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哪些比较“诡异”的出土文物?

提到的作品

[穿越]清明上河图

【起点第四编辑组签约作品】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共和国高官沈拓,附身在被俘虏的宋钦宗身上,看他如何扭转乾坤,重拾旧山河,复兴大宋,再兴清明上河图所画的盛世。

淡墨青衫.QD

[作品]山海经

《山海经》是一部想象力非凡的上古百科全书,这一部国际通行的学科划分带来麻烦的奇书,当代任何一门学科都无法使它对号入座。它不属于任何一门学科,却同时又属于所有学科。这部宏大奇瑰的神秘著作,彰显了人类对自...

倪泰一,钱发平,

最新跟帖
答案

答案

这个问题我可以答一波,我收集了很多这类看起来比较“说不清楚”的文物图。有看起来画风“诡异”的,有看起来比较“穿越”的,有看起来比较“假”的,下面就来给大家集中盘点一下:


伏羲女娲交尾图绢画·唐代


这类画从汉代开始兴起,伏羲女娲手里分别拿着规矩、乐器之类的物品,相交的尾巴很像是DNA螺旋结构。这类画到底寓意着什么,有什么起源?尚未有特别说服力的说法。


镇墓兽


每次在博物馆看到这类镇墓兽,都觉得恶寒。确实是很有威慑力,刚开始的时候我甚至不太敢对着他们拍照。


卡尺·王莽时期


除了刻度不如现在的细致,前面的手环看起来似乎比现代的还要高级些。


人首鱼身陶俑·南唐


还有双首蛇身陶俑·南唐


马王堆辛追夫人千年不腐朽的尸身,至今仍是未解之谜。


疑似“穿越”的文物战国时期水晶杯


不要怀疑,这件文物确实是从墓中挖出来的,并且,考古专家依据土层判断这座墓并没有被现代盗墓贼光顾过。

安徽屯溪出土·西周家用路由器?


三星堆遗址出土轮形器


商晚期人面龙纹盉,是不是与怪物史莱克撞脸了?


宋代流行一类颇有戏剧、讽刺效果的画,如骷髅幻戏图、眼药酸。这类画与现代漫画很像。其中骷髅幻戏图是南宋著名画家李嵩的经典作品。画中主体的是傀儡戏,画中大骷髅(傀儡)操纵着小骷髅,在小傀儡的牵引下,一名婴孩正向着小傀儡爬过去,一旁的女子赶紧阻止。这一切,被一位正在喂奶的女子热切的看着。这幅画表达了什么?实在令人费解。



眼药酸南宋


这幅画中一人用手指着眼睛,表示有眼疾,另外一人身上画满了眼睛,是卖眼药的人,这幅画是讽刺了卖眼药的人“坑人”。


河南濮阳西水坡的蚌塑龙虎图
这是新石器时期的遗址,这么早的龙虎图,形象还很逼真,感觉有点不可思议。而且一处腿骨摆成的图案还被解读成北斗七星,整个图案表示天文图,就更不可思议了。真假难辨。


暂时就想到这些吧,欢迎评论区留下你认为诡异好玩的文物图。文物考古聊历史,欢迎点赞关注

Lucifer

Lucifer

要说“诡异”的出土文物吧,中国还真是有不少!下面我就按时代列几件!

这是山西省吉县沟堡遗址出土的一件新石器时代人面形筒状陶器,人脸的样子虽然有点怪,但还可以看出来,关键是它没有顶盖和器底,出土的时候,只在顶上盖有一面石板。显然,它不可能是盛放东西的器皿。有学者推测大约是与祭祀有关,可在祭祀的对象上,则又存在不同的看法。

▲人面形筒状陶器

这是陕西省西安市高陵区杨官寨出土一件新石器时代涂朱砂人面陶器,这是一件残器,幸运的是人面保存完好,而且具有明显的表情特征,可不幸的的也是仅仅人面完整,无法知道这到底是件什么器物。专家们认为其功能似与巫术活动有关。我发现,只要有“人脸”的器物,大约都逃不开祭祀或者巫术之类的推测。

▲涂朱砂人面陶器

江苏省苏州草鞋山遗址出土的新石器时代灰陶器,看着好像一个大肉虫子,下面还有四脚支撑,不过,并看不出来到底是什么动物。这件器物应该也不是盛器,因为边上有镂孔,无论粮食还是水,倒进去都会溜到外面。这样一件非实用器是做什么的呢?

▲灰陶兽形器

河南安阳小屯妇好墓所出的“好”字铭汽柱甑形器,这个器型非常罕见,器口下内壁有铭文“好”字。推测它是作为甑放在鬲上使用,中间的中空透底柱流通蒸汽,颇似今天的汽锅,也就是说,早在3000多年前妇好就已经有品尝汽锅鸡的口福了,难怪人家说中国人会吃!~

▲“好”字铭汽柱甑形器

同样是出土于河南安阳小屯妇好墓,这件商代铜鐏形器,形似四爪鸟足,它是做什么的的?原来是套在兵器木柄下端的金属套,起到保护木柄末端、便于插在地上的作用。当然,它也有砸击的功能,倘或持有人“修炼”得法,貌似能够把它当一件异形兵器。▲铜鐏形器

四川广汉三星堆出土的商代纵目铜人面,是三星堆文化最具特征的器物之一,尤其是那双巨大的耳朵,还有瞳孔纵出的眼睛!据专家研究,这件面具为古蜀人用以祭拜或供奉的神像,是古蜀人对“其目纵”的先王蚕丛传说所作的艺术升华,和蜀人精神世界的写照。

▲纵目铜人面

四川省成都市金沙遗址出土的商代晚期至西周时期无头铜人像,古蜀的大量礼器以人为题材,充满了非凡的想象力与浪漫神秘的气息。但这件无头铜人像的双臂下垂,显得疲软无力,整体工艺比较粗糙,似乎是象征斩首飨神的人牲。

▲无头铜人像

河北省平山县中山墓出土的战国中山国铜山字形器,是是象征王权的礼器。器呈“山”字形,其上部属三尖峰,两下角延伸回旋成雷纹,下部中间有圆孔銎,出土时残存木灰,说明它原插在木柱上,形如大型铜戟,是中山国特有的青铜器。

▲铜山字形器

陕西省西安市北郊汉墓出土了一组汉代青铜器,因形状太过写实,为了避免“不良”影响,我稍微做了一下遮挡,大家能够看明白即可。此器铸造精良,细节更是不在话下!可见汉朝真是个爽歪歪的时代,民风之开放,之自由,就是今天怕也是难望其项背。

▲汉代青铜器

最后,放一件大同市雁北师院宋绍祖夫妇墓出土的北魏彩绘陶镇墓武士俑做压轴!为啥呢?因为武士鼻孔硕大,嘴角下撇,两唇好像香肠,一脸的“不高兴”,神情要多嫌弃有多嫌弃!也不知当初墓主是怎么想的。所以,快点给我点赞哦,否则,“不高兴”会跟着你哦!~~~

▲彩绘陶镇墓武士俑

注:文中照片皆为作者四库全叔拍摄。

陈会林Humechan

陈会林Humechan

“汽车齿轮”

1954年,在河南洛阳东周王城的考古发掘中,出土的一件青铜器让专家们惊呆了。

这是一件战国时期的青铜齿轮,它共有40个齿,齿距分布十分均匀,齿轮中间还有一方孔,可以插入方形状物进行传动。这个2400年前的齿轮与现代科技几乎没有差别,它是怎么造出来的呢?


“啤酒盖”

2007年,上海嘉定区江桥镇出土了一座明代夫妻合葬墓,有一件文物引起了轰动。原来,考古专家们清理出几十件女姓金银饰品,有一件银香盒酷似现代的啤酒盖,难道是古人穿越了吗?也有人调侃说是盗墓贼遗留在墓中的。但是,这件奇异的“啤酒盖”确实是明代的文物。


“一碗面条”

1999年,考古专家在青海民和县官亭镇喇家村,出土了一碗“面条”。我们暂不论面条是否是文物,能看到4000年前原始人类做的面条,就够令人惊奇了。

一般国际上认为意大利人最早发明了面条,在2000年前的罗马古城中有壁画表现制作面条的场景。而中国4000年前的古人竟然用低面筋蛋白的小米制作面条,不得不说中国是舌尖上的美食之乡。


“柳叶刀”

1974年,江苏江阴发现了一座明代古墓,出土了一套外科手术器械,其中有一把“柳叶刀”,与现在的手术刀十分相似。

此外,墓中还出土了医用的平刃刀、大小剪刀、镊子、牛角柄铁圆针(缝合伤口用)。

这说明,在明代,古人可以做外科手术,即肠吻合术,将断开的肠子接好缝合。据隋朝金创肠断候中记载:“夫金疮肠断者,视病深浅,各有死生…肠两头见者,可速续之。先以针缕如法……”

可见,在古代,医生们的医疗技术己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透光镜”

上海博物馆珍藏的这枚西汉青铜铜,直径7.4厘米,重50克。在强光的照射下,镜子背面的图案就会映现在墙上,专家直呼:这是魔镜!

如此诡异的透光,成了千古谜团。直到八十年代时,“魔镜”的透光谜团铸造成因,研磨透光的原理被科学家解开。


“路由器”

1959年,安徽省屯溪在修建机场时,发现了一座距今己有2700年历史的西周古墓,墓中出土了大量文物,其中一件青铜器的造型诡异,看起来像是现代人使用的无线“路由器”。

这件青铜器名字叫“云纹铜五柱器”,历史上关于这件文物没有记载,专家们也很难想象它的用途。有人说是古人祭祀祖先的陈列品,也有人说是现代的科技产品穿越到古代了。至于其准确的用途,至今仍在科学研究中。



“一坛鸡蛋”

1975年,考古学家在江苏句容县南部的福山果园里发现西周时期的古墓。这座古墓出土的文物中,令人惊奇的是一个坛里装满了鸡蛋。

经过碳14测试,这些鸡蛋约有2800年,鸡蛋大约有40枚,已经石化了。有人调侃说这些西周的鸡蛋与现代的松花蛋非常相似。不过,可以证明的是古人在西周时就开始吃鸡蛋了,而养殖家鸡的历史至少有三千年以上。


“水晶杯”

这个水晶杯于1990年出土于杭州市半山镇石塘村。此杯是战国时期的文物,高15.4厘米,口径7.8厘米,底径5.4厘米。整器略带淡琥珀色,是中国出土的早期水晶制品中器型最大的一件。

战国水晶杯是由一块水晶琢磨而成,真正让人惊叹的,是原料和工艺,与今人所用的玻璃杯极其相似,这也许是历史上的一种巧合和必然吧。

大海绵wendy

大海绵wendy

在中国,出土比较“诡异”的文物很多,比如,古滇国吊人青铜矛、杜立巴石碟、双鱼玉佩等。下面就是来看看它们究竟有多诡异。

1.古滇国吊人青铜矛

出土于云南省的古滇国吊人铜矛长约41.5厘米,身形细长,中间凸出点呈现等边三角形状,并且在左右两边分别吊有两个裸体小铜人。

两个裸体小铜人被反手绑住,头部低下,梳椎髻,看似奴隶或者战俘。

从造型来看,就不难看出古滇国刑罚多么残酷,而且,我觉得此矛并非战场上常用的矛,而是一种大型祭祀活动专用礼器。

此矛出土于滇王墓室,与象征最高权力的“滇王之印”是同一级别的存在。

2.杜立巴石碟

杜立巴石碟被发现于上世纪30年代,当时一位名叫齐福泰的考古学教授带着他的学生在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脉的一个山洞里发现了716块神秘的石碟。

因为该地区曾经生活了一个古老的杜立巴部落,所以这些石碟被称之为杜立巴石碟。

每一块石碟表面上都刻有螺旋状条纹,类似现代的唱片,而且在条纹的沟痕上还发现有象形文字。

不仅如此,他们还发现了在山洞四周石壁上还刻有大量“诡异”的壁画,这些壁画上刻有外星飞船、太阳、星星和其它未知天体。

除了壁画,还发现了未知生物遗骸,这些遗骸头部大,身体小,而且只有140厘米,外表形似科幻电影里的外星人。其中一位学生就猜测,很可能这是来自12000年前的未知猿类生物。

我觉得,杜立巴石碟如此诡异,还有山洞里的外星壁画,以及未知生物遗骸,很可能是为了博取眼球人为制造出来的,因为在后来,人们再次造访那个山洞时,发现已经找不到了。

3.双鱼玉佩

提到双鱼玉佩,就会让人联想到彭加木失踪事件。据说,双鱼玉佩被发现于新疆罗布泊地区一处古城遗址里,它是由两条玉制鱼的鱼头和鱼尾联在一起。

该玉佩做工精细,条纹清晰,看上去诩诩如生。但它有一个“诡异”功能,也就是所谓的能复制出一个模样相同的生物出来。因此,有人猜测彭加木失踪与双鱼玉佩有关。

但是我觉得,彭加木失踪与双鱼玉佩因该没多大关系,因为双鱼玉佩“诡异”的功能只不过是个传说,人为制造出来的假象,根本就没人见过。

结语

其实在我国出土的“诡异”文物还有很多,比如,伏羲女娲交尾图、镇墓兽、人首鱼身陶俑等等,这些出土的“诡异”文物都是封建社会人们崇拜鬼神的产物。

踏雪红颜

踏雪红颜

【知史以明鉴,查古以至今!我是老泰迪】

“马王堆汉墓”中消失的藕片

1972年湖南长沙居民无意间挖到了一座古墓,考古队闻讯而至,到地方后非常震惊;专家进行勘测后认为这是一座西汉的“丞相墓”,出于考古的敏感性,大家都认为这次收获“颇丰”,毕竟是丞相墓,陪葬品定不会普通于平民百姓;考古队随即进行了深层次的探寻。

然而专家们刚进入第一座”利苍”墓室后,大失所望,“利苍”墓室早已被盗墓贼光顾,里面的文物财宝才已不见踪影;

紧接着大家来到了利苍妻子的墓室,幸运的是,利苍妻子墓中三千多件古物都完好无损;正当大家欢呼雀跃之时,眼尖者在棺材里发现了一个带盖子的漆鼎,专家们感到很好奇,于是打开了漆鼎,大家惊愕地发现这里面竟然有一碗莲藕汤,莲藕汤保存完好,没有一丝一毫的臭味;摄影师本着摄影敏感性,立马抓拍了一张“莲藕汤”图。

可是拍完第一张照片后,诡异的事情发生了,原本在汤里的藕片竟然不翼而飞了,在场的专家无一不震惊,难不成这“藕片”被鬼吃掉了?

真相大白:

此事一出,人心惶惶,但是专家心中有“无鬼论”,本着“科学至上”的信仰,,随即便开始了调查;最终专家们给出了这么一个解释:

藕片已经经过了上千年,其内部纤维也早已腐朽,它只要受到外界的任何风吹草动都会瞬间“崩解”;同时这一说法有一个科学的名字“自融现象”!

结语:

“马王堆墓”内文物颇丰,但最吸引人的还是这碗诡异的“莲藕汤”,幸运的是这一“诡异现象”最终得到了较为科学的解答!

【看历史,长知识,欢迎关注@老泰迪讲历史 】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cydiablolzz

cydiablolzz

清华简中的八卦图无疑是在一件比较“诡异”的出土文物。

清华简,是清华大学于2008年7月收藏的一批战国竹简。据报告,这批竹简是被盗掘出来的,先是运到了香港,后又折腾回祖国大陆。经考古碳14测定证实,清华简的时间是战国中晚期楚国文物,一共约有2500枚,在现已知战国竹简中为数较多。

由于清华简在先秦时期就被已跟着墓葬随葬地下,所以没有收到秦始皇“焚书坑儒”影响,是展现先秦古籍的原貌的重要文物。而清华简中最诡异的文物便是其中的八卦图,这也是目前已经出土的最早八卦图。清华大学教授李学勤指出、“我反正是没有见过比这更早的卦位图了。”



先不说图中的猴子实在雷人,对比一下传本易经中有文王八卦方位图,也可以发现两者的不同之处。


将上面两幅图比较一下,可以看到清华简的八卦跟文王八卦方向有点相反,坎离的位置也对调了。而且最重要的是清华简中间的那只猴子,把人体各个部位与八卦联系起来。




当然,由于清华简出土的内容太过惊骇,导致有许多人认为其是伪造的。目前清华简上的一个汉字的真伪争辩论文都可以上万字。但是来自北大研究室用碳14同位素测定法已经定了年份了,战国中晚期。不过送去北大做碳14检测的样品,居然是两块无字残片!两块无字残片怎么就能证明全部清华简是战国时期的简书?

但主张清华简史真的认为,伪造简的内容、都是抄传世古籍或者拼凑已经发表的出土文献而成,因为如此作伪最容易且露马脚的风险最小。但清华简的内容大多是前所未见或是只有著录的先秦佚籍,而且多达几十篇,能和以往的出土文献相互联系。不可能有如此强的造假者。

所以关于清华简的研究,以及清华简的真伪,是了解上古史的重要手段。

姚小柒

姚小柒

我泱泱大中华有5000多年的历史,自然留下了诸多财富,而文物就是最直接的财富,它们不但价值连城,而且还是研究历史的最重要的实物资料。

所以,若说起出土文物那就有很多,但要在它们前面加上“诡异”二字,下面这几个应该配的起这个称号吧!

1、西汉时期茂陵霍去病墓石雕

别看它憨头憨脑,它可是石雕届的搞笑担当,说它“诡异”,是因为它属于石雕治愈系,能治愈人们的一切烦恼与压力!

比如房价、彩礼、工作……等诸多事情,一旦搅得人睡不着觉,压得人喘不过气来时,你只要一看到它,立马就会将这些重负抛到九霄云外,继而神清气爽斗志昂扬地回家继续过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生活。

难道幽默是从西汉时期开始的?当然不是,不过这货现在是出名了,已经被国家列为首批64件禁止出国展出的国宝,估计也是怕外国友人看见会笑死!

2、战国水晶杯

是不是很眼熟?浅阳拿黄V保证,它不是从宜家买的,也不是盗墓贼忘记在盗墓现场的自带水杯!这个珍贵的水晶杯也是禁止出国展览的64件文物之一!

1990年浙江省杭州市半山镇石塘村,发现了一个战国时期的古墓,考古人员在对古墓的保护性发掘中,发现了这个非同寻常的物件。

在场的所有人就有点发懵,这分明就是我们喝水的玻璃杯啊,怎么会出现在两千年前的战国古墓里呢?

现场人就猜测会不会是盗墓贼自带的水杯,由于挖墓口渴,喝完水后忘记带走了?但这个假设立马就被否定,因为盗墓贼进行的是一项“艰苦”工作,一般都会带个大容量水壶,除非谁脑子长包了才会带个易碎的玻璃杯!

又有人脑洞大开地推理,会不会是有人穿越去了战国,而留下了这个喝水的杯子?当然这个太玄幻,毕竟不是写小说,再说也没穿越过的实例,所以这个推理也站不住脚!

后来,这个“玻璃杯”经过鉴定,它虽然和现在的玻璃杯造型一致,但它是用用整块优质天然水晶制成的,是一个十分罕见的水晶杯。就连中国考古学界泰斗苏秉琦先生赞叹不已道:“国宝!绝对的国宝!”

可见战国时期的水晶雕刻技术已达到了逆天的水平!

3、东汉桑乐画像砖

这块画像砖收藏于成都市新都区博物馆,画风有点辣眼睛!

当初看完这个画像砖,观看的人都惊呆了,难道当时东汉人的私生活竟如此奔放?

我猜你已经仔细看过这块画像了,你也确实没看错,就是你想的那回事情!后面有一个正在助推的小朋友,旁边还有一个围观的淡定哥……

确实难以置信,算是刷新三观了!

4、“太阳神鸟”金箔

这个金箔重约20g,厚0.02cm,整个金饰的含金量高达94.2%。2001年出土于金沙村,现收藏在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

图案分内外两层,内层等距离分布有十二条旋转的齿状光芒;外层由四只相同的逆时针飞行的鸟组成。如果仔细看就会发现,图案中金箔的外圆并不十分规整,四只鸟的形态和尺度也各不相同。

这可是古蜀工匠凭借肉眼和经验完成的,不但巧夺天工而且创意感满满。

是不是很“诡异”?即便放在今天,依旧不过时,简直就像一件从现代穿越回古蜀国的东西。

5、北齐思惟菩萨

这尊佛菩萨出土于河北滦城!

据说北齐皇帝喜欢滥杀无辜,且国家连年战乱,致使百姓们妻离子散苦不堪言。皇帝为了安抚民心,就广造佛像,试图让百姓们在战火连绵的日子里能看到希望!

这尊佛菩萨带着温和迷人的微笑,让人如沐春风,但你能与当时残酷的社会环境联系起来吗?

结语:

像这样稀奇古怪的“诡异”文物还有许多,它带给我们惊喜的同时,也让我们知道历史的有趣!

当然好东西不该被忽视,如果你也有知道的“诡异”文物,不妨将它写出来与大家一起分享哦!

肥冬冬冬

肥冬冬冬

作为热爱考古的文艺女青年,这个问题我来回答。其实我国出土过很多耐人寻味,看起来格外诡异的文物,比如面部特征吊诡的人头形彩陶瓶、人面鱼身的陶盆、堪称密集恐惧症克星的青铜器、招魂幡以及各种“不正经”的陶俑等等,下面让我们来一一回顾下。

一、先来一波

列举一些形状诡异的文物,大家一起来欣赏吧。

1.曾侯乙建鼓底座,好似乱七八糟的一堆,实则是几十条龙的纠缠,太壮观了。

2.上海博物馆“见日之光”铜镜,它的背面可以透光,要知道它可是西汉时期的文物,实在是厉害了。

3.战国水晶杯,这个家喻户晓啦,真是巧夺天工,同时又匪夷所思。

4.大禾人面纹方鼎,一口四面都是人脸造型的鼎,感觉多看一眼都要被吸进去一样的感觉,这件文物可是禁止出国的哦。

5.霍去病墓前石雕,感觉这是来搞笑的,请问这是何物?

6.猛虎食人卣,商代晚期的青铜器,可惜的是收藏于日本,真的是精巧啊!

7.各种武士俑,讲真,相比之下秦兵马俑真的太过一本正经啦。

二、人头形器口彩陶瓶

之所以第一个拿出这个陶瓶来讲,实在是因为它的外形太过诡秘,怎么看都让人毛骨悚然。

人头形器口彩陶瓶出土于甘肃省秦安县邵店村大地湾遗址,现收藏于甘肃省博物馆,距今足有5900-5500年的历史,属于仰韶文明。

这件陶瓶美名其曰是展现一位落落大方的美女形象,但是恕我眼拙,真是丝毫感受不到她的美,反而觉得瘆地慌,看多了感觉整个人都不好了。

整个陶瓶特别像多年前公园里常见的“花瓶少女”,陶瓶口是圆雕的人头像,且雕刻的十分生动,刘海清晰可见,左右和脑后都是披肩发。蒜头鼻、眼睛和鼻子都是镂空的孔状,目光看起来格外深邃。嘴唇微张,仿佛随时要开口说话一般。

陶瓶去掉人头部分,则与普通的瓶子无异,可见这个人头是画龙点睛之笔。该文物因其制作年份久远,且瓶身色彩亮丽充满艺术气息,遂格外珍贵。

三、人面鱼纹彩陶盆

这件文物同样属于仰韶文明,距今大概有6800-6300年的历史,于1955年出土于陕西省西安市半坡遗址。

这件陶盆如果不看内壁图案的话,是没有特别之处的,但是内壁彩绘的两组对称的人面鱼纹实在是太匪夷所思了。华夏文明历来崇尚对称美,而陶盆采用的黑色恰恰符合阴阳之说。

我们且来看它的图案,前额一半涂黑,一半呈黑色半弧形,是整个图案唯一不对称之处。细而平直的眼睛、倒T形的鼻子,头顶鱼鳍一般的发髻,两耳旁两条大鱼,构成了人鱼合体的图案,充满了高级美感。

考古学家对这个陶盆的用途有诸多猜测,然而最为推崇的一种说法就是,这个陶盆是用作埋葬小孩的瓮棺盖来使用,是特殊的葬具。如果盆内的形象是巫师的话,那么他们的作用就是为了死去的婴孩和儿童招魂了。这么看的话,是不是感觉有点惊悚了?

四、青铜贮贝器

这件神器可以逼疯强迫症,它在1955年出土于云南省昆明市晋宁区石寨山,目前珍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而它则属于古滇国,一个与当时的西汉王朝同时存在的神秘古国。

古滇国和楼兰古城很像,都是一夜之间神秘消失的国度,好在后世寻找到了他们的踪迹,并从仅存的文物中探寻一二。

这件青铜贮贝器又名“诅盟场面青铜贮贝器”,而它所记录的场面则是“活人祭祀”。光靠想象就足以让人惊恐不已,要命的是,汉代的铸造工艺相当精巧,在高51厘米的青铜器上竟然将这一场面刻画地栩栩如生。

青铜器顶刻画了127人,每一个人物都是独立的,且活灵活现,不得不佩服匠人们的巧夺天工。这127人坐在祭祀台上祭拜滇国的首席女巫,只见女巫手拿鸡卜卦,口中振振有词地念着咒语,而旁边人头攒动的就是祭祀广场。

因为这个贮贝器上不仅镌刻了鲜活的滇人形象,还有栩栩如生的动物,犹如一部浓缩的滇人社会民俗影像,因此又被称作“滇国的《清明上河图》”。

五、招魂帛画

这件文物出土于马王堆汉墓,因为一位千年不腐的辛追夫人,马王堆汉墓闻名于世。此前我曾多次写过,这里也就不提其他文物了。单说这招魂帛画,仅从图片上来看其实不会有太多的感触,实物反而更加精致和震撼。

当年马王堆汉墓出土了两件帛画,只有1号墓中保存的尚算完整,虽然在地下埋藏千年,图案依然清晰可见。

所谓招魂帛画其实就是招魂幡,体现了古人的一种迷信思想,以及对于死后世界的寄托。至于画上的图案我就不多加描述了,诡异的是帛画所记载的内容,这幅画可分为三部分:地府、人间和天上。

帛画人间部分描述的是送葬的场面,帛画的天上部分是墓主人骑龙腾飞的画面。整幅画中有太多细节与《山海经》不谋而合,比如被称作“帝使”的两组鸾鸟、所谓“浴月”之神常仪也就是嫦娥(或称女娲)、扶桑神树、人乌等等,而这些无不体现着封建社会追求永生的迷信思想。

我在长沙博物馆看到帛画本尊时其实尤为震撼,让人情不自禁地生出庄严肃穆之感。当然,马王堆汉墓还有包括素纱禅衣等等有故事的文物,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在我的主页搜索哈。

其实,目前为止最有趣且无解的还是三星堆文明,无论是青铜神树、青铜太阳轮还是青铜立人像以及新出土的陶猪,都有太多可以拿来探讨的话题。因为此前已经写过关于三星堆文化的内容了,这里就不加赘述了。喜欢考古的小伙伴可以关注我@雪忆柔 ,我们一起开启考古之旅哦。

yuu1414

yuu1414

  • 0
    经验
  • 0
    粉丝
  • 0
    关注
微信公众号 微信客服号 APP下载 返回顶部
顾文姬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描关注

顾文姬微信客服号

微信扫描加好友

顾文姬app下载

扫描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