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定八旗通志

作者:李洵

分类:作品

收藏:0

点击:11

顾文姬评分

暂无评分

钦定八旗通志内容简介

八旗制度是清朝根本的社会制度,前代未有,后世也无。清朝重视八旗制度,先后编修了两部《八旗通志》,为加区别,称前书为《八旗通志初集》,后书为《钦定八旗通志》。两书内容详细、系统、全面、完整,是研究清代旗分、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社会、民俗、氏族、制、教育、宗教等不可或缺的珍贵资料,也是研究者必备的经典著作。其前书,1985年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已经校点出版;其后书,清代的刻本,印数少、卷数多、未加标点、没有索引,广大读者借阅不便,查检困难、甚感头痛。吉林文史出版社新近出版校点本《钦定八旗通志》,受到学界的重视,也得到学者的好评。  八旗制度是清太祖努尔哈赤于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在女真狩猎牛录组织的基础上创建的,初制为四旗;到万历四十三年,析置为八旗,建立了军政合一的八旗满洲制度。后发展八旗蒙古、八旗汉军,成为清朝完整的重要社会制度。八旗兴则清兴,八旗衰则清衰。八旗制度对于清代历史、满洲民族之发展,起过极为重要的作用。不了解八旗制度,就不了解清史,也不了解满学。八旗制度的深入研究,是清史、也是满学研究中的重大课题。  《八旗通志初集》于雍正五年(1727)敕撰,鄂尔泰等修,乾隆四年(1739)刊印,共254卷。其记述始于满洲肇兴,迄于雍正十三年。《八旗通志初集》以八旗兵制为经,以八旗法令、职官、人物为纬,有卷首、志、表、传四个部分。志分为旗分、土田、营建、兵制、职官、学校、典礼、艺文八志,表分为封爵、世职、八旗大臣、宗人府、内阁大臣、部院大臣、直省大臣、选举八表,传分为宗室王公、名臣、勋臣、忠烈、循吏、儒林、孝义、列女八传。志、表、传的体例,既相互联系,又各具特色。志以事系史,表以年系人,传以人系事,各有侧重,相得益彰。但存在缺失:有的项目同而内容相违、体例同而史事不合。其艺文志,收帝王敕令、臣下奏议,阙八旗人之著述,违传统体例,且名实不符。《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撰写提要的是《八旗通志初集》,收入《四库全书》的却是《钦定八旗通志》。这是因为纪昀等撰修《四库提要》时前书已成,而后书未纂;待缮录《四库全书》时,后书已经告成,誊录编入,按架归函,故而出现《四库提要》与《四库全书》目先书后、相互B77C BE6A的现象。  《钦定八旗通志》于乾隆五十一年敕撰,纪昀等修,嘉庆年间成书。此书实际上分为御制诗文12卷、志120卷、传149卷、表69卷、其他4卷、目录2卷,共356卷,“著一代之宪章,垂奕世以法守”。先是乾隆三十

登录查看更多

钦定八旗通志书评

还没人写过点评,快来抢沙发吧

微信公众号 微信客服号 APP下载 返回顶部
顾文姬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描关注

顾文姬微信客服号

微信扫描加好友

顾文姬app下载

扫描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