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作品中的黑白无常生前叫什么?为什么民间称作“七爷八爷”?

提到的作品

[作品]招魂

實驗室的大抽屜裡,竟然關著一個自稱是明末大將軍的瘋子。巧的是,古墓也出現了自稱明朝皇帝的鬼。莫非費力醫生已經………

倪匡

[作品]聊斋志异

《聊斋志异》是我国清初的一部文言短篇小说集,共收小说近500篇,或讲民间的民俗民习、奇谈异闻、或讲世间万物的奇异变幻、题材极为广泛。其独特的故事情节、异彩纷呈的艺术形象,作者蒲松龄一生科甲不利、生活清...

蒲松龄

[作品]西游记

古典小说《西游记》共一百回,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是主要人物。第一回至第十二回主要讲了孙悟空的出世和大闹天宫、唐僧取经的缘由。第十三回至一百回是全书的主体,写孙悟空皈依佛门,徒弟三人保唐僧西天取经...

吴承恩

[作品]朝花夕拾

《朝花夕拾》为鲁迅1926年所作的十篇散文的结集。这十篇散文记录了鲁迅幼年到青年时期的主要经历,追忆了多位家人、伙伴和亲友,展现了一幅清末民初的生活画卷。这些篇章主要继承了中国传统散文的特点,文笔亲切...

鲁迅

[作品]醉茶志怪

《醉茶志怪》四卷,成书于光绪十入年(1892年),是李庆辰唯一的一部文言短篇小说集。时人杨光仪为之作序,极力称誉。此书问世后曾刊行多次。 《醉茶志怪》共有346篇,其中很大一部分颇似纪的昀的《阅微...

李庆辰

[作品]玉历宝钞

专门介绍阴曹地府详情、在民间流行极广的通俗读物。

[作品]无常

阿姜查以非常简单与朴实的风格,谈论内观诸法的三个特征——无常、苦与无我,并且提出有力的对治法,让我们可以克服对“改变”的恐惧,包括放下执著、活在当下与从事禅修。阿姜查的教法是以无常为基础,作为修习正念...

阿姜查

[作品]目连救母

《目连救母(连环画)》故事中傅相,生性慈悲,一生乐善好施,广孤贫,斋僧布道,升天后受封“天曹至灵至圣劝善大师”。其妻刘青提也从他修行,后,她受人怂勇,违誓开荤,不敬神明,杀害生灵,触恕上苍,被鬼卒捉入...

姚柏

最新跟帖
yolanda_pipi

yolanda_pipi

黑白无常也被称为“无常之仙”,他们二人生前便是一对结拜兄弟,死后也被阎王封为缉拿人死之后魂魄的鬼差,接下来我就来为大家解答今天的问题。

七爷八爷名字的由来

由于二人的工作只是缉拿将死之人魂魄,所以地位自然在冥界中也就不高。在他们前面还排了六个冥界之神,分别是:文武判官、牛头马面、枷锁二爷。,这几位地位比他们高,实权自然也比他们大,所以就成了最后两个,民间由于惧怕黑白无常称他们为:七爷八爷。

黑白无常是什么朝代的

黑白无常最早出现的时候是在西游记中,所以他们是唐朝人。下面我将为大家讲解他们是怎样成为阎王看重的人,在阳间的时候是怎么样的呢?

白无常在阳间的名字叫做谢必安,而黑无常叫做范无救,传闻中这两人是很要好的兄弟,从小就认识,而长大后一同到衙门中做官,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捕快,但二人秉公执法百姓都很喜欢这两人。

不过惋惜的是二人一次在结伴同行需要去其他州府,刚走一会天空乌云密布,顷刻之间豆大的雨点便落了下来,于是作为兄长的谢必安不忍兄弟淋雨,便提出:你现在亭子下等我,我家离这儿近,我回家取伞赶路,不然我两必将淋成落汤鸡。范无救便同意了这一决定并且嘱咐兄长快去快回。

说罢谢必安便回家取伞去了,不料前脚刚走的谢必安天降大暴雨,他也一路猛跑的回家取伞,不过二人先前躲雨的亭子外面就是一条大河,水位暴涨后,范无救是有机会逃走了,不过担心自己的兄长回来此处之后找不到自己所以也就没有动。

由于自己的身材矮小,水位涨的速度不一会便涨到自己的腰部,此时他想走都走不了,所以就这样他就死在了河中,尸体自然也被冲走。

谢必安取伞完毕跑到亭子的时候,范无救便被淹死了,自己也是十分的愧疚,自己自暴自弃了一会,便开口大骂:该死的老天,为何要在我兄弟二人过桥时下雨,难道天也要亡我吗?

自言自语一段时间后,便对河中已经死去的范无救说:兄弟,当初我二人结拜的时候,说过不求同年同月生,但求同年同月死。说完这些就吊死在二人准备过的桥上,所以我们在电视剧中看到的白无常大多都吐着自己的舌头,与其自杀时的样子也是脱不了干系的。

感动阎王成了鬼差

不过阎王爷知道这件事情后,认为二人的感情深厚,在阳间的时候执法森严,所以便给这两人在阴间安排了一个工作,专门捉拿阳间的将死之人,或坏人提前将这些人的寿命收回,送给了一些忠义之士。

黑白无常二人的名字也很有深意,谢必安意为:懂得感恩的人一定有好报,一定会在此后得到安宁;而黑无常范无救意为:不管是烦了阴间还是阳间的法律,等待的只有被拘捕或杀头,根本不会有挽回的余地。

七爷八爷也有副业那就是赏善惩恶,一生行善的人如果寿命将近,二人会将一些恶人的寿命送给这些人,所以他们不管是在阳间还是阴间都是在秉公执法,没有一点的利用手中的权利,为自己谋取私利。

对此你们是怎么看的呢?欢迎留言互动。

全在娟

全在娟

黑白二无常,高矮两位爷,生前好兄弟,死后也还是好基友。

黑白无常的典故始于南宋,主业是拘魂,副业是赏善罚恶,排名在文武判官、牛头马面、枷锁将军之下,民间称他俩为七爷八爷。

七爷,也就是白无常原名谢必安,身高一丈四,生前与八爷黑无常是过命的交情,与白无常情况相反,黑无常的原型叫范无救,身高只有五尺,哥俩原本是衙门的公差。

传闻,某一日,哥俩相约在南台桥下见面,刚一见面,天公不作美,下起雨来,七爷谢必安生怕八爷范无救被淋坏,赶紧回家拿伞。临走时,一再叮嘱范无救“原地等待,不见不散”,就为了这一句,范无救任凭雨越来越大,直到洪流淹没了他的小短腿,再到胸膛,再到头顶,最后被淹死了。

七爷谢必安回到原地,毫不费力的趟到桥底,然而心爱的范无救已经没有救了,七爷谢必安在雨水、洪水中痛哭,知道自己害死了心爱的兄弟。真想跳水而亡,追随兄弟,可跳了好几次,水还没不过膝盖,干脆在桥上吊死了。

所以黑无常范无救是黑脸(被水淹死),白无常谢必安是白脸长舌(上吊自尽),死后的谢必安经过黄泉路,入了鬼门关到了酆都城,万万没想到,在阎王殿碰到了范无救

两兄弟抱头痛哭,场景之感人,可阎王见到这番场景,考虑到到这两兄弟,品行佳,三观正,还讲义气,被狠狠地感动了一把,就命他们为黑白无常!他们兄弟以后都不会分开了。

于是地府就多了一对黑白无常,专门来往黄泉路,负责接引阳寿已尽的鬼魂,黑白无常的帽子也很有意思,传言一个写着“一见生财”,另一个写着“天下太平”,当然也有一种说法,写的是“正在捉你”和“你也来了”。

据说黑白无常重情重义,鲁迅曾在《朝花夕拾》写到

“无常是个具有人情味的鬼,去勾魂的时候,看到母亲哭死去的儿子那么悲伤,决定放儿子‘还阳半刻’,结果被顶头上司阎罗王打了四十大棒。”


也有传闻说,黑白无常的名字就很有寓意,谢必安,取酬谢神明者必安之意;范无救,则是犯法作恶者无救,所以说,看到鬼神也别害怕,只要行得正坐得端,身正不怕影子斜!

点赞和关注是对每一个文字工作者默默付出的肯定,感谢每一个为此点赞和关注的人!

ゞ大白兎ゞ╃♡

ゞ大白兎ゞ╃♡

黑白无常是中国道教中的一对神祗,黑无常生前叫范无救,个子矮小,死后任职阴司,穿一身黑色官服,戴有黑色官帽,官帽上写着“天下太平”四个字,白无常生前叫谢必安,个子高瘦,死后任职阴司,穿一身白色官服,戴着白色官帽,官帽上写着“一见生财”。

黑白无常,一黑一白,代表着一阴一阳,白无常属阳,吸男性阴魂,散女性阴魄,黑无常属阴,吸女性阳魂,散男性阳魄。在中国的宗教信仰中,神鬼也有善恶,黑无常会惩罚恶人,白无常随然会让看见他的人十分的恐惧,但是就像补偿受到惊吓的人一样,同时也会给人带来财运。

至于为什么叫七爷八爷,应该就只是在阳世,身边朋友对两位爷的尊称吧,他们两在生前就结拜为兄弟,有一天两人走到南台桥,眼看天就要下雨了,于是七爷谢必安就让八爷范无救原地等他,他回家去拿伞,结果没想到七爷回去之后,雷雨倾盆,水很快就涨了起来,八爷本可以到高些的地方等七爷,但是他又不愿失约,仍然站在原地等七爷,结果竟然因为身材矮小,被冲走淹死,七爷回来八爷已经没在了,他很难过,也就在这上吊自杀了,阎王爷很欣赏他两情深意重,就让他们当了鬼才,捉拿不法之徒。

关于问题问道的黑白无常是哪个朝代的,具体起源时间已经不想了,但是肯定在唐朝以前,黑白无常是勾魂使,在唐朝民间传说中勾魂使就已经出现了,并且也已经是两人一组了,其中有可能就有黑白无常,另外从汉朝起神话中国神话体系逐渐完善,黑白无常应该就是出现在汉朝,或者魏晋时期。

enen_8@163.com

enen_8@163.com

在中国民间的神话传说中,阴曹地府里的无常是人之将死时负责勾摄生魂的地狱使者。无常又分为黑无常和白无常,白无常名叫“谢必安”,又称活无常;黑无常名为“范无救”,又称死无常。

自古至今,中国太极图的颜色都是黑白两色。太极图中阴阳鱼的黑色代表阴,白色代表了阳。黑白无常是从阴间派来的,来接引阳间死去之人的使者,其形象就必须符合中国的阴阳学法则。所以,阴曹地府中的黑白无常,并不是因为肤色或衣着颜色的不同,而称之为白无常、黑无常的。

阴曹地府中的白无常和黑无常,人们并称为无常二爷,他们是地府中最有名的鬼差。

此二神手执手铐脚镣,专职缉拿鬼魂、协助赏善罚恶,是专门捉拿恶鬼的阴间正神,故黑白无常被列入了十大阴帅之列。黑无常一脸凶相,长帽上有"天下太平"四字;白无常笑颜常开,长帽上有"一见发财"四字。在中国神话中,阴间的黑白无常是来接引人死后的鬼魂的,因此人们对黑白无常始终有着一种莫名的恐惧。

相传黑白无常二人生前乃是一对好兄弟,被称为"七爷"、"八爷"。据说,谢必安、范无救二人自幼结义,情同手足。有一天,两人相偕走至南台桥下,天将下雨,七爷要八爷稍待,他回家拿伞。岂料七爷走后,雷雨倾盆,河水暴涨,八爷不愿失约,竟因身材矮小,被水淹死了。不久七爷取伞赶来,见八爷已被淹死,七爷痛不欲生,便吊死在桥柱上了(所以很多白无常的形象是伸著长长的红舌)。阎王爷嘉勋其信义深重,命他们在人世与阴间捉拿不法之徒。

在中国的民间传说中,谢必安(白无常)笑颜常开,是教化世人酬谢神明则必安。范无救(黑无常)面露凶色,则代表着犯法之人必定无救。因为黑无常生性好斗,而且非常正直,恶人、奸人、厉鬼看见了都很怕他。

神话故事中黑白无常在拘人魂魄的过程中,对于男性来说,白无常吸其阴魂,黑无常散其阳魄;对于女性来说,黑无常吸其阳魂,白无常散其阴魄,所以必须要黑白无常同时来接引才行。另外,因为黑白无常是来自于阴曹地府,他们需要靠酒来驱赶身上的阴气,故此谢必安、范无救经常饮酒,因酒误事而收错人也是常有的事。

当然了,这些都仅仅存在于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之中,大家切莫当真!

鑫亮火

鑫亮火

在我国民间传说中,有神、有仙、有鬼、有妖、有精、还有怪,小时候经常听到关于这些人物的各种故事,其中,在鬼的这一类中,最出名的应当就是“黑白无常”和“牛头马面”了。

今天我就为大家介绍以下黑白无常。



黑白无常,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一对神祇,同时也是最出名的鬼差。他们二人手执脚镣手铐,专门缉拿鬼魂、是阎罗王或城隍也手下的大将。

在传说中。“白无常”名为“谢必安”,人称“七爷”;“黑无常”名叫“范无救”,人称“八爷”。

关于二人的出身,有这么一则故事。



据说,谢必安和范无救二人自幼结义,情谊深厚。有一次,二人一同外出,行走至南台桥下是,天要下雨,谢必安要范无救稍微等他一下,他回家取伞。孰料谢走后,突然下起了倾盆大雨,电闪雷鸣,导致河里水位暴涨。按理说此时范应当找地方躲躲,可是他怕谢回来找不到他,不愿失约,于是便被河水淹死。后来谢必安回来,早已不见了范无救的踪影,他痛不欲生,便吊死在了桥柱上。阎王爷被他们之间身后的情谊感动,于是便命他们在城隍爷前捉拿不法之徒。

自此以后,二人便以阴间鬼差的身份出现在了我们的认知中。



而二人的名讳也有含义在里面:谢必安,寓意是“酬谢神明者必安”;范无救,则是“犯法营私者无救”,这也是古人告诫人们要心存敬畏,正直做人。

那么为什么谢必安叫七爷、范无救叫八爷呢?

上文说到,因感念二人情谊深厚,阎王爷命他们在城隍爷座下效力。



而城隍爷辖有文武判官、黑白无常、牛头马面、日夜游神、枷锁将军等下属,谢必安和范无救分别位列第七第八,因此人们便尊称谢必安为七爷、范无救为八爷了。

此外,还有传说,白无常帽子上写着“一见生财”,而黑无常帽子上写的是“天下太平”。

至于为什么这么写呢?同样有故事在里面。

就说是人如果在野外坟地遇到白无常,不要逃,要朝他扔砖石,这时他便会拿身上的金银财宝砸回来,等把带的金银财宝都砸光了,就会羞愧而走,而这个人就可以把金银财宝都捡走,自然便是是“一见生财”了。黑无常的"天下太平”,则是因为他为人正直,嫉恶如仇,大奸大恶之人和饿鬼见了他都会吓跑,自然便是“天下太平”了。

以上就是我了解的一些关于黑白无常的传说,不知你们那里关于他们有着怎样的传说呢?欢迎分享!

感谢您的阅读!

狮子瘦

狮子瘦

鲁迅的《朝花夕拾》里有1篇文章叫《无常》,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读一下,写得比较生动有趣。

无常》里这样描述“白无常”:身上穿的是斩衰凶服,腰间束的是草绳,脚穿草鞋,项挂纸锭;手上是破芭蕉扇、铁索、算盘;肩膀是耸起的,头发却披下来;眉眼的外梢都向下,象一个“八”字。头上一顶长方帽,下大顶小,按比例一算,该有二尺来高罢……

“无常”就是勾拿生魂的鬼差,谁家里死了人,他们就来勾走死者魂魄,带到阴曹地府。我国很早就有鬼差的概念,但是“无常”却是在宋代才出现(见夷坚志补),明代的时候出现更多(《水浒传》里就有很多描述),清代的文人笔记就更加泛滥出现。

随着无常形象出现的频率增加,慢慢地在民间就逐渐定型,最早是白衣的无常,后来又增加黑衣的无常,大约是想互相有个照应。

图中是丰都鬼城里的无常雕塑,白无常看上去很有阴间警官的味道,而黑无常拿着铁索在一边,倒像1名阴间协警。

传说,白无常生前叫“谢必安”,属性又阳又文;黑无常生前叫“范无赦”,属性又阴又武。所以,民间有说法,遇到白无常可生,遇到黑无常要死,遇到黑白一道看运气。

谢必安、范无赦长大后,进同一衙门当了捕快,持刀抓犯人的职场铸就他们铁一般的友谊。一次外出公干,范无赦在约定地点等谢必安,结果死于山洪爆发;而赶来救援的谢必安,惭愧不可自拔,上吊自杀身亡。

谢必安、范无赦来到阴间,兄弟情谊受到阎王的欣赏,聘任他们为阴间警察,也就是去当鬼差。

黑白无常,又被叫做“七爷八爷”,这有什么说法呢?

原来黑白无常在阴间的地位还是蛮高,按照地府官位排名位列第七、第八位,上面的6位爷分别是唐朝魏征、唐朝钟馗、宋朝陆之道、唐朝崔珏、牛头、马面。

民间其实还有另外的称呼,因为白无常身材高大,又称之为“长爷”;黑无常比白无常矮小,则称为“短爷”。

celestin

celestin

黑白无常是个具有人情味的鬼,去勾魂的时候,看到母亲哭死去的儿子那么悲伤,就会决定放儿子还阳半刻;结果显而易见,没有按时完成阎王交给的任务,就得接受惩罚,要挨四十大板。

这段话来自鲁迅的朝花夕拾。鲁迅先生之所以知道无常具有人情味儿,是因为他看了《玉历宝钞》。这本书里,不仅记载了各式各样的灵异事件,还专门记载了黑白无常,这也是最早的关于黑白无常的记载。

为什么这两个鬼差具有人情味儿呢?

根据《玉历宝钞》的记载,黑无常名叫范无救,白无常名叫谢必安。甭以为只是两个普普通通的名字,却有着别样的深意。

谢必安,谢必安,酬谢神明必能安;范无救,范无救,犯下罪行无人救。

根据这个谶语,大概也能看出古人是劝人向善的。实际上,在书中,谢必安和范无救的确是因为善行,而被阎王封为无常鬼差。即便是现在,在福建的某些地区,仍有很多人家供奉黑白无常,他们认为这两位可以给他们带来平安和财运。

一个鬼差,为何会给人带来平安和财运呢?难道他们不应该带来晦气吗?

黑白无常的头顶,各有一顶帽子,帽子分为两面。白无常的帽子上写着:一见生财、正在捉你;黑无常的帽子上写着:天下太平、你也来了。

love八卦

love八卦

七爷、八爷

是不是没想到?是不是吓一跳!这黑白无常不是地府的鬼差吗?咋在民间还被称为七爷、八爷呢?难道还有一二三四五六爷?

我查了一下资料,还真让你们给猜着了,这个黑白无常,也就是民间说的七爷、八爷,他们前面真的有一二三四五六爷。

大爷赏善司魏征(唐初)、二大爷罚恶司钟馗(唐初)、三爷察查司陆之道(宋朝)、四爷阴律司崔珏(唐朝诗人)、五爷牛头(男的)、六奶马面(女的)。看到这里有的朋友估计又蒙了,不是说好的六爷吗?到了马面咋成了六奶了呢?没办法啊,人家马面是一位女性,叫人家六爷不太好是吧?依据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十一:“释迦是牛头狱卒,祖师是马面阿婆。”从这里可以看出,马面的性别与其他人不一样,她是一位女性没错了。

大家可以发现,这六位兄弟姐妹的排行,是按照入职时间排的,魏征第一个,钟馗第二个,以此类推,牛头和马面入行比较晚,所以排了老五和老六。

从这样的推断中,我们不难看出,这黑白无常入职肯定是最晚的了,因为他们排名最末,一个第七、一个第八。

黑白无常

再次查看资料,果然和我们的推测一致,这“无常”一词出现很早,但是“黑白无常”一词出现的就比较晚了,一直到了清朝时期才有黑白无常。例如在《西游记》中,来索命的是无常二鬼,但不是黑白无常,估计之前的无常离职了,黑白无常在清朝的时候入职成功。

那么,这对儿黑白无常究竟有啥本事啊?居然可以成功位列鬼差之中,他们生前经历了什么?

原来啊,这黑白无常生前是一对好基友,出则成双,入责成对。

其中白无常的本名叫谢必安,取自“酬谢神明者必安”之意;黑无常的本名为范无救,取自“犯法营私者无救”之意思。这对好哥俩从名字看就能够看出来,是一对嫉恶如仇之人,其二人的职位也与其为人相符,皆为衙门中的捕快。二人是挚友,一起在职业生涯中出生入死。

有一次死刑犯逃跑,二人相约前去调查抓捕,二人约在了一座桥下见面,范无救先到了约定地点,在桥下等着谢必安,这时候突然大雨磅礴,河水暴涨,范无救见谢必安还没到,害怕自己离开的话谢必安找不到自己,于是就在桥下死等,随着河水暴涨,范无救溺水身亡。

谢必安被大雨阻隔,耽误了赶路,等到谢必安赶到桥下的时候,发现范无救已经溺水而亡,谢必安内心悲哀,一时间打不开心结,决定追范无救而去,于是他在不远的地方找个了一棵树,上吊自尽,不愿独活。

这二人死后,一阴一阳,一文一武。谢必安白无常属于阳文,范无救黑无常属于阴武,二人在阴间被玉帝亲封为索人魂魄的差役,白无常头上帽子书“一见生财”,黑无常头上帽子书“天下太平”。二人在地府延续了生前的友情,形影不离,被民间称为七爷和八爷!

韩版针织毛衣

韩版针织毛衣

黑白无常是民间的传说,其实谈不上“文化作品”,实际上就是“中外合流”大杂烩产物。我注意到了在网络上 这个题材的漫画作品流传,使这个比较复杂的民间传说又粉墨登场了。对于动漫画我毫无兴趣,但是因为它触及到一个流传了二千多年的神鬼传说,由于时光流逝,这些传说知道的人已经不多了,而仅凭所谓“热血少年”的“黑白无常”漫画作品是无法解释这个现象的,所以作答一一

‬从秦汉时期的“人死归泰山”说起




(东岳泰山)

这个传说重拾话题一一人的身体如果是第一性的,那么“灵魂”的传说也同时存在,汉语词汇中的“魂不守舍”、“魂归故里”等,都与人有关。如果某人“驾鹤西去”,那是指他的灵魂“旅游”去了。不甘心失去亲人的家人,总要把死者平常穿的衣服拿在手上,登上屋顶,轮番向四方大嚎:“张三娃,回来吧!”同时举起衣服挥舞,这个举动就是把张三娃的魂招回来,完成后,下屋将衣服盖在死者身上。如果张三娃仍然没有反应,这才确定是死定了,于是发丧。

屈原因为要招客死秦地的楚怀王魂魄归来,于是写下动人的《招魂》辞,我的水平无法评论这个作品,但是,后世的招魂风俗却由此而来。

诗圣杜甫当然无法免俗,因为人生际遇的落寞而作诗“煖汤濯我足,剪纸招我魂。”连杜甫都在寻找自己的灵魂,那灵魂究竟到哪儿去了?(暂时让魂飞一会儿)

西汉时的司马迁史记.封禅书言之凿凿:“始皇遂东游海上,行礼祠名山大川及八神,云云。八神之一叫天主,之二叫地主,祠“泰‬山‬梁‬父‬”,‬其实‬这‬些‬东西都‬是一些‬方‬士‬哄‬秦‬始‬皇‬的,‬那‬时‬的人‬们‬实‬行‬土‬葬‬,‬所以后‬世‬就‬流‬传‬东‬狱‬泰‬山‬主‬治‬鬼‬魂‬。‬梁‬父‬这个臆‬想‬人‬物‬主‬宰‬人‬的‬死亡之‬说‬,‬由此产生。‬

既然有地名,有人物,泰山自然有管理魂魄的府君,而且管理机构完整严密。这套係统的理论,产生于汉代,这等于向人们宣布,阳世间的统治机构在阴间仍然存在,变成厉鬼也要服从泰山府君的管理,真所谓“无‬所‬逃‬于‬天地‬之间!”连‬曹‬操‬的‬蒿‬里‬行‬‬也‬哀‬叹‬“生‬民‬百‬遗‬一‬,‬万‬姓‬以‬死亡。‬”人‬死‬了‬,‬应该马上到‬泰‬山‬的蒿‬里‬(‬地‬名‬)‬报‬到‬,‬不要磨磨蹭蹭,‬歪‬歪‬叽‬叽‬,‬赶紧去,‬“鬼‬伯‬”马上过来催‬了‬!‬

鬼伯就是后世传说的“黑‬白‬无常”。‬许多地方都有‬“东‬狱‬庙‬”(‬泰‬山‬庙‬)‬鬼‬伯‬就‬供‬职‬其‬内‬。‬

‬十殿阎罗粉墨登场




阴间似乎也会改朝换代,不知什么时候,东狱泰山府君失势了,代之而起管理鬼魂的地方变成了“十‬殿‬阎‬罗‬”,‬由于‬包‬公‬传‬‬的‬传‬播‬,‬铁‬面无私的包‬公‬成为十‬殿‬阎‬罗‬之‬一‬。‬

宋史.包拯传说他:“立朝刚毅,贵戚宦官为之敛手,闻者皆惮之。”包拯成为世人闻之色变的阎罗之一,应该是起源于北宋。

阎罗是梵文“阎魔罗阇”的简译,按阎罗的本意是“双王”,佛经上说,昔有兄妹二人,皆作地狱主,兄治男事,妹治女事,故曰“双王”。这是外国的事情,佛教输入中国后,当然要遵循封建社会“男尊女卑”的现实,于是妹妹在中国隱退不现。

‬中国本土道教的反击




阎罗一词最早见于唐初所修隋书.韩擒虎传,说他“生为上柱国,死作阎罗王”,魏晋南北朝虽然民生凋零,战乱不断,但是佛教却大大量传入,痛苦的百姓都希望在佛经中寻找活命的希望。

中国的道士们不甘心外来的和尚好念经,决心捍卫“国粹”,也创造了“人死到丰都”的“学说。”这已经是晚唐的事了,段成式酉阳杂俎.玉格篇:“有罗丰山,在北方癸地,周回三万里,高二千六百里......”

稍后大诗人皮日休、陆龟蒙作诗,诗中的用典则採用了北地丰都的传说。道士们的反击是成功的。

但是,以前四川一个叫丰都的县(现在是重庆市辖)己设置鬼城,南宋范成大吴船录:“丰都县去县三里,有平都山,碑牒所传,前汉王方平,后汉阴长生皆在此得道仙去。

但是不知什么原因,丰都的道观、麻姑洞这些传统的神仙洞府,竟然讹称为“幽冥之所”,甚至相传玉皇大帝也成了地藏王菩萨,所以地藏王又成了幽冥教主。

封建社会的老百姓实在是找不到摆脱痛苦的灵丹妙药,于是凡是能达成心願希望的东西,都兼收并蓄的收下,从东岳泰山的府君、各地城隍庙老爷、丰都的鬼城、十殿阎罗,遇到就拜叩!

‬关于黑白无常

印象最深的就是金庸先生的作品,里面有关于黑白无常武功的描写,不过是以傍门左道的形象出现的。他们都出现在城隍老爷十殿阎罗和丰都鬼城的传说中,我所了解的黑白无常,没有网络上的称谓,只晓得高瘦的叫“鸡足神”,矮胖的叫“吴二爷”,一副凶神恶煞的嘴脸,都高高的戴着纸糊的帽子,破衣蒲扇,手执刑具铁链。

地位职责在文武判官(生死判官,手捧人世间每个人的寿命时间的生死薄,耳朵上夾一支笔。)、负责地府治安的牛头、马面,持枷和执锁的差役之下,所以黑、白无常又称为七爷、八爷。




黑白无常在民间传说中可以说是一对“恐怖分子”,小时候在成都的金华街附近、成都市八中对面、花圃路旁河边,就是大名鼎鼎的城隍庙,在一大片林盘的隐蔽下,一片三进落的大庙座落在市中心的幽静处;一进大门的两边厢房里,用黄泥堆塑的阴间行刑像,阴森诡异,血腥残忍。那黑白无常正用铁链锁定阳寿已尽的各色人等,其状可怖!

结语

“人死到丰都”之说盛行,至民国时期而不衰,丰都鬼城的阎罗殿,黑白无常凶狠的眼神看着殿门远处,其实,黑白无常也在舞台上出现过,那就是大型川剧《目连救母》,由于种种原因,很难一睹真容了。

汤

前几天才发了一个微头条,没想到就看见了关于“七爷和八爷”的问题。有人还在评论下面调侃,以后见了黑白无常要叫“七爷,八爷”,当时我看到这个评论就笑了。如果,没有看的小伙伴,我再说一遍。

白无常名叫谢必安,人称“七爷”;黑无常名叫范无救,人称“八爷”。据说,他二人自幼结义,情同手足。有一天,两人相偕走至南台桥下,天将下雨,七爷要八爷等待,自己回家拿伞。岂料七爷走后,雷雨倾盆,河水暴涨,八爷不愿失约,竟因身材矮小,被水淹死。不久七爷取伞赶来,八爷已失踪,七爷痛不欲生,吊死在桥柱(所以很多白无常的形象是伸著长长的红舌)。阎王爷很感动嘉勋其重情重义,命他们在城隍爷前捉拿不法之徒。有人说,谢必安,就是酬谢神明则必安;范无救,就是犯法的人无救。

其实,从两人的取名就觉得很有意思。因为黑白无常属于神话传说人物,至于黑白无常是哪个朝代没有定论。总之在《西游记》当中就出现过黑白无常,《西游记》的历史背景是唐朝,也就是唐朝的时候就已经有黑白无常了。在《白蛇传》当中也出现过黑白无常,当时的历史北京是南宋。所以,唐朝和南宋的历史背景当中就有了黑白无常,如果要确切一个年代也的确很难。

涂维

涂维

曾有两名结义兄弟,一个名曰范無救,一个名曰谢必安。一日两人出游,路过一座小桥,此时天将雨至,谢对范说“兄弟在此等候,我去取伞”。

归来之时山洪暴发,范被山洪冲走。范伤心欲绝,吊死在了桥边书上。

两人魂魄来到地府,十殿阎王感念二人信守承诺,报于阴帝,封范無救为黑无常,头顶“天下太平”,其生性好斗,封谢必安为白无常,头顶“一见发财”,其生性秉直。

后有人说谢必安者乃谢天神者必安,范無救者犯天道者无救

蛐蛐阿

蛐蛐阿

谢谢邀请

黑白无常,又称“七爷八爷”,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对神祇,也是最有名的“鬼差”,同时也被奉为道教的信仰。

黑白无常,其中白无常的原名为谢必安,深意为“酬谢神明者必安”,身材高瘦,脸很白,属阳。时常满面笑容,口吐长舌,其头上官帽写有“一见生财”四字,世人尊称他为“七爷”。

而“黑无常”的原名为“范无救”,深意为“犯法营私者无救”,属阴。面容凶悍,身宽体胖,个小面黑,官帽上写有“天下太平”四字,世人尊称他为“八爷”。

其实二人有段传说故事:

黑白无常两人的死很让人感动,相传两人原是衙门的差役,有一天因为押解要犯,犯人在途中逃跑了,两人商议分头寻找,并约定在桥下会合。但是天公不作美,谢必安因下大雨耽搁,无法赶到桥下会合,范无救在桥下苦等,看到河水暴涨却仍旧不愿离去,最后在桥下溺毙。

等到谢必安赶到现场,看到范无救,心里痛不欲生,却因身材太高,无法投河,于是上吊自尽,故其常为吊死鬼形象,将舌头伸出口外。两人归天之后,玉帝被他俩的忠义所感动,册封二人为冥界大神。

至于为什么称七和八爷,而不是其他数字,也没有确定认证,或许七八爷随口一说,后来成为主流了,或许前面还有六个黑白无常,到他们就是七爷和八爷,也有一种说法,排在前面的还有文、武二判官,牛、马、枷、锁四爷。历史一些东西,无法考证,我们大概知晓就足矣。

玉面游龙

玉面游龙

清代的小说集《醉茶志怪》里,有“无常二则”,讲的就是勾魂鬼的故事。其中一则说的是一个大夫,晚上坐轿子回家,半路上“见二大鬼高俱盈丈,一衣白,一衣青,昂然阔步至寺前。门忽豁然自辟,揖让而入,门复自合。”

这俩鬼,就是勾魂的无常鬼,据说当晚看到这俩鬼的人,后来都死了,只有躲在轿子后的一人幸免。

这里取人性命的鬼,就叫无常,一白一青,两鬼一起行动。

酉阳杂俎续集里有“贫道已力衰弱,无常将至”。此后,无常将至,就等于“死神来了”。

无常本是佛教中的术语,指的是世间一切都不能持久。 既指死亡,也代表勾魂的鬼。

那么,问题就来了。

黑白无常生前叫什么?

传说黑白无常原名谢必安和范无救,原是一对结义兄弟,在衙门做捕快,有一次俩人到出去公干,走到南台桥下,天空乌云密布天黑得吓人。谢必安怕大雨来了淋着范无救,让他在桥下躲避,自己回家拿伞。

谁知道谢必安前脚刚走,顷刻间大雨倾盆,河水暴涨,范无救本可以自救,但是一心想着既然答应了谢必安在这里等,就不能失信离开。

不料山洪暴发,等到谢必安拿着伞回来,和范无救约定的那个地方,早就被洪水淹没了,等到洪水退却,范无救已经被淹死了,谢必安伤心欲绝,觉得是自己害死了兄弟,于是在桥梁上上吊自尽了。

其实以上关于谢必安和范无救的故事是后人编造的。

故事的原型在庄子·盗跖中有记载“有尾生与女子期于梁下,女子不来,水至不去,抱梁柱而死。”

黑白无常的由来无非是把男女之情,放到了谢必安和范无救两兄弟身上。

而“谢必安”和“范无救”这两个名字,也是根据他们一个主善,一个主恶的分工而来。

他们一个记录善,所以喜欢笑,头上写着“一见有喜”;一个记录恶,所以脸黑,头上是“天下太平”。

谢必安和范无救兄弟俩,又是怎样被民间称作七爷八爷的呢?

据说范无救到了阴间,被水淹死后变成了黑脸,谢必安上吊自尽后,白脸长舌,当他经过黄泉路,入了鬼门关到了酆都城时万万没想到,在阎王殿碰到了范无救。

两兄弟抱头痛哭,令人感到,连阎王看了都忍不住为之动容。可是转念一想,这俩人生前也没什么大修行啊?但又觉得这两兄弟,品行好讲义气,于是就让他俩做了黑白无常,在黄泉路上负责接引阳寿已尽的鬼魂。

黑白无常的职责是拘魂,并且赏善罚恶,他们在阴师中排名在文、武判官,牛头、马面,枷、锁六位将军之下,排在七、八位,故民间称他俩为七爷八爷。

七爷和八爷重情重义,在鲁迅的《朝花夕拾》里就有所耳闻:“无常是个具有人情味的鬼,去勾魂的时候,看到母亲哭死去的儿子那么悲伤,决定放儿子还阳半刻,结果被顶头上司阎罗王打了四十大棒”。

说到这,那么重情重义的黑白无常,到底他们是哪个朝代的呢?

在《西游记》当中出现过黑白无常,《西游记》的历史背景是唐朝,也就是唐朝的时候就已经有黑白无常了。

可是《白蛇传》当中也出现过黑白无常,当时的历史背景是南宋。

聊斋志异》里有个马夫,就是个走无常的。“公圉役马成者,走无常,十数日一入幽冥,摄牒作勾役。”这个马夫十天去一次冥府,拿着文书来阳间勾魂。《聊斋志异》里出现的无常是清朝。

所以,唐朝、南宋和清朝的历史背景当中都有了黑白无常,如果要确切他们是哪个年代的确很难,也没法定论。

结语:其实,黑白无常属于神话传说人物,至于他们是哪个朝代已不重要。

谢必安,就是酬谢神明者必安,范无救,就是犯法作恶者无救。这两个人的名字告诉我们鬼神并不可怕,只要行得正坐得端,半夜不怕鬼叫门。

梦想是梦想

梦想是梦想

又到了五花八门千奇百怪来历不明的神话人物解析时间了…那么同样的,关于黑白无常的前世,也是有不同种说法的,下面逻辑文史姨就分析一个我所知道的典故。

首先说说为什么这二位叫“无常”,我们常说“人世无常,有情众生”,意思就是人这一辈子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变化,而芸芸众生自然多少都是有情的,后来等到勾魂鬼系统正式加入地府后,无常也就成了这俩狱卒的称呼了。而有关这俩狱卒的传说最流行的是“范谢二将军”说,说谢范两位好基友情同手足,在一次相约出行时忽逢暴雨,走至桥边雨大不能行,谢爷就说范爷你现在桥下避雨,我去回家拿伞,于是范爷就去桥下避雨,怎奈雨越打越大,范爷不幸被淹死。谢爷到来不见范爷,以为他走了就在桥边等雨停,雨停之后发现范爷尸首,谢爷恍然大悟,心如刀绞,于是吊死在桥上了。二人在阎罗殿相遇,阎王感其恩重,让二人做鬼卒勾拿生魂。由于先来后到自然尊卑有别,在他们来之前已有赏善司魏征、罚恶司钟馗、察查司陆之道、阴律司判官崔钰、牛头、马面,所以他们排七八位,也就是七爷八爷了。

还有一种说法是黑白无常并非是勾人魂魄的鬼卒,而是催亡魂投生的引导人,并且二人在地府的称谓分别叫“活无常”、“死又分”。魂魄喝过孟婆汤消除前世记忆后推上麻札苦竹浮桥,桥下是红水,隔岸的大石头写着四行红字:

为人容易做人难,再要为人恐更难。欲生福地无难处,口与心同却不难。

然后对岸的CP就出现了,活无常头盖乌纱,慈眉善目,哈哈大笑;死有分垢面流血,愁紧双眉,声声长叹,在二人的叫声中,鬼魂们被纷纷推入水中,转世投胎去了。

文/逻辑文史游

又一个感人的传说~

鲤鱼公子就是我

鲤鱼公子就是我

黑白二无常,高矮两位爷,两个好兄弟,一对好基友。

黑白无常的典故始自南宋,哥俩的主业是在地府专司拘魂,副业是协助赏善罚恶,因排名在文武判官、牛头马面、枷爷、锁爷之下,民间又称他俩为七爷八爷。又因为哥俩一个长得高,一个长得矮,故也称为高爷矮爷、长爷短爷。

七爷白无常身高一丈四,原名谢必安,生前与八爷黑无常是过命的交情,很好的基友,与白无常相反,黑无常的原型身高只有五尺,原名范无救,哥俩原本是衙门的公差。

某一日,哥俩相约在南台桥下见面,刚一见面,天公不作美,下起雨来,七爷谢必安生怕淋坏了好基友范无救,赶紧回家拿伞。临走时,一再叮嘱范无救原地等待,不见不散,就为了这一句,范无救任凭雨越来越大,直到洪流淹没了他的小短腿,再到胸膛,再到头顶.......淹死了。

七爷谢必安回到原地,毫不费力的趟到桥底,然而心爱的范无救已经没有救了,七爷谢必安在雨水、洪水中痛哭,知道自己害死了心爱的兄弟。真想跳水而亡,追随兄弟,可跳了好几次,水还没不过膝盖,干脆在桥上吊死了。

七爷八爷凄美的感情故事感动了一代又一代人,传说他们死后,念其兄弟情分,地府将他们二人招聘上岗,专司拘魂,让他们兄弟以后再也没有机会分开,也起个互相监督不收贿赂的作用。

光辉岁月

光辉岁月

  • 0
    经验
  • 0
    粉丝
  • 0
    关注
微信公众号 微信客服号 APP下载 返回顶部
顾文姬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描关注

顾文姬微信客服号

微信扫描加好友

顾文姬app下载

扫描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