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有哪些细思恐极的事件?

沙沙赖
春燕归,巢于林木。
这句话怎么样?是不是感觉像一首优美的诗词中的一句话?然而,这句话其实讲的是一副让人细思恐极、惨绝人寰的场景。
从《春秋》开始,我国古代的史官们就很推崇“微言大义”,在记录史事的时候往往惜字如金,能用一个字绝对不用两个字,因此,历史上很多本来可以大书特书的事情,在史书上可能只留下了轻描淡写的一句话。因此,就有很多乍一看平平无奇的一句话,可能就隐含着让人细思极恐的内情。
宋代司马光编撰的《资治通鉴》是我国历史上最重要的史书著作之一,《资治通鉴》在记载南北朝历史篇幅中,有这么一句话:
春燕归,巢于林木。春燕归,巢于林木。这句话听起来是不是挺有情调的?然而仔细想一下,才会觉得其中隐含着怎样的恐怖。
正所谓“三愿如同梁上燕,岁岁长相见。”要知道燕子往往是把巢筑在房梁之上的,而且每年春天都会归来。是什么原因导致今年春燕归来后,只能在林木上筑巢?
答案其实也很简单,因为战火波及,当地的房屋已经全部损毁了,没了房屋,燕子自然只能去树木上筑巢,就这么简单。
然而,就是这么简单的一句话,背后昭示着一场惨绝人寰的战争的发生。当时,南朝刘宋与北朝北魏之间发生战争,宋文帝刘义隆一直想建功立业,于是率兵北伐。
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写道:“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便是指的这场战争,宋文帝刘义隆北伐失败,兵败之后仓皇逃窜,北魏趁机南下,打了刘宋一个措手不及,一时间赤地千里,白骨累累。
前文所说的“春燕归,巢于林木。”便是司马光用来形容战后惨景。

小野zt
大家好,我是麻花,我来分享。
事情发生在1983年美苏冷战的高峰时期,一架载着269名乘客和机组人员的民航客机在库页岛西南方的苏联领空被一架战斗机击落。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大韩航空007号空难。机上269名乘客和机组人员全部遇难。这次空难的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真想,麻花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下这个细思极恐的事件。
大韩航空007空难 (注: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必删)
事件回顾1983年8月31日13时一架载有269名乘客和机组成员隶属大韩航空的波音747-200型飞机从美国纽约肯尼迪机场起飞,计划中停安克拉治中停加油后飞往韩国首都汉城金浦国际机场。20:30分飞机正常抵达安克拉治,加油后开始了它这次任务中的最后一段飞行。
但事情从这里开始就已经注定了这架飞机将无法顺利飞抵汉城,由于此次航班的执飞机长忘了更换飞机的导航模式,沿用了之前的磁航模式,导致了飞机起飞后就不断的向北偏离原定航线。因为偏离的幅度并不是很大,而且飞机也是朝着正确的方向在飞行,所以机长并没有意识到飞机正慢慢的偏离的航线。航管中心因此也没有发出警告。
大韩航空007航班飞机 (注: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必删)
3个小时后飞机前后两次进出了苏联领空,时值美苏冷战的高峰期,可想而知一架敌对方的飞机突然出现在自己的领空,苏联方面会有多紧张,随即就派出了战机进行驱赶和拦截,大韩航空007第一次进入苏联领空时时间很短,苏联战机以为已经驱赶成功,就返航了,但就在苏联战机返航后没多久大韩航空再一次进入苏联领空。这就耐人寻味了,第一次可以说是无意闯入,那么再一次呢?
苏联方面立刻提高了警觉,几乎可以确定这是一架伪装成民航客机的地方侦察机了,再次派出一架Su-15进行拦截,Su-15跟随大韩航空飞行了一段距离,判断大韩航空并没有飞离苏联领空的意思,随后Su-15发射了机炮以示警告,但大韩航空的飞行员并没有发现,继续着他的任务,而之后大韩航空007的一个动作彻底葬送这架民航客机,为了节约燃油,机长向控制中心申请爬升高度到35,000英尺,飞机在爬升高度的时候速度减慢,这直接让Su-15追上了大韩航空007,同时苏联方面以为大韩航空的这个动作是要逃跑随即对Su-15下达了攻击命令。两分钟后,两枚空空导弹命中大韩航空尾翼,导致液压和电力系统受损,飞机急速失压立即向空管中心请求下降至10000英尺。
而这也是大韩航空与这个世界最后的一次交流,飞机急速失压下以5000英尺/分钟的下降率坠向了日本海。至此大韩航空007上的269名乘客与机组成员无一幸免,葬身日本海。
大韩航空007空难 (注: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必删)
上个世纪80年代,华约和北约势如水火,在这样的一个时加点,大韩航空007由于机长的疏忽,将包括自己在内的269个鲜活的生命带进了深渊。责任到底在谁?
最终苏联方面率先找到了大韩航空007的“黑匣子”碍于当时局势并没有公布于众,后在1992年交出了“黑匣子”。经过专家的证实,苏联方面并没有动过手脚,“黑匣子”的数据是真实的,大韩航空确实是因为机长的操作失误导致飞机偏离航线,误闯苏联领空被苏联战机击落。最终事故调查小组将此次事件认定为一次意外事故。
苏联交出大韩航空007飞机的黑匣子 (注: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必删)
网上流传着很多关于此次事件的传言以及推测,下面麻花给大家说说。
有传言称大韩航空确实是带着侦查任务。理由:更换导航系统这么重要的事情,机长没理由会忘记。而且Su-15在发起攻击前是用机炮警告过大韩航空007的,而大韩航空007并没有任何反应,这也是不正常的。这些操作让一部分人认为大韩航空007有特殊任务在身,利用苏联不会攻击民航客机的心理以此来侦查情报。
有传言称大韩航空上当时有几位美国和韩国的重要的人物,所以苏联在明知这是一架民航客机的情况下依然下达了攻击的命令。这是一种没有任何根据的猜测,美、韩、苏三方都没有明确表示过这趟航班有任何的特殊性。
以上两种传言是网上流传的比较多的,但麻花看来也都是推测,并没有真正的证据能够证实,所以麻花更愿意相信调查小组的调查结果,虽然这个调查结果也是疑点重重,但也是最符合当时世界形势和基本逻辑的。小伙伴要是有其他的观点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哦。
韩国媒体对此次事件进行了报道 (注: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必删)
1983年的这次民航客机遭受攻击的事件结合种种原因想来真的可以算的上是细思极恐啊,尤其对于那些本身就恐惧乘坐飞机的朋友。不过这里要请各位朋友放心,据统计,目前飞机还是世界上最安全的交通工具。虽然麻花也经常被飞机的颠簸被吓的魂飞魄散。
在此,感谢各位看官耐心的看完。希望大家喜欢。喜欢和赞成的朋友欢迎点赞加关注,以后还有更多的历史话题和大家分享。谢谢。

wangwei
古时有诸葛亮在失街亭后,在无兵无将的情况下,急中生智,在没有任何保障的情况下,所玩的空城计,连孔明自己都惊恐不已,连说:好险:。近代有胡宗南进入延安时,毛主席也在无兵无将的情况下,与胡宗南斗智斗勇所做的一系列周旋,也是惊险异常,仔细想来真的是处处险恶,捎有意外后果真的不敢想象。

alens_zheng
天启大爆炸

绿色芥茉
本人的细思极恐的是无穷大和无限小的循环往复。宇宙就是一粒原子,原子就在我们的自然界中。圆周率的无穷无尽其实就是宇宙的无限大到无限小的理论依据。打个比方:古人在不了解地球时以为天无边地无界,即使有人用一辈子行走也走不到尽头。我们现在都知道圆形永远没有尽头,只能循环,道理很简单。同理,在我们还没达到理解宇宙时我们是无法知道宇宙有多大。个人理解宇宙无限大后就是我们这个世界无限小的原子了,很多的原子就是很多的宇宙,虽然我们还无法找到我们这个宇宙的那粒原子,但在盲目发展核武器时可能就涵盖了我们生存的宇宙,如果哪一天我们的宇宙(即原子)裂变,那将是我们人类的灾难。不管宇宙能不能裂变,但必须先声明一下本人的精神还没分裂。

BEAN扁豆籽
我们走了一些弯路。。。

cmrlxh
冷战古巴导弹危机
人类一度接近末日
[骷髅][骷髅][骷髅][骷髅][骷髅][骷髅][骷髅][炸弹][炸弹][炸弹][炸弹][炸弹][炸弹][炸弹][炸弹][不看][不看][不看][不看][不看]

yumi_xb
1935年6月,贺龙、任弼时突然发现,他们和中央红军联络的无线电突然中断。
当时,无线电是各路红军,与中央取得联系的唯一手段。为了获得中央的指示和情报,贺龙命令无线电人员,24小时不间断监听,尽快恢复与中央的联络。
一直到9月29日,红二方面军突然收到一封,署名为周恩来的明码电报,情报中详细询问了红二方面军与红6军团的情况。
接到这封电报以后,贺龙和任弼时一方面感到无比的欣喜,另一方面又陷入无限的疑惑之中。
因为,在当时中央红军与各路红军的联系方式,都是采取密码的形式,而且各路红军的密码还不一样,这是为了防止被国民党监听。
因此,贺龙任弼时就怀疑,这封密码电报会不会是国民党设下的圈套。
为了验证电报的真实性,贺龙和任弼时使用密码回电周恩来,要求周恩来报出红二方面军和红6军团,相关负责人人的名字。
但是,第2天,贺龙和任弼时,却收到了一封署名为张国焘的,从红军总部的发来的复件。
为什么会是张国焘给贺龙复电呢?
原来在中央红军和红四方面军会师的以后,张国焘发现中央红军只有2万多人,而他的红四方面军却有8万人。于是,张国焘就认为他才应该是“中央”红军,中国革命的领导权,就应该交到他张国涛的手中。
于是,张国焘在与毛泽东等人会谈的时候,假意听从众人的建议,支持北上。
但在他的心中,想的却是,向偏僻的西康或者青海等地方撤退。
而且,张国焘还趁机索要更大的权利。
为了团结张国焘一直北上,中共中央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增补张国焘为中央军委副主席。
张国焘这才勉强答应,和中央红军一起北上,消灭松潘地区的胡宗南。
为了防止张国焘率领红4方面军独自南下,中共中央决定,将中央红军和红四方面军进行重新混编改组,分为左路军和右路军。毛泽东,张闻天,周恩来等中央机关和前敌指挥部随着右路军行动,朱德、张国焘,刘伯承等人,率红军总司令部随着左路军行动。
但是张国焘害怕与胡宗南作战,他就坚持南下,还以“统一指挥”的问题没有解决,故意延迟红4方面军主力北上。
张国焘对中共中央任命朱德为总指挥,周恩来为总政治委员的任命,感到不满,对中央红军强加污蔑。
同时,张国涛还强行收缴了,中央红军与各军之间,相互联系的情报密码本。
从此,中央红军只能与前敌总指挥部联系,各军与党中央之间的相互联系被切断。
前敌总指挥虽然是朱德诞生,朱德已经被张国焘架空。所有的权利都掌握在张国涛手中。
张国焘还想“吃掉”中央红军,就是将中央红军的将领全部调离。但是张国焘这一计策,被毛泽东等人及时察觉,才没有让他得逞,而从此以后中央红军也改成红一方面军。
9月8日,张国浩甚至做出了扣留军委纵队的命令。当时毛泽东,周恩来等人都是跟随军委纵队行动,张国涛扣留军委纵队,就是为了扣留毛泽东和周恩来。这也充分暴露了张国焘,为了攫取最高领导权,已经到了铤而走险的疯狂地步。
但是,这份命令却被前敌总指挥部参谋长叶剑英看到。叶剑英及时将这一重要信息,汇报给给毛泽东等人。
毛泽东和周恩来等人立即作出决定,于第2天凌晨,率领右路军和红一方面军第一、第三军团以及军委纵队。迅速脱离险境。先行北上。
张国焘则率领红4方面军南下,并且自立山头,自封主席,甚至还通缉了红一方面军的领导人。
此时,张国焘不但在红四方面军,大肆宣扬他的南下主义,甚至还污蔑红一方面军向北逃跑。他还每天都批斗混编进来的红一方面军的将领。
对此,刘伯承和众多将领都感到不满,甚至想暗地将张国焘抓起来,然后北上与红一方面会师。
此时,朱德及时站出来,指责这一行为。他劝说众人,我们的实力太弱,比红四方面军人数要少太多,真正打起来占不到便宜,而且红军不能打红军。我们要忍耐,要帮助红四方面军,减少损失。
此时,红四方面军在张国焘的率领下,南下攻打西康。损失惨重,人数由8万人减到4万人,损失一半以上。
在1936年5月,红二方面军即将和红四方面军会师。此时,张国焘又想拉拢贺龙,但是被贺龙巧妙地化解了。
最终,贺龙与朱德任弼时,刘伯承以及徐向前等人,强烈坚持北上与中央会合。最终,才迫使红四方面军与红二方面军一起北上。
1937年3月,中央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对张国焘的错误进行批评。
贺龙就发言指责张国焘,“当你是共产党的时候,我还是个军阀,现在我是共产党员了,你反而成军阀了,你张国焘是人变猴子,倒退了。”

KKSSnn1
1:久合必分,分久必合。
战国七雄争霸,最后秦统一天下
秦末起义军峰起,秦国灭后,刘邦统一天下建立西汉
东汉末年三国鼎立。最后司马家篡了曹魏政权,建立晋朝,统一了天下
晋末八王之乱,天下大乱,之后五胡乱华中原大地生灵涂炭
魏晋南北朝之后隋文帝杨坚统一天下,建立大隋王朝
隋末起义军风起云涌,李唐王朝最终统一天下
唐朝灭亡,进入五代十国,五十年间,烽火不息,后宋太祖赵匡胤建立北宋。
总之历史的一大规律就是:久合必分,分久必合
2:任何一个朝代从建立到最后的灭亡,都只有几百年的时间,慢慢走向衰亡,最后被推翻。

neuoffice
小学的时候在奶奶家那边住
当时奶奶家后面有一座山。
山不大,我们叫它嘎达山。
不知道为啥起这个名字,大家都这么叫我们也这么叫。
那个时候,我们放学了就去山上玩。
山上有野果子,还有防空洞,所以很多小朋友都一起去那玩。
大人偶尔也会去上面烧烤。
我在奶奶这上学上到3年级就回城市了。
我记得走前的2个月,我和朋友去山上玩。
他家养了条小黑狗,很可爱,也懂事。
没事我们就喂他,那天我们就带着小黑上山玩去了。
我们一边走一边聊,小狗也没拴,就在那跟着我们溜达。
走着走着,看见前面有个人。
我们也没注意,就继续走,因为这里人流不少,很多人都去溜达。
后来越来越近的时候。
我朋友说,你看那人身上是不是挂个东西。
我们去看看是啥,我俩就冲了过去。
近了一看,才发现那个东西不是挂在身上,而是裤裆那个位置。
在我俩观察的时候。这个人一下把裤子拉开了。。。
然后突然像我们冲来,要抓我俩。
我下意识一躲,朋友也是左一躲,这人没抓到。
我俩和这个人错过身以后,突然发现周围为啥没动静呢?
当时我就起鸡皮嘎达了,这个时候,小黑突然吼叫起来。
然后,朋友就喊,小黑上。
小黑也是个成年狗了,别看平时很可爱,但是看家时候很猛的。
这个时候小黑就冲上去了。
这个时候那个人可能是害怕了,就跑开了。小黑就追。
我们就喊小黑,喊了一会小黑回来了。
这个时候我俩赶紧往回跑,有点怕了。
我们往吓跑的时候,看到几个大人。
他们让我们慢点,别摔到了,我们就把刚才发生的事情告诉了他们。
这些人里几个阿姨,直接就火了。
带着上山的几个男人和我们一起去上面抓那个人。
但是没抓到。
直到我长大后,才知道这种人叫露阴癖。
是种精神方面的疾病。
现在想想,幸亏我们带着小黑上山。也幸亏那人没带凶器。
要不我俩就完了。
后来,我就去城市了,这个事情也被我埋在了心底。
最可惜的是,前几年回奶奶那,小黑老死了。
我还哭了好久呢!

小柔
印度人就是一个自大的民族,同时也是一个欠揍的民族,在中国人面前印度就是那么一回事,揍他就是搂草打兔子,就捎的事。

normy
玄武门之变,一个弑兄者,竟然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君王。

凤萍
秦始皇的不老仙丹

萍凡一生
“细思恐极”是指仔细想想,觉得极恐怖。本是最近流行的"网络用语”。引伸到历史事件上来,无论在古代、还是在近、现代,也确实存在,如:玄武门事变,李世民将兄李建成、弟李元吉杀死,逼父李渊退位,最后李世民登基成为唐太宗;又如:“杯酒释兵权”,赵匡胤登上帝位,建立北宋;再如:明朝的“靖难之役”,朱棣起兵把建文帝(朱文沇)赶走,取得帝位。近现代的也有,如:卢勾桥事变,日军大举侵华,连接占领南京,凶残实行“南京大屠杀”;但最为典型的是1950下半年美帝国主义及联合国军队大举侵略朝鲜,把战火燃烧到了我国东北边境,迫使我国“抗美援朝,保家为国”。我国当时国内的情况是:1.中华人民共和国刚刚成立,匪患相当严重,各帝国主义不断对年轻的共和国进行威胁;2.经过几十年的战争沧伤,经济上“一穷二白”;3.武器、装备相当落后;4.工厂、企业、个体工商业需要恢复……。国外的形势及情况:1.美国已成为世界头号帝国主义,对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分不满,企图通过牺牲朝鲜为跳板,达到侵华为目的;2.美帝国主义不仅自己调动大批军队入朝,大举侵占朝鲜,而且联合其他帝国主义国家的军队以"联合国"的名义入侵朝鲜,来势之猛;3.美帝主义及其他国家军队不仅武器先进,而且有空军、海军,后方强大,……。中国就在如此严峻的形势下,不得不作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动员和号召,派出志愿军与朝鲜人民军协同作战。经过近三年的战争,迫使美帝国主义与我国谈判。我国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本文原创

招财小猫咪
古巴导弹危机,美苏双方在核按钮旁徘徊,人类空前接近毁灭。
1959年美国后院起火,怒不可遏的美国开始了对古巴的持续轰炸,试图用暴力方式推翻卡斯特罗政府。无路可走的卡斯特罗向苏联求救,当时美国在土耳其等地部署的导弹严重威胁着苏联的安全,出于同美国争夺的需要,苏联必须要在拉丁美洲找一个立足点。所以这刚好给了赫鲁晓夫扳回一局的机会。这也是以美国和以苏联为首的两个不同阵营的较量。
苏联开始部署导弹1962年苏联开始通过空运和水运向古巴运送导弹,当美国情报系统发现苏联向古巴运送导弹时,已经为时已晚,苏联的导弹部署基本完成。(当时苏联分两批共158枚核弹头,运抵古巴,其中包含百万吨当量级战略核弹头)当肯尼迪听到这一消息后大惊,因为此时的古巴已经成为了西半球仅次于美国的军事力量,如果这些导弹投入使用,将给整个美国本土带来毁灭性打击。
1962年10月14日双方进入了对峙阶段,核战争的乌云笼罩着人类。双方的战略考虑均不排除对对方进行核“首发”的措施,这就意味着一旦发生冲突就要使用核打击,使对方完全瘫痪,无法进行核反击。当时双方拥有的洲际导弹都可以直接打到对方国土区,同时双方的战略轰炸机也能打到对方领土目标。但这些打击需要的准备时间较长,给了对方足够的反击时间。于是,只有将核导弹部署在离对方较近的国家。当时美苏核武库(总量/其中战略核弹头)对比为(27000/5000):(3600/300)美苏可从本土打到对方的洲际导弹对比为294:56。
战争一触即发10月22日美国军队进入警备状态,为封锁古巴,更多的美军被移驻到佛罗里达州,约200艘舰船围绕古巴。同时英国、法国、西德和加拿大向肯尼迪表示支持。随后肯尼迪进行了电视演讲,宣布从10月24日开始对古巴进行封锁,并且要求赫鲁晓夫将导弹撤回苏联。肯尼迪继续说到“如果美国遭到攻击,苏联将会看到美国更强硬的反击”。苏联没想到华盛顿方面如此强硬,担心会出大事,莫斯科高层不得不重新评估美国的底线。10月23日,赫鲁晓夫宣布不接受封锁,声称在古巴部署导弹完全是出于防守。
10月24日,美国正式开始封锁古巴,由“埃塞克斯”号航空母舰战斗群率先执行。双方进入了对峙阶段的首次冲突,苏联的油轮越过封锁线,拒不接受美国的检查,于是双方的舰只发生了摩擦。10月26日,苏联不顾美国封锁,继续在古巴布署导弹。
危机高峰10月27日,赫鲁晓夫给肯尼迪写了一封信。信中要求美国必须撤回布署在意大利和土耳其的导弹。就在这天,美国海军发现了苏联部署在古巴附近的4艘载有核鱼雷的攻击潜艇,但美军不知道有核鱼雷。于是,美国投掷了几颗深水炸弹逼迫其上浮。由于美苏两国要求浮出水面得警告不一样,这让艇长以为核战争爆发了。加上当时苏联已授权在古巴的苏军,在受到攻击且无法联络莫斯科的情况下,掌握核弹的部队可自行决定是否使用手中的核武器而不必等待莫斯科命令。由于这些潜艇潜水很深,它们无法与莫斯科通讯。艇长决定发射核鱼雷,按照苏军规章要:舰长、政委、大副一致同意才能发射核鱼雷。但大副没有同意,最后只能浮上水面。
同时,美国空军也下令驻阿拉斯加等地的B52携带实战用的核炸弹,轮流空中值班准备攻打苏联西伯利亚。
当日,美国一架飞行在古巴上空的U-2被苏联防空导弹击落,飞行员当场死亡。当美国鹰派得知这一消息后,认定苏军不打算接受谈判,美国空军官员当即决定根据计划空袭古巴的防空导弹阵地,将它们彻底摧毁。但肯尼迪没有同意这一方案。虽然否定了空袭方案,但肯尼迪下令10枚新研制的洲际导弹进入戒备,这也是给军方的一个态度,更是警告赫鲁晓夫不要轻举妄动。
然而,此时肯尼迪已经到了悬崖边上,他背负着人类历史上最大的一次压力。当时军方暗示若肯尼迪未能作出决定,军方也会发动空袭。
危机的转折点此时以参联会主席泰勒上将为首的军方积极要求发动战争,而以国防部长为首的则倾向于和谈,肯尼迪更倾向谈判,在获得肯尼迪首肯后,美苏双方进入了谈判。
最终,这场关乎着全人类命运的战争没有被发动,世界再一次恢复了平静。
最终结果苏联撤回部署在古巴的导弹;
美国撤回部署在土耳其和意大利的导弹;
美国宣布不再对古巴进行任何入侵行动;
在华盛顿和莫斯科之间建立了美苏热线 ;
古巴领导人卡斯特罗地位得到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