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文姬
  • 首页
  • 古诗文库
  • 成语大全
  1. 顾文姬
  2. 专题

本科生论文提纲范例

提到的作品
[科幻小说]鬼吹灯

[科幻]鬼吹灯

远古的文明,失落的宝藏,神秘莫测的古墓。一本主人公家中传下来的秘书残卷为引,三位当代摸金校尉,在离奇诡异的地下世界中,揭开一层层远古的神秘面纱。 昆仑山大冰川下的九层妖楼,这里究竟是什么?藏着消...

本物天下霸唱

[作品小说]中庸

[作品]中庸

《中庸》是不偏不倚的立身处世哲学,有折不扣的太平和合境界 慎独自修、至诚尽性的儒家哲学经典

子思

[作品小说]中国美学史大纲

[作品]中国美学史大纲

《中国美学史大纲》是北京大学教授叶朗先生的名作,出版十多年来受到广泛好评,被许多大学选为教材。全书分为四篇:中国古典美学的发端、中国古典美学的展开、中国古典美学的总结、中国近代美学。论述的时间跨度为先...

叶朗

[作品小说]爱欲与文明

[作品]爱欲与文明

《爱欲与文明》由法兰克福学派左翼主要代表赫伯特·马尔库塞著。 《爱欲与文明》讲述了:西方今天文明已发展到极点,然而文明进步的加速也伴随着不自由的加剧。集中营、大屠杀、世界大战和核武器都是现代文...

赫伯特·马尔库塞

[作品小说]局外人

[作品]局外人

根据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阿尔贝·加缪小说改编 经典名著生动再现 “世界是荒诞的,人生是痛苦的” 准备好迎接死亡,也就准备好了迎接新生 ................... ※编辑推荐※ 本书是雅克·费朗...

雅克·费朗代

[作品小说]镜花缘

[作品]镜花缘

林之洋与李时珍是一对很好的女友,时珍的父亲李梅竺教授是一位科学家,他发明了一种电脑程序,可使人送入梦境忆童年、忆往事,并可进入预先选定好的小说中去,与情节中的人物进行客串,十分真实有趣。 因李梅竺教...

亦舒

[作品小说]琵琶记

[作品]琵琶记

中国古代戏曲经典丛书

高明

[作品小说]大学

[作品]大学

博大的学问

蔡志忠

[作品小说]儿女英雄传

[作品]儿女英雄传

《儿女英雄传》是由清代满族文学家文康所著,又名《金玉缘》、《日下新书》是我国小说史上最早出现的一部熔侠义与言情于一炉的社会小说,小说长达40回,以何、安二家冤案为由展开情节,何玉凤(化名十三妹)之父为...

文康

[作品小说]楚留香传奇

[作品]楚留香传奇

古龙精品集

古龙

[作品小说]儒林外史

[作品]儒林外史

《儒林外史》是中国小说史上少有的几部出类拔萃的巨制之一,是唯一一部真正意义上的讽刺小说。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对《儒林外史》的评论,至今看来,仍是最准确、最切中肯綮的:“迨吴敬梓《儒林外史》出...

吴敬梓

[作品小说]美学史

[作品]美学史

本书是一本研究西方美学史的经典名著。 本书对上自古希腊,下迄近代的西方美学发展历程作了全面、系统的考察。本书从论述美学史和美的艺术史、自然美和艺术美、美的定义及其与美学史的关系入手,在对这些关系作了明...

鲍桑葵

[作品小说]向日葵

[作品]向日葵

苏童的小说叙事优雅从容,纯净如水,平实写来却意韵横生;着笔清雅而富有江南情调;叙事与抒情结合得恰到好处。文风别具特色。 苏童是个天分极好的作家,有着万里挑一的感受力和想象力。他因为一些作品而一度走红,...

苏童

[作品小说]太阳照常升起

[作品]太阳照常升起

美国青年巴恩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脊椎受伤,失去性能力,战后在巴黎任记者时与英国人 阿施利夫人相爱,夫人一味追求享乐,而他只能借酒浇愁。两人和一帮男女朋友去西班牙潘 普洛纳参加斗牛节,追求精神刺激。夫人...

海明威

[作品小说]雾

[作品]雾

本书通过奥古斯托同欧亨尼娅和罗莎里奥的梦幻般的婚恋悲剧,表达了作者对人的存在和价值的看法。奥古斯托自幼娇生惯养,直到结婚的年龄还没有获得一种确定的个性。一次,他邂逅一美丽少女,不由自主地跟到她家门口。...

米.德.乌纳穆诺

[作品小说]复仇

[作品]复仇

因职员盗卖公司关键技术,家木的父亲遭遇破产,被逼自杀。矢泽的未婚妻被绑架、强奸,最后被汽车轧死。心中充满仇恨的家木和矢泽在咖啡馆偶遇后,复仇的火焰被点燃。两人找来同是亲人被害无法申冤的末次和星野。四人...

森村诚一

[作品小说]春天里的秋天

[作品]春天里的秋天

《春天里的秋天》是巴金基于当时泉州社会现实创作的小说,讲述了一个凄楚动人的爱情故事:一位姓林的中学教师在泉州和他的女学生郑佩容相爱着,但遭到女方父亲的强烈反对,他俩逃到厦门鼓浪屿。但是他们的爱情终难为...

巴金

[作品小说]项链

[作品]项链

莫泊桑被尊称为“世界短篇小说之王”,他将短篇小说的趣味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在他的笔下,各种社会事件,如战争、政变、普选等,都得到了如实的表现;各个阶层的生活,如上层人士的纸醉金迷,中产阶级的锱必较,...

莫泊桑

[作品小说]中国哲学大纲

[作品]中国哲学大纲

本书是张岱年先生早期的力作,是关于中国哲学颇具特色的著作。本书以问题为纲,分别叙述其源流发展,展示中国哲学整个的条理系统,阐明中国哲学的发展过程。 本书将中国哲人所讨论的主要哲学问题分为三类:宇宙论、...

张岱年

[作品小说]雨

[作品]雨

一個女同志生命和愛情的追尋,如情詩般的浪漫樂章,逃脫不了的情慾誘惑,面對真實自我的掙扎,終究深陷的愛情牢籠。文字精緻優美,內容曲折動人,在網路連載兩年多,深受讀者歡迎,引起廣大迴響,是女同志文學最受期...

张漠蓝

[作品小说]麦琪的礼物

[作品]麦琪的礼物

[作品小说]呻吟语

[作品]呻吟语

《呻吟语》是一位饱经人世忧患、富有人生经验的儒哲以儒家的中庸之道为立足点,扬弃释道,冲破宋明理学的牢笼,独辟蹊径探索人生、思考宇宙的思想结晶。 《呻吟语》反映了作者深刻的哲学思想以及他对人生的思考和探...

吕坤

[作品小说]灭亡

[作品]灭亡

开明书店版复刻

巴金

[作品小说]吕氏春秋

[作品]吕氏春秋

集合诸子百家杂而不杂之言,包罗天地古今万物众生之理!《吕氏春秋》又名《吕览》,全书分为十二纪、八览、六论,共一百六十篇。全书的内容以儒家、道家的理论为基础,集合了各家之学说融于一炉,是中国汉代大统一时...

吕不韦

[作品小说]淮南子

[作品]淮南子

本书包括校、注、译,每篇有说明,附刘安小传。

陈一平

[作品小说]中国美学史资料选编

[作品]中国美学史资料选编

《中国美学史资料选编》是从我国古代典籍中精选而成,内容涵盖原始至清末,涉及审美艺术的各个领域,共有一百四十位作者(或著述),突出了中国审美意识的特色及其发展变化的历史线索。初版至今,为文学及其他相关专...

于民

[作品小说]XXX

[作品]XXX

Sex sells. It’s one of the oldest and most effective tricks in the book. The challenge for graphic d...

[作品小说]西方美学家论美和美感

[作品]西方美学家论美和美感

北京大学哲学系美学教研室

[作品小说]万卡

[作品]万卡

契诃夫

[作品小说]海行杂记

[作品]海行杂记

本书是根据巴金1927年赴法途中给哥哥的信改写的随笔集,它记录了巴金途中所见所感和初到巴黎后的印象。 编者说明 序 小引 一月十五日 “狭的笼” “再见罢,我不幸的乡土哟!” 香港或九龙 船上的友伴 ...

巴金

[玄幻小说]紫川

[玄幻]紫川

两百年前的蓝河战场,光明帝国最后的军团在魔族的喧嚣声中崩溃,帝国最后的元帅和皇帝战死。混乱的西川大陆上没有了共同的君主,群雄并起而混战,武力是生存下去的唯一本钱,制霸天下,是一代代强者的梦想。大陆东南...

老猪

小轩窗、

[小学生作文提纲]小学生作文提纲小学生作文指导(提纲) 1、写人:通过典型事件(可一件或几件)表现人物的品质,小学生作文提纲. (1)外貌、动作、语言、神态、心理活动、长相、衣着、身材等描写要合理运用. (2)运用侧面描写烘托人物特点. 2、写事: 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六要素,把事情的进程写具体,其过程中精彩场面的细节描写、详略得当、避免流水账.确定文章的主次要依据中心和主题安排,达到传情和喻理的效果. 3、写景:眼观察、耳倾听、手抚摸、心体悟 (1)定点观察:定点观察四周景物 (2)移动观察:脚步移,变位置,一处一处观察.全景观察与局部观察相结合:景物特征.观察、联想、想象、用

原贴:小学生作文提纲

梦里人

我也打算假期写一部小说,不过是言情类的。我觉得像你这样的先把人名,关系,故事背景,估计还有什么人物武功等级,或者还有什么魔宠等级什么的也要排好。人物与人物的关系,也许还有门派间的联系,还有一些隐藏的关系什么的。祝你成功!我打算写好久了不过还没动笔!-_-||

原贴:想写一部玄幻,仙侠或武侠小说,如何拟定提纲?? 最好有范例,提纲目录什么的,让我知道大致需要把一些

姜希

卡卡卡卡卡卡卡卡卡卡卡卡卡卡卡卡卡卡卡卡卡卡卡卡卡卡卡卡卡卡卡卡卡卡卡卡卡卡卡卡卡卡卡卡卡

原贴:帮忙写一个论文提纲

lanjianjj

1.必须要有大纲。

这是在新人写作中最容易出现的问题,甚至很多已经有过一定写作经验的作者也会犯。常常见到有作者朋友们仅仅是因为偶尔想到一个绝妙的桥段,一个不错的悬念,甚至只是几句颇有感觉的对白,就迸发出写作的冲动,开始稀里哗啦地往下写。结果却往往在故事进行到一定阶段,一定字数的时候,当最初的那一股写作冲动褪去之后,茫然了,于是要么勉强拼凑,虎头蛇尾,要么干脆太监掉。

我个人并非反对一时冲动下的写作,但是却希望能将这种冲动长久地维持下去,至少维持到你的创作告一段落。可是写作的冲动也好,称之为写作的灵感也好,是不可能持久的。那么,我们就需要大纲这种东西,来将闪现的灵感和冲动文档化、格式化。这样,在冲动和激情消散的时候,不会茫然不知所措。

那么大纲是什么?大纲要如何写?

这里我只说个人的习惯,在下以为,从一个构想,到一个完整的故事,其实就是一个逐渐完善的过程,而这个过程,都可以理解为广义的大纲。

打个比方,假如我突然有了一个灵感,打算写一个冒险类的故事。这个灵感本身可能很简单,甚至有可能只是一句话,一个矛盾,或者一个桥段。没关系,以这个最简单的东西,作为出发点,我们开始构架我们的故事。

首先,将这个构想整理为一句或者一小段简介类的文字,整理出至少一条主线流程。

然后,在这个最基础的主线之上,进行发散联想,添加明线暗线、分支情节、人物设定、背景设定、矛盾冲突等等。

接着,我们开始添加一些系统类的东西,比如比如主角升级系统,社会系统,装备系统等等。

下一步,顺着主线的脉络,逐步的丰满剧情,将之前的那些东西选择合适的地方,以合适的方式添加到主线进程中。

再然后,分出详细的情节进度,章节列表,每一章节的故事梗概,从整体上尝试着控制好故事的节奏和脉络。

最后,从头开始,用文字将所有的东西写出来,这就是一个故事了。

好吧,这里我想说的是,除去第一步和最后一步,其实中间的整个过程,你都可以看成是大纲……

大纲本身就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当你做完这个过程的每一步,那么故事也就呼之欲出了。

2.配角的设计和作用

记得在下曾经在之前的评论里提过一个观点,人物和矛盾,某种意义上,是一部小说的灵魂。

人物一般来讲,可以分为主角、配角和龙套角色。主角的设定,想必大家都有自己的心得,在下也就不废话了,只是想说说配角。

配角是用来干嘛的?该如何去设计?

我们说,所有的人物都是为了情节和矛盾而存在的,不管主角、配角,还是龙套。

个人以为,配角至少有两个作用,是非常关键的,也是新人作者们可以掌握并且应该掌握住的。

其一:衬托主角的形象。

其二:推动情节的进程。

关于衬托主角的形象,简单来说,就是性格上的反差。通过鲜明的性情对比,可以从侧面更好地烘托出主角的形象。这样的做法,效果显然好于作者费尽心思去描写刻画一个单一的主角。有黑才有白,有善才有恶,有对比才有差异,有对比的角色,才能留给读者足够深刻的印象。成名作品里这样的例子很多,随意举出几个:比如《鬼吹灯》里的王胖子,比如《楚留香传奇》里的胡铁花,比如《紫川》里的帝林。由于对比的关系,某些时候,配角甚至比主角还要出彩,还要令人印象深刻。

关于推动情节的进程,这个怎么说呢……最简单的情况就是,某些触发性的事件和关键点,以主角的身份性格或者矛盾设定,他不能去做,或者不该去做,可是剧情偏偏又需要有一个人去触发这个点,那么谁去呢?配角。这一点比较难以用单纯的文字去说明,不过可以回想一下《鬼吹灯》里相当多的情节,触发机关,引起变故,甚至暴露悬念的这些关键点上,是谁去触发的,又是谁在暗中推动情节的进程?

你会发现,很多时候,是王胖子这个配角,而不是胡八一这个主角。

3.卖点不是作者说的

这是我经常被问到的问题,总是有朋友问:我这本书应该以什么为卖点呢?是打斗?升级?恐怖?还是H?种马?后宫?

每当面临这样的问题,我自己都觉得很困惑,因为我自己也没想过那么多。

或者说,我不认为一个所谓的卖点需要搞出这么多花样来。

所谓卖点到底是什么?个人以为,无非就是读者的阅读快感。读者在读你的书时觉得爽了,有G点了,有兴趣往下看了,OK,你有卖点了。

放到实际中来说就是,别总想着用卖点去勾引读者,那样往往适得其反。换个角度,把你自己当成读者去读自己的书。如果你觉得获得了阅读快感,那么祝贺自己吧,你的书有卖点了。

一本书有没有卖点,不是作者说的,也不是编辑说的,是读者说的。

别告诉我编辑如何如何,编辑在看你的书是否有卖点的时候,请注意,他也是个读者!

4.人物形象?读者说了算。

前边有朋友在版内发帖子询问如何设定人物形象的问题,黑大已经给出了详尽的建议。这里在下就再多嘴几句,说说我的一些看法。

嗯,那么我想说的是:所谓人物形象,不是作者说我想写个什么什么样的人物,而是读者说,我看到了一个什么样的人物。

身为作者,我们能设定的,其实并不是人物形象,而是一个模型罢了。

这个人长相如何?穿着如何?性格如何?背景如何?经历如何?

这些,都是这个模型的各项参数,但是,请注意——这些参数里,没有一项名为“形象”的参数。

我更愿意理解为,人物形象,就是指作品中的人物给予读者在阅读之后所留下的主观印象。

就像那位朋友曾经问过的问题一样:假如这个主角的性格又不极端,也不脸谱化,甚至平庸无奇,是否就不能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了?是否就没有丰满的人物形象了?

个人以为,未必,这个问题应该去问读者。

作为写者,我们需要做的,就是设定好这个人物的各项参数,然后将他放进一个背景环境中,让他与相关矛盾联系起来,随着情节的进程,按照他既定的性情做出种种合理的反馈。

至于这个过程中他所彰显出来的形象,更多的时候,是在于读者的感受而不是作者的提前设定。

当然,我并不是说,作者就不能控制人物形象的走向了。不是不能,而是需要换位思考。还是那句话,试着用读者的眼光而不是作者的视角去看待你的故事,这样得出的人物形象,才是最接近真实的人物形象。

当然,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同的读者,对人物产生的不同主观印象也可能是千变万化的。至于如何迎合更多数的读者对于人物形象的潜在需求,这又是另外一个问题了,咱们有空慢慢再说~

原贴:小说大纲范例

vita0712

小说提纲不需要固定格式,但就我的经验,总体来说就这几步:

第一,分四大部分:即时间,地点,人物,主要内容.

第二,详细填充各部分的主要内容:时间一般就写上背景的时间,而不一定要精细到哪一天哪一时哪一秒.因为如果你是在写长篇小说的话,最初做的时间安排很可能需要变动,如果在修改的时候频繁变动时间的话,那这个提纲还有意义吗?再者就是地点,也是先写几个大地点.方便修改.人物方面,要从性格,身份背景等方面来写,这里要详细一点,因为对人物的介绍越详细,对推动以后的情节发展越有利,因为你如果清楚了人物的性格身份,就能明白人物会怎样去对待周围的环境变化,以及情感等.不知道你有没有看过莎士比亚的作品.莎翁的作品就是从人物的性格等方面入手的.

主要内容我的一般做法是:在提纲中只列事情的开端和结局.中间的发展过程空着,还是方便修改增删,最后在定稿时把这一部分填起来.

原贴:小说大纲范例

任晓倩

萧红运用类似散文那样铺开的写法,在笔法上显得从容不迫,潇洒自如,然而同时它又有一根贯串其中的线索,引导着故事情节的发展和人物性格的展开,这就形成了萧红小说的独特的艺术风格。

原贴:论文萧红小说的艺术特点提纲---急

马大善人ma

和电视剧剧本差不多

……肯定要把场号,镜头写清楚了

还要交待环境

人物的位置动作跟对话

例子是 没有啦……

原贴:动画片剧本范例

yureky

小说提纲不需要固定格式,但就我的经验,总体来说就这几步:

原贴:小说大纲范例

憨豆豆

着个比较麻烦,有空找我聊

原贴:以“论古龙武侠小说中的意境”为题,写一份论文提纲

神經質的丶尛威

一、作品设定

1、人物设置:

这儿的人物设置,包含主角,以及在作品中与主角有较多纠缠的人物。这就同我们看电影时的主要演员一样。

在设定主要人物时,应当包括人物姓名、身世家境、性格特点、外貌喜好、力量属性几项。此外,最好再设置出人物简历。

在人物设置中,不论何种作品,其中最为重要的一个设定是“性格特点”。许多作品里面的人物,写出来像看木偶一样,一点也没有活性,就是因为作者根本没把握好“性格特点”的原因。

要想让自己作品中的人物充满活性,每一个人都是活生生的,就要仔细设定其性格特点,然后在行文中时刻注意,看自己对人物的塑造是否符合该人物的性格设定。

2、世界设置:

世界设置,奇幻玄幻类作品极为需要,这个设置,即对故事所发生的世界进行一个框架的描述,以免自己在行文中,会让自己架构的世界变形。

世界设定,应当包括世界组成、势力分布、力量等级、货币换算等等。

这就如同网游中的设定:地图、怪物分布、角色职业、角色技能等。

仔细架构作品所发生的世界,对于完善故事具有极大的作用。

二、故事主线

故事主线,即作品故事发展的主要脉络。

是讲一个傻瓜穿越到地府蹂躏小鬼,还是讲两男三女之间的爱情纠葛,又或者讲某君从流氓到大亨的发迹史,这就是故事的主线。

此外,在故事主线设定时,最好能再思考一下,自己这个作品,究竟想用什么来吸引读者,想想究竟能不能吸引读者。

三、分集大纲

分集大纲,应当包括两个部分。即本集出场人物和本集故事详纲。

1、本集出场人物,应当将本集中所有参演人员通通列出来,如果参演人员中有在“相关设置”中没有设定的非主演,也需要用简单的话语描述一下这个丫头或者马夫的性格。

2、本集故事详纲,是本集故事发展的一个详细介绍,需要人物、地点和事件三个要素。即某人在某地怎么样,然后又怎么样。

分集故事详纲,如果能在一开始便将整个作品所有分集设定出来,当然是最好的。如果不能设定出来,也至少需要设定出今后10万字左右的故事。

在设定分集故事详纲的时候,要仔细考虑,自己所设定的这一集故事中的情节,是否是在围绕着主线故事进行,是否是在推动着故事的发展。

以下是我自己总结出来的。

大纲列表:

书名 |题材

作者 |风格

标签 |主线亮点

主角 主要配角

简介

故事梗概

人物认定(人物姓名、身世家境、性格特点、外貌喜好、力量属性等)

世界设定(世界组成、势力分布、力量体系、货币换算等)

粗纲(卷数):

第一卷 XX

第二卷 XX

…………

分集故事细纲(XX卷XX集出场人物、XX集故事详纲等):

第一卷:故事概述、字数

第一集:简单概述、章数

第二集:简单概述、章数

…………

大结局

番外

原贴:小说大纲范例

希氏臻宝

我来提供几个有创意的论文题目:

(1)从《儒林外史》、《镜花缘》到《儿女英雄传》——论清朝知识分子眼中的科举制度。

这篇论文的要点:上述三部章回体小说都用了大量的篇幅表达作者对科举制度的认知,联系到今天的高考,也许楼主能从中挖掘出更深的内涵展开论述。

(2)明末山水小品文的中兴与末路——论公安派和张岱的山水小品文

这篇论文的要点:在分析公安派与张岱山水小品文的基础上,论述他们的作品与明朝中前期的散文相比有何进步之处,论述他们的作品与唐宋大家的作品相比有何不足。然后根据上面的对比,总结出明末散文“中兴”与“末路”的趋势(甚至可以联系清初桐城派的散文作对比)。

(3)南戏对“曲”体裁的开拓——论《琵琶记》

这篇论文的要点:根据高则诚的《琵琶记》,分析元末南戏在元杂剧的基础上有何创新,它为何能传诵千古,它又为走入死胡同的元曲注入了哪些新鲜元素,它承前启后的过渡作用是怎样体现出来的,它怎样使“曲”这一题材焕发了生机(甚至可以论述它对后来明清传奇的影响)。

上述三个论文题目,(1)是小说,(2)是散文,(3)是戏曲,分属清、明、元三个不同的朝代,楼主就有更多的选择余地了,而且这些题目也有创意,不会走四大名著或关汉卿杂剧的老路,避免雷同。

当然,能否把它们写好就看楼主自己的文学功力了。

原贴:我一个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生,要写有关于元明清文学的论文,请提供几个创意的论文题目。

九份的咖啡馆

穿越,先想好一个穿越方法,在就是描写穿越后的生活,就看你喜欢那一类,有战争的就要多写战役,有宫廷的就要写女人之间的勾心斗角,互相残害。还有就是小白文,或者种田文,那就写轻松些的,生活琐碎。

现代,如果是总裁文,那常见的就是女主角是男主角公司员工,然后因为得罪或与总裁有过节,然后就是他们别扭有暧昧的关系描写。很简单呀。

原贴:小说大纲范例

aprilapril428

自己去看看,小说排行榜前几的作家的大纲,你会有所收获

就去看看天蚕土豆、唐家三少等等起点顶尖作家

原贴:小说大纲范例

cainy

都是复制的

原贴:帮忙写一个论文提纲

cappu

1、美术

“审美教育”是一个复杂的范畴,它不仅历史渊源流长,而且内容也十分丰富,进入二十世纪以后,尤其 如此。因此,以往那种将“审美教育”简单地、片面地归结于某一方面的做法,已经不能概括今天如此丰富、 如此新颖的美育内涵了,也就是说,今天的美育包含着多方面的内容,是立体的、多元的,它是一个综合有机 体,这里我们探讨的仅仅是它的一个方面的内容,即它作为感性教育的一方面。美育不等同于感性教育,但它 确实包含着感性教育的内容。

一、“感性”的定义

审美教育和人的“感性”有着既直接又内在的关联。所以,在历史上审美教育的命运和“感性”的命运密 切相关,常常是人们对“感性”如何,便会如何对待审美教育。所以,要了解审美教育是什么,如果不首先对 “感性”有所了解,就将是难以想象的。

在中国,“感”的基本含义有两层,其一:“格也,触也。”即人的第一信号系统对外物的感知;其二: “感者,动人心也”,感就是心有所动。这里,“感”既是一个生理过程,又是一个心理过程。

“性”的含义则很复杂。作为一个哲学范畴,“性”在中国主要指本能、欲望和情感。所以,中国古人说 ,“生之谓性。”(孟子·告子)“凡性者,天之就也。”(荀子·性恶)“生之所以然者谓之性。 ”(荀子·正名)又说:“食色性也。”(孟子·告子)“天地之所生,谓之性情。……情亦性也, 谓性已善,示其情何?……身之有性情也,若天之有阴阳也,言人之质而无其情,犹言天之阳而无其阴也。” (董仲舒)(注:张岱年:《中国哲学大纲》,202页。)

除此之外,汉语中的“性”还有这样的意思:指人的本质特征,即人之所以为人者,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 。孟子谈这种“性”谈得最多。在宋儒张载、二程和朱熹那里,则认为所谓的“性”即人生之究竟依据,“极 本穷原之性”,它既是整个宇宙的本根,也是万物存在的根据,更是人生的根据。显然,这里所谓的“性”立 足于人和动物的区别,与本能、欲望和感情相对(后三者常常陷溺这种“性”),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本质特征 。

至于“感”和“性”合而为“感性”一词,古代汉语中没有这种用法,它是一个外来词汇,大约在近代以 后传入中国,主要指感性认识,即认识的初级阶段,与理性认识相对。

在西方,英语中“感性”( sensuousness)与“肉欲”(sensuality)具有相同的词根(sens); 在德文中,“感性”与“肉欲”仍是同一个术语Sinnlichkeit,它既指本能的(特别是性欲的)满足,也指感 性知觉和表象(即感觉),它是一种低级的、混乱的和含糊的认识。

综上所述,所谓“感性”即人生之所以然者,它包括人的本能、欲望和情感,是人格的一个重要方面,没 有这一方面,人格就会是片面的,甚至是病态的。

二、美育与“感性”

“感性”与审美教育具有如下关系:

从词源上看,被译成中文的“美学”(即德文“Aesthetica”一词),德国美学家鲍姆嘉通过它下的定义 是:“Aesthetica是感性认识的科学。”(注:北京大学哲学系美学室:《西方美学家论美和美感》,商务印 书馆,1981年,第142页。)他认为人的认识分成两个部分, 一是感性认识,一是理性认识;美学研究感性认 识,逻辑学则研究人的理性认识。德国另一个大美学家康德也曾经将人的心理分为知、情、意三个方面,认为 哲学研究知,美学研究情,伦理学研究意。这些都表明,在西方,“Aesthetica”是建立在“感性”的基础之 上的,它以人的“感性”为研究对象。它就是中文中的“美学”一词的本义。这意味着,美学也是建立在“感 性”的基础之上的,它的研究对象不是别的,而正是“感性”。

可见,从词源学上看,审美教育是针对着人的“感性”而进行的教育,审美教育与人的“感性”有着直接 的关联;并且,审美教育也具有“感性”的品格,因此,审美教育就是一种感性教育。

在美学史上,“美育”首先是作为一种感性教育出现在人们的面前的。那么,美育作为一种感性教育,有 哪些具体的内容呢?

首先,审美教育能够解放人的感性。

所谓“解放人的感性”,主要是指美育能够将人的感性从理性的长期压制下解放出来。

在历史上,感性长期处于理性的压抑之下,这在现代社会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越来越多的思想家意识到 ,建立在理性基础之上的文明(即现代文明)就是一种压抑性的文明。现代德国思想家马尔库塞就曾经一针见 血地指出,在我们这个文明之初,“理性也已被看作是压制本能的工具;本能、感性领域被看作始终对立于理 性,有害于理性的。哲学用来理解人类生存的范畴也保存了理性与遏制之间的这种联系:凡属于感性、快乐、 冲动领域的东西都意味着是与理性相对抗的,是必须予以征服和压制的东西。日常语言也保存了这种评价,因 为用于这个领域的语词都有带有说教或猥亵的语调。从柏拉图到现代世界,有关‘黄色作品’的法律,对快乐 原则的毁誉一直具有势不可挡的力量。”(注:马尔库塞:《爱欲与文明》,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第11 5页。)

正是这种长达几千年的压制,使人们曾经有过的敏感与激情消失殆尽,成千上万的人开始变得麻木不仁, 无论是春天的第一片新绿,还是夏夜璀灿的星空,无论是云白山青,还是川流石立,都难以激起人们哪怕是一 丝一毫的喜悦,年复一年,月复一月,人们在无动于衷中打发着平凡而琐碎的时光。人们仿佛得了“不感症” ,正如美国阿尔温·托夫勒所说,在现代社会,我们到处可见这种“千百万人的病态性的冷漠态度。”(注: 托夫勒·阿尔温:未来的震荡,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383页。)而在法国著名文学家加缪的中篇小 说《局外人》那里,我们更可以看到现代人这种对一切都无动于衷的“不感症”的形象而生动的表现。小说的 主人公莫尔索就是一个完全失去了生活激情的公司小职员,甚至面对恋爱、死亡这些人生大事,他的表现都是 非常的冷漠和麻木不仁。

这种感官的异常迟钝和心理性的“不感症”,不仅使人失去曾经有过的敏感与激情,使人的生活变得异常 的贫乏、单调和枯燥,而且更使人与人之间、人与世界之间、人与物之间日益疏远、隔膜起来,他人成为一堵 墙,人变得越来越孤独,越来越绝望。

而审美教育要做的,正是将人的感性从这种理性的长期压制下解放出来,将人的感性从在压制下已经变得 异常麻木、迟钝的病态中解放出来,重新赋予其以感知的敏感和激情。审美教育的这个作用在本世纪初我国大 思想家梁启超那里,被称为“剌”。他认为,小说对人具有四种支配力量,其中之一即为“剌”,所谓“剌也 者,剌激之义也。”他在比较“剌”与小说的另两种支配力“熏”、“浸”时指出:“熏浸之力利用渐;剌之 力利用顿;熏浸之力在使感受者不觉;剌之力,使感受者骤觉。剌也者,能使人于一刹那顷,忽起异感而不能 自制者也。”(注:北京大学哲学系美学室:《中国美学史资料选编》下,中华书局,1981年,第418页。)

而美育之所以能够做到这一点,和它上述的感性品格有关。美育作为一种感性教育,是以人们对对象的直 接感知为基础的,也是以人的感性不断敏感和丰富为目的的。人的感官如果长期不去感知,就将变得迟钝,就 将逐渐退化。美育正为人的感官提供了一片广阔的感知天地,在这片天地里,日月合壁,山川焕绮,“春秋代 序,阴阳惨舒,”(文心雕龙·物色篇)桃花之鲜,杨柳之貌,日出之容,雨雪之状,春风春鸟,秋月秋 蝉,夏云暑雨,冬月祁寒,“岁有其物,物有其容”(文心雕龙·物色篇),莫不使人悟以物色,应物斯 感,并进而“心亦摇焉”,“辞以情发。”(文心雕龙·物色篇)

在此基础上人们“神与物游”(文心雕龙·神思),“流连万象之际,沈吟视听之区;写气图貌,既 随物以宛转;属采附声,亦与心而徘徊。”(文心雕龙·物色)“思接千载”,“视通万里”。这里,不 只是人的感官由于外界的剌激而保持了自己鲜活的生命,并日益地敏感起来,而且人的感情也被不断地激发, 人的想象也不断的丰富起来。

可见,只有审美教育,才能将在理性的长期压制下已经变得麻木和迟钝的感性解放出来,重新赋予它敏感 、丰富和激情。这是审美教育的一个很重要的任务。

其次,审美教育能够泄导人的感性。

人生而就有耳目之欲,就有感知外物的欲望,这是人和外界、乃至整个宇宙联系的唯一桥梁,也是人情所 不能免。荀子说:“故人之情,口好味而臭味莫美焉;耳好声而声乐莫大焉;目好色而文章致繁,妇女莫众焉 ;形体好佚而安重闲静莫愉焉;心好利而谷禄莫厚焉。”(荀子·王霸)《吕氏春秋》指出:“故耳之欲 五声,目之欲五色,口之欲五味,情也。”(仲春纪·情欲)淮南子·真训也说:“且人之情,耳目 应感知,心志知忧乐,手足之疾痒,辟寒暑,所以与物接也。”相反,如果不让人去感知,将之“囚之于冥室 之中,虽养之以刍豢,衣之以绮绣,不能乐也:以目之无见,耳之无闻。”可见,不满足人的耳目之欲,不满 足感性所提出的需求,是摧残人性的。

然而,人的这种欲望常常是无止境的,也是盲目的。如果任其自由的表现,不仅对社会,甚至对整个人类 都是十分危险的。这一点,古今中外的思想家都有很清楚的认识。先秦的荀子说,“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 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荀子·礼论)荀子这里明确指出,盲 目地追求欲望的满足,是国家穷乱的根源。在《吕氏春秋》那里,作者也告诉我们,盲目地追求耳目之欲,“ 为木革之声则若雷,为金石之声则若霆,为丝竹歌舞之声则若噪……乐愈侈而民愈郁,国愈乱……”(仲夏 纪)汉代的《淮南子》也看到了这个危险,它说:“耳目淫于声色之乐,则五藏摇动而不定矣。五藏摇动而 不定,则血气滔荡而不休矣。血气滔荡而不休,则精神驰骋于外而不守矣。精神驰骋于外而不守,则祸福之至 ,虽如丘山,无由识之矣。”(精神训)这都是“亡国之音”。明代吕坤更明确地说:“天地间之祸人者 ,莫如‘多’。令人易多者,莫如‘美’。美味令人多食,美色令人多欲,美声令人多听,美物令人多贪,美 官令人多求,美室令人多居,美田令人多置,美寝令人多逸,美言令人多入,美事令人多恋,美景令人多留, 美趣令人多思。皆祸媒也。”(《呻吟语》)

总之,过分地追求欲望的满足,无异于引火自焚,“酒足以狂愿士,色足以杀壮士,利足以点素士,名足 以绊高士。”(杨梦衮草玄亭漫语)我国古代的圣人“决不许人类一切的本能,毫无节制,任情放纵。他 取正当的方法音乐地调节本调本能的冲动与官能的享乐。”(注:二十世纪中国文化名人散文精品,贵州 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53页。)这种“正当的方法”即是“克己”、“格物”。

而在西方,在两千多年的历史中,理性对感性的压抑之所以能够成立并获得巨大的成功,也是基于这样的 前提:“潘多拉、女性原则、性欲和快乐都成了灾祸,是分裂和破坏性的。”(注:马尔库塞:《爱欲与文明》,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第117页。)

可见,对于人生而就有的欲望,既不能不满足它,也不能盲目地满足它。在中外历史上,人们都曾经通过 理性去解决这个问题。我国古人说:“发乎情,止乎礼义”,这是用“礼义”为感性的满足划出一条度量分界 。在西方,人的感性满足更受到严格的控制,它们绝大多数成为社会的禁区,成为日常生活中的禁忌,被驱赶 到了无意识之域。现代西方社会之所以神经症的人格猛增,与此密切相关。其教训告诉我们,理性并不能为人 的感性的满足提供一条正确的渠道。感性的满足应该有自己特殊的途径——这就是审美教育。

而审美教育之所以能够“泄导人情”,也和美育的感性品格有关。首先,作为一种感性教育,美育通过不 断的剌激、不断的感知,从而逐渐唤醒了那些在无意识之域中沉睡多年、积聚多年的欲望和本能,使它们从暗 无天日的黑暗深处来到光天化日之下,美育打开了这只“潘多拉盒子”,并给它们提供了一个广阔的、想象的 和自由的空间,让它们充分地抒发、自由地表现。这里,美育显然和德育、智育不同,后两者对“人情”多是 压抑性的,严格控制的,它只允许某些情感得到有限的表达,而把绝大多数的情感驱进了无意识的领域。

其次,在审美教育中,对于审美对象的感知,依赖于“日常生活意识的垂直切断”(今道友信语),即瑞 士美学家布洛所说的审美主体与对象之间所保持的“审美距离”,这种距离的存在,使审美主体的感知和情感 的激发以及抒发,并不直接指向现实世界和社会,而是指向某个虚幻的对象和事件,从而可以避免对现实和社 会所可能带来的伤害。

正是美育的上述特征,使美育在渲泻人的内心过分强烈的心理能量方面,远远优越于德育和智育,成为“ 泄导人情”的最佳途径。

最后,审美教育能够升华人的感性。

“升华”(sublimation )是弗洛伊德所创立的精神分析学说中的一个术语,指被压抑于意识中的本能冲 动,特别是性本能冲动,转向社会所许可的活动中去求得变相的、象征性的满足。人类文艺创作、宗教活动等 ,都被弗氏说成是性本能冲动升华的结果。

而在汉语中,“升华”一词的含义略有不同。先说“升”。汉语中的“升”有上升、提高的意思,如诗 经·小雅·天保:“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又有“成熟”的意思,如梁传·襄公二十四年:“五谷不 升为大饥。”次说“华”。在汉语中,“华”可喻开花;可指光彩、光辉和有文采;还可表示浮华,如华而不 实。在古代汉语中,“升”与“华”很少连用。

我们这里所说的“升华”对上面两种“升华”的本义都有所吸收,但又有所不同。它既是指将人的感性从 无意识的深处提升到表层,更是指将人的感性从兽性的层面提升到人性的层面,从生物学的水平提升到社会学 的水平,使感性真正成为人的感性。只有在这种提升的基础上,人性才能放射出万丈光芒。

为什么审美教育能够升华人的感性呢?正如上面所说,德育与智育旨在发展人的理性,在它们的具体实施 过程中,常常限制感性,压抑感性,甚至不惜牺牲人的感性来求得人的理性的发展,因此之故,德育与智育不 可能升华人的感性。人类两千多年的发展历史也证明了这一点。

美育则与前两者有所不同,它主要针对人的感性来进行,这为美育升华人的感性提供了一种可能性。其次 ,美育之所以能够进行,一个首要前提就是它是超功利的、超实用的,也就是说,它对人的感官的触发、对人 的情感的激发、对人的想象的开启,并不将它们引向实际的对象,引向该对象的某种使用价值之上。欣赏梵· 高的《向日葵》,并不是让人联想到这株向日葵可以结多少瓜子,它结的瓜子好吃不好吃;参观一座古代建筑 ,也不是要人觉得它是否方便实用。相反,动物的感官则不能摆脱其生理本能的约束,它对对象的感知,总是 与自己的生存目的直接相关的。而在审美感知中,则暂时割断了主客体之间的这一实用关系,使人对对象的感 知获得了一定的自由度和深度,具有了人性内涵,成为真正的人的感知。这就是人的感性从兽性的水平升华到 人性的水平的基本含义。这种升华之所以可能,正因为与美育所具有的这一特征密切相关。

在中国古代美学中,美学家们在谈到“审美感受”时,曾提到美育对人的这种“升华”作用。清代王夫之 指出:“能兴即谓之豪杰。兴者,性之生乎气者也。拖沓委顿,当世之然而然,不然而不然,终日劳而不能度 越于禄位田宅妻子之中,数米计薪,日以挫其志气,仰视天而不知其高,俯视地而不知其厚,虽觉如梦,虽视 如盲,虽勤动四体而心不灵,惟不兴故也。圣人以诗教以荡涤其浊心,震其暮气,纳之于豪杰而后期之以圣贤 ,此救人道于乱世之大权也。”(注:转引自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52页 )这里,王夫之将美育升华人的感性谈得很清楚,它对人的精神起着一种感发、激励和升华的作用,使人摆脱 昏庸猥琐的境地,成为一个有志气、有作为的朝气蓬勃的人,从而上升到豪杰、圣贤的境界。

三、美育作为感性教育的意义

今天,我们强调美育作为感性教育的一面,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如果说,感性教育的长期缺乏造成了人性分裂的严重恶果,那么,弥合人性的这种深刻创伤,实现人自身 的现代化,建立真正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就必然地呼吁感情性教育的加入、审美教育的加入。

人性分裂的现实,是人自身长期片面地追求理性的发展而压抑感性的发展的结果。这种现象,早在19世纪 就被一些思想家意识到了。席勒就曾经指出:“现在伴随着我们的是,各门科学之间的严密分工,等级和职业 之间的直接分开,国家与教会、法律与习俗之间的隔绝;享受与劳动、手段与目的、工作与报酬之间也都割裂 开来。”在这种情况下,人丧失了它内在的完整性:“人们永远束缚在整体的一个小断片上,也就只好把自己 变成一个断片了;他们耳朵里所听到的,永远是自己推动的机器轮盘的那种单调无味的嘈杂声音,也就决不能 发展自己生存的和谐;他们不是把人性——人的灵魂——铭刻在自己的生存上,最终却使之仅仅变成了他们所 从事的职业、所耕耘的科学园地的某种标记。”(注:转引自吉尔伯特·库恩《美学史》下卷,上海译文出版 社,1989年,第480页。)

而马克思意识到这种现象的存在,更对它作了深入的分析,他说:当工人出卖自己的劳动力时,他已经降 而为物,不复为人,他已经失去人性。并且,工人生产出来的产品也变成反对他、同他异化的东西。“劳动的 外化表现在什么地方呢?首先,劳动对工人说来是外在的东西,也就是说,不属于他本质的东西;因此,他在 自己的劳动中并不是肯定自己,而是否定自己,不是感到幸福,而是感到不幸,不是自由地发挥自己的体力和 智力,而是使自己的肉体受折磨、精神遭摧残。因此,工人只有在劳动之外才感到自在,而在劳动中则感到不 自在。他在不劳动时觉得舒畅,而在劳动时就觉得不舒畅。因此,他的劳动不是自愿的劳动,而是被迫的强制 劳动。因而,它不是满足劳动需要,而只是满足劳动以外的需要的一种手段。劳动的异化性质明显地表现在, 只要肉体的强制或其他强制一停止,人们就会像逃避鼠疫那样逃避劳动。……最后,对工人说来,劳动的外在 性质,就表现在这种劳动不是他自己的,而是别人的;劳动不属于他;他在劳动中也不属于他自己,而是属于 别人。”(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第93~94页。)

进入现代社会以后,这种现象不仅没有得到缓解,反而愈演愈烈,遍及人类活动的一切领域,从而导致现 代社会病态人格激增这一不争的事实。在艺术家的笔下,我们更可以看到这种片面、病态人格令人触目惊心的 奇形怪状。在杰克梅弟的“九个人像的构成”中,我们看见,人已经失去了自己曾经有过的丰富性与整体性, 失去了自己的血肉,而被抽象成为火柴棍式的人物;在杜桑的“走下楼梯的裸女”中,人的形象仅仅是依稀可 见,转瞬即逝,人已经没有固定的形体可以把握;这种现象在立体主义的艺术作品中,更发展到登峰造极的地 步,活生生的个人被肢解成一个个碎片,东一片、西一片地堆集在画面上。总之,在现代西方艺术作品中,再 也无法找到一个完整的、清晰的人的形象了,我们不再知道自己是什么?像什么?在这里,人不只是一无遮蔽 ,而且被剥了皮,被碎尸万段,身体的各部分被摔得到处都是。

这里,人性的分裂已经危及人类的发展前景,已经成为实现现代化的一大障碍,如果任其下去,就不只是 现代化不可能真正实现,人类本身的前景也将会是十分的暗淡。

当然,人性分裂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但不能否认的是,感性教育的长期缺乏是其中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所以,要弥合人性分裂的这种深刻创伤,不自觉地进行感性教育(也就是审美教育)是不行的。

另一方面,感性教育的长期缺乏还造成另一个严重的恶果,这就是,一旦理性的控制减弱,感性获得较前 宽松的表现空间时,由于感性不能正确地抒发和表现自己,它就很容易出现蜕化、物化的倾向,陷入感性沉沦 的误区。事实也确乎如此。我们今天受众众多、影响广泛的大众文化就明显地存在着上述倾向。无论从哪个方 面看,大众文化都是一种感性文化。从它的起源看,它是解放了的大众和解放了的感性的产物,是欲望和科技 结合的产物,欲望是大众文化生产的动力,又是大众文化消费的动力。同时,大众文化离不开大众传播媒介, 正是后者为它的兴起提供了必不可少的技术条件,并决定了其传播方式,即它是直接的、直观的,也就是说, 借助于大众传媒,它能够直接诉诸于大众的感官。并且,大众文化的崛起反映了大众的需要(审美需要),这 种需要最主要的是感性的生命的需要。因此,大众文化实际上是一种感性文化,它重感性、重世俗生活、重享 受娱乐,它是反理性的,体现的是感性对理性的反抗。

应该看到,大众文化的崛起有其进步的意义,一方面,它体现了我们这个时代不可抗拒的民主潮流,另一 方面,它也反映了人自身要求感性发展的呼声。千百年来,人的感性一直处于被压制、被扼杀的境地,人自身 也因此而沦入悲惨的命运,直到今天,感性才终于为自己争得了一席之地。然而,正如我们在前面所说,人倘 若不能“克己”,以为片面地执着于感性,就能真正地获得快乐和得到发展,那也将大错特错,这给人类带来 的只能是感性的沉沦和整个人性骇人听闻的堕落。因为感性文化(其中不乏性文化、灰色文化、白色文化等) 对于理性、价值和传统的消解几乎是致命的,它所到之处,使触及到的一切都化为笑料,使理想和价值都化为 乌有,理想没有了,标准没有了,它陷人类于官能的黑暗的假象世界之中,如斯,人类的前途真是岌岌可忧!

可见,在大众文化这种片面的感性解放中,人类所获甚少,所失很多,不仅失去了自我,而且失去了精神 ,因此,仅有感性的解放与渲泄是不够的,在解放和渲泄感性的同时,还必须要有感性的升华,一句话,必须 要有感性教育,也就是要有审美教育!

这些都表明,在今天,感性教育不仅必要,而且十分的迫切,它反映了人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也反映了 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我们甚至完全有理由这样说,如果今天再不重视人的感性发展,如果再不把作为感性教育 的美育纳入现代教育体制,人自身就没法发展,现代化也不可能最终实现。

2、动画

就世界范围来看,中国动画长期处于弱势。很少有人提及创新的因素,也很少有人把中国动画的发展速度与动画的创新联系起来进行分析。而当我们认真地从创新的角度来审视中国动画的时候,会发现中国动画是那么的孤立无助,如果我们再仔细审视中国动画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尴尬和无奈便会相伴而来。文化不仅要传承,而且还要创新。我们惊叹迪斯尼动画的长盛不衰,却很少从扬弃的角度研究迪斯尼动画的模式。一部好的作品,要有自己的精神。在亚洲,我们是最大的国家,但我们的动画却不是最好。看看我们的近邻日本,他们成功地走出了一条不同于迪斯尼的路。他们同样获得了成功。在我的记忆里我们这一代在小时候大部分看的片子都是那些日本的动画片。不可否认的是他们做的真的很好,我很喜欢他们动画片中的那些角色,真的很好,有特点。他们创作的题材很多,而且有很多都是十分有个性的东西。比如著名的有圣斗士星矢。还有〈灌篮高手〉,〈千

与千寻〉等作品。他们还在很多方面有作品。比如体育类,他们有那些〈棒球英豪〉,〈足球小子〉,〈网球王子〉等好的作品。在那些格斗方面,他们更是很有特点.像那些好的作品里面,有多少是很著名的大作啊。〈幽游白书〉,〈北斗神拳〉,〈拳皇〉等作品都是很受欢迎的。在我小的时候,这些作品的图书或者是光盘以及画册都卖的是十分火热,几乎是人人都看,人人都喜欢。对于一部动画片来说,我们那个时候要的是它的情节和人物形象,对于它们的社会意义和技术含量都没有去考虑过,也就是说,好的作品是以观众为评委的,我们动画人要做的是满足他们的要求,让他们欣赏到可以很满意的高水平的动画片。

其实在很多时候我们中国的动画还是很有优势的,因为我们中国有着很久的历史,有着丰富的文化,我们可以写的东西很多,比如说我们国家的一些过去的传说,小说,神话故事,以及那些名著的改编等都可以是题材的方向。我个人认为以前的一些中国的作品有很多是很好的。比如〈神笔马良〉,〈大闹天宫〉〈三个和尚〉〈葫芦娃〉等。

我做为一名未来的动画制作者我很希望让自己的作品里有自己的元素。我将来可以自己写些剧本,因为我业余时间写作有两年,我不间断的写作。也有几本自己的作品,都是未来要做动画的。我是个比较喜欢听歌的人,我的很多文学作品都是在那些歌中获的启发,有时候摸到一首很适合自己心情的歌,我会把它做为一个灵魂,用笔来编写一个自己的故事。我想这对我未来的发展是很有好处的,我可以自己搞全创。一部好的作品,要有自己的精神。

再说一下动画的主要角色。我个人认为,在一部比较完美的作品中?/div>

原贴:动画片剧本范例

阿拉阿拉灯

写作提纲草案  书名:《XXX》  第一、体材:玄幻,武侠,科幻,幻想,军事,YY  第二、主题:主要情节内容,说明什么?内涵  第三、内容简介:  第四、预计字数:XX万  第五:环境设定  环境地理:哪个世界环境,如是异时空需要说明,什么地名,越后面越远,供人物移动使用。  中央:  东面:  西面:  南面:  北面:  第六、角色设定(正面角色、反面角色、中间角色和闲杂职业)  1.姓名:性别,年龄,性格,语言风格,初始技能,后学习技能。  N.姓名:性别,年龄,性格,语言风格,初始技能,后学习技能。  第七、技能设定:  1.技能名称:学习过程,使用动作,效果,优点描述,缺点描述。 

原贴:小说大纲范例

jianminmetals

书名:《XXX》 第一、体材:玄幻,武侠,科幻,幻想,军事,YY 第二、主题:主要情节内容,说明什么?内涵 第三、内容简介: 第四、预计字数:XX万 第五:环境设定 环境地理:哪个世界环境,如是异时空需要说明,什么地名,越后面越远,供人物移动使用。 中央: 东面: 西面: 南面: 北面: 第六、角色设定(正面角色、反面角色、中间角色和闲杂职业) 1.姓名:性别,年龄,性格,语言风格,初始技能,后学习技能。 N.姓名:性别,年龄,性格,语言风格,初始技能,后学习技能。 第七、技能设定: 1.技能名称:学习过程,使用动作,效果,优点描述,缺点描述。 第七、道具设定 1.道具名称:尺寸,外型,重量,

原贴:小说大纲范例

qiulin

类型:都市、青春、言情、军事、历史、其他、悬疑,幻想类包括:玄幻、奇幻、穿越、修真。 基调:正剧、喜剧、悲剧、轻松、爆笑、暗黑 文字建立:普通,搞笑,伤感,唯美 全文字数:(写大概字数) 内容的梗概: 1:起因: 2:发展: 3:转折: 4:高潮: 5:结束 主线情节设定: 1,主线: 2,辅线 : 3,事件线: 4,感情线(高潮、起伏、低谷): 5,注意前后逻辑: (一个新文的整体的故事梗概,就是你想要讲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写清晰主线。最少500字。) 出场人物: 主角: 角色一 ①.姓名:取名就随作者喜好。但小编建议取名不要取一些生僻的字,读者把文看完了都不认得那个字念什么就悲剧了。名字要简

原贴:小说大纲范例

阴暗的天空有一丝微光

萧红运用类似散文那样铺开的写法,在笔法上显得从容不迫,潇洒自如,然而同时它又有一根贯串其中的线索,引导着故事情节的发展和人物性格的展开,这就形成了萧红小说的独特的艺术风格。

原贴:论文 萧红小说的艺术特点 提纲---急

咔嚓。

小说范文可以这样写,首先写明时间地点人物及周边环境,其次围绕主要故事情节冲突和转折,依据情节主线,对小说情节的展开进行详细描写。最后以出人意料的反转或者是动人泪下的场景作为结尾,加深小说的感染力

原贴:小说怎么写范例?

Mr.Alrighrt

欧.亨利的《麦琪的礼物》,莫泊桑的《项链》我的叔叔于勒,契诃夫的《万卡》第六监室等都是短篇小说的范例。

原贴:短篇小说范例

天上人间人间真情

什么类型的?

原贴:小说大纲范例

孙哒哒

萧红运用类似散文那样铺开的写法,在笔法上显得从容不迫,潇洒自如,然而同时它又有一根贯串其中的线索,引导着故事情节的发展和人物性格的展开,这就形成了萧红小说的独特的艺术风格。

原贴:论文萧红小说的艺术特点提纲---急

范太太Alice

写小说大纲,第一件事就是要确定人物身份和姓名。人物是小说的主角,也是小说的精华。现在的读者看小说都会讲究小说人物的"人设问题",所以给你的小说人物一个受欢迎的"人设"非常重要!

02

写小说大纲的第二件事就是要确定情节线,主线是什么,支线是什么,用几条支线。这对整个小说的行文构造非常重要,坦白来说,人设是决定读者会不会点开你的小说,而情节线就是决定读者能不能把你的小说看完。

03

写小说大纲的第三件事就是确定小说的基本情节,比如小说中会发生拿几件大事,这些事件对于情节推动有怎样的助力。一本好的小说,情节不能太过拖沓,同时也不能跳转太快,让读者跟不上节奏。

04

写大纲的最后一件事就是确定小说的结局,很多人在写小说过程中,想法会发生变化,造成小说情节前后衔接不上,结局不符合逻辑,不符合实际等问题。而在一开始就把结局确定好,能保证你在写作途中不会"走歪"。

原贴:好提纲成就好故事,如何写好小说提纲?

betty_hjr

著作书目: 《灭亡》(中篇小说)1929,开明 无政府主义与实际问题(理论)与克刚等合著,1927,上海民钟社 从资本主义到安那其主义(理论)1930,上海自由书店 死去的太阳(中篇小说)1931,开明 《复仇》(短篇小说集)1931,新中国 《雾》(“爱情的三部曲”之一,中篇小说)1931,新中国 海的梦(中篇小说)1932,新中国 《春天里的秋天》(中篇小说)1932,开明 海行(散文集),又名《海行杂记》,1932,新中国 光明(短篇小说集)1932,新中国 《雨》(“爱情的三部曲”之二,中篇小说)1933,良友 砂丁(中篇小说)1933,开明 电椅(短篇

原贴:急需一篇关于巴金的家的论文提纲以及论文,4000字左右。

李英杰崔慧梅

你的提问选错了专区.请到教育专区重新提问.

原贴:毕业自评范例

songxiaopei

曾国藩之家训四条 一曰慎独则心安。自修之道,莫难于养心。`心既知有善知有恶,而不能实用其力,以为善去恶 ,则谓之自欺。方寸之自欺与否,盖他人所不及知,而己独知之。故《大学》之“诚意”章两言慎独。  果能好善如好好色,恶恶如恶恶臭,力去人欲,以存天理,则《大学》之所谓自谦,《中庸》之所谓戒慎戒恐惧,皆能切实行之,即曾子之所谓自反而缩,孟子之所谓仰不愧,俯不怍,所谓养心莫过于寡欲,皆不外乎是。    故能慎独。则内省不疚,可以对天地质鬼神,断无行有不慊于心则馁之时。人无一内愧之事,则天君泰然,此心常快足宽平,是人生第一自强之道,第一寻乐之方,守身之先务也。 二曰主敬则身强。  敬之一字,孔门持以教人,春秋士大夫亦常言之。至程朱则千言万语不离此旨。内而专静纯一,外而整齐严肃,敬之功夫也;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敬之气象也;修己以安百姓,笃恭而天下平,敬之效验也。  程子谓上下一于恭敬,则天地自位,万物自育,气无不和,四灵毕至,聪明睿智,皆由此出。  以此事天飧地,盖谓敬则无美不备也。吾谓敬字切近之效,尤能固人肌肤之会筋骇之束。庄敬日强,安肆日偷,皆自然之征应,虽有衰年病躯,一遇坛庙祭献之时,战阵危急之际,亦不觉神为之悚,气为之振,斯足知敬能使人身强矣。    若人无众寡,事无大小,一一恭敬,不感懈慢,则身体之强健,又何疑乎? 三曰求仁则人悦。凡人之性,皆得天地之理以成性,得天地之气以成形,我与民物,其大本乃同处一源。若但知私己,而不知仁民爱物,是于大本一源之道已悖而失之矣。  至于尊官厚禄,高居人上,则有拯民溺就民饥之责;读书学古,粗知大意,即有觉后知觉后觉之责。  若但知自了,而不知教养庶汇,是于天之所以厚我者辜负甚大矣。 孔门教人,莫大于求仁,而其最切者,莫要于欲立立人,欲达达人数语。  立者自立不惧,如富人百物有余,不假外求;达者四达不悖,如贵人登高一呼,群山四应。人孰不欲己立己达,若能推以立人达人,则与物同春矣。后世论求仁者,莫精于张子之西铭。  彼其视民胞物与,宏济群伦,皆事天者性分当然之事,必如此,乃可谓之人;不如此,则曰悖德,曰贼。  诚如其说,则虽尽立天下之人,尽达天下之人,而曾无善劳之足言,人有不悦而归之者乎? 四曰习劳则神钦。凡人之情,莫不好逸恶劳。无论贵贱智愚老少,皆贪于逸而惮于劳,古今之所同也。  人一日所着衣所进食,与一日所行之事所用之力相称,则旁人韪之,鬼神许之,以为彼自食其力也。  若农夫织妇终岁勤动,以成数担之粟数尺之布,而富贵之终岁逸乐,不营一业,而食必珍馐,衣必锦绣,酣豢高眠,一呼百诺,此天下最不平之事,鬼神所 不许也,其能久乎? 古之圣贤君相,若汤之昧旦丕显,文王日昃不遑,周公夜以继日,坐以待旦,盖无时不以勤劳自励。    无逸一篇,推之于勤则寿考,逸则夭亡,历历不爽,为一身计,则必操习技艺,磨练筋骨,困知勉行,操心危虑,而后可以增智慧而长才识;危天下计,则必己饥己溺,一夫不获,引为余辜。  大禹之周乘四载,过门不入,墨子之摩顶放踵,以利天下,皆极俭以奉身,而极勤以救民。故荀子好称大禹,墨翟之行,以其勤劳也。   军兴以来,每见人有一材一技,能耐苦者,无不见用于人,见称于时。  其绝无材技,不惯作劳者,皆唾弃于时,饥冻就毙。故勤则寿,逸则夭;勤则有材而见用,逸则无能而见弃;勤则博济斯民,而神祗钦仰;逸则无补于人,而鬼神不歆。是以君子欲为人神所凭依,莫大于习劳也。 余衰年多病,目嫉日深。      万难挽回,汝及诸侄身体强壮者少。古之君子修己治家,必能心安身强而后有振兴之象,必使人悦神钦而后有骈集之祥。今书此四条,老年用儆惕,以补昔岁之愆;并令二子各自勖勉,每夜以此四条相课,每月终此四条相稽,乃寄诸侄共守,以期有成焉。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原贴:家规家训范例

lingling

百度搜索查查

原贴:工作总结,范例

晴朗

你不希望我发这里吧?发这里就是在网上可以搜索的到了

那就没有任何价值了,是不是?

呵呵,联系我吧

我的用户名就是我的QQ

我邮件给你



3000左右就可以了

原贴:戏剧方面的本科生的论文要字吗

奚小奚

阿凡达

原贴:科幻小说大纲范例

桃太郎

不知道你想要的是啥,你是想写一个别人的科幻小说的大纲么? 三体吧。 第一部:地球人发现了三体人。 第二部:三体人打来了,失败了,表面结盟了。 第三部:地球灭了,宇宙灭了。

原贴:科幻小说大纲范例

背包的吃货

文学与仕途的关系. 文学与朝代的沉沦.

原贴:我一个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生,要写有关于元明清文学的论文,请提供几个创意的论文题目。

HOH

还好意思说你是本科生,写论文还要别人给提供题目,不知道你上学时都干什么了。

原贴:我一个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生,要写有关于元明清文学的论文,请提供几个创意的论文题目。

enzo.d

http://sfl.pku.edu.cn/show.php?contentid=2792 这里是北大2014年新修订的英语专业教学计划。 具体如下: 专业必修: 英语精读(一) 英语精读(二) 英语精读(三) 英语精读(四) 英语视听(一) 英语视听(二) 口语(一) 口语(二) 口语(三) 口语(四) 写作(一) 写作(二) 应用文写作 * 英国文学史(一) * 英国文学史(二) 普通语言学 英译汉 汉译英 * 美国文学史与选读(一) 美国文学史与选读(二) 专业选修: 英语视听(三) 英语视听(四) 测试(A) 欧美短篇小说 英语基础训练 希腊罗马神话 英语结构 中西修辞学传统 语篇分析

原贴:跪求北大英语专业本科生的课表

dinghuawhy

和电视剧剧本差不多 ……肯定要把场号,镜头写清楚了 还要交待环境 人物的位置动作跟对话 例子是 没有啦……

原贴:动画片剧本范例

界外

1、美术 “审美教育”是一个复杂的范畴,它不仅历史渊源流长,而且内容也十分丰富,进入二十世纪以后,尤其 如此。因此,以往那种将“审美教育”简单地、片面地归结于某一方面的做法,已经不能概括今天如此丰富、 如此新颖的美育内涵了,也就是说,今天的美育包含着多方面的内容,是立体的、多元的,它是一个综合有机 体,这里我们探讨的仅仅是它的一个方面的内容,即它作为感性教育的一方面。美育不等同于感性教育,但它 确实包含着感性教育的内容。 一、“感性”的定义 审美教育和人的“感性”有着既直接又内在的关联。所以,在历史上审美教育的命运和“感性”的命运密 切相关,常常是人们对“感性”如何,便会如何对待审美教育。所以

原贴:动画片剧本范例

BH1KKA

呵呵,写毕业论文吧,我的给你参考下 课题名称 从《太阳照常升起》浅谈美国迷惘一代 一、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太阳照常升起》向人们展示了一幅战后荒原的画卷,生活在其中的荒原人不仅身体千疮百孔,精神也失去了家园。他们迷惘的,痛苦的,如行尸走肉般的生活着。研究《太阳照常升起》的目的是为了分析美国迷惘一代对于战争和生活的态度:他们之所以对生活失去信念是由于战争的创伤,但他们并未因此失去对人性的渴望。在当今世界,和平和发展成为两大主题的背景下,研究迷惘一代的悲剧生活,意义在于揭示战争的残酷性,发扬中华民族以和为贵精神,指导我们的生活。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美国青年巴恩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脊椎受伤

原贴:帮忙写一个论文提纲

446209430

外国文学和外国文学评论有着密切的关系,没有,何来评论?是评论的依据。没有评论,便难于健康地发展,可能会长期存在"泥沙俱下,鱼龙混杂"的不良局面,因此,评论对外国文学起着一种净化和提高的作用。 我国老一辈作家、家,尤其是作家兼家,不仅给我们留下宝贵的文学遗产,而已在外国文学评论面,也为我们树立了永远值得学习的光辉榜样。首先让我们来看一着郑振铎是怎样实事求是客观公允地评论中国第一个外国文学大师林纾(琴南)的功过: 我们看了这个统计(指林纾所外国文学作品的统计),一面自然是非常的感谢林琴南凭外,因为他介绍了这许多重要的世界名著给我们,但一面却不免可惜他的劳力之大半归于虚耗,因为在他所的一百五十六种作

原贴:帮忙写一个论文提纲

路上的sue

网上搜搜。

原贴:帮忙写一个论文提纲

台北老狗

[小学生作文提纲]小学生作文提纲小学生作文指导(提纲) 1、写人:通过典型事件(可一件或几件)表现人物的品质,小学生作文提纲。 (1)外貌、动作、语言、神态、心理活动、长相、衣着、身材等描写要合理运用。 (2)运用侧面描写烘托人物特点。 2、写事: 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六要素,把事情的进程写具体,其过程中精彩场面的细节描写、详略得当、避免流水账。确定文章的主次要依据中心和主题安排,达到传情和喻理的效果。 3、写景:眼观察、耳倾听、手抚摸、心体悟 (1)定点观察:定点观察四周景物 (2)移动观察:脚步移,变位置,一处一处观察。全景观察与局部观察相结合:景物特征。观察、联想、想象、用

原贴:小学生作文提纲

Garcia7

下面的内容可供您参考:

小说的基础提纲结构

赠新作者-小说的基础提纲结构

很多的新作者在推出了大量的作品后,却是留给读者的是迷茫,包括作者本人都处于迷茫之中,一开始都想写成一部辉宏巨作,场面巨大,却写到一半发现,后文该不知如何写下去,也不知道如何延续,如何收尾,数十万字的文章如何才能打动读者,如何才能胸有成竹的撰写,这就需要,像是在盖一幢大楼前,必须有一副精细的图纸,任何一部分都能心中有数,文章也会条理分明,情节也可以循序渐进。

以下的提纲就是为所有新作者们提供的一个写小说前的框架,也适合于多人合写,如果把小说当作一个人,那这个提纲就是小说的骨架,情节就是肌肉,风格就是外表,笔力就是情感。

没有一个坚实的骨架,小说就会显的软弱无力,让读者不能真正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小说不是给作者自己看的,而是给千千万万的读者欣赏的,所以把自己的意思表达清楚是至关重要,首先让别人看明白之前,就必须自己比别人更清楚。

虽然以下的提纲有点像是游戏制作的设定,但同样也是小说所需要具备的元素,每一个环节和设定都在写之前都明列清楚,因为写小说跨度时间长,人的记忆不可能长时间记忆原先设定的内容,在写作时就不会出现如从下手和甚至偏离原来设定的尴尬局面,每一节的编辑就会如同把一句话放大成数千字一样,能够随时把握小说的进度和方向,写作时的难度也会大大降低,这样能利于新作者们把自己的独特风格和创意展现给大家。

写作提纲草案

书名:《XXX》

第一、体材:玄幻,武侠,科幻,幻想,军事,YY

第二、主题:主要情节内容,说明什么?内涵

第三、内容简介:

第四、预计字数:XX万

第五:环境设定

环境地理:哪个世界环境,如是异时空需要说明,什么地名,越后面越远,供人物移动使用。

中央:

东面:

西面:

南面:

北面:

第六、角色设定(正面角色、反面角色、中间角色和闲杂职业)

1.姓名:性别,年龄,性格,语言风格,初始技能,后学习技能。

N.姓名:性别,年龄,性格,语言风格,初始技能,后学习技能。

第七、技能设定:

1.技能名称:学习过程,使用动作,效果,优点描述,缺点描述。

第七、道具设定

1.道具名称:尺寸,外型,重量,主要功能所在位置,特殊效果,制造成。

第八、情节设定(最简洁的一句话介绍整个情节)

环境序引:

世界格局:

势力分布:

第九、情节结构

主角出世:

生活环境:

引发情节:

主角入世:

学习情节名:

受挫情节名:

组队情节名:

敌对情节名:

战斗情节名:

进化情节名:

再学习情节名:

大势力情节名:

书末战斗情节名:

末尾结文情节名:

敌对情节:

介绍情节名:

结仇情节名:

内部对话情节名:

分裂或发展情节名:

盟友情节:

介绍情节名:

结盟情节名:

帮助情节名:

第十、章节情节简述(200-500字说明全节内容)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

大结局:

第十一、他人润色拼接说明:

1.组队拼写流程:主题提出->情节规划->初建提纲->创意补充->情节补充->确立提纲->包干分配->回稿审核->章节修改->思路调整->回稿修正->拼接润色->漏洞群修->发布计划;

2.阅读全文,风格及语言修改,必须由同一人完成;

3.如需要他人续稿填坑,需提供需续稿部分的详细提纲和思路的,并保留续稿者个人标记;

4.留伏笔或新的思路,需在节末注明,利于后文编写;

5.若单节审核,由原作者修改,需要写详细书评,优缺点。

6.留个人标记:作者:XX 续貂 (续貂:意指狗尾续貂,对前文原作者的尊重。)

满意的话采纳呦

原贴:小说大纲范例

可能感兴趣

新颖小说提纲  小说作文提纲  小说提纲软件  小说提纲  网络小说提纲  科幻小说提纲  如何写小说提纲  小说提纲步骤  经典小说提纲  小说提纲范例  小说构思提纲  小说提纲50字  历史论文选题本科生  小说论文提纲参考模板  小说论文提纲怎么写  明清小说论文提纲  金庸小说论文提纲  网络小说论文提纲  小说研究论文范例  论文研究现状怎么写范例  

最新专题

我在惊悚游戏里封神小说全文免费阅读笔趣阁

封神演义相关的小说

单田芳的封神演义和小说一样吗?

封神小说主角名字

主角叫风元的封神小说

拜师截教的完本小说

精灵梦叶罗丽原创女主同人小说

叶罗丽精灵梦小说全集目录

叶罗丽精灵梦免费阅读完整版小说

精灵梦叶罗丽八季小说

相关专题

2021高考作文提纲范例

网文大纲范本

论文模板大纲

小说大纲形式

实用的论文提纲格式模板

计算机论文提纲范例

历史专业论文提纲模板

小学生作文提纲范例

自传撰写提纲模板范文

自考本科论文大纲范本

更多本科生论文提纲范例的相关推荐尽在顾文姬.

顾文姬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隐私条款 •  版权说明

Copyright©2025 渝ICP备15005112号-4

微信公众号 微信客服号 APP下载 返回顶部
顾文姬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描关注

顾文姬微信客服号

微信扫描加好友

顾文姬app下载

扫描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