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不看三国,少不看水浒,男不看西游,女不看红楼”是什么意思?

senninha
老不看三国,是指年纪老了,看到三国中孙曹刘你争我斗千辛万苦到头来三家失归晋朝,回想自己一生的历程免不得伤心流泪。少不看水浒,意思如孔子讲的,少年时候叛离心强,戒之在斗,而水浒中充满着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故事。男不看西游,西游中讲述了男人追求理想历尽各种不可想象的九死一生的艰难故事,男人看多了,意志不坚定往往望而生畏。女不看红楼,女儿多情,红楼中充斥着儿女情长而伤心动肺的悲情故事,看多后容易为情所困。

大小琦
三国都是都是斗智,老了看三国会变得更加狡猾,且耗费心力,于身心无益;少不看水浒,是怕年轻不懂事,跟梁山好汉学会占山为王,甚至胡作非为;男不看西游,怕看了西游记四处游荡,甚至出家为僧;女不看红楼怕学会自由恋爱,不再只听父母之命。
原来还听过一个说法是老不看三国,少不看西游,也是怕老了越学越坏,而年轻人一心向佛会出家。
这些说法掩耳盗铃,简单粗暴地用隐藏的办法给人洗脑。如果相信了这些话,不仅错过了欣赏文学作品,也错过了丰富思想的机会。

爱德华的翅膀
老不看三国,三国是用计,用谋,不择手段,老人看了学计谋对付身边的人,少不看水浒,是怕年轻人血性,学水浒中的人物,杀,义气,等,男不看西游,是怕男人看了西游,不正干,整天幻想在梦的世界中,女不看红楼,是怕女人沉浸在剧情中,软弱,没主意,受人摆布,荒废青

黑黒carol
这些话的意思,简单的解释就是:
老年人不应该看三国,看了三国以后会变得更加老奸巨猾。
少年人不应该看水浒,看了水浒以后就好打架了。
男人不应该看西游记,看了西游记更想着信马由缰,到处乱跑了。
女人不应该看红楼梦,看了红楼梦,更是好做美梦了。
其实我认为这些说法已经过时了。
老人就应该看三国,看了三国之后就应当知道勾心斗角,其实没有什么用。最后还是大意失荆州。
少年人就应该看水浒,看了水浒之后才能够人人有侠义精神,路见不平一声吼,该出手时就出手。
男人就应该看西游,看上西游记以后就能够知道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
女人就应该看红楼,看了红楼梦之后就知道人家女子是多么知书达理,贤惠端庄、满腹经纶啊。
哈哈,开个玩笑,个人意见仅供参考。

smile_lan
三国演义讲谋略,空城计,美人计等等!都经历一辈子的事情了,看透了人世间的冷暖。还玩什么谋略?故而老不读三国。
少年是一个人性格养成的关键时候,水浒讲的故事无外乎兄弟情,忠义等,这对于性格形成阶段的孩子来讲可能是一种误导!不利于其健康,乐观向上性格的形成和人生观价值观的塑造!

yizhout
棒!分析透彻。谈古喻今、图文并茂,好文!拜读、长知识~谢友!

kelanazyl
楼主的一个问答题,涉及到四大名著,回答要慎之又慎,虽有千年民间流传的"老不读三国,少不读水浒"的言论,但许多人对此很懵逼,不知何意?其实这些言论对现代的老、中.青任何年龄段的人都无己无所谓了,

莎莎-利亞
三国里的计谋多,老人本来就是老谋计算的,再看还让人过不?
水浒里打打杀杀的太多,年轻人本来就争强好胜,怕助长打杀之风。
看了西游记,说话如放屁,好吹牛的男人更吹牛。
红楼梦里黛玉葬花,女人都学会了葬花,哪有那么多的花呀?
哈哈哈哈哈哈,最后一句是笑话,供大家一笑。

hello-柑柑淦
三国故事里面都是智慧,写的主要是政治军事外交方面的斗争,里面有大量斗智斗勇的描写。从正面说这些故事对人们的现实生活是有很多有益的影响和启示的。比如说后来的战争,人们常在三国故事中得到启迪,运用智慧战胜敌人。但如果从负面来讲,过分的讲斗争,人们之间勾心斗角,人越老经验越丰富,再看三国故事,可能就会智谋更多,于是也就更多了一些心机,人们甚至还会变得奸诈起来。所以说老不看三国。少不看水浒,是由于水浒写的是聚众上梁山这样的故事,对现实也有负面的影响。年轻人本来就血气方刚,遇事有时缺乏深入细致的分析,容易莽撞行事,甚至会出现过激的行为。所以过去人们认为少不看水浒,就是避免出现这种现象。所谓男不看西游,是由于西游记写孙悟空变化多端,里面的妖怪也往往都有多般变化。而在现实生活中,男和女之间要忠诚老实,如果男的都是这样千般变化,就会带来爱情家庭的一些负面影响。儿女不看红楼,又是着眼于红楼梦多写男女爱情故事,铁血女子之间的无休无止的猜测争斗。那么从负面角度来讲,如果女子看多了的话,可能被人们认为像红楼梦里的一些女子那样,诸如王熙凤赵姨娘等,尤其是王熙凤,所谓明是一盆火,暗是一把刀,嘴上说好话,脚下使绊子。这可能会使人受到不好的影响。再有像林黛玉,虽然正面讲她是忠于爱情,为情而生,为情而死。但是毕竟林黛玉有时很小心,经常耍小孩子脾气,身体又不好,弱不禁风。如果一个男子有这样一个女朋友或妻子的话,也是很难办的。以上4句话是一种说法。是着眼于4部小说的负面影响的。其实这4部小说成就是非常大的,它的正面影响还是非常了不起的,我们应该批判的继承封建社会的文化遗产。从古代文学作品中吸收有营养的东西,剔除其糟粕。

热牛奶/aiq
前面两句是老话,后面两句是新编白话!老话有道理,白话是笑话。

郭一麟
都道金玉良缘,俺只念木石前盟,空对着高士晶莹雪,终不忘寂寞仙姝林。


tiffanyj
老不看三国,少不看水浒,男不看西游,女不看红楼。
如果按照这个推测,还可以写出很多呢。
明理不看论语,杠精不看庄子,善辩不看孟子,无为不看老子。
痴男不看楚辞,怨女不看诗经,清者不看汉赋,浊者不看骈文。
浪漫不看李白,务实不看杜甫,清雅不看王维,诡奇不看李贺。
豪放不看苏东坡,婉约不看李后主,怀古不看辛弃疾,幽怨不看李清照。
神经不看聊斋,当官不看儒林,纵欲不看金瓶,世俗不看三言。
愤世不看鲁迅,悲今不看老舍,怀乡不看沈从文,讥市不看钱钟书。
说了国内的,国外的也多着呢。
贪财不看基督山,冒险不看鲁滨逊,谋权不看红与黑,敛财不看葛朗台。
男权不看海明威,女权不看夏洛蒂,离家不看易卜生,多情不看福楼拜。
叛道不看薄伽丘,阴暗不看卡夫卡,多疑不看阿加莎,无常不看欧亨利。
以此类推,还有很多很多呢,就不一一罗列了。
说这么多是想表达什么呢,其实很简单,就是开卷有益。读书一定要多读,不要被条条框框局限住,一部作品是好是坏,自己读完才知道。有位伟人说过:要想知道梨子的味道,就要自己尝尝嘛!
四大名著是中国文学史上的高峰,其实男女老少皆可通读。如果放在以前,少不读水浒还有几分道理,因为以前条件差,十几岁的小孩还有很多不懂事的。但是现在大大不一样了,现在的小孩一来营养条件好,各方面都早熟,二来从小接触的咨询多,五六岁的孩子已经经得不得了,等长到十几岁,思想已开始趋于成熟,想看什么书随便看去。
至于那什么老不看三国,男不看西游,女不看红楼的,都是无稽之谈。都是成年人了,看本书就把思想控制了,那干脆不要识字好了。
记得在《基督山伯爵》里,基督山伯爵的老师、恩人法利亚长老曾经对哲学做了一番阐述,大意是这样的:哲学是在一个人研究了数学、物理、文学、历史、地理等等诸多学科以后才形成的。按照我的理解就是一个人博览群书见多识广以后才能形成完善的世界观。所以对于像四大名著这样优秀的作品,想读的话就尽管去读吧。

Aloha
我有这么几个字说一下不知道对不对,就是老看三国掉眼泪替古人担忧,少看水浒能学坏效仿梁山一百单八将。女不看红楼
女看红楼易叹息,里面的姻缘不相信爱情了

古典的叛逆小猪
秋千架上春衫薄,这个描写生动,形象,画面感强,令人难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