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遥远的救世主》这本小说?

wxn兮兮
谢谢邀请。
首先从书名说说我的一点微薄之言。遥远的让我理解就是遥不可及,是一种仰望,救世主大家可能都在寻找,但一直找不到,这好象是两个平行线,永远没有交集。从书中可以知道救世主就是自己,可我们确无法让这个主自己随心所欲,即在眼前但无法主宰。
为什么会如此,因为是人就有贪嗔痴,往往是欲主导了自己。
象芮小丹那样境界的就是天国之人了,那得修练到无欲无求,其实也不竟然,只要在合理范围之内,加之文化修养也达到了,一切顺天道即规律,自然而然。
这本书及电视剧让我老有幻想,对于所讲的内容只知皮毛,太深了,这些人的思维太强大了,继续学习,希望有所领悟吧!

烫烫电电
遥远的救世主表达了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并用了“强势文化”和“弱势文化”来做对比,强势文化遵循客观规律,弱势文化依赖强者赐予。

海帕利安
会发生。
这部小说特别之处是告诉各位学校教育有时候是一些垃圾教育,你所坚持的,未必就是真理真相,而真正的强人,是要用客观来校正主观,从而再去改变客观世界,在书里叫强势文化和弱势文化。

滚滚翻腾
这本书说尽了人世间的大多数规则,分析透了人性的不同之处,每一个角色都极其鲜活。
有些人能早早看透事物本身的规律,并遵循和把其应用在生活中,这是智慧。而有些人却是依赖和利用那些看透规律的人,并希望以道德感绑架对方,企图破格获取,那是贪婪的小聪明。
这两种人代表了两种文化属性以及社会阶层,而第三种人,就是超脱于世俗外的。
便是“即便我知道这些规则又如何?没有欲望谁又能以规则限制我?”
这样的人是我想成为的,却发现人是社会性的产物,总有贪嗔痴。想要超然世外,还需再磨练自己的心。
——————
剧中男女主的台词,我现在还记得,挺平淡的两句话,但是不知道为什么我记得了:
丁元英:“有张照片我也想要,就是你和一只狼狗的照片。”
芮小丹:“没想过天长地久,我想你送我个神话给我留个念想。”(大概意思吧,忘记了)

cc_kwok
书和电视剧在一个月内同时看完,经典,丁元英的造诣深、足智多谋,但又淡泊名利,深居简出,一己之力搅动大局!芮小丹精神追求高雅,拥有高贵的人格!林雨峰自信激进,反误了卿卿性命!刘冰的虚荣贪婪走捷径,落得臭名,跳楼自杀、、、一本书道尽人生百态、人性复杂!既有人性的描写、也有儒道佛的阐释、商业的纷争!难得的好书!读完与好几个朋友讨论。目前在看豆豆的《背叛》。

sungirl330
《遥远的救世主》的结局是:古城刑警队女警芮肖丹在执行完任务回来的路上牺牲了。受到感情伤害的丁元英默默地离开了这座古城。国内音响行业的风云人物、乐圣公司总经理林玉凤,在杀富济贫的精妙设计下,感觉连人带车都冲下了悬崖。古城小人刘兵拿着用来保住工作的档案袋当筹码,羞愧地从20楼跳下。叶晓明和冯世杰虽然失去了入股致富的机会,但也带动了村民致富,算是一个不错的结局。
《遥远的救世主》作品内容简介丁元英,德国一家私募股权公司的商业极客。他用非常手段,把从德国筹集的资金投入中国股市,用“文化密码”疯狂掠夺中国的钱财。后来他良心发现,退出了公司,但会受到惩罚。为此,他付出了惨痛的代价。他所有的分红都被冻结了,他甚至穷到每天只能吃泡面。当我回到古城“隐居”时,我遇到了在法兰克福长大、现在在古城刑警队工作的女刑警芮肖丹。从相识到相知,从一对发烧友到一对爱情发烧友,他们在天堂上演了一场精彩、浪漫、传奇的爱情。

张晓霞
遥远救世主本身作者想体现的主题是世上本就没有什么救世主,能救自己的只有自己。强势文化造就强者,弱势文化造就弱者。凡事得靠觉悟,以芮小丹来说她能领悟几年前丁元英的建议,并且后面准备往解救中国文化走,虽然后面牺牲了,但是也升华了,可能作者写的天国的女儿就是她吧,叶小明等其他发烧友则是没能悟到,想靠丁元英发家致富,然而自身的格局和观念让他们没能走到最后。这本书是写的非常好的一本小说,里面有很多学习的东西,比如文化,制度,伦理,经商等,是个难得的佳作,有很多让人深思的地方。

正直的修修
一本看了无数遍的金典小说,书中对人物的刻画,故事的发展及人性贪婪复杂的内心都表现的入木三分。读完之后很沉重也有开悟也有理解,很理性的一本小说。

梨花开不败
O8年就该读2遍以上的好书。

李玫小珍_想夏天
最近刚看过。多年前已经改编拍成了电视剧,叫《天道》主演是王志文和左小青,听说豆瓣评分9.2,超高分了。
胜在情节,以及提及的文化观。本来,我闻所未闻,最近,有一个朋友跟我说他非常象作品中的丁元英。并且说他跟丁元英一样,是不婚主义者。因为对这位朋友的好奇,所以就想了解这部小说。
他说,丁元英从来没有想过跟芮小丹结婚。当时我翻出了网上电视剧的简介,我说他是爱她的呀,在听到她牺牲的消息的时候,他不是吐了鲜血吗?那不是爱的证明吗?这位朋友说不是。
我很想了解这个故事,更加想了解我这位朋友到底是不是真的不婚主义者?他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所以立马在网上下单买了这套书,网上很多卖这套书的网店,通常是豆豆(作者)三部曲一起卖。
这本书到货了之后,翻了一下,发现文笔绝对不是大作家的文笔,我所指的大作家,指的是余华,莫言等殿堂级的作者。豆豆原来是工人出身,并没有受过高等教育,也没听说以文笔见长,所以从小说文采的角度来讲,确实是很一般。
后来我动用两倍速的方式,快速的把电视剧全部过了一遍。电视剧的编剧也是豆豆本人,所以电视剧基本上完整呈现出了豆豆自己想表达的东西。
值得一看。但是我看完之后的结论是,丁元英并非不想结婚,并非不想跟芮小丹结婚。与我的朋友的观点相反。
小说给了丁元英一个传奇的出场,他一出场,就是作为私募资金经理,为欧洲人在中国股市上大量敛财,因为自己不能忍受继续敛中国的财,所以就宁愿损失而退出了这个私募,隐退到了一个叫古城的地方。
在这里,他与刑警芮小丹相遇。芮小丹先行爱上了他,因为一套音响,而拉近了两个人的距离。丁元英和芮小丹在一起后,芮小丹知道古城不是他的长久之地,自己可能也不是他的长久之人,所以提出了一个要求,希望留下一个爱的证明,就是要他为她创造一个的神话,作为他们曾经相爱的见证。
这个神话就是,要丁元英把王庙村的扶贫工作做起来,让王家庙村脱贫致富。
整个故事的核心就由此展开。
后面的剧情就不再剧透了。
我认为值得看的理由,主要是有那么几点。第一,全剧还是充满了正能量。虽然剧中人和很多评论,都说丁元英是亦正亦邪的人,其实,从本质上,他没有邪。苪小丹是一个非常可爱的女孩子,美丽,勇敢,遵从自己的内心,尽管家境非常优越,却依然热爱刑警这份职业,不管是为所爱的人,还是为所爱的事业,都敢于拼命。第二,小说和电视剧都在宣扬某一种文化观,这种文化官有值得研究之处。
当然,最后如果只能说一句话,我推荐它,只因为我在这个小说和电视剧中看到了爱,小爱与大爱都有。我觉得爱是世间最伟大的力量,只要有爱的地方,都有光亮。

88年的兔子
读完之后,再思考。再读,再思考。每次,都会有不同的感悟……

snowhilla
即哲学、佛学、儒学与一体的书,让人有了更深层次的思考,值得一看

car_hyacinth
这部小说毫无疑问是人生最值得反复品读的教科书。
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部小说能够将文化与人生命运如此紧密联系在一起。在一个人漫长的学习经历中,由于都不同程度上远离了文化要素,这样一来,个人命运的把握就很自然地与学习活动的相关度明显减弱了。
我在多次反复品读过程中,总是特别关注着小说里每一个普通人物的命运与他们自身文化素养之间的内在联系。所谓个人身上的文化素养包括个人价值观、思维方式、思想深度、生活习惯等。
与其关注强势文化与弱势文化,作为茫茫人海里普通人的一员,我更关心在自己身上能否培养出与时俱进的适合自身的文化要素来,如果能够培养出来,就相当于接受了最成功的个人教育,哪怕只是华山一条路,也会存在1%成功可能性。
这部小说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人生即修行。救世主可以很遥远,如果自身修行得当,实质上救世主距离我们很近,甚至就在身边。
看看肖亚文对丁元英的评价:是魔,是鬼,就是不是人!推论:如果我们是人,则实质上就远离了救世主。因此,文化的本质,就是要超越普通的自我。
每次重读这部小说,都刻意回避了芮小丹自杀的那段情节,女神就这样离我们而去,在内心深处很难接受。无论是容颜,还是思想,芮小丹都是顶级的存在,仿佛在她身上所体现出来的智慧光芒都是与生俱来的那么自然。特别欣赏芮小丹不做作的对爱的狂热,能够执着地追求思想的化身,而非金钱与外表,这样的爱情观值得推崇。可是这个爱情故事并不唯美,甚至很悲剧。这个悲剧的结局甚至都导致了小说的后半段的索然无味。芮小丹死后,仿佛她整个人从此在丁元英的生活里彻底消失了,从常理上分析,小说里丝毫都没有涉及到丁元英对心上人的深切怀念之情,很遗憾是个败笔!小说无疑获得了巨大成功,但却拥有一个如此悲伤的爱情故事。就是因为小说的结局过于悲剧化的色彩,在我的向往中,刻骨铭心的爱,就应该与小说中的思想性伴随着始终才更完美。
芮小丹的自杀,实质上也是对丁元英的亵渎。难道身体上残缺的女人,就不值得丁元英的爱么?!我很难接受这样的逻辑。
芮小丹脱衣这段情节多少有点突兀,这样的举止不仅不符合国人的爱情心理,即便在比较开放的欧美社会里,如此大胆,恐怕也不多见。总之,缺乏必要的情感互动,直奔主题,与平日里的芮小丹简直判若两人!此外,芮小丹在接人待物的处理上有一定的欠缺,比如由于她对音响的无知,却迁怒于丁元英的低调;她与韩楚风初次晚宴,一言不合,抬腿便走,这样的处理,也不太合适。
其实,这部小说最大价值在于丁元英如何成为了独一无二的丁元英,这应该是每个读者都要深入思考的核心问题。这个问题如果得不到彻底解决,文化上的智慧光芒,则永远就是空中楼阁。就个人体会而言,我们接触到了教育,虽然在表面上没有本质上的差异,但是,如何通过自己的分析能力,筛选、整理出对自己有用的内容来,才是成功之道。
来自严谨的德国环境下的丁元英身上所带的痞性,是一种不被察觉的人格分裂。
作为普通人最应该通过品读小说里的刘冰、叶晓明为什么仅仅在财富的井边上,刚刚触摸到了财富的边缘,则重新坠入了贫穷的深渊,这是每一位读者都要反复扪心自问的问题。一个人如果失去了必要的思维,即便财富已经悄然来到了他身边,也会遗憾地默默离去。
刘冰的死,表面上是自杀。但是,看透了他人品的丁元英给了他一沓伪装成证据的白纸,无疑是置他于死地的关键。既然丁元英能够料定格律诗的胜诉,那么,他也能够料定他自己的举动能够迫使刘冰自杀,仿佛在他眼里,像刘冰这样的小人,就不应该活在世上。换言之,这个举动已经不是让没有修行之人,只是在井沿上看一眼财富后再掉入贫穷的深渊了,而是直接了结了生命。
能够让每个读者、几代人、一个民族开启了深入反思模式,是《遥远的救世主》最大的成功!
小说高明之处,还在于对如何应对吵架、养老等日常生活里的课题,虽然篇幅不多,但却堪称经典,在此,思想性远远高过了文学性。
这部小说告诉我们,其实在我们的生活里,无形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密码(规律),都需要我们用自己的智慧去理性解码,这个过程,就是修行。

bestpanda
文化属性其实就是传统观念文化对人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对受众最大的益处其实就是结果导向,这也是电视剧版深入人心的核心原因。人的观念和文化可以学习,鉴别和更新,逐步积累形成自己的文化传承,才是根本改变之道。

donghui
什么是命运,谁也说不清楚。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按规律办事就是神。
丁元英将叶晓明,刘冰,冯世杰等人命运联系在一起,形成新的共同体,各自之间的利益紧密联系,促使其自己发展。人都有逐利的本性,自私也好,自利也罢,本性始然,必会掀起一丝波澜!
一,人物
叶晓明:叶晓明是聪明人,仅扒着井沿看了一 眼,便缩了回去。什么是智慧,什么 又是聪明呢?
刘冰:刘冰被强大的推力卷进无底的深渊,为 自己的贪念付出了代价,最终跳楼自杀 身亡。
冯世杰:冯世杰守住了初心,为自己贫困的农 村老家留下生产力,他追求的利益是 为了整个王庙村的村民,为王庙村留 下了0到1。
这是他的私和利,这是他的贪,比不 上叶的聪明,比不上刘的狭隘!心怀天 下便是大格局,自私自利不死也脱层 皮,始终走不出思想的牢笼!也许这就 是丁元英所说的文化属性,让芮小丹始 终也想不明白将死之人也需要一个理 由,一个让灵魂得到安定,归宿的理 由。
丁元英深刻的明白文化属性皆人性,这是规律也是本来,不执着于表象,按规律办事。
林雨峰:音响界的领军人物,乐圣音响集团林 雨峰,集团口号“只有矛,没有盾,进 攻,进攻,进攻!”这在丁元英看来又 是什么样的文化属性,殊不知,世间 万物相生相克,有矛必有盾,这是规 律。自然规律不可违背,顺道而为, 大有可为!最终林雨峰这样的人物怎 么也没想到会被自己憋死,落得一个 驾车自杀身亡的结局!
二,做局
天时、地利、人和。
对象:格律诗,乐圣,伯爵。
一场音响发烧友盛会,人群聚集!
一场商业官司,媒体舆论,引发社会关注,群众讨论!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伯爵公司虚晃一枪650万资本收购,进一步推波助澜,击鼓传花,引发高潮,起死回生!
强力作用下的杀富济贫,同大师论道讨得心安。格律诗公司构建了基础的技术,制度。最终回归市场,这是规律!
然而文化的影响注定了叶刘冯三人不同的结局,影响了各自的发展!格律诗最终回归市场,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引导着格律诗的前途和命运。离了叶晓明,刘冰,冯世杰的格律诗照样赚。
三句经典语录
透视社会依次有三个层面,技术,制度,文化。
此生得你一知己,足矣!
越是头脑简单的人越是需要点缀和填充,而头脑复杂的人则对简洁有着特殊的心理需求。
你喜欢哪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