的深层次的思考。
小说气势磅礴,内涵丰富,情节紧凑,环环相扣,语言优美,风格庄重典雅,是当代历史小说中的佼佼者。
2.刘斯奋的《白门柳》(获过茅盾文学奖),共分三部:
夕阳芳草是长篇历史小说《白门柳》三部曲的第一部,集中描写了大明王朝覆灭的前夕,江南地区的文人组织“复社”和“阉党”、余孽之间的激烈斗争,以及复社四公子之一的冒襄与秦淮名妓董小苑一波三折的爱情纠葛,竟同权臣暗中进行政治交易,为“阉党”余孽开脱,使江南的政治、社党的争斗、内讧更显波诡云谲。小说通过当时的一批知识分子,即所谓“士”这一阶层的性格状态,以及上至朝中权贵下至秦淮汩院、江南市井,再现了我国十七世纪中叶尖锐复杂的社会矛盾,展示了一幅奢华腐朽走向哀败孕育新生的末世画卷。作品无论是写历史人物生活情怀,还是金粉江南民情风俗,都细腻传神、绘声绘色、新意迭出。
秋露危城是长篇历史小说《白门柳》三部曲的第二部。本书以明末动荡复杂的局势为背景,生动真实地再现了南明弘光王朝的建立及其迅速崩溃的过程。农民军领袖李自成率兵攻入北京,明崇祯的突然灭亡给江南造成了冲击和极度混乱。为江南半壁河山,拥立新君,以史可法为首的东林集团与以马士英为首的政治势力展开较量。政权内部的矛盾日趋尖锐,各派斗争惊心动魄,甚至爆发内战危机,直至清兵一举南下。作品通过对黄宗羲、陈贞慧、史可法、钱谦益、柳如是、董小苑等一系列著名人物的命运、性格变化的描写,以姿采纷呈的运笔多层次、多角度地展现了一幅场景辽阔、人物众多的历史长卷,其中既有政治场中严酷的正邪之战、社党内部的恩怨纷争,又有秦淮两岸男女在乱世中的感情纠葛,交织成一曲波澜壮阔、悲风四起的末世挽歌,具有极强的历史穿透力和艺术感染力。
《鸡鸣风雨》是长篇历史小说《白门柳》三部曲的第三部,情节紧接上一部,描写明朝残余势力在弘光王朝覆灭后,退守浙东地区,继续坚持抗清及其最终灭亡的过程。在本卷中,几个主要人物被命运驱上了不同的道路。黄宗羲毅然参加义军从事武装斗争;冒襄和董小宛成为颠沛流离的难民;钱谦益投降北上,柳如是则独自留在南京,各自经历了种种艰难曲折,最终又集结在抗清的旗帜之下。作为全书的大结局,本卷在继续保留和发扬前两部的基础上,结构更加开阔色彩更加斑斓,情节更加绘纭。其中正义与邪恶、卑鄙与崇高、野心与情欲、征服与反抗、腐朽与新生等种种人性也揭示得更加充分和彻底,使人沉浸于丰厚的艺术享受的同时,还可以从“士”(知识分子阶层)作为文化守护者的职责和命运中,获得更深的感悟和思考。
放心,这两部小说挺正式的
丷明明
是真实的。《明朝的那些事儿》 是用平民话的语气来解释,让很多人感觉枯燥无谓的历史。
明朝那些事是一部史书,但不是一部传统的史书,作者巧妙的将历史、政治与喜剧融合在一起。作者最大的优点就是把干瘪晦涩的史料转变成生动的文字,明月把明朝的人物刻画的有血有肉而不是史书上生平记录,在当年极大的带动了读史书的热潮。
扩展资料:
《明朝那些事儿》,网络连载历史小说,作者是当年明月,本名石悦,广东顺德海关公务员 。2006年3月在天涯社区首次发表,2009年3月21日连载完毕,边写作边集结成书出版发行,一共7本 。
《明朝那些事儿》主要讲述的是从1344年到1644年这三百年间关于明朝的一些故事 。以史料为基础,以年代和具体人物为主线,并加入了小说的笔法,语言幽默风趣。对明朝十七帝和其他王公权贵和小人物的命运进行全景展示,尤其对官场政治、战争、帝王心术着墨最多,并加入对当时政治经济制度、人伦道德的演义。
它以一种网络语言向读者娓娓道出明朝三百多年的历史故事、人物。其中原本在历史中陌生、模糊的历史人物在书中一个个变得鲜活起来。《明朝那些事儿》为读者解读历史中的另一面,让历史变成一部活生生的生活故事。
参考资料:
trinia
东汉演义,虽然有演义成分但却比正史要有趣味,讲的是光武帝刘秀和云台28将开东汉一朝的故事!~可以掌握很多关于东汉开朝的很多历史知识!~
我喜欢历史,却还没多大注意东汉,这位仁兄这一提问,倒是让我对那段历史产生了兴趣,还得多看啊!~等找到了更好的我们再共勉吧哈!~
volvo
《琉璃美人煞》各人物结局是什么?《琉璃美人煞》改名为《琉璃》播出了,这本小说堪称经典,跟《花千骨》、《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一样精彩,副线众多,人物鲜明,各个拎出来都能当主角写上一写,那么《琉璃》各人物的结局是什么呢?接下来跟趣历史小编一起看看吧!
其实,虽然《琉璃美人煞》的几个主角结局都挺不错的,但很多配角的结局都很悲惨。
璇玑和司凤的结局:前世她是雌雄同体的阿修罗,是战神将军。因为被白帝辜负摄取了魂魄,便选择了天河织女的身体重塑人身。转世之后成了褚璇玑,而司凤前世是天河畔最早升起的一颗星,是星君。他对织女非常深情,在织女死后一直在追寻着和织女相貌相似之人,为此感动了上天转世为金翅鸟妖禹司凤。
最终璇玑和司凤走到一起了,司凤度化了璇玑身上的煞气,两个人最终结婚了,并且还有了宝宝。
玲珑和钟敏言:玲珑最后跟钟敏言重修旧好,两人原本就是夫妻,但是玲珑中途因为被乌童爱上,被控制后黑化了,做出了很多伤害钟敏言的事情,不过最后还是变回来了。
乌童:乌童是一个悲惨的角色, 由于和少阳派的过结被五大派追杀,失去一条腿后投奔了元朗,最终堕入地狱,结局中被正派给杀死,虽然他很可怜,但终究还是做错了事。
白帝:白帝最后被璇玑砍断胳膊,以死谢罪了,他为了天界的安宁选择背叛好友,错过姻缘的他负疚千年。
若玉:他是最悲惨的人物,妹妹被强抢入宫后折磨而死,自己也跟着疯了,后来还被迫刺杀还有司凤、钟敏言,若玉最后精神恢复正常了,过上了属于自己的生活。
紫狐:她为情而死,为了喜欢的人等待了上千年,一直喜欢着无支祁,最终为了心爱的人,死在了巫神手下。
无支祁:跟紫狐相爱千年,两个人互相喜欢。两个人的感情在剧中应该是除了主角外最感人的,每当看到紫狐对无支祁的痴心守候,不知为什么总想到紫霞仙子的那句话。
柳意欢:他费尽心机偷得天眼,只为看见女儿转世,不曾想到父女连心,女儿为其偷天眼挡劫重回冥界无法轮回,遗憾终生。
东方夫人:在剧中由赵樱子饰演,也是一个悲情角色,她嫁给了不爱的男人,但却爱上了一个妖魔欧阳管事,虽然是两情相悦吧,但最终还是因为人和妖殊途被抛弃了,小说中没有交待她最终的结局,但是电视剧里应该会补充。
《琉璃美人煞》根据十四郎同名小说改编,讲述了天生“六识”残缺的少女褚璇玑和离泽宫弟子禹司凤在面临爱情与前世阴谋的双重压力下,携手共对百般腥风血雨,缔造了一段极具色彩的仙侠传奇的故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嘻嘻W小Y
电视剧重生之门正在热播中,由王俊凯、张译领衔主演,那么具体讲述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感兴趣的朋友就一起看看吧。
1、双强设定,主角和反派智商都在线
该剧由张译、王俊凯主演,属于“老带新”组合,“老”说的是资历老的张译,“新”说的就是年轻演员王俊凯。
有张译作为主演,这部剧的演技基本不用太担心,况且还有诸多悬疑剧的老熟人在,基本上就稳定了。
王俊凯虽然是年轻演员,演戏经验少,跟张译一起演戏的确很有压力,更何况王俊凯还是年轻演员。但好在一直很努力,演技没有拖后腿,虽然有几段看起来像在背台词,但好在不是很出戏。
回归正题,咱们说说角色。重生之门属于“双强”设定,这里的“双强”的设定,可以理解为两位主角都很强,也可以理解为正派和反派都很强。
主角是罗坚(张译 饰)和庄文杰(王俊凯 饰),一个是刑警队长,一个是天才大学生,两人因为睡莲被盗而联系到一起。他们两个联手,那就是强强联手。
庄文杰心思缜密,思虑周全,满脑子的想法,总会出其不意地给他提供破案思路。罗坚也不简单,反应速度很快,总会在关键时刻找到关键线索。
前六集剧情中,罗坚和庄文杰配合默契,在他们的配合之下,一举拿下丁生火盗窃团伙。
再来说正派和反派的“双强”,前六集最大的反派是丁生火,这个人老奸巨,特别厉害。就拿他要盗走机密文件这件事来说,就足以看出丁生火到底多么的谨慎小心和步步为营。
最开始都以为他的目标是金库,谁知道是办公室的机密文件,若非最后庄文杰急中生智,恐怕他早已逃之夭夭。
罗坚也很厉害,在关键时刻发现丁生火的目的,从而推测出丁生火的逃跑线路,来了个守株待兔,圆满完成任务。
可以说重生之门这部剧,所有人的智商都在线,无论是庄文杰、罗坚两位主角,还是丁生火、“猪头”等反派都不简单,就连一直处在回忆中的庄耀柏也是高智商人物。
2、剧情烧脑,细节太多不注意就会忽略
高智商和高智商的对决,看起来就是过瘾,因为这样一来,剧情就会越来越烧脑。因为高手过招,要不招招致命,要不招招细节。
重生之门就是一部处处都是细节的悬疑推理剧,随时随地都在给大家传送细节和伏笔,稍不留神就会错过关键性内容。
就说庄文杰跟丁生火在审讯室的那段对话,要不仔细看你会发现丁生火在用手打摩斯密码吗?恐怕很多人都以为两人只是在正常对话。
庄文杰被关在办公室那段,为什么要给密码锁特写,要给大门一个透视的特写,就是暗示大家,这两个东西破坏了大门被打开的两种方式,只能强行进入。
丁生火这么做的目的,就是往死里整庄文杰,根本不想要庄文杰活。
这些都还只是表面的细节,暗地里的细节和伏笔就更多了,比如庄文杰怕水的原因,庄耀柏落水的真实原因,丁生火的目的到底是什么。
这一连串的问号一发出来,就足以让观众思考半天。跟着主角一起破案,看到主角被困又觉得揪心,这种感觉简直不要太过瘾。
3、节奏快,剧情不注水,没有一个多余的角色和情节
重生之门的故事看到这里,小七觉得里面没有一个多余的角色和情节。可能有些网友觉得,为什么要给庄文杰安排一个女同学,这个角色多少有点多余,其实“女同学”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庄文杰入局。
因为对女同学的担心,庄文杰才会快速进入丁生火的圈套。但这也在后面说明,庄文杰也有自己的圈子,不应该被庄耀柏的事情影响一生。
从睡莲被偷,庄文杰家里来了不速之客,庄文杰将睡莲给罗坚,丁生火要庄文杰取画,庄文杰跟廖德同交易,丁生火团伙盗窃文件。
六集将所有的剧情包括在里面,高能场面一个紧接着一个,节奏真的太快了,环环相扣,每个环节都有联系,忽略掉任何一个都不行。
这就是悬疑推理剧的正确打开方式,但凡错过一点都不行。
就目前看到的剧情来看,小七觉得重生之门值得一看,至少演员都行、制作精良、剧情烧脑、让人挑不出毛病。
希望后续故事给力点,千万千万不要高开低走,据重生之门的制片人透露,这部剧拍了好几个结局,至于播哪个跟观众呼声有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一起走过的日子_LC
个人感觉,这本小说还是比较尊重和符合历史的,对于不确定的史料,作者在书中也说明了,不敢过多猜测,所以基于目前的史料,还是比较真实的。只是作者在写作的时候加入了一些现代的调侃的语气,然人读起来不会觉得乏味,并且更容易记住一些人物和事件。本人还是比较喜欢这部书的
aramark
本来历史就是七分真三分假,真实的历史只有那个时代的人知道了,我们只是评说而已。《明朝那些事儿》写的不错,是本好书。
Olina
只要是有记载的历史就有虚构成分。
本朝贬前朝是惯例。明朝那些事综合了很多历史资料,事件更客观,人物更鲜明,写的挺好。
歲歲平安
这本书主要从人性的角度去考虑了历史的发展规律,带有很强的感情色彩,但基本尊重了历史史实,而且罗列了诸多不同观点供大家参考,值得一读。
若是从技术角度,或者是从制度角度来看待明清的发展,建议你读一下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此书出版已有30余年,深受史学爱好者的青睐,是难得一见的好书。
竹林飞侠
清史稿 全书五百三十六卷,其中本纪二十五卷,志一百四十二卷,表五十三卷,列传三百一十六卷,以纪传为中心。所记之事,上起1616年清太祖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建国称汗,下至1911年清朝灭亡,共二百九十六年的历史。
美年达
清史古籍文献很多:如清实录《清史稿》八旗通志初集《钦定八旗通志》清史列传满汉名臣传清鉴易知录等。
研究性著作更是数量浩繁:如孟森《明清史讲义》《明元清系通纪》等,王锺翰清史杂考清史新考《清史续考》清史余考《清史补考》等,郑天挺探微集《清史简述》,萧一山清代全史《清史大纲》,日本学者稻叶君山清朝全史,《细说清朝》黎东方 《正说清朝十二帝》阎崇年 《正说清朝三百年》林涛 ,可以自己选些感兴趣的书来读!
春秋战国最好看《春史》,但这个不大好懂,可以看左丘明的《左传》以及《国语》 《晏子春秋》《战国策》.还有童书业的《春秋史》 杨宽的《战国史》 ,《剑桥中国秦汉史》也不错
原贴:具体讲述清朝历史的书
IrisLee
清朝一共有296年,有12帝继位。最有名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是康熙,在为61年,8岁继位,享年69岁,他在位,扳倒鳌拜,裁撤三藩,平定葛尔丹叛乱,收复台湾。他开创了中国封建社会的最后一个盛世——康乾盛世(长达一百三十余年)。后人称之为千古一帝。
清十二帝是 努尔哈赤(1559-1626)
2、皇太极
天聪汗爱新觉罗·皇太极(1592—1643年),努尔哈赤第八子,满族。天命十一年(1626年)九月,继后金汗位,以次年为天聪元年。天聪十年(1636年)四月,皇太极在沈阳称帝,建国号大清,改年号为崇德,并以是年为崇德元年。前后在位17年。在位期间,注意发展生产,增强兵力,不断对明作战,确定满族族名,建立清国,为清王朝的确立和后来统一中国打下了坚实基础。
3、顺治皇帝
清世祖顺治皇帝爱新觉罗·福临(1638年--1661年),皇太极第九子,清入关后第一位皇帝。6岁继帝位,由叔父睿亲王多尔衮摄政,14岁亲政。清初满汉民族矛盾与阶级矛盾极为激烈,而至顺治朝结束时,清廷击败了各种抗清势力,完成了全国的统一。
4、康熙皇帝
清圣祖康熙皇帝爱新觉罗·玄烨(1654--1722年),顺治皇帝第三子,清入关后第二位皇帝。他平定了三藩叛乱,收复了台湾,驱逐了沙俄势力,又平息蒙藏地区动乱,加强了多民族国家的稳定和统一。在经济和文化建设上,康熙也创下对后世产生积极影响的重大业绩,开创了中国封建社会最后一个盛世----康乾盛世。
5、雍正皇帝
清世宗雍正皇帝爱新觉罗·胤禛(1678—1735年),康熙皇帝第四子,清入关后的第三位皇帝。在位13年。他对有碍于皇权的反对势力大加挞伐,有效地改善了吏治,增加了国库收入,为乾隆朝社会的繁荣奠定了雄厚的基础。
6、乾隆皇帝
清高宗乾隆皇帝爱新觉罗·弘历(1711—1799年),雍正皇帝第四子,清朝入关后第四位皇帝。他在将清朝的康乾盛世推向顶峰的同时,也亲手将它带向低谷,他是影响中国18世纪以后历史进程的重要皇帝。
7、嘉庆皇帝
清仁宗嘉庆皇帝爱新觉罗·顒琰 (1760—1820年),清朝入关后第五位皇帝,乾隆皇帝第十五子。乾隆六十年(1795年)九月公开立为皇太子,次年元旦,受弘历内禅即位,以是年为嘉庆元年,时年27岁。嘉庆四年(1799年)正月,弘历死,始亲政。在位25年。顒琰亲政后,立即铲除贪赃枉法蠹国肥私的权臣和珅,使人心大快,复多方采取措施,力图保持康乾之盛世,但内忧外患重重,积重难返。由于腐败势力甚强,又缺乏新生机制,终难摆脱江河日下的命运。
8、道光皇帝
清宣宗道光皇帝爱新觉罗·旻宁(1782—1850年),清朝入关后第六位皇帝,嘉庆皇帝第二子。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七月即位,以次年为道光元年,时年29岁。在位30年。在位期间,由于国力开始衰落,故极力提倡节俭,改革盐政,部分弛禁开矿,并整顿吏治。但由于腐败成风,阻力过大,奏效甚微。对鸦片之害,他最初力主抵抗,但因他本人对时势无知,主要大臣懦弱无能,战略动摇无定,反而迫害禁烟主力,不能抵抗列强的侵略,酿成百年遗憾。
9、咸丰皇帝
清文宗咸丰皇帝爱新觉罗·奕詝(1831—1861年),清朝入关后第七位皇帝,道光皇帝第四子。道光三十年(1850年)正月即位,以次年为咸丰元年,时年20岁。在位11年。在位期间,正逢清朝乱世,国库空虚,危机四伏。即位不到一年,太平天国即在金田起义,且三年左右就危及北京,咸丰帝屡派兵将镇压太平天国及各地农民起义。战火未息,英法联合侵略军又迅速攻占天津、北京,奕詝从圆明园逃往避暑山庄。只命奕欣留北京与英法讲和。侵略军竟野蛮地焚掠了圆明等园。不得已奕詝与英法等国签订了数宗不平等条约。奕詝纵有重整江山之心,已无回天之力。
10、同治皇帝
清穆宗同治皇帝爱新觉罗·载淳(1856—1874年),清朝入关后第八位皇帝。5岁即帝位,终身成为其生母慈禧皇太后垂帘听政的傀儡。
11、光绪皇帝
清德宗光绪皇帝爱新觉罗·载湉(1871—1908年),清朝入关后第九位皇帝。醇亲王奕譞之子,因其冲龄践祚,导致慈禧太后第二次垂帘听政。在其亲政期间,甲午之战中他力主反击,大力支持维新变法,但因变法失败而遭幽禁,直至去世。
12、宣统皇帝
清宣统皇帝爱新觉罗·溥仪(1906—1967年),清朝末代皇帝。醇亲王载沣之子,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即皇帝位。1911年2月12日,在辛亥革命的浪潮中退位。此后,以逊帝身份居住在皇宫。1924年11月5日,被冯玉祥驱逐出宫。
原贴:具体讲述清朝历史的书
收集阳光的漏斗
类似明朝那些事文风的没有。他是独一份,跟风写的也不好看
系统说清朝历史的不太多,因为清朝历史太庞大,不可能一言概之。
阎崇年的正说清朝十二帝也是十分简单的额说了说。
popmanme
关于清朝的历史,建议看一下孟森先生的著作,包括《清史讲义》,《清朝前纪》 《清初三大疑案考实》,《满洲开国史》,朱三太子事述等,其中《清史讲义》,在利用清实录、《清史稿》的同时,又兼采档册及朝鲜李朝实录等鲜为人用的史料,是一部水平较高的断代史专著。孟森在《满洲开国史》一书中集中揭发了二百年间清与明之关系真相,诚为历史上一大快事。他对明清人物活动的研究多具灼见明识。如明朝建文、朱三太子等及“太后下嫁”、“顺治出家”、“雍正承统”及董小宛、顾眉(横波夫人)、孔四贞、香妃、顾太清(丁香花)五个女性的著述文字,皆具有时代人事的重要意义。
春秋战国的书最好的是《东周列国志》和《史记》,《史记》内容详尽真实,文章朗朗上口,稍微有点古文功底的都能看懂,范蠡的故事在货殖列传和越王句践世家中。《东周列国志》是明朝冯梦龙写的西周末年(公元前789年),至秦统一六国(公元前221年),包括春秋、战国五百多年间的历史故事,内容相当丰富复杂。《东周列国志》所叙述的历史,正是这样一个时代,所有的故事,都是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展开的。其中叙写的事实,取材于《战国策》、《左传》、《国语》、《史记》四部史书,将分散的历史故事和人物传记按照时间顺序穿插编排,冶为一炉,成为一部结构完整的历史演义。春秋战国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包括“曹刿论战”、“赵氏孤儿”、“卧薪尝胆”都来自这本书。
原贴:具体讲述清朝历史的书
猪豆的唐豆豆
应该算是原创的
视频是自己录制的,用少量的影视片段只是当做素材去用 整体的构思制作的思维都是自己的 这要不是原创视频 我真的想不到 原创视频是什么样的了 难道非要从头到尾所有的东西都是自己作吗? 这就有点不现实了 若果真有这么大的本事 我想这个人应该不会玩头条 而是去影视公司了。
155201508
ReynardFox
《罗马帝国衰亡史》("The History of The Decline and Fall of the Roman Empire")是英国历史学家爱德华·吉本(Edward Gibbon, 1737 - 1794)的一部巨著,被认为是第一部“现代”历史著作,共有六卷,分期出版。第一卷出版于1776年,第二、三卷出版于1781年,第四、五、六卷出版于1788年。包括罗马帝国的全部历史。.
原贴:讲述罗马帝国历史的小说
zazahwung
《历史的天空》以梁必达、陈墨涵等为代表的20世纪30年代投身革命的青年男女故事为主线,内容涵盖并经历了红军时期、抗战时期、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文化大革命和粉碎“四人帮”以及进入新时期以来等各个历史阶段,历时长达半个世纪。
作者采取的是虚虚实实隐隐约约的写法,实时实地,虚人虚事,因为“实”而具有历史纵深感和现实意义,因为“虚”而顿生空灵洒脱,作品写得既显得磅礴大气,又有诗情画意。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社会,逐渐形成了文化多元化的态势,其中大致可划分为主流文化、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三大板块。
主流文化代表国家意识形态的意志和利益,精英文化主要体现知识分子的思想异质性、精神超越性和审美创造力,大众文化则按照市场规律批量生产蓉体现都市大众审美消费趣味的文化产 品:这几类文化既并驾齐驱、相互碰撞和矛盾,又呈现越来越明显的相互渗透、融合的趋势。
新世纪以来的大量文学创作,也大都显示出不为一类文化要求、一种文化境界所拘囿,竭力兼容各类文化的审美特征、《历史的天空》作为对“红色记忆”这一体制性历史文化资源的审美重构,同样呈现非主流文化所能涵盖的意义与特征。
phosphore
拜占庭全面战争
作者西国之海妖,小说讲的是主角穿越到中世纪的拜占庭的一位领主,拥有拜占庭的系统,在此称霸世界的故事。
这本书是系统文,而且系统比较强大,然后作者就架空了历史,但是很多经典的东西还是在的,虽然说是个架空历史的网络小说,但是里面有很多有关东罗马相关知识,如果你喜欢罗马历史,也一定会喜欢这部作品。
如果题主喜欢这本书,可以百度一下,或者有毒小说网直接搜索书名作者名。
原贴:讲述罗马帝国历史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