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秀华所写的是现代诗,还是杂文呢,谈谈您的观点?

王兔仙儿
文盲有倾向性的提问,绝大多数文盲实锤文盲没骂错的响应。
余秀华所写的肯定是现代诗,不是杂文。并且是继海子之后,真正没有迎合世俗、不受功利影响的诗。而文体都搞不清楚、造句都不会、既不会创作也不懂欣赏,只会卑怯的以余秀华的身体残疾来寻找优越感、以作者的个人脾气论作品优劣的文盲们,你们是杂碎。
并不是说不会写诗就不懂欣赏,但起码你别用古诗的章法来规范现代自由诗。
没有人能选择自己的出身,更不能决定身体的健康残疾。而天赋和后天努力所能达到的,至少在文字的驾驭上,我这个侥幸身体健康的人,自愧不如这个文盲眼中的脑瘫农妇。
余秀华偶然被发现,并不是因为她的农民出身、身体条件、个人境遇(她也从没有打过苦情牌,在饰情矫行的时代,这点尤为难能可贵),而是她笔下文字的灵性和才情。除了身体,我们大多数人的境遇不见得更好。所以,这个偶然实际是金子总会闪光的必然。
余秀华的诗不是黄钟大吕,也不通俗易懂,最倒霉的是,她没有任何可以让奴们仰望的背景加持,满足不了对仗、口号、哲言警局才是诗的愚蠢认知。
最后一句总结:艺术从来不属于大众,更不属于文盲。

麦麦相承
简单的说,有诗意的文字就是诗吧!余秀华的诗集销售量超过10万册以上,什么概念?在当今有几个人诗人能做到?

qnverw
用心看世界上美好的东西,因为不健全所以发现了健全的美好。只不过我们健全的人感觉不到。

orangegirl
拜读•余秀华作品
我不想说话
只想为这世界多么不容易的灵魂
深层次地感受到悲凉的意境
如同感受着自己的沉默不语
我能够深深地感受着她的不容易
又或许在她那悲伤的灵魂深处
看到她那一点点努力
瞬间从内心深处爆发
或许我们从未相识
只是在她的作品里感受着
底层生活带来的不幸与万幸
我没有理由批判她的作品
透过她那文字间的气息
随然不够押韵
但却又充满着朴素的可贵
我欣赏她的勇气可嘉
我欣赏她文字里的那股倔强劲
在一个很深的雨夜里
拜读余秀华的诗
我深感荣幸
每一个灵魂值得我们学习与欣赏
为文字世界画上丰富多彩的一笔
容我的读后感为读者解读
一个努力实现自己理想的人生
而喝彩
虽然不被读者看好
甚至被读者无情地嘲笑
我以一个学生的身份
愿你实现你一生努力的方向
愿你不迷失文人的诗意深浓
——由灵灵由

OzDolphin
各人有各人的评味,就说诺贝尔文学奖莫言吧,读过他的小说觉得整部小说都是数个小故事揍到一起,就像将数个相仿的故事写在一本书里。没有人随便去评论他的作品,如果有人评论,就有人怼你,别人是国际公认的大牌文学家。

小轴牛
余秀华的作品且不要说是不是诗,我觉得离题远了一些,文理尚没弄通,能算诗或其他么?生活在虚幻中,怎么能有好作品?以后的社会氛围,现代化了,一切就更清楚了。

小懒虫lynn
唐诗宋词很美,是因为你可以从字面意思引申到会意的美。
字面是一扇画美的窗口,而所谓的现代诗,字面意思没有了,净说一些中国人不懂的中国话,这是谁之过呢?又是谁呼喊出来的美呢?
上句不接下句的胡话,美其名曰:诗,真是把祖宗的诗玷污了,把祖宗留下的方块字污染了……

喵喵虫薄小衣
余秀华的诗里你看见了什么?
你读到了什么?
在这摇摇晃晃的人间
穿过半个中国去睡你吗?
虽然有些文采,有些诗意
但是无论如何
却无法把人待到诗的神圣殿堂
却把人带到了山野村夫的床底下

冒险岛3
能写就好,诗,散文都不重要,关健生活中能呐喊也不是坏事,多了解一种生命的生活方式,互鉴为妙

Jiayu___
尽管题主的提问方式够委婉,却难掩话外对余秀华的不屑。质疑她的诗到底该算是现代诗呢,还是杂文呢,实际就是质疑这个因诗而爆红的女人够不够诗人的资格。
余秀华出生于1976年,湖北钟祥市石牌镇横店村人。她自幼脑瘫,行动不便。高中毕业后,她失业在家,于1995年接受家庭安排婚姻,嫁于年龄差较大一老汉。该老汉好喝好赌好打女人。直到2015年,余秀华选择诉讼离婚,总算结束了这段不幸婚姻。残疾人能成家,已属幸运。谁曾想,她还离了?!用这种现实主义观点批评余秀华的人不在少数,其中就包括她父母。可是,我要说,黑人的命也是命,残疾人也是人。不能因为她残疾,她就活该奴隶一样乞人养活,尽弃人格尊严吧?!!!
余秀华自2009年开始写诗。2014年,国内诗界第一刊《诗刊》发表了她的作品,广西师大出版社和湖南文艺出版社先后为她出诗集。她先后创作近三千首诗,总不能说是她外行吧?纯文学权威刊物和出版单位都认可她,谁也剥夺不了她的“诗人”资格。
有心批判余秀华的人最想说的,可能是她的劲爆黄诗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吧?这实际上没啥。毕竟这不是一首充满咳唷吭吃和猫叫的诗,没有生殖器特写。"两具肉体碰撞的力,无非是这力摧开的花朵/无非是这花朵虚拟出的春天让我们误以为生命被重新打开“,这就是首黄诗的摘句。这非但不够黄,甚至还算得上高雅。从性出发抵达性,这是黄诗。从性出发,发现卑微生命的奢念和疼痛,这是材黄意不黄的好诗。
这里再节选她的一首诗。读一读便知,她是否算是个诗人,一个正经女人。

Bluefirebird
现代诗,类于散文诗且不全是。

wonderful_
自古以来诗定义为韵文,如果说象余秀华写的这类东西叫诗的话,那么这种诗真的是“与时俱进”,突破了诗为韵文的这个框框。是不是诗呢?一行行看起来又像诗,但如果把这些诗不分行排列,试着读一下,我却实在分不清是诗、是杂文、还是散文![捂脸]

AKI
余秀华的诗,必须用心去感受,只有真正感受到诗人那种伪装,无奈,妄言,无语,变态,复杂化,简直有毒,慢慢品,才知道啊,都是病态而忙!越无越想有,一切都是不正常!幸好,老天关一扇门,开一扇窗!
因为有诗,让她可以,自由自在!

幸福de小沫
有评价、评论的价值吗?!民间的自由体数不胜数,每个人发泄一下无可厚非,顺其自然吧

www99com
余秀华,一个自带争议的人物,无非就是其中一些诗歌尺度大,本身还是和脑瘫,而她的诗歌却卖得火热。现在平叛余秀华还为时过早,时间会证明一切,无数历史证明好的诗歌总会留下来。
一、余秀华写的是现代诗,写的是她的经历和感悟,通过文字表达出来。现在网络发达,整个诗歌界鱼龙混杂,什么都有,而有的人只抓住其中一点大肆宣扬,这其实就已经脱离了客观评价的初衷,还谈什么评价。一旦主观情绪占据了脑子,那么再谈其他的已经没有意义了。
试想一下,有多少人是真正客观的看待余秀华。当初诗刊主编把余秀华的诗摆在大众眼前时,大多数人就已经被穿过大半个中国去…这种强刺激性诗歌带偏了。其实这只是余秀华诗歌中的一部分而已,并不能代表全部。
二、崛起。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关注过诗坛,各种各样的诗派都有,有郑晓琼之类的打工诗人,有翟明声张妇女权益、平等的,还有各式各类新诗派。为什么能够存在?这还不是这个时代环境所致,有受众就有生存的土壤。说到底中国新诗一直都在前进当中,90年代的第三代诗人崛起,如于坚等反对滥情写的零档案,一直在寻找一种新的表达方式。还有冷抒情等等方式,这都是对新诗的尝试。
近几年余秀华的诗歌传播那么快得益于网络和诗及她本身,如果抛开这个人的事迹来谈,她的诗歌也是有独到之处。或许有的人会说,看看现在人写的都是什么玩意,我们老祖宗写的古诗多么优美啊。那是特定时代的产物,如果你今天再去写古诗,真的符合今天的现状吗?
当然今天诗歌混乱的情况在所难免,有的人说把诗歌明确规定,用各种条框限制,这不是以前八股文的套路嘛?
跑偏了,说说余秀华,余秀华因为那首穿过大半个中国去…一直被人骂。在这个大多数人笑话的“只要分行即诗”的年代,个人有个人的坚持,我觉得与其在这里讨论到底是不是诗,还不如静静等着时间发酵,看多年以后还有多少新人记住她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