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地”、“天”、“道”是什么?

普普兔
老子关于“人”“地”“天”“道”的论述,是中国历史上最早向天命观挑战,用新的宇宙观取代上帝神学的天道自然说的重要观点。
最为人津津乐道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几句话,出自《老子》第二十五章。说的是人取法地理,大地才能提供人们生存的条件;地理取法天时,地上万物才能生发成长;天时取法“道”,顺其本来的样子,就能保持常态,维系平衡,而不失恒久;而“道”也要取法自然,随顺万物自己本来的状态。最后一句的“道法自然”,并不是说在“道”之外还有个更为根本的“自然”。在老子的思想里,“道”就是“自然”,“道”总是“自然”,“道法自然”实际上是说“道”以自身为法则。“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最终是要过渡到人法“道”,人法“自然”。
“道”是老子思想中最重要的概念,有着极为丰富的含义。在上面这几句话里,老子明确指出,“道”先天地而存在,是万物的本源,天地都是从“道”中产生。这一思想后来成为道家理论最核心的内容之一。老子依据这一思想开创了道家学派,第一次探讨了万物的本源问题,开辟了中国形而上学的传统,对中国哲学做出了重要贡献,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从宇宙观的高度考察自然、观察社会、探讨人生问题的伟大思想家。

大米
这一章的上半阙是讲道的性状是大(大,逝,远,返),后半阙讲道,天,地,王都有道的大这个性状,从而指出人应该怎样才能修成圣王。
“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居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因为道,天,地具有大这个形状是普遍都能认可的,《道德经》里多处阐述天,地是道的体现,并利用天地去讲道的运行原理,比如“天地以万物为刍狗”。但王要怎样才能跟道,天,地一样,也具有大这个性质呢?
就要通过学习蕴藏在地,天,道里面的道的根本属性:大。王只有具备了这一属性,才能够成为那种老子所期待的可以做到“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的王。
所以老子在这里提出来,人要法地,法天,法道,法自然。实际上是教导治国者如何才能成为圣王。

某千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在这句话中,“地”指的是广袤的大地,“天”指的亘古运转的天体。
有种叫‘类’的动物,身兼雌雄两性,能自生自育。本性不可改,运命不可变,时间不可留,道不可闭塞。得到道就能成功。
孔子解释的意思为乌鸦喜鹊孵化而生,鱼儿濡沫而生,蜂类则是化生,弟弟出生,哥哥失爱而啼哭。我离开自然造化已经很久了,自己尚未达到天人合一的境地,怎能去教化人呢?
”道”是《道德经》的核心思想,它存在于天地万物形成之前的“无”中,又主宰并化生天地万物。
这个“道”,实际上就是对天地万物的规律性认识,即自然大道,“道”是规律,是真理,它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
我们讲明白什么是道,理解了“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因为一个字只有放在句子的语言环境中才能解释的透彻。
有一个东西混然而成,在天地形成以前就已经存在。 听不到它的声音也看不见它的形体,寂静而空虚,不依靠任何外力而独立长存永不停息,循环运行而永不衰竭,可以作为万物的根本。
它广大无边而运行不息,运行不息而伸展遥远,伸展遥远而又返回本原。 所以说道大、天大、地大、人也大。大,而人居其中之一。 人取法地,地取法天,天取法“道”,而道纯任自然。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是老子思想中的精华,体现了老子对人这个自然产物清醒的认识。
只有法天效地、乐天知命、顺应自然,追求天地人合一的生存状态和境界,才是符合道的,人才能得到真正的发展。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地天道可以理解为,道在冥冥中主宰着天、地、人,而又无时无处不在,所以,我们讲天人合一,就是顺道应物,追求道之浑然一体的境界。
如此才能达到真正的和谐共处。人始终应该顺应自然大道,也不可能超越自然,所以地天道指的是自然以及自然界存在的所有“生物”。
道”是虚体的,无形无象,人们视而不见,触而不着,只能依赖于意识去感知它。虽然“道”是虚体的,但它并非一无所有,而是蕴含着物质世界的创造性因素。
这种因素极为丰富,极其久远,存在于天帝产生之先。因而,创造宇宙天地万物自然界的是“道”,而不是天帝,老子从物质方面再次解释了“道”的属性。
老子的思想主张是“无为”,《道德经》以“道”解释宇宙万物的演变,“道”为客观自然规律,同时又具有“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的永恒意义。
《道德经》书中包括大量朴素辩证法观点,如以为一切事物均具有正反两面,并能由对立而转化,是为“反者道之动”,“正复为奇,善复为妖”,“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又以为世间事物均为“有”与“无”之统一,“有、无相生”,而“无”为基础,“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跛脚猫
老子的哲学思想和由他创立的道家学派,不但对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而且对中国2000多年来思想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所以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的地天分道可以理解为自然和自然规律,是一种解释人的哲学思想的思维方式,这些仅代表跛脚猫的观点,不足之处请朋友们指正。
这是跛脚猫的第87篇问答,感谢阅读,关注我每天分享读书智慧,祝你一生幸福。

laphetah
《道德经》有云:“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所谓法地、法天、法道者,不是法其形,而是法其道、法其理。因为人有人之道、地有地之道,天有天之道,道有道之道,寰宇道重,虽浑然为一,但层次有别。修行者,能知晓修行之功程次第,才能层次递进,循阶而上,不致于幻想一步登天而踏空。
地之道——在于其博大宽广、厚德载物,亦在于其忍辱负重、生养万物,更在于其谦下自卑、利物不争,而常人则心胸狭窄、自私自利,亦自高自大,还容易怨天尤人、不堪重负,难以立德自保,所以人要法地。天之道——慈悲为怀、生生不息,无所不包、无所不容、虚怀若谷……地虽大,尚需法天之长。
天地无私大公,但有形有质,但亦需法道,因为道之道——无声无臭、无色无欲、无形无象……虚无妙有,自在自然,生育天地,运行日月。道,无量无边,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yingbj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这句话就是告诉我们,天地万物的形成过程:先有天,再有地,有天地,然后有人和万物。
从太极阴阳图看:黑鱼代表地,阴。白鱼代表天、阳。“天乃道”,白鱼就是天,只有一个黑点,然后一片空白。这个黑点就是道,《老子》所讲的“其中有精”。精者,小之微也。慎独,慎的就是这“莫见乎隐,莫显乎微”的像水一样、循环于天地间的道。道,之所以能生天地万物,正是因为“其中有精”。故曰“天地含精,万物化生”。
黑鱼代表地,表示无穷个精微的黑点聚合,而形成地。
辟和阖,就是阴阳(天地)的辩证关系。阳阖(聚合)成阴,阴辟(分散)为阳。所以阳爻为“一”,阴爻为“——”,两条聚在一起的阳爻构成阴爻。
法,法自,来自、来源于……
自然,自:自己、原本,然:这样。自然:原本这样,即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不管你承不承认它,它就这样存在着。
所以 ,这句话的意思是:人来源于地,地来源于天,天来源于道,道就是自然而然的客观存在。

溏心风暴家好月圆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出自老子《道德经》。
其实地就是土地,大地。因为人行走在大地上,在土地上狩猎,放牧,居住,要躲避野兽,找到适合自己隐藏的地点,存放食物,找到水草茂密的地点,找地势高,背风向往的土地挖掘洞穴。所以人大多数的时间都是需要学习,了解土地的变化规律。
地法天,天就是我们讲的空气对流层了。因为,土地上的万物生长,都需要阳光的照射,雨水的滋润,还需要云层来遮挡过多的紫外线。
天法道,道是太阳系内所有事情都遵守的一些列规律。矛盾统一的辩证的规律。
道法自然,自然就是,宇宙中不以人的意志作为转移的所有现象,规律的综合。

jessie
唉,走马观花般的读完评论,想一想,认为还是说两句吧。老子这是在说天地万物都是属于生命的。或者说道是属于造化生命的。又或者说天地万物和人都是由道按部就班有秩序的造化的。用图描述~道就是阴阳相和的太极图,是源于河图洛书的原理性变形图。。从造化生命的角度注释,太极图描述的就是精子和卵子的结合。而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则是用植物从种子发芽到长出真叶来描述道造化万物的秩序的。道就是种子,落地生根就是道生一,芽脱去外壳,露出两片假叶即是一生二,两片假叶中间生出一个芽即是二生三,当中间所生之芽成现出真叶后,万种植物就开始现出真形,也就是三生万物了。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则是说天地万物和道都是属于生命的,或者说都是具有生命的,都是能够造化生命的。也就是说,真正弄明白了道,就会明白人类的文明发展之归宿。这个问题鄙人今年将发表自己的拙见,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

颗女子
地是相对天而说的。天相对道而说的,道是相对自然而说的。大自然就是整个宇宙。道就是整个宇宙的运行法则。而天依据这一法则运行的。而地又依据天的运行而进行四季变化的。而人是以大地为依托生长的。所以要按照四季的规律去生活的。

微微
‘大王2639’的悟空问答里面,有关于这句话的、最正确的答案。

林下清风
随文化概念的进步,”地”应是地上物质,”天”应是天生精神,道就是 万物运行而 成的轨道规律,人是指人与社会的实践活动。那么,”人法地”可是”人法地法、人地之法”即实践之道、物质之道和实践与物质之道共同组成的自然科学物质与实践
之间”前后相随”主导规律体系;同样,”地法天”是物质之道、精神之道和物质与精神之道共同组成社会科学”高下相倾”主导规律体系。”天法道”则应是思维科学(人脑)物质与(活力)精神间 “难易相成” 主导规律体系。”道法自然”乃为长期天道规律与短期阴阳法理组成“长短相形”或”道生命运”的根本道法规律关系(参见道德经1、2章)。

jesse
“法”在这里是动词,意思是“遵守,顺从”。这样去理解,就大致能理解了: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人在大地上生存,遵守大地万物生长作息的规则;
大地承天,万物的生长繁衍和迁徙是依据自然气候的变化而进行的;
自然气候,天象变化遵从宇宙间的“大道”运行;
而宇宙间的“大道”,则是世间万物本来的样子。
老子的学说核心是“无为”,遵从“大道”。而这句话更清晰形象地讲明了“天、地、人”与“自然”的关系。理解的难点在“自然”,这个“自然”,并非我们平时说的“大自然”,天大地大,“道”最大。“道”又怎么会去遵循大自然呢?这个“自然”,是指万事万物本来的样子。“大自然”这个我们现在用得很多的词是从这里衍生出来也不一定。
所以前三个“法”字可以理解为顺从,而第四个法字理解为“即,是”也对。
道性自然,无所法也。“自然”即“道”。

清馨
这句话出自道德经.第二十五章 地,指的地球。天,指的是宇宙。道,指的是大道(自然规律)。老子核心学说的核心是,“无为”,遵从大道。这句话形象地说明了,天、地、人与自然关系。这里自然指的并不是大自然。这个自然,指的是万事万物本来的样子,也就自然规律。那么道是怎么生成呢?老子在《道德经》第二十五章有阐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道生一:一就是混沌一片,按照我们中国传统文化,大家都知道,盘古开天地的神话。天地初开之前,是混沌一片。一生二,指的天地间的阴阳两气,。二生三,阴阳两气是个对立面,互相作用。进而生成万物。道是独一无二的,道本身包含阴阳二气,阴阳二气相交而形成一种适匀的状态,万物在这种状态中产生。万物背阴而向阳,并且在阴阳二气的互相激荡而成新的和谐体,这是老子对道的基本原理的进一步阐述。

火柴杆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意思是人取法地,地取法天,天取法“道”,而道纯任自然。
(一),人法地释义:人立足于地是顺应天地之运行规则才得以生,得以亡的道理。
人法地:含义 :人只有立足于地,才能符合天地运行,得以而生,获以而亡。
(二),地法天释义:大地运行于天体之中,顺应天体所为,得以合于大道,才能生长世间万物,创造未来。在这里天体~指·银河系,大道~指·包容所有星系的‘’天体‘’大道之一。
地法天:含义:大地行于天体运转,才可合道之理,理应规律运行,方能造世间万物。
(三),天法道释义:天应自然之理行于大道之中,顺应大道运行,得自然之法,道当然得一长而生,是生永生之体。天法道:含义 :天行道中,符合自然法则,自然无法则不能生道,道无自然则无法得一而生。
道法自然:含义 · 道生于自然,当然合于自然。
扩展:
1、“人法地”,是就地的全载之德而根据自身的所限得以全安,即从等差对比的效法中得以明晰自我本质存在的全部能量,而升之法则的意蕴。
2、“地法天”,是就天的运化四时之功而使大地的全载之物有所孕化,这也只是从等差对别的效法中得以明晰自我本质存在的全部能量,而升之法则的意蕴,而不是说地在效法天的形式中获得于自身本质存在之外的东西。
3、 "天法道",四大之间的相法只是就彼方的性质之大而转法于自身,天法道的意蕴也同前两处一致。天的意义较之地更为飘渺,是因为我们对天的认识是从日月的交替、四时、六气的变化而归总的周期性概念,但不论如何,较之于道,它仍旧只是有这些能为。而不能有所逾越。

yuli
人不离地。地不离天。天不离道。道不离自然够明白吧。离开就over

*.*゛(
所说谈因,阴影面膜背,景警察爱摄征!三字经,天,地里:尤其亿万千百!十篇章复双个一,讲语言文间话句。向上题算朝术意义,转发者小晓息夕
启晓秒革岁命令时,似丈尺良辰寸头。十二像征哲主义务,教育师育碧导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