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桂英的老公真不是杨宗保!评书演义乱点鸳鸯谱,辈分全乱,硬生生杜撰了一个实质上形同乱伦的关系。
“穆桂英”是杨文广的老婆,不是杨文广的妈。杨六郎是杨文广的亲爹,不是他的爷爷。
在中国古典文学《杨家将传》、《杨家府演义》、《万花楼》等小说中,老令公杨业的第六个儿子杨六郎杨延昭,与柴郡主生有一子,名为杨宗保,是杨家将的第三代传人。杨宗保找了一个武功盖世的老婆,叫穆桂英。夫妻两个生了一个儿子杨文广,一个女儿杨金华。
在这些演义中,穆桂英大破天门阵的故事尤为脍炙人口。杨宗保为取得降龙木,上了穆柯寨,与穆桂英结为夫妻。后来,夫妻两人大破天门阵。穆桂英阵前产子,生下北宋名将杨文广。
之后,杨宗保少年受命,兵征西夏,中计受困于陷金山而中箭,战死沙场,时年二十四岁。佘老太君率领十二寡妇征西,杨文广随军出战。再后来,杨文广挂帅南征,妹妹杨金花充当先锋官。
战后,杨文广因功被封为太平王,宋朝皇帝把百花公主下嫁给他,杨文广一共找了18个老婆:
百花公主,吴金定,金平珠,杜月英,窦锦姑,鲍飞云,齐长善,苏三娘,慕容英,农艳花,李玉茹,柳香春,曾凤英,梅若兰,赵春蓉,薛百花,慕容昭容,范文萦。
杨文广又生了4个儿子,其中小儿子杨怀玉武功盖世,英勇无比。
演义中,二代以下英雄叫“怀玉”的人不少。如秦叔宝的儿子也叫怀玉,秦怀玉。
这些故事都是虚构的。
根据史书记载,杨延昭的儿子是杨文广,杨文广的妻子是慕容氏。
我估计:由于读音相近,经过说书艺人的长期艺术加工,逐步把慕容氏演绎成了巾帼女英雄穆桂英。并且身份从杨文广的妻子,变成了他的妈妈。
据《
宋史》,杨家将三代抗辽, 杨业之子杨延昭 、杨延昭之子杨文广。 杨家将的其他人物,在《
宋史》中都没有记载。
杨延昭并非排行第六。他是杨业的长子,由于作战勇敢,在宋辽边境上威名赫赫,辽国人闻之色变 。
当时的人认为:北斗七星中的第六颗星,主镇幽燕地区,是辽国的克星。先是宋朝人把杨延昭看成是天上的六郎星下凡,称之为“杨六郎”,渐渐的,辽国人也这么称呼他了。
后来以讹传讹,在之后的评书演义中,硬生生把杨延昭说成是老六,又有了所谓的“七狼八虎”。根据刘兰芳评书《杨家将》的描述:
金沙滩一战,大郎替了宋王死,二郎替了八王赵德芳,三郎马踩如泥,四郎八郎流落番邦,五郎出家五台山,七郎被潘贼乱箭射死高杆上,射了一百单三箭,七十二箭透心穿,老令公杨继业碰死在李陵碑前。现在只剩下六郎稳坐中军帐。
北宋开国大将潘美,被描写成了宋太宗的老丈人:第一大奸臣潘仁美。
这些故事非常具有传奇性,可惜只是演义而已。
这就好比《岳飞传》中,岳飞的儿子岳雷率领岳家军直捣黄龙府,气死金兀术,笑死牛皋。都是评书演义杜撰的故事。
杨宗保的故事,最早见于元杂破天阵,破天阵上讲:杨六郎之子名宗保;明万历二十一年 (公元1593),唐氏世德堂刊印的南北两宋志传,也记载了杨宗保的事迹。
民间故事与戏曲剧目所传的杨宗保, 很可能其原型就是历史上的杨文广。杨宗保的生平事迹,应该是取之于杨文广的事迹,并加以艺术发挥。
除了宋史的记载之外,据曾巩隆平集:
“诏录其子传永、德征、文广有差。”
根据这个记载,杨延昭的儿子不止杨文广一个,而是有三个,分别是杨传永、杨德政、杨文广。
但是,史书中关于杨传永、杨德政的相关事迹,有没有什么战功,都没有任何记载。
并且这两个人在评书演义中,也从来没有被提到过。
这倒也是一件奇怪的事情。《杨家将》的那么多故事,出现了大量的虚构的人物,但历史上真正存在过的两个人,却在演义中提都不提。
相比之下,唐高祖李渊有一个儿子李玄霸自幼早夭,却在《说唐》等小说中,被描写成武功天下无敌的隋朝第一条好汉李元霸。
杨文广参加过镇压农民起义,宋神宗年间,他曾经在抗击西夏的战争中,多次打退西夏军队的进攻,给予西夏军重创。后任定州路副都总管、侍卫步军都虞侯等职。
熙宁七年十一月,杨文广去世,获追赠同州防御使。
在《杨家府演义》中,杨文广不容于朝廷,杨怀玉把杨文广带到太行山隐居,了此一生。
如此描写,主要是因为:在《杨家将》的故事中,出现了许多非常令人恶心的奸臣,皇帝又非常昏庸糊涂。让杨文广到山中去隐居,体现了古代人民对现实的不满,希望能寻找到一个世外桃源。
“杨宗保”居然会是一个女人?
人民日报曾经有过一篇报道:在河南省洛阳市新安县五头乡潼沟村,出土了一块宋朝杨令公的停灵碑,也就是说当初老令公杨业下葬时曾经经过这里。并在此停灵,上面有这么一段记载:
“北宋朝杨令公之丘陵也。有女孙杨宗保感祖之义, 居庐于此,遂人道而为观焉。”
如果这一段记载是属实的话,老令公杨业有一个孙女名叫杨宗保,至于是不是杨延昭的女儿,存疑。即使是的话,杨业的这个孙女,在历史上肯定也没有出征上过战场。
《杨家将》的故事,在中国家喻户晓,影响很大。体现了中国人的英雄情结,虽然这些故事大部分是虚构。但历史上的杨家将,确实也是宋朝的爱国将领,在对抗外族侵略的战争中,也立下了不少战功。并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的爱国情怀。
大家好!我是头条@今古讲堂 ,感谢阅读,敬请【关注】,评论,点赞或转发,谢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