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眼中龙和凤是一对,为什么龙生九子却不是和凤一起生?

提到的作品

[作品]史记

“中华经典藏书书系”,内容经典,形式精美,全面体现“经典藏书”理念。 该书简介:《史记》为其中之一。 《史记》是我国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所著的史学巨著,列“二十四史”之首,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开始一直到汉...

司马迁

[作品]西游记

古典小说《西游记》共一百回,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是主要人物。第一回至第十二回主要讲了孙悟空的出世和大闹天宫、唐僧取经的缘由。第十三回至一百回是全书的主体,写孙悟空皈依佛门,徒弟三人保唐僧西天取经...

吴承恩

[作品]凤求凰

厚重的宫门在凌雪薇身后重重地关闭……这位宰相之女之所以成为了母仪天下的当朝皇后,却是父亲与皇帝之问暗斗的权宜之计。新婚之夜,皇帝与皇后未曾谋面,便甩手而去。凌雪薇将如何面对这看似已成结局的局面? 在皇...

猗兰霓裳

[作品]山海经

《山海经》是一部想象力非凡的上古百科全书,这一部国际通行的学科划分带来麻烦的奇书,当代任何一门学科都无法使它对号入座。它不属于任何一门学科,却同时又属于所有学科。这部宏大奇瑰的神秘著作,彰显了人类对自...

倪泰一,钱发平,

[作品]说文解字

本书是中国第一部系统地分析汉字字形和考究学源的字书,也是流传最广的中文必借工具书。 《说文解字》总结了先秦、两汉文学的成果,给我们保存了汉字的形、音、义,是研究甲骨文、金文和古音、训访不可缺少的桥梁。...

许慎

[作品]拾遗记

齐治平校注。 小32开,印数1-47000。

王嘉

[作品]竹书纪年

《中国古代文化丛书:竹书纪年》的主要内容是:中国古代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世界文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多年来,我们组织了诸多人次的相关调研,从中了解到,广大读者一直都在以极大的热情期待着能够看到...

古本整理

[作品]易经

《易经》内容简介:中华历史上下五千年,铸就了光辉灿烂的文化,养育出光耀世界的伟大圣哲,留下了影响世界的不朽经典。《易经》是我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历史血脉,是我们屹立于世界之林的珍贵遗产,是我们历经辉煌和...

梁国典

最新跟帖
贫忆鼠

贫忆鼠

我是红辰,为您解答。

龙和凤是不同种类的灵兽,试问它们如何跨越物种结合到一起?再说凤凰中凤为雄,凰为雌,即使他们冲破世俗观念,谈一场跨越物种的恋爱,那也只能是母龙和凤的结合。

现在我们常说的“龙生九子”,是明朝之后才开始流传的一种说法,孝宗皇帝朱祐樘问李东阳,“龙生九子分别是哪九子?”李东阳回家查阅资料后,在呈给皇上的折子中说:“龙的九子分别叫囚牛、睚眦、嘲风、蒲牢、狻猊、赑屃、狴犴、负屃、螭吻。”

这其实是李东阳和几个大臣为了应付皇上牵强附会而来的。龙生九子的正确解释是:龙有很多后代,但没有一个是龙。也就是说龙是生不出龙来的。

东方龙

龙分为神龙(也叫天龙)和地龙,神龙没有实体,是神灵创造的。来自女娲部落和伏羲部落合并后的图腾,是后人的虔诚的信仰和不断祭祀而逐渐形成的,神龙靠灵力存活,聚可成形,散之为气,有独立的思想和行为。传说黄帝和炎帝都是神龙转世,所以我们炎黄子孙也自称为龙的传人。

神龙见首不见尾,偶尔出现在人们视眼中的都是地龙,二者都有龙名却天差地别。地龙出生于水下,为水虺,水虺五百年化蛟,蛟千年化为龙,龙五百年为角龙,千年为应龙。从水虺修炼成龙有千难万险,即使修成龙后,也要造福一方百姓以求功德。

地龙是有实体,可生育的,最高级的应龙背生双翅,其后代是麒麟,麒为雄,麟为雌。《山海经》中记载:“禹治水,有应龙以尾画地,即水泉流通,禹因而治之也。”《拾遗记》中也有记载,

“禹尽力沟洫,导川夷岳。黄龙曳尾于前,玄龟负青泥于后。”

山海经·海外西经有云,“夏后启(大禹的儿子)乘两龙,云盖三层,左手操翳, 右手操环,佩玉璜。”这两条龙就是大禹治水时的那两条,乘龙腾空,给后启带来了飞一般的感觉。

接下来要讲个故事,夏末时期,君主孔甲非常喜欢龙。《竹书纪年》中记载,当时在黄河和汉水各捕获蛟龙一只,然后让一个叫刘累的人来养,刘累自称是“豢龙氏”(舜帝时所封,赐姓董)的传人,孔甲赐封其为“御龙氏”,结果这人把其中一条龙养死了,为了不浪费,便将龙肉做熟了端给孔甲吃。

孔甲听说龙死了伤心欲绝,含泪吃了一口龙肉,真香,食之上瘾,遂命人将另一条龙也宰杀了。结果刘累一度从养龙变成了烹龙肉的,等孔甲吃完这两条龙后,让他带人在全国搜捕蛟龙来吃肉,此人怕招报应便逃到今天的山东去了。夏朝灭亡,商王知道了这件事,便将“御龙氏”一族封为“豕韦氏”。《史记》记载:

“天降龙二,有雌雄,孔甲不能食,未得豢龙氏。陶唐既衰,其后有刘累,学扰龙于豢龙氏,以事孔甲。孔甲赐之姓曰御龙氏,受豕韦之后。”

凤凰

在儒家和道家中的凤凰都具有火的属性,所以凤属阳、龙属阴。到了秦汉之后,龙成为了皇帝的象征,而凤凰则用来代表皇后和嫔妃们,这期间经历了阴阳颠倒的过程。山海经·南次三经记载:

“有鸟焉,其状如鸡,五采而文,名曰凤皇,首文曰德,翼文曰义,背文曰礼,膺文曰仁,腹文曰信。是鸟也,饮食自然,自歌自舞,见则天下安宁。”

黄帝即位,自觉天下太平,想亲眼看看传说中的凤凰。为此,他请教天老。天老曰:“凤之象也,麟前鹿后,蛇头鱼尾,龙文龟背,燕颌鸡喙,五色备举,出于东方”。

周昭王以青凤之毛做了两件裘衣,用来御寒。进而有了”有罪徒,以青风毛赎罪免死,片毛准千金“的法令。

根据资料,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凤凰的原型很有可能是生活于战国之前的大型鸟类,只不过后来失去了它们的踪影,被神化为一种灵异之鸟。

神话传说中的“三足乌”,经专家研究,古字中足通趾,所谓三足乌就是三趾鸟,即鸵鸟。而《山海经》中说,凤凰身高约2—3米,居丹穴山,凤凰中的雄鸟叫声为“即即”,雌鸟为“足足”,西汉李陵的诗中写道:“凤凰鸣高冈,有翼不好飞。”这些都和鸵鸟的特征相吻合。

在早周时代的铜器铭纹中,关于凤鸟的多种图形,非常类似于鸵鸟。而在马王堆出土西汉帛书天文气象杂占中有一凤鸟之图,其形态正是一只典型的鸵鸟。

也有人说凤凰的原型是我国秦岭地区的红腹锦鸡,但是其体长不过1米,说服力明显不足。

红辰说

龙和凤凰在各个朝代中,出于政治、文化或宗教目的逐渐被神话。凤凰在成为皇后嫔妃的象征之后,逐渐被”雌性化“了。我们华夏图腾中的龙和凤,最初代表的是阴阳调和,天下太平。它们之间并没有不正当关系,所以也生不出后代来。关注@红辰梦劫,带你穿越时光长河,领略不一样的历史。

Novanans

Novanans

我是许家那个人,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龙生九子不是和凤一起生的直接原因就是,龙和凤根本不是一对,凤是雄的,也就是公的两者结合根本不会有龙子出现,而且凤和凰才是一对。具体原因我们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解释:

第一,龙和凤为什么会被古人认为一对?凤到底和谁一对?

古人喜欢把龙和凤放在一起当一对,比如一国之君皇帝穿的是龙袍,而皇后穿的凤披。那么古人为什么会这样认为呢?原来是因为龙属水,所以一开始是阴柔的代表,而凤由于涅槃重生,代表着阳刚之气;但是后来人们又看龙的外型刚猛,就把龙转换成阳刚的代表,一般比喻男子,而凤自然也就转换成阴柔的代表,一般比喻女子。长此以往,在古人眼中龙和凤就是一对了。

凤和龙不是一对,那么它和谁是一对呢?其实凤与凰是配对的,这里凤为雄鸟,凰为雌鸟,比如汉代司马相如谱写古琴曲《凤求凰》,就是描写了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的爱情故事。

第二,既然凤是雄性公的,不能和龙结合生出龙子,那么龙生九子的母亲又都是谁呢?

我们前面说了凤和龙不是一对,而且凤是雄性公的,自然不可能和龙结合生出龙子,那么龙生九子的母亲又都是谁呢?按照常理来说龙生龙,龙子的母亲自然是龙,但龙九子的母亲恰恰不都是龙,而是另有其物。我们先来认识龙九子都是谁,它们分别是囚牛、睚眦(yá zì)、嘲风、蒲牢、狻猊(Suān ní)、霸下、狴犴(bì àn)、负屃(fùxì),螭吻(chī wěn),接着再来介绍它们的母亲都是谁?

老大囚牛,听名字就知道它母亲跟牛有关。在神话故事中,它的母亲是一头牛。作为龙与牛的结合体,它不但继承了龙的部分形态,而且继承了一部分牛的样貌。它精通音律,所以人们把它刻在琴上,才有了后来的牛头琴。老二睚眦(yá zì),听名字我们可能会想到“眦睚必报”这个成语。在神话故事中,它的生母是一只凶狠狡猾的豺,所以它继承了母亲有仇必报心胸狭窄的性格。它嘶杀喜斗,常刻镂于刀环、剑柄吞口。老三嘲风,在神话故事中,它的母亲是一只猞猁,所以它继承了母亲喜欢攀爬的本领,一般殿台角上的走兽是它的遗像。老四蒲牢,在神话故事中,它的母亲是一只癞蛤蟆,所以它的身型最小,而且胆子也小,常常被吓得大叫,一般常见刻在钟上。老五狻猊(Suān ní),在神话故事中,它的母亲是一只狮子。因为它喜欢静而不喜欢动,常围着烟火转,所以一般常见刻在香炉上。老六霸下,在神话故事中,它的母亲是一只乌龟。它跟着大禹治水有功,大禹做了一块石碑表彰它的功绩,所以一般我们见到的它都是一个驮着石碑的形象。老七狴犴(bì àn),在神话故事中,它的母亲是一只老虎。所以它继承了母亲力大无穷的形象,再加上它公正无私,一般常见于刻衙门正堂两侧。老八负屃(fùxì),在神话故事中,它的母亲就是龙,它是九子当中唯一一个母亲是龙的龙子,所以它的形象最像龙,它喜欢斯文,一般常见盘绕在石碑头顶;老九螭吻(chī wěn),在神话故事中,它的母亲是一条鱼。因为它口润嗓粗而且喜欢吞食,所以一般常见于殿脊两端的吞脊兽,取其灭火消灾。结语: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知道古人把龙和凤看做一对,是因为龙代表着阳刚之气象征着男子,而凤代表着阴柔之气象征着女子。但又因为凤是雄性公的,和龙结合自然不会产生龙子,而龙九子的母亲又是其它动物,所以龙生九子并不是龙和凤所生。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必删)

TonyGift

TonyGift

凤是公的。。。。。龙有九子,凤凰也有后代的。

凤凰其实不能生育的,一般是一只死后涅槃重生,在有火的地方。但后代是孔雀和大鹏(怎么来的不清楚。。。)。

城裏不許養豬

城裏不許養豬

龙和凤是文学的创做,儿不是物种的交合。一个是水里的,一个是树上的。不要让文学做品悟道了你

suda

suda

龙和凤本来就不是一对。

有龙凤呈祥的说法,出自于汉代孔丛子*记问“天子布德,将致太平,则麟凤龟龙先为之呈祥。”这意思是说当天子以仁德治理天下时,天下将呈吉庆之态,麟、凤、龟、龙四灵将作为祥瑞出现。龙和凤都属于四灵之一,就算同时出现也不代表就是一对。

“凤”和“凰”才是一对,雄为“凤”,雌为“凰”。

至于“龙生九子”,这个“生”不一定是指“繁殖”,应该是指“衍生”。如果非要问是龙和谁生的?那只能说是龙和好事的后人生的。因为“龙”包含了太多的文化因素,受到崇拜,所以不断有后世之人把“龙”的原素运用到各个方面,并加以演变。比如说把龙放到石碑下面,让它去驮碑,想取用“龙”本身的文化元素,又结合实际情况,于是就出现了“赑屃”,然后就说赑屃是龙子之一,善负重。龙的九子都是这么演变出来的。

YAN:)

YAN:)

只是提问题的人没见过,我搜集到了一些图片,就是“凤头龙”,头如凤,身如龙,只是不太出名而已。

凤头龙和龙头凤。


凤头夔龙。

类似的还有很多,甚至有雕像,不过懒得翻了。龙是最神奇的生物,有说“龙性本淫”,能和任何一种动物生殖,我一道士朋友更是在古物中发现“四神皆有龙型”,只是中国神话太丰富了,穷我们一生之力都可能百不见一。不要以为没见过就是没有。龙的变化也最多。苗族地区有牛头龙,唐传奇有犬形龙,青铜器上有虫形龙。就像龙子之属就远不止九个,我一朋友已经推出“十二龙兽”概念了。

典小典

典小典

龙和凤永远生不了,因为凤是公的,平常我们说的凤凰是雄雌一对,凰是雌鸟。所以才有凤求凰一说。

龙和凤经常一起被提到是因为龙凤呈祥!两个神物在一起代表着吉祥!是人世间最大的大吉大利!!

aidair4

aidair4

在古代,民间普遍认为龙凤表示配对。对此,我们只要稍作推敲,便觉不合理,因为龙与凤不是同类,是不能配对的。所以龙凤呈祥最好改为鸾凤和鸣,因为鸾与凤都是鸟类,这才是合理的配对。
同样在古代,龙生九子中的龙是指皇帝,百姓是不能称龙的,所以百姓即使有九子,也是万万不能称龙生九子的,除非是活得不耐烦了。另外,皇帝与皇后或妃子们生有九子,也是皇帝的荣耀,为了突出他,便称龙生九子,至于皇后妃子们也就忽略了,所谓凤也就忽略了。

游世界录

游世界录

“龙生九子”的传说本身不靠谱,倒是把我们的“祖先”刻画成了一条花花公龙——这里先说龙凤呈祥。龙与凤凰成为一对,应该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大的误会了。凤凰是分雌雄的,雄为凤,雌为凰,司马相如的名篇《凤求凰》中有“凤飞翱翔兮,四海求凰。无奈佳人兮,不在东墙”的句子,这里作者将自己比为凤,将他的爱人卓文君比为凰了。所以,“凤凰”一词的构成跟“鸳鸯”一样,“鸳”为公,“鸯”为母,两个字合起来才是一家“鸟”。龙和凤在一起,那是男人之间的友谊。

所以,龙凤如果是一家,那还成何体统。龙、凤、麒麟、龟号称四灵(《礼记》:“麟凤龟龙,谓之四灵。”),这几种神兽其实都是并列的,而且与青龙、白虎、朱雀、玄武隐隐有对应之处。龙是"鳞族之长"、"众兽之君",凤是"羽族之长"、"百鸟之王",龙凤呈翔最早与爱情无关,倒是带着“华夏人民大团结”的喜庆含义。

而题主说的龙生九子,其实出现的时间并不久远,算是明朝文人书斋中的“野史”。徐应秋在其玉芝堂谈荟提了一句“龙生九子不成龙,各有所好”,其实重点不在于龙到底生了哪几个儿子,甚至“九”也可能只是个虚数,代表龙有很多儿子。但终于有好事者来找补,最终在明代衍生出了龙生九子的几个版本,将日常生活中看到的神兽如赑屃、螭吻什么的拼到了一起。其实这真是给母龙戴绿帽子了——这些神兽真要是龙的儿子,那估计也是不正经的龙,正经的龙当然会生龙宝宝啦,比如《西游记》中泾河龙王的九个孩子,如小黄龙、小骊龙、青背龙什么的,不都是龙么!俗话说得好: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来会打洞,就是这样。

joyce22

joyce22

龙和凤都是神话传说中的瑞兽,是古人畅想出的远古图腾,但将二者结为一对,就有一些过分了,毕竟物种不同!

龙属瑞兽,可上天、入水,且种类颇多。天庭有八部天龙;海中有四海龙王;甚至江河之中,也有小龙主管,可谓是有水就有龙,且龙分公母,要不然也不会有龙王太子和龙女的传闻了。

凤属吉鸟,翱翔于九天,喜阳爱火,传说之中,能从烈火中重生,居住在千年梧桐之上。且凤凰本为一对,忠贞不渝,凤为雄鸟,凰为雌鸟,本族繁衍,与龙何干。

上古传说,四大圣兽,东方青龙、西方白虎、南方朱雀、北方玄武。很明显,青龙就是龙之一族,而朱雀属于凤凰一族。

龙性本淫的说法何来呢?

观龙之形象,长满鳞片的身体,很大一部分借鉴了蛇的形象,五千年以来,不断艺术加工。

蛇为冷血动物,繁衍之时,聚集在一起,长时间纠缠,可能龙性本淫的灵感就来自于这里。

还用一种说法,龙生九子,长子囚牛;次子睚眦;三子嘲风;四子蒲牢;五子狻猊;六子霸下;七子狴犴;八子负屃;九子螭吻。

它们形象各不相同,且无一像龙,肯定是和其他物种所生。九子之中,以六子霸下为例,头部如龙,口中有齿,身体如龟,背上有碑。这形象,绝对是龙与乌龟所生,厉害!

这样一来,龙生九子,母亲各不相同,孩子形象各异,龙性本淫的说法,更加被锤实。

龙凤是一对的说法,从何而来呢?

龙凤呈祥,这个成语大家耳熟能详。早期形容忠贞的爱情,后来指吉庆之事,寓意美好。

故事出处则是在秦穆公时代,女儿弄玉善吹玉笙,声似龙音(我也不清楚龙音是什么动静)。华山之下一名青年,名叫萧史,善吹箫,声如凤鸣(估计是好听的鸟叫),二者同奏,方圆百里皆闻,似仙乐,终二者成为夫妻,相互切磋十余年,真把龙凤从天上引下,二人一边奏乐,骑龙凤而去,最终呈祥。

从故事中可看出,龙凤在天,被仙乐引下,他们也只是被美好的声音所吸引,并没有说明二者的关系。

另外,龙的秉性先放在一边,凤凰本一对,忠贞高傲,怎么可能与龙苟合呢?

当然,龙与凤本为远古图腾,强大、神秘,是众愿所成的两种生物,不在现实,存乎传说,它们的形象、秉性、行为、故事都是人们艺术加工后,流传下来的。

身为龙的传人,我们能从传说中感受龙的强大,凤的高洁,这样就足够了。

wanchen

wanchen

题主好!这个提问怪有意思的,古人什么时候说"龙和凤是一对”儿?“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这句话经常被人们提到,是因为它们是两个不同的物象(龙、凤都是虚构之物,故用物象,不用物种一词),代表两种不同的文化涵义。虽然书中常提及"龙飞凤舞”、"龙凤呈祥“等词语,只是表示吉利、祥瑞的兆头,是人们心中对美好事物的憧憬,并非说龙凤是配偶关系,可以繁衍。二者无隶属关系,断然无龙凤之后代可查了。

龙凤呈祥图

龙是中国神化中的一种善变化、能兴云雨、利万物的神异动物,传说能隐能显,春风时登天,秋分时潜渊。既然龙有”通天”本事,为众鳞虫之长,居四灵(龙、凤、麒麟、龟)之首。古代帝王都自命为"真龙天子”,龙成为皇权的象征,龙图案成为皇帝独家标识。《山海经》记载:夏后启“乘雨龙“、”颛顼乘龙至四海”、”帝喾春夏乘龙"、”黄帝乘龙飞天”等,说明龙的起源传说较早,陕西宝鸡百首岭仰绍文化遗址曾出土一件“龙凤纹”彩陶细颈瓶。证明龙和凤起源于距今七、八千年的新时器时代。山西襄汾陶寺遗址出土,蟠龙纹在器底,一头双身,口吐信子,头外尾内(见图)

。至商周时,龙形图案大量出现在青铜器物上,如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出土的绿松石镶嵌的龙形器,方头长尾,无足爪,近似蛇(见图)。

陕西扶风海家村出土的西周铜爬龙(见图),头上长角,有四肢……龙的演化过程最初形象是集合了中原各民族图腾特色而逐渐形成的。华夏民族以“龙的传人“引以为豪,龙文化成为中华民族的象征。

和龙对应的凤,是指凤凰,古诗文中有"凤凰于飞”是吉祥和谐的象征。武王伐纣时“凤鸣于岐(岐山,周发祥地)",占卜解释为吉祥之兆,天助武王。诗经.大雅载:”凤凰于飞,翙翙其羽…凤凰鸣矣,于彼高冈“,凤凰的起源和龙基本上是同步进行的,原始社会彩陶上的很多鸟纹是其雏形,如距今约6700年的浙江余姚河姆渡文化遗址出土的,象牙骨器上就有双鸟纹的雕刻形象。长期演变过程中,它具有了鸿头、麟臀、蛇颈、鱼尾(纹)、龟躯、燕子的下巴、鸡的嘴,是各种动物集大成者。神话传说中,凤凰每隔五百年,就要背负人间的所有仇恨恩怨,纵身于烈火中,然后以更美好的躯体得以重生。故凤凰有永生、美丽之意。"凤凰于飞,刿刿(同翙,鸟展翘振动声)其羽“比翼齐飞,含有“爱情","夫妻“的意思。比喻夫妻和好恩爱,有了这一层意思,古代帝王们首先享用,既然自已是龙的化身,那么,皇帝的妻子皇后必须用凤来相配才合适,这样才将龙和凤扯到一起,成为古人眼中的”一对“,“龙袍凤冠”成为权力的象征。

百鸟朝凤

龙凤成对是一种文化现象,并无实际意义的“秦晋“之好。当然没有结果了。龙生九子,那是龙自己的事儿,跟凤半点关系都没有。因为龙的本事超乎人的想象,需要用多种方式表达其作用,于是龙有“九子“之说,它们各具形态,各赋禀性,各怀一技,如龙老四“蒲牢“,

形似盘曲的龙,平生好鸣好吼,洪钟上的龙形兽纽便是它的遗像。可是龙老四怕鲸鱼,人们便把它铸成钟纽,而把敲钟的木杵做成鲸鱼形状。据说龙八子”负屃(Xi)”,平生好文,石碑两旁的文龙就是它的遗像……我们所见的”龙凤呈祥“图案,也许引起了人们的臆想:画面上龙、凤各居一半,升腾之龙张口旋身,回首望凤。翔凤高飞,展翘亮尾,举目眺龙。周围瑞云飘浮,一团和气之状,识者谓龙凤呈祥,不知者以为顾盼生情。

龙八子负屃

其实,龙和凤都是中华民族的图章、徽记、标志和象征,是一种文化符号。她们博采众长,是古人在自然探索中对事物的认知和高度集合。这种集合为了互补和对应,将二者聚为一起,后经阴阳学,命理学,文人的穿凿附会,渐趋深秘起来,为统治者所利用。而在平民百姓眼里,“百鸟朝凤“、”龙凤呈祥“,无非就图一个吉字,一个太平盛世。

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当删除

一丁_向前

一丁_向前


别看龙和凤俩总呆在一起,龙和凤可是清白的。他们俩总在一起那是工作的需要,是人们的需要。龙是海陆空都能行走,凤只能在地上树上看到其身影。龙是野兽,内心也狂野,心情好时温顺安静,心情不好时就走野路子,一会儿上天,一会儿入海,腾云驾雾,一会儿有形,一会儿无形,让人难以捉摸。《易经》里有潜龙勿用,见龙在田,终日乾坤,或跃鱼渊,飞龙在天,亢龙有悔深刻揭示了龙的六种形态,当然也是人生的六种阶段。凤凰是飞禽,和龙就不是一类。凤凰最牛的就是涅磐,龙也受不了凤凰的这一套浴火重生的折腾。龙是水族,属阴,是精,凤是属阳,是神,生辰八字属相什么的又不合,龙看见凤又不在十二生肖之列,想选个日子什么的都不好办,而中国讲究的是门当户对,特别是龙听到那句“脱毛的凤凰不如鸡”时心里是拔凉拔凉的。所以龙和凤除了工作关系以外再也没有半毛钱的关系了。
zhangyongming

zhangyongming

【原创问答】我觉得这是个很有趣的话题,借此话题与大家分享一下“古时龙凤、凤凰、鸳鸯、麒麟”这些神话传说动物性别的来由。也就自然而然的解答了这个话题。

一、龙、凤、凰

龙和凤一开始并不是一对,它们都是专指雄性的。而凤和凰可以配对。

为什么龙和凤走到了一起呢?

是因为它们“神性的互补”,龙是众兽之君,凤是百鸟之王。两者之间和谐美好的互助关系一旦建立起来,便“龙飞凤舞”,“龙凤呈祥”了。

比如,最早关于龙凤配天生一对的文学记载,讲的就是两位男神——孔子和老子的故事:据说当年孔子首次见到老子后就感叹“见到了龙”;而后来老子回拜孔子,就把孔子比作“凤”。

两位先贤互相真诚地吹捧,可见“人中龙凤”这个词是十分尊贵的!

但是,大约从秦汉开始“龙”和“凤”的关系就变了。最初的时候,帝王还会把“凤”作为自已的代言人,帝王的车乘叫“凤舆”;帝王的园林叫“凤苑”;皇后和太子的居所叫“凤掖”。

秦汉后,秦始皇被称为“祖龙”;汉高祖被称其母感蛟龙而生,而且生的“隆准而龙颜”;王莽被称要“当仙成龙”等等。

既然君王们都说自已是“真龙天子”称龙比龙,作为对应,帝后妃嫔们就称凤了。

秦始皇让自已的妃子们插风钗、穿凤头鞋。是第一个把凤与女性的装饰联系起来的君王。

这样一来,“凤”便由“阳”转成“阴”了,整体上趋于“雌性化”。

汉代以后文物上的图案,只要龙和凤在一个画面上,大都是龙居上凤居下,而且多是龙比凤大的造型。龙凤之间的阴阳纠葛也就尘埃落定了。只是凤的雄性描述和记载还存在,在民间仍沿用着,一时让凤就陷入了性别错乱的尴尬境地。

怎么办呢?咱们古代文人有“高招”:凤跟龙在一起的时候就代表“雌性”;风跟凰在一起的时候就代表“雄性”。在“龙凤呈祥”里代表雌性;在“凤凰于飞”里代表雄性。

二、鸳、鸯

在鸳鸯里,鸳为雄,鸯为雌。其实按照中国文化的特点,一般都是“先雄后雌”,所以这个很好记。

怎么区分哪个是鸳?哪个是鸯呢?

鸳是色彩斑斓、颜色漂亮的;鸯则是相对羽毛、长相平平的。

在自然界的动物里,一般外表羽色、毛色漂亮的都是公的,丑的是母的(与人类审美是不同的)。

因为雄性漂亮的羽毛和毛色吸引雌性有助于生育。比如孔雀、狮子等等。像鸳鸯这样的,羽毛、长相差距明显还能不离不弃、老呆在一块儿形影不离的还真不多。

它们就好比言情小说里的高富帅花花公子爱上一个普通村姑一样,怪不得古代文人墨客把鸳鸯比为“忠贞不二”的爱情象征呢!

不过,据现代的生物考证显示,事实上,鸳鸯对爱情并不忠贞,鸳鸯在平时不保持固定的夫妻关系,只有在交配时才会表现出形影不离的亲密姿态。而且鸳还是“渣男”,根本不帮忙抚养下一代,配鸯一走就会另找新欢。也许这样说,会打古代文人的脸,但可能是古时不像现代对生物对象的研究这么发达吧!当是情既可原的。

三、麒麟

麒麟是一种传说中的神兽,跟鸳鸯的雄雌性有类似,麒为公,麟为母。在神话、神图、神雕里,踩球的是公,踩子的是母。摆放习惯是“左公右母”,有古代“男左女右”的文化遗风。

以前,一些公麒麟上面还会雕有小丁丁,不过,现在己经很少见了。

结语

这些都是在文学形态里的演绎说法,至于“龙生九子”,还有现在说的“龙凤胎”等,都是从古代遗传而来的演绎说法,不能当实。就当是“神话传说故事”的多样性去欣赏吧。

解答至此。

记着关注“百味写春秋”哟谢谢!

韩毅

韩毅

古曰:“龙生龙,凤生凤”。什么意思呢?就是说,龙是两栖动物,确切的来说就是三栖动物,因为龙能上天,下地,入水。而凤凰呢,只会飞,基本上不会落,就算落也非梧桐不落,这就是区别。属于两个物种。

不会分段,故上传一张与图文无关的照片,请大家见谅。根据古代传说以及五行文化来看,龙有公母,凤凰也有公母。雄龙有角,雌龙无角。“赤螭,雌龙也。” 由此证明,龙分公母。凤凰也有公母。凤凰者,朱雀也,凤为雄,凰为雌。组合在一起就是凤凰。

龙在五行八卦中属于木,位于东方。凤凰属于火,位于南方。虽然我们都说龙凤呈祥,但老死不相往来。他们居住的方位不一样。就像我们现在讲的一个笑话一样,北极熊吃企鹅吗?因为它们居住地不同,南极没有北极熊,北极没有企鹅一样。龙和凤在中国都是吉祥物,所以人们把他们结合在一起,那就是完美。所以就会出现龙凤呈祥这么一传说。

景宝

景宝

额,因为龙是龙呀,龙分公龙和母龙,但是凤是鸟啊,而且是公鸟,母鸟叫做凰,所以龙当然不会跟凤生了。就算理论上他们都化作人,那也是公龙和凰生,母龙和凤生,却不能直接说龙和凤生,这是中国古代哲学中的阴阳之道。

不过龙生九子之中,其中老三叫做嘲风,清代学者钟毓龙在上古秘史中说:“一种龙子名叫嘲风,最喜欢冒险;臣的意思应该将它的形状刻在殿角上。” 所以我们常常在屋顶殿角上看到的一个类似麒麟的走兽就是他了,古人认为他象征着吉祥、美观和威严,最重要的是可以威慑妖魔、辟邪安宅,所以就把他搬到了殿角上。又由于嘲风带着一个风字和凤同音,所以许多人认为嘲风是带有凤血脉的龙子,可能他外公是凤吧。

当然,我可以告诉你,以上其实都是瞎扯,但同时却是许多人深信不疑的说法。比如说为什么龙不跟凤生,比如嘲风含有凤的血脉,其实都是明清以后或者近代文学作品中对龙凤的意淫。因为真正的龙生九子都是明代以后才出现的说法,而龙凤作为吉祥物是早在七八千年前的中原和古越文明中就出现的事物,这期间五六千年的间隔,根本没人脑洞大开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而不管是我们现在对于龙的具体形象确定还是其他关于龙的传说,都是明代文人的附会。真实的传统中根本没这事。那么最早的时候又是什么情况呢?

其实有点不得而知,因为我们可以在七八千年的考古中发现刻有类似龙凤图案的文物,以断定当时的龙凤已经作为图腾形象,但是话说回来,这个龙凤跟我们现代的图案那是千差万别,甚至每过一段时间这玩意都会改变自己的形态,但是我们为了传承就且一直都把他们认为是同一物种的基因突变吧,这玩意没办法去细究。

而最早关于凤凰形象的记载是出现在儒家经典的《尔雅》,而龙的记载则要推迟到《说文解字》,也就是说凤至少比龙在文字上早300年上下。那么为什么龙凤两个词会被一起提出来呢?根据记载,春秋时代的秦穆公小女儿弄玉喜欢吹玉笙,笙乐如龙音袅袅而传,突然一阵萧声如凤鸣传到皇宫开始和弄玉合曲……对的,情节非常老套,后来秦穆公派人找到了这个叫做萧史。两人在宫内互教互奏,十余年后果然龙凤皆下凡舞动。当然,既然是老套的鸡汤故事,所以最后弄玉和萧史就隐居深山去了。

所以有了“龙凤呈祥”这个代表着婚姻爱情美满的单词。但是请注意,龙凤原本都是吉祥物,其中:

龙有喜水、好飞、通天、善变、灵异、征瑞、兆祸、示威等神性。

凤有喜火、向阳、秉德、兆瑞、崇高、尚洁、示美、喻情等神性。

所以在汉·孔鲋的孔丛子·记问中记载“天子布德,将致太平,则麟凤龟龙先为之呈祥。”这里说的“龙凤呈祥”代表的是吉祥的意思。而之前那个故事,绝对是明代以后才被人编出来的,不仅是龙的形象是明代才有了巨大的发展并定固,更是因为龙凤呈祥来喻比婚姻是明代以后的产物。

所以到这里,大家应该明白了,龙性生淫,龙生九子什么的,由于离现在才几百年之久,并没有形成太过于深厚的文化底蕴,所以相当一部分人是不认的。那么为什么没和凤生当然也是因为这个情况,因为龙都已经这么近的年代了,要是龙凤生子的故事再出来,这个脑洞就是清或者近代产物了,这样的产物玄幻小说中有,但是你承认么?

topdown

topdown

  • 0
    经验
  • 0
    粉丝
  • 0
    关注
微信公众号 微信客服号 APP下载 返回顶部
顾文姬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描关注

顾文姬微信客服号

微信扫描加好友

顾文姬app下载

扫描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