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悟空在五行山下压了500年,而王莽到唐太宗是600多年,丢的一百多年去哪了?

提到的作品

[作品]西游记

古典小说《西游记》共一百回,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是主要人物。第一回至第十二回主要讲了孙悟空的出世和大闹天宫、唐僧取经的缘由。第十三回至一百回是全书的主体,写孙悟空皈依佛门,徒弟三人保唐僧西天取经...

吴承恩

最新跟帖
amibaby

amibaby

刚开始被压的时候,还没放如来的帖子封印,不算年限,孙悟空挣扎了一百年,就快破山而出时,被如来的封印封住了,这才算真正压住,开始算年限。就当他本来判的500年,后来越狱加邢了!

zijunhawk

zijunhawk

只能说有趣。????????

,ζั͡ޓއއއ๓

,ζั͡ޓއއއ๓

不论是600年前,还是800年前,不都是500年以前吗,说的沒错。

悟空瞌睡了

种子

种子

不管是孙悟空还是其他神仙妖怪,一直说的都是500年前大闹天宫,600多年前不是500年前吗?我们看节目,都是在2000多年前的秦朝统一六国,为何不是说在2238前秦朝统一六国,要不要这么精确啊,时间过得越久,精确度就越低吧。

同学聚会,后来的同学问先来的:你什么时候来的?答:我1小时27分35秒前来的。是不是很怪?

小丢丢wj

小丢丢wj

消失的一百年被铭刻在历史正文的石碑上,放在大海深处的某座岛,曾经有个叫罗杰的人找到了并解开了,但个中秘密太过惊人,罗杰并没有公之于众,如今,在大海贼时代的背景下,路飞和他的伙伴们组成草帽海贼团,踏上了寻找这一宝藏的道路,这个所谓“宝藏”,人们管他叫“ONE PIECE”,寻找ONE PIECE的航线,叫伟大航路。

我只在乎你

我只在乎你

谢邀!要把孙悟空在五行山下被压的这一百多年找出来不难,其实,现实生活中人人都是这么算的,而当罗贯中也这样算了,我们又不理解了。不信往下看:

先确认确实是多了一百多年,王莽篡汉建立新朝,而新朝(8-23年)也是个短命王朝,仅仅存在了16年便亡国;唐太宗626-649在位整整23年,唐玄奘取经是628年;即使从新朝(23-628)的最后一年算,也要606年。

弄不懂这个问题,我们不妨把《西游记》放一放,去看另外一部神话小说《白蛇传》。《白蛇传》中小青是500年道行,那她一定就是修炼了500年吗?不是,小青修行的年份在500—999年之间,统称500年道行;白素贞是有千年道行,而白素贞实际修炼了1700年。话句话说,即使她修炼了9999年,也叫千年道行。

我们要辩证的看问题: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数字也一样;也有它的精准性和笼统性;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常常这样使用,比如:你在做一件事情,需要人帮忙,你会喊:“麻烦来俩人,帮下忙”!而你只需要两个人吗?显然不是,你需要最少两人,多多益善,但肯定不会超过9个.。

回过头来,我们在拿起《西游记》,孙悟空被压五行山下500年的问题就迎刃而解,606正好在500—999之间,所以说被压了500年。

AlexCera

AlexCera

你好,我是国风

我觉得这所谓的孙悟空困压五行山500年并非单纯指的是历史时间线上的500年,而是天罡一劫之数。

传说妖界修行,每隔50年要经历一次雷劫,遭遇到天雷的轰击〈我们看聊斋志异,也有很多狐仙遭受天雷之劫,躲到人类阳维保护之下逃脱了劫难。然后为报这渡劫之恩,化作美女前来报恩,成就了很多佳话。就连包拯的故事也有包拯包拯曾经拯救狐仙受其三次报恩的情节〉这渡劫是每一个妖精修炼成仙必然要经历的过程,传说要度过九层雷劫,然后就可以渡天劫了。天劫度过,便可以羽化成仙。

每一雷劫为50年,九次450年,到第十次整好500年。所以每一天劫为500年!〈玉帝之苦历过一千七百五十劫。每劫该十二万九千六百年。应的是太耶之劫,而非天罡之劫〉。

所以孙悟空困压五行山,无论其时为,600年还是800年?都只应一劫之数,只有过了1000年,才算到二劫之数。〈可见羽化成仙的仙人也并非是度过了劫数就万事大吉了,他们每隔一定的时间还是要经历一定的劫数,有丧身殒命的危险,所以才会不断的修行练丹,或求王母的蟠桃,老君的仙丹,地仙的人参果,用以延寿渡劫,以免天人五衰!〉孙悟空只度过了一劫之数,所以只称一劫数之500年。

当然在这500年里,每隔50年孙悟空也是要承受例行的天雷之劫的,只不过这样的小雷劫已经伤害不到法力高强的孙悟空了。所以根本不值得一提。就像流沙河,沙悟净要承受飞剑穿肋之苦,猪八戒要承受2000铜锤之苦,焉知他孙悟空就不受雷劫之苦,还享他铁丸铜汁之欲?

如果仅仅把这困压五行山的500年当成历史,那就太实在了。因为神话故事根本也不在历史,很多的细节也是巴不得的。比如唐太宗李世民仅仅活到了贞观23年就嗝屁了。但从贞观13年唐僧西去取经,回来说是贞观27年!唐太宗以死四年,哪里会有贞观27年的年号?所以这些细节上的东西硬挤到史实中是非常荒谬的!

自然咱们也不能把孙猴子困压五行山的一劫之数就看做整整500年。否则你无论怎么算也算不对这个时间差的!

阿兹猫320

阿兹猫320

就是一本神怪小说,小说是通过精彩的故事,来表达自己情感的一种载体。所以看小说,明白作者想要通过故事反应出的是什么?就行了。非要较真,你怎么不问问天宫在哪?历史上唐僧自己取经,为什么他写四个人取经?还有动物怎么成精的??这本来就是他通过想象力编的嘛。

腾冲和顺茶马驿站

腾冲和顺茶马驿站

谢谢友邀请!要问我一百多年去那儿了,我认为吴承恩写《西游记》每一回合都有目的性。听我慢慢道来。

第一回合说的是石猴出世。先写[山上有一仙石,石产一卵,见风化一石猴……乃天地精华所生,……],说了石候的不同凡俗的灵性和敢于人先的战斗精神,凭自已超凡的能力探水帘洞,最后当上了猴子王,充分描写水帘洞美不胜收的景色,对猴群的生活作了充满无拘无束而自由自在的充分描述。最后不满现状而远游求道。作者目的是什么呢?请再往下看。

第二,三,四回说的是石猴凭他的聪明机灵,学会了师父:菩提祖师传授的长生不老术,筋斗云,七十二般变化。然后大宫龙宫取:如意金箍棒。大闹阴曹地府强销生死薄。惊动天庭,无乃之下太白金星出面说和,在天庭任了个:弼马温。后来被悟空识破是个最小的官职而恼怒。以下几回就不必写了,想必大家都已知。


咱们先论一论前几回吴承恩写的目的是什么呢?我个人认为,写山上有一仙石,天地精华所生。在你们看来,信吗?信了,就证明你也信神鬼这一说。水帘洞描写目的是这是一部奇幻,浪漫,充满让人瑕想联篇的神话小说。以后的学艺归来,龙宫取宝,上天入地,最后入仙界,描写他的不凡之处:聪慧机灵,对无限自自的追求去学艺,入仙界后不服管教,与等级分明的天庭对抗,……

说到这儿,你也许问怎么不说那一百多年呢!且看原文:“先年间曾闻得老人家说:[王莽篡汉]之时天降此山,下压着一个神猴……”请问老铁们,“曾闻”是什么意思呢?我认为只是口口相传罢了。不足为证,只是传说而已。而吴承恩为何写“王莽篡汉”而不写其它事件呢?目的是什么呢?我以为与悟空“大闹天宫”相似,目的是告诉后人,只要你努力去学习超人的夲领,即便领导或别人打压你,你也有反抗的资本。

实在问我那一百多年去那儿了,我只能告诉你!赶明我变成悟空去地府问吴承恩去。何必跟“神”人较真呢!

(以上都是本人下班后临摹作品,还有为什么石猴起名:孙悟空。为何叫七十二变。为何“筋斗云”是十万八千里。为何是五行山。为何……要知其中奥妙,这都需要我们后人去品味,好啦,就说到这儿吧!觉得我说的对,请点个赞。说的不对处请留言!谢谢阅读!)

1622丶

1622丶

谢邀。

年份这么细致的东西,我们还是挖掘原文吧。

这山旧名五行山,因我大唐王征西定国,改名两界山。先年间曾闻得老人家说:王莽篡汉之时,天降此山,下压着一个神猴,不怕寒暑,不吃饮食,自有土神监押,教他饥餐铁丸,渴饮铜汁。自昔到今,冻饿不死。

王莽篡汉,这一历史事件开始于公元5年,他建立新朝是公元9年。

再看唐太宗时期,玄武门之变是公元626年。历史上玄奘西行正是开始于贞观元年,也就是627年。

然后一算,咦,还真的是六百多年,那么猴子叫嚣被压五百年到底是什么意思?

再看看原文怎么说:

太宗闻言,称赞不已,又问:“远涉西方,端的路程多少?”
三藏道:“总记菩萨之言,有十万八千里之远。途中未曾记数,只知经过了一十四遍寒暑。日日山,日日岭,遇林不小,遇水宽洪。还经几座国王,俱有照验印信。”
叫:“徒弟,将通关文牒取上来,对主公缴纳。”当时递上。太宗看了,乃贞观一十三年九月望前三日给。太宗笑道:“久劳远涉,今已贞观二十七年矣。”

wtf?

好吧,吴承恩先生根本就没有尊重历史,唐僧是贞观十三年出发的,贞观二十七年回来的。

历史上根本就没有贞观二十七年,贞观二十三年李世民就挂了,然后李治就改年号了,哪里有贞观二十七年?

关于这个历史BUG,吴承恩早在开头就说明了,唐太宗为啥多活了十几年。

崔判官急转司房,将天下万国国王天禄总簿,先逐一检阅,只见南赡部洲大唐太宗皇帝注定贞观一十三年。崔判官吃了一惊,急取浓墨大笔,将“一”字上添了两画,却将簿子呈上。十王从头看时,见太宗名下注定三十三年,阎王惊问:“陛下登基多少年了?”太宗道:“朕即位,今一十三年了。”阎王道:“陛下宽心勿虑,还有二十年阳寿。此一来已是对案明白,请返本还阳。”太宗闻言,躬身称谢。十阎王差崔判官、朱太尉二人,送太宗还魂。

那么就按吴承恩的逻辑,唐僧是贞观十三年(公元639年)出发的,五行山降下就给他算到公元五年。这还是六百多年啊········

忽然被自己的逻辑困住,无法解脱的我

吴闲云先生讲解西游记,认为这里是天庭故意放出的烟雾。悟空大闹天宫后,出现一个狮子精大闹天宫,后来狮驼岭狮子精还是好端端的,也就是说狮子精当时大胜而归 。

小钻风道:“长官原来不知,我大王会变化:要大能撑天堂,要小就如菜子。因那年王母娘娘设蟠桃大会,邀请诸仙,他不曾具柬来请,我大王意欲争天,被玉皇差十万天兵来降我大王,是我大王变化法身,张开大口,似城门一般,用力吞将去,唬得众天兵不敢交锋,关了南天门,故此是一口曾吞十万兵。”行者闻言暗笑道:“若是讲手头之话,老孙也曾干过。”

之所以老说五百年,是为了抹去狮子精大闹天宫的事件,这是天庭的危机公关,为了保存神界的威信,所以大闹天宫的结局只能是失败,所以五百年前大闹天宫的狮子精故事,转嫁到孙悟空身上。

所以这忽然不见的一百年并不是BUG,而是天庭有意隐瞒。

这个解释是我唯一能觉得可以圆了说法的解释了。

还有一种解释就是,吴承恩写顺手了,因为五百是个很牛逼的数字。

语本史记·天官书:“夫天运……五百载大变。”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一:“﹝ 张生 ﹞与那五百年前疾憎的冤家,正打箇照面儿。”

元 郑廷玉 忍字记楔子:“可不道一般树上无有两般花,五百年前是一家。”

就连中彩票,第一个想到的都是五百万。

除此之外,五百年这个说法是悟空自己首先提出来的。我们经常有这么一个习惯,比如现在是2018年了,有时候写日期啥的,还会写成2017年,对于悟空这种活几百年的人来说,可能五百年说顺嘴了,虽然已经到了六百年,但是时间观念还停留在五百年吧。

解释不清的我。。。。

-----------丸----------

文:祁门小谢

o宠辱不惊去留无意o

o宠辱不惊去留无意o

天庭和人间的时间不一致

西游记中的时间很神奇,三界之间的标准也不一样。

“天上一日,地下一年”,这就是天地之间的时间规则。

花果山的老猿这么说,太白金星这么说,太乙救苦天尊这么说,就连三界之主玉帝也是这么说的。

500年是孙悟空自己说的,他给观音菩萨是怎么说的,给红孩儿也是这么说的。

“王莽篡汉之时,天降此山,下压着一个神猴”,是镇山太保刘伯钦给唐僧说的。

唐僧西天取经是“贞观十三年九月望前三日”,即公元639年,前后算确实是600多年。

但是这个时间不是一个人说的,也不是处在同一个环境,因为孙悟空是神仙、刘伯钦是凡人,他们的时间标准不一样,所以这个600年无从谈起。

500年不是确数,而是一个大劫

西游记中的数字,大多数都不是一个确数,而只是表示一定的范围和程度。

比如八百里这个数字,八百里的大山有五座:黄风岭、火焰山、荆棘岭、七绝山、狮驼岭。八百里的大河有两条:流沙河、通天河。

怎么会这么巧,他们都是八百里,这显然是不可能的,从这里看八百里只是一个概念,表示广大的意思。

所以孙悟空说的五百年,也是这么个意思,就是表示时间很长,不一定正好是五百年。

其实西游记中,五百年这个时间还真有多次出现。

天庭的蟠桃会是五百年一届,这届孙悟空大闹天宫,上一次是青狮精大闹天宫。

灵山的孟兰盆会也是五百年一次,上一次金蝉子对镇元大仙有传茶之恩,这一次就安排了唐僧西天取经。

就连大鹏金翅雕下界的时间也是五百年,他用五百年建立了西游记中唯一的一个妖怪的王国。

五百年到底有何含义,其实孙悟空的恩师菩提祖师早就给孙悟空说过,修炼中的大劫‘三灾利害’,就是五百年一次,分别是天雷灾、陰火灾、赑风。

每一次都很厉害,也很难防范,而躲不过去就是身死道消,所以孙悟空乞求祖师传了他七十二变,为的就是躲过每五百年一次的三灾利害。

所以说西游记中的五百年,其实就是修炼中的一场劫难,每五百年一次大的劫难,躲过去就是一次重生。孙悟空也是这样,他被压在五行山下,五百年后放出来就获得了重生。

百合宝贝儿

百合宝贝儿

提及西游记,就得说说孙悟空。而提到孙悟空,就难免要说他西天路上,降妖除魔,护送唐僧的故事。然而,在保护唐僧西天取经之前,孙悟空其实是个叛逆猴儿。

孙悟空从须菩提祖师处学到了本事,又在龙宫里得到了如意金箍棒和铠甲。后来,他强行销毁生死簿,又上天做官,偷吃蟠桃,盗吃仙丹,大闹天宫,一时无人能挡。最终,玉帝请如来佛祖,把孙悟空压在了五行山下。

孙悟空被压了多少年呢?大家都知道是五百年,这一点孙悟空自己也说过。但是,细算起来,猴哥被压的时间,要比五百年多。

众所周知,西游中,唐僧取经始于贞观十三年,即公元639年。在双叉岭处,镇山太保刘伯钦说过猴哥被压的时间。

先年间曾闻得老人家说:王莽篡汉之时,天降此山,下压着一个神猴,不怕寒暑,不吃饮食,自有土神监押,教他饥餐铁丸,渴饮铜汁。自昔到今,冻饿不死。

王莽篡汉,是在公元9年,他建立的新朝,持续了15年,直到公元23年后才被推翻。"王莽篡汉"的时间,未必就是王莽刚篡位的时间,整个新朝15年间都可以算。那如此看来,即便是从公元23年开始算,孙悟空也被压了616年。

既然如此,为什么唐僧、太上老君甚至连妖怪,都说孙悟空被压五百年呢?

其实,西游记里的数量词,有时候并不能去做具体的数值看,当成一个大概的意思就行了。孙悟空被压的"五百"年,就是这样。

比如孙悟空刚出五行山时,大家都说他被压了五百年,然而到最后孙悟空取得真经,唐僧依旧说他是五百年前大闹天宫的孙悟空。那时候,距离大闹天宫,显然已经五百多年了。

西天路上,一些妖怪提到孙悟空,也说他五百年前大闹天宫。如果非要说"孙悟空508年前闹过天宫""这猴子535年8个月前闹过天宫""泼猴被压在五行山下616年",是不是很别扭?

所以,五百年从一开始就是一个虚指,意思是被压很多年,肯定要超过500年。

用鉴赏一些古诗词的方法来说,那就是"量词虚指"。

李白的"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那楼就一百尺高吗?当然不是,百尺就是虚指,意思是很高很高,高到伸手就能摘到天上的星星。

同样的,李白的"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桃花潭真的有一千尺深吗?当然不是,同样是虚职,意思是桃花潭的水很深很深,可再深也不如汪伦送我的这份情谊深。

知道这一点,对理解西游记原著,相当重要。因为西游记里有很多这样的数量词,都是虚指,不能硬翻译。

比如"八百""三千",就是典型的例子。

孙悟空速度快,作者说他"点头径过三千里,扭腰八百有馀程";流沙河,作者也说"八百里流沙河,乃是弱水三千"。

黄风岭,八百里宽;通天河,也是八百里宽;火焰山,还是八百里宽,连火焰都是八百里;牛魔王的真身,八百丈高下;荆棘岭,八百里宽;狮驼岭,也是八百里宽……书中还提到了"八百娇娥""八百比丘僧""八百八味药",甚至连一些人家、和尚都是"八百""七八百"。

至于"三千",书中也有很多。比如"三千诸佛""三千人马""微尘眼底三千界""三千揭谛""黄风岭至此直南上有三千余里""积雪山至此三千里""三千功行尽倾颓""三千彩女""挑禅远步三千水"等等。

难道,这些八百和三千,都要硬翻译为具体的数字吗?当然不是。

事实上,在西游记中,八百和三千是丹道学的数字象征、德行和阴功,五十三回开篇作者就说一首词,词的前两句就是"德行要修八百,阴功须积三千"。

八百流沙说明德行难修,三千弱水说明阴功难积。而德行、阴功全在一性之中,心性又遍在于三界之中,所以佛教总以沙喻性,沙僧的姓氏即源于此。

五百也是同样的道理,西游中多次提及五百,五百年、五百罗汉、五百人家、五百毫毛、五百和尚等等。

小米特

小米特

这丢的一百多年其实是吴承恩对天庭不公的蔑视。西游记记载,王莽篡汉时,天降五行山压着一石猴,至唐太宗贞观年间,石猴脱困而出,其实已经过了627年。石猴被压了一百多年后,一头狮子精大闹天庭蟠桃会,一口吞下十万天兵天将,天庭不敌紧闭南天门避祸,这头狮子精也就大摇大摆的回了老巢狮驼岭。这件事天庭颜面扫尽,但拿那狮子精也没办法,就让曾经大闹天宫的石猴背了这锅。天庭对外谎称,石猴被压500年,也就是在狮子精大闹蟠桃会以后算起,明白人都知道这是谎言,但为了天庭的颜面也就只能这样了。吴承恩故意埋下这样的伏笔,是对天庭无能的蔑视,也映射了当时封建社会的 不公。

二妹

二妹

昨天做了个梦,求解?

昨夜梦到一童颜鹤发的老爷爷向我问道:

老头:“王兴波我想向你求一道”。

我:“你都这年纪了,还有什么不知道的,你知道的一定比我多”。

老头:“按时间算来,你未必比我小”。

我:“你的意思是说八九十岁对你来说才刚刚开始啦,你以为你是彭祖能活六百多岁啊”。

老头:“呵呵,呵呵……”

忽然老头不见了

忽然又出现一个很小的小娃娃,看上去小的不能再小了,比刚出生的婴儿还小,但是眼神像个大孩子!

忽然开口说话了

小孩:“王兴波是不是以为我比你小啊”

我:“你,你,你到底是谁”

小孩:“我想向你问一道,人生大道?”

我:“古时候有个叫老子的人,他的道才是人生的大道,你问他去吧”

小孩:“非常道,非常人之道,我非圣人,非我之道,不问也罢!

我:“我佛如来,度一切苦厄,善恶有报,可证大道”

小孩:“出世绝学,未入世怎奈出世,不是空谈吗,八百年后再学吧”

我:“孔子你知道吧,百家之首,我从小读论语,感觉每一句都很有道理”

小孩:“繁文缛节,华而不实,理

归理,道太虚,非我之志,不问也罢”

我:“知行合一的王阳明,心学之道可是人生大道,”

小孩:“什么龙场悟道,应理学而生罢了,理学心学因相对而绝对,应时而生罢了,非我所问”

我:“哦,你是说相对论吧,爱因斯坦大师,辩证法的权威,可非你道?”

小孩::“哈哈,只有理论,不讲人情世故,非我所求!”

我:“还有一人,通天彻地,包罗万象,鬼谷子如何?”

小孩:“纵横捭阖,达者是可得江山或金山银山,最不济也能富甲一方,可物质名利都是虚的,非我所欲!”

我:“你这猢狲,这也不学哪也不学……”

啊啊,怎么进入西游记了,你是谁,我又是谁……

终于醒了!

股海龙

股海龙

  • 0
    经验
  • 0
    粉丝
  • 0
    关注
微信公众号 微信客服号 APP下载 返回顶部
顾文姬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描关注

顾文姬微信客服号

微信扫描加好友

顾文姬app下载

扫描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