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有哪些细思恐极的事件?

シ老の妖ヤ
韩先楚如果不主战,海南岛。

X_Mo
韩先楚主动请缨,趁着极短的战略空窗期解放了海南岛。
1949年12月18日,毛泽东的办公桌上多了一份报告,虽然及时批阅文件是他一直以来的习惯,但是这份报告却被压了12天。原来这份来自第四野战军的报告中指出,要尽快出兵,解放被国民党盘踞的海南岛。
就在一个多月前,解放军进攻金门受阻,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军的士气。而海南岛由国民党名将薛岳坐镇,有10万守军打造的“伯陵防线”,是一块比金门更加难啃的骨头,这时候作为最高决策者,毛泽东自然需要再三思量。
到了12月30日,经过深思熟虑的毛泽东在批准了解放海南岛的计划,由渡海前敌指挥部统筹行动,但是具体的实施时间还需要商讨。1950年2月,渡海前敌指挥部的高级将领们开会决定,在当年5月底准备完毕,6月份择机进行渡海登陆作战。
对于前敌指挥部的计划,参加会议的40军军长韩先楚并不认同,因为这时候解放军缺乏现代化的登陆作战工具,需要依靠风帆船才能登岛。而风帆船需要顺风出航才能够更快跨过琼州海峡,否则错过了季风,就要等到第二年。
在韩先楚回到部队后,仍然按照自己预估的作战计划,在三月底前完成渡海的训练,到4月份等待谷雨前的季风过海。时间到了当年的3月20日,看到部队已经训练的差不多了,韩先楚主动向兵团司令邓华报告,请求提前出战。
由于金门战役的影响还在,此时的兵团司令邓华、广东军政委员会的叶帅、四野的司令林帅和毛主席都是持谨慎态度的。看到自己的意见不被采纳,韩先楚直接越级上报说服林彪,然后让林彪再去说服毛泽东,于是中央军委在4月10日下达了作战命令。
1950年4月16日,渡海登陆战准时打响,由于43军没有提起准备好,这时候能够作战的主力大都是40军的部队。为了提升将士们的积极性,韩先楚作为第一批登船的军事主官,在17日凌晨登上了海南岛,并指挥部队作战。
虽然海南岛有国民党众多守军,但是因为前期琼崖纵队的活动,牵制了不少的国民党兵力,再加上韩先楚率领大部队攻上了海岛,后续的援兵也源源不断的上来了。到了4月24日,看到大势已去的薛岳逃往台湾,海南岛在1950年5月1日顺利解放。
就在海南岛解放后的一个多月后,朝鲜战争爆发了,美国人为了阻止我们解放台湾,在1950年6月27日出兵台湾海峡。如果那一次解放海南岛的行动推迟了一个月,那么也许我们就失去了解放海南岛的机会,今天面对的局势将会更加复杂。

小懒
钓鱼城的战斗改变了世界。

xuxugongzhu
水浒传里面的宋江。宋江当初号称山东及时雨。宋江平日最喜欢结交各路豪杰,每天要接济很多很多江湖豪杰。可是结交江湖豪杰就要花钱呀。宋江不过是一个小捕快。我查过资料,宋江的级别一个月最多是五钱。而他接济别人都是十两十两的往外送。那么大家有没有思考过,他的钱从何而来?宋江难道就是真的像表面上看起来那样憨厚老实吗?大家可以结合一下宋江之后的行为,也许你们会发现一个不一样的宋江。我们再来看一下三国演义里面的刘备。三国演义里的刘备,那可是一个大好人呀,贤明仁德宽厚,素有人君之风。还记得赵子龙七进七出长坂坡,赵云辛辛苦苦把刘禅救出来。刘备接过刘禅就想要把他摔在地下。他说竖子,你差点让我损失了赵云这个大将。当时我们看,那多感动啊。刘备因为赵云差点摔了自己的儿子。现在再仔细想一想刘备当时的做法。我们会发现刘备当时这样做,首先他考虑到赵云肯定是不会让自己真的将刘禅摔下去,所以他也就敢这样。还有就是刘备想把赵云留给自己的儿子刘禅,像赵云以后能够好好辅佐刘禅。一举多得。还有刘备老哭。不是刘备真的想哭,是因为他知道他和其他各路诸侯相比,他只有靠感情这张牌。所以有人说刘备不是表面的那种宽厚人的,而是一个比较腹黑的人。这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看法。还有二十四孝里面的彩衣娱亲。讲的是一个60多岁的老人为了让自己父母开心,身穿彩衣在这里乱跳。说实话,我是真的很怀疑他的动机,因为在汉朝为官是举孝廉。而举孝廉主要是根据他人的名声。所以我怀疑那个身穿彩衣的究竟是为了孝敬父母让父母开心,还是想要更大的名声,从而做官。

你不信
我是大史官,我来告诉你“历史上有哪些细思恐极的事件?”
历史上令人细思恐极的事特多,今天我想先和大家分享一个故事,故事的主人公大家也都非常熟悉,小学课本上就有田忌赛马的故事,相信大家对田忌应该不陌生;邹忌讽齐王纳谏上学的时候估计也都背过,所以,大家也都知道邹忌。今天的故事就和他俩有关,据《资治通鉴》记载:
成侯邹忌恶田忌,使人操十金,卜于市,曰:“我,田忌之人也。我为将三战三胜,欲行大事,可乎?”卜者出,因使人执之。田忌不能自明,率其徒攻临淄,求成侯。不克,出奔楚。这段话的意思是:邹忌与田忌二人不和,有一天,成侯邹忌命人带十金在集市上找人占卜,还说“我是田忌大将军的人,今大将军三战三胜,名扬天下,现在想图大事,烦请占卜看看可行否?”求卜之人一走,算卦之人就被邹忌的人给逮捕了,并将其带至齐王面前。因为田忌无法自圆其说,便率领家兵攻打齐国之都临淄,想让齐王交出邹忌并与其当面对质。但却没能攻克临淄,最终逃到楚国避难。
每次读这段历史材料,总觉得哪里不对劲,细细思考,这才看出其中处处皆是权术谋略!
我们现在来看,邹忌陷害田忌的手段也太过弱智了吧!可是,为什么一代霸主齐威王会相信呢?因为田忌目无齐王,功高盖主,是齐威王想要田忌倒台。田忌赛马的故事都知道吧,作为大臣居然敢赢皇帝?到底谁是老大啊?很显然,田忌没有摆正自己的位置,这根本没把齐威王放在眼里啊。而且,孙膑在魏国受害时,齐国使者将其带回齐国后竟然是给了田忌,而不是齐王。这到底是齐国使者?还是田忌私人使者?
如今他三战全胜,威名震天下,拥有横扫天下的威名,所以他拥有了谋反的能力。无论其是否有谋反之心,齐威王必然要搞臭田忌,而邹忌只不过是齐威王的棋子罢了。也因此无论田忌如何解释,齐威王一直都装糊涂。
田忌为何要攻打齐国皇城呢?因为田忌不敢进宫解释,怕被扣留,也只好带私家兵进攻临淄,而且也只要求交出邹忌当面对质。他这样做的目的自然是意识到是齐威王指使邹忌陷害自己的,所以打算逃到楚国,但也不能这样灰头土脸的去啊,至少要表个态,表示自己和齐国决裂了,如此到楚国才会有用,事实上楚王真的封他为侯。
并且他用私兵进攻皇城的行为并不是以谋反的名义,是要邹忌。主要是为了告诉齐王我也没啥号召力,放我一马吧!也是为了日后返回齐国留下回旋的余地,毕竟是反奸臣而不是不反皇帝。而事实上,在齐威王死后,齐宣王就将田忌招回并重用。而邹忌一心为了皇权,齐宣王自然也不会怪罪他。如此看来,一切都是权谋,细思起来,的确令人极恐。

maggiemu
我觉得最恐怖的是冥婚。这些习俗是怎么来的。还有秦始皇求仙问道,求取不老药。一代帝王,应该看的清的,这世上没有长生不老药。如果没有受人影响或者经历过什么事,怎么会坚信有长生不老药?还有女娲造人,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大禹治水等等神话,这些故事又是谁编写出来的呢?大禹治水是真事,那前面的呢?是真的吗?为什么过去朝代一直把山海经作为禁书,它又是谁编写出来的呢?而且现在看来有些是真的,那其他的呢?可能是高科技文明落难到地球,有女娲通过高科技或者胚胎技术把人类创造出来,发现新人类不太适应地球,把地球改造成适应人类生存的地方。可能就是大气,保护着人类。原人认为是神迹,代代相传。而女娲能源耗尽,陷入沉睡。新人类可能寿命长,但是人数少,最后和原来地球上生活的类人通婚,才有现在的人类。有一部分人遗传了新人类的基因,变的比普通人长寿,有些特异功能。到元末明初,女娲因为意外苏醒,召集有特长的新人类有寻找新的文明,繁衍地。之后是明朝几百年的自然灾害,清朝之后,短短几百年,新一轮的灾害又来了。纯属猜测,没有科学论据,勿喷。

jingrui18
汉初游侠郭解,为人豪爽仗义,在家乡乃至全国都颇有人望,堪称汉朝的“及时雨”,这样的人,统治者是颇为忌惮的。
而全国类如这种身份和阶层的豪强不计其数,正好又遇到了雄才大略的汉武帝,出于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他和始皇一样“徙全国富户于关中”。而地方政府为了送走这根刺头,抓住机会将其列为了“徙户”。
事情到这里,都算平常,随即郭解做出的反应,那才叫细思极恐。
平白无故的被勒令搬家,普通人也许无所谓,但是遇到的是郭解,他随即做出了两个反应:
一是为了报复地方政府,迁徙关中的路上就派人将他所在地方的首脑刺杀了;
二是手眼通天,居然找到了当时的皇后的哥哥-大将军卫青为其求情。汉武帝也怒了,卧榻之旁,岂容他人酣睡?在汉武帝的眼里,一介平民的诉求,居然能上达天听,帝国决不允许这样的人存在威胁统治。
后来郭解和历史上所有的权臣一样,纵是权势滔天、纵是舆论领袖,也没有逃过身死族灭的下场。唯一和这些权臣不同的是:他们都是高居庙堂,郭解深藏民间。
他以平民之身份上达天听;以平民之身份结交豪强、藐视地方权威,纵观中国古代史,仅此一例。结合他生活的秦汉之际,是什么样的土壤,才得以培养出如此人物?
其实也很好理解,秦汉之前,中国属于大分裂时期,到汉武帝时期,资源以及权力还没有整合、集中,一些累世功勋之家、汉朝的创业团队,民间游侠组成了彼时社会的几大利益集团,游侠正是代表了民间、地方势力,由此郭解才能以一介布衣上达天听,让堂堂的大将军卫青为他说话。
放在千禧年二十载后的今天,这是想都不敢想的,所以每个历史时期都有其特定背景,如果按照今天很多键盘侠的思维,甚至会质疑这段历史的真实性。

哇啦啦ET之四次元版本
打赢印度的自卫反击战,使中国西藏地区赢来了难得的和平期

外星人
1986年,发生在美国纽约的北部一起人体自燃事件令人细思极恐。
事情是这样的,1986年的一天夜里,纽约市警方接到一个非常神秘的火灾报警,一个叫乔治的人在睡觉的过程中家里莫名其妙着火了,更加不可思议的是,火灾没有烧掉房子,仅仅把乔治这个人烧掉了。原本180多斤重的乔治,最后被烧得只剩下一把骨头。法医详细检测了乔治的死因,最后得出并非他杀的结论,唯一能解释的就是人体自燃导致的。
同样的事在1982年芝加哥也发生过一次,当时有人远远看到一个不明身份的成年女子,在大街上走着走着就突然全身起火,然后在大火中倒下去。当时女子身边没有任何人,警方接到报警赶到现场时,女子已经化为灰烬,只剩下婴儿般大小的骸骨。
无独有偶,印度一个四个月大名叫拉胡尔的婴儿,出生在印度延迪瓦南村。据她的母亲说,拉胡尔曾经历过四次自燃现象。第一次发生自燃事故之前,拉胡尔身边并没有任何易燃物。拉胡尔的爸爸是一个农场工人,他说所有的人都认为他们自己放火烧小孩,为此把他们赶出小区,因为他们儿子的这种病,他们已经一无所有。
通过医生的检查发现,拉胡尔的皮肤会释放出一种易燃气体,在没有任何外在因素的影响,也容易起火燃烧。拉胡尔第四次自燃,导致头部、胸部严重烧伤,被送进加护病房,当时状况稳定。医护人员表示,他们将调查拉胡尔人体自燃原因是否来自基因,并进行测试,找出他皮肤排除的哪种易燃气体。
根据17世纪到20世纪文献记载,期间曾经发生200多宗人体自燃事件,这种厄运大多都降临在那些酗酒、肥胖和独居的妇女身上,几乎都是在冬天的晚上自燃。当时人们迷信,都认为是上帝的惩罚。
现代医学科学界,都否认人体自燃的说法,人体自燃现象不被20世纪科学界所承认。既没有被列入世卫组织编定的“国际疾病分类法”中,也没有列入生物图书馆检索条目,所以成了谜一样的疾病。相信科学会给出充分的答案。
納西賽斯的水仙
不说故事,说一个重大历史事件:
假如太平天国成功了,这对中华民族意味着什么?对你我意味着什么?1854年2月,曾国藩办湘军初见成效,奉旨剿匪,发表了讨粤匪檄(即讨伐太平天国的檄文)。在这篇檄文里,他说洪匪“举中国数千年礼义人伦诗书典则,一旦扫地荡尽。此岂独我大清之变,乃开辟以来名教之奇变,我孔子、孟子之所痛哭于九原”,接着号召“凡读书识字者,又乌可袖手安坐,不思一为之所也”。
这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说:
太平天国这帮人不仅仅是夺取天下就完事了,他们还要推翻整个中华文明。
的确,正是这一点,是让今天我辈细思极恐的事情。
你看太平天国的做法,那是一套军事化管理制度。这套制度不但管军队,也管着所有人的生活。
我们来把太平天国的主要组织方式看一下:
军队管理:分为男营和女营。男女之间不得“授受相亲”,私自交往。即使子女探望父母、丈夫看望妻子,也只能“在门首问答”。如果男女私自同居,即使是夫妻也要被问罪,甚至要被处斩。农村管理:以军、师、旅、卒、两司马为编制,对农村进行了改组。教育:以拜上帝教的宗教形式进行,每二十五家设一礼拜堂,礼拜堂同时兼做学校。司法:每军设“典刑法”官二人,一正一副,以师帅、旅帅兼任。民间刑讼,由两司马开始调理,如不能平息,则逐级复审。民众生活:在民间也实行男女分营的制度。在武昌和南京,全体百姓不分老幼,实行男女分营制度。除此以外,太平军所到之处,都要捣毁孔庙,烧掉儒家书籍,杀掉官员儒生和士绅。
太平天国的这些做法,是从理念和制度上彻底破坏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彻底推翻了中国的文化传统。
洪秀全用半吊子的基督教,把中国传统的家庭、家族、人伦全部瓦解。
为什么当时的汉族人士不与太平天国一起,顺势把满人赶下台呢?这里才是真正的原因。面对着丧失几千年文化传统的恐惧,曾国藩发出了那篇檄文。
试想,如果太平天国成功了,如下场景发生一个,你就完了:
约女友一起逛街吃饭看电影,完蛋;
从男营到女营,让女友帮忙洗个衣服,完蛋;
约女友去唱歌旅游,完蛋;
约女友去开个房,完蛋;
.......
反正是你想做的,都不能做,私自做了就被咔嚓了。
太平天国定都南京后,基本就是很不得人心,周边地区的人口大幅减少,有一大部分是逃亡了,人们接受不了那样的一种生活方式。
洪秀全的拜上帝教,其实就是邪教。
今天还有不少人赞成和同情太平天国,请擦亮双眼,那些真的是你想要的吗?
假如太平天国成功了,真的是细思极恐的一件事。
(完)
凌烟阁论史欢迎你点赞、评论、转发、关注,有不同看法也欢迎交流。谢谢!

恋恋
我是刀笔传神,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
在世界历史进程中,发生过许多事,有些事随着秘密文件的解封,现在静下心来看一看,真是让人触目惊心、惊心动魄。下面我就给诸位看官讲述一个细思恐极的事情!1961年7月4日,号称苏联北方舰队骄傲的K-19核动力潜艇,携带3枚SS-N-4核弹道导弹进行首次航行,当游弋在北约部署在格陵兰岛的军事基地周边海域时,出了大事,核潜艇的冷凝系统发生故障,核反应堆内部气压和温度急剧上升,核反应堆随时都有爆炸的风险。
一旦核反应堆爆炸,潜艇携带的三枚核导弹也将引爆,潜艇本身会与近在咫尺的北约基地一同毁灭。美国和北约一看军事基地被苏联人“核攻击”,启动核反击......后果不堪设想。
幸亏在艇长扎特耶夫和副艇长瓦西里·阿尔希波夫的果断指挥下,派出8位敢死队员进入反应堆舱在没有防护的情况下进行修复工作。反应堆的温度终于降了下来。至此,一场随时会引爆核大战的危机被K-19的船员们成功化解。
而那8位英雄全部在一月内死亡,另外艇上有15位艇员陆续在两年内相继死亡。正是这些英雄以大无畏的牺牲精神拯救了世界。
cui20121219
作者:我方团队张嵚
说起这类乍一看不足为奇,细一想就直冒冷汗“细思恐极事件”,首先值得说说的,就是“明末首辅陈演的家产”。
凡是了解明末亡国活剧的朋友,都对这位“陈演首辅”不陌生。作为崇祯皇帝上吊前的不二宠臣,陈演常年擅长逢迎拍马,多次把崇祯帝哄得舒舒服服,还顺利打造了自己的“清官”人设。待到崇祯帝上吊后,他又上演了滑稽一幕:起初想跑,却因家产太多来不及拉走,干脆掏了四万两白银行贿农民军,却一下撞刀口上,被农民军明火执仗抄了家,埋家里地窖中的银子全给起了出来,最后又被李自成拉出来砍头,算是活活“作死”。
但透过陈演这“作死”的全过程,有个景象却叫人倒吸一口冷气:他哪来这么多钱。
要知道,明朝常被“当代专家”吐槽的一大毛病,就是“官员工资低”,以明朝的工资标准,单是陈演起初行贿农民军的四万两白银,他只靠“死工资”不吃不喝攒一辈子也攒不出来。更何况,明末给后人的主要印象就是“穷”,特别是崇祯在位的十七年,灾荒席卷大江南北,国库空空如也。且不说的饿殍遍野西北地区,大臣刘宗周路过传说中富庶的江浙大地时,就亲眼看到当地“民穷至今日甚”,场面惨不忍睹。
更不用说理论上“富有四海”的崇祯帝朱由检,上吊时穿着打补丁的衣服,皇宫里仅剩的二十万两白银,也被小太监们闹哄哄分光。可以说,就是活活穷死的。
但陈演这巨量的财富,放在“穷死”的晚明,也是丝毫不奇怪。动乱四起的晚明,同样也是古代中国一段商品经济空前繁荣期。发达的商品经济,带来了大量白银涌入。以当代许多学者估算,明朝最后四十年里,仅从日本一地,就有两亿两白银涌入中国。这还只能算“小头”。从美洲等地涌入中国的白银,数额更为巨大。甚至有西方学者调侃说“中国皇帝能够用从秘鲁运来的银条建一座宫殿”。说崇祯活活穷死?他们肯定不信!
可这巨量的财富,其实和大部分老百姓没什么关系,却被包括陈演在内的官僚、士绅、勋贵、太监等权力阶层敲金分肥。于是困难的明末,就形成两个极端,一边是饿到吃观音土的百姓,一边是财富成山的“精英”。早在崇祯年间时,官员曾应遴就叹息“今之绅富皆衣租食税,安座而吸百姓之髓者”。武生员李更揭露说,不说别人,就说那些以“安贫乐道”示人的“清流”,也是“大者家产千百万,中者百十万。”
甚至就是在刘宗周眼中,老百姓已到“民穷至今日甚”的江南地区,明末时却有着“江南多富家”的另一面:秦淮河上灯火通明,“东林复社精英”们往来其间,沿河的妓院“家家夫婿是东林”。当地的各大名门,如苏州的钱家“每年收租九十七万”。还有吴兴的董家、嘉兴的项家等“名门”,家产都在百万两以上。他们的住宅“拟于宫殿”,日常“收健壮为奴”“喜斗杀”“收债急于纳税”,垄断了大量财富。
而陈演的那点钱,放在这群“特权阶层”里,其实也就是个正常水平。但这么一大群垄断财富的“有钱人”,却对晚明的国难置若罔闻,就只捂着自己的钱不撒手。结果就是:李自成占领西安后,就从西安一地拿走“不下千百万”的财富。占领北京后,又一口气抄走了七千万两白银。要知道,当年金人占领北宋都城汴京后,把全汴京城翻箱倒柜,才搜刮了四百万两白银。换李自成这边,包括陈演在内的“有钱人”,全给他大补血了。
而喜提“大补血”的,当然不止李自成,比如后来清军南下,曾在明朝崇祯年间官至两广总督的丁魁楚,先对南明抗清武装一毛不拔,然后把自家二百五十多万两白银装了三十艘大船,带着全家颠颠跑去投靠清军。没想到清军笑嘻嘻收了钱后,一抹脸就把丁家全家五花大绑,当着丁魁楚的面杀了个精光,然后再把丁魁楚脑袋砍下。这“补血”,命都补没了。
明末清初山河变色的岁月里,多少只知敛财却毫不负责“有钱人”,就这样扮演了“补血”的角色,也见证了“社会财富分配失衡”的深深教训。
而与这类似“细思恐极”的典故,则是清朝道光年间,一桩看上去“不太大”的案件:“邱姓百姓蒙冤案”。
这个案子本身,其实真不复杂:广东省一个萧姓犯人,因为房价争执杀死了两名邱姓百姓。可如此事实清楚的案件,接下来竟进入到了冗长的诉讼过程里:从嘉庆二十二年到道光十四年,这十七年里府、道、布政司、按察司、巡抚、总督等各级衙门,对案件进行了前后一百七十七次审理,竟迟迟拿不出个结果。以至于凶犯长期逍遥法外……
如此雷景象,电影都不敢这么编,却是发生在那时大清朝的日常:虽然我们常说“清政府腐败无能”,但比起“腐败”来,清政府的“无能”也十分触目惊心:单是鸦片战争前,清政府各级衙门重叠庞杂,一级级办事效率极低,简单一桩案子,拖个旷日持久是常事。比如道光十三年的四川“梁贵案”,明明嘉庆三年就已审理清楚确认无罪,随后却被关押三十五年,直到道光十三年才获释……
类似景象,在那时的大清朝,其实屡见不鲜:比如在嘉庆年间,福建巡抚衙门某一年未办的积案,竟然就有三千多件。嘉庆十三年浙江按察司一年的积案,竟然就有六千零八起。甚至因为案件拖延而受到牵连的人证旁证,仅在清实录里,竟就有五万多人。至于“绞斩错判之案”,即错杀的无辜,那更是“各省屡有”——想要大清官员办点正事,认真抽出时间做事,真是难!
为何这么难?除了清王朝深入骨髓的腐败外,更因病入膏肓的“懒风”。早在乾隆年间时,“一级级骗”就成了清朝官场的“时尚”。以大臣洪亮吉的话说“州县以蒙道府,道府以蒙督抚,督抚以蒙皇上”。既然可以“蒙”,当然也就可以磨洋工。
比如同样是道光年间,在著名的“林则徐禁烟”前,道光皇帝也曾重拳出击,在全国范围内查禁鸦片,结果各省的“封疆大吏”都是如何回应呢?在当时鸦片“种植林立”的河南,河南巡抚就言之凿凿,说当地“民风淳朴,并无种卖”。广西巡抚也是大言不惭,明明治下烟馆林立,却敢说“无种烟熬烟贩卖之事”。这么大的事儿,都敢海吹。
如此一幕,也正如道光皇帝的叹息:唯一诈字,是臣工之护身符——在大清当好官,就得会糊弄。
既然道光皇帝都没辙,大清的官员,自然是撒欢了糊弄。关乎老百姓一辈子的案子,拖个几年几十年都是常事,只要自家官位稳当,又哪管百姓死活?于是“无能”的清王朝,哪怕在两次鸦片战争期间,其行动的低效也令人发指,终于以耻辱的战败,揭开了落后挨打的近代史序幕。
说起晚清的落后,比起那至今被津津乐道的“腐败”“闭关锁国”来,“懒政误国”的教训,单是看史料里的几笔冰冷记录,以及记录背后的民生苦难,就有多少细思极恐,以及“恐”后的警钟长鸣

琳紫
傻啊你,韩先楚不打下海南,也不可能出现俩台湾,不过是台湾省海南市,话说回来,都是中国,韩先楚确实是利害,

白云与天使
全球最大的退休金和保险公司之一的苏格兰遗孀基金(Scottish Widows)的前身,是两位苏格兰的神职人员创立的寿险基金。1744年,这两位神职人员通过概率计算,预测1765年基金总资本会有58348英镑,与实际只相差1英镑,实际为58347英镑。预测的精准度比现在世界上所有的预测公司要高好几个level吧?而且他们所用的概率计算,不仅成为了精算学的基础、也成为人口统计学的重要概念。大概就是,无心插柳柳成荫!!!这也是数学的魅力所在,数学才逐渐成为了如今现代科学的核心。距离数学较远的学科,无法形成理论并表达成公式,只有经验形成的“故事”。这样的学科大概就是经验学科,永远无法完全说服别人,只能自圆其说。不对,有时候都不能把自己说明白。这样的学科,无论过了一个千禧之年,还是过了漫长的万年,争吵总是无休无止。
1744年,亚历山大·韦伯斯特(Alexander Webster)和罗伯特·华莱士(Robert Wallace)这两位苏格兰长老会教士打算成立一个寿险基金,为神职人员的遗孀和孤儿提供补助。他们建议教会的每一位牧师都将收入拨一部分进入基金,基金用这笔钱从事投资。如果牧师过世,遗孀就能从基金的获利中取得分红,她的余生也有了保障。然而,他们必须先知道基金规模多大才足够完成这种目标。韦伯斯特和华莱士必须预测每年大约会有多少牧师过世、留下几位孤儿寡妇,以及这些寡妇在丈夫过世后还会活几年。
我们来提一下这两位教师“没有做”什么。他们没有向上帝祈祷告诉他们答案,没有在《圣经》或古代神学家作品中遍寻解答,也没有提出的哲学争论。毕竟,苏格兰人本来就是个实际的民族。于是他们联络了爱丁堡大学的数学教授科林·麦克劳林(Colin Maclaurin)。他们收集了民众过世年龄的资料,用以计算在某一年里可能有几位牧师过世。
这些计算要归功于当时不久前在统计与概率等领域的几项突破。其中之一是雅各布布·伯努利(Jacob Bernoulli)的大数法则(Law of Large Numbers)。伯努利认为,虽然某些单一事件(例如某个人死亡)难以准确预测,但只要有了许多类似事件,用平均结果来预测就能相去不远。换句话说,虽然麦克劳林无法用数学预测韦伯斯特和华莱士是不是明年就会过世,但只要有足够的数据,他就能告诉韦伯斯特和华莱士明年很有可能有多少位苏格兰长老教会牧师过世。幸运的是,他们手上已经有现成的数据。爱德蒙·哈雷(Edmond Halley)在50年前就已经发表相关统计表,正好派上用场。哈雷分析了德国布雷斯劳市(Breslau)的1238份出生、1174份死亡记录,让我们看到某个20岁的人死在某一年的概率是1∶100,而50岁的人则是1∶39。
整理这些数字之后,韦伯斯特和华莱士得出结论:平均而言,苏格兰通常有930位长老教会牧师,每年过世27位,而其中有18位会留下遗孀。在没有留下遗孀的几位中,有5位会留下孤儿,至于有遗孀的,也有2位可能有不到16岁的孩子。他们还计算出遗孀有可能在多久之后过世或再婚(这种时候便停止补助)。有了这些数据之后,韦伯斯特和华莱士就能判断加入基金的牧师每人该付多少钱,为自己的亲人打算。当时,如果牧师年缴2英镑12先令又2便士,他的遗孀便能一年得到10英镑。这在当时可是一大笔钱。而如果他认为这还不够,可以选择年缴6英镑11先令3便士,遗孀一年就能得到25英镑,生活更为优渥。
根据他们的计算,到了1765年,这个“苏格兰教会牧师遗孀及孩童抚恤基金”总资本会有58348英镑。事后证明,他们的计算准确到不可思议。到了这一年,基金总资本为58347英镑,只比预测少了1英镑!
参考《人类简史》

阿封
重庆红衣男孩案
2009年,54岁的匡纪绿回家给儿子送钱。回去发现正门侧门紧闭,只有后门虚掩着。他从后门进去,看见了让他大吃一惊的情景:儿子身穿红色花裙子,双手双脚被捆得结结实实,双手被挂在屋梁上,脚上还吊着一个大称砣 ,人早已死亡。
事后警方只说男孩有性格问题,有自虐倾向。但是这种死法在民间传说里就是抽魂取魄的方法,难道真有邪道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