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列为世界第一名著的《战争与和平》与《红楼梦》相比,哪个文学成就最高?

jgd
拿战争与和平与红楼梦相提并论,比文学成就?托尔斯泰还没这个脸。

eaudemiumiu
战争与和平


hazeleyes
这个问题很难回答。
如果一定要说哪个文学成就最高,取个巧,可以这样回答:从感情角度来说,当然是《红楼梦》更高一些;但从理智角度来讲,《战争与和平》要高一些。
《战争与和平》与《红楼梦》都是世界小说之林中处于金字塔塔尖的优秀小说,真正是很难说第一第二。
相对于中国读者来讲,更熟悉《红楼梦》,也更喜欢《红楼梦》,对《红楼梦》里的林林总总的人物形象、人物关系可谓家喻户晓,研究《红楼梦》的专业学者和业余学者不计其数,研究《红楼梦》而出版的学术专著汗牛充栋。这是因为《红楼梦》的根在中国,在人民心中。
但《战争与和平》不一样,它是俄国大文学家托尔斯泰创作的,其人物之众多、波澜之壮阔、气势之雄伟、矛盾之复杂,举世难匹。但它终究是外国人所写,再经翻译,在阅读习惯上就差了《红楼梦》一截,所以它在中国境内的阅读量是远远不能与《红楼梦》相比的。《战争与和平》的读者群是比较固定的,一般是大学老师、大学生,它的名气也是由这些高学历的人给炒起来的。绝大多数国人是并不知道《战争与和平》这个作品的,更不知道作品写的是什么,有哪些人物。
但放到全世界的范围来看,却是知道《战争与和平》的人可能要比知道《红楼梦》的人要多,也更有名。这可能与《红楼梦》的很难翻译好有关。要把《红楼梦》翻译得原汁原味,那几乎是不可能的。《红楼梦》里那种半文半白、大量古典诗词的语言,哪里能翻译成外国文字?甚至连《红楼梦》这个小说题名都很难翻译,想要把这个题名的意思准确翻译出来。像有的翻译成”the dream of red building",一看,好像没问题,二看,好像有点不对,再看,这哪是《红楼梦》的标题呀,只是取其形,实在无其意呀。
我们现在很多人说中国小说走不出国门,很难在世界上斩获大奖,尤其像诺贝尔文学奖。这不能怪中国小说家,其实中国小说毫不逊色于外国小说。但实在是中国小说翻译成西方文字太难把握了,翻译过去的中国小说都变味了,造成阅读困境。再加上国情不一样,理解中国小说的语境也很难把握。


心的心
这两部文学巨作都是那个时代的产物,你了解那个时代的社会热点问题吗?离开了时代人们关心的核心问题就很难判断其水平,知道这是文学史上的皎皎者就可了也知道记住作者是曹雪芹和托尔斯太就不错了,已名流千古了。争不出高低的⋯。

yingbao
哪部作品文学成就高,主要取决于哪部作品刻画的有血有肉、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多,这是个根本。《红楼梦》一书中有名有姓的人就有四百多个,主要人物就不用说了,个个都有家喻户晓的知名度,每个人是什么样的人,一想起名字就如见其形、如闻其声,就好像他们都是活生生的存在。
即使是次要人物,出场不多,寥寥几笔,也刻画的个性鲜明,呼之欲出。如赖大、小红之流,也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而西方的文学作品,往往一本书就一两个主人公,三五个次要人物,这就已经输了。可惜我们中国现当代作家,自从接触了西方文学,就把中国的文学传统给丢了,于是中国文学就失去了厚重。
从写作手法来说,中国文学刻画细腻,含蓄,人物是动的,活的,哪怕是细微的心理变化,也会通过动作或神态来表现。不像西方文学那样大段的内心独白。读《红楼梦》或中国其它优秀文学作品,作品中人物的性格和人品,读者都是从人物的行动中感受到的。而西方作品,作家会一再跳出来说:多么善良可爱勇敢的××啊!可是也许我们从作品中完全没有感受到主人公是个这样的人。



彼时烟花
废话,当然是《红楼梦》。当然我可能自吹自擂,撇开政治立场,我觉得当属红楼梦。很多人看不起自己的古典文学,开口一定要来几句外国诗人的诗句,忘却自己中国人黄皮肤的外表。而外国学者对中国文化浅薄认知,所以中国文学在世界文坛没有什么存在话语。另外这两部著作无可对比性,所以不深入分析。


猪猪一家在旅途
在中国我们都认为红楼梦最经典,在国际上肯定是战争与和平,文化差异导致的结果。

不二的生活
第一,是哪一个把《战争与和平》列为世界第一名著?
第二,本人以前曾硬着头皮看完了《战争与和平》前三册,但第四册实在看不下去了,那还是文学作品吗?如果认为第四册还是文学作品,只能说有点变态!
第三,虽然硬着头皮看了《战争与和平》前三册,第四册看了几十页,但至今连一个人物、一个情节都记不起。与其如此吹捧《战争与和平》,还不如吹捧《复活》,因为我至少还记得主人公聂赫留朵夫(其他人物、情节完全记不得了)。而《红楼梦》则看了无数遍,常看常新,各种人物、各种细节如在目前,其实不要说看很多遍,就是只看一遍就难以忘怀。称《红楼梦》为百科全书实在不为过分,而这部百科全书式的小说却是艺术性的,不是论文,不是词典。例如写园林,把《红楼梦》写的大观园与《巴黎圣母院》写的巴黎圣母院比一比吧,相信读《巴黎圣母院》的读者基本上都是直接翻过去,实在难以卒读,《红楼梦》则不但描写了大观园,而且各种人物性格跃然于纸上,园林之优美,联额(对联、匾额)之隽永,人物之鲜活,实在找不出第二例!
第四,不说了,因为《红楼梦》是说不尽的!

城南
《红楼梦》只有言论不自由的时代才捧为宝。人人皆以破解谜题的心态去读这本书,恰恰是最大的讽刺。以此为荣者更是莫名其妙,除了舞文弄墨,对人类社会的进步推动为0。红楼梦是一部被学者肆意拔高的著作,根本不该入选四大名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