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癌症晚期患者来说,很多治疗方法包括靶向治疗只能延长几个月的生命,却可能带来很多痛苦,花费也极高。治还是不治,到底该如何选择?

光影世界
这个没有统一标准,也不能单纯用金钱和生存时间来衡量,只能说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选择和标准!
说个我自己的病人吧,2017年4月份,60岁的吴大爷刚刚退休就发现了肝癌,肿瘤20㎝,晚期!
这种情况如果不治疗,预计生存期不超过3个月,而且病人已经开始出现疼痛症状,需要止疼药才能控制!
病人有一个女儿,非常孝顺,不能接受这个现实,他本人也不甘心,刚刚退休,还没开始好好享受生活却要面临死亡,不能接受这样的命运!
我们提供了两个治疗方案:第一,介入治疗,控制肿瘤,比较安全,但延缓生存时间有限,毕竟肿瘤还在身体里;第二,冒着风险切除肿瘤,有可能马上人就没了,如果手术成功,能够有一个大概率的机会多活一两年。再者就是其他,什么也不做或者去看中医,将这些方案告诉家属,并让他们自己考虑选择!最终一家人都希望能够手术切除这个大肿瘤,有一个活下去的机会!
看到家属态度这么积极,病人极强的生存欲望,我们也决定冒着风险去切掉这个肿瘤。手术很艰难,由于肿瘤比较大,视野较差,而且还侵犯了部分膈肌,经过6个小时的艰难操作,终于完整的切除了大肿瘤还有部分膈肌,只剩下了一小半肝脏!
幸运的是,术后病人恢复比较顺利,剩下的肝脏能够很好的完成工作,一家人都很开心,又看到了希望。
2个月以后按照惯例要回来复查,噩耗再次传来,在剩下的肝脏上发现了一个小的病灶,2㎝大小,考虑术后复发!也有可能是之前已经发生肝内转移,现在长出来了!怎么办?跟家属沟通以后,家属的态度只有一个,只要有办法处理,就治疗!病人也很积极,非常配合。于是选择介入治疗,来控制肿瘤!
介入做完以后1个月复查CT,发现病灶稳定,没有变化,总算是松了一口气,接下来还是2个月以后复查,结果再次让人揪心,发现肺上出现了多个结节,考虑转移,肝脏病灶仍然稳定,看来介入效果还不错。但是,肺转移只能通过药物来控制了,现在的标准治疗就是靶向药物:索拉非尼,然后跟他们都说了有效率并不高,而且费用昂贵,副作用也较多。但是,家属和病人都没有犹豫,选择吃靶向药!
2017年9月开始吃索拉非尼,吃了大概半个月,开始出现了一些副作用,手足综合症,主要是手足脱皮,而且伴有疼痛。病人却告诉我,医生,我没事,能坚持。我说如果坚持不了就减量,但是可能会影响疗效,他回答说没关系,能坚持。但是我能看得出来他很痛苦,我心里有点不忍,也只好再等等,看看药物效果。
吃了1个月以后复查甲胎蛋白和肺CT,甲胎蛋白比之前下降,肺CT也提示肿瘤较之前变小,索拉非尼治疗有效,仿佛又看到了希望。继续吃索拉非尼,这时候手足综合症也没有原来那么严重了。
2017年12月再次复查甲胎蛋白及肺CT,遗憾的是指标升高,肺肿瘤增大,索拉非尼无效了,只能选择二线治疗药物:瑞戈非尼。因为之前吃索拉非尼造成的副作用,我建议他休息半个月再开始吃瑞戈非尼,要不然瑞戈非尼同样会带来很大的副作用,身体会受不了的!
2018年1月开始吃瑞戈非尼,刚开始耐受不错,没有明显副作用。一个月以后复查甲胎蛋白和肺CT,甲胎蛋白明显下降,肺CT显示肿瘤缩小。确实值得高兴,他算是幸运的了,因为二线治疗的有效率远远低于一线治疗,而一线索拉非尼的有效率也就20%左右!不管怎么样,有效果就是好事。
故事有点长,未完待续……

跳动的音符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先给大家看几个案例:
“我妈是怕我花钱,不想治了。”虽然在大海母亲的眼神里,满是对死亡的渴望和生的惧怕,刘大海却觉得,母亲只是怕花钱,但他不怕,多活一天是一天。“我不能回村让别人说,我因为怕花钱不给老娘治病。”
晓舜妈妈丝毫没有犹豫的拒绝。在她的意识里,只要孩子活着,就是好的,但是她忽略了,孩子想怎样活着,也没有考虑等父母去世后,孩子面对的是怎样的境地。
今年10月,刘恩名被确诊为直肠癌晚期,肺、肝均有大面积转移。在诊断摆在面前的时候,他最先想到的,依然是活着。
但由于肿瘤多器官扩散,刘恩只能做造瘘,弃肛保命,延长生存期。但就在住院治疗的第二天,刘恩名突发便后喷血,整个卫生间的坐便内外都是流淌的鲜血。紧急手术后,一觉醒来的刘恩名发现自己的身上插上了4根管,腰上有3个大小不同的洞,刀口贯穿了整个上身,不仅刀口疼,癌细胞的扩散让刘恩名全身上下也都剧痛不止,每天只能靠服氨酚羟考酮减轻病痛,维持着生命。刘晓晴说,父亲军人出身,从来不会说“坚持不了”的字样。但在得知就算化疗也最多只有6个月左右生存期后,刘恩名拉着女儿的手说:“孩子,我想回家了,这次来北京走的匆忙,很多人还没见到,回家看看,就在家走了,也安心。”刘晓晴说,那天父亲一句“死,我不怕,但这个过程,我真怕了。”让自己下定决心放弃治疗,怀念和舍不得,都没有爸爸不受罪重要。
在晚期患者的最后一段旅程中,“治疗选择”无疑成为了患者家属之间的博弈,而目前在两者之间还有另外一种可选择方式——安宁疗护。

2002lily
我是鼻咽癌患者,2012年怀孕时发现脖子长了一块硬硬的东西,去本地医院看,说是甲状腺,说生完切除就好,B超也没说什么问题。剖腹产生了一对双胞胎后,硬块越来越大,也不敢进补。大约一个月去检查发现鼻咽癌中晚期,当时很彷徨,可怜我刚满月的儿女,如果他们没了妈怎么办?那不是很可怜吗?选择了放化疗同期治疗,看了差不多两月,期间辛苦真不想回想,可喜的是癌细胞没了。但是2015年复检原位长出来了,想着第一次治疗的辛酸,坚决不做放疗,选择了手术和几次化疗。观察半年后,癌细胞在原位又长出来了,再切了一次,医生说切不干净,靠近大动脉,不敢切(近期去复查,主诊医生说现在技术完成能切干净)。然后少量放疗60次,加自费靶向药。(小孩多得娘家照了,老公辞掉工作照顾我几年)。2017年3月治疗结束,到现在,慢慢恢复了。个人觉得心态很重要,我就想着让儿子女儿还有个妈。家人支持也很重要,娘家和老公很照顾我的心情。当时吃不下饭都是看着吃播们吃,心情压抑就听着瑜伽放松音乐,现在熬过来。现在出门,别人也看不出我是病人,喜欢节假日一家4口开着车到处玩。希望你也能有一颗坚强的心,我相信坚持治疗肯定会好的。

孜然薄荷
朋友的舅舅是一位有钱的大老板,不到五十岁,可以说是一位成功人士,房子、车子、票子都不缺,老婆保养的也很年轻,还有两个儿子一个女儿,三个孙子。他每天都忙着谈生意挣钱,但是几乎每年都会体检,而就在18下半年,他出现了腹痛的症状,但是想着年前体检时都正常,也没有太当回事,想等忙完这一阵子再去检查,到年底才终于有机会歇一歇了,他这个时候的腹痛已经到了难以忍受的地步了,他本以为还是小问题,不曾想检查结果竟是胰腺癌晚期,已经错过了手术治疗的时机,只能选择放化疗,最后疼的是整夜睡不着觉,钱没少花,但是命还是没有保住,从确诊到去世只用了三个月的时间,他的家属也曾说过,如果当时不治疗,会不会多活一段时间,少受些苦。
癌症晚期患者,治还是不治,这是患者与家属非常纠结的问题,不治,怕错过最后活命的机会,治疗,又怕患者承受不住治疗的痛苦,反而加速死亡,最终人财两空。个人认为治与不治,还要从患者的具体情况来分析,对于年轻的癌症患者,毫无疑问的还是要选择治疗,而对于年老体弱者,可能瞒着他们,顺其自然是最好的选择。

3Amber4
作为一名医生,我想说的是,对于晚期癌症,肿瘤终末期的患者,现在的治疗办法确实不多,无论是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生物治疗,还是化疗等治疗手段,对于终末期的癌症,治疗效果都是非常差的。对于预期寿命少于半年或者三个月的患者,花费高昂的费用来治疗癌症,到底值不值,这不仅是摆在患者和医生面前的难题,也是一个社会经济学,伦理学方面的难题。
对于肿瘤终末期的患者,花费了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只能勉强的延长几个月的寿命,到底值不值得,如果不考虑经济因素,当然是值得的,而且,前提是患者要活得有质量,尽可能的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生活治疗,在生命的最后时刻,活得有尊严。
如果家庭经济条件很一般,花费十几万,可能会让全家举债,一夜回到解放前,这就需要慎重考虑了,当然,亲情爱情是无价的,能让患者多活一天,一小时,一分钟那些也是好的。但是,我们往往只是在乎生命的长度,往往忽略了生命的质量。与其让患者在痛苦,绝望,疼痛中死去,不如让患者自己选择离去,在自己能够做出决定的时候,勇敢的结束自己的生命。
现在很多医院成立了安宁病房,就是专门收治肿瘤终末期的患者,让他们能够在生命最后的时刻,能够走的安详,走的没有痛苦。
在我国,安乐死还是非法的,我希望有一天,我们可以对安乐死立法,让安乐死合法化。经过医生系统的评估,如果患者已经“无药可救”,整天处于无尽的痛苦,疼痛,无法进食等情况下,患者可以有权利选择自己的死亡。我们无法选择自己的出生,请给我们选择死亡的权利。

冬桑
我有个姑妈,目前就选择了放弃治疗,回家静养了。
2年前治疗已经花了十多万,现在都还没还清,后面又转移了。
如果要化疗,又要十多万。
可是,家里再也凑不出钱了。能借的都借了,又是晚期,医生说你们家人商量吧。
其实开始的时候家里有钱的,被表弟拿去赌,网络赌博那种,输了三十多万。
这三十多万还是姑丈上班意外身亡的赔偿,结果被儿子赌得底裤都不剩。
我们现在也爱莫能助~
我们也想帮忙,可是帮不上了。就算我们支持化疗,挺多是2-3年的时间,后面她孩子还得面临巨额的债务。
所以,没钱的,只能选择放弃了。
有钱的话,就继续治疗吧,不一定是化疗,可以选择其他方法,贵一点。
不过,面对一条生命,怎么选择都是一种无奈。
如果还能争取医治,砸锅卖铁都要治吧。

林林0528
癌症晚期患者治愈已经不太现实了,治疗基本上是以延长生命为目的,采取放疗、化疗以及靶向药物、免疫制剂等手段, 也包括姑息性手术。
对于患者而言:在治不治的问题上,每个病人想法不一样,各家也有各家的难处,最后的决定也没有谁对谁错,没有标准答案!但有时有些病在经济能力支持下真的可以延长生命。
情况一:如果有的患者癌症阶段已经到了晚期,很多人往往就可能已经往最坏的方向去考虑了,但是,一定要结合患者的情况来考虑,因为癌症和癌症也是不一样的,如果是结肠癌或者是淋巴癌,通过医院的一些方法治疗,还是能够有治愈的可能,就算是一些其他的癌症,也能够通过医院的各种治疗方法和特效药,控制病情的发展,缓解患者的痛苦,延长患者的生命时间。
情况二:如果癌症患者真的已经到了晚期,医院的所有治疗方法,都已经对患者完全的无效,除了增加患者的疼痛之外,没有任何的积极作用时,家属和患者商量,尽量回家休养为好。一方面,大家都心知肚明,这个时期,已经是患者最后的一段时期,如果能够在家里和家人在一起,未尝对于他不是一种心理慰藉,也方便家人对他能够照顾更好的照顾。
情况三:有的家属,往往是出于过多的考虑,对于患者隐瞒他的病情,然后不断的给患者鼓舞和自信心,让他积极的和癌症做斗争,所以,社会上也总是会有一部分人在纠结这个话题,已经是癌症的晚期,患者的家属应该和患者说清楚吗?是直接对患者讲还是应该跟患者的家属来讲呢?其实关于这个问题,可能真的降临到每一个人的身上,大家做出的决定,也可能跟现在思考的方法是不一样的,患者家属考虑的问题,往往是怕患者无法承受这样的后果,不积极的配合医生、医院的治疗,不过,如果患者思维清晰,大脑还是反应灵活的话,还是应该积极的跟患者去讲清楚这个问题,如果一味的去隐瞒病情,可能会对患者产生一系列的误导。所以究竟应该怎么做应该因人而异。
对于医生而言:铂桐疼痛专业医学顾问讲到只要病人有活着的欲望,医生就有治疗的动力,即使明确癌症晚期已经无法治愈,但依然需要制定治疗方案,晚期癌症的治疗方案应要根据患者的年龄、经济状况、治疗期望等方面做出考虑,在做到改善患者的病状的同时,也要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延长其生存期。
除此之外,为癌症晚期患者提供正确的护理,营造舒适的环境同样重要。
那么对于晚期癌症患者应该要如何做呢?一、缓解癌痛
癌痛一直以来都是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关键因素,所以要想提高晚期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就必须要缓解癌痛。除了靠药物帮助之外,患者还可以通过听音乐、读书、看电视等方式来转移自身注意力。
而且,癌痛和癌症并不可一同对待,特别是难治性癌痛的治疗已被医学界列为重中之重,癌症晚期患者更应该注重癌痛的治疗,在癌症治疗无法更进一步的情况下,癌痛的治疗首当其冲,需要肿瘤科、疼痛科等多个学科团队共同努力解决,尤其是疼痛专科医生所具备的微创介入技术在难治性癌痛治疗中具有重要价值。
二、心理指导
有时候摧残一个人的不是疾病,而是他的心理。拥有一个积极健康的心理,也是晚期癌症患者的必要一环。不仅病人自身要树立良好的心理,其家属、朋友也要做好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及时了解病人的心理状况。
三、家庭照顾
家人的护理对于晚期肿瘤患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饮食上的呵护,床铺的清洁、患者卫生的护理都离不开家庭的护理。
不能切身体会谁没有标准答案,但活着就有希望,珍惜生命,祝福健康。

lucy_ly
一个17岁小女孩,高中生,查出了白血病,是个土生土长的农村孩子,家里还有一个10几岁的弟弟,家里掏空家底、四处筹钱不到几个月就花光了30几万,但是小女孩想活着啊,虽然化疗让她头发掉光、身体消瘦,但是她还想尝尽这世间百态,感受这人间冷暖。父母也不想失去这样一个鲜活的女儿啊。
但后来情况越来越糟,小女孩因为免疫力低下急性肺部感染,胸腔积液。胸部要插两个管子,而且身体一天不如一天,小女孩好几次都说不想活了,太遭罪了,甚至进行绝食。而此时的父母面对一天天增加的医药费也开始绝望了,再有拿不出钱了,甚至连吃饭都要节约的很。面对时日不多的女儿,要何去何从呢?
作为一名医者,不想看到任何一位患者不能健康出院,但却看着很多人不能健康出院。对于晚期癌症患者来说,临终的关怀和体面的离去是至关重要的。如果人生只剩下3个月,会如何选择呢?全身插满管子?头发掉光?剧烈恶心、呕吐不能进食?全身疼痛不能忍受?还是久卧在床不能行动?我想我会选择体面的离去吧,干干净净、完完整整、安安然然。
不得不说的一个问题,现在的医保给老百姓带来了真真切切的实惠,很少再有家庭会因病返贫,那句笑话“一病回到解放前”已经好久没有听到了,但是仍有少部分人因为承担不了高额的治疗费用而放弃治疗(可以治愈的疾病),希望我们的国家日益强大,人民都能安康幸福。

axemy
题主可能对于癌症并不是真正的了解,就目前医学的发展来讲,癌症并不是绝症,并且照目前的发展趋势,癌症很有可能正在成为一种慢性疾病。
因此,癌症经过治疗,只能延长几个月的生命的说法是极不正确的,有一些癌症是完全可以治愈的,比如淋巴瘤,白血病,甲状腺癌、乳腺癌等,只要早发现,通过综合治疗是可以治愈的。还有一些通过药物是可以控制维持的。
当然大部分癌症尤其是晚期,癌症无法治愈,也无法获得缓解,生存期非常短,而且对人体造成的痛苦非常大。那么,究竟要不要进行治疗呢?这要从几个方面来看:
1、看癌症的种类和类型。有一些癌症虽然晚期,但是还是有治疗价值,而且治愈率又相对比较高。像李开复所患的淋巴瘤已经属于三期,通过综合治疗之后,现在生存的很好,与正常人无异。而像肺癌,胃癌、肝癌,这些恶性程度非常高的癌症,晚期治疗起来效果十分差,并不一定能够延长生存期。
2、看肿瘤对药物的反应。肿瘤对药物反应敏感的话,治疗效果一般比较好,相反的对药物敏感性差,治疗效果就差;包括一些靶向药物在内,也是类似的情况。有研究表明,靶向药物使用时发生的副作用越大,治疗效果越好。
而且目前很多癌症的治疗已经进入了分子治疗阶段,并不像以前治疗那么盲目了,在使用药物前都可以进行相应的分子基因检测,了解肿瘤的生物学行为(转移的概率和恶性程度的大小),以判断药物的敏感性和预期效果。
3、看病人的身体条件。一般专业的医生都要看病人的身体条件来决定是否进行相应的肿瘤治疗,那种盲目说大话,盲目用药的,基本上属于江湖游医。
判断标准有:功能状态评分标准,也就是卡氏评分(KPS)和体力状况评分标准(PS)。如果卡氏评分小于70,PS评分>2,那么进行化疗和放疗的风险性就非常高。换用我们普通百姓的话来讲,一个体质衰竭的病人不适宜进行这些带有打击性的治疗。
4、看家庭的经济条件。这一条,可能很多人都会比较有异样的看法。但在现实就是看病确实要根据经济条件,因为肿瘤治疗花费比较巨大,像一些晚期肿瘤的药物都很贵,特别是没有进入医保,普通家庭负担不起。因此很多病人以及家属就会根据自身的经济条件,做出人与医学愿景相背的选择。
综上所述,癌症患者究竟需不需要治疗?要不要治疗?能不能治疗?这都是一个多方面的现实考量,具体到某一个个体,情况都非常复杂,并不能一言蔽之和决之。

蒲公英
其实每个人都是“带瘤生存”,我们一生下来基因里就有癌症细胞,所以我们也应该想想如果自己也有那一天我们该怎么选择。
因为当医生也有些时间了,所以经常能看到一些人情冷暖,上个月在门诊有一位年轻人40岁左右,带着他的目前来就诊,看了他母亲在当地医院的住院记录,已经被确诊直肠癌,想来我们这里吃中药调理,但是看了报告单我说就了,中药对肿瘤确实有效,但是只吃中药就是耽误治疗,肯定不行的,我说这个情况一定要手术切除并且接着完善同步放化疗。
他听了后问我具体治疗的费用,我说按照以往的病人花费的话大概要三万作用。他听了后想了下,然后让他母亲去门外等待,再悄悄问我,不做手术行不行,就吃点中药,我母亲这个情况还是回当地医院治疗算了。我一听就明白了,既然不愿给她母亲花钱治病,我也不勉强,但是确实很可惜,我后面又做了工作,他道出了实情,他是想留着钱给自己小孩读书用,不愿掏空家底给母亲治病。因为不是知道患者的家庭情况,我也不好说他,但是不按这个方案,他母生存期肯定更短。但是我又不能强迫他们住院,只能在心理叹一口气。给我的感悟就是人老了,一定要留点养老钱,花自己的钱什么时候都是最自由的,不用看别人脸色。
其实现在很多病人有机会在最佳时间治疗,但是往往因为家里经济原因而放弃,所以很多人到不了上述那种情况。
而且我们把肿瘤的治疗副作用夸大了,其实那些治疗的副作用和癌症本身所导致的病痛来看真的是微不足道,你们不知道肺癌骨转移后的疼痛是无法想象的,就算用24小时不间断喷药的镇痛泵来止痛也明显效果,而且用多了产生耐药效果更不明显。我们只能用药物控制肿瘤,防止继续转移下去。
而且这次我们的很多化疗药物和靶向药物都纳入医保,而且报销比例都高达50%左右,国家对肿瘤病人的关心是足够的,现在又批准了很多家仿制药上市,以后也不用像“我是药神”一样去购买印度的仿制药。
最为我还是建议,经济允许前提下,一样要积极治疗控制肿瘤,不要让自己和亲人留遗憾,除非是到了晚期,病人实在是因为病痛和身体状况无法继续治疗,自己又有了拒绝治疗,这个时候我们应该听从病人意愿,因为我们无法选择生,但是到了癌症最后我希望我们都有自己选择有尊严的死去的权利。

~夏天的叶子~
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小时候因为失足溺水有过濒死经历,最后被过路人救过来。其实长大后,我也在想,当时没有人路过的话,我就不在了,那我要错过多少人世间的精彩,但是话又说回来,我再回想在水里的那种感觉,我也并不觉得死亡多么可怕。挣扎是痛苦的,精疲力尽的接受确是平静的,也许这就是一种安排吧。再回到题主的问题上来,我们换种角度思考,其实这个问题就是你是否能够面对死亡。我现在有两个孩子,每次看到他们有像我的地方的时候,我就会觉得很开心,难道这不是生命的延续跟永生吗?假设我已经不在了,但是我的女儿长着跟我一样的眼睛,我的儿子有着跟我一样的脾气,我就会觉得,死亡真的只是一种经历而已。我们很少在健康的时候避讳死亡这个话题,真正在面对死亡的时候全家都举手无措。所以在晚期的时候,治疗希望渺茫,更应该做自己想做的事,毕竟,即使是晚期,你还有足够的时间来做很多事情,来得及跟身边的人一一告别,来得及跟别人讲你这一辈子发生的事。接受生命的安排,安慰活着的人,我想这是最有体面的一种方式。古往今来,多少王侯将相,都已长眠。

joqi
求帮助

芒果糖
这个问题,可以从人性方面去说,就比如,患上了晚期癌症,医生已经判断说患者可能只能活8个月至一年。但是作为患者家属,当然是接受不了这样的判断结果。据我所看到的,大部分家属一般都不会放弃治疗的,都会尽最大的能力去争取挽救的机会。就算知道是生命的晚期,治疗费用高,都会想办法借钱挽救延长患者的生命。人性本善良,我没有看到有人肯放弃治疗的。

carollai
从我医生角度来讲,我不希望任何一个病人经历疾病痛苦,也不想看到家属伤心难过。
每次对癌症晚期病人下达病危通知,我内心都会犯迷茫。
以至于现在的我,看到晚期癌症的病人,情况好的能救则救,看不到希望的我也劝其看开些。毕竟谁没个生老病死?不管愿不愿意,时间到了,一个都逃不掉。
我一个同事的阿姨,10年前患有中晚期的乳腺癌,靠做手术、放化疗坚持了5年,然后又用靶向药曲妥珠单抗治疗了2年,后来再改用帕妥珠单抗治疗2年,最后有熬了一年才去世。虽然花了不少钱,但前面的七八年,基本上算是带癌生存,并没有受多大痛苦。
对于上述的例子,我是一百个赞成坚持继续治疗。
近日,我又收治了一个82岁的直肠肛管癌的老婆婆,因为家属的疏忽,等癌组织已经侵犯了膀胱、宫颈,肛门外也长出了瘤子,家里人才发现不对。因为肿瘤压迫了输尿管,以至于没有尿排出,身体毒素也拍不出,直接导致肾功能衰竭……
这样的晚期肠癌,我内心深处是不想继续治疗的。因为当下医疗条件,就算再怎么努力挣扎,也活不了多久。
大家很可能进入一个误区,以为靶向药都是非常昂贵。
其实自从今年一些进口药降低关税并纳入医保后,其费用已经比以前大大降低。
就拿我这里(广西贵港市)来说,乳腺癌的靶向药郝赛汀(曲妥珠单抗),每次用1支,每支7500元,医保报销60%,自付3000元。每个月花3000元治病,治疗1年,对很多家庭来说,是在可以承受范围。
大家也可能进入另外一个误区,靶向药毒副作用很大。
其实相比较于化疗、放疗说,靶向药的副作用要小许多。靶向药的作用原理是针对某一个基因靶点过表度达的细胞,进行有规律的灭杀;因为有针对性,所以对身体固有的正常细胞损伤小,反应也较小。
晚期癌症病人,到底要不要继续治疗,就我的意见来说:如果病人身体一般情况好,可以尝试用一下,如果没有大反应则继续使用;如果病人已经到了风烛晚年,一般情况差,则该放手时就及时放手。
若本回答有帮助,请点赞支持!
追星逐月
从一个医务人员的角度来看,救死扶伤,职责所在,只要还要办法,就要尽一切可能挽救生命。
治疗可以延长生命。并非如题所说,癌症都只有几个月的生命。不信可以看看你周围的人,问问亲戚朋友,很多都可以洗过三年五年,有的甚至带癌长期生存都不是难事。
治疗有很多手段。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癌症治疗手段越来越多而精细,包括如题所说的靶向治疗。其实靶向治疗并没有老百姓想的那么复杂,说到底也就是一种药物治疗。靶向只是说明治疗更精准,更加针对癌细胸的结构、特点等等,而对正常组织和细胞的伤害比较小。
治疗费用越来越低。随着药物的研发,以及一些治疗仪器的普及,曾经普通人不可承受的高档医疗慢慢在走向大众。加之国家对人民医疗方面的扶持和保险,也降低了人们治病的花费。还有一些政策的落实,比如大病医保、特殊门诊等等。既然全社会都在支持你,你又有什么理由放弃呢?
治疗仅仅是一方面。对于很多人来说,癌症病人就是被吓死的,说得有些道理。人的精神意志特别重要,有首是人活一口气。除了医学手段的治疗,配合积极的心理调整,以及亲人的关注,进一步延长病人的生命甚至逆转癌症,也不是不可能。
因此,尽量地挽救生命吧!当然,如果病情实在无力回天,又或者家庭经济实在无法承受,选择放弃也是情理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