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迈

著述

  洪迈学识渊博,著书极多,文集《野处类稿》、志怪笔记小说《夷坚志》,编纂的《万首唐人绝句》、笔记《容斋随笔》等等,都是流传至今的名作。



  作为一个勤奋博学的士大夫,洪迈一生涉猎了大量的书籍,并养成了作笔记的习惯。读书之际,每有心得,便随手记下来,集40余年的成果,形成了《容斋随笔》5集,凡74卷。

0

人物生平

家庭背景
  洪迈出生于一个士大夫家庭。他的父亲洪皓、哥哥洪适、洪遵都是著名的学者、官员,洪适官至宰相。洪遵官至宰执(副相)赠右丞相。



  洪迈的父亲洪皓使金,遭金人扣留,洪迈时年仅七岁,随兄适、遵攻读。他天资聪颖,“博极载籍,虽稗官虞初,释老傍行,靡不涉猎。”十岁时,随兄适避乱,尝往返于秀(今浙江嘉兴)、饶二州之间。在衢州(今浙江衢县)白渡,见败壁间题有二绝句,一咏“油污衣”云:“一点清油污白衣,斑斑驳驳使人疑。纵使洗遍千江水,争似当初不污时。”迈读后,爱而识之。可见其自少年时,便性格高洁,不同凡俗。



成长经历
  绍兴十五年(1145年),洪迈中进士,授两浙转运司干办公事。因受秦桧排挤,出为福州教授。其时洪皓已自金返国,正出知饶州。洪迈便不赴福州任而至饶州侍奉父母,至绍兴十九年(1149年)才赴任。二十八年(1159年)归葬父后,召为起居舍人、秘书省校书郎,兼国史馆编修官、吏部员外郎。三十一年,授枢密院检详诸房文字。三十二年春,金世宗完颜雍遣使议和,洪迈为接伴使,力主“土疆实利不可与”。朝廷欲遣使赴金报聘,迈慨然请行。于是以翰林学士名义充贺金国主登位使。至金国燕京,金人要迈行陪臣礼。迈初执不可,既而金锁使馆,自旦及暮,不给饮食,三日乃得见。金大都督怀中提议将迈扣留,因左丞相张浩认为不可,乃遣还。



  迈回朝后,殿中御史张震弹劾迈“使金辱命”,论罢之。乾道二年(1166年),知吉州(今江西吉安),后改知赣州(今江西赣州)。迈到任,重视教育,建学馆,造浮桥,便利人民。后又徙知建宁府(今福建建瓯)。淳熙十一年(1184年)知婺州(今浙江金华)。在婺州大兴水利,共修公私塘堰及湖泊八百三十七所。后孝宗召对,迈建议于淮东抗金边备要地修城池,严屯兵,立游桩,益戍卒,并应补充水军,加强守备,得到孝宗嘉许,提举佑神观兼侍讲,同修国史。迈入史馆后预修《四朝帝纪》,又进敷文阁直学士,直学士院,深得孝宗信任。淳熙十三年(1186年)拜翰林学士。光宗绍熙元年焕章阁学士,知绍兴府。二年上章告老,进龙图阁学士。嘉泰二年(1202年)以端明殿学士致仕。卒赠光禄大夫,谥文敏。



  洪迈字景卢,是洪皓的小儿子。小时候每天读书数千言,看一遍就不会忘记,博览群书,即使是小说野史,没有不涉猎的。绍兴十五年考中,被授予两浙转运司干办公事的官职,入朝任敕令所删定官。洪皓得罪秦桧被安置在闲散的职位上,秦桧对他怨恨不已,御史汪勃判定洪迈知道他父亲不安分的阴谋,于是被贬添差教授福州。



  淳熙六年,授予赣州知州的官职,兴建学宫,建造浮桥,士人百姓安居乐业。郡兵素来骄横,稍不如意就蛮横强暴。郡里每年派上千人戍守九江,这一年,有人害怕去后就会被留下而不再回来,众人于是反戈。人们以谣言相警,百姓非常害怕。洪迈不为所动,只派遣一名校官好言劝说他们,使他们回到营中,众人都听从了劝说。他挂着空箭袋进入,慢慢审问出什五长两个人,带上刑具押送浔阳,在市上斩首。辛卯年间闹饥荒,赣州正值中熟,洪迈拿出粮食去帮助邻郡。有个僚属进谏阻止,洪迈笑着说:"秦地和越地的贫弱丰肥不同,是做臣子的道理吗?"不久任建宁府知府。有个因小事情杀人而持刀越狱的富人,长时间拒捕,洪迈治他的罪,施黥刑后流放岭外。



  十一年,任婺州知州,婺州军一向不讲军纪,春天发放衣服,想要用钱,换成丝帛,官吏不允许,就一起呼叫放肆地聚集到郡将的治所,郡将惶恐不安,无原则地宽容想满足他们的要求。洪迈来后,众人重演前事,甚至把恶意诽谤的话张贴在城门上。洪迈用计谋逮捕四十八人,绳之以法,同伙的人互相唆使,一哄而上拥挤洪迈的轿子,洪迈说:"他们是罪人,你们为什么要参与?众人害怕不敢上前而散去。洪迈杀了带头做恶的两个人,并在市上斩首示众,其余处以黥刑和鞭打不等,没有人敢无理取闹。事情被皇帝听说,皇上对辅巨说:"没想到书生处理事情能随机应变“,特升任他为敷文阁待制。



  绍熙改用新的年号,任焕章阁学士,绍兴知府。到朝廷上奏事情,上书说新政应以十渐为戒。皇上说:"浙东百姓被和市所困扰,你去替我纠正这件事。"洪迈拜了两拜说:"发誓尽力而为。"洪迈到了郡中,核对查实欺诈瞒骗四万八千三百多户,所少收取的绢按匹计算,大致就是这个数目。第二年,两次上书告老,进官为龙图阁学士。不久就以端明殿学士的身份辞官。

0

【洪迈】古诗词大全

续树萱录

顷在秘阁抄书,得《续树萱录》一卷,其中载隐君子元撰夜见吴王夫差,与唐诸诗人吟咏事。李翰林诗曰:“芙蓉露浓红压枝,幽禽感秋花畔啼。玉人一去未回马,梁间燕子三见归。”张司业曰:“绿头鸭儿咂萍藻,采莲女郎笑花老。”杜舍人曰:“鼓鼙夜战北窗风,霜叶沿阶贴乱红。”三人皆全篇。杜工部曰:“紫...

卷三

万岁丹 徽州婺源县怀金乡民程彬.邀险牟利.储药害人.多杀蛇埋地中.覆之以苫.以水沃灌.久则蒸出菌蕈.采而曝干.复入它药.始生者以食人即死.恐为累不敢用.多取其次者.先以饲蛙.视其跃多寡以为度.美其名为万岁丹.愚民有欲死其仇者.以数千金密市之.尝有客至欲置毒.误中妇翁.翁归而悟...

卷十三

狄偁卦影 狄武襄之孙偁.得费孝先分定书.卖卜于都市.芗林向伯共子諲自致仕起贰版曹.偁为写卦影.作乘巨舟泛澄江.舟中载歌舞妇女.上列旗帜导从之属甚盛.岸侧一长竿.竿首幡脚.猎猎从风靡.诗云、水畔幡竿险.分符得异恩.潮回波似镜.聊以寄君身.向读之甚喜.自以必复得谢.浮家泛宅而归....

卷十九

僧寺画像 平江士人徐赓、习业僧寺.见室中殡宫.有妇人画像垂其上.悦之.才反室.即梦妇人来与合.自是夜以为常.未几遂死.家人有尝闻其事者.至寺中踪迹得之.其像以竹为轴.剖之.精满其中.□志几□说. 恩稚所稚院 王师道、字深之.绵州人.绍兴二十八年.挈妻子自蜀赴调行在.明...

卷二十

木先生 汪致道叔詹徽州歙人.绍兴十八年.以司农少卿总领湖北财赋.尝赴大将田师中宴集.最后至.漕使鄂守先在.与田奕棋.道人木先生者.亦坐于旁.见汪揖曰.久别健否.汪愕曰.相与昧平生.何言久别.道人曰.公已为贵人.忘之耶.独不记宣州道店谈牛奇章事乎.汪矍然起谢.道人去.汪谓诸客曰...

卷二

树中瓮 毗陵胡氏家.欲广堂屋.以中庭朴树为碍.伐去之.剖其中得陶瓮.可受三斗米.而皮节宛然.即日山魈见怪.有行者善诵龙树咒.召使治之.命童子观焉.见人物皆长数寸.为龙树所逐.入妇人榻上.遂凭以语.乃结坛考击逐去.盖扰扰半年乃定. 宜兴民 宜兴民.素以滑稽著.有山鬼入其...

卷四

梦登黑梯 俞舜凯.徽州人.绍兴十八年赴省试.梦红黑二梯倚檐闲.有使登红梯者.俞顾梯级甚峻.辞以足弱不能蹑.遂登黑梯.造其颠而寤.是岁中特奏名一人.楚贽说.亦徽人. 张文规 张文规、字正夫.高安人.以特奏名入官.再调英州司理参军.真阳县民张五数辈盗牛.里人胡达、朱圭、张...

卷十四

笋毒 乡人聂邦用、尝游荐福寺.就竹林烧笋两根食之.归而腹中愦闷.遇痛作时.殆不可忍.如是五年.瘦悴骨立.但诵观世音名以祈助.其弟惠琏.为僧在永宁寺.邦用所居曰丽池.去郡三十里.每入城.必宿于琏公房.梦人告曰、君明日出寺门.遇货偏僻药者.往问之.当能疗君疾.疾若愈.明年当及第....

卷十七

翟楫得子 京师人翟楫.居湖州四安县.年五十无子.绘观世音像.恳祷甚至.其妻方娠.梦白衣妇人以槃擎一儿.甚韶秀.妻大喜.欲抱取之.一牛横陈其中.竟不可得.既而生男子.弥月不育.又祷请如初.有闻其梦者.告楫曰.子酷嗜牛肉.岂谓是欤.楫竦然.即誓阖家不复食.遂复梦前妇人送儿至.抱得...

卷二

舞阳侯庙 冯当可时行为万州守.郡有舞阳侯樊哙庙.民俗奉之甚谨.冯以为哙从汉高祖入蜀汉.未久即还定三秦.取项羽.未尝复西.而万州落南已深.与黔中接.非哙所得至也.是必夷祅之鬼.假托附著.以取血食尔.法不当祀.即日撤其祠.未几出视事.见伟丈夫被甲持戟.仪状甚武.坐于公庭上.冯知其...
微信公众号 微信客服号 APP下载 返回顶部
顾文姬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描关注

顾文姬微信客服号

微信扫描加好友

顾文姬app下载

扫描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