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华文化推崇“孝”道?为什么西方文化没有“孝”的理念?

九月YiYi
中华文明博大精深,但是也有很多传承被阉割、被糟粕所曲解!举例如下:“百善孝为先,万恶淫为首”这是我们都熟悉的天朝文萃。但是这两句话都是有下文的!!“百善孝为先,论心不论迹。论迹贫家无孝子”;“万恶淫为首,论迹不论心。论心世间少完人”!这是被阉割了的文化。再举例:杭州灵隐寺有一面“百孝图”的壁画墙,上面列举了古代孝子贤孙的图,其中有两幅:“卧冰取鲤”讲的是一位孝子为了大冬天让母亲吃到活鲤鱼,自己躺在河冰上用体温融化了冰去捕鱼!“尝粪忧心”讲的是一位孝子去尝父亲的粪便来确定其病因!这些都是我们文化中被阉割被愚化的东西(类似例举不少)!所以连自己中国人都很难说服,何况外国人!

edwardstown
广义上讲,孝道是实现儒家思想的方法和措施。人的第一社会属性是繁衍扶养后代。直系亲属之间的亲近关系是自然的。孝是亲近关系的自然延伸,上位者强化这种关系,既符合人性需求,又能使社会管理简单,便于操作。西方文化中博爱的理念,比孝的范围更广了些,孝是人性,是人伦!没有附加,过度强调孝反而矮化人性。

Stefanie Fu
西方把孝顺和其他纳入了关爱里!

经小常
因为要忠,当然要孝。

lo缘ve
中国是农业文化的代表,孝是农业文明的基石,宗亲家族的纽带。宗亲家族则是农社会的基本生产力和合作的保障。这就是说孝道是一个农业社会稳定维系的重要价值观。而西方文明来源是环地中海文明,自古以来都是半工商半农。工商业的发达需要个人脱离家族,长途跋涉,增加陌生人的合作与交易,如果孝道盛行就会阻碍工商业的发展。同时他们也逐渐统一宗教,在同一个故事体系下交易信任。所以两种社会形成两种文化,儒家文化就是典型的农耕文明的文化,提倡孝道和礼制。我认为儒家文化虽然是农耕文化,但非常的底层和稳定,保证了中华文明几千年的稳定不断延续,貌似落后其实是它的精神层面是非常牛逼和终极的,只是当代很多把它僵化的理解了。其实任何一种文明把它当年的具体制度和习俗不加改变的代入当今都是僵化的理解,不可能适应当代。但是去理解它的底层逻辑,就会有永久的生命。儒家是真正的文明,它的底层是人类的希望,是非对立和零和博弈的文明,希望人类能真正认识它。

碧海蓝天
孝为人根,人者仁也,仁者慈也。能孝者懂的感恩,能孝者懂的爱人,能孝者懂的爱国等等几乎人的美德都是从孝上发出的。一个以孝为核心的民族。即使发达了也不会成强盗,西方你看从公元前到现在都在干什么。西方发达是靠什么,大家应该清楚!!

ヅ坏気⑽哫
中国文化崇尚的是“孝”;西方文化崇尚的是“爱”。“孝”是尊重师长,对上;“爱”是保护幼童,对下。

老人家
因为古时候,没有社会养老制度,人们只能养儿防老,来维持自己的老年生际。为了老有所养,成为传统,所以只能推崇孝道了。这就是中国孝道产生的原因。

土司鸡
习俗不一样。

smokic
姓之所至。

echo_soso
本文尝试从人的本性角度来解释一下。
一、人类最根本的本性是什么?
利己与利他。
二、理由如下:
1、利己=生存
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个体,第一要务就是谋求生存。因此,生存是生物的本能,即利己。
2、利他=反哺=爱父母=爱兄弟姐妹=爱人民
三、中华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区别
1、中华文化认识到人的本性中有:利他性,就是对父母的反哺之情,是人作为智慧生物,区别于其他生物,所独有的情感。因此,反哺是人类情感的本能。中华文化用“孝”来表述这种情感。
2、西方文化同样也是为了引导人的:利他性。把God(上帝)称为父亲,认为世间所有人都是上帝的孩子,都是兄弟姐妹,大家应该相亲相爱,用亲情来引导利他性。
3、中西文化相同点:都是引导人的利他性。
4、中西文化区别:
中华文化是通过反哺的本能之情来引导。
西方文化是通过兄弟姐妹的亲情来引导。

駱紅華
这就是中西文化的不同,中国自古祟向孝为先,是中华民族的悠久的文化底蕴所透出来的美德!西方崇向自由!生活方式也不一样!尤其在消费理念向西方祟向提前消费,我国提倡量力而行等等

yulilove
不管什么“孝”不孝道。都是统治手段。

随遇而安
V丨出山

君兒Hannah
这个孝道是科学的。
推崇这个伦理,可以解决非常多的社会问题,最主要的它还是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