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还记得你家族辈分排序吗?

生如夏花之千寻
记的很牢。本家族辈分分16辈,反复轮用。

一直在路上20131
华夏民族……汉民族应该牢记自己的“家史”以及民族传统文化。
独生子女家庭将会淡化和严重影响汉民族的“老幼尊卑”的“辈分排序”……
中国,汉民族传统的辈分观念源远流长、历史悠久、博大精深。
(一家人围坐在一起正确的落
座老幼尊卑排序)
家族的辈分排序也本身为中心、上有四代长辈、下有四代晚辈,形成了“高祖”、“曾祖”、“祖”、“父”、“本人”、“子”、“孙”、“曾孙”、“玄孙”的“9族血亲关系、9层之序”,加旁系血亲和姻亲关系、形成一个庞大的亲属关系。
中国人最讲究的就是……认祖归宗。
对“辈分排序”更是讲究、一些家庭仍然保留“族谱”的优良传统。
“族
谱”又称为“家乘”、“宗谱”、“公谱”、“祖谱”、“谱书”、“家谍”、“祖谍”等等,“家谱”顾名思义就是纪录、描述家族姓氏、从古到今的人员变化、重大事件的纪录、同时“简族”详细划分了家族“辈分排序”。
身为华夏民族的一份子、应该牢记自己的家族的历史。
应该清楚自己姓甚名谁、来自哪里、这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

enly
谢谢悟空邀请!现我回答你的问题。
我们村姓路的比较多,约有二千人左右。最近深究,我们这支人是从哪儿来的?据史料记载,最早出自山西省洪桐县,后分支山东,又分支徐州市铜山区大彭镇和汉王镇,都在故黄河南岸。
根据我的记忆,“万”字辈最高了,族里人都听他的,下一辈“广”字辈,再下一辈是“培”字辈,以上五辈中我只记这三辈。我爷爷就是培字辈的。
到我父亲这辈人,至下四辈人,我就清楚了,分别是:长,远,道,德,茂,我父亲是长字辈,我远字辈,我儿子是道字辈,我孙子是德字辈……。
一个姓氏有辈分是有科学道理的,血统,称呼,哪支人等等,不乱有秩序,也是古人智慧的结晶。
我对现代给孩子乱起名不认同,容易产生错觉和矛盾。如我们村就出现过,小孩起名无意中有祖宗的辈分,结果全宗族的都不愿意,逼他给孩子改了名,才平息这起风波。
中华文明有五千的历史,先辈创造了璀璨的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应传承和发杨光大。
总之,按辈分起名,还是符合中华文明的。

蔷薇TAO
赵出天水,祖辈历经迁徙,定居山东淄博。
家谱毁于动乱,后重新修续。我能记得的是:结桓景承盛,临孝希长清,维持正方新——。没有亲眼看过族谱,有些可能不准确。
我是“希”字辈,高攀一句:书法名家赵长刚,我们是同族。

80后小天蝎
我家是清朝从山西大槐树郭家庄到东北的,开始到吉林,后来到黑龙江的。我家是授皇封之家,祖辈有一人是翰林院大学士,我们郭氏家族是大户人家,现在找不到山西一家人了。原来排辈是一辈二字,一辈三字,到东北改了,总三个字了。排字是::学永洪儒宝,志士显光荣,"到我这辈是宝字。我们家很想找到山西一家人,时间太久远,很不好找了!

慕容秦风
德正本明大,学成世泽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