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史在线阅读
ASKASK
原贴:中国古代古代神话纪录片?
紫月亮
链接:
提取码: lqc4
作者:一寸青。穿越成古代农家刚丧夫不久的老妇怎么办?周莹表示,还能怎么办呢?当然是挽起袖子就是干了,要不她怎么能够在五十岁以后愉快的享受自己的退休生活呢?一夜之间,周家众人惊觉他们的老娘变了,从前那个偏爱老大的娘竟然要将老大分出去单过,而且还要带着他们发家致富?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周莹表示,别问,问就是你们老娘换人了!
周智朗Long
体制指词的体式。词由诗体演化而与音乐关系密切,上不同于诗,下又不似曲。张炎词源卷下:“词以协音为先。音者何?谱是也。”作词依照音谱所定的乐段、字句、音节和声调,即按谱填词,构成了词的体制特点。主要是:每首词都有调名;词调分片;词韵位因调而异;词有长短句,而句法参差多变;字声组合方式复杂,除分平仄外,有时还要讲究四声,阴阳清浊,并须依曲调的乐节、旋律而定。这些严格声律是唐宋词中上千个词调所共有的体制特点。但是随着词与音乐的渐渐脱离,后世作词所谓“按谱填词”,实已不再合乐应歌,遂成为一种独立的文学体裁,新的诗体。其体制格律,大都据某词调的句读、平仄和韵位,借以抒情言志而已。
原贴:古代文学史词的体制
静静悠然
1、《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它收录了西周初到春秋中叶诗歌305篇。包括国风、小雅、大雅、颂。其中风包括十五“国风”,有诗160篇;雅分“大雅”、“小雅”,有诗105篇;颂分“周颂”、“鲁颂”、“商颂”,有诗40篇。“风”是指各地不同的音乐。“雅”是雅正之声,指周王朝京畿地区的音乐,又分大雅和小雅,也是缘于音乐的不同。“颂”是宗庙祭祀用的舞曲。
2、赋比兴:赋:《诗经》在艺术上对后代文学影响最大就是赋比兴的表现手法。“赋者,敷陈其事物而直言之也”,也就是陈述铺叙的意思,从本质上讲就是直接描绘,直接抒情,直接铺叙;比:“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带比喻性质的一种手法。兴:“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引用其它自然现象引起所要咏叹的情感,有些甚至能起到比的作用。
3、四家诗:汉代传授齐、鲁、韩、毛四家诗说的合称。鲁诗为鲁人申培所传,韩诗为燕人韩婴所传,齐诗为齐人辕固生所传。三家诗为今文诗学,并立于学官,魏晋以后先后失传。《毛诗》为毛亨、毛苌所传,虽比三家诗晚出,但学有渊源,又经学大师郑玄作笺,流传至今。
4、笙诗:又称“六笙诗”,指诗经·小雅中南陔、白华、华黍、由庚、崇丘、由仪六篇,有声无辞。据《仪礼》记载,这六篇诗都以笙奏,故名笙诗。
5、春秋笔法:原指《春秋》作者以一字“寓褒贬,别善恶”来表明尊王攘夷、正名定分的思想倾向的写作手法。春秋笔法言简意赅,委婉含蓄,用词准确,浅显平实,表现出修辞学的发展,对后世的散文写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但其“为尊者讳,为亲者讳”的严格倾向性,也产生了消极作用。
7、《国语》:是一部按国别记载的史书,分别记载周、鲁、齐、晋、郑、楚、吴八国史事。约成书于战国初年,是战国早期人根据各国史料编订,以记言为主,书中记载的史实上起周穆王,下至鲁悼公春秋时期各国的政治、外交、军事等活动。其思想倾向于儒家。书中既尊礼,又崇德;既敬神,又重民。
8、《左传》:《左传》是先秦时期的一部历史著作,原名左氏春秋,相传作者是左丘明,记事起于鲁隐公元年(前722),止于鲁哀公二十七年(前468),此外还附录了鲁悼公四年至十四年韩、魏、赵三家灭智氏的史实。书中生动反映了这一时期巨大而深刻的历史变迁,再现了重大的历史事件以及有关的诸侯、卿大夫等各类人物的活动。有很高的叙事技巧。
9、《庄子》:《庄子》是先秦诸子散文中道家学派重要的一部著作,现存三十三篇,包括内篇七篇、外篇十五篇、杂篇十一篇。一般认为,内篇是庄子本人自著,外篇和杂篇中的有些作品出自其门人和后学之手。《庄子》寓言丰富,想象奇诡,文风汪洋恣肆,有很高的文学成就。
10、楚辞:是战国后期楚国出现的以屈原作品为代表的新诗体,它突破了《诗经》四言为主的句式,以六字句和五字句为基本句式,形式自由,句式多变,极富于表现力。它“书楚语、作楚声、记楚地、名楚物”,表现楚国的民俗风情,又吸取楚地许多美丽动人的 神话传说,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和浪漫主义情调。此外,也指以屈原为首的一群作家的诗歌总集名称。
11、《九歌》:是屈原在楚国民间祭歌的基础上加工整理而成的一组抒情诗,包括《东皇太一》、《东君》、云中君等十一篇作品。它保存了民歌原有的精神情韵,有独特的艺术风姿,充满了浓厚的浪漫主义。语言清新秀媚,情味幽深。
12、《九章》:作者是屈原,是楚辞中一组叙述屈原身世和遭遇的抒情诗,包括惜诵、《涉江》、哀郢、抽思、怀沙、思美人、惜往日、桔颂、悲回风九篇作品。艺术上主要采取直接铺叙,反复抒写的手法,所表现的感情较为直接,奔放。浪漫色彩则略逊于《离骚》。
13、宋玉:是屈原之后最重要的楚辞作家。宋玉作品篇目争议很大,大致可信的有九辩、风赋、神女赋等。这些作品除九辩外,多是赋作,是汉赋的源头。九辩的思想境界不及《离骚》尽管它也有自标高洁的咏叹和批判、揭露政局的黑暗,但是缺少屈原那种激切的情思和追求理想九死不悔的精神。但对楚辞体也有新的创造。
14、散体大赋(汉大赋):汉代兴盛起来的一种文学体裁,一种艺术形式。它除师承屈原、宋玉外,还师承《诗经》的“雅”、“颂”,是从战国时期的纵横游说之风发展起来的。这种作品多属为统治者扬威颂圣的文字,篇幅巨大,文字铺排堆砌。代表作品是枚乘的七发、司马相如的子虚赋、班固的两都赋、张衡的两京赋等。
15、七体:赋的体裁之一,其特点是通过虚设的主客反复问答,按“始邪末正”的顺序铺陈七事。这种赋体由枚乘首创,典型作品即七发。后来模仿者甚多,以至于《文选》于赋体之外,另立“七体”。例如傅毅的七激、张衡的七辩、曹植的七启等,但都不及枚乘的七发。
原贴:古代文学史词的体制
vivianeshao
唐宋八大家,又称为“唐宋散文八大家”,是唐代和宋代八位散文家的合称,分别为唐代柳宗元、韩愈和宋代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八位。其中韩愈、柳宗元是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欧阳修、三苏(苏轼、苏辙、苏洵)等四人是宋代古文运动的核心人物,王安石、曾巩是临川文学的代表人物。韩愈和柳宗元是“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他们先后掀起的古文革新浪潮,使诗文发展的陈旧面貌焕然一新。
明初朱右选韩、柳等人文为八先生文集,遂起用八家之名,实始于此。明中叶唐顺之所纂文编中,唐宋文也仅取八家。明末茅坤承二人之说,选辑了《唐宋八大家文钞》共164卷,此书在旧时流传甚广,“唐宋八大家”之名也随之流行。自明人标举唐宋八家后,治古文者皆以八家为宗。通行《唐宋八大家文钞》164卷,有明万历刻本及清代书坊刻本。清代魏源有纂评唐宋八大家文读本8卷。
蔡丸子
先秦叙事散文的体例、思想、写作艺术等对后世史传文学的创作有直接启发。先秦叙事散文的叙事艺术,对我国古代小说的产生发展及其独特的艺术个性 的形成,都有不可低估的作用。首先,先秦叙事散文叙述历史事件中表现出的褒 贬分明的倾向性,对我国古代小说注重教化作用有直接的影响。先秦叙事散文奠定了我国古代小说基本的叙事结构。我国古代小说常按时间顺序安排结构,串联情节,特别重视对故事起因、过程、结果的完整描写,并以 倒叙、插叙、补叙等方式追叙事件的起因,以预叙的方式暗示故事的结局。这些 都是《左传》等散文中就已形成的叙事传统。第三,我国古代小说写人的基本手法在先秦叙事散文中已初具规模。我国古代小说主要通过描写人物个性化的言行, 通过生动的细节描写来刻画人物,表现人物性格,而较少长篇的外貌描写、心理 描写,而这正是《左传》、《国语》、《战国策》等写人的共同特点。第四,我国古代小说和戏曲作品对历史题材的重视,也是受先秦叙事散文的启示。这不仅 是指诸如《东周列国志》之类以先秦叙事散文为题材的作品,同时,古代小说大 量采用历史题材,也和我国叙事文学最初成果是产生在历史著述中不无关系。【希望能帮助到你 望赞或采纳 谢谢 】
原贴:古代文学史【急】
wucun
先秦叙事散文的叙事艺术,对我国古代小说的产生发展及其独特的艺术个性 的形成,都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首先,先秦叙事散文叙述历史事件中表现出的褒 贬分明的倾向性,对我国古代小说注重教化作用有直接的影响。
其次,先秦叙事散文奠定了我国古代小说基本的叙事结构。
第三,我国古代小说写人的基本手法在先秦叙事散文中已初具规模。
第四,我国古代小说和戏曲作品对历史题材的重视,也是受先秦叙事散文的启示。
满意就采纳吧!谢谢。
原贴:古代文学史【急】
夜·未央
古代文学史(二)名词解释:
拟话本
明代后期,随着长篇通俗小说的繁荣,话本小说也发生了重要变化:由过去供艺人讲述的底本变而为社会上普通读者的案头读物,出现了大批以阅读为编写和出版目的的短篇小说。这种在体制上与宋元话本大致相同、具雅俗共赏性质的白话短篇小说,即是“拟话本”,或称“拟宋市人小说”。
科学小说
是清末“新小说”的又一重要类型。鲁迅指出科学小说可以“掇取学理,去庄而谐,使读者触目会心,不劳思索,则必能于不知不觉间,获一斑之智识,破遗传之迷信,改良思想,补助文明。”并指导出科学小说创作的基本要则:“默揣世界将来之进步,独抒奇想,托之说部。经以科学,纬以科学,纬以人情。离合悲欢,谈故涉险,均错综其中。间杂讥弹,亦复谭言徵中。”其代表作有俞万春的《荡寇志》等。
明代传奇
是指在宋元南戏基础上发展形成的戏剧形式。它将南戏这种质朴的民间戏剧形式进行了雅化,体制上更加宏伟,艺术上也趋于精美,不但兼用南曲和北曲,而且用宫调来区分曲牌。由于它在体制上吸收而又超越了南戏和杂剧,使其规模宏大,形式上更加活泼,更适合文人施展才华、抒写情志,也更为民众所喜闻乐见,故其发展流行很快,成为明代戏曲舞台上占主导地位的形式。
南戏
又称南曲戏文。它原是宋代以来南方浙、闽一带用村坊小曲演唱的民间小戏,在其形成发展过程中,吸收了大曲、诸宫调、滑稽戏等民间说唱伎艺和宋杂剧表演故事的形成,故开始称“永嘉杂剧”或“温州杂剧”。元灭宋统一中国后,在南北文化交流中,南戏的故事题材和演唱艺术又受到北杂剧的影响,并逐渐成为一种较为成熟的戏剧形式。
谴责小说
中国旧体小说的一种﹐指清末戊戌变法维新运动失败后大量出现的暴露社会黑暗﹑指摘政治腐败的小说。代表作家﹑作品有李伯元的《官场现形记》﹑吴趼人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等。
原贴:古代文学史二名词解释
馋妹
1919年
"五四”以后,中国社会自近代以来所有的基本矛盾和革命任务并未改变,但无产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它所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斗争蓬勃展开,历史已经进入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因此,一方面,社会内部的各个阶级和各种矛盾比近代更显得错综复杂,另一方面,解决这些矛盾的具体历史条件却也渐次具备并且趋于成熟。“五四”之后的中国现代文学,正带上了这样一种深刻的时代历史的印记
中国古代文学史
中国古代文学史讲的是从上古一直到1919年五四运动以前中华民族文学发展的历史。中国古代文学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历史悠久,其起源,约略同中华文明的起源同步。漫长的历史上曾经产生出一代又一代的杰出作家和数不清的优秀作品,出现了多姿多彩的体裁、题材、风格、流派,形成了各种各样的文学现象、文学潮流和文学理论, 内容极其丰富。这是一笔无比宝贵的文化遗产。在世界民族文学之林,我国古代文学以自己无比辉煌的成就和无比鲜明的独特风貌,占有重要的地位。
各时期的主要文学样式
(1)上 古 时 期:神话传说
(2)先 秦 时 期:散文(历史散文、诸子散文)
(3)两 汉 时 期:辞赋 乐府民歌 历史散文
(4)魏 晋 南 北 朝 时 期:诗歌等
(5)唐 代 时 期:诗
(6)宋 代 时 期:词
(7)元 代 时 期:曲
(8)明 清 时 期:小说
现代文学史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以1917年胡适在《新青年》第二卷第五号发表文学改良刍议为开端,以1949年新中国成立为结尾,经历了三个十年。每个时期文学都呈现出不同的特征。在这其中,现代文学史上出现以鲁迅、茅盾、郭沫若、巴金、老舍、曹禺、沈从文等问代表的文学大家。
黑洞少女
如果非要按你的提问来说的话,1840年最合适。
但是实际上,古代文学和现代文学中间还有一个时期,就是近代文学。而在现代文学之后,还有一个当代文学史的时期。
具体来说就是:
古代文学(上古-1840年)
近代文学(1840-1917)
现代文学(1917-1949)
当代文学(1949-当下)
鸿_煙
全国2005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试题
课程代码:00538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我国先秦古籍周易•归妹中记载的保存原始歌谣风貌的是( )
A.女承筐无实,士刲羊无血 B.乘龙兮辚辚,高驰兮冲天
C.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宫 D.谁谓雀无角,何以穿我屋
2.关于神话的产生,一向比较通行的解释是劳动说和( )
A.模仿说 B.宣泄说
C.宗教说 D.游戏说
3.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 )
4.《论语》属于( )
A.对话体 B.论辩体
C.语录体 D.论述体
5.《庄子》的文风特点是( )
A.奇幻诡谲,汪洋恣肆 B.篇幅简短,韵散结合
C.质木无文,逻辑性强 D.义正词严,理直气壮
6.司马迁对《离骚》题义的解释是( )
A.离骚者,犹离忧也 B.离骚者,楚古乐曲名也
C.离,犹遭也;骚,忧也 D.离,别也;骚,愁也
7.贾谊吊屈原赋的体裁是( )
A.大赋 B.骈赋
C.骚体赋 D.散体赋
8.《汉书》是我国第一部( )
A.编年史 B.国别史
C.纪传体断代史 D.纪传体通史
9.东汉赋体文学创作的整体发展趋势是( )
A.由骚体赋向大赋转变 B.由抒情小赋向京都赋转变
C.由大赋向抒情小赋转变 D.由大赋向骚体赋转变
10.建安诗歌主要的特点是( )
A.高雅脱俗,优游闲适 B.沉痛委曲,意蕴幽渺
C.慷慨任气,高亢悲凉 D.结藻清英,流韵绮靡
11.曹操诗的风格是( )
A.古直悲凉 B.便娟婉约
C.华丽壮大 D.峻切讦直
12.建安诗人曹丕的《燕歌行》是( )
A.逐句押韵 B.隔句押韵
C.三句押韵 D.四句押韵
13.曹植在文学史上贡献最大的诗体是( )
A.四言诗 B.五言诗
C.七言诗 D.杂言诗
14.蔡琰著名诗句“猎野围城邑,所向悉破亡。斩截无孑遗,尸骸相撑拒”出于( )
A.骚体悲愤诗 B.五言乐府诗
C.五言悲愤诗 D.胡笳十八拍
15.太康诗人左思最著名的诗作属于( )
A.田园诗 B.游仙诗
C.玄言诗 D.咏史诗
16.陶渊明诗风的特点是( )
A.平淡自然,韵味醇厚 B.笔力雄迈,文典以怨
C.英雄失路,万绪悲凉 D.坎壈咏怀,意蕴深沉
17.庾信著名的美文哀江南赋属于( )
A.建安赋 B.正始赋
C.南朝赋 D.北朝赋
18.描写巾帼英雄的木兰诗属于( )
A.汉代乐府民歌 B.南朝乐府民歌
C.北朝乐府民歌 D.唐代新题乐府
19.郦道元《水经注》主要记载的是( )
A.地理 B.寺庙
C.怪异 D.轶事
20.陈子昂振起一代诗风的起点是( )
A.寻求诗律的新变 B.创造兴象鲜明的诗境
C.述怀言志 D.复归风雅
21.著名边塞诗人岑参最擅长的诗歌体裁是( )
A.七言律诗和七言绝句 B.五言古诗和五言绝句
C.七言古诗和五言绝句 D.七言歌行和七言绝句
22.选择古题抒写己怀并进行创造性的生发和联想是( )
A.李白绝句的创作特色 B.李白七律的创作特色
C.李白歌行体诗的创作 特色 D.李白乐府诗的创作特色
23.代表白居易诗歌创作最高成就的是( )
A.讽谕诗 B.闲适诗
C.感伤诗 D.杂律诗
24.“唯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出自( )
A.李商隐无题 B.李商隐《锦瑟》
25.李贺诗歌的基本风格是( )
A.冷艳怪丽 B.奇僻晦涩
C.浓郁低回 D.清新自然
26.柳宗元主张“文以明道”,这里的“道”指的是( )
A.道家之道 B.佛家之道
C.儒家六经义理 D.辅时及物之道
27.晚唐文坛的流行文体是( )
A.散体古文 B.骈文
C.杂文 D.讽刺小品文
28.文人词产生的时代大约是( )
A.初唐 B.盛唐
C.中唐 D.晚唐
29.五代后期词的创作中心是( )
A.后唐 B.南唐
C.前蜀 D.后蜀
30.传奇集的大量出现是在唐传奇的( )
A.初兴期 B.兴盛期
C.繁盛期 D.衰落期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二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31.《左传》又名( )
A.左氏春秋 B.春秋内传
C.春秋左氏传 D.《春秋谷梁传》
E.古文春秋左氏传
32.《吕氏春秋》的察今一文,接连用几个寓言故事说理,它们有( )
A.循表夜涉 B.刻舟求剑
C.庖丁解牛 D.引婴儿投江
E.网开三面
33.下列关于五言诗起源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A.西汉中期的“苏李诗”,是五言诗形成的标志
B.先秦时期的五言民谣,是五言诗形成的标志
C.东汉前朝的文人五言诗,是五言诗形成的标志
D.五言诗的形成,经过了长期的孕育
E.王言诗的形成,是文人创作的结果
34.以下关于酒的诗句属于陶渊明所作的是( )
A.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B.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C.置酒高堂,悲歌临觞 D.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
E.盥濯息檐下,斗酒散襟颜
35.下列成语出自韩愈文章的有( )
A.落井下石 B.坐井观天
C.驾轻就熟 D.不平则鸣
E.贪多务得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36.《战国策》
37.过秦论
38.永明体
39.武功体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40.简述汉乐府民歌的思想内容。
41.简述《古诗十九首》的情思内涵。
42.简述魏晋南北朝志人小说繁荣的原因。
43.简述李商隐无题诗的主要内容和艺术特色。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4分,共28分)
44.参照下列作品及其相关《诗经》名作,试论《诗经》的主要艺术特色。
作品举例:
诗经•相鼠: 相鼠有皮,人而无仪; 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相鼠有齿,人而无止;人而无止,不死何俟!
相鼠有体,人而无礼; 人而无礼,胡不遄死!
诗经•伐檀: 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猗。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貆兮?彼君子兮,不素餐兮!
诗经•溱洧: 溱与洧,方涣涣兮。士与女,方秉蕑兮。女曰:“观乎?”士曰“既且。”“且往观乎!”洧之外,洵 且乐。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勺药。
诗经•采葛: 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
45.试以下列诗歌为例,论述杜甫律体诗歌的艺术成就。
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其六: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赠花卿: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是不是这个???
哈哈分加上
我把这几年的都打包给你
洗洗睡了
古代文学史在编写的时候都会相应的列出朝代和代表作家作品。建议先顺着书编者的思路来看到自己能够整个把书烂熟于心的时候再重点复习个别作家作品。然后根据自己掌握的情况流派、作家相类似的比较分析就容易了。还是那句老话:先学跟着说,然后再自己说。
qiu06
还是我来解答这个比较专业的问题吧?
古代文学史是高校中文专业里的专业必修课之一,它和中国现代文学、当代文学、外国文学共同构成完整的文学科目体系,和这些文学科目相关的还有一门探索文学规律的课程,那就是《文学概论》课程,再者还有细化的文学规律的学习课程:比《中国古代文论》、《西方文论》、《美学》等。一因为个合格的中文系学生,要想在文学方面有所建树,必须首先要学好文学课程,即有比较完整的文学理路,也即通晓古今中外之外文学。如何在文学的殿堂里亮出自己的真知灼见呢?那就要好好学习文学理论的相关课程,这样,你就会对文学有更深的认识。换言之,文学的理论是文学理论家从文学发展史中提炼出来的文学发展规律,这些规律大多具有普适性的特点。反过来,文学理论又会反过来指导文学之发展。
以上是把古代文学史的地位及与文学理论之关系给你澄清了一下,我想你应该能区分出古代文学史并非是古代史,前两者不是一回事,不可混淆。
接下来,我简要谈谈如何学习古代文学史。
中国古代文学史目前通行的教材一般包括先秦两汉文学、魏晋南北朝文学、隋唐五代及宋文学、元明清文学、近代文学五个板块。
先秦两汉文学这一板块:先秦文学主要学习上古神话、《诗经》、《左传》等先秦叙事散文、《孟子》等先秦说理散文、屈原与楚辞;秦汉文学主要学习秦及两汉散文、司马相如与两汉辞赋、司马迁与《史记》、汉乐府、东汉辞永明体与齐梁诗坛、《汉书》与东汉散文、东汉文人诗。
魏晋南北朝文学板块:从建安风骨到正始之音、两晋诗坛、陶渊明、南北朝民歌、谢灵运鲍照与诗风转变、庾信与南朝文风的北渐、魏晋南北朝的辞赋、骈文与散文、南北朝小说。
隋唐五代及宋文学板块:隋朝没什么好学的,只要是唐宋文学,唐文学重点掌握唐诗的四个发展阶段:初、盛、中、晚四个阶段。其次是唐散文、唐传奇、唐代的说唱文学;宋代主要是北宋和南宋词,其次是宋诗。宋诗和唐诗一个明显的不同之处是宋诗主理,而唐诗主情。还有话本等文学。
元明清文学板块:
元代的主要是“曲”,曲包括杂剧和散曲,元杂剧又包括北曲和南戏,其次是散文、话本等;
明清主要是小说,明代主要小说从篇幅上分,分为长篇和短篇,长篇以“明代四大奇书”为代表,短篇以“三言”“二拍”为代表;从使用语言上分文言和白话,文言,如剪灯余话等,白话包括明代四大奇书和“三言”“二拍”。其次是戏曲主要掌握汤显祖的“临川四梦”,其实它属于明传奇,其次是明中期三大传奇,明杂剧了解。明代的诗词文可按时间和流派双线掌握归纳,不再赘述。
清代文学:抒情文学主要学习诗词文、弹词、鼓词、民歌,叙事文学包括戏曲、小说,戏曲主要是“南洪北孔”,小说主要是《儒林外史》《聊斋志异》《红楼梦》。
至于近代文学,比较简单,我就不再赘述了,希望通过我介绍的内容梗概,可以给你一个古代文学史的大体印象,以利于你的复习。
小慧儿
1,古代文学史和现代文学史的分界年为1919年。
2,中国古代文学史是从上古一直到1919年五四运动以前中华民族文学发展的历史。
3,中国现代文学史以1917年胡适在《新青年》第二卷第五号发表文学改良刍议为开端,以1949年新中国成立为结尾,经历了30年。
邱小麦麦
古代文学史讲的是从上古一直到1919年五四运动以前中华民族文学发展的历史。中国古代文学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历史悠久,其起源,约略同中华文明的起源同步。漫长的历史上曾经产生出一代又一代的杰出作家和数不清的优秀作品,出现了多姿多彩的体裁、题材、风格、流派,形成了各种各样的文学现象、文学潮流和文学理论, 内容极其丰富。这是一笔无比宝贵的文化遗产。在世界民族文学之林,我国古代文学以自己无比辉煌的成就和无比鲜明的独特风貌,占有重要的地位。
各时期的主要文学样式
(1)上 古 时 期 :神话传说
(2)先 秦 时 期:散文(历史散文、诸子散文)
(3)两 汉 时 期:辞赋 乐府民歌 历史散文
(4)魏 晋 南 北 朝 时 期:诗歌等
(5)唐 代 时 期:诗
(6)宋 代 时 期:词
(7)元 代 时 期:曲
(8)明 清 时 期:小说
古代文学中的亲情主题。
1、 爱情。可分为来自民间和受民间作品影响的一系和文人作品的一系。
来自民间的一系:表现出更为充分的人性特点。从《诗》开始到乐府民歌,所表现的男女之爱很少受到礼的约束,表现更为热烈执着、更带野性色彩。
文人的描写爱情之作:表现得较为复杂。含蓄了、深化了、带有理想的色彩(白朴《墙头马上》、加进悲剧色彩(会真记、《长恨歌》、
董解元《西厢记》、王实甫《西厢记》、《长生殿》、《牡丹亭》、《红楼梦》)。
2、 友情。视朋友如兄弟,这是我国思想传统里的一种认识。交友不因贵贱而阻隔,不以利而以义,守之以信,忠之以言。
原贴:古代文学史 名词解释
jessicadeng24
西昆体——是宋初诗坛上影响极大的文学流派,因创始诸人在秘阁唱和的诗集西昆酬唱集而得名,杨亿、钱惟演、刘筠为其代表诗人。他们最推崇唐代诗人李商隐,他们的诗对仗工整,文字华美,呈现出整饬、典丽的艺术特征,但也存在徒有华美之外表,而缺乏李商隐内在气韵之病。
白体——白体学白居易,主要有诗人李昉徐铉和王禹偁等。李昉等宋初白体诗人倡导学习的是乐天后期的唱和诗,这些诗多是反映官场生活的应酬、消遣之作,留连光景,吟玩情性,依韵相酬,属对工切而浅近刻漏、平易晓畅。王禹偁早年对白居易诗的喜爱,与当时一般文人是相同的,侧重于闲适唱和的一面;但贬官商州之后,他创作了大量反应社会现实、关心民生疾苦的作品,学习白居易“惟歌生民病”的讽喻诗。
晚唐体——是指宋初模仿唐代贾岛、姚合诗风的一个诗派,以清逸隐幽为旨趣。林逋是颇受后人推崇的一位晚唐体诗人。
东坡体——苏轼的诗于情无所不畅,于景无所不取,加之议论博辩、滔滔莽莽而才气纵横,既有出法度中的新意和豪放外的妙理,又有新鲜的比喻、多样化的风格和磅礴的气势。因此他的诗有“东坡体”之称。
山谷体——因黄庭坚自号山谷道人,所以杨万里的诚斋诗话中称黄庭坚的诗为“山谷诗体”,严羽的沧浪诗话将其诗列为“山谷体”。
后山体——陈师道号后山居士,他作诗全凭学力专精,讲苦吟,求奇拙,其锤炼辛苦处与黄庭坚无异,他的诗风格瘦硬,被称为“后山体”。
简斋体——陈与义号简斋,他虽名列三宗之位,可作诗并不墨守江西派的成规,他才情颇高,能参透各家融会贯通,形成雄浑、沉郁的独特艺术风格,他的诗因此被称为“简斋体”。
易安体——李清照以女性词人特有的细腻纤巧写闺情词而有丈夫气,取得了很高的艺术成就,其词作在当时就广为流传,被称为“易安体”。
樵歌体——因朱敦儒晚年隐居之时,写了大量的隐逸词,其词超然物外,自得其乐,于淡而静的空旷境界中透出洒脱的情调,加之语言浅白如话,形象单纯、明净,风格自然飘逸,又因其词集名为《樵歌》,遂形成了“樵歌体”,或称“朱希真体”。
诚斋体——杨万里号诚斋,他所创作的以日常生活中的小情趣为题、写的活泼自然、风趣诙谐的诗歌,被称为“诚斋体”。“诚斋体”以师法自然的白描手法作诗,想象新奇风趣、语言通俗明快、风格流转圆活,创造出了一种新鲜活泼的写法,改变了以往宋诗瘦硬生涩的旧格,开辟了新的诗风。“诚斋体”中以绝句最为出色。
永嘉四灵——是指当时永嘉的四位诗人,即徐玑、徐照、翁卷、赵师秀。由于他们四人的字中均有一个“灵”字,故谓之“四灵”。他们又都是永嘉人,诗风诗风极为相似,而且都是由于叶适的鼓吹而闻名于世,故谓之“永嘉四灵”。
原贴:古代文学史 名词解释
1362756586
中国古代文学史讲的是从上古一直到1919年五四运动以前中华民族文学发展的历史。中国古代文学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历史悠久,其起源,约略同中华文明的起源同步。漫长的历史上曾经产生出一代又一代的杰出作家和数不清的优秀作品,出现了多姿多彩的体裁、题材、风格、流派,形成了各种各样的文学现象、文学潮流和文学理论, 内容极其丰富。这是一笔无比宝贵的文化遗产。在世界民族文学之林,我国古代文学以自己无比辉煌的成就和无比鲜明的独特风貌,占有重要的地位。
(1)上 古 时 期:神话传说
(2)先 秦 时 期:散文(历史散文、诸子散文)
(3)两 汉 时 期:辞赋 乐府民歌 历史散文
(4)魏 晋 南 北 朝 时 期:诗歌等
(5)唐 代 时 期:诗
(6)宋 代 时 期:词
(7)元 代 时 期:曲
(8)明 清 时 期:小说
原贴:古代文学史 名词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