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有很多人,即使是当我们的国家处在危急的情况下,他们也要借这个机会来发财。那么像这样的人,他们往往都是被很多人的所唾弃的,而他们之所以会这么做,完全都是因为他们那一颗向往利益的心。
说到发国难财的人,在历史上还真不少,现在我们来一一看一看他们的“厉害”之处。
一、中央银行总裁孔祥熙
以1亿元作为基金为解决通胀而发行“同盟胜利美金公债”,中央银行总裁孔祥熙累计贪污1150余万美元,国库局的同人更是中饱私囊获利颇丰。
1942年,抗日战争进入第5个年头,也到了最艰难的阶段。国民政府为解决日益膨胀的财政需要,用美国对华5亿贷款中的1亿元作为基金,在西南、西北地区发行“同盟胜利美金公债”,每元折合国币20元。人民以国币购买,待抗战胜利后兑还美元。
公债虽有美金作底,但各地人民均采取多购不如少购,少购不如不购的消极态度,发行情况并不好。自1942年开始发行至1943年秋末,全国实际售出仅仅4300万美元,竟然还不到预定计划的一半,且一度竟然跌破发行价。已购之人也不很相信将来会兑还美金,因此大多在购得后即转手求脱。在黑市上,美券一元仅值国币17~18元。
但是,其后由于通货膨胀,国币贬值,美券的价值逐渐提升,由美券一元可值国币30元发展至可值273元。
由于美券价格持续上涨,身为行政院副院长、财政部部长和中央银行总裁的孔祥熙,于1943年10月9日致函蒋介石,以“顾全政府之信誉”,“如不筹维办法,将来再请援助恐有妨碍”为由,申请于10月15日结束美金公债的发售。各地尚未售出的美券,全数由中央银行业务局购进,上缴国库。
在孔祥熙担任中央银行总裁任内的美金公债案上,累计贪污1150余万美元。
此外宋氏家族更是借机大发国难财。1983年美国公开了联邦调查局1943年关于中国使用美国贷款的调查报告,其中这样写道:“宋氏家族对中国经济具有极大的影响力,他们对金钱的欲望更超过对政治的欲望,美国5亿美元贷款中相当一部分已经装入了宋氏家族的腰包。”
二、红顶商人胡雪岩
左宗棠平定西北回乱收复新疆的时候,军费紧缺,红顶商人胡雪岩大大发了一笔国难财,“在1867年和1868年这两年期间,左宗棠通过胡雪岩向外国银行先后进行了两次贷款,第一次贷款120万两,贷款期限为六个月,月息一分三厘;第二次贷款100万两,期限十个月,月息同样为一分三厘。总理衙门曾经发红头文件点名批评,认为胡雪岩的贷款利率太高。 第三次贷款迟迟不批跟前两次的高利率也有直接关系。
左宗棠是个绝顶聪明的人,袁保恒的话是在暗示他,贷款有问题,……袁保恒怀疑胡雪岩在代理洋贷款的过程中会干出中饱私囊、发国难财的勾当。事实上,左宗棠也早就意识到问题的存在。……胡雪岩是个精明的商人。他打着西征的旗号,每次都能筹借到百万两之巨,可是他并不急于将巨款送到西北,而是“藉官款周转,开设阜康钱肆”,左宗棠筹借的银两越多,胡雪岩的钱庄生意搞得越大,’其子店遍于南北,富名震乎内外。’胡雪岩简直就是大清帝国版的巨富陶朱公。
左宗棠在西北等银子等得望眼欲穿,胡雪岩却将大笔银子放在自己的钱庄腾挪,这令当时上海滩的很多商人羡慕不已,因为“官商寄顿赀财,动辄巨万”。在大清帝国的商人里,也只有一品封典的胡雪岩能够将西征军的巨额军费存在钱庄,有了军费作保,那些王公大臣们自然也安心地纷纷将家资存于胡雪岩的钱庄生财,如此声势在大清帝国的商人中绝无仅有。
三、西汉富豪无盐氏。
汉景帝年间,震惊天下的“七国之乱”爆发,吴楚等七大诸侯国纠集五十万大军悍然作乱,战火直烧睢阳前线。留守长安的各位贵族军将们,也受命为国出征,可钱粮却成了大难题,无奈只能向长安的高利贷商人开口借。不想这些平日里贵族们瞧不上眼的商贾们,这次却各个大咧咧摆谱,冷冰冰回答两字:不借!
为何不借?正如司马迁《史记》里一句话:“以关东成败未决,皆不肯借。”好听点叫“胜败未决”,直白点说,汉王朝能不能挺住都不一定,所以各个捏紧钱包,哪怕“利息”已飙升到十倍,却还是冷眼旁观。关键时刻,商人无盐氏慨然站出:这钱,我借!
身为一位睿智的商人,先前并不显山露水的无盐氏,这次却仔细评估了这场战争。终于在此时汉王朝焦头烂额的情势下,坚定做出汉朝必胜的判断,接着一口气“出千金借贷”,几乎赌上全部身家。三个月后汉军大获全胜,漂亮扫平叛乱诸侯,奠定强力中央集权,为多年后反击匈奴打下基础。接着爽快买单,无盐氏回收十倍厚利,一跃成为关中首富。
造就这奇迹的,是无盐氏精准的投资眼光,更是蒸蒸日上的汉帝国,黄金般珍贵的大国诚信!
四、南宋诈骗团伙假赵孟桂
在南宋德祐二年,元王朝南下攻打南宋,南宋这次怎么巴结元朝,元朝都不肯买账,即使下跪了人家也无动于衷。后来有个很神秘的官员给太后献了一计,说元朝宰相有个红颜知己叫做赵孟桂,只要把她哄高兴了,让她在宰相面前吹吹枕头风,问题不是都解决了吗。太后一听,非常赞同这个说法,于是想拿钱砸呗。
于是筹措了一大笔的金银珠宝,又给了使臣一笔小费,这个使臣拿着小费在南宋和元朝之间来来回回跑了好几趟,每一趟回来也都给太后带来了好消息,于是太后继续给珠宝,时辰继续跑,最后这个时辰竟然跑没了。
最后南宋拖家带口满朝亲贵全部成了俘虏,而那个赵孟桂,人家根本就没有收到过太后的任何东西,也不是什么红颜知己,这一切都是那个使臣的骗局,可怜的南宋,竟然在亡国之前,还被人狠狠的敲诈了一笔。
结语
诚然现在有很多的人,他们都把利益放在自己的优先地位。有的人他们为了能够赚取自己的利益,往往都会不择手段,甚至是当国家处于危难的情况下,他们也会不择手段。但是像这样的人,他们还配称为国人吗?当我们都在为自己的国家祝福呐喊加油的时候,他们却在拖我们的后腿。当国家繁盛的时候,没有看见他们为自己的国家贡献一份力量,是当国家落寞时,他们落脚下石的功夫,确实很厉害。
“天下熙熙皆利枉往,天下攘攘皆利来”所以有的人他们会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抛弃自己的那一颗道德心以及爱国心。就像是在这次的疫情当中,也有很多的商人他们把口罩卖出一个五、六元的天价,那这岂不是在发一笔国难财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