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中,孙二娘战死,武松为何痛哭流涕?文化小说如何描述的?

提到的作品
最新跟帖
玛丽薇莎

玛丽薇莎

孙二娘原先是十字坡人肉包子店的老板娘,生得眉横杀气,眼露凶光。打扮也是一副性感妖娆的模样,武松第一次见她时:

看看抹过大树边,早望见一个酒店,门前窗槛边坐着一个妇人,露出绿纱衫儿来,头上黄烘烘的插一头钗环,鬓边插着些野花。见武松同两个公人来到门前,那妇人便走起身来迎接。下面系一条鲜红生绢裙,搽一脸胭脂铅粉,敞开胸脯,露出桃红纱主腰,上面一色金钮。

孙二娘

武松本是打虎英雄,也因此事名传四方,无论走到哪里,大家只要听闻到武松的名字就会肃然起敬。原本有了这么好的名气,武松的前途应该是一片光明。

可是事不随人愿,因为他的嫂子潘金莲和西门庆通奸,并且合谋杀害了哥哥武大郎。武松听闻此事,一气之下就结果了西门庆与潘金莲的性命,一下他身上就背负了两条人命官司。

按照当时的律法,武松难逃其责,再者被他杀死的西门庆是有一定背景和身份的人,就凭当时的那种社会环境,西门庆家人这边打通上边的关系,武松那是必死无疑。

武松为哥哥报仇

熟读《水浒传》的读者们就会知道,当时的社会风气有多恶劣,就凭高俅父子陷害林冲将其逼上梁山一事就可证明,坏官当道,是一手遮天。不过武松比较幸运,他遇到了一个赏识他的县官,看重他是一个义气烈汉,就想方设法将他保了下来。

最终保全了他的性命,但死罪可免,活罪却难逃,上边下达的文书中对武松的惩罚是“脊杖四十,刺配二千里外“。武松因此被发配到孟州牢城,也就有了他和孙二娘张青夫妇二人的结识:

孙二娘与武松不打不相识

一、武松与孙二娘是不打不相识

武松和两个押送他的公人在炎炎夏日,烁石流金之际赶路奔波,一路来到了孟州道的十字坡,十字坡在当地是一个十分有名的地方,是因何而得名呢?武松也早就有所耳闻:

我从来走江湖上,多听得人说道:“大树十字坡,客人谁敢那里过?肥的切做馒头馅,瘦的却把去填河。”

武松的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对十字坡的这家人肉包子店他早就听说了,当他来到孙二娘的这家包子店歇脚喝酒自然就多留了一个心眼,孙二娘端了一笼馒头上来时,两个公人拿起来便吃,武松却先掰开了一个仔细的瞧了瞧:

武松叫道:“酒家,这馒头是人肉的,是狗肉的?”那妇人嘻嘻笑道:“客官休要取笑。清平世界,荡荡乾坤,那里有人肉的馒头,狗肉的滋味?我家馒头,积祖是黄牛的。”

武松来到孙二娘的黑店喝酒

孙二娘这母夜钗自然不会轻易地承认她家的馒头是放的人肉馅,可武松在心里确早有十分的把握,因为他在馒头馅内确实发现了一些端倪,并发现孙二娘不怀好意,于是他心生一计,故意找茬,说她家的酒味道太淡了,问孙二娘有没有浓烈一点的好酒。

而孙二娘一口就应下“有些十分香的好酒,只是浑些”。在她的心里可是打起了更坏的主意,心想武松向她要美酒是正中了下怀。用她自己的话说那可是洗脚水,而且是加了蒙汗药的洗脚水。

孙二娘将武松迷倒

可武松也不是那么好唬弄的人物呀!他早就留了一手,两个公人毫无防备地就喝了,武松是先把孙二娘引开,再把酒倒掉,然后装死。孙二娘幸灾乐祸,以为得手,并当场露馅,因为她说:“今日得这三头行货,倒有好两日馒头卖”。

武松听了,心想,这下我可要你死个明白。孙二娘安排小二、小三来处理这三个被她迷晕的人,到了武松时,任凭他们两个使尽全身力气,也扛不动武松,于是孙二娘只好亲自下手:

武松收服孙二娘

这个鸟大汉这,却也会戏弄老娘。这等肥胖,好做黄牛肉卖。那两个瘦蛮子,只好做水牛肉卖。扛进去,先开剥厮。那妇人一头说,一面先脱去了绿纱衫儿,解下了红绢裙子,赤膊着便来把武松轻轻提将起来。武松就势抱住那妇人,把两只手一拘拘将拢来,当胸前搂住,却把两腿望那妇人下半截只一挟,压在妇人身体,那妇人杀猪也似叫将起来。那两个汉子急待向前,被武松大喝一声,惊的呆了。那妇人被按压在地上,只叫道:好汉饶我!那里敢挣扎,正是:麻翻打虎人,馒头要发酵。谁知真英雄,却会恶取笑。牛肉卖不成,反做杀猪叫!

孙二娘准备用武松的肉做包子

孙二娘被武松制得服服帖帖,要不是她在外砍柴的丈夫张青及时赶回来相救,孙二娘性命就危矣!张青赶到,得知挟持他夫人的是鼎鼎大名的英雄武松,他赶紧赔礼道歉,并向武松做了一番解释,武松听了张青的解释后,却觉得张青也是讲义气之人,两人因此和解,还结为了兄弟,孙二娘也就成为了武松的嫂嫂,正是不打不相识呀!

武松与孙二娘夫妇结拜

二、孙二娘夫妇与武松一起被逼上梁山

武松自从与孙二娘夫妇在十里坡相识后,就结下了深厚的情谊。武松离开十里坡后,历经威震平安寨、醉打蒋门神、大闹飞云浦、醉打孔亮等事件后,他落草二龙山。上了二龙山后他做了领头人之一,在二龙山上为首的是花和尚鲁智深,第二是青面兽杨志,第三是行者武松。

这样看来可以说武松在二龙山混得还不错,他是三大领头人之一,也算小有成就。于是他就想起了还在十里坡开人肉包子店的孙二娘夫妇二人,于是武松连连下书招她夫妇二人上山,所以她们也关了包子店来二龙山投奔入伙。在二龙山孙二娘夫妇也是四个小头领中间的两个,另外两个是金眼彪施恩,另外一个是刀鬼曹正。

之后二龙山被宋江吞并了,二龙山的所有人都上了梁山。武松、孙二娘夫妇这二人组从不打不相识,到一起经历患难,可以用感情甚笃来形容了。

孙二娘上梁山

三、孙二娘战死文化小说是如何描述的

他们上了梁山之后,自然是要为宋江打打杀杀,而就在第九十八回卢俊义大战昱岭关,宋公明智取清溪洞这一回中,孙二娘战死沙场,在小说中又是如何描述她的死亡的呢?

宋江会合卢俊义军马,屯驻在清溪县内。聚集众将,都来请功受赏。整点两处将佐时,长汉郁保四、女将孙二娘,都被杜微飞刀伤死。

宋江被招安

也就是宋江在打清溪洞这一仗时,孙二娘英勇的牺牲了。在原著中并没有对她的死亡有过多的描述,除了宣布她是因为什么死亡之外,就是描述了宋江亲自祭奠她,之后便是在这一回的最后公布了在打清溪洞这一仗时死亡人员的名单,其中有孙二娘的名字:

此一回内,折了二十四员将佐:

吕方 郭盛 史进 石秀 陈达 杨春

李忠 薛永 欧鹏 张青 丁得孙 单廷圭

魏定国 李云 石勇 秦明 郁保四 孙二娘

邹渊 杜迁 李立 汤隆 蔡福 阮小伍

在小说中,此刻宋江与方腊的战势正吃紧,因此对于战死沙场的战士来说,还没有太多的功夫来着墨。只是简单地进行了描述和公布。

孙二娘战死沙场

那么武松又为何会痛哭流涕呢?其实武松痛泣的场景这在原著中并没有陈述,但是我们可以来分析一下,武松在听闻孙二娘战死沙场后会不会痛哭流涕?答案当然是肯定的!俗话说“男人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

武松与孙二娘之间至少有三种感情存在,一是亲情难舍,武松自幼没有父母,之后唯一与之相依为命的哥哥也被嫂子潘金莲谋害,在这个世界上他失去了唯一的亲人。之后遇见孙二娘,她如亲弟弟一样待武松,在孙二娘这里,她让武松重拾到了亲人的温暖。而孙二娘死后,武松便再无亲人,这是会让他痛哭流涕的原因之一。

武松反对招安

二是知己难得,武松与孙二娘夫妇结拜之后,是志同道合,患难与共的兄嫂关系,这种在精神上能产生共鸣的人更是很难寻觅,孙二娘的离去难免不触动武松的内心。

三是恩情难报,孙二娘同武松一起攻打方腊,在千钧一发之际,孙二娘挺身而出,舍身救下了正处在危险之中的武松。而孙二娘死后,武松欠下的救命之恩,便无以为报。

武松的泪是恩是情,当然还有一种是对梁山聚义彻底望的悲愤之泪。宋江选择归顺朝延,然后被朝延派去攻打方腊,这样的招安明显就是被利用,鲁智深和武松是深知其中要害的,无奈他们并没有能力阻止,而孙二娘正是死在了宋江攻打方腊的这场战役中,当然死去的并不只孙二娘一人,还有梁山之上无无数数的英雄好汉,这样悲惨的结局,怎能不叫武松痛哭流涕呢?

当下宋江看视武松,虽然不死,已成废人。武松对宋江说道:“小弟今已残疾,不 愿赴京朝觐。尽将身边金银赏赐,都纳此六和寺中,陪堂公用,已作清闲道人,十 分好了。哥哥造册,休写小弟进京。”宋江见说:“任从你心。”武松自此,只在 六和寺中出家,后至八十善终,这是后话

落月摇情

落月摇情

孙二娘战死,在原著中一笔带过,并没有详细介绍。武松痛哭流涕是电视连续剧中的镜头。我们看《水浒传》一百十八回卢俊义大战昱岭关、宋公明智取清溪洞:

宋江率大队人马都进入清溪县来。众将杀入方腊宫中,收拾违禁器仗,金银珠宝,搜检内里库藏。就在殿上放起火来,把方腊内外宫殿,尽皆烧毁,府库钱粮,搜索一空。宋江会合卢俊义军马,屯驻在清溪县内。聚集众将,都来请功受赏。整点两处将佐,长汉郁保四、女将孙二娘,都被杜微飞刀伤死;邹渊、杜迁,马军中踏杀。李立、蔡福、汤隆各带重伤,医治不愈,身死。

这里对孙二娘的死,只是略作交代,并没有描写杜微杀她的具体经过。交代孙二娘的死为什么如此草草了事?因为,地壮星孙二娘在梁山一百单八将中排名第一百零三名。名次太靠后了,实在是无足轻重的人物。

孙二娘在七十二名地煞星中,尤其是靠后的几位中却也算得上是比较有名的了。她比较有名的原因就是:她和武松、鲁智深有过交集;她尤其是和武松两次交集,故事情节非常生动活泼,给两人各自心中都留下了刻骨铭心的温暖回忆,同时也给广大读者和观众留下了不可磨灭的深刻印象。

人生如之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武松的孙二娘的初次见面不是一见如故,更不是一见钟情,而是剑拔弩张,惊险刺激得很。两个人差点有一个人命丧当场。孙二娘是什么样的人?我们看原著第二十七回母夜叉孟州道卖人肉、武都头十字坡遇张青:

见那妇人如何?眉横杀气,眼露凶光。下面系一条鲜红生绢裙,搽一脸胭脂香粉,敞开胸脯,露出桃红纱主腰,上面一色金钮。辘轴般蠢岔腰肢,棒槌似粗莽手脚。厚铺着一层腻粉,遮掩顽皮;浓搽就两晕胭脂,直侵乱发。金钏牢笼魔女臂,红杉照映夜叉精。

孙二娘长得也太令人发指了吧?粗糙丑陋不说,还眼露凶光,满脸杀气。就这样还有人不嫌弃,对她出言不逊,肆意挑逗。那个污言秽语真的是不堪入耳。以我的文采,是无法用语言来描写了。只好看原著了:

武松道:“我见着这馒头馅肉有几根毛,一像人小便处的毛一般,以此疑忌。”武松又问道:“你家丈夫却怎么不见?”那妇人道:“我的丈夫出处做客未归。”武松道:“恁地时,你独自一人须冷落。”那妇人笑着寻思道:“这贼配军却不是作死,倒来戏弄老娘!”

武松这不是:灯蛾扑火,惹焰烧身吗?当然是,武松就是要一步一步让孙二娘露出本相来。武松怀疑孙二娘开黑店卖人肉叉烧包,但是又没有证据,不能“先下手为强”,只好引诱孙二娘先下手。

孙二娘果然中计,用麻药蒙翻了两个解差。而武松却偷偷地倒掉了药酒,假装喝下,也被蒙汗药蒙倒了。

孙二娘一面先脱去了绿纱衫儿,解下了红娟裙子,赤膊把武松提起来。武松就势抱住孙二娘,把两只手一拘拘将拢来,当胸前搂住,却把两只腿望那妇人下半截只一挟,压在那妇人身上,那妇人杀猪也似叫将起来。

这一段描写把武松跟孙二娘的肢体接触写得淋漓尽致了。武松和孙二娘的肢体近距离接触,动作尺度太大了,简直就是男女之间的那种动作差不多吧。

这就是武松和孙二娘的人生初见。武松的语言之浪荡,动作尺度之大;他们二人肢体接触之亲密,别说是在古代,就是放到今天,也够得上是几级了吧?

我敢说:孙二娘是武松第一个搂抱过的女人,也是他唯一一个搂抱过的女人。而且是在生死考验、命悬一线的时候搂抱过的女人。

一个未婚青年,而且从来没有谈过恋爱的青年,他能够忘了自己初次搂抱过的女人吗?反正换做是我,我是忘不了的。

夜色茫茫,晚风轻拂,一个高大而又孤独的身影在林间穿梭,他又怎能不想起那个富有弹性的身体和那猩红的贴身小衫?

武松和孙二娘夫妇不打不成交。那么怎么化解初次见面的这种狎浪至极的尴尬?就是结拜,孙二娘的老公张青和武松结拜成了兄弟。这样以来,武松对孙二娘的调戏就成了玩笑。古人云:

“小叔子开玩笑,没大没小。”

说的就是:小叔子跟嫂子开玩笑,尺度大点没关系。只要没有付出什么行动就不大要紧。哥哥不会计较,嫂子也可以宽容;其他人也不会胡思乱想的。武松跟孙二娘近距离的肢体接触,尽管他们都不会有所计较,但是留下的余香和浪漫却永远萦绕在他们的心头,无论如何都挥之不去了。

孙二娘称呼武松为“大兄弟”。一个大兄弟,而不是称呼他为“叔叔”,即亲密无间,又不越雷池一步,道出了心中无限的柔情。

如果孙二娘称呼武松为“叔叔”,那么就是严格的叔嫂关系,而难以消弭既往的尴尬;如果称呼为“兄弟”,又显得过于江湖化、形式化,难以表达内心的倾慕。

“大兄弟”,是孙二娘对武松的专用称呼,独一无二、专名专用;亲切豪爽,而又恰如其分。大兄弟,二娘我从今以后,既是你的老嫂子,又是你的老姐姐了。从此以后,我们既像叔嫂一般恭敬有礼;又像姐弟一样亲切关爱……十字坡就是你的家!

武松也真的把十字坡当成了自己的家。当他在鸳鸯楼杀了大官张都监一家时,走投无路就来到了十字坡。就像一个闯了大祸的孩子,他不回家,又能去哪里?

孙二娘丝毫没有嫌弃武松是杀人犯,不假思索地收留了武松。收留一个杀人犯是什么结果?孙二娘当然十分清楚。她已经愿意和武松休戚与共了。武松杀了人,就等于是自己杀了人;武松惹的祸,就相当于自己惹的祸。这就是肝胆相照,生死相依。

孙二娘第二次见武松,把武松打扮成了一个披头散发,颈挂念珠,手持双刀的头陀。经过孙二娘的精心打扮,生人是无法再认出武松了,武松再世为人。孙二娘此时就像是一位失去了母亲的姐姐对亲弟弟一样,倾注了所有的爱心。

武松从孙二娘身上体验到了一个姐姐对弟弟的爱,甚至是“长姐比母”式的无限慈爱。武松孤苦伶仃的心找到了一个像找到了家一样避风的港湾。

武松仗剑江湖、快意恩仇、杀人打虎、破虏平蛮、蔑视权贵;无论环境怎么恶劣,条件如何艰苦,遭遇如何的凶险,他从来没有掉过一滴眼泪。今天,那个无限包容自己、真心疼爱自己、全力维护自己的大姐姐离他而去了,他的痛犹如被敲骨吸髓、肝肠寸断。他情不自禁像个孩子一样嚎啕大哭。

回忆模糊了双眼,思念憔悴了容颜,似水一样的流年,依然无法改变,血浓于水的眷恋……

武松心如死灰,六合寺出家为僧:

如梦人生何说?世态炎凉看破。还是入空门,传授释家衣钵。超脱,超脱,口念阿弥陀佛!

疯果子

疯果子

水浒中想吃“武松肉”的女性不少,比如潘金莲、玉兰,还有就是这个孙二娘,但为何只有孙二娘死时武松痛哭流涕?就值得好好琢磨琢磨了。

潘金莲想吃“武松肉”,条件得天独厚,首先是她人长得极靓:

眉似初春柳叶,常含着雨恨云愁:脸如三月桃花,暗藏着风情月意。纤腰袅娜,拘束得燕懒莺慵;檀口轻盈,勾引得蜂狂蝶乱。玉貌妖娆花解语,芳容窈窕玉生香。

这妥妥地一个美人啊,有几个男人受得了?西门庆不就因此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吗?

其次,“近水楼台先得月”,她是武松的亲嫂嫂,自然是比别的女人占得先机了。但这也是她的“硬伤”,使她不得不有所顾忌。

或许,有朋友会问了,潘金莲明明是武大郎的媳妇,她怎么就一点都不知道检点呢?

这其实也不能全怪潘金莲,你看他兄弟俩的长相就知了:武松“身长八尺,一貌堂堂,浑身上下有千百斤气力”;而武大郎则“身不满五尺,面目生得狰狞,头脑可笑”,哪个聪慧女子会喜欢这样一个男人?

于是潘金莲便忍不住对武松百般引诱,怎奈武松心下始终过不了他哥哥这关,虽然他也喜欢潘金莲,但又不得不控制住自己的言行。最后,也只得含怨离哥哥而去。

待到武松归来之时,得知哥哥已死,心下十分痛苦。

武大已死,武潘二人之间障碍消除,这本是两人走到一起的绝佳契机,怎奈害死哥哥者竟就是嫂嫂潘金莲。武松万般无奈,千般仇恨,也只得将她斩杀了事,自此情缘了却,刺配孟州……

孰料,到得孟州不久,竟又有新的桃花运找上门来。

原来孟州张都监闻知武松“是个大丈夫,男子汉,英雄无敌,敢与人同死同生”,便想着让他做个“梯己人”。张都监是武松好友施恩之父施管营的上级。品阶在他之上,对武松而言自然算是个贵人了。武松没想过其中会有什么“弯弯绕” ,便欣然应允。之后,受张都监抬举,搬到他府上居住。

张都监待武松很好,“放他穿房入户,把做亲人一般看待”,甚至于在是年的中秋夜宴上,将自己睡过的养娘玉兰许配给他为妻。这玉兰真真一个美人坯子:

脸如莲萼,唇似樱桃。两弯眉画远山青,一对眼明秋水润。纤腰袅娜,绿罗裙掩映金莲;素体馨香,绛纱袖轻笼玉笋。凤钗斜插笼云髻,象板高擎立玳筵。

武松在张都监府上多时,早就对玉兰有所倾心,现在张都监竟然直接将其许与自己为妻?这一高兴,嘴上便没了个把门的,“当时一连又饮了十数杯酒”。

谁成想,这就是个陷阱!当夜,玉兰配合张都监将武松抓了起来,陷害他偷取府上财物:“众军汉把武松押着,径到他房里,打开他那藤箱子看时,上面都是些衣服,下面却有些银酒器皿,约有一二百两赃物……”

得,“人赃俱在”,由不得武松不服。

于是,武松便被知府下了大牢;再之后,又被“脊杖二十,刺配恩州……”

你说,这被自己的心上人陷害,该有多寒心?

人,特别是年轻人,很容易因爱生恨,武松也不例外。在飞云浦斩杀两名公人,以及蒋门神的两个徒弟后,武松悄然返回孟州,将张都监一家(含玉兰)十五口人全部斩杀,血溅鸳鸯楼……

至此,想吃“武松肉”的两大美女,均被武松反“吃”,倒误了卿卿性命,真真是令人慨叹。想也清楚,一个是杀哥仇人,一个有意害死他,武松是绝无可能痛哭流涕的。

或许是在这两大美女的映衬下,孙二娘这个“骚女”,却倒更中武松意起来。

确实,这两人的相逢,那是相当有意思——

书中第27回“母夜叉孟州道卖人肉、武都头十字坡遇张青”中,武松被刺配孟州,途径十字坡时,首逢孙二娘,但见她“露出绿衫儿来,头上黄烘烘的插着一头钗环,鬓边插着些野花……下面系一条鲜红生绢裙,搽一脸胭脂铅粉,敞开胸脯,露出桃红纱主腰,上身一色金钮。”见孙二娘如何?

眉横杀气,眼露凶光。辘轴般蠢笨腰肢,棒槌似桑皮手脚,直侵乱发。红裙内斑斓裹肚,黄发边皎洁金钗。钏镯牢笼魔女臂,红衫照映夜叉精。

大家看,这妥妥地一个“狠胖骚女”形象。

武松行走江湖多年,什么场面没见过?见孙二娘这般模样、这般装束,是做什么工作的,心下“十分已经明白了八分”,再见她这般行事,便“自家肚里寻思道”:“这妇人不怀好意了。你看我先耍他”

——此一“耍”字用得极妙,活灵活现地体现了武松对孙二娘的态度。猛汉逢恶女,十分之有趣。

武松又道:“大娘子,你家这酒,好生淡薄。别有甚好的,请我们吃几碗。”

“有些十分香美的好酒,只是浑些。”

“最好,越浑越好吃。”——武松要看这个老娘子的手段,便就坡下驴了。

……孙二娘自忖道:“这个贼配军正是该死,倒要热吃。这药却是发作得快,那厮当是我手里行货。”

孙二娘想吃武松肉,武松想看孙二娘手段,这进程想不快都难。不一会儿,先是两个公人在吃了几个“牛肉”叉烧包——你可别问我,为啥“牛肉”二字要带引号[捂脸]——喝了几碗浑酒后沉睡不醒。这里武松也“直挺挺地在地下”了。

哎呀,这是上道了啊!孙二娘一看,赶紧叫出两个“蠢汉”来抬武松,却见他“似有千百斤重的”,怎么都拖扯不动。

孙二娘有点急眼:“你这鸟男女,只会吃饭吃酒,全没些用,直要老娘亲自动手。这个鸟大汉,却也会戏弄老娘。这等肥胖,好做黄牛肉卖……”说罢,“一面先脱去了绿纱儿,露出两个白晃晃大乳来,解下了红绢裙子,赤膊着便把武松轻轻提将起来。”

这孙二娘能将武松提起来,可见其力量之大了。武松本身也是力大无比,比如他酒后在景阳冈打虎,又比如他之后在孟州牢城营时将几百斤的青石墩轻轻举起。由此可知,武孙二人均属于是“力量型选手”。

就在此时,武松发力,“就势抱住那妇人,把两只手一拘拘将拢来,当胸前拢住 却把两只腿望那妇人下半截只一挟,压在妇人身上”。孙二娘被压在地上,只好求饶:“好汉饶我!”哪里敢挣扎,正如书中诗云:

麻翻打虎人,馒头要发酵。

谁知真英雄,却会恶取笑。

牛肉卖不成,反做杀猪叫。

之后,菜园子张青赶到,认出是打虎英雄武松,才休不战来。

这便是武松第一次遭遇孙二娘“吃肉”,也亏得武松机警才躲过一劫。毫无疑问,无论是孙二娘的打扮,还是行事风格,都给武松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之后,三人交好,孙二娘夫妇也对武松“称赞不已”。

此是第一回,接下来还有第二次,是他在孟州斩杀张都监一家后,出逃至蜈蚣岭时,被孙二娘手下擒获,又差点被其“吃肉”。

孙二娘张青夫妇待武松不薄,特别是孙二娘就更是为武松操心,比如在安排酒食让武松去二龙山落草时,她就指责张青道:“你如何便只这等叫叔叔去,前面定吃人捉了。”

武松道:“阿嫂,你且说我怎地去不得?如何便被人捉了?”

“阿叔,如今官司遍处都有了文书,出三千贯信赏钱,画影图形,明写乡贯年甲,到处张挂。阿叔脸上现今明明地两行金印,走到前路,须赖不过……”

于是,孙二娘送了他一身行者衣服做掩护,这才终使得武松有了一个“行者”的绰号——而拜此“行者”衣装所赐,武松终在杭州六合寺出家,得以善终。

那你说,孙二娘如此为武松操心,有没有那方面的意思呢?

应该有吧?


细细想来,武松一表人才,而其夫张青却生得“三拳骨叉脸儿,微有几根髭髯”,长得实在是不咋地;二乃武松浑身有“千百斤力气”,也和自己相配。是以,即便孙二娘对其有情,恐也是情有可原的吧?怎奈中间还隔着一个张青呢?


武松上二龙山落草不久,张青孙二娘夫妇便也一同来到;再后来,又一并上梁山入伙。想也知道,大家到得一处,必定是大碗吃酒、大口吃肉,感情甚笃。

时光荏苒,梁山招安,北征辽国,南征方腊,战事连连,张青孙二娘夫妇竟也死在了南征方腊之时:

宋江会合卢俊义军马,屯驻在清溪县内。聚集众将,都来请功受赏。整点两处将佐时,长汉郁保四、女将孙二娘,都被杜微飞刀伤死……(第98回)

那你说,武松有没有为孙二娘痛哭流涕呢?

对此,书上没有明讲。但我们仍然可从他对待兄弟施恩的态度上看出来,比如施恩死后,“武松念起旧时恩义,也大哭了一场”。

既然武松能念起施恩“恩义”,那他自然也能念起孙二娘的“恩义”而大哭一场吧?

大家,以为然否。

参考:《水浒传

(网图、侵删)

听雨  ::

听雨 ::

来看评论。

不为古人担忧

[捂脸][呲牙][笑]

饭饭在飘泊

饭饭在飘泊

人情莫过冷暖,你的付出终将回到你的生命里!

孙二娘在《水浒传》里,着装大胆,性情粗犷又细腻的女性。在原著的描写中,孙二娘系一条鲜红生绢裙,擦着胭脂铅粉,敞开胸脯,露出桃红纱主腰,上面一色金钮。孙二娘很讲义气,是梁山上的三名女将之一。

孙二娘是菜园子张青的老婆。夫妻二人在去孟州的道上开的“十字坡人肉包子铺”,是有名的一家黑店。

武松被押解去孟州的路上,经过十字坡,武松识破了孙二娘的计谋,打得孙二娘求饶,三人算是不打不相识,以后的人生道路上,三人互相扶持。

但他们再次见面就是武松血溅鸳鸯楼,在武松落难的时刻,孙二娘和张青伸出援助之手,让武松在家休养几日,给他乔装打扮让他离开。

武松落草之后,邀请二人一起到二龙山,后来和武松一起又上了梁山。孙二娘还是负责开酒店,有了强大的背景,孙二娘的生意顺风顺水,在梁山也是她人生最安逸的时候。

孙二娘和张青跟着宋江南征北战,最后在征战方腊时,为救武松当惨死。

孙二娘和武松纯属兄弟情谊,江湖上多个朋友多条道。

牛奶私房菜

牛奶私房菜

情投意合最好的人?

mandy_dingding

mandy_dingding

情义。

huill_83

huill_83

谢邀!人们阅读《水浒传》原著时,稍微留意便会发现作者给出的“梁山好汉不近女色的论调”。在这一“写作宗旨”下,就不存在男女爱昧关系。孙二娘是母夜叉,开店卖人肉包子。武松在打斗中把她压在身下,是为了教育一下她!他们不打不相识,她仰慕武松,结为讲义气的江湖哥们儿,犹如亲兄弟、成了亲姐弟一般的关系!后来,她为了救武松陷入敌方的竹签阵而亡命。人是有感情的动物,面对为了救助自己而战死的孙二娘!武松岂会无动于衷?……前面的那段相识又结义的“铺垫”,为后来孙二娘为了哥们儿情谊所阵亡而造势,武松怎能不痛哭流涕呢?

题主又提到:“文化小说如何描述的?”这话似乎有点像病句吧?“文化小说”——你是想说“电影文学剧本”吗?还是指“影视文学剧本”?将古典章回小说(特别是四大名著)改编成当今的影视剧本,为拍成影视剧不足为奇。离奇的是,改编者偏要无事生非,为了利益、拍成影视剧(票房价值),硬是有意加进男女爱昧关系……形成吸人眼球的“看点”。所以,特别是某些小青年中,就有人拿现代前卫式思维,像编写小说一般,把剧情引向多一点男欢女爱的镜头,故此,在回答问题或评论中,便一再出现“想看第三张图片”的人,就明显增多。呵呵!这正是改编成影视文学剧本,为了取得拍成影视作品,欲获利益而“戏说”的结果吧。

j-builder

j-builder

真正亲人的离去,武松才会神伤吧!梁山上真正的英雄就那几个,其他不是真流氓就是真土匪,武松和鲁智深早已了然,孙二娘也是少有的真性情,对武松那真是当兄弟,所以武松知道她战死自然伤心!

btmouse

btmouse

孙二娘战死,武松痛哭的原因只有一个,孙二娘是武松的情人,自武松第一次见孙二娘的眼神时足以断定,武松对孙二娘的姿色垂涎三尺,当孙二娘抬头看武松那一刻起就注定他们会有故事…

可以的mami

可以的mami

水浒传》中,孙二娘战死,武松为何痛哭流涕?这样提我想不够准确!应该这样提问:电视剧的《水浒传》中,孙二娘战死,武松为何痛哭流涕?

影视作品要有收视率做保障的,怎样才能提高收视率呢?那就是要吸引大众的眼球!什么题材能吸引大众的眼球呢?爱情是一个永恒的主题!所以有人笑谈《水浒传》就是:三个女人和一百零五个男人的故事”。那么这一段,纯属是编剧的杜撰了。

孙二娘一看就不是善类。眉横杀气,眼露凶光。辘轴般蠢坌腰肢,棒槌似桑皮手脚。厚铺着一层腻粉,遮掩顽皮;浓搽就两晕胭脂,直侵乱发。红裙内斑斓裹肚,黄发边皎洁金钗。钏镯牢笼魔女臂,红衫照映夜叉精。


抛开杜撰不谈,那么小说是怎么交待孙二娘战死的情节呢?其实小说只有一句话说了孙二娘战死,并无武松痛哭流涕这一桥段。

水浒传》中的孙二娘,是母夜叉,"眉横杀气,眼露凶光",人称"梁山妖艳第一",在孟州道十字坡与张青开酒店卖人肉包子,用武松的话说,是"肥的切做馒头馅,瘦的拿走去填河",标准属于"吃人不吐骨头"类型。

图片来源于网络

看看,敢吃吗?

孙二娘和张青夫妇第一次出场是在花和尚鲁智深的口中,但是正式出场确实在谋害武松的故事中。孙二娘和张青是在孟州道上开黑店的,杀人越货,“大树十字坡,客人谁敢那里过?肥的切做馒头馅,瘦的却把去填河。”菜园子张青,原是光明寺种菜的,因为因一点小事,杀了光明寺的和尚,干起了抢劫的行当。后来抢到了孙二娘的父亲山夜叉孙元,被收了女婿,重新学了武艺。在岳父去世后,就和母夜叉孙二娘开起了黑店。“实是只等客商过往,有那入眼的,便把些蒙汗药与他吃了,便死。将大块好肉,切做黄牛肉卖。零碎小肉,做馅子包馒头。小人每日也挑起去村里卖。如此度日。

图片来源于网络

那武松又何许人也?别的不多说了,单看武松的外貌:身躯凛凛,相貌堂堂。一双眼睛射寒星,两弯眉浑如刷漆。胸脯横阔,有万夫难敌之威风。语话轩昂,吐千丈凌云之志气。心雄胆大,似撼天狮子下云端。骨健筋强,如摇地貔貅临座上。如同天上降魔主,真是人间太岁神,浑身上下有千百万斤神力。

前面发掩映齐眉,后面发参差际颈。皂直裰好似乌云遮体,杂色绦如同花蟒缠身。额上界箍儿灿烂,依稀火眼金睛;身间布衲袄斑斓,仿佛铜筋铁骨。戒刀两口,擎来杀气横秋;顶骨百颗,念处悲风满路。啖人罗刹须拱手,护法金刚也皱眉。


这样武松与孙二娘不般配啊!


俗话说的好:“老不看三国,少不看水浒。”三国讲谋,水浒讲义。少了爱情的主题,跟不上我们这个时代吸睛的要求。怎么办?只好改改算了。

一想还是红楼梦伟大啊!过了这些许年,不过时,不用改编吧!它还有个得天独厚的优势:八十回后失传了,给你这样大的空间,那你就加吧。可不是改哟!这门学问叫“红学”。

我是窗韵,更多精彩请关注!

Annie 小妞。

Annie 小妞。

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处

孙二娘之死,武松恸哭落泪,认为原因有四:

一是亲情难舍。武松自幼失去父母,是哥哥含辛茹苦将其养大,武大郎死候,武松第一次落泪,这是失去亲情后触及心灵的痛。武大郎死后,孙二娘对武松的情,情同姐弟,孙二娘的死再无亲人,悲痛万分,所以流泪。

二是知己难得。武松自十字坡遇到孙二娘和张青夫妇,共同结拜,志同道合,生死别离,知音难觅,不免泪奔。是一种人间大爱触动了武松最柔软的心。

三是恩情难报。张清死后,孙二娘随同武松攻打方腊,苦战中舍身救武松而死,情义难再,恩情难报,触动真情,泪如雨下。

四是道义难成。梁山好汉中,武松和鲁智深等是最不赞成宋江的诏安的,攻打方腊,明显是被朝廷利用,昔日英雄众星陨落,所有的梦想都在任人摆布和陷害中破碎。英雄武松的泪,同样是对梁山聚义彻底失败的悲愤之泪。

carollee

carollee

这说明孙,武之间有情缘。

lydia_雅

lydia_雅

在《水浒传》宋江带领梁山好汉征讨方腊一战中,孙二娘战死,当时武松之所以痛哭,我认为有如下几个原因。

1、孙二娘对武松来说是当成了亲人

武松被发配到孟州,路过十字坡差点被开黑店的孙二娘做成肉包子。他们的结识是不打不相识。最后变成了英雄惜英雄,从而结下了深厚的情谊。孙二娘夫妻把武松当成了兄弟,当然武松把孙二娘夫妻也当成了哥嫂!不得不提到的一段故事是,武松在血溅鸳鸯楼以后,逃亡江湖他哪里都没有去,第一目的地就是到孙二娘的十字坡可见感情不是一般。孙二娘为了兄弟武松以后生活安全,给武松一套“行者”服装,从此武松就成为了修行的行者,并且一直到老。从这里可以看出武松对孙二娘的无比信任。

2、刚开始武松跟孙二娘更多的是兄弟义气

武松接受孙二娘的建议装扮成行者身份,逃避追捕,然后投奔了二龙山。武松当时是感激孙二娘夫妻的“雪中送炭”。在很多电视剧版本中都提到,武松和孙二娘的姐弟情深,甚至孙二娘对武松的感情像母子。

3.孙二娘是为救武松才死的

除了武松和孙二娘关系好之外,武松会在孙二娘战死的时候痛哭,还有一个至关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孙二娘是救武松才战死的。当时武松和孙二娘一起在和方腊拼命时,武松遇到了危险,是孙二娘不顾自己的安危,挡下了方腊致命一击,而救下了武松,结果自己却命丧黄泉。这对武松来说是一次巨大的打击,他忍受不了自己敬重的嫂子(姐姐)为了自己而死,所以才会痛哭流涕!

综上所述,孙二娘对武松来说不仅仅是拜把子的哥嫂也是亲人,他的痛哭不仅仅是心痛也是愧疚,朋友你认为我说的对吗?

ASKASK

ASKASK

孙二娘是武松的恩人!

Miss Tramp

Miss Tramp

  • 0
    经验
  • 0
    粉丝
  • 0
    关注
微信公众号 微信客服号 APP下载 返回顶部
顾文姬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描关注

顾文姬微信客服号

微信扫描加好友

顾文姬app下载

扫描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