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迈

著述

  洪迈学识渊博,著书极多,文集《野处类稿》、志怪笔记小说《夷坚志》,编纂的《万首唐人绝句》、笔记《容斋随笔》等等,都是流传至今的名作。



  作为一个勤奋博学的士大夫,洪迈一生涉猎了大量的书籍,并养成了作笔记的习惯。读书之际,每有心得,便随手记下来,集40余年的成果,形成了《容斋随笔》5集,凡74卷。

0

人物生平

家庭背景
  洪迈出生于一个士大夫家庭。他的父亲洪皓、哥哥洪适、洪遵都是著名的学者、官员,洪适官至宰相。洪遵官至宰执(副相)赠右丞相。



  洪迈的父亲洪皓使金,遭金人扣留,洪迈时年仅七岁,随兄适、遵攻读。他天资聪颖,“博极载籍,虽稗官虞初,释老傍行,靡不涉猎。”十岁时,随兄适避乱,尝往返于秀(今浙江嘉兴)、饶二州之间。在衢州(今浙江衢县)白渡,见败壁间题有二绝句,一咏“油污衣”云:“一点清油污白衣,斑斑驳驳使人疑。纵使洗遍千江水,争似当初不污时。”迈读后,爱而识之。可见其自少年时,便性格高洁,不同凡俗。



成长经历
  绍兴十五年(1145年),洪迈中进士,授两浙转运司干办公事。因受秦桧排挤,出为福州教授。其时洪皓已自金返国,正出知饶州。洪迈便不赴福州任而至饶州侍奉父母,至绍兴十九年(1149年)才赴任。二十八年(1159年)归葬父后,召为起居舍人、秘书省校书郎,兼国史馆编修官、吏部员外郎。三十一年,授枢密院检详诸房文字。三十二年春,金世宗完颜雍遣使议和,洪迈为接伴使,力主“土疆实利不可与”。朝廷欲遣使赴金报聘,迈慨然请行。于是以翰林学士名义充贺金国主登位使。至金国燕京,金人要迈行陪臣礼。迈初执不可,既而金锁使馆,自旦及暮,不给饮食,三日乃得见。金大都督怀中提议将迈扣留,因左丞相张浩认为不可,乃遣还。



  迈回朝后,殿中御史张震弹劾迈“使金辱命”,论罢之。乾道二年(1166年),知吉州(今江西吉安),后改知赣州(今江西赣州)。迈到任,重视教育,建学馆,造浮桥,便利人民。后又徙知建宁府(今福建建瓯)。淳熙十一年(1184年)知婺州(今浙江金华)。在婺州大兴水利,共修公私塘堰及湖泊八百三十七所。后孝宗召对,迈建议于淮东抗金边备要地修城池,严屯兵,立游桩,益戍卒,并应补充水军,加强守备,得到孝宗嘉许,提举佑神观兼侍讲,同修国史。迈入史馆后预修《四朝帝纪》,又进敷文阁直学士,直学士院,深得孝宗信任。淳熙十三年(1186年)拜翰林学士。光宗绍熙元年焕章阁学士,知绍兴府。二年上章告老,进龙图阁学士。嘉泰二年(1202年)以端明殿学士致仕。卒赠光禄大夫,谥文敏。



  洪迈字景卢,是洪皓的小儿子。小时候每天读书数千言,看一遍就不会忘记,博览群书,即使是小说野史,没有不涉猎的。绍兴十五年考中,被授予两浙转运司干办公事的官职,入朝任敕令所删定官。洪皓得罪秦桧被安置在闲散的职位上,秦桧对他怨恨不已,御史汪勃判定洪迈知道他父亲不安分的阴谋,于是被贬添差教授福州。



  淳熙六年,授予赣州知州的官职,兴建学宫,建造浮桥,士人百姓安居乐业。郡兵素来骄横,稍不如意就蛮横强暴。郡里每年派上千人戍守九江,这一年,有人害怕去后就会被留下而不再回来,众人于是反戈。人们以谣言相警,百姓非常害怕。洪迈不为所动,只派遣一名校官好言劝说他们,使他们回到营中,众人都听从了劝说。他挂着空箭袋进入,慢慢审问出什五长两个人,带上刑具押送浔阳,在市上斩首。辛卯年间闹饥荒,赣州正值中熟,洪迈拿出粮食去帮助邻郡。有个僚属进谏阻止,洪迈笑着说:"秦地和越地的贫弱丰肥不同,是做臣子的道理吗?"不久任建宁府知府。有个因小事情杀人而持刀越狱的富人,长时间拒捕,洪迈治他的罪,施黥刑后流放岭外。



  十一年,任婺州知州,婺州军一向不讲军纪,春天发放衣服,想要用钱,换成丝帛,官吏不允许,就一起呼叫放肆地聚集到郡将的治所,郡将惶恐不安,无原则地宽容想满足他们的要求。洪迈来后,众人重演前事,甚至把恶意诽谤的话张贴在城门上。洪迈用计谋逮捕四十八人,绳之以法,同伙的人互相唆使,一哄而上拥挤洪迈的轿子,洪迈说:"他们是罪人,你们为什么要参与?众人害怕不敢上前而散去。洪迈杀了带头做恶的两个人,并在市上斩首示众,其余处以黥刑和鞭打不等,没有人敢无理取闹。事情被皇帝听说,皇上对辅巨说:"没想到书生处理事情能随机应变“,特升任他为敷文阁待制。



  绍熙改用新的年号,任焕章阁学士,绍兴知府。到朝廷上奏事情,上书说新政应以十渐为戒。皇上说:"浙东百姓被和市所困扰,你去替我纠正这件事。"洪迈拜了两拜说:"发誓尽力而为。"洪迈到了郡中,核对查实欺诈瞒骗四万八千三百多户,所少收取的绢按匹计算,大致就是这个数目。第二年,两次上书告老,进官为龙图阁学士。不久就以端明殿学士的身份辞官。

0

【洪迈】古诗词大全

卷五

司命真君 余嗣、字昭祖、福州罗源人.官朝散郎.绍兴十八年.居乡里.与福帅薛直老.有同年进士之好.丐部银纲往行在.欲觊赏典.合年劳.迁两秩.明年郊祀恩任子.九月五日.至郡中.馆于所亲林氏.十九日.往大中寺.饮于表弟韩知刚岊家.归时已二鼓.倦甚就枕.月色甚明.似梦非梦.见一人排闼...

卷十二

真州异僧 金华范茂载渭建炎二年.以秀州通判权江淮发运司干官.官舍在仪真.方剧贼张遇、寇淮甸.民间正欢.范泊家舟中.而日诣曹治事.其妻张夫人.平生耽信佛教.每游僧及门.目所见物.悉与之.不少吝.郡有僧鸣铙钹行乞于岸.呼曰、泗州有个张和尚.缘化钱修外罗城.张邀至舟所.僧于袖间出雕...

卷十八

张淡道人 衢州人徐逢原.居郡之峡山.少年时好与方外人处.有张淡道人过之.留馆其门.巾服萧然.唯著青巾夹道衣.中无所有.虽盛冬不益也.每月夕.则携铁笛.入山间吹之.彻晓乃止.逢原学易.尝闭户揲大衍数.不得其法.张隔室呼之曰.一秀才此非君所解.明当语子.明日授以轨析算步之术.凡人...

卷五

李明微 李明微法师.福州人.道戒孤高.为人拜章伏词.报应甚著.绍兴五年.建州通判袁复一.使与天庆观叶道士.同拜醮.既罢.谓叶曰.适拜章时.到三天门下.见此郡张道士.亦为人奏青词.函封极草率.又已破碎.天师云.此不可进御.掷去之矣.叶曰.张乃观中道侣也.但不知今夕在谁人家.明日...

卷六

红奴儿 池州青阳主簿斛世将.官满还临安.县人刘录事者.亦赴调.寓于它馆.斛过之共饭.饭才罢.又欲同诣肆啜汤饼.刘曰.食方下咽.势不能即饮.君盍还邸小憩.吾徐往相就矣.斛去移时.刘往访之.已病卧床上.望见刘.悲泪如雨.良久言曰.吾死期至矣.适从君所归.穿抱剑营街未毕.逢一妇人....

卷八

华阳洞门 李大川.抚州人.以星禽术游江淮.政和间.至和州.值岁暮.不盘术.俚语谓坐肆卖术为钩司.游市为盘术.正旦日.逆旅主人拉往近郊.见悬泉如帘.下入洞穴.甚可爱.因相携登陇.观水所注.其地少人行.阴苔滑足.李不觉陨坠.似两食顷.乃坐于草壤上.肌肤不小损.睨穴中.正黑如夜.攀...

卷十三

邢舜举 邢舜举者.大观间.由武举入官.为虢州巡检.平生耽好道术.凡以一技至.必与之友.尝独行郊外.逢妇人竹冠道服.前揖曰、君非邢良辅乎.曰、然.一生何所好.曰、好修养术.然学之颇久.了未睹其妙.曰、君虽酷好.奈俗情未断何.吾与君一药.用新水服之.非唯延龄.又能断众疾.亦修真之...

卷十五

谭李二医缺 黄谷取胆缺 贾木恶梦缺 梦龟告方 冀州士人徐蟠.因坠马伤折手足.痛甚.命医者治之.其方用一活龟.既得之矣.夜梦龟言曰、吾惟整痛不能整骨.有奇方奉告.幸勿相害也.蟠扣之.云、取生地黄一斤.生姜四两.捣研细.入糟一斤同炒匀.乘热以布裹罨伤处.冷即易之.先能...

卷十六

胡飞英梦 淳熙二年.乡士张赴省试.诣吴山庙.□□□试罢.具酒炙约同往.(原阙十字)携纸钱致谒.愿(原阙十四字)何不(原阙六行又十六字)公训(原阙十四字)其后门人吕川.作(原阙十一字)湖湘旱.府帅张安国.(原阙十字)邦人或曰.东明石像观音.夙著显应.(原阙四字)说祷之果雨.于...

黄纸除书

乐天好用“黄纸除书”字,如:“红旗破贼非吾事,黄纸除书无我名”,“正听山鸟向阳眠,黄纸除书落枕前”,“黄纸除书到,青宫诏命催。”
微信公众号 微信客服号 APP下载 返回顶部
顾文姬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描关注

顾文姬微信客服号

微信扫描加好友

顾文姬app下载

扫描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