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秀华的现代诗无韵无律,诗行不分,符号在不该出现地方出现了。这违背诗的韵得美,和抒情言志的总旨。其意境混乱迷离,给人一种猜迷的感觉!您认为呢!
余秀华所写的是现代诗,还是杂文呢,谈谈您的观点?
余秀华的现代诗无韵无律,诗行不分,符号在不该出现地方出现了。这违背诗的韵得美,和抒情言志的总旨。其意境混乱迷离,给人一种猜迷的感觉!您认为呢!

益西
余秀华写的作品有人说不是现代诗而是杂文。
说的着法,余秀华的作品属于接近散文诗的现代诗。
很多人可以说是我们这个商品消费时代的看客,来理解消费现代诗。现代诗并非消费的商品,它没有生活所需的商品功能。
多数人认识余秀华的诗是由片言只语的色解唐诗,巜穿过大半中国去睡你》,还有她回骂网名的污言秽语开始的。事实上他们都没有或从未认真的读过她的作品,就人言亦言的说三道四。
什么农妇啊?什么脑瘫啊!其实是一种人格的污辱。这跟诗毫无关连,与人品有关与诗歌艺术不相干。
有人还挖苦她的婚姻史和离婚事件。凡此种种皆为他(她)人私事,何必硬扯马头去对诗歌的驴嘴呢?究竟是说她的诗歌还是丑化她的人格或人世呢?真让人搞不懂。
余诗谈不上高大上,但也决非是非诗非文的胡言乱语。
余的人品不是圣贤君子,但也决非奸妄欺诈的小人。
做为农村人,她的思路,题材,写作都离不开乡土。余的作品题材大多撷取于乡村和大自然的风貌,大多与她身世和经历,她的内心痛苦和挣扎,她的希望或绝望的回响,她的丑陋或野性的交集,她的欲望或毁灭的生理本能,来构筑她的诗歌世界。
她的诗属于唧唧我我小花小草的小众的诗歌,而非人类存亡国家兴衰的宏篇巨制。其诗歌算乡土的过往的触及灵魂的回放,是身世卑微抗争而不拘礼节令人颤抖的呐憾!从作品中看到一个真实带点倔强又有些野性的把人性欲望和丑陋演译得淋漓尽致的农妇。她的诗可以说不够凝炼过于散文化,但她诗中流露的秀气和华美的诗意是少见少有的。余秀华诗的轰动效应决非偶然,她是继八十年代蒙胧诗之后在现代诗坛上一石击起千层浪。想想沉寂那么多年的现代诗,几乎被边缘化和消费化时代遗忘,是余秀华在沉闷天空打响一声旱雷,现代诗才得于金鼓齐鸣。
她的诗集得到社会的响应,得到众多高校学子的追捧,得到几十万销售量,而且一版再版,决不是世人的愚味和失聪。
想判别余作是不是现代诗,请去多读她的诗集。而不要老去纠缠在她的家庭身世里面。一个残疾农妇,能自己养活自己,就该值得人们尊敬,更何况她能使现代诗的崛起负起一定责任和一些贡献。
她的人品我不想评。她回怼网友的丑话,一个巴掌也拍不响。毛主席曾说过: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

derder飞
对残疾人的余秀华,人们都会充满同情,她与命运抗争的精神值得敬佩。但说到她写的东西,实在与诗和杂文无关,我们不能因为同情人而降低文学的认知。
说到底,文学来源于生活而又必须高于生活,它绝不能是对生活的简单的模仿,诗,尤其如此。意境与韵味,永远是诗的灵魂。而杂文则离不开讽刺与深刻。这一切在余秀华的文字里有吗?

59697
真的没有怎么读过她的诗,不好意思!

阿拉姜
余秀华写的自然是现代诗!
诗本就是讲究含羞美,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读诗,是用心去感受,去字里行间捕捉诗人的心声,而不是去解读文字本身的意义。
诗重意境。意到情到,韵律藏在字里行间藏在诗人的情感里了,那么形式自由一些也无可厚非。

guanjiajia
余秀华优点与世宏宇般的声音:“我来了!”搖摇摆摆,舞姿那样潇洒,胜过曹操铜雀台里的歌艺。
人们用异样的眼光看余秀华,残疾的身躯却能推翻所有四肢建全的文人学士甚止一些所谓的诗人和大诗人。
穿越大半个中国……
余秀华独树一帜,把汉字简拣的收集在一起成书走文,是一种近散文远诗歌的文体。
诗歌者读是诗,唱是歌而余秀华的作品只能读不能去唱。
无论无何余秀华当代文坛大红大紫,所鸣惊天震人,为之振奋!
佘秀华的缺点,所行其文淫匪浩荡,虽然力拔乾坤,难能登上大雅之堂。有教养的家庭谁去悬彩张挂?假设母子习文香墨、父女习文墨香、那个能开的口?恐怕拒之门外。
余秀华一一
佘秀华的文子是散文诗,是杂文,开创的新天地是否永生惑云风中消失,这就看社会文化的发展动态所取决。

王小谋
听说余秀华已经离开头条了,这很可惜。因为毕竟她还是有才气的。她写的东西,不管是诗歌还是杂文,都有真感情在里面,所以确实很有一部分读者。
有真心佩服的。当然也不排除有看热闹的,他们就像咸亨酒店里那些看孔乙己热闹的人一样,还要在那里撩她的残疾,撩她的婚姻,专挑她的痛处留言。
我也写过余秀华的两篇文章,对她的诗歌是肯定的,赞许的。她非常勤奋,几乎每天都有作品,这样难免有些粗制滥造。
纵观历史,有的人一生写了那么多作品,在文学史上能够产生影响的又有多少,所以我们只承认他们的代表作。对于余秀华我也是这样认为,写得好的有个几篇也就不错了,不能去对她作过分的要求。
当然余秀华的作品大多数是诗歌,是现代自由体诗歌。现代诗不是格律诗,不要求押韵,但是一定要分行排列,至于写得好不好那就是个人的造化功夫了。
新文化运动的时候,鲁迅首先出了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胡适则出了一本《尝试集》的白话诗,从那个时候开始,新诗大多是不押韵的。当然像闻一多等人也提倡过节奏和押韵,但没有形成主流。
余秀华的诗歌不足的地方,不是在于它不押韵,而是在于它的立意和语言有点粗糙,就是和现代文明还有一段距离。
为什么我们大家都喜欢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戴望舒的《雨巷》,郑愁予的错误?那就是这些诗不但意境深邃,而且语言优美的缘故。
读余秀华的诗,可以有选择地去读,不符合自己审美口味的,可以省略和跳过去。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喜欢哪个作家,喜欢哪个作品,当然各人有所不同,不必强求统一。

此岸
余秀华的诗如果不是短句分行排列,而是连贯的写下来那就是另一回事了。即不是古诗,也不是现代诗。说是散文其思绪紊乱,是只言片语拼凑而成。不能把表达不清看成含蓄,那是某些读者自己的猜想。
余秀华其人应该同情,但所谓的诗不敢赞同,其原因是大脑思维紊乱,沒有文学艺术的色彩。

{宅囡}莏
余秀华所写的是现代诗,还是杂文呢?毫无疑问,她的作品是名副其实的现代诗之——自由体新诗。
自20世纪初,我国的现代诗以贴近白话文的语句问世至今,出现了许许多多的诗人名家,诸如徐志摩、北岛、顾城、海子等等。
现代诗和古体诗的创作目的是相同的,两者都是有感而发,抒情咏怀的产物。不同之处在于古体诗有严格的格律框架约束,而现代诗形式着重于奔放和自由,意涵更加丰富。修辞技巧灵活多变,在语言形态上突破了古体诗“格律严谨,欲说还休。或者是欲罢不能,意犹未尽”的瓶颈。语言意识形态于是上升到“有感和不可感之间可以相互沟通,联想和抽象之间可以虚幻共舞”。@文化课认为,朦胧美由此诞生。
现代诗因风格的不同衍生出很多的流派,但主流是自由体新诗,自由体新诗也不是近年来出现的,它是伴随着五四新文化运动而产生的,可见其由来已久了。自由体新诗的内容精髓主要是讴歌新生活,彰显新思想。
余秀华的诗歌一经问世,在诗歌界就引发了广泛的争议,因为与众不同,所以褒贬不一。从余秀华的人生经历来看,她是一位普普通通的农村妇女,在社会的最底层和我们一样平凡而波澜不惊。但造化弄人,疾患和婚姻生活的双重压力促使她用纸和笔去追求一些常人追求不到的,近似虚幻的,伟大且赤裸裸的思想。这一切正与自由体新诗的文化核心不谋而合。“讴歌新生活,彰显新思想。”
诗和诗人首先是一个整体,然后他们有着两种概念,诗人为自己的诗歌活着,而诗歌为自己的主任呐喊。回望一下余秀华众多诗歌里的十三个瞬间。
1、时间没有给我们好处/雨水也是/在黄昏里看见的远山并无与我们对望的青葱/一说到流水的形式/就有无法投进去的倒影/这样,一只飞过的鸟是可以省略的/——我们掐断了对翅膀的信任/句子就通顺起来 ----荒谬之诗
2、原谅我/事到如今还是热衷一些温热的谎言 ----一无是处的遇见
3、如果你是沉默的,海水也将停止喧哗。
4、春天里的事物都太浅薄/我不要春天/不要玫瑰/不要你眼里的泪光/我只要你/我只要你一个完整的朝夕 ----你说抱着我,如抱着一朵白云
5、如果我说出我爱你/能让我下半生恍惚迷离/能让我的眼睛看不到下雪/看不到霜/这样也好。 ----《月光落在左手上》
6、我们被不同的时间衔在嘴里/在同一个尘世/跌跌撞撞 ----不再归还的九月
7、在干净的院子里读你的诗歌/这人间情事/恍惚如突然飞过的麻雀儿/而光阴皎洁/我不适宜肝肠寸断 ----《我爱你》
8、我的身体里的火车从来不会错轨/所以允许大雪风暴/泥石流/和荒谬
9、吹过我村庄的风吹过你的城市/流过我村庄的河流流过你的城市----《摇摇晃晃的人间》
10、不信这夜色覆盖了一船忧伤/不信这忧伤一点也不摇晃 ----白酒一杯
11、把悲伤撕碎了/落在叶子的正面/也有落在反面的 ----月光光落在左手上
12、我一直是个怀揣泥土的人/遇见你/它就有了瓷的模样/却没有人来告诉我每一条路都是晴朗/比你易跌倒/比你易破碎/作为一个贩卖月光和人间的人/我允许你/笑话我 ----《摇摇晃晃的人间》
13、作为一根草/我曾经多少次想给你 一个春天 /不赞你以伟大但愿你以平安。 ----《茧》
结语:余秀华的诗歌手法和意涵,我做不出也模仿不来,究其原因是我没有与其相同的人生阅历。但不妨碍我为她鼓掌叫好。估计大多持异议的声音,很大概率上也是望尘莫及后的醋意,但不要忘了新诗的高度和舞台是无极限的广大,不只有余秀华一人在独舞。诗经有句“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鼓励我们可以学习和超越他人,即使心有余而力不足也千万不要以貌取人,以貌品诗。

guqiu
我们已经生存在文学的后现代。
后现代文学有一特征,即文体并不分明,所谓跨文体写作
并且,不用说后现代,就是古代,就是诗歌的婴孩时代,作者也难免在诗中发表些杂文式感慨。
《诗经》里就这样了。
所以关键在余秀华的作品是不是好作品,而不是学习、考试初中文学常识一样去死抠文学体裁。
何况,从古以来,还有不少说理诗。
诗与非诗,区别的标准在情感、形象与音乐性。
不管叙事、抒情还是说理,诗歌在这三个方面尤其强烈。
丰富深刻的情感、形象思维的表达、凝练的音乐性语言,这就是诗。
诗美。
你会说余秀华的算什么美?可“丑到极处便是美到极处”,这是一种创造性的个性化的美,平庸的人办不到。
你还会说写些比下里巴人还下里巴人的欲望是什么丰富的情感。
但是,一,情欲往往不能分家;二,我们处于物欲横流纸醉金迷享乐主义的后工业社会信息化时代,我们不再天真,而诗歌务必天真,而现在诗人的天真就是难能可贵孩子一样说真话。当代人已经比余秀华的诗还欲望,你写一首“啊!我们多么崇高!”你那是伪崇高。
色迷迷的当代人究竟怎样一种心理状态不揭示,人类已经堕落到什么地步遮掩着,怎么能够回归崇高?
病人成天高喊我健康啊我健康,我特别特别健康!请问这样就有诗情画意吗?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唐代白居易就这样说过了。
尽管时间才是文学最终也是最严正的裁判,但是,讨论余秀华诗歌的真伪高下也是有益的,这讨论有益于让我们重新认识诗歌,认识我们时代的诗歌。
但千万不能“我手执钢鞭将你打”,应该大家平等讨论。
文学边缘化,写诗的比读诗的多,为什么余秀华的诗还能轰动,这才是应该好好研究的。
另外,余秀华与生活与诗歌,也是值得好好研究的,我们有些诗人,离生活太远。
最后,“创新像猎狗一样追踪着作家”,没有创造性就没有文学,历史上找不出谁像余秀华那样写过。

蔷薇小鬼
细究起来,“余诗”不堪诗,或者是举着“大众样板新体诗”的旗号,不过是粗糙的拼盘的“地摊散文诗”——有如谵妄的私语呢喃不休!乍读,不禁蓦然联想到鲁迅《狂人日记》的狂人,张口就来,满嘴疯癫絮语,紊乱的节奏里,偶也弹出几嘴金句,比如,“穿越大半个中国去睡你”□□□……!
其形式, 远观,像耗子,近看,其酷似“平头哥”~臭鼬;又仿佛竹鼠,实则更像鼹鼠!
又有点魏晋骚人风度与药酒及五石散的余韵在!
怪哉!
我也是醉了!不,非也,是晕了!
写作要诀,即曰:我手写我口。见怪不怪,其怪自败(道家咒语)。。

Manx641
诗,是内心迸发的情感跃于纸上的音符,自由、跨界、天马行空,没有固定格式,只有心有灵犀!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玫瑰][玫瑰][玫瑰][玫瑰]

/mg馨香一瓣
(原创)
余秀华本身是一个受到争议的人。争议一,这么个脑瘫女人,生活自理尚且困难,居然能写诗,哄鬼的吧。其二,成名后她坚决与老公离婚,似有得意便忘形的嫌疑。其三,她色解唐诗,居然像个女流氓一样。我也承认,大凡人有了地位,金钱,舞台,那曾经藏在灵魂阴暗处的丑陋必露无疑。余秀华不是第一个,也决不是最后一个。
无论你如何贬低她的人格,贬损她的作品,贬斥她的作为,我可以负责的对你说,你还不够格,你根本没有能力去评判余秀华,特别是她的诗,因为你沒有她的才情,才气。至于你生出的怪话,脏话,其实就是人性的本质,人性的丑恶,人性的丑陋,包括我。
余秀华的诗有沒有艺术性,这个问题最好回答。若你能对着一张床能写出穿个大半个中国去睡你,对着一棵稗草能写出呐喊,对着一段古墙能写出穿越,那最多你只能看她发飙,丝毫轮不到你耍横。然你能对着长江写出李白的味道,对着天空写出苏轼的感觉,那么可以陪着她喝喝茶,聊聊天。因为她是个脑瘫者,你是正常人。
余秀华的诗究竟算不算诗?中国到了民国时,除了几位大佬还写点格律诗,其他人都是兴之所起,言之所及,管不了那么多。从评判余秀华的诗上去诘问她不合律,不合仄,无疑是故作姿态,狗屁不通。看书协某些人鬼画符,作协某些人的尿尿诗,还有画协某些人的一团黑,内行人说是艺术,外行人说是狗屁,用在余秀华的诗上是再恰当不过。有些所谓的诗人,言必称新韵旧韵,平仄转承,可写的东西味同嚼蜡,流水账都比他记得好。可他们还洋洋得意,拿个蒲扇,搬个小凳,恣恣然自我欣赏,还妄图拉你一块听。我宁愿花些时间看余秀华平仄不论,断句不清,符号乱用的新诗,也决不去看那些看似规范,其实什么都不通的垃圾。
余秀华长期忍受婚姻的不幸却无力反抗,因为外人眼里她根本不配,有个人肯要你都是你祖宗八辈积了德,还谈离婚。若余秀华不成名,注定这世界多了个孤独的精灵。可是她成功了,捅了马蜂窝,色解唐诗,还骂那个不负责任的海子,这根本没有毛病,换我还要骂三毛的自私,汪国真的堆砌辞藻。看看有些什么导师,男盗女娼,学者净讲些心灵鸡汤迷惑人。余秀华用通天的才智开出了诗歌的一方天地,我们赞扬都还来不及,哪还有闲工夫对着她吐唾沫。
余秀华没成立研究会巳是她再清醒不过,至于大家去抨击她,鄙视她,她歪着脖子不予回应,回家接着写她的穿过中国去世界了。
我看不太懂她的诗,只能摇摇晃晃着去睡觉。

含笑百合
社会进步发展,别用不变的目光这样评价余秀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