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文姬
  • 首页
  • 古诗文库
  • 成语大全
  1. 顾文姬
  2. 专题

中国的科幻小说简单介绍

提到的作品
[科幻小说]吞噬星空

[科幻]吞噬星空

星空中。 “这颗星球,通体土黄色,没有任何生命存在,直径21000公里,咦,竟然蕴含‘星泪金’矿脉,真是天助我也,将这颗星球吞噬掉后,我的实力应该能恢复到受伤前的80%。”脸色苍白的罗峰盘膝坐...

我吃西红柿

[作品小说]人工智能

[作品]人工智能

国家人工智能战略行动抓手

腾讯研究院

[作品小说]星际穿越

[作品]星际穿越

没看过这本书,别说你懂《星际穿越》!天体物理学巨擘基普·索恩写给所有人的天文学通识读本,媲美霍金《时间简史》的又一里程碑式著作!好莱坞顶级导演克里斯托弗•诺兰、欧阳自远等3大院士、李淼、魏坤琳(Dr....

基普·索恩

[作品小说]盗梦空间

[作品]盗梦空间

2010年11月第1版

克里斯托弗·诺兰

[作品小说]沙丘

[作品]沙丘

第一部

弗兰克·赫伯特

[作品小说]科幻世界

[作品]科幻世界

科幻是高科技时代的专属文化语言,科幻类期刊、图书则是畅销书目上的重要部分。作为国内科幻业界的主力军,科幻世界杂志社一直致力于中国科幻文化市场的培育,每年一度的中国科幻银河奖征文催生出大批优秀科幻作家和...

[作品小说]地底旅行

[作品]地底旅行

地底旅行 脾气古怪的博士根据密码, 与侄子展开惊’险的地底旅行,活 生生的太古植物、原始人、电气 性光线等构成了玄奇的地底世界, 在古代海兽的围困下,历经九死 一生,才得以返回地面。

儒勒·凡尔纳

[作品小说]科幻编年史

[作品]科幻编年史

银河系伟大科幻作品视觉宝典

盖伊·哈雷

[作品小说]上海堡垒

[作品]上海堡垒

Earthbound

江南

[作品小说]宇宙

[作品]宇宙

从地球到宇宙边缘的旅行

尼古拉斯·奇塔姆

[作品小说]猫城记

[作品]猫城记

合理的活着,哪怕是十天半个月呢,我便只活十天半个月也好; 半死的活着,就是能活一万八千年我也不甘心干。 =============================================== ...

老舍

[作品小说]小灵通漫游未来

[作品]小灵通漫游未来

这是一部科学幻想小说。作者在这部前后长达四十年所写的作品中,塑造了眼明心亮的小记者小灵通的可爱形象。作品通过小灵通三度漫游未来的种种见闻,多角度、全方位、生动有趣地展示了未来的美好景象。

叶永烈

[作品小说]侏罗纪公园

[作品]侏罗纪公园

《侏罗纪公园》主要内容:亲爱的小朋友们,你们喜欢穿越迷宫,探索秘密吗?如果是的话那就快快打开这本充满无数神秘迷宫的书吧。这是一套专门为3-5岁的小朋友们编写的益智丛书,其精美的插图,精练的故事,精心设...

郅红

[作品小说]飞出地球去

[作品]飞出地球去

《飞出地球去》的主要内容是:初版于1957年的此书第一次向当代中国人展示了一个生活在地球上的人就像爬在皮球上的一只蚂蚁,当我第一次读到它,以为是一部翻译作品,因为它的生动和激情是我从未在中国的科学文艺...

郑文光

[作品小说]史前世界

[作品]史前世界

你知道——地球生命是怎样起源的?恐龙为什么会消失?鸟是怎样学会飞的?最早的人类是怎样生活的? 本书将带你进入恐龙的世界,探索史前的海洋,追踪人类的起源清晰、简洁的语言阐述科学概念;精美的图画再现史前动...

郎丰梅

[作品小说]海姑娘洛丽

[作品]海姑娘洛丽

《郑文光科幻小说:海姑娘洛丽科幻小说》被选入“中国儿童文学丛书”第二辑,其中收有“太平洋人”、“海姑娘洛丽”、“地球的镜像”、“孔雀蓝色的蝴蝶”四篇作品。故事大都以宇宙航行、海底探险、地质考察为题材。

郑文光

[作品小说]球状闪电

[作品]球状闪电

在某个离奇的雨夜,一颗球状闪电闯进了少年的视野。它的啸叫低沉中透着尖利,像是一个鬼魂在太古的荒原上吹着埙。当鬼魂奏完乐曲,球状闪电在一瞬间将少年的父母化为灰烬,而他们身下板凳却是奇迹般的冰凉。 这一夜...

刘慈欣

[作品小说]地球

[作品]地球

本书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地球,了解大陆、气候、山脉和海洋,还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我们的星球,学习如何保护我们的星球……

约翰・贝波

[作品小说]战神的后裔

[作品]战神的后裔

《战神的后裔》内容简介:这些佳作的共同特点,一是不只局限于对科学知识的阐述,而是注重弘扬科学精神,宣传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二是通俗易懂,引人入胜,做到了科学性、可读性、趣味性的统一。作家们娓娓动听的叙...

郑文光

[作品小说]海龟传奇

[作品]海龟传奇

中国儿童文学名著,ISBN:9787504836502,作者:郑文光 著

郑文光

[作品小说]智慧树

[作品]智慧树

《智慧树》分六卷:一卷了解自我;二卷生活的法则;三卷爱的艺术;卷四道德修炼;卷五为人处世;卷六成功的要素。

巴尔塔沙·葛拉西安

[作品小说]蓝血人

[作品]蓝血人

日本最有前途的女滑雪选手草田芳子,忽然自山坡上跌下,被卫斯理救了她。她声称意外是由于她看到幻象:一个男子的手背在树枝上擦伤了,而流出的血竟是蓝色的。 草田芳子的经历,勾起了卫斯理遥远的回忆。他在大学时...

卫斯理

[作品小说]命运夜总会

[作品]命运夜总会

郑文光

[作品小说]人民文学

[作品]人民文学

《人民文学》是中国一流纯文学月刊,你可以这么认为——它基本上代表了中国文学的最高水准,是同类刊物的权威。 《人民文学》由中国作家协会主办,以小说为主,包括散文、诗歌及纪实文学。特别是它刊发的中篇小说...

[作品小说]新观察

[作品]新观察

如何透过冷冰冰的教育数据发现教育的生动性,引发人们的感性认识和理性思考?本书对近两年发生的教育事件进行透析。看似无严的逻辑体系,却在很大程上彰显出教育发展的生动性和偶然性,希望能给读者提供观察中国教育...

胡卫,张继玺

[作品小说]飞向人马座

[作品]飞向人马座

《百年百部中国儿童文学经典书系》是对已经过去的20世纪初叶以来中国儿童文学现代化进程的百年回顾、梳理和总结,用以承前启示,借鉴历史,促进新世纪儿童文学的发展繁荣。经典性、权威性、可读性和开放性是本丛书...

郑文光

[作品小说]珊瑚岛上的死光

[作品]珊瑚岛上的死光

我国的科学家和科普作家长期以来在科普园地中辛勤耕耘,倾注了大量的精力和心血,创造了许多科普读物。《中国科普佳作精选》所收入的作品,正是其中的佼佼者。这些佳作的共同特点一是不只局限于对科学知识的阐述,而...

童恩正

[作品小说]中国天文学源流

[作品]中国天文学源流

中國天文學源流,ISBN:9789577392718,作者:鄭文光

郑文光

[作品小说]黑客帝国

[作品]黑客帝国

《黑客帝国:尼奥之路》内容简介:精华三部曲同时现身游戏世界,经典场景一网打尽!新结局新感受由你立定,展现一个全新的骇客帝国世界观!经典武打招式,十八般兵器尽显神威!RPG式的能力提升改变你的NEO,创...

机械工业出版社

[作品小说]十五小豪杰

[作品]十五小豪杰

张自强

[作品小说]中国历史上的宇宙理论

[作品]中国历史上的宇宙理论

郑文光

[作品小说]三体

[作品]三体

文化大革命如火如荼进行的同时。军方探寻外星文明的绝秘计划“红岸工程”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但在按下发射键的那一刻,历经劫难的叶文洁没有意识到,她彻底改变了人类的命运。地球文明向宇宙发出的第一声啼鸣,以太阳...

刘慈欣

[作品小说]太阳探险记

[作品]太阳探险记

郑文光

[作品小说]海豚之神

[作品]海豚之神

生物科学家发明了翻译海豚思维的仪器,并借此对海豚展开研究。当研究所里新运到一头壮硕的大黑海豚的时候,一头已被研究多时,并且可以初步与人类进行交流的海豚『阿聪』对它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当阿聪问研究人员这头...

郑文光

[作品小说]神翼

[作品]神翼

小说《神翼》为著名科幻作家郑文光的著作,出版与1982年。曾获得第二届宋庆龄儿童文学奖。

郑文光

[科幻小说]星际骷髅兵

[科幻]星际骷髅兵

机甲骑士纵横星际的激战岁月,渴望翱翔天际的少年,无意中闯进了封闭五千年的亡灵世界! 宇宙时代的最后一名亡灵战士,即将面对莽莽星空,无尽征途.

张大牛

[科幻小说]天元突破

[科幻]天元突破

我不是要把天打破,只想知道天的外面究竟是什么地方——赵星狼!即使银河倾泻,也不能浇灭我心中的一团火——张大牛!点击本书,一股淫荡之气扑面而来,然而细细品味之下,淫贱中潜藏的是无限热血和激情,这是一部为...

张大牛

忘了飞

中国科幻之父

我国著名科幻作家郑文光先生(1929-2003),是我国最重要和最优秀的科幻作家之一,早在20世纪50年代他就开始创作发表科幻小说,成为当时著名的科幻作者。在20世纪80年代初的中国第二次科幻浪潮中他重返科幻文坛,发表了一系列优秀作品并创作了中国科幻史上里程碑式的长篇小说《飞向人马座》。郑文光于1998年获得中国科幻终身成就奖。

郑文光,1929年生于越南。1954年开始发表科幻小说。1983年因患脑血栓停止创作。主要作品有火星建设者、猴王乌呼鲁,中篇《飞向人马座》、《命运夜总会》,长篇《神翼》《战神的后裔》等。另有学术著作康德星云说的哲学意义、中国古天文学源流,翻译作品《宇宙》、《地球》等。曾任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研究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世界科幻小说协会会员。

郑文光是出生在越南海防的华侨,解放初回国。郑文光受过系统的天文学教育,象当时的很多科幻作者一样,学术研究是他的主业。郑文光自幼喜文,十一岁就在越南的侨光报上发表作品。这样的经历使郑文光具有超过一般自然科学家,甚至超过一般科普作家的功底。

郑文光走上科幻小说创作之路,是必然也是偶然。1954年,他作为专职科普工作者,发现少年对枯燥的科学知识不感兴趣,因此,他突发奇想,要把谜一样的天文学和诗一般的文学结合在一起。当时,国外新型的科幻小说还没有译进中国,甚至连科幻小说是什么,大家也不清楚。于是,就有了郑文光的第一篇科幻小说从地球到火星,这也是中国大陆的第一篇科幻小说。1954年,郑文光在 中国少年报上发表了新中国第一篇科幻小说从地球到火星,成为中国科幻第一次高潮到来的标志。从地球到火星是一个短篇。讲的是三个中国少年渴望宇航探险,偷开出一只飞船前往火星的故事。虽然篇幅不长,情节也不复杂,但却是新中国第一篇人物、情节俱全的科幻小说。郑文光也没想到,这篇作品在中国少年报刊出之后,竟引发了北京地区火星观测热潮,人们在建国门的古观象台上排起长龙看火星。郑文光被深深感动了,也被激励着。从此,创作科幻小说成了他生命的一部分,欲罢不能。

此后的一段时间里,郑文光又发表了几个短篇,以1957年发表的火星建设者为最成熟。该文曾获莫斯科世界青年联欢节大奖。是中国第一篇获国际大奖的科幻小说。火星建设者采用了当时科幻文学作品中少有的悲剧写法,讲的是在共产主义大同世界里,人类开始在火星上建设基地,虽经多般艰苦奋斗,仍然由于当地细菌的侵染而功亏一匮。

但郑文光的创作并非一帆风顺,在50年代,不少人认为写什么科幻小说是“不务正业”、“歪门邪道”,还有的指责郑文光没有坚持批判现实主义的文学立场,是搞“唯心主义”。郑文光的创作进入了艰难时期。直到今天,郑文光还心有余悸的认为,当时的不被理解是他创作中最感苦恼的事。

郑文光的艰难完全是一个拓荒者的艰难,但他坚持了下来,他坚信他的作品是有价值和意义的。不但坚持创作,他还开始了对科幻小说理论上的探讨。这其中,他经历了一个非常痛苦和复杂的漫长过程,他曾试图在作品中尽量多地“放入”科学知识,但最后,他越来越明确认识到,科幻小说也是小说,遵从小说(也即文学创作)的一切规律,它姓“文”不姓“科”,当然,也不能排除其中的科学内容。所以,郑文光对科幻小说总的看法是“洋为中用、幻为实用”;科幻是“舶来品”,有个民族化的问题;科幻又应该用科学的幻想(而不是神话)结合现实,反映现实。

值得注意的是,郑文光于1958年在读书日报上发表了一篇名为谈谈科幻小说的文章。该文几乎谈到了科幻文学的所有基本理论问题,如科幻小说的文学本质、科幻小说对古代神话的继承关系、科幻作品中的科学如何与真实的科学相区别,等等。自此以后四十多年,在这些基本理论问题上,中国科幻界竟再无大的突破,而只是一直就这些问题与不了解科幻艺术的外界舆论反复争辨。其理论探索的停滞颇为可叹。

一九七六年春,在文化大革命尚未结束的年月里,叶永烈发表了十年动乱后期第一篇科幻小说石油蛋白,标志着中国科幻在大陆掀起第二次高潮。这次科幻高潮实际上就是上一次高潮的延续。被称为“中国科幻小说之父”的郑文光在这次高潮中又创下了一个新纪录:1979年出版了新中国第一部长篇科幻小说《飞向人马座》。该作品延续了从地球到火星的“事故加冒险”的故事框架。但场面更为宏大,人物更多,刻划上也更出色。当然,作品里的宇航距离也更远。

郑文光是我国著名的科幻作家,他自从撰写了新中国第一篇科幻小说以来,总共发表有100万字的科幻作品。 大家都知道,描写复活恐龙的《侏罗纪公园》是1993年美国最受欢迎的科幻影片,可郑文光先生不但也曾写有科幻短篇侏罗纪,而且早在1980年就写过一篇复活古生物的科幻小说——《史前世界》。史前世界:地球形成以前宇宙是怎么一个世界呢?人类还没出现的地球又是怎么样的呢?郑之光在这篇科幻中充分的想像,大胆的创新,把我们带入那浩如烟海的宇宙。其中,作者充分利用一些众所周知的典型,使得小说具有特色。

《海豚之神》是郑之光科幻小说的又一代表作。小说描绘了一场人兽奇像的景面。主人公兽石和胡云霸同海豚“阿聪”交上了朋友,借助阿聪,他们得以看到海 底世界的生活,他们更深深为海豚之神的精神所感动。看来动物的感情不比人少。

海姑娘洛丽(科幻小说)本书是中国儿童文学丛书中的《海姑娘洛丽》,是一种科幻小说,主要构思了太平洋人、海姑娘洛丽、地球的镜像、孔雀蓝色的蝴蝶等故事。 本书体裁新颖独特,故事情节生动曲折,构思巧妙,带你进入一个未知的境地。

《海龟传奇》本书是中国儿童文学名著系列丛书之一,由三个故事组成。根据儿童的阅读水平和思维能力,侧重本书的可读性和趣味性。全书力求情节连贯、流畅,生动有趣,寓教于乐。书中并配有精美的插图,标注拼音,让孩子在阅读时产生兴趣。

郑文光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研究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世界科幻协会会员等职务。

原贴:中国科幻之父是谁?

逆时针

小时候没有听过,看过实在遗憾。

原贴:中国科幻之父是谁?

key814

中国科幻之父__郑文光

原贴:中国科幻之父是谁?

tuzifly

大小:750*562 - 238k

b14f45f142514d51b07ec5f0

大小:800*608 - 183k

a42fb7f41472bb61720eec10

大小:1000*749 - 375k

37350803d2dbe4c5e950cd18

大小:800*600 - 81k

51170e52aa06a55b367abe17

大小:1280*540 - 125k

34846a3cdba97a807d1e71f4

大小:1280*540 - 285k

19fe0c1262556e3cca80c4fe

大小:1089*734 - 229k

8e8d3e0921fc627cb1351d13

大小:1024*432 - 78k

c573202ca335f67a1f3089f5

大小:596*477 - 73k

导航者2

大小:369*757 - 89k

导航者

大小:617*668 - 96k

巨石 Rok

大小:476*448 - 40k

惊惧战舰,Terror Ship

大小:485*396 - 40k

杀戮级巡洋舰,Kill Krooz...

大小:659*635 - 82k

星际古巨圾

大小:786*246 - 68k

57_171_e425ff00fa3fb63

大小:794*220 - 56k

57_171_f04cc5ab28173b1

大小:802*298 - 68k

57_171_e5b7f9a3c5495e0

大小:806*218 - 48k

57_171_de2eb1acece32c1

大小:792*214 - 46k

57_171_bea2d5629d00431

大小:792*212 - 49k

57_171_29354d2418cbb8a

大小:786*266 - 75k

57_171_6593b88613e7ed9

大小:804*218 - 42k

57_171_889f3a6875a1d34

大小:786*218 - 51k

57_171_501e2517ae2d702

战锤40k星海巨舰,百度贴吧中有图及详细介绍。希望作者写作成功。(本人很喜欢看科幻)

原贴:求科幻小说或科幻片中的各种星际战舰介绍(我写小说)

ShadowK

科幻小说预言家,科幻小说之父,领先时代一个世纪的人!

原贴:中国科幻之父是谁?

scent77

中国科幻之父 我国著名科幻作家郑文光先生(1929-2003),是我国最重要和最优秀的科幻作家之一,早在20世纪50年代他就开始创作发表科幻小说,成为当时著名的科幻作者。在20世纪80年代初的中国第二次科幻浪潮中他重返科幻文坛,发表了一系列优秀作品并创作了中国科幻史上里程碑式的长篇小说《飞向人马座》。郑文光于1998年获得中国科幻终身成就奖。 郑文光,1929年生于越南。1954年开始发表科幻小说。1983年因患脑血栓停止创作。主要作品有火星建设者、猴王乌呼鲁,中篇《飞向人马座》、《命运夜总会》,长篇《神翼》《战神的后裔》等。另有学术著作康德星云说的哲学意义、中国古天文学源流,

原贴:中国科幻之父是谁?

纯人纯世界

中国科幻之父郑文光

原贴:中国科幻之父是谁?

凌云露

中国科幻四大掌门 星移斗转、物是人非。现在这代科幻迷的记忆里,郑文光、童恩正、金涛、肖建亨等名字已经恍如隔世。稍后领数年之风骚的姜云生、吴岩、何宏伟等人的作品也有如雾里看花。今天,一批崭新的名字构筑了九十年代中国科幻的光辉。    而这些作者中间,王晋康、绿杨、韩松、星河四位无疑最为耀目。他们不仅作品水平堪称典范,而且风格各异,恰好代表着科幻创作的四个基本方向。现一一推介如下。 是有以上这个说法, 可居然连刘慈欣都没有, 也太没代表性了吧。

原贴:中国科幻四大金刚

☆雪域战神☆

可以根据中国的传统文化来寻找自己的命题,这样就会有一个好的结果。

原贴:中国科幻如何寻找中国命题?

Pinknancy

中国的科幻如果要找中国命题的话,这个很简单,可以直接参考一下刘慈欣的小说。要体现出中国人的那种团结,最容易区分一部小说,是中国的还是西方的,就是看看你价值观,如果是个人英雄主义的话,那不用说肯定是西方的,如果是集体的话,那就是中国的。

原贴:中国科幻如何寻找中国命题?

Leo有点冷

我个人认为可以从上下五千年的中华文化着手,中国文化底蕴深厚,将历史文化与科幻结合一定很精彩。

原贴:中国科幻如何寻找中国命题?

emmaisgood

谢邀。问题的前半段有争议,不过说《三体》是现代意义上的硬科幻倒没什么问题。一部小说能称为硬科幻,至少具备两个条件。

第一,不过分回避技术细节,描述尽量符合现实逻辑,必须符合内设逻辑。《三体》关于三体系统的描写,就是沿用了现实中的三体数学模型。

第二,推进故事情节的主要是技术元素。掩体计划基于当时的航天科技(无光速飞行技术),无线/无限能源来自已经到瓶颈的可控核聚变(量子力学仍被智子封锁),AI谋杀案差点干掉主角……

即使是程心优柔寡断将两个世界推入地狱的情节,大刘也尽量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来描写,而不过分强调个人感受。

但题主也看到了,两个条件并非严谨精确,有些小说就是没法归类。早期的硬科幻小说确实很好区分,作者通常是技术痴迷者,深信科技决定一切。

但这样的小说,显然不能满足书评人。有些批评家认为,硬科幻是反艺术,与文学不沾边。

于是,现在的硬科幻多少涉及人文要素。如果人文要素进一步增多,再隐藏技术细节,就成了软科幻。

但多与少的边界在哪里?没人能说清楚。

原贴:《三体》是第一本现代意义上的(中国)硬科幻小说!硬科幻到底是什么?

kathy_

硬科幻是事件大于人物,软科幻是人物大于事件。读完小说你认为事件在发生,人物只是在经历过程,这小说就比较“硬”。而如果读完你觉得这些人物好厉害,还可以改变更多事件,那小说就比较“软”。类似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或者客观主观的区别。

原贴:《三体》是第一本现代意义上的(中国)硬科幻小说!硬科幻到底是什么?

Cam要做居里夫人

作品必须基于已有科学理论,在此基础上做出合理的发展想像。

原贴:《三体》是第一本现代意义上的(中国)硬科幻小说!硬科幻到底是什么?

我爱香草味

个人感觉《三体》不完全是一部“硬科幻”,非要说它是“硬科幻”有点委屈它的地位,它有着明显的软硬结合的特点,不仅有“硬科学”作为理论基础,更多地是哲学,社会学,逻辑学夹杂其中,文笔充满童心与作者自己天马行空的想象,在世界科幻作品中都算得上独树一帜。真的要作为“硬科幻”确实有点牵强,但这些都不影响《三体》是一部史诗级中国科幻作品这一评价。

《三体》简介

《三体》是刘慈欣创作的系列长篇科幻小说,由《三体》、三体Ⅱ·黑暗森林、三体Ⅲ·死神永生组成,第一部于2006年5月起在《科幻世界》杂志上连载,第二部于2008年5月首次出版,第三部则于2010年11月出版。作品讲述了地球人类文明和三体文明的信息交流、生死搏杀及两个文明在宇宙中的兴衰历程。其第一部经过刘宇昆翻译后获得了第73届雨果奖最佳长篇小说奖。



硬科幻定义

以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天文学、心理学、医学等“硬科学”为基础的,以严格技术推演和发展道路预测,以描写极其可能实现的新技术新发明给人类社会带来影响的科幻作品称为硬科幻。与之对应的有软科幻。有科幻界人士也曾试图重置这个定义:硬科幻是以科技或科学猜想推动情节的。



笔者观点

名著之所以是名著,在于故事的恢宏结构,人物的细腻刻画,不只是中国三国和西游记,红楼梦等,国外如权游,钢铁是怎样练成的,哈利波特等也都是。

这些小说都有一个宏伟的故事背景,外加中间人物的刻画,能让人遐想连篇,仿佛身临其境。而三体作者事实上除了文笔差点外,其它还真无可挑剔。

所谓硬科幻,是根据现有的科技和研究对未来科技一种想象与展望。就像星球大战里人物都是人模样,光剑的光子不会逃逸,互相碰撞也不会穿过去,以现在的研究是站不住脚的。

而三体对三体人人体结构,三体人社会,三体人能力和科技的刻画,都建立在现在的某种研究或事实上想象的,更有其中的曲速引擎,三体水滴,智子,古筝行动等,都是建立在已有的研究和基础科学上。

每个人心中,对科幻的理解都不相同,有人认为是对未来的无限畅想,有人觉得是对过去隐藏历史秘密的狂野填充,而我觉得科幻是既能满足人们无拘不羁的臆想,亦能肩负起科普哲思重任的存在,而科幻小说最可贵的,便是叫人不可思议又有置身现实的恍然错觉,在情节中潜移默化引发人们情不自禁的思考。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然而上帝多烦恼,不如我们多让他笑一笑吧。

《三体》有三部,只从阅读的享受程度来说,个人偏好于第二部与第三部,尤其第三部。第一部置身文革大背景,结合三体游戏的穿插,让人有揭开奥秘的见证者之感;第二部故事情节完整,细节够细致,思路够清晰,脉络够巧妙,尤其是提出“黑暗森林”的概念,更是令人惊叹其构思之妙;第三部对宇宙奥秘的联想与描述都达到了峰值,完全可以满足读者所有的幻想,关于云天明的三个童话,也令人印象深刻、拍案叫绝。我在这里不详谈故事内容,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剧透反而显得多余,个中滋味还请大家在阅读时细细摩挲体会。

书中有大量关于细节的描写,包括一幅画,一截幻想、一个梦境、一只零件,一艘飞船,一幕夕阳,一滴水珠……这些海量的细节描写伸手一拽,就将你拽进书中的世界。仿佛一切尽在眼前,细节所带来的真实感让人忘记自己是在读一本科幻小说。正如书名“地球往事”一般,就好似我们是新宇宙后的新文明,在翻阅着从前地球、太阳系、银河系乃至宇宙的历史与文明演化。这是一种奇妙的感受,是魔幻作品所不能带给我们的,也是其他科幻作品很少能够带给我们的新鲜感受。这种感受像一颗颗升起的烟火,砰地一声炸裂,目不暇接,在耀眼炫目中我们像一个无知的幼儿站立在辽阔深邃的宇宙中,语言匮乏,只剩下无言沉默的震撼。

当你再次仰望星空,你便不由自主回想起书中的情节与揣测,宇宙的坍缩,质量流失,十一维度,拥挤的星系文明,黑域等等等等,一一浮现在眼前,你已经全然忘却了感谢作者带给你的无垠,全然忘却了作者想象力的精妙宏大,因为你再无其他任何精力,只能牢牢深陷于宇宙奥秘与命运的漩涡,在其中苦苦冥思求索。

那些令人无助又心碎的悲痛,那些从未低下头的学者轰然倒塌在血泊中染红科学前进的道路,还有作为子女旁观,哀莫大于心死的叶文洁,面对父亲的离去,面对母亲复杂的情感转变。面壁者罗辑对庄颜纯粹美好的爱情,作为面壁者波澜的一生与死而复生最终归于刚毅平静的内心。云天明对程心遥望的仰慕和他从未放弃拯救地球的决心、毅力与高超的智慧。章北海坚定的信念,韦德“前进、前进、不择手段前进”的誓言,为自由而战手持反物质子弹的战士们……一个个鲜活的人物,一段段情感的纠葛,一代人对一代人无以言表的寄托,都历历在目。这一切累积在一起,在抵抗三体人侵略、太阳系坐标暴露、黑暗森林打击将随时到来、人类文明最终何去何从的滚滚车轮前,让我们深切体会着不同时期的人们,那些孤胆的英雄也好,那些平凡的众生也罢,他们曾肩负的责任与使命,他们曾经历的动荡与恐慌,他们所期盼的田园与安宁,还有他们难以为外人道的复杂情感与对人性的反复思考。

原贴:《三体》是第一本现代意义上的(中国)硬科幻小说!硬科幻到底是什么?

林皚皚

万法归一!何为三体?!融汇惯通!辩证统一!天地人三界!道佛儒也三界!只以儒之道治世不可取!道是人类文明的骨架!是永续相对稳定及平衡之根本!别太自以为是!一切发展中必存在偏见!只有包容!才可化解一切矛盾及危机!一一一引航者!

原贴:《三体》是第一本现代意义上的(中国)硬科幻小说!硬科幻到底是什么?

我要的幸福

科幻小说分为硬科幻和软科幻两种,硬科幻是具有一定的科学逻辑性,许多科学知识都有它一定的基础和来源,通过一定的努力有可能实现的那种科幻小说,有的科幻小说兼具软硬科幻的特点,好的硬科幻小说对科学有一定的预言作用,如凡尔纳预言的破冰船和潜水艇,叶永烈预言的无土庄稼和电视电话,气垫船等,都有一定的科学预言价值。我国最早的科幻小说作家被称为“科幻小说之父”的郑文光的科幻小说就属于硬科幻,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国还因科幻属“科”还是属“文”产生过旷持日久的争论,最后还是因为郑文光先生首先劈清了科幻与科普的关系才得出科幻属文学范畴的结论得以定论,而无论是硬科幻还是软科幻与玄幻,神话之类的小说都不是一个概念。它们之间的最大区别就是科幻是以科学进步和利用科学来表现人物与人物环境关系,人物与人物关系的,而后两者却与科学完全不相关也不可能存在的。至于刘慈欣的科幻小说,其特点有着是具有对科学的逻辑进行推演加以大胆的想象而有可能成为现实的未来领域的描写的,是文学范畴,是文学中的一个特殊体裁。只要我们把科幻和科普分清了。把科幻是塑造形象的分清了。那硬科幻也就弄清楚了。

假如硬要给科幻,特别是硬科幻下定论的话,就是硬科幻具有科学知识为基础,有科学逻辑而推演加想像发挥的小说,而软科幻的区别在于根据小说环境的需要,科学逻辑比较隐晦的,和科学现实关系间接联系的科幻小说,而科学只是一个媒介。我以为硬科幻更有益于人们对科学的美好展望。

原贴:《三体》是第一本现代意义上的(中国)硬科幻小说!硬科幻到底是什么?

nanaman

先问是不是!《飞向人马座》被吃了?

原贴:《三体》是第一本现代意义上的(中国)硬科幻小说!硬科幻到底是什么?

synthia04

所谓科幻就是对于科学前景的幻想,这个幻想当然得在现有科学的基础上去想象下一步或者下几步的未来发展,没有依据现有科学基础上的想象那叫奇幻。科幻分软硬当然是因为描写的重心不同,硬科幻讲的故事是为科学前景服务的,软科幻讲的科学前景是为了故事服务的。更多的是软硬结合的科幻故事。打个比方,同样说的超光速飞船,甲讲的是科学家终于制造出某某命名的超级发动机和超导材料,于是制造出了超光速飞船飞到了人马座A星,同时写出了研究中飞行中的曲折坎坷等,这就是硬科幻。而简单的写某某开着超光速飞船,来到了人马座A星,而不会写相关飞船或者超光速航行的状态等等有科技含量的情节,这算软科幻。刘慈欣《三体》属于软硬结合,《球状闪电》属于硬科幻,著名的《沙丘》属于软科幻,电影《星际穿越》《黑客帝国》《盗梦空间》《人工智能》属于硬科幻,彗星来的那一夜前目的地环形使者这些就属于软科幻

原贴:《三体》是第一本现代意义上的(中国)硬科幻小说!硬科幻到底是什么?

两只老虎

首先我只是一个文化学者。对于科幻的硬科学软科学,我不知道那么清楚。但是我所知道的三体,是一部非常好的科幻人文小说。他把人性中的至善至恶。淋淋尽致的表现出来了。这是一般人,没法在一本小说中,把人类的两个极端呈现的人们的面前。这是我看,想说这么多年从来没有看到过的。然后他把整个银河系都毁灭了。这是写小说从来没有人写过的。至少,美帝那些科幻小说从来不敢这样写。因为它们有这样大的情怀。至少三体这本小说。让中国,第1次在科幻小说领域中。在世界文坛,上面,在科幻领域上面,登上了置顶之高。这种置顶之高是西方在未来的100年之内,在科幻领域之内。是无法撼动的。包括大刘的其他小说。都是经典之作。都可以好好看一看。

原贴:《三体》是第一本现代意义上的(中国)硬科幻小说!硬科幻到底是什么?

芒小克S

没有三体,中国人永远是打工仔形象,

原贴:《三体》是第一本现代意义上的(中国)硬科幻小说!硬科幻到底是什么?

AJAIM

首先大刘把中国科幻推到世界科幻前列,对于他掌握的物理知识,宇宙学的概念,我真是顶礼膜拜,大刘是我国科幻小说迷们崇拜的神奇人物,终于有一样东西可以与別人吹吹牛了。

原贴:《三体》是第一本现代意义上的(中国)硬科幻小说!硬科幻到底是什么?

7*

个人拜读过大刘大多数作品。不知硬科幻到底如何定义,个人觉得大刘的科幻小说里更多的是人文科幻小说,展现的是人性方面的撞击,有时展现的血淋淋赤裸裸,让人看了不知所措,深感震撼,常常剧情发展出乎读者意料,引发读者关于人性方面的思考。

曾看到有个朋友评价大刘,一个字:黑。本人也有类似的感觉,感到大刘超级理性冷静,甚至于到了冷漠冷酷冷血。展现出一幕幕人类可怜可气又可悲的人性悲剧。有时看的让人心堵,对某些小说人物很生气很想破口大骂,合书一想,这个人物不就是现实中的自己吗,真令人沮丧,他的小说诛心啊。要举例吗?流浪地球里的叛军,三体里的圣母们,新人类们等,他们身上有你自己的影子吗?有时,又想,在冰冷的宇宙中,人类遇上高几个等级的外星文明时,在别人眼里人类连蚂蚁都不如,谁有来跟你谈道德?谈人性?连看都懒得看你一眼,随手丢过来一个二向箔。人类以后走向宇宙后,该如何在宇宙生存?道德人性又有用吗?

至于说他硬科幻,个人倒不觉得硬,反而感觉软,他谈到技术细节时,大多很含糊,新思想概念多,框架恢宏,但细节少。但这一点不影响他小说的优秀。比如:他提出的黑暗森林法则思想,对人类都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原贴:《三体》是第一本现代意义上的(中国)硬科幻小说!硬科幻到底是什么?

埋葬naive

三体不是第一本中国硬科幻小说。国内早期硬科幻小说发行的时候,你还没出生。

原贴:《三体》是第一本现代意义上的(中国)硬科幻小说!硬科幻到底是什么?

在水中央的飛魚

相对论于量子力学这些个基础理论出现的科幻!呵呵

原贴:《三体》是第一本现代意义上的(中国)硬科幻小说!硬科幻到底是什么?

Misdo

我认为的硬科幻就是,强有力的基础物理学知识和对未来科技想象的大胆结合,不是那种玄幻式的凭空捏造,更不是神话般的天马行空,每一个幻想都会让人有似曾相识的感觉,在概念和原理上有迹可循。某种程度上使人感觉茅塞顿开,另外硬在故事情节的设计安排上,自始至终给人一种连贯合乎情理,不是刻板的机械性论述。刘慈欣先生成功的将这些要素联系在一起,成就了震惊世界的科幻巨著《三体》三部曲,这与他丰富的知识和生活体验密不可分,后无来者我不敢说,但是前无古人他做到了。

原贴:《三体》是第一本现代意义上的(中国)硬科幻小说!硬科幻到底是什么?

814328191

可以上EVE星战前夜官网,上面有各式战舰的详细介绍

原贴:求科幻小说或科幻片中的各种星际战舰介绍(我写小说)

小轩的铺子

幻想类的小说主要看你的想象能力,能借助的只有现代武器装备,图片资料对你用处不大

原贴:求科幻小说或科幻片中的各种星际战舰介绍(我写小说)

谁是镜子里的猫

硬科幻是有完整的世界体系,缜密的逻辑,引发深省,常故常新的佳作。经得住大众和时间考验的

原贴:《三体》是第一本现代意义上的(中国)硬科幻小说!硬科幻到底是什么?

斗牛士77

一定程度上,是获\得了外国人的认可才出名的!对作\者而言,无可厚非,毕竟一直在写,反倒是反映出了国内文学界以及普通大众的崇洋与从众心态!正如周易,中医,等传统文化,必须洋人认才会被肯定!这才是可悲之处!因此,强化民族自豪感和自我认可,是核、心问题!

原贴:《三体》是第一本现代意义上的(中国)硬科幻小说!硬科幻到底是什么?

此爱不售ssl

国外就是阿西莫夫的了,台球,基地,之类的

还有就是凡尔纳,海底两万里,神秘岛

国内首推,刘慈欣,三体,流浪地球等等,都很棒的,还有就是,何宏伟的伤心者

原贴:关于科幻的书有哪些,并用三两句话简单介绍一下书的内容?

摄狼NumberOne

我国著名科幻作家郑文光先生(1929-2003),是我国最重要和最优秀的科幻作家之一,早在20世纪50年代他就开始创作发表科幻小说,成为当时著名的科幻作者。在20世纪80年代初的中国第二次科幻浪潮中他重返科幻文坛,发表了一系列优秀作品并创作了中国科幻史上里程碑式的长篇小说《飞向人马座》。郑文光于1998年获得中国科幻终身成就奖。

原贴:哪位科幻作家被称为中国科幻之父?

heterodera

郑文光,刘慈欣

原贴:《科幻编年史》中提到了哪些中国科幻作家?

hey-罗胖子

《小灵通漫游未来》

原贴:中国科幻史上发行量最大的一部科幻小说是

yukiya78

整理科幻文学史的书有多本,国外作家编的有剑桥科幻文学史(天津出版传媒集团)、科幻之路(六卷)(北京大学出版社)、牛津通识读本:科幻作品(译林出版社)。据我粗略的阅读,这三本书没有提到中国科幻作家。《科幻编年史》我没有读过,但查一下相关信息,似乎没有提到中国科幻作家。

原贴:《科幻编年史》中提到了哪些中国科幻作家?

江小鱼鱼鱼鱼

中国科幻之父 郑文

2003年6月17日晨,一代科幻宗师郑文光因心脏病发作去世,享年74岁。

郑文光1929年4月9日出生于越南海防。20世纪40年代,郑文光曾经在越南、香港、广东等地从事文学活动,并任香港培侨中学教师。1951年,郑文光回到新中国的首都北京,进入中国科协科普局担任编辑。1957年调入中国作家协会,担任文艺报和《新观察》记者。文革期间,他调入鞍山市文联工作。70年代初期,郑文光回到北京,进入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从事天文学史研究,历任副研究员和研究员。在此期间,郑文光出版了康德星云说的哲学意义(1974)和《中国历史上的宇宙理论》(1975,与席泽宗合著)、《中国天文学源流》(1979)等作品,其中《中国天文学源流》获得次年中国科学院科研成就二等奖。他还参加了当时国内最重要的天文辞典的编制工作。

郑文光的文学活动开始于1940年。是年,11岁的郑文光发表了第一篇抗日杂文孔尚任与桃花扇。1954年,郑文光发表了新中国第一篇科幻小说从地球到火星。50年代,郑文光除了出版过科幻小说集《太阳探险记》(1955)之外,还出版过科学文艺读物《飞出地球去》(1957)、科普译文集《宇宙》(1958)。他的短篇小说火星建设者(1957)曾经获得1957年莫斯科世界青年联欢节科幻大奖。他撰写的纪念意大利科学家布鲁诺的传记文学火刑(1957)多年来一直是全日制中学课本中的语文教材。

从1978年以后,郑文光的主要精力放在从事科幻小说的写作方面,出版了《飞向人马座》(1978)、大洋深处(1980)、《神翼》(1982)和《战神的后裔》(1983)等4部长篇小说和《命运夜总会》(1982)、地球的镜像(1980)等多部中短篇小说。其中《飞向人马座》荣获第二届全国少年儿童文艺创作一等奖。《神翼》荣获1980—1985年中国作家协会少年儿童文学创作一等奖、1990年全国第二届宋庆龄儿童文学奖银制奖(金质奖空缺)。《战神的后裔》是郑文光的最后一部长篇小说。他的4卷本小说全集于1993年由湖南少儿出版社出版。除科幻小说之外,郑文光还撰写科学游记、动物小说、科学童话和科学小品等。他是中国作家中第一个到达西沙群岛进行采访并发表游记的作家(1959)。他的动物小说猴王呜呼鲁(1982)获得第二届全国少年儿童文艺创作一等奖。

郑文光的科幻小说创作经历了几个不同的时期。50年代到60年代,他主要致力于在新中国引进科幻文学的文本,此时的作品主要供儿童阅读。70年代,他开始全方位探索科幻文学的成人化,并在这一领域中作出了突出成就。在70年代到80年代的转轨期,他试图将科幻小说与社会思考和哲学思考相互结合,以科幻文学触及中国的现实,并取得了读者的认可。郑文光还是中国科幻文学理论的主要探索者。早在50年代,他就撰写过论述研究凡尔纳和鲁迅科学文艺思想的文章。80年代之后,他与童恩正、叶永烈、金涛等人共同提出的科幻文学新观念,实现了中国科幻文学从儿童读物和科普读物领域的全面突围,为中国科幻文学的更大发展提供了理论的基础。由于在文学领域中的突出成就,郑文光曾多次被选为中国作家协会儿童文学委员会委员、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常务理事、科学文艺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郑文光为人谦虚、朴实、真诚、正直。他热爱祖国,对他所从事的科学和文学事业,抱有宗教般的情感和专注。他还热衷于鼓励和提携青年作家。从1979年到1985年,他牺牲个人创作时间,主持了大型科学文艺杂志《智慧树》杂志,为发掘新作家,繁荣科学文艺的多种门类,作出了不懈的努力。

作为新中国科幻文学的主要开拓者,郑文光在读者心中享有极高的声誉。他是世界科幻小说协会(WSF)的会员,作品曾经被翻译成英、法、德、日、捷克等多种文字。80年代初,香港亚洲2000发表长文认为,郑文光是新中国科幻文学的创始人。美国、英国、日本、港台和泛美华人地区都对郑文光的文学活动给予过高度评价。

1983年以后,郑文光因脑中风停止小说写作。在长达20年与疾病抗争的生活中,他一直保持着乐观态度,对未来充满憧憬和期望。他做过各种恢复创作的尝试,更与其他人合作发表过小说和论文。他还多次在家中接待青年作者,热情地为他们的专辑作序,为中国科幻的繁荣摇旗呐喊,为扶持文学新人殚精竭力。

郑文光的一生,是为中国科幻文学事业开拓的一生。他在科学和文学两个领域中的出色工作,将被载入科学文化和科学传播工作的史册。

原贴:中国科幻之父是?

nevercryagain

想要再次推开中国科幻大门,那剧情真的是要比较好,不要再像《上海堡垒》那么烂了。

原贴:又一中国科幻巨作来袭,《明日战记》能否再次推开中国科幻大门?

我该得到的温柔

你好,是郑文光,谢谢!

麻烦采纳,谢谢!

原贴:哪位科幻作家被称为中国科幻之父?

北京老伊

《科幻编年史》中提到中国早期科幻作家、中国科幻文学之父郑文光,还有刘慈欣、韩松、星河、柳文扬、王晋康、钱莉芳、韩松和陈楸帆等。还为全球读者数最多的《科幻世界》杂志单列了主题条目,特别提到了刘慈欣的科幻经典《三体》。可以看出,西方科幻界对中国科幻现状是有所关注和了解的。”https://haohuo.jinritemai.com/views/product/item2.html?id=3346643040247890463&origin_type=604&origin_type=604

原贴:《科幻编年史》中提到了哪些中国科幻作家?

莫笑

中国“科幻小说之父”在落寞孤寂中死去

原贴:中国科幻之父是?

wangyi

科幻大门有人打开了,不是新机自然没那么容易

原贴:又一中国科幻巨作来袭,《明日战记》能否再次推开中国科幻大门?

春日里阳光依旧

[小众书房]中国科幻小说史01 当代中国科幻之父郑文光

原贴:中国科幻之父是?

sanko

。? ! ? mug;yb

原贴:关于科幻的书有哪些,并用三两句话简单介绍一下书的内容?

潋小舞

一部有影帝和影后的片子,只要剧情不差强人意,特效不错,好评肯定会有的。

原贴:又一中国科幻巨作来袭,《明日战记》能否再次推开中国科幻大门?

黛

中国科幻之父

我国著名科幻作家郑文光先生(1929-2003),是我国最重要和最优秀的科幻作家之一,早在20世纪50年代他就开始创作发表科幻小说,成为当时著名的科幻作者。在20世纪80年代初的中国第二次科幻浪潮中他重返科幻文坛,发表了一系列优秀作品并创作了中国科幻史上里程碑式的长篇小说《飞向人马座》。郑文光于1998年获得中国科幻终身成就奖。

郑文光,1929年生于越南。1954年开始发表科幻小说。1983年因患脑血栓停止创作。主要作品有火星建设者、猴王乌呼鲁,中篇《飞向人马座》、《命运夜总会》,长篇《神翼》《战神的后裔》等。另有学术著作康德星云说的哲学意义、中国古天文学源流,翻译作品《宇宙》、《地球》等。曾任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研究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世界科幻小说协会会员。

郑文光是出生在越南海防的华侨,解放初回国。郑文光受过系统的天文学教育,象当时的很多科幻作者一样,学术研究是他的主业。郑文光自幼喜文,十一岁就在越南的侨光报上发表作品。这样的经历使郑文光具有超过一般自然科学家,甚至超过一般科普作家的功底。

郑文光走上科幻小说创作之路,是必然也是偶然。1954年,他作为专职科普工作者,发现少年对枯燥的科学知识不感兴趣,因此,他突发奇想,要把谜一样的天文学和诗一般的文学结合在一起。当时,国外新型的科幻小说还没有译进中国,甚至连科幻小说是什么,大家也不清楚。于是,就有了郑文光的第一篇科幻小说从地球到火星,这也是中国大陆的第一篇科幻小说。1954年,郑文光在 中国少年报上发表了新中国第一篇科幻小说从地球到火星,成为中国科幻第一次高潮到来的标志。从地球到火星是一个短篇。讲的是三个中国少年渴望宇航探险,偷开出一只飞船前往火星的故事。虽然篇幅不长,情节也不复杂,但却是新中国第一篇人物、情节俱全的科幻小说。郑文光也没想到,这篇作品在中国少年报刊出之后,竟引发了北京地区火星观测热潮,人们在建国门的古观象台上排起长龙看火星。郑文光被深深感动了,也被激励着。从此,创作科幻小说成了他生命的一部分,欲罢不能。

此后的一段时间里,郑文光又发表了几个短篇,以1957年发表的火星建设者为最成熟。该文曾获莫斯科世界青年联欢节大奖。是中国第一篇获国际大奖的科幻小说。火星建设者采用了当时科幻文学作品中少有的悲剧写法,讲的是在共产主义大同世界里,人类开始在火星上建设基地,虽经多般艰苦奋斗,仍然由于当地细菌的侵染而功亏一匮。

但郑文光的创作并非一帆风顺,在50年代,不少人认为写什么科幻小说是“不务正业”、“歪门邪道”,还有的指责郑文光没有坚持批判现实主义的文学立场,是搞“唯心主义”。郑文光的创作进入了艰难时期。直到今天,郑文光还心有余悸的认为,当时的不被理解是他创作中最感苦恼的事。

郑文光的艰难完全是一个拓荒者的艰难,但他坚持了下来,他坚信他的作品是有价值和意义的。不但坚持创作,他还开始了对科幻小说理论上的探讨。这其中,他经历了一个非常痛苦和复杂的漫长过程,他曾试图在作品中尽量多地“放入”科学知识,但最后,他越来越明确认识到,科幻小说也是小说,遵从小说(也即文学创作)的一切规律,它姓“文”不姓“科”,当然,也不能排除其中的科学内容。所以,郑文光对科幻小说总的看法是“洋为中用、幻为实用”;科幻是“舶来品”,有个民族化的问题;科幻又应该用科学的幻想(而不是神话)结合现实,反映现实。

值得注意的是,郑文光于1958年在读书日报上发表了一篇名为谈谈科幻小说的文章。该文几乎谈到了科幻文学的所有基本理论问题,如科幻小说的文学本质、科幻小说对古代神话的继承关系、科幻作品中的科学如何与真实的科学相区别,等等。自此以后四十多年,在这些基本理论问题上,中国科幻界竟再无大的突破,而只是一直就这些问题与不了解科幻艺术的外界舆论反复争辨。其理论探索的停滞颇为可叹。

一九七六年春,在文化大革命尚未结束的年月里,叶永烈发表了十年动乱后期第一篇科幻小说石油蛋白,标志着中国科幻在大陆掀起第二次高潮。这次科幻高潮实际上就是上一次高潮的延续。被称为“中国科幻小说之父”的郑文光在这次高潮中又创下了一个新纪录:1979年出版了新中国第一部长篇科幻小说《飞向人马座》。该作品延续了从地球到火星的“事故加冒险”的故事框架。但场面更为宏大,人物更多,刻划上也更出色。当然,作品里的宇航距离也更远。

郑文光是我国著名的科幻作家,他自从撰写了新中国第一篇科幻小说以来,总共发表有100万字的科幻作品。 大家都知道,描写复活恐龙的《侏罗纪公园》是1993年美国最受欢迎的科幻影片,可郑文光先生不但也曾写有科幻短篇侏罗纪,而且早在1980年就写过一篇复活古生物的科幻小说——《史前世界》。史前世界:地球形成以前宇宙是怎么一个世界呢?人类还没出现的地球又是怎么样的呢?郑之光在这篇科幻中充分的想像,大胆的创新,把我们带入那浩如烟海的宇宙。其中,作者充分利用一些众所周知的典型,使得小说具有特色。

《海豚之神》是郑之光科幻小说的又一代表作。小说描绘了一场人兽奇像的景面。主人公兽石和胡云霸同海豚“阿聪”交上了朋友,借助阿聪,他们得以看到海 底世界的生活,他们更深深为海豚之神的精神所感动。看来动物的感情不比人少。

海姑娘洛丽(科幻小说)本书是中国儿童文学丛书中的《海姑娘洛丽》,是一种科幻小说,主要构思了太平洋人、海姑娘洛丽、地球的镜像、孔雀蓝色的蝴蝶等故事。 本书体裁新颖独特,故事情节生动曲折,构思巧妙,带你进入一个未知的境地。

《海龟传奇》本书是中国儿童文学名著系列丛书之一,由三个故事组成。根据儿童的阅读水平和思维能力,侧重本书的可读性和趣味性。全书力求情节连贯、流畅,生动有趣,寓教于乐。书中并配有精美的插图,标注拼音,让孩子在阅读时产生兴趣。

郑文光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研究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世界科幻协会会员等职务。

原贴:中国科幻之父是?

yuan5

中国"科幻小说之父"郑文光

原贴:中国科幻之父是?

冒泡泡的小白鱼

我觉得这部电影很有可能能够再攀高峰。

原贴:又一中国科幻巨作来袭,《明日战记》能否再次推开中国科幻大门?

addatom

第一时期:晚清到新中国建国前夕。中国科幻文学的创作从上上世纪初在本土产生后立刻进入了一个繁荣时代。当时的主要小说杂志几乎都可见到科幻小说。第二时期:1949年建国到1966年文革开始。随着新中国的建立,结束了战乱,在社会稳定的基础上复兴文学和教育,科幻作品也被提上了出版日程,大陆地区科幻创作蓬勃发展起来。第三时期:粉碎四人帮到1984年。大量科幻小说得到出版。老作家恢复创作,新作家不断涌现,形成了一次科幻新热潮。第四时期:90年代至今。这一时期,中国科幻文学作家成倍增加,作品风格和内容也日益丰富。

原贴:中国科幻文学的发展时期

i_am_蜗牛的家

今年暑期档的《上海堡垒》可以说是承包了暑期档的所有的槽点,又一中国科幻巨作来袭,明日战记能否再次推开中国科幻大门?

这个电影是由古天乐、刘青云、张家辉等三大影帝以及影后刘嘉玲参与演出的。光是看到演员的名字是不是就想去看看呢?只要宣传的时候不要再出现小鲜肉的名字就好,我不否认小鲜肉的流量,但是流量和演技不是一个东西,不要以为流量就是票房的保障,除非你有演技,除非你有很好的剧本,否则的话,那就是空话。

明日战记的故事设定在2055年,那时候的地球受到污染的困扰,一颗陨石带来了外星生物,在净化地球的同时,也在杀死一切生命。拯救地球的任务落在了一支精英部队身上。在与外星生物作战的同时,他们也发现了一个惊天阴谋。这个场景设定是不是很熟悉?不知道这些影帝影后们是怎么演绎这样一个很俗套的电影。

若是真的像以前看过的电影,那基本上就会将中国的科幻之门关上了,以前的流量的地球说是开启了这个大门,我觉得霹雳贝贝开启了中国的科幻大门还是可以的,其他的,都是过客。当然,这个是我个人的想法,我既不是影评人,又不是专业的电影人,我就是一个普通的网民,不当之处,敬请指正!千万别骂娘!

你觉得这个电影在明年上映的时候,会进一步开启中国的科幻之门吗?

原贴:又一中国科幻巨作来袭,《明日战记》能否再次推开中国科幻大门?

江小鱼鱼鱼鱼

中国科幻之父郑文光.

郑文光(1929-2003): 中国著名科幻作家,是我国最重要和最优秀的科幻作家之一。被称为中国科幻文学之父。著有《飞向人马座》,铸就了中国科幻史上的里程碑,于1929年生于越南,逝世于2003年,享年74岁。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原贴:哪位科幻作家被称为中国科幻之父

猪猪ai倩倩

世纪以来,中国科幻的发展大致在时间上划分为两个时期,每一时期由一个占有主导地位的理论所统治。

第一时期起源于1902年。当年,鲁迅在月界旅行·辩言中透露出非常欣赏西方的科学技术,希望能向国人广泛传播的态度。由于过分惧怕科学读物的文本在的中国读者中无法获得接受,鲁迅希望科幻小说这种载体,能以糖衣炮弹的方式将先进的西方科学技术传达给国民。“普及科学知识”于是成了将近90年漫长岁月中中国科幻小说存在的中心价值。这种“利用科幻小说进行科学普及”观念的泛滥,还受到大量引进苏联科幻小说理论的影响,并被中国政治生活中一些不可理喻的因素所强化。可以说,从1902起到1979止,中国科幻创作一直处于某种“功利主义”的时代。其将科幻文学中的“科普功能”不适当地夸大,使其成为创作的主导价值。这种价值取向,对中国科幻小说的繁荣,造成了巨大的灾难,并直接限制了作家的创作,限制了公众对科幻文学形式的理解。

起源

中国科幻文学理论发展的第二时期,起源于1979年。当年,童恩正在《人民文学》发表了我对科幻文艺的看法。这个短文结束了“功利主义”时期,开创了第二时代。第二时代要求科幻小说找到比科学普及更加根本的价值观念,童恩正疑惑地认为,这种新的价值可能是去“普及科学的人生观”。童没有想到他的观点在整个科幻文学界引起了具有颠覆性的波澜,并被较冥顽的评论家誉为“灵魂出窍的文学”理论。一些后继者在感受到童氏理论的革新意义的同时,致力于修正他的不足之处。他们进而用自己的创作实践系统地提出,科幻小说“应该是”一种根植于现代、根植于当前生活的文学作品,更重要的是,它应当紧密地结合“中国当代的社会现实”。在这样的理论指导下,作家逐渐从科学普及的中心视点转移到人性和现实的中心视点。他们甚至认为,科学是无关紧要的,全面地面对现实,“关注当前”、“向主流文学靠拢”、“比主流文学更先走向世界”才是科幻文学的主要运作方向。在这样方针的指导下,科幻小说在社会认识深度上得到了大的提高,但逐渐远离了科学本身和科学探索过程为文学造就的独特话语环境。

古典主义科幻理论的基本上是失败的理论,其主要原因在于,它过分强调科幻文学的工具价值。在第一时期中,这种工具价值表现为“科学普及的工具”;而第二时期则改成“图解社会政治信条”或“传达主流文学思想的工具”。

【科幻在中国】

为中国科幻敲响第一声锣鼓的是思想家、著名学者梁启超。本世纪初叶,他用文言文翻译了凡尔纳的《十五小豪杰》。从那时算起中国科幻可以说已经走过了一个世纪的历史。

五四时期宣扬“德先生”(民主)与“赛先生”(科学)的文化思潮,客观上为科幻文学在中国的发展、普及作出了贡献。新文化运动为科幻在中国的萌发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很多著名的文学名匠都曾翻译或写作科幻小说。

1903年,在日本弘文书院留学的青年鲁迅将凡尔纳的科幻小说大炮俱乐部和《地底旅行》由日文,用文言文的体例翻译成中文。鲁迅将这两部小说改编成章回本,并配了诗词,使其完全中国化。鲁迅翻译了很多威尔斯和凡尔纳的经典小说,并在他的杂文中提倡发展科幻小说。

中国最早的原创科幻小说是1904年发表的月球殖民地小说,作者笔名“荒江钓叟”。中国最早的纯文学刊物小说林的创办人徐念慈不仅翻译国外科幻小说,本人还创作有科幻小说新法螺先生谭。著名作家老舍也创作过一本名为《猫城记》的具有科幻色彩的小说。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科幻文学仍然以欣欣向荣的姿态发展。这一时期的文学体裁更接近科普小说,大多是向低年龄段读者普及科学知识和预构社会主义国家的美好未来。在主题上比较接近于同时期的苏联“社会主义文学”风格。在文化大革命中,中国大陆的科幻文学的发展陷入停滞。

中文科幻杂志《科幻世界》2004年8月号封面文革后,叶永烈的儿童科幻作品《小灵通漫游未来》标志着中国科幻文学的复兴。郑文光在大陆被称为“中国科幻小说之父”,他50年代就致力于科幻创作。70年代他重新投入创作,发表了多部重要科幻作品,1980年成为世界科幻小说协会(WSF)成员。代表作有《飞向人马座》。童恩正的作品《珊瑚岛上的死光》曾被改编为中国内地第一部具有科幻色彩的电影。中国其他重要的科幻作家还有:刘兴诗、王晓达等人。

倪匡,出生于中国大陆的香港作家,自70年代起创作大量科幻小说,多以卫斯理和原振侠为主人公,形成了数量可观的系列作品。他本人也以勤于笔耕著称,曾自称“中国写汉字最多的人”。代表作有《蓝血人》等。倪匡作品深受中文读者欢迎,被翻拍成多部香港电影及电视剧集。

83—84年间,中国科幻文学被贴上“精神污染”的标签,受到严厉惩处的事件,这次“抵制精神污染”的“政治运动”几乎使整个中国科幻事业夭折。运动产生的经济和文化后果则无法估量。再如,主流科幻作家中,郑文光因此一病不起,叶永烈、童恩正、刘兴诗、肖建亨等受到不实污蔑和指控。

1978年在大陆创办的科学文艺杂志成为科幻文学最主要的期刊,编辑部位于四川省成都市。该杂志后改名为《科幻世界》(SFW),在20世纪90年代初成长为全球发行量最大的科幻杂志。在《科幻世界》杂志的推动下,诞生了一大批优秀的中国新生代科幻作家,如星河、刘慈欣、王晋康、唐风、姚海军、钱丽芳、罗隆翔、何夕等人。杂志在引介国外优秀科幻作品、出版名家名作、普及科幻和科学知识方面多年来做出了大量贡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分别于1991年、2000年在成都和北京承办了世界科幻年会。

中国科幻之父

我国著名科幻作家郑文光先生(1929-2003),是我国最重要和最优秀的科幻作家之一,早在20世纪50年代他就开始创作发表科幻小说,成为当时著名的科幻作者。在20世纪80年代初的中国第二次科幻浪潮中他重返科幻文坛,发表了一系列优秀作品并创作了中国科幻史上里程碑式的长篇小说《飞向人马座》。郑文光于1998年获得中国科幻终身成就奖。

郑文光,1929年生于越南。1954年开始发表科幻小说。1983年因患脑血栓停止创作。主要作品有火星建设者、猴王乌呼鲁,中篇《飞向人马座》、《命运夜总会》,长篇《神翼》《战神的后裔》等。另有学术著作康德星云说的哲学意义、中国古天文学源流,翻译作品《宇宙》、《地球》等。曾任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研究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世界科幻小说协会会员。

郑文光是出生在越南海防的华侨,解放初回国。郑文光受过系统的天文学教育,象当时的很多科幻作者一样,学术研究是他的主业。郑文光自幼喜文,十一岁就在越南的侨光报上发表作品。这样的经历使郑文光具有超过一般自然科学家,甚至超过一般科普作家的功底。

郑文光走上科幻小说创作之路,是必然也是偶然。1954年,他作为专职科普工作者,发现少年对枯燥的科学知识不感兴趣,因此,他突发奇想,要把谜一样的天文学和诗一般的文学结合在一起。当时,国外新型的科幻小说还没有译进中国,甚至连科幻小说是什么,大家也不清楚。于是,就有了郑文光的第一篇科幻小说从地球到火星,这也是中国大陆的第一篇科幻小说。1954年,郑文光在 中国少年报上发表了新中国第一篇科幻小说从地球到火星,成为中国科幻第一次高潮到来的标志。从地球到火星是一个短篇。讲的是三个中国少年渴望宇航探险,偷开出一只飞船前往火星的故事。虽然篇幅不长,情节也不复杂,但却是新中国第一篇人物、情节俱全的科幻小说。郑文光也没想到,这篇作品在中国少年报刊出之后,竟引发了北京地区火星观测热潮,人们在建国门的古观象台上排起长龙看火星。郑文光被深深感动了,也被激励着。从此,创作科幻小说成了他生命的一部分,欲罢不能。

此后的一段时间里,郑文光又发表了几个短篇,以1957年发表的火星建设者为最成熟。该文曾获莫斯科世界青年联欢节大奖。是中国第一篇获国际大奖的科幻小说。火星建设者采用了当时科幻文学作品中少有的悲剧写法,讲的是在共产主义大同世界里,人类开始在火星上建设基地,虽经多般艰苦奋斗,仍然由于当地细菌的侵染而功亏一匮。

但郑文光的创作并非一帆风顺,在50年代,不少人认为写什么科幻小说是“不务正业”、“歪门邪道”,还有的指责郑文光没有坚持批判现实主义的文学立场,是搞“唯心主义”。郑文光的创作进入了艰难时期。直到今天,郑文光还心有余悸的认为,当时的不被理解是他创作中最感苦恼的事。

郑文光的艰难完全是一个拓荒者的艰难,但他坚持了下来,他坚信他的作品是有价值和意义的。不但坚持创作,他还开始了对科幻小说理论上的探讨。这其中,他经历了一个非常痛苦和复杂的漫长过程,他曾试图在作品中尽量多地“放入”科学知识,但最后,他越来越明确认识到,科幻小说也是小说,遵从小说(也即文学创作)的一切规律,它姓“文”不姓“科”,当然,也不能排除其中的科学内容。所以,郑文光对科幻小说总的看法是“洋为中用、幻为实用”;科幻是“舶来品”,有个民族化的问题;科幻又应该用科学的幻想(而不是神话)结合现实,反映现实。

值得注意的是,郑文光于1958年在读书日报上发表了一篇名为谈谈科幻小说的文章。该文几乎谈到了科幻文学的所有基本理论问题,如科幻小说的文学本质、科幻小说对古代神话的继承关系、科幻作品中的科学如何与真实的科学相区别,等等。自此以后四十多年,在这些基本理论问题上,中国科幻界竟再无大的突破,而只是一直就这些问题与不了解科幻艺术的外界舆论反复争辨。其理论探索的停滞颇为可叹。

一九七六年春,在文化大革命尚未结束的年月里,叶永烈发表了十年动乱后期第一篇科幻小说石油蛋白,标志着中国科幻在大陆掀起第二次高潮。这次科幻高潮实际上就是上一次高潮的延续。被称为“中国科幻小说之父”的郑文光在这次高潮中又创下了一个新纪录:1979年出版了新中国第一部长篇科幻小说《飞向人马座》。该作品延续了从地球到火星的“事故加冒险”的故事框架。但场面更为宏大,人物更多,刻划上也更出色。当然,作品里的宇航距离也更远。

郑文光是我国著名的科幻作家,他自从撰写了新中国第一篇科幻小说以来,总共发表有100万字的科幻作品。 大家都知道,描写复活恐龙的《侏罗纪公园》是1993年美国最受欢迎的科幻影片,可郑文光先生不但也曾写有科幻短篇侏罗纪,而且早在1980年就写过一篇复活古生物的科幻小说——《史前世界》。史前世界:地球形成以前宇宙是怎么一个世界呢?人类还没出现的地球又是怎么样的呢?郑之光在这篇科幻中充分的想像,大胆的创新,把我们带入那浩如烟海的宇宙。其中,作者充分利用一些众所周知的典型,使得小说具有特色。

《海豚之神》是郑之光科幻小说的又一代表作。小说描绘了一场人兽奇像的景面。主人公兽石和胡云霸同海豚“阿聪”交上了朋友,借助阿聪,他们得以看到海 底世界的生活,他们更深深为海豚之神的精神所感动。看来动物的感情不比人少。

海姑娘洛丽(科幻小说)本书是中国儿童文学丛书中的《海姑娘洛丽》,是一种科幻小说,主要构思了太平洋人、海姑娘洛丽、地球的镜像、孔雀蓝色的蝴蝶等故事。 本书体裁新颖独特,故事情节生动曲折,构思巧妙,带你进入一个未知的境地。

《海龟传奇》本书是中国儿童文学名著系列丛书之一,由三个故事组成。根据儿童的阅读水平和思维能力,侧重本书的可读性和趣味性。全书力求情节连贯、流畅,生动有趣,寓教于乐。书中并配有精美的插图,标注拼音,让孩子在阅读时产生兴趣。

郑文光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研究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世界科幻协会会员等职务。

原贴:中国科幻的发展史

狂吻金花花

第一时期起源于1902年,而第二时期起源于1979年。

1902年,鲁迅在月界旅行·辩言中透露出非常欣赏西方的科学技术,希望能向国人广泛传播的态度。由于过分惧怕科学读物的文本在的中国读者中无法获得接受,鲁迅希望科幻小说这种载体,能以糖衣炮弹的方式将先进的西方科学技术传达给国民。

1979年,童恩正在《人民文学》发表了我对科幻文艺的看法。这个短文结束了“功利主义”时期,开创了第二时代。第二时代要求科幻小说找到比科学普及更加根本的价值观念,童恩正疑惑地认为,这种新的价值可能是去“普及科学的人生观”。

2016年,在央视节目2015科幻盛典中,科幻作家韩松与生产出液态机器的科学家进行了科幻与科学的一次握手。

扩展资料

中国最早的科幻小说:

中国最早的原创科幻小说是1904年发表的月球殖民地小说,作者笔名“荒江钓叟”。中国最早的纯文学刊物小说林的创办人徐念慈不仅翻译国外科幻小说,本人还创作有科幻小说新法螺先生谭。著名作家老舍也创作过一本名为《猫城记》的具有科幻色彩的小说。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科幻文学仍然以欣欣向荣的姿态发展。这一时期的文学体裁更接近科普小说,大多是向低年龄段读者普及科学知识和预构社会主义国家的美好未来。在主题上比较接近于同时期的苏联“社会主义文学”风格。在文化大革命中,中国大陆的科幻文学的发展陷入停滞。

参考资料来源:

原贴:中国科幻的发展史

小V爱旅行

首先你得有兴趣,并且你需要不停在这个兴趣上思考。刘慈欣看模样就是一个喜欢个人思考开脑洞,并不是特别喜欢社交的人,甚至于可以说,他写书的时候应该是长期处于“孤单”的状态。这几乎是一个优秀作者的常态。

其次,就是在完善知识储备,不管是技术层面的,还是思想层面的。

最后,最重要的一点,耐得住寂寞。刘慈欣89年动笔,99年好像才拿了第一个奖,小破球似乎是2000的作品,最终十几年后,才靠着三体一举成名。这其间种种困难,恐怕只有他自己清楚。

现在这个时代,有水平,有知识的人不少,但是有思考,愿意静心打磨作品的人却不是太多,很多人迷进了“快节奏”的漩涡,很难达到像刘慈欣这样的地步。

原贴:从电厂上班到中国科幻第一人,刘慈欣的科幻小说是怎样写成的?

icequeen

美好的想像力,是启发智慧的源泉

原贴:中国科幻的发展史

nj-hanyong

不是没有人才,而是缺少伯乐,为了生存,可能淹没了自己的天赋,高手永远在民间

原贴:从电厂上班到中国科幻第一人,刘慈欣的科幻小说是怎样写成的?

桃乐丝喵喵

致命接触

Touching Centauri

[英]史蒂芬·巴克斯特 Stephen Baxter

胡纾 译

原贴:找一遍科幻小说,科幻世界上的

movenda

张大牛的《星际骷髅兵》,《天元突破》,我吃西红柿的《吞噬星空》

原贴:好看的科幻小说,主科幻

喀喇

师士传说,小兵传奇,星际盗墓

原贴:好看的科幻小说,主科幻

Sakuralt

科幻片不是更好吗

原贴:好看的科幻小说,主科幻

太阳森林

………………同意3楼的……………………这么说吧,硬科幻,不要出现科学方面的错误;软科幻,语言要求要高,就是语言优美。另外,如果是学生投稿,则要求要低一些,如果采纳,会发表在校园栏目中。这个杂志是全国性大刊,被采纳的几率很低……………………

原贴:科幻世界上的科幻小说风格

叮叮当

作为科幻世界的老读者,我觉得对于稿件的选取是没有什么差别的,作品好就是。软硬之分倒在其次,你看看这几年的小说还有一些新晋作家的作品,要说真的很硬的,也没有多少。

原贴:科幻世界上的科幻小说风格

板栗栗栗

2003年,“中国科幻之父”郑文光的去世在中国引发了自1999年高考作文题目之后的又一次科幻热议。遗憾的是,这依然没有形成有利于中国科幻健康成长的环境。“在力倡科技原创与自主创新民族精神的当下,这成了我们共同的悲哀。”刘效仁这样说。

一位科幻迷曾痛心地说,在西方,科幻作家的地位是很高的,是媒体追逐的偶像,是财富的象征,“美国一位科幻大师去世了,那是轰动世界的新闻”。而在中国,“中国科幻之父”郑文光去世后,大洋彼岸的美国科幻机构都发布了消息,大大小小的中国媒体却几乎悉数保持沉默。由此,中国科幻发展的多舛命运可见一斑。

1904年,作为西方工业革命副产品的科幻首次被鲁迅从国外引进。鲁迅认为,这种文学样式是改变国民劣根性的一剂良药。

20世纪80年代,科幻遭到批判,被认为是“伪科学”,科学界也指责其为“对科学的污染”。1982年,科幻小说经过姓“科”姓“文”之争被认为姓“文”之后,中国的科普、科技类报刊和出版社视科幻小说为异端,出版管理机关多次发文,将科幻小说扫地出门。尽管中国的纯文学刊物因“小说”两个字“收养”了科幻小说,然而纯文学的倡导者却并不重视科幻小说。

1999年的高考作文使科幻命运渐入佳境,四川、湖南、北京等地的大学纷纷成立了科幻迷协会。据郑州轻工业学院科幻协会介绍,该协会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科学知识普及、激发创新与开拓意识、推动社会科幻文化的普及与发展为宗旨。协会通过开展各种活动来宣传科幻,使不少同学成为科幻迷。

尽管中国科幻经历了如此多舛的命运,但是王晋康等少数非专业的科幻作家还是引领着中国科幻创作向前发展。然而专家指出,目前创作人才的缺乏已经影响到中国科幻事业的良性发展。

原贴:中国科幻发展的命运如何?

vivi007小屋

我很喜欢这本杂志,但里面很多是老作者的作品,新的当然你也不少。你要投稿么?管它那么多,投就是了。

不过,如果先给我看看,就更好了嘻嘻

原贴:科幻世界上的科幻小说风格

密门使者

8知....

原贴:科幻世界上的科幻小说风格

girlgirl

有 对硬科幻的要求相对高一点 软硬有一定的比例一般是7:3

原贴:科幻世界上的科幻小说风格

猪样年华

救国是第一个文化主题

原贴:中国科幻文学的主题

可能感兴趣

中国科幻长篇小说  中国科幻  中国科幻小说作品介绍  中国科幻小说作品  中国科幻小说网  描述中国科幻的小说  中国网络小说科幻  中国科幻小说家  大家称赞的中国科幻  值得相信的中国科幻  中国的科幻类小说作品  中国科幻短篇小说  中国科幻作家  科幻类短篇小说简单范文  国内专业的中国科幻  精彩的科幻小说作品的简单内容  科幻小说家中国  科幻故事大全介绍  中国科幻之父  科幻之父中国  

最新专题

我在惊悚游戏里封神小说全文免费阅读笔趣阁

封神演义相关的小说

单田芳的封神演义和小说一样吗?

封神小说主角名字

主角叫风元的封神小说

拜师截教的完本小说

精灵梦叶罗丽原创女主同人小说

叶罗丽精灵梦小说全集目录

叶罗丽精灵梦免费阅读完整版小说

精灵梦叶罗丽八季小说

相关专题

中国的科幻小说作品简单介绍

科幻小说内容梗概

中外著名科幻小说

有哪些优秀的科幻小说

科幻小说三体中提出的黑暗森林理论

科幻小说作品中国

三体之前的科幻小说

三体科幻小说与数学

科幻小说三体在线阅读

一触即发张勇txt下载

更多中国的科幻小说简单介绍的相关推荐尽在顾文姬.

顾文姬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隐私条款 •  版权说明

Copyright©2025 渝ICP备15005112号-4

微信公众号 微信客服号 APP下载 返回顶部
顾文姬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描关注

顾文姬微信客服号

微信扫描加好友

顾文姬app下载

扫描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