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美化司马懿司马师太多人讲了,我就不赘述了。其实军师联盟里最过分的,还是把曹魏的几位宗亲名将黑的体无完肤、丧心病狂,难道电视剧为了制造矛盾冲突,衬托主人公,就可以随便将正经的历史人物弄成反派么?
军师联盟首先黑的人,就是曹彰。这位曹操最能打的儿子,仁德豪放,灭乌桓,震鲜卑,媲美霍去病,却被军师联盟黑出了翔。
古人常说“虎父无犬子”,尽管此话不是绝对的真理,但基因这种东西还是很神奇的,比如咱们的曹操,总共生了25个儿子,居然大多质素都很高:如曹丕博闻强识、才艺兼备;曹植才高八斗、千古文豪;曹冲少年天才、聪明仁爱;曹衮文雅焕炳、学富五车。这些都是文治方面的,曹操还有个武功方面的好儿子,他就是曹操与卞氏的第二子,曹彰。
曹彰,字子文,他少擅骑射,膂力过人,能手格猛兽,极其骁勇,可惜不喜读诗书,惟好骑射、阴阳家学说和谶纬术数,所以曹操经常批评他:“汝不念读书慕圣道,而好马击剑、阴阳术数,此一夫之用,何足贵也!”非拉着曹彰去读诗书,希望他能跟他老爹曹操,兄弟曹丕、曹植那样成为一个文化人。曹彰却不堪其苦,经常跟左右抱怨:“大丈夫当学卫青、霍去病,将十万骑驰沙漠,驱戎狄,纵横天下,立功建号耳,何能作博士邪?”
又有一次,曹操把所有儿子叫来询问其志向,异类曹彰脱口而出:“好为将。”
曹操又问,那怎么当一个好将军呢?
曹彰慨然道:“为将者,身被坚执锐,临难不顾,为士卒先;赏必行,罚必信。”曹操大笑,嘿嘿有意思,有点儿我年轻时候的劲儿!看来我这儿子虽然不能做个文化人,但能做个万人敌,那也挺好的。
曹彰作为一个猛将,最爱就是武器装备,这就跟我们现代军官喜欢越野车一样。所以曹彰身虽出身贵胄,却不爱醇酒美人金银珠宝,偏偏疯狂迷恋各种名贵战马。
据独异志记载,曹彰性情倜傥,有次在街上看到了一匹骏马,顿时就走不动道儿了,无论如何都想得到它。于是,他找到骏马的主人,邀请到府上盛情款待,想要得到此马;那人有些不舍得,曹彰就说:“余有美妾可换,唯君所选。”马主人大喜,当即挑选了一个最美的美妾,曹彰立即与之交换,生怕马主人改变主意。
这就是曹彰,风流豪放,任性妄为,当真让人无语。
另据东晋王嘉的野史《拾遗记》载,曹彰擅射,能左右开弓;又学剑,可于百步之内,断人须发。当时辽东乐浪郡(今朝鲜一带)献来一只猛虎,纹理斑彩,用铁笼关住。曹操问有谁敢搏虎,勇士们都表示压力山大,曹彰却上前一把抓住虎尾,缠在自己胳膀上,猛虎贴着耳朵不敢出声,后来南越国又献上一头白象,曹彰用手捏住它的鼻子,象乖乖地伏在地上不敢动。后来曹丕即位,铸了一口大钟,悬在文华殿,但又想换一处摆放,力士们也表示压力山大,任城王曹彰看到,把钟背起来就走。曹丕心想,我这弟弟简直比项羽还牛啊,不由赞叹道:“以王之雄武,吞并巴蜀,如鸱衔腐鼠耳!”
既然曹彰这么牛,所以曹操出征,经常把他带在身边实习。而随着曹操年纪渐老,曹彰也日渐成长,却除了几年前兵临南匈奴救出才女蔡文姬,仍不曾单独带兵打过硬仗,所以曹操就想着找个机会让曹彰正正经经指挥一场大战来看看。
正在想,机会来了,建安二十三年(218年)四月,代郡、上谷乌桓(在今北京一代,与辽东乌桓不是一路)首领能臣氐造反了,曹操于是让曹彰以北中郎将行骁骑将军,率军北征,以逞其横行沙漠驱逐戎狄之志。
曹彰大喜。终于被他等到了!这正是:边城多警急,虏骑数迁移。羽檄从北来,厉马登高堤。长驱蹈匈奴,左顾凌鲜卑。帅呆了!
不过曹操执法可是很严的,就算亲儿子也一样,所以在临出征之前,特意告诫曹彰:“居家为父子,受事为君臣,动以王法从事,尔其戒之!”
曹彰满脸肃穆:“末将领命。”
曹操点头微笑:“黄须儿孺子可教也。”
曹操喜欢叫曹彰黄须儿,因为孙权有一把漂亮的紫髯,曹彰的须发却是黄色的,或许此二人母系有西方血统。
安排好北方战事,曹操便于七月启程西征,去与刘备争夺汉中。
另外一边,曹彰率军北征,可刚到达涿郡的易水北岸,就遭到了数千乌桓骑兵的伏击。这时曹彰兵马尚未聚齐,手里只有千余步卒,数百骑兵,曹军寡不敌众,又猝然遭袭,一时大乱,不知所为。
在这种情况下,曹彰便使用当年卫青漠北之战所布环形车阵,将辎重车首尾相连围城一圈,再以弓弩手拉满弓守在里面,大车间的缝隙则由疑兵填充。不愧是步卒对付骑兵的最佳阵法,百试不爽,乌桓骑兵冲了半天冲不进来,反被射死不少,这赔本买卖不能再做了,于是纷纷退散。
曹彰却是个得势不饶人的主儿,当下竟带着数百骑就追了上去,并身先士卒,疾驰发箭,控弦破左的,右发摧月支,乌桓骑兵一路应弦而倒者,前后相继不绝。战了半日,曹彰的铠甲上已中数箭,却意气更奋,遂乘胜逐北,一路追到桑干河以北、超越代郡二百里,远远超过曹操指定的追击范围了,所以诸将都劝曹彰:“我军新涉远地,士马疲顿,又受节度,不得过代。若再深进,违令且轻敌也。”
曹彰却道:“率师专行,唯利所在,何节度乎?胡走未远,追之必破。从令纵敌,非良将也。”说完翻身上马,号令军中:“有谁留后不出,斩!”又下令按照平常标准的一倍赏赐将士,这样将士们虽然辛苦,但也乐意追击。
于是曹军继续往北追,一直追一直追,连追了二天一夜,直追入鲜卑境内,才追到乌桓主力。乌桓人快疯了,曹彰如蛆附骨,这是不追到天边不罢休啊!只得去向鲜卑人求助,鲜卑首领扶罗韩乃将骑万余来迎,曹彰说既然都是蛮夷,一起干掉得了,遂奋进击讨,大破之,一战斩首俘虏数千人。曹彰乃双倍犒赏从征将士,将士无不大悦。
扶罗韩一看中国人如此厉害,大惊,忙遣使向另一鲜卑首领轲比能求救。轲比能也挺有意思的,竟带了数万骑兵到战场边观望强弱,他见曹彰奋力冲杀,所向皆破,心里便知道该怎么做了,于是摆下鸿门宴,将能臣氐、扶罗韩两人斩杀,兼并其众,并将二人头颅献于曹彰,请求臣服,曹彰见二虏已死,便见好就收,班师回军。
辽东乌桓前遭曹操破降,代郡乌桓又经曹彰蹂躏,其族遂微不复振,或同化于汉(乌姓之人即为乌桓汉化之后),或融合于鲜卑,终至消亡。见于史者,惟《新唐书》所载,有一极小部落,居大兴安岭之北云。
此时曹操正在长安指挥各军西征刘备,听说曹彰大破北虏,非常开心,连道;“黄须儿竟大奇也!”命曹彰速来长安会和,帮忙打刘备。
而当曹彰星夜兼程赶到长安时,汉中战役已然结束。曹操于是让曹彰代理越骑将军之职,率一支骑兵留驻长安主持对蜀军务;并以曹真为征蜀护军,与都护将军曹洪以重兵共守陈仓;有三位宗室防守西边,这样曹操才算是放了心。
陈仓当关中与汉中之要冲,为兵家必争之地,凭借此处秦岭之险峻,西蜀无能为矣!事实上,后来诸葛亮屡伐中原,打了一辈子都未能越过陈仓一步。孙合肥与诸葛陈仓,那可不是白叫的。
如果说曹丕是曹操的文治接班人,那么曹彰则很有可能成为曹操的武功接班人。但是很可惜,曹丕是不需要一个掌握军权、战功赫赫的诸侯王弟弟来威胁自己地位的,所以他即位后,就立刻让曹彰去自己的封地就国,不再让他参与军事,一代名将就此被扼杀于摇篮之中,令人唏嘘。
魏文帝黄初四年(公元223年),曹彰在京都朝见文帝曹丕时,忽然在其官邸暴毙,年仅三十五岁。
这是正史的说法,野史《世说新语》里却说,曹彰是被哥哥曹丕下毒害死的。依我看也不大可能,曹彰或许是因为不得重用,没法跃马横枪、驰骋沙场、驱逐戎狄、立功建号,因而郁闷死的吧!曹家人寿命都不长,何况曹彰这么消耗自己的。
曹彰薨逝后,魏文帝曹丕下令以诸侯王之最高礼制厚葬。出丧之时,空中竟传来数百鬼哭之声相送;送丧的人都说,这是从前战乱而死者没有棺椁收殓,任城王仁惠,埋葬了这些枯骨。死者在地下有灵,心知感激,所以赞美其恩德。
看来,曹彰虽然壮猛豪放、风流任性,但为人仁惠,是个德才兼备的好将军,网络热剧军师联盟却把他黑成了一个暴戾悖逆之徒,实在让很人无语。
军师联盟中另外还黑了,曾经打败过张飞和马超的曹真与曹休,这两位曹魏宗亲名将,军事水平还是很高的,在电视剧中却成了又坏又傻的蠢蛋。
曹休与曹真一战成名,还是在建安二十三年(公元218年)的汉中之战。曹真和曹休当时,还只是虎豹骑的两位军官而已。
当时,拥有了益州和大半个荆州的刘备,决定再向东夺取汉中。
刘备为什么一定要夺取汉中呢?用蜀郡太守杨洪的话来说“汉中则益州咽喉,存亡之机会,若无汉中则无蜀矣。”刘备手下的护军黄权也说:“若失汉中,则三巴不振,此为割蜀之股臂。”这是因为秦岭之地势高于大巴山,秦岭之险亦远甚于大巴山之险,若巴蜀无汉中,则等于把家门大开了,曹魏随时可以领兵攻入。事实上,这两年来,曹操大军虽已撤走,魏将张郃却经常率领部队侵入三巴,掠夺人口,搞得刘备不胜其苦。
而且,刘备只有拿下汉中,才有资本可以转守为攻,找机会北上、规取关中、凉州,再与荆州关羽配合,拿下许都,则大业可以矣!
所以刘备在经过一段时间稳定蜀中局势后,于建安二十三年(公元218年)初展开了大举东征,大军分两路,一路由刘备亲自领军,以法正为谋主,赵云、黄忠为将,攻入汉中;另一路由张飞、马超、吴兰、雷铜四将领兵,攻打凉州南部的武都郡,目的是控制祁山,切断汉中夏侯渊兵团的后勤供应线。
张飞是曾经打败过张郃的名将,为世虎臣;马超也是曾让曹操受窘的神勇枭雄,威震羌氐;二人双剑合璧,所以很快拿下了武都郡的治所下辩(今甘肃省成县西北),并得武都氐族首领雷定万余人马响应。
曹操想:汉中有夏侯渊、张郃、徐晃三将,问题应该不大;关键是武都绝不容有失,在这一带曹军防守十分薄弱。
于是曹操以都护将军曹洪为帅,带领兵马抵挡蜀军。只是曹洪虽然资历老,名望高,但战术保守,锐气也不足;张飞马超都是万人敌,马超又在凉州素有威望,又有本地氐人相助,以曹洪之能,恐怕在他们那里讨不了便宜,再派一员小将来当曹洪的参军吧。
这位小将,就是曹操的族子、曹洪的亲侄,也是曹操多年来带在身边着力培养的年轻将领,虎豹骑统领曹休。
曹操这辈的老将大多五六十岁了,撑不了多少年了,曹纯、乐进、李典也已先后去世,该培养一些将苗了,比如说曹休,曹操就很看好他,曾热情称赞他“此吾家千里驹也!”
所以,曹休虽然官职只是骑都尉兼参军,但曹操这次想让他好好锻炼锻炼,于是嘱咐他:“汝虽参军,其实帅也。”曹洪得知曹操的意思,便知趣将指挥权交给曹休,己乐得去做甩手掌柜,每天在营里喝喝小酒,看看清凉艳舞,完全一副被糖衣炮弹打中的堕落老干部形象。
另外,曹操还派了另一位虎豹骑小将曹真,以偏将军的身份辅助曹休,同样锻炼锻炼。然后再把老成持重的谋士辛毗也拉去帮忙,为曹休保驾护航,这样应该保险了吧。
图:曹真剧照
不久,曹军进至下辨,将蜀将吴兰围困,张飞听闻,便率援军来到下辨东南的固山,扬言要切断曹军的后路,望曹洪同志准备好美女佳肴,做好欢迎接待工作云云。曹洪赶紧召开军事会议讨论怎么办,开了半天犹豫不能决,总之都是畏惧张飞,怕重蹈张郃覆辙,最后曹休发言了:“吴兰乃刘璋旧部,张飞刘备嫡系也,马超又是关中贼将,三将虽强,实貌合神离,未必团结。张飞实欲断我后路者,当伏兵潜行。今乃先张声势,其心可知矣。宜及其军未集,速击最弱之吴兰,兰破则张飞自走矣。”
曹洪一拍桌子:好,就听曹休的。曹老板说了,曹休说了算。
于是,曹军任由张飞在固山表演而不顾,却迅速突袭了吴兰。吴兰毫无防备,遭到惨败,其牙将任夔被斩,只得放弃了下辨,率残兵向西南方向逃往阴平道(今甘肃文县),被反复无常的当地氐人斩杀,送到曹营领赏。张飞、马超、雷铜诸军听说吴兰战败,也不去救援,却赶紧向东南撤往汉中,欲与刘备会和,结果曹军趁胜追击,又大破雷铜,将其斩杀。
相较于蜀军各将各怀鬼胎、各自为战;曹军很好的贯彻了曹操的指导思想,坚持以冉冉升起的军事新星曹休为领导核心进行军事决策,而最终实现了武都战役的伟大胜利。这也再次证明了曹操的识人之明:曹休洞察形势、聪明果断,可堪大用也,遂被任命为中领军(即禁军最高统领);曹真也被任命为中坚将军,负责统领禁军三营(五校、武卫、中垒)之中垒营。二人自此成为曹二代领导核心,并逐渐成长为优秀的军事统帅。
图:曹真与曹休
曹休最后官至征东大将军、扬州牧、大司马,多次指挥征吴战争;曹真则最后官至镇西将军、大将军、大司马,多次指挥对蜀战事;二人皆胜多败少。然而,包括小说《三国演义》及网剧军师联盟等艺术作品,为了美化各自的主人公,而多次特意抹黑此二名将,其“屁股决定脑袋”之程度,已达到一种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