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底层普通老百姓讲的文言文还是白话?


css_sunny
不用说普通百姓,就是皇帝大臣这些贵族平时也是白话;文言文主要是书写用的,其重要的特点就是节省字数。

4wing
古人说法语和伊拉克语

卜卜头
讲的是各地的方言!

王靖
谁也没有听到古人说话,要想证明真实的古人说话,只有在一些报导过有磁场的古战场,在阴雨天时释放出来古战场嘶杀声,再研究古人说话。

claudiadong
应当是白话文,就如同《水浒传》中的人物对话一样。
中国古代由于书写工具与书写方式相对成本较高(这里既有简牍与笔墨纸砚等工具的物质成本,也有软笔书写相对较慢的时间成本),因此必须用尽可能少的字数表达尽可能多的信息。这就造成了古代汉语中口语与文言的分离。事实上,“文言”这个词汇顾名思义就是“写文章所用的语言”,这已经鲜明地指出了口语不同于文言。
另外,由于古代汉语中没有标点符号,所以用了大量“之乎者也矣焉哉”这样的助词,这些词汇一般情况下也不会在口语中出现,否则口语就太繁琐了,不符合语言发展的规律。

盈盈笑语
在古代,底层普通老百姓讲的都是白话,只有那些读过书的有举人、进士之类有等级的人讲的都是文言文。
白话与文言文之间所存在的区别,就在于,白话文一般老百姓易懂或者很懂。类似现在的电脑应用程序,一般老百姓易懂会用。
而文言文晦涩难懂使一般老百姓很难懂,每当官府下达文言文文书时都得由读书人读给一般老百姓听。类似现在的电脑软件程序编辑,会电脑应用程序的人一般都不懂,要搞定一套电脑软件程序必须得有懂电脑软件程序编辑(01000110110100100111101001110011110000100001000101010100)的人来搞定。
这就是懂电脑软件程序编辑的人薪酬很高的原因,这就是古代人非常尊重读书人的原因。

Kika_the_Great
当然白话了。大家搜搜朱元璋白话圣旨,我搜了一个,这可是皇帝圣旨啊
还有一次倭寇来犯,地方官上奏朱元璋问该怎么办,朱元璋竟然说:“告诉百姓每(们),准备好刀子,这帮家伙来了,杀了再说。钦此。”

爱旅游的猪
白话文是五四运动时才兴起的。不光老百姓讲话,文人讲话也是口头语,即方言也!

Ricky~猫
古代人讲的应该是河南话

西蒙娜
古代底层普通老百姓讲的都是方言,方言以是白话的一种地方语言,官方的文书档案一类的是文言文,因为文言文简洁,而且文言文还要专业的系统的学习才能理解。所以说古代底层普通老百姓大多数讲的都是白话方言。还有个原因就是古代生产力低下,很多底层老百姓上不起学,所以只有口口相传,学会方言。别说古代了,就是现在也有很多老年人不会普通话,只会讲四川话,广东话温州话是一个道理。这只是我个人理解,说得不对请大家谅解,谢谢。

shangym_永远爱我家老朴
方言

我顾我思杰
看了这么多回答,我就不明白大家是怎么知道古代百姓不是用文言文讲话?我以为出现白话小说以前不久,才有白话语的,因为,有语言必定会反映在文字上,靠猜是不可靠的。

andyjin2000
早期影视资源不多。末代皇帝溥仪的影视资料显示,溥仪说话虽略有官方语言,但已经很接近现代口语了。虽然那时候白话运动还没有开始。

sandy双儿
具体是这样的,文言文是古代官方的书面语言。口语方面,官员在工作的时候使用官话或上层之间交流使用官话,私下也是兼而有之、参半使用。百姓日常使用白话。在需要与官方打交道的时候,也会请百姓里面有一定知识文化的人,用官话与官方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