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先生小说大全
Sakura Ninja
waterenee
郭靖:父郭啸天、母李萍
杨过:父杨康、母穆念慈
胡斐:父胡一刀、母无名
张无忌:父张翠山、母殷素素
萧峰:父萧远山、母无名
令狐冲:父无名、母无名
陈家洛:父陈阁老、母无名
石破天:父石清、母闵柔
袁承志:父袁崇焕、母无名
袁冠南:父袁大侠、母袁夫人
苏普:父苏鲁克、母无名
狄云:父无名、母无名
韦小宝:父无名、母韦春花
原贴:¤金庸武侠小说父母大全¤
最爱喝洋酒
飞—《飞狐外传》(1960—1961年)
雪—《雪山飞狐》(1959年)
连—《连城诀》(1963年)
天—《天龙八部》(1963—1966年) :金庸最顶峰之作,代表了金庸的最高成就。
射—《射雕英雄传》(1957—1959年):金庸“射雕三部曲”之第一部曲,也是其成名作。
白—《白马啸西风》(1961年):附在《雪山飞狐》之后的中篇小说 。
鹿—《鹿鼎记》(1969—1972年) 金庸封笔之作。
笑—《笑傲江湖》(1967年)
书—《书剑恩仇录》(1955年)--第一部小说
神—《神雕侠侣》(1959—1961年)--金庸“射雕三部曲”之第二部曲 金庸作品集
侠—《侠客行》(1965年)
倚—《倚天屠龙记》(1961年)--金庸“射雕三部曲”之第三部曲
碧—《碧血剑》(1956年)
原贴:金庸先生小说那14部
dreamingm
smartswq
先说能够看出大概年代的
从历史角度来讲最早的一部便是《越女剑》,该部小说较为简短,主要写了春秋末期,越大夫范蠡在辅佐越王时与一女子间的感情纠葛。
而后,有北宋末年的《天龙八部》,讲述了三个主人公——萧峰,虚竹,段誉的坎坷人生经历。
之后,便是射雕三部曲了,《射雕英雄传》讲的是南宋末年,爱国少侠郭靖与机智女侠黄蓉之间的诸多经历。《神雕侠侣》写了郭靖义弟之子杨过(神雕大侠)与小龙女的爱情故事。(此时郭靖已是镇守襄阳的大侠)《倚天屠龙记》讲述了由郭靖之女郭襄引出的与屠龙刀,倚天剑有关的故事,发生在元末明初,主人公张无忌
再往后便是《碧血剑》和《鹿鼎记》。碧讲述了明末将领袁崇焕之子袁承志的坎坷经历。《鹿》则写了一个在清初年间的小无赖韦小宝与康熙皇帝之间的故事。
《书剑恩仇录》讲述了清初反清分子陈家洛及红花会的事情。
《雪山飞狐》《飞狐外传》紧接《书》,写了李闯王部下之子胡斐的人生经历
然后便是一些没有具体年代的了
《笑傲江湖》通过主人公令狐冲的经历,表达了一种淡泊名利,飘逸洒脱的人生态度。
《连城诀》主人公狄云亲眼目睹了师父,师叔以及江湖上的久负盛名的人物为了财富,不择手段,并最终同归于尽
《白马啸西风》中,主人公李文秀。篇幅较短,不作介绍
《鸳鸯刀》市围绕着一对宝刀展开的故事,篇幅较短
《侠客行》是一部关于神秘的侠客岛展开的故事,主人公石破天
许老板
九阴九阳易筋洗髓
先天神照太极太玄
降龙打狗乾坤龙象
左右空明斗转逍遥
葵花玉女七伤玄冥
六脉九剑化骨百花
嫁衣明玉四照无相
神剑飞仙夺命自然
灵犀移花五绝天佛
忘情翻天剑气千一
灵飞潜龙紫府弈星
周流望气金刚黑天
战神天魔慈航长生
八扑炎阳奕剑燎原
天刀七幻纯阳太素
万道四绝无求无量
万剑天元天剑绝剑
玄阴赤火圣心玄武
三分五雷魔刀冰心
六灭倾城移天灭世
正反天山正反两仪
达摩玄女无名玄功
原贴:金庸小说武功大全【全部】
希圖盼Hetupen
飞—《飞狐外传》(1960—1961年)
雪—《雪山飞狐》(1959年)
连—《连城诀》(1963年)
天—《天龙八部》(1963—1966年)
射—《射雕英雄传》(1957—1959年):金庸“射雕三部曲”之第一部曲,也是其成名作。
白—《白马啸西风》(1961年):附在《雪山飞狐》之后的中篇小说
鹿—《鹿鼎记》(1969—1972年)(封笔之作)金庸巅峰之作,代表了金庸的最高成就
笑—《笑傲江湖》(1967年)
书—《书剑恩仇录》(1955年)--第一部小说
神—《神雕侠侣》(1959—1961年)--金庸“射雕三部曲”之第二部曲
侠—《侠客行》(1965年)
倚—《倚天屠龙记》(1961年)--金庸“射雕三部曲”之第三部曲
碧—《碧血剑》(1956年)
鸳—《鸳鸯刀》(1961年)--附在《雪山飞狐》之后的中篇小说
据我所知就鸳鸯刀没有拍吧 实在太短 没得编
代表阿福
武侠小说:
飞─《飞狐外传》(1960—1961年)
雪─《雪山飞狐》(1959年)
连─《连城诀》(1963年)
天─《天龙八部》(1963—1966年) :金庸最顶峰之作,代表了金庸的最高成就。
射─《射雕英雄传》(1957—1959年):金庸“射雕三部曲”之第一部曲,也是其成名作。
白─《白马啸西风》(1961年):附在《雪山飞狐》之后的中篇小说 。
鹿─《鹿鼎记》(1969—1972年) 金庸封笔之作。
笑─《笑傲江湖》(1967年)
书─《书剑恩仇录》(1955年)--第一部小说
神─《神雕侠侣》(1959—1961年)--金庸“射雕三部曲”之第二部曲 金庸作品集
侠─《侠客行》(1965年)
倚─《倚天屠龙记》(1961年)--金庸“射雕三部曲”之第三部曲
碧─《碧血剑》(1956年)
鸳─《鸳鸯刀》(1961年)--附在《雪山飞狐》之后的中篇小说
《越女剑》(1970年)--附在《侠客行》之后的短篇小说。金庸本意为“三十三剑客图”各写一篇短篇小说,最后只完成了头一篇《越女剑》,亦没有包含在对联之中。
原贴:金庸先生写过那些小说?
baozhang
(按门派)
1
·少林寺-莆田寺
-
西
少
林
-
仙
霞
山
-渤海-韦陀门
(天下
武功出少林,嵩山为北少林,
莆田寺是南少林,西少林见于
《倚天》
,
仙霞山见于
射雕
,
是南少林的分支,渤海是北少
林分支,韦陀门见于《飞狐》
,
无色创立,是北少林分支)
1.
少林长拳
2.
少林罗汉拳
3.
少林擒拿十八打
4.
一指禅
5.
易筋经
6.
大金刚掌
7.
袈裟伏魔功
8.
伏魔禅杖
9.
多罗叶指
10.
无相劫指
11
擒龙功
12.
少林握石掌
13.
达摩掌
14.
大韦陀杵
15.
少林降魔刀
16.
少林伏虎掌
17.
袖里乾坤
18.
少林拦云手
19.
少林快掌
20.
千手如来掌
21.
一拍二散
22.
天竺佛指
23.
劈空神拳
24.
慈悲刀
25.
大智无定指
26.
神拳八打
27.
韦陀棍
28.
去烦恼指
29.
大力金刚指
30.
般若掌
原贴:金庸小说武功大全【全部】
星期海
2.《碧血剑》
除了平凡的主角袁承志幼年习艺及江湖历练的过程,最特殊的人物就是武功高、人又帅的金蛇郎君一段风流韵事,其诸最传神的是以简练公平的笔法道出皇太极,崇祯及李自成这叁人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段。明末抗清名将袁崇焕之子袁承志和闯王李自成的一段渊源及各崇祯之女长平公主的无缘之恋,在书中也有其详细又极含蓄悱恻的描述。
女恐龙
kanashini
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还有一部越女剑。
长篇:飞狐外传 天龙八部 笑傲江湖 倚天屠龙记 雪山飞狐 射雕英雄传 书剑恩仇录 侠客行 连城诀 鹿鼎记 神雕侠侣 鸳鸯刀 白马啸西风 碧血剑
“飞”狐外传
“雪”山飞狐
“连”城诀
“天”龙八部
“射”雕英雄传
“白”马啸西风
“鹿”鼎记
“笑”傲江湖
“书”剑恩仇录
“神”雕侠侣
“侠”客行
“倚”天屠龙记
“碧”血剑
“鸳”鸯刀
中短篇:越女剑
1、《越女剑》——春秋
2、《天龙八部》——北宋
3、《射雕英雄传》——南宋
4、《神雕侠侣》——南宋
5、《倚天屠龙记》——元末
6、《碧血剑》——明末
7、《鹿鼎记》——清康熙年间
8、《书剑恩仇录》——清乾隆年间
9、《飞狐外传》——清乾隆年间
10、《雪山飞狐》——清乾隆年间
11、《鸳鸯刀》——大约为清乾隆年间
另外,《笑傲江湖》、《侠客行》、《连城诀》、《白马啸西风》没有明确的年代背景,如果要用金庸的话来说,那就是“没有时代背景的故事恰恰证明该故事可以发生在任何年代”。不过也有人经过严密的考证认为:《笑傲江湖》可能是明朝年间的故事,《连城诀》大概也是明朝年间的故事。但因为这只是推论,故没有列在上面。
原贴:金庸先生有那些著作???
Guaaaaaaa
原贴:金庸小说武功大全【全部】
hukuharaai
金庸小说武功大全
(按门派)
1
·少林寺-莆田寺
-
西
少
林
-
仙
霞
山
-渤海-韦陀门
(天下
武功出少林,嵩山为北少林,
莆田寺是南少林,西少林见于
《倚天》
,
仙霞山见于
射雕
,
是南少林的分支,渤海是北少
林分支,韦陀门见于《飞狐》
,
无色创立,是北少林分支)
1.
少林长拳
2.
少林罗汉拳
3.
少林擒拿十八打
4.
一指禅
5.
易筋经
6.
大金刚掌
7.
袈裟伏魔功
8.
伏魔禅杖
9.
多罗叶指
10.
无相劫指
11
擒龙功
12.
少林握石掌
13.
达摩掌
14.
大韦陀杵
15.
少林降魔刀
16.
少林伏虎掌
17.
袖里乾坤
18.
少林拦云手
19.
少林快掌
20.
千手如来掌
21.
一拍二散
22.
天竺佛指
23.
劈空神拳
24.
慈悲刀
25.
大智无定指
26.
神拳八打
27.
韦陀棍
28.
去烦恼指
29.
大力金刚指
30.
般若掌
原贴:金庸小说武功大全【全部】
骆曦
真心告诉楼主 还是不要提前知道内容梗概的好(假如楼主还没有看过的话)
现在的我多么希望忘记金庸小说的情节啊 让我再从头看一次该有多好
可惜现在情节都快背上了 呵呵
呵呵 金庸的每部小说我都是一次看完的(中途不吃、不喝、不睡) 爽!!
开始一个人旅行
原贴:金庸先生写过那些小说?
康康最好了
金庸先生写武侠,主要是以大武侠为主,
形成了一个大的江湖、武林。
而金庸先生认为“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所以在他体现一个人物的侠气时,
愿意把人物置身于民族大义的背景之下,
让他在个人恩怨和民族大义中选择大义。
金庸先生的出名就在于他给我们描绘的一个气势磅礴的大武侠,
一个连贯的大江湖和他的小说塑造人物的成功以及个人深厚的文学功底。
古龙先生的文章里的人物多是不愿留下名字、
甚至不屑留下名字、淡薄名利、不在乎世上那些虚无的事物的那种侠了。
推荐作品《天涯·明月·刀》《武林外史》《多情剑客无情剑》…………(有好多,就不一一列举了。)
而且还有一点就是,
金庸先生的长篇小说很出彩,
塑造出来的人物形神兼备,
但是古龙先生擅长的就是中篇小说了,
先生的中篇情节跌宕起伏,构思奇特,引人入胜。
但是相比于中篇,古龙先生在长篇方面的把握就不那么游刃自如了。
但是我还是更喜欢古龙先生的作品!!!!!!
支持!!!!!!
猫还要去日本
1.首推玄铁重剑:“重剑无锋,大巧不工。四十岁后持之横行天下",这是独孤求败说的,而且杨过也用它战胜金轮法王,也没有败绩。金庸小说笔下第一神剑。由玄铁制成,重九九八十一斤,剑魔独孤求败所使,40岁前持之无敌于天下。后为杨过所得,由独孤求败神雕引导,也练成了一身天下无敌的剑法。后送与娥眉派祖师小东邪郭襄,有郭靖夫妇制成倚天剑屠龙刀,内藏武学典籍,《九阴真经》降龙十八掌与岳武穆兵书武穆遗书。
2.倚天剑和屠龙刀:"武林至尊,宝刀屠龙,号令天下谁敢不从。倚天不出谁与争锋。”是玄铁重剑熔合别的东西后炼成,还有附加宝典秘籍,还不所向无敌!!倚天长剑古已有之,并非郭靖、黄蓉所创。三国时曹操所佩之剑即名倚天,传为取宋玉的大言赋中的名句“拔长剑兮倚长天”命名。倚天剑锋锐无比,后成为宝剑之代称。一代诗仙李白,亦对之仰慕不已,临江王节士歌中就有“安得倚天剑,跨海斩长鲸”的句子。相传屠龙刀是由杨过的玄铁剑打铸而成,同时铸成的还有倚天剑,为峨嵋派所掌管,因此有“武林至尊,宝刀屠龙,号令天下,莫敢不从,倚天不出,谁与争锋!”之说。后辗转被峨嵋派周芷若所得,刀剑互斫,得到刀剑中所藏的“武穆遗书、降龙十八掌及九阴真经”。
后来屠龙刀被明教锐金旗掌旗使吴劲草修复,因倚天剑杀明教多人,全教上下均深恨此剑,故屠龙刀被修复。后被少林寺所收藏。
3.六根圣火令:连倚天剑和屠龙刀都砍不断,还不利害吗?
4.金蛇剑《碧血剑》中利器,原属云南五毒教所有,是其镇教三宝之一。此剑形状甚是奇特,整柄剑就如是一条蛇盘曲而成,蛇尾勾成剑柄,蛇头则是剑尖,蛇舌伸出分叉,是以剑尖竟有两叉。那剑金光灿烂,握在手中甚是沉重,看来竟是黄金混和了其他五金所铸,剑身上一道血痕,发出碧油油的暗光,极是诡异。剑尖两叉既可攒刺,亦可勾锁敌人兵刃,倒拖斜戳,皆可伤敌,比之寻常长剑增添了不少用法,金蛇剑法中颇多招式甚不可解,原来用在这柄特异的金蛇剑上,尽成厉害招术。金蛇剑原本是云南五毒教镇教三宝之一,金蛇郎君夏雪宜年轻时为报家仇远赴云南求取毒药,结果与当时五仙教主的妹妹何红药发生了一段孽缘,夏雪宜利用何红药的感情,骗其带自己进入密窟,盗得五毒教三宝——金蛇剑、金蛇锥、重宝地图后,立即抛弃何红药,回到中原报仇,用金蛇剑创下“金蛇郎君”的名头。但他后来被石梁五老所害,虽被何红药救出,但他不愿受何红药的摆布,于是藏身于华山悬崖密洞之中,刺剑于壁,留待后人。后来此剑落到袁承志手中,也因此与何红药、何铁手五毒教有了一段纠葛。后其剑法也传于何惕守。
5.铁剑门铁剑
6.冷月宝刀和李自成军刀
7.韦小宝的匕首和霍青桐给陈家洛的匕首
8.独孤求败埋在剑冢的另三把剑(对独孤求败)
弱冠前所用凌厉刚猛之剑,三十岁前用紫薇软剑,四十岁前用大巧不工无锋之重剑,此后渐进无剑惟有剑之境,此乃绝妙武学境界,也是绝妙学问境界。金庸武侠小说《神雕侠侣》、《笑傲江湖》、《鹿鼎记》中的人物。
9.张召重凝碧剑
10.黑白双剑
11.鸳鸯刀
12.白眉鹰王的剑和周颠的刀
13.打狗棒.蛇杖.玉萧
打狗棒本是乞讨者用来防身的木棒或竹棒,因为乞讨者经会遇到恶狗的攻击,而乞讨者手中又刚好有防身的棒子,所以就用来对付它们,久而久之,乞讨者手中的棒子便被称之为”打狗棒”而后来又被武侠小说作家演变为”打狗棒法”
14.金轮法王的金轮
15紫金八卦刀
16.君子剑.淑女剑
17.小龙女的金铃索.金丝手套
18.东方不败绣花针
19.何铁手金钩.蝎尾鞭.含沙射影等等
20.金蛇锥
21.冯默风拐杖
22.李莫愁拂尘.冰魄银针
冰魄银针
赤练仙子李莫愁所使暗器。针身镂刻花纹,打造精致。此针剧毒无比,一碰即中毒,皮肤全成黑色,若被碰破皮肤,顷刻便要丧命。李莫愁多次用此针取人性命。(见金庸《神雕侠侣》)
23.于鱼同金笛
24.少林寺三神僧长鞭
25.郭靖.杨康匕首
26.公孙止刀剑
27.裘千尺枣核钉
28.青竹镖
29.霍都铁扇
30.达尔巴武器.石破天的柴刀.杨铁心的铁枪
31.韦小宝.袁承志金丝甲.软猬甲.寒玉床
32.阵法:七星北斗阵。正反俩仪阵。罗汉大阵。黄药师石阵。桃花阵等。明教五行旗五行阵。温家五老八卦阵
33.暗器:含沙射影.冰魄银针.金蛇锥.玉蜂针.飞燕银梭.回龙璧.毒蒺藜等玉蜂针
古墓派的独门暗器,乃是细如毛发的金针,六成黄金、四成精钢,以玉蜂尾刺上毒液炼过,虽然细小,但因黄金沉重,掷出时仍可及远。小龙女曾用此针对会师姐李莫愁的冰魄银针。(见金庸《神雕侠侣》)冰魄银针
赤练仙子李莫愁所使暗器。针身镂刻花纹,打造精致。此针剧毒无比,一碰即中毒,皮肤全成黑色,若被碰破皮肤,顷刻便要丧命。李莫愁多次用此针取人性命。(见金庸《神雕侠侣》)
34.君子剑 杨过所有
君子剑原本属于绝情谷谷主公孙止,被其收藏在绝情谷水仙山庄的剑室之中,与淑女剑一起藏在剑室中一幅画的背后,可见此剑之珍贵。
君子剑剑身乌黑,没半点光泽,就似一段黑木一般,和平常的宝剑不同,这剑既无尖头,又无剑锋,圆头钝边,倒有些似一条薄薄的木鞭,但寒气逼人,而且锋锐异常。此剑与淑女剑一模一样,大小长短,全无二致,双剑的材料完全相同,都具有极强的磁性,如果放的距离较近,双剑会自动吸在一起。
此剑后落到少年杨过手中,与小龙女手里的淑女剑联剑出击,以玉女素心剑法威震天下。此剑最后一次在书中出场是在襄阳郭靖宅中,重任的杨过用其挡格郭芙砍下的淑女剑,却因重伤后力气不济,被打落在地,此后不知所终。
35. 淑女剑 小龙女所有
《神雕侠侣》中的利器,与君子剑是一对。
淑女剑原本属于绝情谷谷主公孙止的家传之宝,被其收藏在绝情谷水仙山庄的剑室之中,与君子剑一起藏在剑室中一幅画的背后,被在剑室中挑选武器的杨龙二人发现,此剑藏的如此隐秘,可见此剑之珍贵。
淑女剑剑身乌黑,没半点光泽,就似一段黑木一般,和平常的宝剑不同,这剑既无尖头,又无剑锋,圆头钝边,倒有些似一条薄薄的木鞭,但寒气逼人,而且锋锐异常。此剑与淑女剑一模一样,大小长短,全无二致,双剑的材料完全相同,都具有极强的磁性,如果放的距离较近,双剑会自动吸在一起。
此剑后落到小龙女手中,与杨过手里的君子剑联剑出击,以玉女素心剑法威震天下,后来杨过为救武氏兄弟而引起小龙女的误会,导致此剑落到了郭芙手中,郭芙气恼杨过在救人时口齿不干不净,侮辱了她的名节,于是以此剑砍断的杨过的右臂。此剑最后一次出场时已在郭芙后中,不知所踪。
原贴:金庸笔下的武器大全?
01
闲庭
服布五郎
ladyxixi
不久前,根据古龙小说改编的电视剧《武林外史》在荧屏上不声不响地播完了。金庸、古龙是新派武侠小说双峰并峙的大人物,可他们的命运却截然不同。古龙飘零一生、短命早死,他虽然拥有大量读者,但社会舆论对他的认定却不及金庸的十分之一。这种差别并不仅仅体现在文坛上,他们的作品改编成电视剧后遭遇也不尽相同。金庸的作品,从早期黄日华、翁美玲版的《射雕英雄传》,到一两年前多家电视台争映《天龙八部》、《神雕侠侣》,再到近期闹得沸沸扬扬的央视版《笑傲江湖》,或成为武侠剧的经典,或引起巨大的争议,总能处于舆论的焦点。而根据古龙小说改编的电视剧,或默默无闻地从荧屏上消失,或遭到观众激烈的批评,比如多个版本的《小李飞刀》,比如《绝代双骄》、《武林外史》。
奶油
在80和之后的N0后眼中,这个问题简单之极:书名明摆着不一样,一看就知道;写的内容不同样……等等。既然邀请顾哥这个骨灰级老武侠来回答,答案就有点不一样喽!
港台武侠小说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前期开始进入大陆,被大量的私下翻印出版,顾哥称之为“武侠黑书”(这个说法已经被叶洪生、林保淳编著的台湾武侠小说发展史所采纳)。新华书店中很少,而街头书摊上则铺天盖地。当时正式出版社出版的武侠小说只有金庸《书剑恩仇录》(1984年)和梁羽生《萍踪侠影》(1985年),卖得很火,于是大批被翻印的武侠小说作者则都是梁羽生和金庸,古龙名字出现在黑书上是1986-1987年间的事儿了,而且还基本都是伪作,被正名是在1988年之后。
本问题问的是金庸,那么就先举两个简单例子:
署名金庸的《苍穹神剑》和《飘香剑雨》,这些是古龙的同名书,是容易区分的。肯定费劲儿的是书名与古龙小说原名完全没有关系。如:
这江雾风云(铁血传奇)、同名鸳鸯(铁血传奇含桃花传奇)、冰心剑客(《九月鹰飞》)三种书,光看书名根本联想不到古龙身上。
金庸、古龙的特点在今天早为广大青年武侠读者所熟知,顾哥也不用再和电脑较劲,敲一堆字去说两人各自特点了。而在顾哥这批老武侠疯狂看武侠的年代,判别真身可是一项基本功。当年能看到的港台原版真作寥寥无几,区分金庸名下谁是金庸的,谁不是金庸的且是谁的,基本就靠作者的笔法、文风、习惯的人物特点等等加以分析。其实就算是所谓的正版,也未尝没有伪作、假作掺在其中,排除法也不外如此呢!
以后顾哥有空,单独撰文慢慢侃一侃少年时读武侠黑书的趣味回忆。
EMSTORY
怎样区分金庸先生和古龙先生的武侠小说?
我的区分方法是从小说格局和小说人物两方面进行区分。具体分析如下:
一、小说格局金庸的小说格局要大些,讲究的是家国天下,讲究的是侠之大者,为国为民。比如乔峰为了大宋,孤身前往敌营。又比如小龙女与杨过义助郭靖誓守襄阳城。这是何等的大义!
二、小说人物古龙的小说更为注重刻画江湖,刻画江湖中的人物,塑造一个接地气的人物,能让读者走进人物的内心,真正看到人物的悲欢离合。比如说神剑山庄三少爷谢晓峰,变成没用的阿吉,再变回三少爷,这中间经历了何种的心路历程。不剧透,建议直接看小说哈!
综上所述,我的观点就是可以从小说格局和小说人物进行区分。
能力有限,水平一般,但有颗分享的心!觉得有用的请点赞评论下,支持下我的分享之路;觉得没用的也请点赞评论下,我也好明白不足之处!感谢各位朋友!
lovelebean214
谢邀!如果是区分作品,直接看书名和作者。金庸的成名武侠小说有十五部,笑书神侠倚碧鸳,飞雪连天射白鹿,还有一部越女剑。古龙的大概有六七十部,不过有很多小说只是完成了一部分,另外的部分是别人代笔的(金庸也有少量的代笔,不过后来金老爷子都几经修订,最出名的可能是天龙八部的虚竹的部分,好像刚开始连载是倪匡代笔的)。具体的书名可以百度。因为确实有很多冒名的,这个以古龙的居多,大多是古龙新 著,古龙巨 著。因为金庸的作品相对比较少,而且都拍成了电视剧成为了热点IP,不好冒名。
如果是从作品风格来区分。金庸的历史感很厚重,对于武功的传承,来龙去脉基本上都很系统的讲解,故事的叙述很细致完善。写作书法和常规小说的文风没有太大的差异,金庸先生是国学大家,所以他的书中会有很多的琴棋诗酒书画茶等才艺内容,特别是对子。
古龙的小说,前期的和金庸的差不多,当时几位武侠大家都是这样写的,外功,内功,秘籍,武功成长,这个时期最代表的是大旗英雄传,铁中棠也是古龙三公子之一。写的比金庸的更具玄幻色彩,不过个人觉得,文风类似。真正的古龙作品应该是中后期的,文风有很大的变化,就是现在所说的古龙味,古龙体。大概就是写作手法近乎散文的格式。不讲求武功传承,更多的是推理,奇幻,江湖,人性。武功只是一种工具。这些作品也最具古龙特色,看了原著就能明白什么是古龙味了,说实在的,这个真的不好表达出来,只可意会。特别是类似散文的写作手法。很多读者刚开始接触古龙的作品(特别是熟悉金庸的风格后),是很难接受和认同的,除了不具备金武侠中的传承,武功打斗,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接受不了这样的文风(这个网上很多古龙体的,可以自行百度,鉴于手机打字,就不复制粘贴了)。多情剑客无情剑,天涯明月刀,这两部都是写的非常诗意的(文风,而非内容)。而最具备古龙体的,应该读七种武器,三少爷的剑等
展儿~
谢谢相邀。我认为金大侠和古龙先生的武侠小说起码在两个方面有区别,一个区别是金大侠的小说基本都是放在一个大的历史背景下写的,换句话来说就是你读后基本上知道故事发生在什么年代,而古龙的基本没有。另一区别是对武功的描写,金大侠对每一招一式都会有细致的描写,甚至有出处有运用方法,而古龙先生并不善长描写武功招式,多是用快来概括,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刀光一闪,一切都已结束,一个人站着,另一个已经倒下。
£ 麽若卡
金庸书里的很多坏人在幡然醒悟后都有了好的结果 如 鸠摩智 谢逊 段延庆 慕容博 欧阳锋等 所谓 放下屠刀 立地成佛 古龙书里的人只要不再继续作恶就是大限已到 恶人谷的十大恶人 龙啸云等 这就是嫉恶如仇 恶有恶报
Edgar在说梦话
很简单,咱们可以举个例子,描写同一个情节,就可以看出两人区别了。
1.金庸
僧人打量了一下来人,是个精壮汉子,一身短打扮,与当地庄稼汉无异,只是手中却拎了一柄剑。
那三尺剑身古朴,剑鞘外花纹秀美,当是精工巧匠打造,却莫说那剑,只是这剑鞘就堪的上绝品。
只是这样一口宝剑竟然被一个庄稼汉子提着,倒显得有些不应景了。
僧人双手合十,口中诵佛号“阿弥陀佛……”,实则已经暗运内力,周身气血经脉行走,当是少林金刚不坏神功,三百年来也只有他能在瞬息间将此神功运用自如,说话间身体已然不觉调息运气,难以被人发觉。
那庄稼汉子笑到:“老和尚运起功来都这么无声无息,倒是我小瞧中原少林了。不坏不坏,便杀了你,也不枉费我千里走一遭。”
僧人暗道:“寻常庄稼人哪会有如此口气,想来也是高手装扮,故意不示人罢了,我需谨慎不可大意。”
心中虽如此想,却微微笑道:“施主一眼便可察觉贫僧运功,想来也非寻常,只是观施主眼生,不曾想哪里曾得罪过。”
此处省略一万字……
僧人眼见难以取胜,若再缠斗下去只怕多生事端,便使一招“揽月式”,双手打开,故意放开门户。那人若攻其门户却正着了他的道……
……
却见那人变招极快,一式平沙落雁,正是昆仑剑法,此式原本稀松平常,江湖人见过此招的人不在少数。
但那庄稼汉子试出来却正不偏不倚正中僧人肩头而去……
写不完了……
2.古龙
僧人道:“剑是好剑,却未必刺的中我。”
庄稼汉子冷笑一声,说到:“功是神功,只怕挡不住我的剑。”
阳光下但见寒光一闪,那僧人却已颓然倒地,胸口着然一朵剑花。
僧人道:“好剑!好快的剑!便死也要让我看看这是什么剑?”
庄稼汉转身到:“看与不看又有何区别,见过这把剑的人,都已经死了。”
shuipingai
金庸评论者刘国重曾经谈过这事,以下为其原文地址:金庸与古龙,我作如是观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03b2330100057g.html
然后引用一段:
金、古如双星,照彻武侠天宇。
金庸乃大雅君子,古龙为轻儇浪子;
金庸是一代通人,古龙是一世奇才;
金庸世故而古龙天真;
金庸厚重而古龙轻巧;
金庸全面而古龙独特;
金庸是通儒而古龙是才子。
金庸伟大而古龙优秀;
金庸,平和中正;古龙,笔走偏锋。
金庸如玄铁重剑,大巧不工;古龙如小李飞刀,例不虚发。
金庸如堂堂之阵、正正之师;古龙似铁骑突出、奇兵乍现。
金庸是描摹人间世的老画师,古龙是青春期的浪漫歌手。
金庸笔下,琴棋书画;古龙腕底,酒色财气。
读金庸引人深思,阅古龙让人过瘾。
古龙奇幻如瀑,金庸浩瀚似海。
柳AC
谢谢邀请!
实话实说,在众多的武侠小说作家中,我最喜欢读金庸的作品。
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 ,再加一部中篇小说《越女剑》,十五部作品,跨越了从春秋战国到清朝乾隆的中国历史,里面的故事,有的实有其事,有的纯属虚构,有的移花接木,有的半真半假……
其中的知识,涉及到了历史、地理、政治、军事、文学、数学、中医……简直是百科全书了。当然,最精彩的还是武术描写,像正直勇感的郭靖、萧峰用的是至刚至猛的降龙十八掌,多情善感的杨过用黯然销魂掌,心性灵活的令狐冲用变化无穷的独孤九剑,……每种武功都与修炼者的性格相关。
金庸老爷子的武侠,没有那种一出世就是天下无敌,最后还是无敌天下的大侠,而是草根出身,历经磨难,最后达到巅峰的人,这里面的励志故事,才是值得一读的。
老记生涯
金庸的小说深受传统文化影响,博大精深纵贯古今。而且正邪分明。三观很正。符合中国儒家佛家思想。把故事镶嵌在真实的历史环境当中,信手拈来如假似真。金庸小说开篇平淡无奇,但随着情节的展开,人物纷纷登场。各色人等陆续出现。犹如温水逐步沸腾。越烧越热。最终是精彩绝伦。而其结果却是归于平淡。波澜不惊静水流深。
古龙的小说则具有西方侦探小说思维。奇峰凸起,书中人物来的怪异。行为举止不符合书中的社会环境。人物更是亦正亦邪难分优劣。既无历史背景,也无真实的社会环境。完全是天马行空随心所欲。但古龙的小说开篇就吸引读者。引人入胜欲罢不能。古龙不受传统思维影响。鄙视正统观念。完全是‘’个人自由至上‘’的捍卫者。结局往往给人以无限的遐想。
坝上飞扬
古梁镛解答。
小哥出品,必属精品!
谈及武侠小说作者,古龙先生和金庸先生是绕不开的两位巨人,因为这两人的武侠小说完全是两个不同的风格,那么,哪一位的小说相对而言更胜一筹呢?小哥谈谈自己的看法。
小说人物描述风格不同在金庸先生武侠小说中,很少有真正意义上的坏人,因为每个坏人的背后,都有自己的难言之隐,比如赤练仙子李莫愁、铁尸梅超风、金轮法王、鸠摩智、岳不群等等,这也是为什么读者对金庸武侠部分人物评价呈两极化的原因,很多人为此各执己见,争论不休,其实仔细查看事情的本质,是因为金庸先生武侠小说中的人物,很多都和现实中的人物非常相似,这些人物非常真实。
金庸武侠小说虽然擅长人物心理描述,可是这仅限于主角和重要人物,对于配角龙套的描述相对而言则略显简单。
古龙先生武侠小说中,对于人物的描述则更贴近生活,对于人物感情的描述同样更加真实,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再阅读古龙先生武侠小说的时候,有时候会被很简单的几句话所感动,因为就是这简短的几句话,却真实印证了现实生活中的我们。
古龙武侠小说中,有爱情、友情、亲情,大侠可以是名不见经传的小卒子,也可以是贩夫走卒,菜市场的大婶,杀猪的屠夫,同样大侠也可以是名门世家的公子哥,武林世家的新秀,在不同人的眼里,对于侠义的认知都各不相同,又都出奇一致的相同,古龙武侠小说中,表面是坏人,内力或许是个好人,坏人可以被正义裁决,也可以被正义感化,主角可以有完美的归宿,也可以最后也难免形单影只。
因此,古龙先生武侠小说中对于人物的描写,更加全面,更加细致入微。
人们评价金庸先生和古龙先生的江湖,得出了两个完全不同的结论。
金庸:江湖再远,都逃不开一座庙堂。
古龙:庙堂再高,也是江湖。
人们常说,金庸是太阳,古龙是月亮。金庸爱剑,古龙恋刀。金庸的江湖是社会,古龙的江湖是天涯。
那么,江湖到底是什么呢?
有人的地方,就是江湖。
江湖中汇聚了世间千奇百怪,这里无所不有,金庸武侠小说结局最终都绕不开庙堂,而古龙先生的小说,鲜少涉及庙堂,正如小哥前面所说,菜市场就是一个江湖,茶馆就是一个江湖,酒楼就是一个江湖,街角的巷子就是江湖……
因此,相对而言,古龙先生的江湖更加真实,君不见,现实生活中,有些事真的是“江湖事江湖了”,这类事可以发生在大人物身上,也可以发生在小百姓身上。
意境是什么?
小哥认为,意境是一个人的想象力和理解力。
阅读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很多时候我们不用想太多,只要按着顺序读下去就可以了,因为我们心中所思所想,金庸先生已经借着他人的口舌旁白了,但是阅读古龙先生的小说则不同,有时候寥寥几个字,就能勾画出一副奇特的场景,这个场景则需要我们用自己的想法在脑海中想象,同样的,对于人物心理描述,古龙先生的意境同样高超,他们或许相视一笑,或许独自笑着饮尽充满无尽伤痛的名酒,他们在想什么,这又有谁能知道?
阅读金庸先生武侠小说,一群读者对于书中人物和情节的看法基本上一致,但是阅读古龙先生武侠小说,真可谓“一千个读者,一千个哈姆雷特”,因此,以意境而论,小哥认为古龙先生的武侠小说更胜一筹。
武侠小说是什么?成人说,武侠小说是成年人的童话。小朋友说,武侠小说中的大侠是我心目中的大英雄,我长大后要成为某某某那样武功高强的人,闯荡江湖,救死扶伤,惩强扶弱。
其实,行侠仗义不一定非的要高深的武功,需要的,只不过是一颗勇敢、正义的心,需要的只不过是敢于伸张正义的勇气。
谢谢大家。
欢迎朋友们多多点赞支持小哥原创。
喜欢的记得点关注哦!
Bunnydanny
自古以来,武侠分金庸和古龙两大派系,老子有云:不是金庸就是古龙。。。。
我先从我自己说起,小时候喜欢看金庸的武侠剧,剧情比较简单,人物刻画也简单,就是主角练武功,然后报仇,没了,所以金庸主角一般都是站在正义和道义的角度,很容易获得人心。
小时候看古龙剧,楚留香,小李飞刀,陆小凤。里面主角武功几乎都是打娘胎里带出来的,不练武功也不报仇,还讲些勾心斗角奇奇怪怪的东西,这到底是讲的什么?简单一个字,看不懂,如果硬要我用三个字来形容,我就不知道怎么形容了。。
初中开始喜欢网络小说,然后各种小说看了不下几百本,包括武侠,奇幻,玄幻,科幻,网络等等,各大类都有涉及,看多了,慢慢眼界得到提升,能看懂很多除开练武报仇以外更深层的一些东西。
现在反过来看金庸和古龙,我倒更喜欢古龙,金庸的小说几乎可以说是千篇一律了,而且差不多都是平平淡淡,和和气气,没有太多了武侠氛围,主角该报的仇几乎到最后都没有去报,而是选择了慈悲为怀。
古龙的小说现在想想,感觉非常有意境,从他几个主角的名字,就能有所体现。李寻欢,真的是在寻欢,一生孤苦无依,自己心爱的女人让给了自己最敬重的大哥,大哥却想置他于死地。寻欢寻欢,一生在孤独中寻找属于他的欢乐,却一直在笑对人生,笑对一切,心中的苦涩从不与他人诉说,脸上一直挂满笑容。这是让我感触最深的一个角色
楚留香,风度翩翩,玉树临风,风流倜傥,处处留香,他的名字几乎就是他人生的缩写。
一直金庸的粉都比古龙的多,我现在反而觉得并不是他们作品的高低问题,而是金庸的小说,通俗易懂,主角都是站在正义道德的一方,更容易让读者观众所理解,所接受,古龙的作品有点深奥,不是老书虫一般一遍很难完全看明白,对现在读过千书,行过万路的我来说,我更喜欢古龙的意境。。
王小手的茶
金庸的小说和古龙的小说是不同的风格的。在多年电视剧、电影、游戏乃至同人小说的影响下,对于金庸小说的印象要比古龙小说强得多。毕竟从小到大,射雕三部曲、天龙八部等等,影视播放的,翻拍的也太多了。而古龙的小李飞刀,绝代双骄等等还是比较小的时候的记忆。虽然这两位武侠宗师的小说我都蛮喜欢的,但是要真的细究哪位的更合口味的话,可能还是比较喜欢古龙的小说。
金庸的小说是一个很完整的体系,主角的一切都是有据可查的,从弱小到强大,从微末到名扬天下。虽然金庸笔下的主角性格一直在变化,从儒侠到道侠到佛侠再到无侠再到反侠,绝对不是像现在网文一样用同一个模板换个套路继续写。但是总感觉金庸笔下的武侠还是有些太高大上了,除了《笑傲江湖》当中的江湖意味比较浓厚一些以外,其他的与家国天下等等联系的比较密切。与历史结合是金庸小说的特色,是他的优点,但是同样的也是一个局限性,让金庸很多地方都不能天马行空的按照自己的想象去发挥。有了历史的厚重感,就很难飞翔的感觉吧。
而古龙的小说和金庸的不一样的一点就是。古龙笔下的大部分主角,都是来历神秘,不知根脚。像楚留香,像陆小凤,他来自何方,师承何人,我们都不知道,有一部分读者不喜欢这种设定,也有一些读者喜欢这种设定,因为有神秘感,有惊喜。毕竟我们只是读一段故事,不需要知道他的一切。还有就是古龙的小说更具有意识流,有些随心所欲的感觉,有我想象中的江湖,那种飘逸和潇洒,与家国天下相距也更加遥远,是一个比较纯粹的江湖世界。
在武功方面,金庸塑造的独孤九剑、降龙十八掌、凌波微步、乾坤大挪移等等都有着偌大的名声,比起古龙塑造的灵犀一指、天外飞仙、嫁衣神功、明玉功等等来说,也会更具象化一些。金庸把一些中国传统文化,例如阴阳五行周易等等都糅杂进他创造的武功当中,让人觉得这些武功是确有其事的。而古龙的武功则更加随意一些,毕竟就像刚才说的,他的写作风格都比较意识流,所以他的武功也是只是描写武功的场景、效果,而不会去解释武功的理念等等。关于这一点的话,大家也是萝卜白菜,各有所爱了,没法强说谁的更好一些。
在人物方面的话,金庸笔下大部分的主角都是有始有终,也大多数都攀爬上的高峰。郭靖、杨过成为了五绝,张无忌也是仅次于张三丰的高手,天龙当中,乔峰自尽,虚竹和段誉武功也是仅次于扫地僧了,笑傲江湖当中令狐冲的独孤九剑加上《易筋经》的配置可以说是顶配了,侠客行就更不用说了,石破天都真的要破天了,也就是《鹿鼎记》当中,韦小宝不注重武功,因为全书也是描写社会大于描写江湖。而古龙笔下的大部分角色的的确确是无始无终,不知道他们是从哪儿开始的,也不知道他们结束后做什么去了,又或者说他们一直就没有结束过。楚留香也好,陆小凤也好,一本书下来,对于他们的武学有多少的长进,没有太多的描述,毕竟智谋,品性才是推动古龙小说发展的关键。直至最后,楚留香和陆小凤的武功也不能说有多强。
仔细想想的话,可能说不是喜欢古龙的小说风格或者怎么样,只不过是金庸的小说更像是人物传记,而古龙的小说则更像是江湖游记(主要还是指陆小凤系列和楚留香系列,《绝代双骄》等等也类似于是人物传记)。主角们行走江湖不过是随性所致,没有绝对的目标,也不是为了达成什么目的,只不过是为了游江湖而游江湖,更洒脱一些。
送女文青一个1900
我比较喜欢金庸小说
金庸小说最有代入感的是《笑傲江湖》,对于令狐冲的痴情与伤痛,特别能够理解,因为我本人就经历过那种被自己所生活的小世界所抛弃的时候,那个时候,我特别想要逃,但又不知逃向何方,我的身体是不自由的,灵魂也无法自由,于是我苦恼着,伤痛着,挣扎着,自我救赎着。读到令狐冲被华山派几乎所有人所抛弃的时候,读到他在绿竹巷与任盈盈谈天的时候,说真的,我好羡慕,我好希望有那样一个可以跟我聊天,听我讲讲心事,然后鼓励我的人,无论她是个婆婆还是一个少女,但是我没有遇到,我只能去读书,假装书籍是最理解我的那个人。
这份伤怀让我孤独,我孤独地在这个世界上走了许久许久,我总是告诉自己,哪怕世界都抛弃了自己,还有一个人不会也不应该抛弃我自己,这个人就是我自己
在路上的Echo
金庸曾把所创作的小说名称的首字联成一副对联: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见鹿鼎记·后记)现在已经广为流传并多次被香港和中国内地拍成电视剧与电影,也是“金迷”的必读书目(括号内为该书开始创作年份):
飞—《飞狐外传》(1960年)
雪—《雪山飞狐》(1959年)
连—《连城诀》(1963年)
天—《天龙八部》(1963年)
射—《射雕英雄传》(1957年):金庸“射雕三部曲”之第一部曲,也是其成名作;被金庸小说的读者称为“侠文化的歌颂”
白—《白马啸西风》(1961年):附在《雪山飞狐》之后的中篇小说
鹿—《鹿鼎记》(1969年)(封笔之作)
笑—《笑傲江湖》(1967年)
书—《书剑恩仇录》(1955年)--第一部小说
神—《神雕侠侣》(1959年)--金庸“射雕三部曲”之第二部曲
侠—《侠客行》(1965年)
倚—《倚天屠龙记》(1961年)--金庸“射雕三部曲”之第三部曲
碧—《碧血剑》(1956年)
鸳—《鸳鸯刀》(1961年)--附在《雪山飞狐》之后的中篇小说
《越女剑》(1970年)--附在《侠客行》之后的短篇小说。金庸本意为“三十三剑客图”各写一篇短篇小说,最后只完成了头一篇《越女剑》,亦没有包含在对联之中。
简单来说,金庸的武侠小说经历三个版本:旧版、新版和新修版。1955年至1972年的稿件称为旧版,主要刊在报刊上,也有不少没有版权的单行本,现在恐已散佚。1970年起,金庸著手修订所有作品,至1980年全部修订完毕,是为新版,冠以《金庸作品集》之名。到了1999年,金庸重新开始修订工作,正名为新修版(或世纪新修版),至今所有新修版本均已完成,并结集出版。
每一次修订,情节都有所改动。新修版的故事细节和结局也略有改变,引来不少回响。目前两岸三地的出版分别授权于广州的广州出版社(2002年底开始出版,代替原来的三联书店)、台湾的远流出版社、香港的明河出版社。
题外话:著名科幻、武侠小说家倪匡先生是金庸先生的好友,曾在金庸外游时代笔《天龙八部》。
其它作品
《三剑楼随笔》
袁崇焕评传(文化普及性作品,非学术性著作,收录在《碧血剑》中)
被他人抄袭
20世纪80年代时,曾有人以“镛公”为笔名著书射雕前传、神雕前传之类的作品,无论包装和印制都与金庸的作品集极为相似。在香港部分租售旧小说的书店中仍然存在。在中国大陆,也有类似的抄袭的作品,不但书名类似,而且署名作者也和金庸很类似,如“全庸”、“金康”、“金庸新”“高庸”等。
原贴:金庸先生写过那些小说?
山海寻远
yikedamili
Q俊_J_伟W
风格别致
泠泠蛇
流行的云
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飞狐外传,雪山飞狐,连城诀,天龙八部,射雕英雄传,白马啸西风,鹿鼎记,笑傲江湖,书剑恩仇录,神雕侠侣,侠客行,倚天屠龙记,碧血剑,鸳鸯刀。这些得每一部都可以表现出金庸教授的资深得水平,说这些小说是金庸文化的全部提现更是无可厚非,而且金庸教授不仅仅是武侠小说第一人,而是文学大家,新武侠金字塔顶尖大神!
fruily
乐游慢游
雪—《雪山飞狐》(1959年)
连—《连城诀》(1963年)
天—《天龙八部》(1963—1966年)
射—《射雕英雄传》(1957—1959年):金庸“射雕三部曲”之第一部曲,也是其成名作。
白—《白马啸西风》(1961年):附在《雪山飞狐》之后的中篇小说
鹿—《鹿鼎记》(1969—1972年)(封笔之作)金庸巅峰之作,代表了金庸的最高成就
笑—《笑傲江湖》(1967年)
书—《书剑恩仇录》(1955年)--第一部小说
神—《神雕侠侣》(1959—1961年)--金庸“射雕三部曲”之第二部曲
侠—《侠客行》(1965年)
倚—《倚天屠龙记》(1961年)--金庸“射雕三部曲”之第三部曲
碧—《碧血剑》(1956年)
鸳—《鸳鸯刀》(1961年)--附在《雪山飞狐》之后的中篇小说
据我所知就鸳鸯刀没有拍吧 实在太短 没得编
lisirui
金庸曾把所创作的小说名称的首字联成一副对联: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见鹿鼎记•后记和“金庸作品集序”)现在已经广为流传并多次被香港和中国内地拍成电视剧与电影,也是“金迷”的必读书目(括号内为该书开始创作年份):
飞─《飞狐外传》(1960—1961年)
雪─《雪山飞狐》(1959年)
连─《连城诀》(1963年)
天─《天龙八部》(1963—1966年)
射─《射雕英雄传》(1957—1959年):金庸“射雕三部曲”之第一部曲,也是其成名作。
白─《白马啸西风》(1961年):附在《雪山飞狐》之后的中篇小说
鹿─《鹿鼎记》(1969—1972年)(封笔之作)金庸巅峰之作,代表了金庸的最高成就
笑─《笑傲江湖》(1967年)
书─《书剑恩仇录》(1955年)--第一部小说
神─《神雕侠侣》(1959—1961年)--金庸“射雕三部曲”之第二部曲
侠─《侠客行》(1965年)
倚─《倚天屠龙记》(1961年)--金庸“射雕三部曲”之第三部曲
碧─《碧血剑》(1956年)
鸳─《鸳鸯刀》(1961年)--附在《雪山飞狐》之后的中篇小说
《越女剑》(1970年)--附在《侠客行》之后的短篇小说。金庸本意为“三十三剑客图”各写一篇短篇小说,最后只完成了头一篇《越女剑》,亦没有包含在对联之中。
原贴:金庸先生的小说有几部?
tomdalian
雪─《雪山飞狐》(1959年)
连─《连城诀》(1963年)
天─《天龙八部》(1963—1966年)
射─《射雕英雄传》(1957—1959年):金庸“射雕三部曲”之第一部曲,也是其成名作。
白─《白马啸西风》(1961年):附在《雪山飞狐》之后的中篇小说
鹿─《鹿鼎记》(1969—1972年)(封笔之作)金庸巅峰之作,代表了金庸的最高成就
笑─《笑傲江湖》(1967年)
书─《书剑恩仇录》(1955年)--第一部小说
神─《神雕侠侣》(1959—1961年)--金庸“射雕三部曲”之第二部曲
侠─《侠客行》(1965年)
倚─《倚天屠龙记》(1961年)--金庸“射雕三部曲”之第三部曲
碧─《碧血剑》(1956年)
鸳─《鸳鸯刀》(1961年)--附在《雪山飞狐》之后的中篇小说
《越女剑》(1970年)--附在《侠客行》之后的短篇小说。金庸本意为“三十三剑客图”各写一篇短篇小说,最后只完成了头一篇《越女剑》,亦没有包含在对联之中。
原贴:金庸先生的小说有几部?
恋上橘子
一、电视剧
1、飞狐外传
1977年 香港佳视 卫子云(胡一刀/胡 斐) 白 彪(苗人凤) 文雪儿(程灵素)
米 雪(袁紫衣)李通明(苗若兰)这是把雪山飞狐和飞狐外传合在一起拍成的电视剧
2、雪山飞狐
1986年 香港无线 吕良伟(胡一刀/胡斐)谢贤(苗人凤)曾江(田归农)景黛音(程灵素)
周秀兰(袁紫衣)曾华倩(苗若兰)
1991年 台湾台视 孟 飞(胡一刀/胡 斐) 龚慈恩(程灵素) 伍宇娟(袁紫衣/袁银姑/圆性)
1998年 香港无线 黄日华(胡一刀)陈锦鸿(胡 斐)佘诗曼(苗若兰) 张兆辉(田归农)
尹扬明(苗人凤)
2006年 慈文影视制作有限公司,王 晶导演,聂 远(胡 斐)朱 茵(袁紫衣)钟欣桐(程灵素)
黄秋生(胡一刀)
3、连城诀
1989年 香港无线, 郭晋安饰狄 云,黎美娴饰戚 芳。
2004年 内蒙古电视台 吴 越饰狄 云,何美钿饰戚 芳,舒 畅饰水 笙。
4、天龙八部
1982年 香港无线 梁家仁饰乔 峰,黄日华饰虚 竹,汤镇业饰段 誉,石修饰慕容复,陈玉莲饰王语嫣,
杨盼盼饰木婉青,陈复生饰阿 紫
1990年 台湾中视 惠天赐饰乔 峰,关礼杰饰段 誉,宋罔陵饰王语嫣,张咏咏饰阿 珠
1995年 香港无线 黄日华饰乔 峰,李若彤饰王语嫣,陈浩民饰段 誉,樊少皇饰虚 竹
2003年 内 地 胡 军饰乔 峰,刘 涛饰阿 朱,林志颖饰段 誉,刘亦菲饰王语嫣,高虎饰虚 竹
5、射雕英雄传
1976年 香港佳视 白 彪饰郭 靖,米 雪饰黄 蓉。梁小龙饰杨 康
1983年 香港无线 黄日华饰郭 靖,翁美玲饰黄 蓉,苗侨伟饰杨 康
1988年 台湾中视 黄文豪饰郭 靖,陈玉莲饰黄 蓉,潘宏彬饰杨 康
1994年 香港无线 张智霖饰郭 靖,朱 茵饰黄 蓉。罗嘉良饰杨 康
2003年 内地 制片人张纪中,李亚鹏饰郭 靖, 周 迅饰黄 蓉。
2006年 香港唐人公司 导演李国立,胡 歌饰郭 靖,林依晨饰黄 蓉。
6、白马啸西风
香港丽的(亚视前身)杨盼盼在剧中主演李文秀,年份未查到
7、鹿鼎记
1977年 香港佳视 文雪儿饰韦小宝,程思俊饰康 熙。
1984年 香港无线 梁朝伟饰韦小宝,刘德华饰康 熙,商天娥饰阿 珂/陈圆圆。
1998年 香港无线 陈小春饰韦小宝,马浚伟饰康 熙,梁小冰饰阿 珂/陈圆圆。
2000年 台湾华视 张卫健饰韦小宝,谭耀文饰康 熙,朱 茵饰阿 珂,郑伊健饰陈近南。
2006年 内 地 制片人张纪中, 黄晓明饰韦小宝,钟汉良饰康 熙,应采儿饰阿 珂。
8、笑傲江湖
1984年 香港无线,周润发饰令狐冲,陈秀珠饰任盈盈,戚美珍饰岳灵珊。
1985年 台湾台视,梁家仁饰令狐冲,刘雪华饰任盈盈,应采灵饰岳灵珊。
1996年 香港无线,吕颂贤饰令狐冲,梁佩玲饰任盈盈,陈采岚饰岳灵珊。
2000年 台湾中视,任贤齐饰令狐冲,袁咏仪饰任盈盈,陈德容饰岳灵珊。
2000年 新加坡电视机构,马景涛饰令狐冲,范文芳饰任盈盈,李锦梅饰岳灵珊。
2001年 大陆央视,制片人张纪中, 李亚鹏饰令狐冲,许 晴饰任盈盈。
9、书剑恩仇录
1976年 香港无线,郑少秋饰陈家洛/福康安/乾 隆, 汪明荃饰霍青桐,余安安饰香香公主。
1986年 台湾台视书剑江山游天龙饰陈家洛/乾 隆,森 森饰霍青桐,杨丽音饰香香公主。
1987年 香港无线 彭文坚饰陈家洛, 罗慧娟饰霍青桐, 梁佩玲饰香香公主,任达华饰乾 隆。
1992年 台湾华视 导演鞠觉亮, 何家劲饰陈家洛,沈孟生饰乾 隆,刘雪华饰霍青桐,傅娟饰香香公主
1994年 大陆央视 黄海冰饰陈家洛,王卫国饰乾隆,王菁华饰霍青桐,杨雅娜饰香香公主。
2002年 台湾中视 香港唐人公司、新加坡报业传讯,赵文卓饰陈家洛,陈昭荣饰乾隆,关咏荷饰霍青桐,
颜颖思饰香香公主。
2008年 湖南电广传媒股份有限公司节目分公司 乔振宇饰陈家洛,郑少秋饰乾隆,周丽淇饰霍青桐,
姚笛饰香香公主。
10、神雕侠侣
1960年 电视4集 香港粤语长片,谢 贤饰杨 过,南 红饰小龙女。
1976年 香港佳视 罗乐林饰杨 过,李通明饰小龙女。
1983年 香港无线 刘德华饰杨 过,陈玉莲饰小龙女。
1984年 台湾中视 孟 飞饰杨 过,潘迎紫饰小龙女。
1995年 香港无线 古天乐饰杨 过,李若彤饰小龙女。
1998年 新加坡电视机构 李铭顺饰杨 过,范文芳饰小龙女。
1998年 台湾台视 任贤齐饰杨过,吴倩莲饰小龙女。
2006年 内地 制片人张纪中,黄晓明饰杨过,刘亦菲饰小龙女。
11、侠客行
1985年 台湾华视,莫少聪 (石中玉 石破天)
1989年 香港无线,梁朝伟 (石中玉 石破天)
2001年 内蒙古电视台王新民导演,吴 健扮演石破天,周 莉扮演丁 当。
12、倚天屠龙记
1979年 香港无线 郑少秋饰张无忌,汪明荃饰赵 敏,赵雅芝饰周芷若。
1984年 台湾台视 刘德凯饰张无忌,刘玉璞饰赵 敏,喻可欣饰周芷若。
1986年 香港无线 梁朝伟饰张无忌,黎美娴饰赵 敏,邓萃雯饰周芷若。
1993年 台湾台视 马景涛饰张无忌,叶 童饰赵 敏,周海媚饰周芷若。
2000年 香港无线 吴启华饰张无忌,黎 姿饰赵 敏,佘诗曼饰周芷若。
2003年 台湾华视 苏有朋饰张无忌,贾静雯饰赵 敏,高圆圆饰周芷若。
13、碧血剑
1977年 香港佳视 陈 强饰袁承志,文雪儿饰温青青,李通明饰阿 九,石 天饰金蛇郎君。
1985年 香港无线 黄日华饰袁承志,庄静而饰温青青,毛舜筠饰阿 九,苗侨伟饰金蛇郎君。
2000年 香港无线 林家栋饰袁承志,欧子欣饰温青青,佘诗曼饰阿 九,江 华饰金蛇郎君。
2006年 大陆,总导演、制片人张纪中。窦智孔饰袁承志,黄圣依饰温青青,焦恩俊饰金蛇郎君。
14、鸳鸯刀(无)
15、越女剑(金庸短篇)
1986年 丽的电视 李赛凤饰阿 青,岳华饰范 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