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十万吧
多大年龄可以写网文
huangting
要符合所有人口味真的很难做到吧~而且现在老年人一般比较喜欢看参考报之类的~像去买本什么书来看基本是不太多啦~
个人以为以真实历史为背景~穿插动作~言情~悬疑~在特定环境下出现点神话色彩(别编的太离谱~)的小说应该是会受大多数人喜欢的~
只要文采够,情节引人入胜.好书就会流传开的
李盈
大力菠菜钙铁锌
q1n9m1n9
ZoeFAster
Arielle
snowzhang
没有写过网文,只在网上看过一点。应该是可以的,关键是如果是靠网文赚钱那必须上VIP收费章节,很多网站要几万字甚至几十万字后才可以上VIP章节,那十万字的小说扣去不能收费的章节,所剩无几了。具体我也不知道
潘志洁
其实我看到很多别人优质的也没有写那么多,好像没有具体字数限制。
写文章最重要的是故事构架,先先把故事构架做好,人物要生动,内容要鲜明,题材要接地气,讴歌真善美,抨击假太空。
其实也像写作一样,龙头,猪肚,豹尾,开头要引人入胜,让人一看就想接着看下去,中间的内容就像猪的肚子一样内容丰多彩让看众看的有滋有味,结尾要简单明了,能概括全部和突出中心!
流水帐是得不了高分滴。
明月清辉寄思语
这个问题中的“网文”,可能是想说“网络小说”,这样就更加合理了。
一篇有点模样的完结网络小说,是远远超过十万字的。
超过十万字,是故事内容的需要。写网络小说实质上就是给读者讲故事,你讲的故事越精彩,收获到的粉丝就越多,你的作品就更有价值。
那么,怎么样讲好一个故事呢?
故事的分类有很多,例如:玄幻、爱情、鬼怪、官场,等等。
网络小说的故事内容多变,但不变的是基本创作方法。下面,我抽象地讲讲基本创作方法。
首先,你得确立一个主角,有了主角得给主角配对手。主角要升级,就得踏着一关一关的对手往上爬,这就是传说中的“打怪”升级。
基本上是这样,一个阶段的对手被打跨,标志着这个章节也就结束了。根据剧情的需要,一本书会选5-6个对手,所有的对手搞完了,书也就结稿了。
在感情方面,主角招人爱,得给他安排三个以上的对象。在事业方面,主角得有合作团队,这个团队怎么着也得7-8个人,其中的重要团队成员,还得有感情戏。
同理,反面人物也基本上是这个队形。
所以,一篇网络小说涉及到的人物往往有60-70个,再加上背景介绍、人物对白、悬念设置、景物描写、夹叙夹议等,十万字是很难讲明白的。
看小说的网站很多,写手创作小说的动力就是经济收入,这个和写小文不一样。写小文几百上千字,半个小时就说清楚了,而要写一部完整的小说,就好像打一场会战,框架和设置十分考验人,费死的脑筋了。所以,正常点的人,把写点小文当兴趣是可以的,拿写小说当兴趣,那就是“无知者无畏”了。
写手分档,每档的收入分配方式不一样,但字数却绝对和收入挂钩。
第一档的是大神,相当于网站的“台柱子”,这种人文章好、粉丝多、收入多。但这种人不多,因为他们贵,一个中型的网站顶多养五个,大约是千字百元以上的标准。大神必精品,他们每天更新个5000字,妥妥的月入二万以上,再加上网站提供的福利和奖励,在二线城市能当别墅主。
第二档的是上架后按章节订阅量提成的写手,他们的小说也很好看。每章3000字,一个读者订阅一章0.1元左右。因为他们的收入靠订阅,所以他们的写作压力更大,毎天更新10000字是常态,想想都可怕。
第三档的是包月写手,靠拿点网站全勤和字数更新奖过活,很苦!月收入一般过不了4-5千,还得把头发都写白。
当然,以上的写手都开通了打赏通道,打赏收入不稳定,得看读者的喜爱程度和手头宽裕程度。
小编提议:小说看正版,写手要爱护!从上面可以分析可以看出,一本十万字的小说很难讲好一个故事,也没什么经济收入,所以写手们都不会去写。
正常点的网络小说的字数在200万左右,这样可以保证故事的精炼和收入的稳定。
我曾看过一本小说写了7000多万字,但写手还在更新中。书名记不准了,大约有“美女总裁”和“特种兵”的关键字眼。看到这惊人的字数,我彻底地没勇气翻了。汉字常用字不过4000,这得把每个汉字平均用上二万遍,哈哈!
我是历史闲话人,祝朋友们阅读愉快!逆流
可以是可以,不过几乎没人会只写十万字。
十万字什么概念,几个小时就看完了,有些几百万字上千万字的小说,大纲都几万十几万了。
网络小说百万字以下的真不多,哪怕是女频,低于十万字的都很少,现在的网络小说就是不怕字数多,就怕字数少,不够看,看的不爽。
当然字数多也要保证质量,小白文虽然也有人看,但是提升不了什么写作水平。
十万字的小说,最好是找个杂志之类的连载吧,在网站上连载可能连朵水花都溅不前来,或者如果要在网站上连载,可以多写几个十万字的小说,拼到一起,就像一篇一篇的故事一样,最后能不能形成一个完整的故事就看自己的水平了。
粉紫宝贝
流浪猫的足迹
angela991314
lennychu
………如果你是写一部小说,则不需要列大纲了,或者是题纲。因为一般写小说都采用的写法大都是顺序写的。还有倒序的写法。顺序写法是根据事情发生的起因,从头到尾,按顺序叙述的。这样叙事让读者比较容易读懂,也容易记住作品的主题内容,和事情发生的经过,让读者容易上瘾的。倒序则不同,倒序的写法是先叙述事情发生的结果,然后再回头叙述事情发生的来龙去脉。倒序的写法是用事情的结果来吸人眼球,引人注目,稳住了读者,然后再领你进入事情的开端。这样写作方法容易引人入胜,达到了写作的目的。
………如果你是写论文,或者写论述文,报告文学,讲座文,教师的课程讲议等都需要列题纲或者大纲。列题纲才能按顺序去讲演课程的内容,或者按顺序记录事物的本质所在。从而做到有次序,有规律,有章程。列题纲写作是写论文的基本规律和要求。按题纲叙写,才能让读者理清事物的本质,使读者能够有条理的接授文章的内容,让读者更容易学习和掌握。列题纲对于作者来说,也容易掌握叙述事物的过程,从而有规律地完成创作。
临界小牛
首先谢谢邀请回答这个问题
小说大纲怎么写呐?
………………
此处省略一百字
!!!!!!!
我不会写小说,我也不会啊![捂脸][捂脸][捂脸][捂脸][捂脸]
南宫小茄子
原贴:脐橙幼果多大可以放梢?
Vivi君心
原贴:脐橙幼果多大可以放梢?
小不点1107
我觉得可以吧,现在的业界都将网络文学和纯文学区别开来,但是在网络文学兴起后,纯文学的作者就越来越深,新一代的作者都绷着网络文学去的。
很多老一代的文学创作者看不上网文作者,因为他们觉得那种作品没有内涵,不过这也无可厚非,从本质上将网络文学只是一种适应娱乐文化的产物,是一种精神娱乐上的消费,是纯粹的商业作品。
所以不要说网文作家就不是作家,现在很多作家协会也有很多网文作者,自己认清纯文学和网络文学的关系,不要将二者混为一谈,二者没有可比性!
bkkmangkorn
谦虚的来说,不能。
但是严格意义上来说,我觉得是可以的。
网络小说写手也是在创造价值,而且其中不乏有许多创意优秀,文笔俱佳的。如果这样的人都不能称之为作家,那我就不知道啥样的才能叫作家了。
大部分网络小说写手本来就扑街扑到心凉凉,在这个行业的最底层挣扎了。
安个作家的名号,让咱心里舒坦点儿,创作起来也有动力点儿,我感觉不过分
加拉太熊
不能!网文不是文学作品,作家靠作品涚话,最起码的要在省级报刋杂志上发表10篇小说散文,向省的作家协会提出申请,并有两个介绍人,经讨论通过,成为作协会员后才能称为作家。
空谷幽兰
原贴:求重生写网文的小说
miss_c
葫芦世界,一个以主题世界为特色的新形态写作阅读社交App,一人发起,众人参与创作,这里不但是创作者的成长舞台,读者的精神家园,更是众多创作者和读者互动的社交乐园。 葫芦世界拥有由著名导演和知名编剧、作家组成的强大内容顾问团队,帮助作者成长,进行作品孵化,且与各大影视、动漫、出版公司,及文学、视频平台、慈善机构等建立长期合作关系。 葫芦世界致力于与上万名创作者共同变革内容行业,用你的脑洞,链接世界!
ever_
“起点中文网”是现在网文界公认的龙头老大,在那里人才济济,读者汇集,是大神们写作的乐园。然而我不建议新人一开始便去那里大展宏图,毕竟新人写手的创作普遍质量低下,很容易被高精的巨作掩埋,难以获得签约和上架,而如果没有签约的话,便没有稿费,相当于你写了几十万字的小说分文未得。当然,如果你不必为了稿酬,也可以去尝试一下的。
“纵横中文网”比之起点中文网略有差距。但是在这里你只要获得签约便可以开始得到稿费,这对于新手来说也是一个鼓励,不至于让你写了几百万字的小说毫无收获。
”17k中文网“也是需要上架之后才能得到稿费,如果你的现实条件允许的话,可以去试试看,因为在这里你的写作会得到专业编辑的热心指导,只要你虚心学习、勤奋进取,一段时间过后你的写作水平肯定能够得到质的飞跃。
起点、潇湘、云起、晋江、红袖添香这样的大站,入驻的大神数不胜数。
相比之下,一些小的文学网站签约容易些。因为大神少,你的小说更容易被编辑看到并接受。这种很多,自己发掘一下。
cqdreams
大平台都靠谱。不过程序和要求都很高,这个需要考验你的实际水平。起点、纵横、晋江等平台都属于这类。如果你刚刚想入行,或者尝试一下自己是否适合网文这条路线,不妨试试安马文学,虽然平台刚刚开始发展,目前仅支持移动端,但是机会和钱景都在等待有才的你哦!
欢七肥肥 °
航空母舰能造多大,取决于建造者拥有何等水平的建造能力、以及使用者需要何等规模的航母。虽然美国的超级航母已经是长330米、排水量10万吨的庞然大物,但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船舶并非航空母舰。
早在上世纪70年代,日本就曾经建造过满载排水量超过80万吨、长度超过450米的超级油轮,虽然航母的建造技术难度远比油轮更高,但仅从船厂硬件条件而言,确实可以满足更大吨位航母的建造。而之所以目前的航母比起上一代没有体积和吨位上的显著突破,问题取决于使用者。航母作为单位建造成本最高的船舶,其建造费用直接影响航母建造规模(航母越大,建造费用就越高,这是个显而易见的问题)。
另一方面,如果航母建造时一味求大,不但会造成技术和成本上的“无底洞”,对于航母的适用范围也将造成影响。对于主要航母使用国家来说,航空母舰需要进行广域化部署,这就使得航母往往要进出一些关键性航道、特别是人工运河。而由于现有的几条关键性运河普遍建造年代久远,其航道较窄较浅、水闸能通过的吨位也有限,这就迫使航母不得不“削足适履”。
因此,从成本和航道通过能力角度而言,目前的超级航母几乎已经接近航母理论吨位和体积的上限。如果未来一些关键性运河的航道、水闸能得以扩容,不排除有更大的航母出现的可能,但仍然可能卡在建造成本这个老问题上。总之,航母理论上能造多大,是个经济和需求问题,而不是技术问题。
Stephen薛
为什么美国从尼米兹到福特,航母从未超过11万吨?限制航母排水量最大的因素就是航速。航母的天敌是潜艇,所有战斗中被击沉的航母,无一例外是被鱼雷击中导致沉没的。由于海面以下有巨大的水压,所以航母船底受创,是最容易导致其沉没的。而甲班受创,最多影响飞机起落,影响航母战斗力,不会导致其沉没。
所以,如果航母太大,会导致航速受到限制。在遭遇潜艇时无法摆脱,就是活靶子。目前潜艇的全力航行的航速是在30节左右,所以航母的航速必须大于潜艇,这也就是为什么航母不能无限大的原因。
遗落的小疯子
从理论上来说航空母舰越大越好,跑到越长越好,航母越大飞机就不用要求短距起降,也就不会限制航母搭在飞机的种类,如果跑到长度达到2000米,航母上甚至可以起降战略轰炸机和大型运输机,当然,航母越大意味着所搭载的武器也就越多,越容易受到探测和攻击,受到攻击损失也就越大!所以,想要把航母做到很大就必须把保护做到完美!
momo123
取决于以下几点:1、设计航速,2、线型与阻力计算,3、动力输出功率与效率,4、全周期经济性,5、与航母战斗群其它成员在部署、航速、人员轮休、后勤补给、作战持续能力方面的配套性。一般航母航速要超过25节,线型要考虑到兴波阻力、水流阻力等等,一般来说水下线长越长,当航速提高时,阻力增速越大。动力系统输出功率越大,所占体积和重量越大。全周期经济性要考虑维修成本、拆出成本、所需人员编制等等。综合分析各种因素,目前比较经济的航母吨位就是10万吨左右。低于这个吨位,则载机数量、作战效能受到影响,高于这个吨位。则部署性、经济性效益差。与航母战斗群其它成员的配套性也不好。
BensonLaw
这个问题老梁来回答。
航空母舰可以整多大?撑死了也就是十几万吨吧!
估计这个答案一出,一帮子小伙伴们就抽出他们那八十米还是一百五十米的鞋拔子,要和俺的脸蛋子比划比划。
别介啊!您听俺把这话聊明白了,您再动武。
估计抽鞋拔子的小伙伴,有一个想法,航空母舰他不就是大吗?这世界上还缺大个的船吗?油轮个顶个的大,目前最大的都整活能整到六十六万吨了。
这俺知道,您要搁上个世纪,日本人都整了一艘八十万吨的,可得劲了。
但您要知道航母这玩意,他可不止是大就完事了,他的速度还得往上提一提。您要知道目前航母的标准速度,这都得拔到三十节才成。
因为现在的舰载机那家伙屁股一个比一个沉,尤其是五代机,少了这都在三十吨,就这重量您没有一个船所带出来的初始速度,这飞机压根就飞不起来,保不齐一头就载大海里头去了。
咱别的不说,法国那戴高乐核动力航母,掐头去尾拢共就二十七节,他这还是四万吨出个头而已,撑死了也就是个中型航母,就这速度好悬没把其他国家的大板牙给笑秃噜皮了。
就这您就让他们家阵风上阵,他也不敢挂满弹药,怕飞不起来,而为迎接美帝的预警机上去遛弯,撑不住了,专门给加长了四米甲板。
捂脸不?
这是最慢的航母了吧,但就算是这样他也比什么油轮要快很多的,因为油轮撑死了也就是二十节,大多还蹲在十五六节活动老胳膊老腿的。
所以您就不能这么比。
您非要往大了建的话,您首先就得把发动机这块给解决了,这可是难题,不是加上数量就能够把事给办成了的。
光这一条就把航母想要发展壮大的路子给堵死了,您还别说其他的。
再有就是钱的问题。一艘航母,您把他的体积给翻一倍的放出来,造航母的钱可不是翻一倍就算了,那是翻了一番他又一番,指不定高兴了他还在翻,是个国家他就撑不住啊。
您别说法国人,就连英国人,都是勒紧裤腰带造的航母,你让他们再来一艘,你看他们家议会会不会吵成菜市场?
而且油轮是赚钱的,那叫生意,航母那是花钱的,那叫脸面,这没得比。
这是技术问题和钱的问题。
再有一个就是航道问题。别的不说苏伊士运河,巴拿马运河,这俩运河是所有想要在全球遛弯的航母都躲不开的地。
这玩意的河道宽度就那么大,是死的,所以航母的宽度就限制死你了,而且你还不能一家伙把人家河道给堵死了,就自己一个人航行,其他人也不乐意不是,你这不闹矛盾纠纷吗?天天的让人家戳脊梁骨骂着玩。
可你整一细长条上去,这家伙好,抗风浪你咋整?
哪天老天爷不高兴了,想逗弄着玩一下,一个浪头把航母举起来,你有那么硬的钢架撑起来不断吗?
这又归结到了钢铁的硬度问题,或者龙骨的技术问题。
所以航母的大小,可不是咱想弄多大,就能够弄多大的。
好了,今天就写到这里,喜欢的朋友加个关注,顺手点个赞呦!
蚂蜂
航母作为一个国家军事力量的体现,并不是说越大越好。航母越大其航速就会越小,受攻击的目标也就越大!那么如果不考虑航速、受攻击面积等因素影响,航母理论上可以造多大呢?
世界上最大的航母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航母是美国于2017年正式服役的杰拉尔德·R·福特号航空母舰,简称福特号航空母舰。该舰是美国福特级航母的首舰,最大满载排水量达11.2万吨,舰体总长337米,舰体总宽77米,最高时速30节,总造价高达129亿美金。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航母,福特号航母的优势也是十分明显的,由于该舰体积巨大,使得该舰正常出动飞机可达160架次,紧急情况下可达270架次,远高于现役航母每日正常120架次。并且由于体积大,使得福特号航母对于舰载机的种类限制也大大减小,使得该舰可以装载更多的先进战机!
最大的船只在世界舰船史上最大的舰船是新加坡籍的诺克·耐维斯号超大型原油运输船。该舰于1981年建造完工,最大排水量达到了82.5万吨,相当于世界上最大的航母福特号7艘相加的排水量大小!同时该船体总长458.45米,船体总宽68.86米,是世界上最长的舰船!
耐维斯号石油运输船最初主要用于在墨西哥湾和加勒比海之间运输石油,最大可装载410万桶石油。但是由于满载后的耐维斯号运输船吃水量超过了24米,使得该船无法通过巴拿马运河、苏伊士运河等人工开凿的运河,甚至于一些水浅的海运都不能通过,极大的限制了耐维斯号的航线!
综合福特号航母和耐维斯号运输船来讲,即便是不考虑航速和受攻击面积,但是也要考虑吃水深度,毕竟航母作为世界范围内的战略打击武器,像苏伊士运河、巴拿马运河这样的重要交通要道必须能够通过,才能保证航母的全球作战能力。
所以航母并不能像耐维斯号一样,建造的太大。而苏伊士运河的水深为25米,巴拿马运河水深为15米,如果航母想要通航这两个运河,那么航母最大排水量只能达到15万吨左右!
如果彻底不考虑航速、航线、受攻击面积、建造费用等任何因素,只考虑建造的体积的话,那么只能说梦想有多大,航母就能建多大!
luckling
我所能提供的答案就是,理论不能脱离实际。造多大的航空母舰,取决于它的使用功能,建造具备的条件,以及发挥的作用等等,而不是在理论上简单的认为航母建造的越大能力就越强。
就以目前造船工业强国的技术水平来看,如果航母建造国有足够的资金和相关资源,而且有满足航母建造所需要的强度和屈服强度等特性的材料的情况下,建造比目前全世界最大的美国10万吨福特级航母还要更大的船体完全没有问题。
福特级航母
比如人类造船史上最大的船舶,几经更名易手的“诺克耐维斯号”油轮,载重56万吨,满载排水量82万吨。照此来看,理论上也可以造出来20万吨,甚至是100万吨的航母,但船体结构越大强度越低,为了不会导致折断,只得抛弃战舰的流线造型,而造成粗胖型的,完全失去航母功能和作用。
诺克耐维斯号油轮
其实航空母舰就是一个移动的军事基地,同时兼具军事威慑的武器平台,其作用就是可以快速到达它该出现的地方,利用所携带的舰载战斗机夺取制空权。这就要求航空母舰的速度要快,不然慢慢吞吞的,黄花菜都凉了,这也就是兵贵神速的意义所在。
巴拿马运河
为了满足机动性,作为高速舰的航母就不能造的太大,不然航速就上不来,因此,航母的最高航速能达到30节以上,而像油轮、集装箱船之类的大型船舶,由于粗胖型的船体航速很慢,只有13节左右,在战争状态下就是一个缓慢移动的靶子,因此,航母不能造的太大。
而且航空母舰如果造的过大,船体吨位也随之增加,活动范围也会受到限制,比如限制通行吨位的巴拿马运河、苏伊士运河就过不去了,那么需要航母部署到指定区域的时候,说不定就得绕道而行,战时状态下就有可能延误战机。
建造中的福特级航母
美国百年航母的名号不是白来的,从建造中小型再到超大型航母的道路上,而且通过实战一步步摸索过来,截至目前建造的最大航母也不过10万多吨,结构重量已经基本达到航母的上限了。难道它不清楚航母造大的弊端吗,难道只是为了多搭载几架战斗机吗?
建个岛玩玩
美国建造航母是为了称霸世界,因此要把航母撒到全世界海域,从而进行全球远洋部署。而且一艘航母舰载机每日近千架次的出动能力,以及航母战斗群的军事力量,完全可以灭掉一个小国。因此,从性价比的角度上来看,建造一艘20万吨级的航母还不如两艘10万吨级的航母来的更划算。
反舰导弹星如雨
综上所述,理论上可以建造更大的航母不但不会提高航母在实际运用的功效,反而会变成行动中的累赘。不过,要是美国有建造更大航母的想法,那么我们就一方面多建几个岛压压惊,一方面按照自己的节奏,航母、驱逐舰继续下饺子,同时多造一些DF-21D反舰导弹啥的......
十袭
脑洞无极限。解决了快速的问题,航母还能再大些。现在航母的大轴已经很了不起了,马院士的技术突破了核潜艇的大轴限制,有轴变无轴,如果航母水下无轴泵推多装诺干具,航母再长些再宽些没问题,反正有足够大的地方再上核岛。具体现在380米,到500米没问题。
Kris-子寒
航空母舰讲究的是全球作战能力,太大的航空母舰在调运和出动上都存在着一定的困难,虽然是庞然大物,但航空母舰也讲究灵活性和部署能力,350米长80米宽12-15万吨的航空母舰几乎是航母发展的极限。再大,对通过运河和在港口内停泊都是一个很大的考验,没有任何国家希望在航空母舰远洋航行的时候需要绕过好望角和南美洲最远端才能前往欧洲和美国西海岸。
航空母舰理论上可以无限大,当然是前提是有足够大的船台和停泊港口。以现在各国的建造能力而言,15万吨350米长的航空母舰几乎是极限了。而且,需要注意的是,越大的航空母舰建造费用越高对船体钢板材料的结构强度也会提高长度和重量的增加而变化,这并不符合当今世界航空母舰量产化的发展大势,9到11万吨的航空母舰已经十分够用,不宜过大。
三角眼小爪
现在最大的航母10万吨,按照这个尺寸,理论上说再造大的航母也是可以的,多放一些舰载机,武器设备,资源设备。但是不能太大,太大尺寸就过于离谱了,首先就是要有足够的money,现在一艘大型航母造价动不动上百亿,加上武器设备和人员呢,所有配套设施的尺寸和设备全都重新研发和设计,这又多出来不少钱。包括航母战斗群的驱逐舰,护卫舰,补给舰都要增加么。舰体大,目标大,更容易受到攻击。10艘小航母还能互相联合作战,人员分配还能合理。训练、执勤、作战不耽误。
Holmesian
10万吨排水量的“福特号”是目前世界排水量最大航空母舰,但从船舶工业的角度来说,理论上建造排水量30~80万吨的航母都不成问题,因为世界上比航母大得多船舶有都是,比如说:VLCC和ULCC等级的超级油轮,排水量都在20万~30万吨,而世界上最大的油轮“诺克.耐威斯号”高达82多万吨的排水量,“福特号”显然是小巫见大巫了。
建造中的“福特级”三号舰“肯尼迪号”。
如果说现在需要建造80万等级的航母在技术上是没有瓶颈的,所需的钢材、机械加工设备、船坞/港机…乃至核反应堆都是现成的,要是集中资源即便是建造慢一些5年内也能建造完成。
随着排水量大幅度增加,舰长/舰宽也会大幅度增加,舰载机甚至可以达到C130“大力神”运输机的体积标准,也就说可以装备类似体积大小的中型隐身轰炸机,使航母战斗力进一步的提高。
就是最难以研制的核反应堆,通常的2座不行不足以让80万吨的航母高速航行,可以安装4座解决,“企业号”核航母安装了8座…既然是超巨型航母有大幅度提高战斗力的可能,建造也没有技术瓶颈为啥不建造呢?这主意就是后勤保障问题和航行通过能力的问题。
我们都知道核动力航母一般来说最长海上执行任务时间为90天,常规型航母是45~60天,就要返回母港进行修正,航母是大型海上作战平台需要有专用的码头进行补给和专用的船坞进行维护,这是必须需要有的港口设施,完善的后勤维修保障才能让航母有更高的妥善率,可以更好的完成下一次任务。
美军大西洋舰队诺福克军港,大西洋舰队几乎所有的航母都是以该军港为母港。
作为航母的母港是很稀缺的,它要求至少有50平方公里的水域面积,水深要在20~30米,这样航母在满载时才能自如的进出,还需要有至少两个以上的出港口,否则敌军沉船或者布雷整个舰队就被封堵在里面了,这样标准的军港非常难找!美国、我国这样海岸线长国土辽阔的国家也才有2~3个,英法也就一个!而适用于30万吨超级油轮进出商港也是凤毛麟角,这样超大型油轮需要专用的锚地,距离海岸线很远,输出原油由管架泵取…好在油轮的自动化程度高船员较少,补给和上岸有交通艇或者拖轮。
而具体到80万吨的航母就麻烦了,吃水太深根本不能停靠码头,也进不了母港只能在锚地停靠,还别说维护保养,就是补给都是极大的麻烦,航空油料、淡水、食品…任务量奇高!任何补给单位都会头痛,简直就是噩梦。
“艾森豪威尔”海湾湾期间通过“苏伊士运河”。
维护保养和补给困难还只是一个方面,通过能力差更让人难以接受,航母是在海上作战的,但是地球是的海洋被陆地分割,“大航海时代”没有巴拿马运河、苏伊士运河时,舰船要绕道非洲好望角和南美的麦哲伦航线,绕航时间非常久所以才有了两个运河,问题是运河对于船的宽度是有限制的,目前美军大西洋舰队已经不走巴拿马运河进入到太平洋了,就是因为巴拿马运河太窄。
二战期间“埃塞克斯级”航母通过巴拿马运河,那时间的航母排水量只有2万吨多一点,从图片上看通过都比较困难(旧运河段),现在航母超过10万吨,新运河的水深够,但是宽度仍然很勉强,80万吨的航母舰底宽度得70米左右(参照“诺克…号”)、飞行甲板宽度得超过100米,这样一个庞然大物根本通不过。
航母别看大,但它属于快反装备,要求迅速抵达战区,通行能力太差绕道“好望角”或者“南美航线”仗已经打完了,到了战区也没意义。
所以,超过10万吨排水量的航母目前不是说建造不出来,而是没需求,也没法对其维护保养或者说太困难了,另外更大的航母意味着造价更高,国力也难以承受…实在是没有必要,维持在目前的10万吨是合理的。
城南
答案是100万吨以内。因为;目前最大的船舶大约66万吨,为现役最大航母的6倍。而最大时的排水量也不足86万吨。且已经拆除。现役最大的船只几乎都不足50万吨。
诺克·耐维斯号是一艘曾属于挪威籍、已经拆除的超大型原油运输船等级之超级油轮,它曾是世界上最长的船只与人工制造水面漂浮物,船长超过1/4英里,比横躺下来的埃菲尔铁塔还长;而其全载重量则高达657,019吨,是载重吨位的世界记录保持者。
可惜航速只有13节,如果此船还在,那么稍加改装就可当做最大的航母。
可是如若一定要造一个最大的航母,如果仅仅以大为目标,那么几乎可以无限大,甚至可以覆盖地球表面,比如用泡沫塑料为材料,用来起降无人机(微型)成本也不高,还能漂浮和移动 只是没啥意义而已。
可是如果以实战为目的,那么限制就多了。首先能够制造超大船舶的国家和船厂屈指可数,中国算是其中之一。其次,钢铁的韧性和刚性是有极限的。船舶在海上不是一马平川,会有滔天巨浪,而两个浪花之间的最大长度也就是造船业不可逾越的鸿沟,
简单说两个波峰之间船体中间是悬空的。假设穿长1000米,而两个波峰之间的距离为900米,当波浪来袭,船只中部的800米是悬空的,穿几百万吨的重量被船的首位分担,结果就会一折两半,如果单纯增加龙骨的粗细和刚性,其结果是整条穿的龙骨发重量都会超过船只本身的重量,请问这样的船怎么造?
所以目前人类造的最大的船只排水量最高也不足100万吨。所以结论即使按照现在现有的最高科技,根据以往的经验,制造一艘具有实战价值的航母,其总排水量不会超过100万吨。
新月如眉
为什么现在的美军航母会有10万吨左右的排水量限制?
不知道有多少人注意到了这个问题?美国航母即使是再怎么造,也就是十万吨左右的排水量,就连最新的福特级,满排不过才只有11万吨?难道将航母造成20万吨塔不香吗?吨位越大,不是可以设置更多的水密舱,可以携带更多的舰载机,可以减少费用开支,同时可以携带更多的舰载机。为何美国航母没有突破10万吨的吨位级别呢?
前面说的那些,其实都不是美国航母吨位大小的考虑因素。美国将航母设定在10万吨左右,主要是考虑巴拿马运河的承载能力,再大,就过不去了。巴拿马运河连通着大西洋和太平洋,也沟通者美国的东西两个海岸线。 倘若美国将航母吨位弄得再大点,航母就无法通过巴拿马运河了,这样的话,如果要从美国东海岸运动部署到西海岸,从大西洋往太平洋调动航母,就必须从南美洲最南端的麦哲伦海峡走,这样的话,时间上不允许,所谓兵贵神速,哪有打仗的,还要你慢悠悠的过半个月才赶到战场的道理?
只要动力足够,理论上可以造的无限大。目前人类造过最大的船,是日本的"海上巨人"号,船体长458.54米,宽68.8米,吃水24.6米,载重量56万吨。这么大的船排水量顶的上5艘尼米兹级航母。是不是意味着航母也可以造这么大呢?我的看法是当然可以,航母如果达到50万吨的排水量,体积上比现在的航母大了一轮。而且吃水更深,航母的舱室也将更多。如果将航母的排水量放大五倍的话,舰载机数量估计要增加十倍都不止。
大家有没有关注过一个想象中的浮岛航母?也就是将一个个模块组装起来,形成一个漂浮的海军基地,或者是超级航母。这样的基地的话,理论上也是可以造的无限大。而且浮岛式海军基地或者航母还有个好处,那就是造价低。在海上为了舰载机起降跑道不够长,完全可以将浮岛的长度拼接的和陆地上一样长,这样飞机起降就不必要借助弹射器。另外就是经济性好。航母甲板是一个个漂浮的船体组成的,不用过多考虑舰体的工程紧凑度,完全可以大盈余设计,而且还不花什么钱。再一个,浮岛式航母的话不容易被击沉,因为这样的一个个舱室组成的海上甲板,属于拼接,有如搭积木。在战时哪个浮岛被攻击失去作用,只要带几个备用的浮岛,就可以快速修复,继续战斗。一个浮岛结构即使全被打烂,也不影响整个浮岛航母的功能。
虽然航母理论上可以制造的很大,但是完全没有必要,好的装备不是越大越好,而是够用就好一艘尼米兹级航母各种飞机的携带量可以达到80架,战时的话可以超配到100架。想象一下一艘航母50万吨,载机1000架的航母是多么没有必要?目前除了中美俄三国,其他国家的所有飞机加一起也不够装备一艘航母的,所以基本上也是没必要造这么大。
还有就是如果有经济实力造那么大,不如造几艘十万吨级的航母。一艘50万吨级别的航母在海上行驶,绝对是敌方的高价值目标,这样的目标等级将会超越一般的军事基地。一旦被集火击沉,多少年的军费投入都将打水漂!再说现在排水量10万吨的航母也仅仅是美国有,仅仅组成两个航母战斗群,就可以对几乎所有国家形成战略威慑效应。理论上航母可以造的无限大,但是真的没必要造那么大!
云深不知处
航空母舰理论上可以造多大?航空母舰从理论上讲,并不是越大战斗力越强,七十年代日本造了一艘超级航母,该航母拥有80万吨排水量,长度达到450米。结果不实用。
如果造出超级大的航母,一是舰载机几百架,就一个跑道,遇到紧急情况光起降也是问题。二是在战时敌方掌握了制空权,航母上的几百架战机就等于是活靶子。三是造艘庞然大物的超级航母难以通过巴拿马运河和马六甲海峡。四是出国访问一些小国的海军基地估计也乘不下这么大的超级航母。五是航母发动机的功率估计也达不到。六是超级航母上的人员太多不好管理,光后勤给养也是问题。所以说没有必要建造超级大的航空母舰,那样行动太笨拙,战时反应太慢,只能当反舰导弹的活靶子。那么造多大的航空母舰合适呢?我认为建造航母时,把排水量控制在9万吨一12万吨、长300多米、宽60多米比较合适。像这样的航母比较适用,遇到战时反应迅速,航速也比较快,还能巧妙的躲避敌方的鱼雷和反舰导弹。
综合上述是我对航空母舰从理论上可以造多大的认识。
赫某某某
这个问题还真不是看起来那么简单,航母的长度实际上不会超过500米,大型航母多在300米左右,主要原因是大洋海浪的平均波长在500米左右,过长的舰体会导致龙骨在浪间受力过大。
ylxwb
这是个脑洞题,有点无厘头,不如问技术如果有突破未来的航母能造到多大?这个还是有答案的,即便是技术上有了突破,航母也不会造的过大,不会超过20万吨,能够起降加油机和运输机足够了。原因很简单,过大没有用途,而且更容易被攻击,适应范围会被大大限制。舰载机的作战半径有限,在其有效作战半径内,有一百多架舰载机就可以满足战斗的需要,在有限的作战范围里集中二三百架舰载机,就只能自己给自己添麻烦了,所以达到一定块头以后在扩大没有任何意义,反不如以同样的资金投入建两艘大小合适的航母配合作战效果更好。
nncare
在搞清这个问题之前,可以看一个类似的问题——最大的动物有多大?什么决定了动物的大小?
答案是——骨骼强度和肌肉力量。
骨骼的截面积决定承受的体重大小。肌肉的截面积决定力量大小。动物体重越大,运动越慢。因为单位截面积的骨骼承受的重量越来越大,单位重量的体重发出去的力越来越小。
航母是钢铁制造的。单位重量的船体结构只能支撑一定的排水量。当排水量增大到一定程度,造船所用的钢铁将等于船的排水量。
为什么油轮可以造很大?因为石油比海水比重小,船体只承受很小的力。
航母是一种重载船舶,航速高,需要大量钢铁承受负载的力。同时又要保证足够的有效载荷。当增加的排水量带来的有效载荷增加为零时,就是航母的最大排水量极限。
举例来说,现在10万吨航母增加10000吨排水量可以增加武器燃料5000吨。再增加10000吨就只能增加载荷3000吨。
美国尼米兹级航母用了将近5万吨钢。占排水量的50%。再增加5万吨钢材,总排水量到不了20万吨。
具体数值应该在18万吨以下,现在应该可以建造12万吨航母。
常思一二
现在世界是可以建造百万吨级超巨型船舶的。那航空母舰可不可以造这么大那。当然不可以。因为航空母舰在作战状态下,需要保持25节以上的航速,还要保持舰首迎风。不论是弹射还是滑跃起飞都是如此。而目前航空母舰技术最先进的国家美国,其核动力反应堆也只能保证10万吨级的水平。所以理论上能造多大的船舶没有用,要按照实际要求才行。现在的动力水平只能达到保证10万吨航空母舰技术指标。而航空母舰就是个吞金兽,建造运行和维护保养要耗费资金极其巨大,不是谁都养得起的。所以一味强调理论数值是不可取的。
fallleaf
理论上可以找无限大,但有一个前提,钢板可以在保证材料特性的情况下做到足够厚,或者在保证塑性脆性等等材料特性的前提下,屈服强度做到足够高。且有足够的技术工艺达到全焊透的技术标准。
swift_
航空母舰作为强大的国之重器,一度被誉为“海上霸主”,不仅仅是因为其强悍的作战能力和列队规模,最直观的体现还是航母庞大的体积吨位。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航母是美国福特级航母的首舰福特号,它以超过11万吨的排水量、332.85米的舰长以及40.84米的舰宽远远甩开了所有航母,宛如一个头顶天空脚踩大地的巨物傲视群雄,看过它全貌的人无不啧啧道奇。从目前世界科技技术水平而言,航母可以造到近乎无限大的概念,但设计航母并不是越大越好,需要考虑的因素非常多,那么从理论上来说航空母舰到底能造多大呢?
其实世界上各种大体积的海上载具一般都是以油轮、货船等形式出现,航母虽然也称得上大型,但相比一些专门用来运载原油等原料的运输油轮来说还是相形见绌。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大的船只与最长的人工制造水面漂浮物是一艘新加坡籍、属于超大型原油运输船的超级油轮诺克·耐维斯号,船长458.45米、舷宽68.86米,比最大的航空母舰福特号还要“胖”上一大圈,横躺下来比赫赫有名的埃菲尔铁塔还要长。
诺克·耐维斯号可以达到满载82万吨的承重吨位,是世界记录的不二保持者,这么一看福特号的11万吨是不是像小儿科一样?因为其庞大的体型,又被称作海上巨人号,虽然说他早在十一年前就被拆解,但依旧没有任何船只能够撼动它体型王冠的宝座,现如今仍有重达36吨的船锚保存在香港海事博物馆供世人观赏。
不过有一说一,这个大块头除了体型大载物多,能运别人没法运的当量原油,其他方面缺点还是很明显的。比如笨重的体型带来的可怜航速,就算搭载了一型37300千瓦功率的蒸汽涡轮机,也只能在海上慢悠悠地前进,正常巡航状态不过才13节航速,最高也就只能提升到16节航速。这种航速也就注定了海上巨人的使用效率偏低,就算装载容量大也改变不了这一事实。
有人说如果诺克·耐维斯号还存于世的话,稍加改装一下就能成为航母中的超级巨无霸,到时候必定是世界范围内最强大的海上军事武器。这种想法就太过浅显,要是仅仅以大作为目标,那各个国家还不早就开启战备竞赛,疯狂增添制作材料的量,因为就现在的科研技术来说,无限放大航母体型并不是什么难事,大到覆盖整个国家乃至地球的表面都不成问题,只要有钱,材料充足,啥玩意都能做得出来,但是光靠体积大根本没有意义啊,难道放到战场上能吓死敌人?
要知道武器都是为了战争而诞生,不是为战争服务的武器都没法称作武器,航母的研制当然也是以实战作为目的,这样一来限制就非常多了。
首先第一点,能够制造超大型航母的国家屈指可数,有这种实力的船厂更是凤毛麟角,放眼全球,除了中美俄,其他国家可能还真不太行,就算是老牌强国英法德和后来居上的日韩,甚至于近几年有点声音的印度都没有如此发达的海上平台建设能力和军事经济基础,如果强行要发展航母的话还得借鉴领域龙头大哥美国的经验,毕竟不是什么国家都能从零开始慢慢探索的,更何况这一过程充满了曲折,稍有不慎就会血本无归。
第二点就要着眼于制造上面的理论设计了。可能很多小伙伴都清楚,钢铁的韧性和刚性都是有极限的,不可能被无限放大,而航母在海面上也不会次次都遇到风平浪静、一马平川的好天气,但凡遭遇了滔天巨浪,随便打来的几朵浪花形成的最大长度都是造船厂不可逾越的鸿沟。
很早之前就有人提出了一种双体航母的假想,这种全新的设计简单来说就是通过两个船体大大增加航母的甲板面积,使其能够容纳更多的舰载机,搭载更全面的装备系统,体积和体型自然而然的就提上去了。不过这种设想是一种不太符合实际情况的空想,以至于后来并没有任何国家有建造一种双体航母问世,为啥呢?具体点来讲,双体航母的两个波峰之间的船体中间是悬空的,我们假设一下一个双体航母的舰长为1000米、两个波峰之间的距离就会在900米左右,当大浪袭来之时,航母中间的800米都是悬空的,这几百万吨重的玩意就被舰首分担,然后一折两半。要是单纯地只增加龙骨的粗细、把韧性和刚性整上去,会让整根龙骨的重量超过航母本身的重量,这种船都能造出了那可真是神迹了,所以说从理论层面上来说,为了追求体型吨位而制造航母也是不切实际的幻想罢了。
二战时期,喜欢做梦的英国佬还曾幻想过一种名为哈巴谷工程的冰制航母,他们准备把水和木浆混合在一起,冷冻成一艘长达609米、重达200万吨的超级航母,嚯!这可真够猖狂的,直接把吨位最大的海上巨人都超越了,直接跳到福特号的20倍,也只能感叹一句想法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啊。
总结来说,当想为了提高航母的体型去增加航母的尺寸与吨位时,就不得不舍弃其他方面的性能,比如机动性、航速、续航等等,况且体积越大吨位越大需要驱动的动力装置就得更强,一般来说超越了福特号的存在基本上都得用核动力来驱动了,很多连核都没有的国家完全连想都不敢想。
其次,在实战中,大型航母通过各个海域、水道的时候由于庞大的体型自然容易被敌人发现,瞄准打击一个大型目标简直不用吹灰之力,给人当活靶子打有啥意义呢?所以在权衡各方面利弊来讲,航空母舰这种极为重要的战略性武器还是保持在10万吨左右的体型才是最理想的。
Sigh
航母本身就是可移动的机场和基地。有浮岛式航母的设想,按照这种思想。这种航母就是一个个稍小的模块做出。这样就可以任意组合,根据需要确定规模。所以航母的规模可以根据需要无限大。
竹影桃花
理论上面可以造无限大!
但有一个前提:钢板可以在保证材料特性的情况下做到足够厚,或者在保证塑性、脆性等等材料特性的前提下屈服强度做到足够高,且有足够的技术工艺达到全焊透的技术标准,同时性价比要足够合理并能大规模商用,可能吗?至少短时间之内不可能,所以做不了无限大。
先普及一个基本的概念,船舶总纵强度:将船视为两端简支的一段梁,将货物载荷,波浪载荷,静水载荷等等所有外部载荷视为附加载荷,予以考察船舶各位置的弯矩和剪力。为了保证船舶的安全,对于国际航行船舶,各大船级社有个公认的弯矩和剪力的标准,任何情况下实际的弯矩和剪力是不能超的。(否则很容易断)
所以军标也一样!
本来想打很多公式和规范列在这里,全删除了。简单点说,随着船长增大,弯矩和剪力会指数基数增大,对钢板的要求会越来越大。而船是一个性价比协调后的产物,没有人会单纯为了做大而做大!
白鹭
航空母舰可以建造到油轮那么大,资金先不说,第一把航母造到那么大将会失去航母应该有的功能。要知道航母对速度,机动性是十分看重的,像美国尼米兹级,福特级,十万吨的巨舰都能做海上漂移动作,另外,舰载机的起飞有一个很关的因素,那就是需要航母开到最大航速为舰载机提供迎风的升力。而造到那么大速度最快也就十几节,以目前人类造船的水平,是无法将将近八十万吨巨舰的航速提升到三十节的。也就是说美国的超级航母是航母的最大限度了。
穷游双城记
航空母舰的出现可以说是一个大的跨越,其实现了战斗机在海上起落的壮举,大大的增强了战斗机在远洋作战的能力。而且,航空母舰还可以作为一个战略后勤支援的存在,提升战斗的续航能力。再加上航空母舰在动力系统方面升级到核动力之后,其在作战范围上可以是涉猎到整个世界的各个角落了。
但是,由于航空母舰上的甲板长度的限制,一般的战斗机都无法实现正常的起飞。甚至是需要进行专门的改造,以及加装外部的力量,如此才能实现战斗机的正常起落。如此就有人想,为什么不把航空母舰往大上制造呢,这样就可以不用担心甲板限制战斗机的起飞降落了,而且航空母舰造大了战斗力肯定也能够上去,能够运载的物资也更多。
而在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航空母舰就是美国制造的排水量超过十万吨的福特级航空母舰。在这一艘航空母舰上甚至生活着将近五千的人,相当于一个移动的小城镇了。当然,这仅仅是目前最大的,以为航空母舰越大制造的成本也就越高。而在理论上来讲的话,航空母舰最大能够制造出排水量在100万吨。这主要是首先于目前的技术,因为目前为止还没有制造出超过100万吨排水量的船只,自然也就不会存在超过100万吨排水量的航空母舰了。
当然,这是在考虑到还需要战斗力的时候,如果不考虑战斗力,仅仅是追求巨大化的话,那么采用一些轻质的材料,甚至是可以制造那种可以覆盖全球的航空母舰了。
ykxu6953
世界上一些最大的船只以油轮、货船和邮轮的形式出现。这些巨型机器是工程学上的奇迹, 近距离看到这些超级油轮中的一艘,就能让人意识到建造过程中所涉及的制造和设计技术的真正重要性。这些巨大的机器需要巨大的推进系统。柴油、核能、风能,甚至一些太阳能。 船舶有各种尺寸,适用于不同的应用场合。有些船只需要大型柴油发动机来进行高效的长途集装箱运输,而海军舰艇则需要配备核推进系统和大功率燃气轮机、中低速柴油机,以便在海上连续呆上几个月。
但是不管推进的方法如何,这些机器背后的工程都是相当壮观的。 目前世界上排水量最大的船舶是长382米,宽124米的“Pieter Schelte”号海洋工程船,它是一艘双体船,而最大的单体船是诺克·耐维斯号,排水量达82.5万吨,不过它已经于上个世纪末被拆除了。
还有一艘二战中被设想的冰制航母——哈巴谷工程,这是一艘609米、重达200万吨的航母,由英国人在二战期间构思。它是由水和木浆混合在一起冷冻成的。”可悲的是,这艘巨大的浮冰岛/船从未制造出来。 还有90年代设想的自由船,长1371米,重270万吨。顶部是一个可以降落737飞机的机场。世界上没有一个造船厂大到可以考虑建造这么大的东西。
航空母舰是一种充当海上空军基地的战舰,装备有全长飞行甲板和用于运载、装备、部署和回收飞机的设施。一般来说,它是舰队的旗舰,它可以让海军在全球范围内投射空基力量,而不需要依赖基地机场来进行飞机操作。自20世纪初出现以来,航空母舰已经从用于部署气球的木船发展到搭载众多战斗机、攻击机、直升机和其他类型飞机的核动力战舰。
虽然固定翼运输机和轰炸机可以从航空母舰上起飞,但目前还不可能让它们着陆。凭借其外交和战术实力、机动性、自主性和手段的多样性,航空母舰通常是现代作战舰队的核心。在战术上,甚至在战略上,它取代了战列舰成为舰队的旗舰。其最大的优点之一是,通过在国际水域航行,它不干涉任何领土主权,因此不需要第三方国家的飞越授权,减少了飞机的时间和过境距离,因此大大增加了在战区的可用时间。
当想要增加航母的尺寸和吨位时,总会有权衡—一航母越大,它的运动性能就越差,能通过海域、水道限制也越多,航速变慢,更容易被敌人发现、瞄准和命中。目前最大和最理想吨位的航母是美国的尼米兹和福特级,十万吨级是目前航母最理想的吨位。
希望手工作坊
看材料强度,如果能有强度比现在航母用钢的强度还要高几倍的材料,吨位不变的情况下也能比十万吨的航母大很多牛很多,不用那么厚强度和抗打击度都比现在的航母好几倍。届时做到五百米长,甲板宽度100米以上都没问题。
寻找自我
又要开动脑力,比谁核桃好词的多的时候了
据我个人了解,二战时期日本的“信浓”号,是当时做大的
其满载排水量6.2万吨。
目前来讲,现役航空母舰的吨位也就只能说是美国福特级航母母舰,此回答问题的时间是(2020年),其满载吨位可以达到11.2万吨。长的是这个样子滴:
但是当年英国有个设想是这个样子的:
前英国首相丘吉尔希望给敌人重创时,他将目光瞄准了天空——对德国实施毁灭性的轰炸。其实他开始锁定的目标是海洋,也就是建造一个永不沉没的“岛屿”,这项计划被命名为“哈巴谷计划”(哈巴谷是希伯来的先知)。你可以把它理解为一艘航空母舰或者一座冰山。
记得还有一个国家想用空心水泥连接起来做航母呢,具体哪个国家就忘了。后来也是慢慢泡汤了,不过能不能实现不说,有想法还是好的,那样下来其吨位简直无穷大了。
木木。
因为世界运河吃水以及运河宽度的限制,以及港口港池的水深限制,航母最大只能造12万吨左右,太大了,过运河就过不去了,当然如果没有港口港池以及运河的限制的话,航母是可以造几十万吨甚至上百万吨都有可能
sijane
如果说无限大是有点过分。但是20万吨是没有问题的。
目前最大的船是油轮。石油危机爆发前夜,美国大公司曾经设计了100万吨的油船。只不过因为石油危机,而被迫停止了!
世界上最大的船到底是什么?各种杂志众说纷纭,但排水量大多在60—80万吨!
如大名鼎鼎的诺克·耐维斯号。
载重吨位(DWT):564,763吨
吃水:24.61米(79.26英尺)
舷宽:68.86米(225.72英尺)
船长:458.45米(1504.1英尺)
排水量:825,344吨
最下面是航空母舰!
如果油轮的难度是50的话,那么航空母舰的难度就是2000!差距非常大。但是比美国现役10万吨航母大的多的航母,是完全可以制造出来的!
这就是作者的答案。
但是为啥美国不去制造这么大的航母,要知道甲板长度,每增加30%,起降事故下降70%。美国也不是没有钱!
因为要过海峡,运河!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被三个海峡,运河隔开。他们就是苏伊士运河,巴拿马运河和马六甲海峡!航母吨位只要超过12万吨,就无法安全通过苏伊士运河和巴拿马运河。因为宽度和吃水都超过运河要求。如果绕过好望角和合恩角等地,军队部署要延迟20天以上,足够被对手各个击破!所以美国航母就限制在10万吨左右。
而中国目前还没有这个吨位的制造能力!
米米小叶子
为什么航母现在做到这个吨位长度大小!最主要的是因为做大了以后它会出现很多解决不了的问题。首先航母需要高航速那么就决定了航母的基本样子。航母的样子决定了它的结构强度。道理就相当于一根2米长铁轨两个人抬起来中间不会有任何弧度弯曲。如果是20米两头抬起来中间一定会有一个弯度。这个现像是在现有的形状情况下工程解决不了的。就像以前有人提出双体航母为什么没有人建!就是因为中间的连接处达不到强度。
浸染繁华Laz
航空母舰当然越大越好。军舰块头大了,装载的飞机更多,自然战斗力就更强。
但是,对于一种军舰来说,航速方面的要求是不能低的,现代的油轮有上百万吨的,但是它的航速非常慢,根本就不适合作战。要达到这样的高航速靠的自然是发动机。现代军舰的时速都在30节左右。如果把航母造得特别大,比如五十万吨,那么对于发动机的要求就会非常高,发动机的功率要比十万吨级的航母大出N倍才行。
这样大功率的发动机即使是美国也造不出来,所以它的航母最大排水量也就是10万吨左右。这样我们就明白了,在当前的技术条件下,航空母舰最大也就造到“福特”号那个水平,再大就力所不能及了。
teq452
航空母舰,可以称得上是海上移动军事基地,从理论上讲航空母舰越大,其自身携带的武器越多,攻击能力越强。但是,目前现役世界最大的航空母舰排水量也没超过十二万吨,这主要受以下几方面的影响:
一、动力系统。美国大多数航母采用的是核动力,每艘航母上都有一个小型核反应堆,制造比现役航母还要大的超级航母,首先必须考虑为超级航母配备什么样的动力系统,随着航母吨位的增大,核反应堆的功率也要增大,增大核反应堆的功率不只要增大核反应堆的体积和核燃料消耗量,更重要的是考虑如何提高核反应堆的技术水平。
二、金属材料的强度。航母的金属材料不仅要承受战机起降带来的冲击力,还要保证整个航母结构稳定,在海浪中航行不会变形。航母的排水量越大,对金属材料的要求必定越高,金属材料的强度也是制约航母大小的一个重要因素。
三、战术要求。我们平时常讲,不能把所有的鸡蛋放到一个篮子里,对于军事力量的分布也是一样的道理。美国把军事力量分散在世界各地,一是可以提高快速打击能力,二是降低全军覆没的可能性。航母建造的越大,目标也就越大,武器系统也就越集中,被击中后的损失就越大。所以,为了尽量减少损失,保存实力,航母并不是越大越好。
综合考虑,航母的排水量一方面受技术水平的限制,另一方面也要考虑航母作战时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