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霸
千万年前,李七夜栽下一株翠竹。 八百万年前,李七夜养了一条鲤鱼。 五百万年前,李七夜收养一个小女孩。 ………………………… 今天,李七夜一觉醒来,翠竹修练成神灵,鲤鱼化作金龙,小女孩成为九界女帝。 这是一个养成的故事,一个不死的人族小子养成了妖神、养成了仙兽、养成了女帝的故事
金刚兔子头
帝霸
千万年前,李七夜栽下一株翠竹。 八百万年前,李七夜养了一条鲤鱼。 五百万年前,李七夜收养一个小女孩。 ………………………… 今天,李七夜一觉醒来,翠竹修练成神灵,鲤鱼化作金龙,小女孩成为九界女帝。 这是一个养成的故事,一个不死的人族小子养成了妖神、养成了仙兽、养成了女帝的故事
伊布
原贴:李振威和李白什么关系
Viola-小麻叶
原贴:小说主角叫李素
leaf_yours
seatrees
11月4日,乡村爱情12的编剧李海兵,发文怒斥剧本被乱改。从发文中可以看出,李海兵情绪十分激动,对于剧本被改一事很是气氛,并表示“这个锅,我不背”。言外之意,乱改剧本造成的作品质量下降,与自己无关。
李海兵的发文,引起网友的纷纷猜测,一部分网友认为可能与何庆魁有关。熟悉《乡村爱情》的观众都应该知道,李海兵曾经是《乡村爱情》第九、十、十一部的编剧。如今依然担任第十二部的编剧,不过第十二部则由他和赵本山的老搭档何庆魁一同担任编剧。而今,谈到剧本被改,不禁让人想到可能是与何庆魁有关。
在我看来,这个可能性不大。一方面何庆魁本身也是编剧之一,写剧本本就是他的工作,谈不上乱改剧本。哪怕是在剧情上有一些争论,后面也有赵本山来裁判,根本不可能让两个编剧发生这么大的矛盾。另一方面何庆魁算得上是老前辈,是知名的编剧,李海兵不可能这样怒斥。李海兵作为一个年轻编剧,虽然也写过几个剧本,但是这条路上,明显与何庆魁还有很大差距。能够与何庆魁一起合作,其实是他的荣幸,他肯定会非常尊重老师,不断向老师学习的。根本不会出现这种怒斥何庆魁的现象。
其实,直到目前为止,李海兵也没有明确指出,他所指的是谁。具体的情况,现在还不好说。依我分析,李海兵是所指的应该与乡村爱情12无关,毕竟乡村爱情12早就已经杀青。即使当初有过更改剧本的问题,也不可能等到现在才说出来。而且,赵本山与李海兵已经合作多年,想来不会与其发生矛盾。
最后说一下关于“乱改剧本”的事情,这个事情在娱乐圈并不少见。有的是导演为了表达自己的想法,不断的更改剧本;有的是大明星,为了突显自己地位,去更改剧本;有的是为了讨好投资人,给某个演员加戏,或者是在戏中添加一些广告。
在我看来,不论是什么情况,都不应该发生这种胡乱更改剧本的现象。一方面是对编剧的不尊重,如果对剧情有想法,完全可以和编剧商量,进一步提升剧本的质量。另一方面更是对观众的不尊重,观众就是这些影视作品的消费者,一旦剧组因为某些原因,胡乱更改剧本,造成作品质量的下降,其实就是对观众的一种伤害。
总而言之,一些剧情上的改编未尝不可,但要争得编剧的同意。而那些讨好投资人、讨好大明星的更改,真的可以休矣!
我是雨天论娱乐,欢迎点赞关注!
tuangouca
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F4zpTPI-oGGyfgrVe2gW_A
提取码: rkn5
都市之最强狂兵
作 者:大红大紫
动 作:直达底部最新章节
类 别:玄幻小说 加入书架
国之重器,猛虎出笼!亦正亦邪的他注定有着无法平淡的命运!身负枷锁执掌生杀命轮!他身立潮头一生高唱大风! 只装最牛的逼,只踩最狠的人!他一生辉煌,彪悍铸就,舞练长空!!!
原贴:都市最强狂兵 李天
tom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sYdnK59eeoNNAldbnd81Dw
提取码 :3666
都市之最强狂兵小说全集完整版
作者: 大红大紫
一名皮肤黝黑,穿着黑色运动服的青年,脸上露出羡慕的神情,在他的前方,相王山的半山腰上,能够清晰的看到一片别墅群,这里可是上京市著名的风景区,在这里建造别墅,除了要拥有足够的经济实力,还需要有绝对的权
原贴:都市最强狂兵 李天
igoo
最强狂兵
作者:烈焰滔滔
简介:一代兵王含恨离开部队,销声匿迹几年后,逆天强者强势回归都市,再度掀起血雨腥风!简单粗暴是我的行事艺术,不服就干是我的生活态度!看顶级狂少如何纵横都市,书写属于他的天王传奇!依旧极爽极热血......
原贴:都市最强狂兵 李天
kido
神破天殇
他知道李元是此地一霸,这里的小摊都归他管。而李霸天在这里自然有着非常强大的话语... 超级兵王重获新生,成了十几岁的山中少年,精通打猎技术,身怀搏击潜能,重操旧业,他通过...
shannonchou
李迎兵[1] ,作家,评论家。出生于山西吕梁。曾就读于北师大作家班。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多年担任中国作家协会鲁迅文学院辅导教师。已发表文学作品三百余万字,出版有长篇小说狼密码雨中的奔跑校园情报快递,中短篇小说集温柔地带美人归,长篇评论浅谈小说创作等,相关创作情况曾在文艺报神州今日中国论坛河北日报太原日报吕梁高专学报经济消息报北京青年报三晋都市报等报刊有过评论。
主要作品有小说温柔地带(《小说月报》和滇池主办“中国短篇小说精品展”推出并多家文学刊物转载)、滚雷(山西文学新生代作家专号)、你为谁狂(《雨花》2004年第4期)等。《抱得美人归》(三晋都市报连载),小说集温柔地带(作家出版社)、美人归(北岳文艺出版社),长篇小说狼密码(山西人民出版社)、雨中的奔跑(大众文艺出版社)、校园情报快递(中国戏剧出版社),长篇评论浅谈小说创作(《中国少年作家》连载)以及两部点评集(央视“读书时间”有过介绍)等。在文艺报神州北京图书商报社会科学论坛文学故事报北京晚报吕梁日报山西作家通讯三晋都市报等报刊发表小说、杂文、书评三百多篇,主要有诺奖作家莫迪亚诺是怎样炼成的童年记忆,一个作家精神镜像的黑白底片行走的曲线你爱北京需要理由吗中国文学何以不说真话杂色的喧哗等。曾在北京大学、北师大、中国政法大学等高校作过多次文学讲座,反应强烈。历任中国作家协会鲁迅文学院辅导教师、微型小说编辑部主任、《中国少年作家》编辑、《长篇小说》副主编等。
李迎兵继长篇小说校园情报快递于2000年3月由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并畅销二渠道市场发行十万册之后,[2] 长篇小说雨中的奔跑入选《火花》杂志北京文化创意产业版核心栏目“中国文学六十人”。李迎兵的长篇小说狼密码由山西出版传媒集团山西人民出版社隆重推出上市。李迎兵长篇小说狼密码创作周期长,用时三年。在主人公刘渊一千七百多年前建都的离石、左国城和屯兵的千年景区进行走访,并在北京的国家图书馆、首都图书馆等搜集资料。创作过程中,又对所有素材进行重新梳理,进行加工,并艺术地合理想象。狼密码一经上市,多次加印,即成为山西省首届文博会布展重点推荐产品,获得吕梁市五个一工程奖,相继入选“2012年晋版优秀图书”、“2013年晋版好书推荐”等畅销榜;北京召开狼密码新书发布会,全国两千多家实体书店和品牌网店乃至海外市场热销,并成为全国各级图书馆和大中院校图书馆馆藏图书,文艺报神州河北日报三晋都市报山西作家吕梁日报今日离石,乃至中国作家网、中国网、山西新闻网、山西出版传媒网、河北新闻网、金羊网、财经速递、凤凰网、网易、搜狐、百姓瞭望台等全覆盖推出。狼密码火爆文坛、畅销图书市场之后,又有相关影视开发的巨大空间,对推动山西地域文化、吕梁历史人物刘渊的深度发掘,具有某种标帜意义。
原贴:李迎兵都写了哪些小说
jojojo_
李迎兵简历:
李迎兵,作家,评论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长期担任中国作家协会鲁迅文学院普及部辅导教师,现为文联专业作家。市政协委员。迄今已在国内公开报刊发表文学作品六百多万字,主要出版上市有长篇小说狼狐郡(中国文史出版社2019年5月出版上市,反映吕梁历史文化名人吴起的传奇故事),狼密码(山西人民出版社2012年10月,反映吕梁历史文化人物刘渊在西晋离石建都的故事),雨中的奔跑(大众文艺出版社2009年4月,2016年10月获得首届张爱玲文学奖),校园情报快递(中国戏剧出版社,2000年3月出版上市),小说集温柔地带(作家出版社2004年8月出版),美人归(北岳文艺出版社2014年10月出版),醉芙蓉(即将出版),长篇评论浅谈小说创作(鲁迅文学院《中国少年作家》2001年和2002年连载)及两部点评集嫁给足球的女孩(作家出版社2000年3月),安琪儿的药丸(作家出版社2010年)等,文艺报和央视读书频道作过介绍。温柔地带在1997年2期《小说月报》和滇池合办的“中国短篇小说精品展”推出,多家文学刊物转载;曾在北京大学、北师大、中国政法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北京物资学院等高校作过百场文学演讲。长篇小说雨中的奔跑入选《火花》杂志2010年北京版核心栏目“中国文学六十人”,并获得首届张爱玲文学奖,引发上百家纸媒、多位名家和中国作家网、作家网、中华网等网媒热议,亚洲周刊及《纽约时报》撰稿人Afra Wang的给予评论。长篇小说狼密码在2013年5月北京召开新书发布会,入选年度好书推荐、十位名家为您推荐的共读书目等榜单并获得各种奖项。2019年新近入选山西省三晋英才奖励计划。狼狐郡已举办数十场新书活动,西安书展、北京图书订货会等重点推荐作品,并由中国文史出版社选送“中国好书榜”,并由喜马拉雅改编四十八集广播剧。有诗歌作品获鲁迅-萧军杯奖,并入选北京诗篇等多种选本。新近即将出版上市反映吕梁历史文化人物李效黎的传奇经历共五十万字长篇小说沐月记即将由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
原贴:李迎兵都写了哪些小说
Luna熊猫爱旅行
是穿越抗战成李云龙的兵这部小说。穿越抗战成李云龙的兵是由作者二兵写的一部抗战小说。小说简介:“何家镇就是杨恺帮我打下来的,杨恺是我的人!”孔捷“不对!山本的特工队是杨恺帮我赶跑的,杨恺是冲着我来的!”李云龙急了“你们那都不算!没有他,我打不掉坂田联队,他是老子的!”大一挥手“你们都别争了!这小子老子看中了,以后就留在总部了!”杨恺一朝穿越,被系统加身,枪神术,搏击术,万国语言,技能加身。系统商城开启,狙击枪,轻机枪,重机枪,迫击炮,意大利炮,坦克,飞机,想什么有什么,只有你想不到,没有我搞不到!打得鬼子嗷嗷叫,几个团长为了他,争的头破血流。连晋绥军的楚云飞都眼红了
王蕾
郁林王李恪:
生母杨妃。杨妃在史书上的记载只有7个字:“恪母,隋炀帝女也。”可见杨妃虽然名义上为隋炀帝女,然而连生母为谁、排行第几、封号为何都不知晓。
而史官在史书中极为同情李恪,尽管完全列举不出李恪究竟有何政绩和才华,但仍旧对李恪是各种溢美之词,所以在其传记里特别提到“恪母,隋炀帝女也”这一句,就是为了表彰李恪生母身份与众不同。但即便如此也仍只有隋炀帝女这个头衔,可见杨妃无论是在隋宫还是唐宫地位都不高——在隋宫里没有公主封号、在唐宫里嫔妃品级低到没有记载甚或是不值得史官记载。
同时根据岑仲勉先生的统计,杨广在位的十四年里,累计下来在长安待的时间只有186天,绝大部分时间不是在巡幸的路上就是在准备巡幸,所以想来杨公主若是受宠的话,理应同其长姐南阳公主一样,陪伴在隋炀帝身侧远离长安才是。可事实却恰恰相反,依据李恪生于武德二年的情况来看,杨公主应当是武德元年便入了宫。换言之,李渊在长安甫一登基,杨公主便就此成了秦王府后院的一员,很显然这位杨公主虽然说起来也是隋炀帝的女儿,却根本得不到父亲的重视和宠爱,所以才会被遗忘在长安,被新建立的李唐王朝顺手接收。
更何况根据杨广死于义宁二年三月(618年),李恪却在李唐武德二年(619年)就出生了的情况来看,杨公主很明显是在热孝期间怀的孕,竟然连为亲生父亲守满27个月的孝都做不到。由此可见这位所谓的“隋炀帝女”在李唐王朝的眼中究竟是个什么样的存在了,若杨公主的身份还算尊贵,又怎会如此被人随意地打发,甚至连为父亲守个孝的机会都没有。
而杨妃会被如此对待也是再正常不过的事,自古成王败寇,亡国之君的地位都摆在那儿了,更别说亡国公主了。想想秦灭六国后,六国“妃嫔媵嫱,王子皇孙,辞楼下殿,辇来于秦”的凄惨模样;想想陈朝灭亡后陈后主的几个亲妹妹,乐昌公主被赏给杨素做妾,宣华夫人、弘政夫人被没入了隋掖庭,还有几个被赏给了朝中大臣和皇子;再想想宋徽宗的女儿柔福帝姬也是公主,在金朝过的却是什么日子,便可知这些亡国公主在新王朝眼里不过是战利品一样的存在。
再看她在后宫中的封号,尽管史书上称恪母为杨妃,但这并不能证明恪母生前就位列四妃之位,因为像唐高祖李渊的小妾莫丽芳,生前就没有得到任何妃嫔封号,死后才被追封为嫔,史书上却直接记载其为莫嫔。
唐朝贞观年间的四夫人封号以贵淑德贤为序,韦贵妃的封号是非常明确的,杨淑妃即杨玄奖之女,阴德妃因为儿子李佑谋反被杀后也遭到了连坐,德妃之位空了出来由燕贤妃晋封。还有一位郑贤妃,也是在燕贤妃升为德妃后随之晋位的。可见杨妃生前并非正一品的四妃,最多只是个二品的九嫔,死后才被追封为妃,提升了品级。
杨妃的长子李恪可谓是唐太宗14个儿子中待遇最差的一个。一生中不仅毫无得宠事迹,而且不过是犯了踩庄稼和赌博这样的小错,就连续多次被削去都督的头衔,先后削去实封共600户,只剩下200户的实封。
贞观2年5月李恪与李泰同时受封,李恪受封益州都督,封地只有8州,李泰却是扬州大都督兼越州都督,封地多达22州。而且李恪受封的不过是都督,李泰却是大都督(唐会要记载,就在李恪受封前三个月,唐太宗将益州的大都督府去“大”字,降级为了都督府),所以李恪与李泰虽然同时受封,但李恪不仅都督府的规模远不及李泰的大都督府,封地更是比李泰少了近三分之二。
贞观7年李恪前往自己的封地时,唐太宗对他说:“父子之情,岂不欲常相见耶?但家国事殊,须出作藩屏。”由此可见让诸王之藩是因为“家国事殊”,更是为了绝诸皇子的“觊觎之心”,但这一番冠冕堂皇的话,实际上更适合身为太子同母弟的李泰而不是庶出的李恪,毕竟作为太子同母弟,李泰对储位的威胁才是最大的。然而唐太宗在“家国事殊”面前却出于私心,不仅不让李泰之藩,甚至还想让他搬进武德殿居住;李治就更不用说了,唐太宗一直将这个儿子亲自带在身边抚养,绝口不提之藩的事,贞观16年甚至干脆直接让他上朝参政了,却偏偏将没什么威胁的李恪打发到封地上去。
唐太宗曾给李恪写了一封信,其中有“汝方违膝下,凄恋何已,欲遗汝珍玩,恐益骄奢”这样一句话,然而就在唐太对李恪说“欲遗汝珍玩,恐益骄奢”——以避免李恪变得骄奢为由而不肯多给他财物时,却在一转身面对李承乾与李泰时,又是截然相反的态度。唐太宗赏赐李泰时不仅“赐泰物万段”,每个月给李泰的东西甚至“有逾于皇太子”,对李承乾更是干脆直接取消了他出用库物的限制。
而史官称李恪有文武才,但善骑射不过是身为关陇军事贵族最基本的素养,在唐朝这个连后宫才人都能陪帝王骑射的朝代里,李恪虽然善骑射,却没有丝毫的军功或突出的事迹可以证明。李恪的文才同样毫无记载,别的皇子具体到擅长哪种书法有多少部作品都有记录,唯独李恪的“文才”连李唐皇室成员中最常见的书法特长都不见踪影,而同样因为谋反被诛的汉王李元昌,却能够以书法、绘画、射猎著称于各部史书,相比之下,李恪的才华无论是在史书还是墓志铭上,都没有分毫体现。
而唐太宗虽然一度有过改立李恪为太子的想法,但这件事却是在立了李治为太子后又过了7个多月的时间才提出来的,毕竟李治当时只有15岁,而“国赖长君”,唐太宗这才想到了换储一事,而当时的李恪可以说是唯一适合的人选,因为看看除了李恪之外的其他几位皇子:
第二子李宽,早夭
第四子李泰,夺嫡被贬
第五子李佑,贞观十七年谋反被诛
第六子李愔,被唐太宗痛骂为禽兽不如
第七子李恽,好敛财,被有司弹劾
第八子李贞,仅比李治大一岁
第十子李慎,年纪比李治还要小
下面更加年幼的李嚣、李简、李福等人不是早夭,就是年纪太小。在这样的情况下,除了比李治大了近9岁的李恪,唐太宗还有别的选择吗?
唐太宗欲立李恪归根究底就是因为除了李恪外,别的年长一些的皇子不是因为夺嫡被贬、被杀,就是实在是扶不起的阿斗,李恪尽管也曾因为踩庄稼和赌博这些小事被连续贬官和削户过多次,但除了李恪外,唐太宗已经别无选择。
不过很显然,唐太宗欲立李恪这个想法并没有经过深思熟虑,而是一时冲动下的心血来潮之念。因为如果唐太宗真的考虑清楚了要改立李恪,或者是吃了秤砣铁了心要换储了,那么长孙无忌是绝对没有“密争之”的机会的,更不可能只凭他一家之言便一锤定音。毕竟这天下是姓李的,不是姓长孙的。贞观十七年时的长孙无忌虽然位极正一品的司徒,但就唐朝的政府系统而言,司徒位高却只是个虚职。在根本没有实权的情况下,长孙无忌又如何把持得了朝政?此时的魏征固然已死,但房玄龄李靖这些大臣仍然健在,唐太宗也正值壮年手握兵权,怎么可能任由一个既无实权又无兵权的长孙无忌操纵朝政?
何况废立太子是国家大事不是儿戏,唐太宗若是下定了决心要换太子,肯定会把这件事拿到朝上廷议,再不济也要找几个心腹大臣一起来商量商量,就像当初要立李治一样,“与长孙无忌、房玄龄、李绩等计议”,而不会只跟最不可能赞同的长孙无忌一个人商量,甚至被长孙无忌反驳后就此立刻作罢。
更不要说什么长孙无忌反对立李恪是因为他不是自己的外甥,事实上真正介意李恪不是嫡子的并不是长孙无忌,而是唐太宗本人。毕竟一旦改立庶子出身的李恪,李承乾、李泰、李治这三个嫡子的未来就很难有所保证了,这一点唐太宗显然比长孙无忌更为担心,因为当初唐太宗立李治的目的就是为了可以保全这三个心爱的儿子:
“泰立,承乾、晋王皆不存;晋王立,泰共承乾可无恙也。”(旧唐书·太宗诸子列传)
唐太宗改立太子时,一直都是在嫡出的李泰与李治之间摇摆不定,决定立李治也是因为李治性情仁厚,就是做了皇帝也不会对自己的两个亲兄弟不利。而在这期间,唐太宗自始至终都没有想到过还有庶出但年长的李恪可以考虑,李恪在唐太宗的心中地位究竟如何可见一斑了。因为李恪若是在唐太宗的心中还算是有些分量的话,唐太宗在改立太子的时候绝对会首先想到他,而不是等到一切都尘埃落定后又过了大半年的时间,才发现原来还有这么一个庶长子可以考虑,而且还只是昙花一现的想法。
而提名未果的李恪不仅没有得到唐太宗的任何保护措施,反而被唐太宗严厉地告诫了一通:“你若是不遵纪守法,西汉的燕王刘旦就是你的下场,就算你是我儿子我也救不了你!”虽然有人认为这是唐太宗在“保护”李恪,要他小心谨慎一些,但李恪作为亲王,他的性命并不掌握在自己手里而是掌握在皇帝手里,光是告诫李恪自己谨言慎行是没有用的,只有让未来的皇帝李治知道要善待李恪才能达到保护李恪的目的。
也正因为明白这样的道理,唐太宗在立李治为太子时也反复强调过立李治的原因是为了能同时保住李承乾、李泰、李治这三个儿子。而唐太宗既然能想到要为李承乾、李泰、李治的日后安危做打算,又为什么没为李恪日后的安危做出同样的安排呢?想来李恪若是能在唐太宗的心中占据一席之地的话,又如何会遭此待遇?
至于李恪不能当上皇帝是因为具有前朝血统的说法更是无稽之谈,如果前朝血统真的是问题,是忌讳,那唐太宗为何在明知李恪具有隋朝血统的情况下,还想立其为太子?长孙无忌又为什么不用这么好的理由来反对唐太宗立李恪呢?就像唐玄宗欲立武惠妃为后,大臣首先就用武家与李唐皇室有仇为由劝阻唐玄宗,而李恪这里却压根没人提及所谓的血统这一点。所以李恪与储位无缘,和他的生母杨妃是隋炀帝的女儿根本没有任何的关系,而是因为李恪与杨妃均不得宠于唐太宗的缘故。
永徽元年,李恪作为唐太宗的庶长子,与唐高祖的庶长子荆王李元景一起被唐高宗封为三公,永徽四年又与李元景因谋反案被杀。
唐中宗在神龙年间大肆追封李唐宗室时追赠李恪为司空,至于李恪是否恢复了正一品的亲王爵位,旧唐书没有记载,《新唐书》同样也没有记载,而且因为一同谋反的李元景等人均有“复官爵”的明确记载,唯独李恪却完全无此一提,所以欧阳修在《新唐书》中提到李恪时,只称其为“郁林王恪”,而不是“吴王恪”。
濮王李泰:
母亲长孙皇后,是唐太宗最为宠爱的儿子,各种得宠事迹在史书上比比皆是。
武德3年,李泰刚出生就被封为宜都王,次年又进封为正一品的卫王与上柱国。贞观2年,李泰改封越王,并受封为扬州大都督与越州都督,封地22州。而除了都督的头衔外,李泰还是雍州牧与左武候大将军(这是贞观时期李泰独有的殊宠,除了李泰之外,只有胞弟李治有这样的待遇——李治除了都督的头衔外,还是右武侯大将军)。
贞观7年,与李泰同龄的李恪按例去了封地,而唐太宗不仅长期没让李泰去封地,甚至还下诏让李泰搬进武德殿居住,被魏征谏止。不过唐太宗因为疼爱儿子而做出的种种出格举动,并没有因为大臣们的极力劝谏而就此作罢。
有一次李泰对父亲抱怨说朝中那些三品以上的大臣对自己不够尊重,结果唐太宗一听自己心爱的儿子受了委屈,雷霆震怒之下二话不说,立马把那些大臣召进宫来严词质问一番。房玄龄等人被吓得是不敢说话,唯有魏征梗着脖子据理力争。最后唐太宗承认自己是因为对李泰的私爱而忘公了,然而事后对这只青雀的宠爱依然是该怎么来还是怎么来,大臣们也无可奈何。
又根据史书的记载,李泰“腰腹洪大”,不过唐太宗见到爱子如此圆滚滚的模样,担心的却不是太胖的话会影响身材,而是觉得儿子这样上朝参拜的时候一定会很辛苦,心疼之下特别准许他乘着小轿子到朝所。又因为李泰爱好文学,唐太宗特令在魏王府置文学馆,任其引召学士。至于大名鼎鼎的芙蓉园,与东都洛阳中尽占了惠训坊一坊之地的大宅,都是唐太宗赐给宝贝儿子的,而李泰于洛阳都城修建的魏王池与魏王堤,也因此驰名于世。
贞观14年唐太宗亲临李泰在长安延康坊的府邸,并因此特别赦免了雍州及长安死罪以下的罪犯,又免去了延康坊的百姓一年的租赋,还赏了魏王府的官员以及同住一坊的老人很多东西。说到李泰的这座府邸,早在还没有正式搬进来入住之前,便因为盛修府邸一事而被岑文本进谏。而唐太宗照旧是对岑文本的上疏夸奖赏赐了一番,却唯独不见对李泰的行为有任何的不乐意与制止。
贞观15年,由李泰主编的括地志完稿,唐太宗非常高兴,如获至宝,不仅将这部著作收藏进了皇家的藏书阁中,还接二连三地大肆赏赐李泰——先是赐“物万段”,紧接着又每月赏赐大量的财物,数量之多甚至超过了太子的规格,惹得褚遂良不得不上疏劝谏。结果唐太宗是乐呵呵地表示赞同他的观点,却并没有因此削减李泰的开支,而是取消了太子的开支限制,等于是变相地维持了李泰逾制的花销。
唐太宗不仅对李泰百般宠爱,经常带着他四处游幸不说,甚至不过短短一日见不到他,就要派自己养的一只名为“将军”的白鹘去送信,一日之内如此鸿雁往返数次。就连李泰的长子也因为父亲的原因“特为太宗所爱”,受到了唐太宗的特别宠爱,四岁的时候便被接进宫中抚养,并赐名为“欣”。
贞观17年太子李承乾被废,李泰借机向自己的父亲撒娇,声称自己百年之后定会杀了自己的儿子把皇位传给弟弟李治。而唐太宗一见圆滚滚的青雀投进自己的怀中,立马心就软了,再一听这样的保证,当即便许诺要立他为太子。不过这样的谎言却被褚遂良毫不留情地揭穿了,唐太宗冷静下来也明白杀子传弟的事根本不可能发生,于是为了保证自己的这三个爱子能够同时活下来,果断地立了李治为太子。
虽然不得不贬斥李泰,但唐太宗仍在诏书中说道:“魏王李泰,是我极为心爱的儿子,我对这个儿子实所钟心。此子年幼的时候就很聪敏伶俐,又十分爱好文学,我对他的宠爱是那么的不同寻常……”就在李泰被贬后不到四年的时间,唐太宗将他重新进封为濮王。不仅如此,唐太宗还拿着李泰的上表对周围的大臣说:“泰文辞美丽,岂非才士,我心中有多记挂他,你们也是知道的。但也只能忍痛割爱,这也是保全他们三个兄弟的两全之法。”
永徽3年,李泰逝世。唐高宗对此十分伤心,特别以最隆重的丧葬规格来为李泰举哀——不仅将其追赠为太尉与雍州牧,谥曰恭,还为之辍朝,又下令“班剑卌人,羽葆鼓吹,赙物三千段,米粟三千石,赐东园秘器,葬事官给,务从优厚”,并特意请了法藏禅师来为哥哥的往生祈福。
李泰本人才华横溢,史载其“聪敏绝伦”,因为他不仅对文学十分精通,所藏书籍甚至和皇室的藏书楼一样多,还写得一手绝妙的行书、草书,对书画鉴赏也相当在行。根据唐代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的记载,李泰有两枚书画鉴赏印,分之为“龟”、“益”二印,而周穆王的八骏图亦是因为李泰才得以流传下来。
而李泰主编的括地志旁征博引,保存了许多六朝地理书中的珍贵资料,对后世影响甚深,创立的新的地理书体裁也为唐宋总志体例开了先河。李泰逝世后还留下了二十卷文集,只不过可惜的是,这些文集至今已经失传了。
蓝冰美美
大秦从献仙药开始作者:壶中洞天
穿越者李阳,献给了秦始皇一盒阿莫西林……从此,李阳走上了没羞没躁的乱史人生。改秦律、做实业、搞经济、重民生。为了全世界都说中国话,李阳还做了一个地球仪送秦始皇……
原贴:主角叫李阳?
sarah_lr
主要作品有中篇小说《抱得美人归》,小说集温柔地带(作家社),长篇小说雨中的奔跑、校园情报快递(中国戏剧出版社),长篇评论浅谈小说创作(《中国少年作家》连载)以及两部点评集(央视"读书时间"有过介绍)等。在文艺报、社会科学论坛、文学故事报、北京晚报、吕梁日报、山西作家通讯和三晋都市报等报刊发表杂文、书评100多篇,主要有你爱北京需要理由吗、中国文学何以不说真话等。曾在北师大、中国政法大学等高校作过多次文学讲座,反应强烈。历任中国作家协会鲁迅文学院辅导教师、微型小说编辑部主任、《中国少年作家》编辑、《长篇小说》副主编等。
原贴:李迎兵都写了哪些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