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嘉靖皇帝是个怎样的人?

Lighthouse
嘉靖皇帝可以改变明朝,为何他后来成了明朝最大的罪人?

小娘子豆君
权术玩的賊厉害的帝王,而且运气好,白白捡了个皇帝当。明朝在位第二长的皇帝,和自己的孙子万历皇帝是比较有作为的帝王,为明朝续命百年。学汉文帝玩无为而治最像的君王,总体来说是个比较有作为的皇帝!

musicswallow
嘉靖帝即位后,首先就提出如何在礼仪上确定他生父母的地位问题。依当时绝大部分文官的意见,嘉靖帝是以弘治皇帝的嗣子身份继位的,理应尊弘治帝为皇考。但这样一来,嘉靖帝就得称自己的生父母为叔父母,这大概勾起了嘉靖帝的心病。
原来,嘉靖帝的祖母邵贵妃出身低微,被其父卖给了杭州镇守太监。在接受了一些书法和文学训练后,她被作为礼物献给了成化皇帝。到嘉靖帝即位时,这位贵妃已被打发到类似冷宫的浣衣局,且双目失明,风烛残年。嘉靖帝的生母蒋氏妃也只是一位武官之女,地位低微。正是在某种自卑而又逆反的心理驱使下,嘉靖皇帝与杨廷和为首的文官集团进行了长达几年的大礼仪之争,为他的生父母争得了满意的地位和荣誉。
从大礼仪之争中,不难看出嘉靖帝为政为人的某些性格。
首先,嘉靖帝对自己的利益比对朝廷的利益更加看重,为了前者甚至可以不顾后者。嘉靖帝即位之初,天下百废待兴,亟待明君,而他竟然能弃之不顾,为一己之私利而与文官对抗数年,实在是自私之极。
其次,嘉靖帝性格残忍、狠毒。杨廷和是嘉靖帝得以登基的第一功臣,最终却被嘉靖帝逐出朝廷,不存丝毫感念之情。张太后(弘治帝之后,嘉靖帝之伯母)因为冷淡了嘉靖帝的生母,嘉靖帝便抓住一切机会随意羞辱和威逼太后及其家人。在嘉靖三年(1524),嘉靖帝为了其母亲的尊号,竟一次廷杖了一百八十余位京官,其中十七人因伤重致死。这种做法,在明代可谓是空前绝后。
这位嘉靖皇帝在位长达四十五年。在此期间,大明朝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蒙古人在北部屡屡入侵,构成严重威胁,而朝廷又拿不出有效的办法。东南沿海一带的倭寇,给当地造成了巨大的灾难,朝廷为平倭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庞大的军费开支、皇室的挥霍无度、官吏的普遍腐败、税制的混乱和瓦解以及接连不断的天灾等等,造成了朝廷严重的财政危机。对这些,嘉靖帝似乎有些无动于衷,开始时尚能勉强应付,到后来干脆是消极对抗,甚至还一度把朝廷大权交给了严嵩,时局之败坏就不难想象了。
在漫长的四十余年中,嘉靖帝似乎只对一件事有着长期的浓厚兴趣,甚至可以说是狂热,那就是向神仙祈祷和觅取道家的秘方,以期长生不老。早在即位初期,就有一位叫邵元节的江西道士被他邀入宫中,祈雨禳灾,并“顺便”通过春药之类的办法,为皇帝解决了不育问题。皇帝在即位十多年之后,终于有了孩子,解除了后顾之忧。自此以后,嘉靖帝对道教的魔力更是深信不疑。
邵元节死后,陶仲文进宫接班。陶仲文擅长配制春药和扶乩。在他的指导下,嘉靖帝开始在这方面进行长期的修炼。从嘉靖十九年(1540)开始,嘉靖帝几乎全力以赴地修炼他的仙丹,并由于长期服用这些含有铅、砷有毒物质的仙丹,而导致了慢性中毒。到后来,嘉靖帝甚至还修炼内丹,大批的幼女被逼入宫内,不知所终。结果引发了一场少见的宫廷叛乱,几位宫女差点用绳子勒死了嘉靖皇帝。
晚年的嘉靖帝几乎成了一个怪物。由于慢性中毒,他严重失眠,以致常常彻夜不眠,批阅奏章。他的情绪极不稳定,记忆力严重衰退。他时时冒出一些古怪的念头,令人难以捉摸。为了哄他,大臣甚至要用种种可笑的办法,如在他睡觉时把桃子放在他身边,说是仙桃等等。嘉靖帝甚至还用扶乩来决定国家大事。也难怪海瑞要上奏章,大骂他是一位虚荣、残忍、自私、多疑和愚蠢的君主,并要他对帝国的危局负全部责任。据说当时嘉靖帝一读罢海瑞奏章,就大喊不要让海瑞跑了,要千刀万剐方才解恨。当得知海瑞已扛着棺材在外面等死时,他却又不想杀海瑞了。
就是这样的一位君主,整整统治了大明朝四十五年。令人不解的是,他居然挺了过来。是靠帝国的惯性、文官集团的忠诚,还是靠嘉靖帝自己的统治手段,一时难以说清。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嘉靖帝留给那智力迟钝的儿子隆庆帝(穆宗)和年幼的孙子万历帝(神宗)的江山,已是千疮百孔。正如当时民谣所讲的那样,是“嘉靖嘉靖,天下已尽”。

然小然
正经的神人,这玩意儿本来应该做个道士的,偏偏做了大明董事长!
但是做大明董事长还不影响他修道,修道还不影响他紧握王权!二十多年没上朝,居然没有皇权旁落!这哥们儿要是舍得一门心思当皇上,大明朝没准还能续命几十年呢!绝对是一个天生的帝王!可惜偏偏喜欢修道

嘻嘻哈哈Jessie
嘉靖皇帝是一个刻薄寡恩,刚愎自用,自以为是的人,但在早期宽以治民,整顿朝纲,减轻赋役 ,对外抗击倭寇,中后期信奉道教,二十多年不上朝,宠信严嵩等奸臣,他始终牢牢控制整个朝廷的大权。他统治45年里,大明王朝由强盛开始走向衰落。
明朝大清官海瑞说,嘉靖嘉靖,家家干净。是当时情况的真实写照。

游泳龟龟
嘉靖皇帝应该是明朝所有皇帝中比较复杂的以为帝王,说他不是昏君,但执政期间朝政腐败;说他是昏君吧,十多年不上朝,依然牢靠掌握权利,把满朝文武玩弄于股掌间。
这样说吧,嘉靖皇帝是一位聪明、狭隘的封建帝王。
嘉靖属外蕃登基,可以说根基并不牢固,但他上台不久就搬到了,整垮刘瑾,并具有拥立之功的实权大臣杨廷和。他自欺欺人为了所谓的正统地位,想封自己的父亲为皇帝,耗费了大量精力与大臣斗气;他贪图享受大肆炼丹求仙,耗费国家钱财,并视人命为草菅,逼得历史上唯一一次宫女差点勒死他;他十几年不上朝,纵容严嵩父子把持朝政迫害忠良,贪污腐败;他为了所谓的求仙之路竟然数年不与自己的儿子见面。最后,被海瑞骂了体无完肤。迫于形势,驱逐了严嵩,杀了严世蕃。
嘉靖应该是一个典型的封建纨绔子弟,聪明、自私,但又善于玩弄权术。

杨弯弯
嘉靖是明世宗朱厚熜的年号,明朝使用嘉靖这个年号一共45年,是明朝使用第二长的年号而最长的是万历。
嘉靖年间是大明封建王朝从全盛走向衰落的过渡。
1.皇庄的规模空前,各地的亲王贵族,大官僚的田庄从千顷到万顷不等,土地集中化、农民负担加重。
2.明王朝的军队制度大家也都知道,军籍世袭,长此以往,军官世袭,变成了贵族;士兵世袭,变成了农奴。
3.一个腐败贪污成风的时期。严嵩父子、赵文化、鄢懋卿,再加上徐阶这大土豪,都是弄钱没够,这些钱自然也出自农民身上。
4.倭寇横行,军队溃烂,内忧外患的时代,特别是打败仗,军队要增,军饷也要增。
嘉靖帝如愿地将父亲追尊为睿宗,并将神主入太庙,跻在武宗朱厚照之上。这次事件致使许多正直的大臣或死或引退,而佞臣却乘机窃取了朝政大权,使弊政重兴。
通过这件事,可以看出他既是一个有孝心的人,也是一个有政治天赋人。
嘉靖帝是一个成功的政治家,却并不是一个出色的皇帝。
嘉靖皇帝非常崇信道教,好神仙老道之术,一心求长生不老,处搜罗秘方,许多人因此而一步登天,而入阁成为宰相。
严嵩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他善于写青词和揣测皇帝的心思,后来由严嵩主持朝政,嘉靖自己则深居皇宫专心于成仙修道。
在他在位的45年间,他竟然有20多年不上朝理事,由严嵩擅权达17年之久。
世宗当然没有成仙,还把皇宫搞的乌烟瘴气,也有几个道士被提拔为部级高官,可见成仙痴迷程度,世宗心里没有人民,只有成仙。
在表面上熙熙攘攘一片繁荣,骨子里却蕴藏百姓愤怒的明嘉靖,就是被这样一位帝王统治的。

斌斌
15岁当皇帝,继位初期励精图治,因用宫女处子血炼丹被宫女谋害,宫女谋害嘉靖失败,嘉靖从此不上朝。满朝臣子都是嘉靖的工具,牢牢掌控朝局。酷爱道。有手腕可惜没用到国家

cnwangtian
嘉靖皇帝朱厚熜昏庸骄奢,暴虐蛮横,且色欲无度。他的后宫妃嫔已人册、并有封号的就有60多人。嘉靖还犹好黄老,笃信方术,多年在深宫闭门炼丹,跟着道士学求仙。他崇用的方士段朝炮制了所谓长生不老药敬献。另一方士陶仲文又奏称:要想长生不老,就得常吃“先天丹铅”。
所谓先天丹铅,即用少女初行月事的经血与草木露珠、再加上丹铅调制成的“药”。嘉靖为求成仙而长生不老,立即下旨从民间广采宫女。仅有案可稽的就有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三十一年(1552年)三十四年(1555年)、四十三年(1565年)的4次大选,总计采选进宫8~14岁的幼女1080人。可怜这些小姑娘,未谙世事,花季未至即凋零。她们被迫服用大量的催经下血药,严重地摧残了尚未发育完全的身体。甚至一些被采过血的少女还被秘密处死,以防泄密。明末文士王世贞写有西城宫词,感叹少女们的不幸:
两角鸦青双结红,灵犀一点未曾通。自缘身作延年药,憔悴春风雨露中。
嘉靖还专门在养心殿西南的祥宁宫前,建了一座“无梁殿”,里面全是砖石结构,便于他生火炼丹。由此可见嘉靖皇帝“炼丹”的规模有多大。
可结果是仙道未练成,嘉靖帝倒练出了一身凡人没有的鬼怪性情,特别是在亲情天伦上,简直是薄情到了几近冷血的地步。他竟然20余年不与自己亲生儿孙见面。他还有一套理论,说什么“二龙不相见、见面必灾难”,可见其自私到了极点。对于身边的宫女,那更是刻薄至极。经常为一点点小事上,就痛捶宫婢,前后竟有200多名宫女死于他的淫威之下。他听信道士方术的话,令宫女每天在御花园为他采集露珠,谓之“天庭玉露”,据说喝了可以荡气回肠,精力旺盛。这种极为残酷的劳作,令宫女们痛苦不堪。
在迷信方士的同时,嘉靖还酷爱各种祥瑞。于是,各路官员纷纷敬献“祥瑞”以图飞黄腾达。大奸臣严嵩之子严世藩,不知从哪里弄来一只大龟,说是极其祥瑞之物,敬呈皇帝御览。嘉靖展眼一看:嗬!这真是一件稀罕物呀。只见这只龟,浑身上下金光耀眼,背上的龟甲五彩斑斓。这样的“五彩龟”,那只有在皇帝有德,治国有方,河清海晏,八方敬服的政治局面下才能显形啊!而今,这种景象活生生就在眼前,那不正是说明当今皇帝乃是圣德之君吗?!这一喜非同小可,嘉靖立即着人将“五色龟”恭敬地请往御花园的水池里礼养,命令采露宫女好生照看,不得有半点闪失,否则严惩不贷。
谁知仅过了三天,这只“吉祥无比”的五色龟就莫名其妙地死了。原来,这只龟乃是严世藩一手炮制的假祥瑞。他命人找来一只大龟,用五色颜料将龟化妆了一番,为的就是博取嘉靖的欢心,以此达到自己邀功擅权的目的。然而老龟一进水池,身上的颜料被水一泡,化了。因为那时候的颜料大多是矿物质,所以都带有一定的毒性,红汞、白垩的一泡,老龟还能不死?这一惊可是了得!宫女们顿时绝望得天塌地陷。她们知道皇帝残酷的本性,既下令让她们照管“祥龟”,现在龟死了,她们难辞其咎。就在宫女们自叹命苦之际,几个不认命的年长宫女想出了一起惊世骇俗的法子-弑君!她们早就受不了嘉靖的非人折磨,此刻老龟一死,她们肯定也是活不了了,不如就此拼它个鱼死网破!
主意一定,她们便分头着手准备,由此在历史上铭刻下极其悲壮的一笔!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十月二十一日深夜,嘉靖照旧宿于宠妃曹端妃的宫里。是夜,杨金英、杨莲香、苏川药、姚淑翠、邢翠莲、刘妙莲、关梅香、黄秀莲、黄玉莲、尹翠香、王槐香、徐秋花、张春景、邓金香、陈菊花、张金莲16名宫女,乘嘉靖熟睡之机,齐心协力,以绳索紧勒皇帝的脖子,但由于情急之下,杨金英误将绳套结成了死扣,怎么勒也勒不死嘉靖。这可是真正的你死我活的搏斗,嘉靖拼命反抗,杨金英们奋力扑打,直至将嘉靖勒昏打晕过去。然而,就在这生死存亡的关头,张金莲害怕了,她眼见得嘉靖晕而不死,便幼稚地认定“真龙天子”是凡人杀不死的话应验了!她胆怯了,退缩了,这种迷信的思想引导着她的脚步迅速跑向了皇后住的坤宁宫。震惊之下的方皇后立刻赶到承华宫,刚一踏入门里,就被姚淑翠迎面一拳,打了个满眼花。陈菊花马上将灯吹灭,随方皇后赶来的宫女们几次点灯都被打翻,直到管事太监一拥而上,才把杨金英等擒获。此时的嘉靖,眼见得已是奄奄一息,不住地倒气。
方皇后一面着人将垂死的嘉靖抬回乾清宫,一面赶紧催找太医来救治。可太医们但见嘉靖皇帝已成这副模样,吓得都不敢诊治用药。唯有一个太医院使叫许绅的(明代京师籍医学家,曾加太子太保、礼部尚书等职),此刻冒着杀头的危险,敢于对症下药。他的药,“辰时下药,未时勿作声,去紫血数升,遂能言”。嘉靖倒是给救活了,许绅却被吓死了。许绅回家以后就一病不起,家人百般调养也是不济。许绅自己说:我的病我知道,遇到这等宫变,救皇帝是我的本分,但是救不好,我必遭杀身之罪。如此惊心动魄,岂是药石所能够治疗得了的!果然,许绅不久便一命呜呼了。
事后,嘉靖命司礼监“再三格外用刑”,下旨将杨金英等一干“逆婢”不分首从,一律处以凌迟之刑。可怜杨金英等16名宫女,就这样悲惨地成了冤魂,连那个中途告密的张金莲也未幸免于难。此事还牵扯到嘉靖后宫的2名妃嫔王宁嫔、曹端妃也被方皇后借机处死了。这使得嘉靖心里非常痛恨方皇后。对于王宁嫔他一点也无所谓,早就被打入冷宫了;但对于曹端妃,嘉靖可是心疼不已,那是他最爱恋的宠妃呀!他也深知后宫中妃嫔之间的争风吃醋、钩心斗角,但他万万没有想到,以“母仪天下”自居的皇后,居然也搅和其间,甚至更加阴险狠毒。以至于在不久后的坤宁宫失火中,嘉靖有意无意地拖延救火救人,方皇后最终被烧死在坤宁宫中。

michelle_cch
嘉靖是个站着茅坑不拉屎(文雅点叫尸位素餐)、误国误民的冷血皇帝!
1.尸位素餐:作为一个皇帝,着眼的本该是他的帝国安危和人民的温饱,而不是个人的私事!但嘉靖就是一个空站着职位而不办事的人:即位之初,百废待兴,正德弊政急需改革,许多大事要做,但是嘉靖刚当皇帝没几天,就把如何称呼自己亲生父母的问题当成头等大事来抓,这一抓就是差不多二十年,置国事于不顾……解决掉父母称呼的问题,总该步入正途、操心国事了吧,让你大掉眼镜的是,后二十多年就躲入皇宫炼丹修仙做道士了,因为炼丹差点被宫女们勒死……自己修道还不够,还要让大臣戴着道士黄冠和香叶巾,如此种种,令人无语;
2.误国误民:嘉靖当政,内忧外患,危机四伏!北方边防败坏,蒙古俺答侵扰,甚至一度在嘉靖二十九年犯边南下,围困北京,发生“庚戌之变”,差点酿成第二次“靖康之变”;南方海疆松懈,倭寇横行,荼毒人民,好在出了俞大猷、戚继光等才清除掉……外事不振,内事不举,乱麻一团:严嵩、郭勋、崔元、陆炳、仇鸾等恶势力当道,排斥杀害夏言、曾铣、杨继盛等忠义之士,对人民则滥用民力,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起义不断爆发!
3.冷血皇帝:嘉靖除了自己和父母,没有爱过任何人,哪怕妻儿……嘉靖是个没有温度的人,对待把他扶上皇位的伯母张太后和首辅杨廷和无情之极:对张太后不仅没有感恩之心,还称她为“恶妇”,抓住一切机会百般冷落和折磨,晚景凄凉,抑郁而终;首辅杨廷和算是他能当上皇帝的第一大功臣,因为“大礼仪”被定为罪魁祸首,削职为民……对待他们这样也就罢了,对待妻子也是冷血的很,三任皇后不得善终:第一任陈皇后被他踢死,第二任张皇后被他抽打并囚死,第三任方皇后被他眼睁睁地烧死……对妻子这样,对儿子也不好,听信道士陶仲文的说法“二龙不能相见”,就把二个儿子赶到宫外,父子隔绝,感情淡漠……对待恩人、妻儿尚且如此,对待大臣就不用说了,为了给父母的那个虚名,大臣进谏,他恼怒之下把二百多大臣当众打屁股,17名大臣因此丧命……这样的皇帝多奇葩,真是没人性,冷血皇帝最合适!

Dying in t
嘉靖皇帝是一个非常另类非常个性,又非常聪明的皇帝。作为旁支继承大统,他的威吓文官体系的手段可谓丝毫不手软。
是真正帝王专制制度的践行者。
大礼仪之争
作为旁系,文官集团摆出一副拥立有功。于是,“大礼仪”之争实则是话语权之争。首次交锋一旦妥协 收复失地就会很难。
所以最为统治者,他具备掌控局面的能力。
掌管户部
户部可以理解理解成财政部。嘉靖一朝,可谓多灾多难,天灾,北方的东方战乱不断,哪里都需要钱。而前任正德皇帝并没有留下什么积蓄。于是一堆眼花缭乱的朝廷怪事,都是嘉靖皇帝插手户部事宜的表象。皇帝只有一个目的。
推崇道教。
他到底有多相信修仙不得而知。但是道教的休养生息和无为而治,确实是符合当时明朝内忧外患,一穷二白的现实的。
大明王朝的翻身是万历年间张居正执政的时候。国家财政的创收让大明王朝在对对外战争和对抗天灾上有了更多的空间。作为嘉靖的孙子,万历皇帝对银子的执着,白银堆到发霉不给百姓用 可见作为皇帝,曾经是多么穷怕过。
嘉靖的一生基本就是收拾各种烂摊子,谈不上昏君,实际上是稍有精明皇帝。因为过于精明所以文官在他手底下干的不那么痛快,所以口诛笔伐,多半来自并没有讨到什么好处的文官集团。
相比清朝皇帝,明朝皇帝起码聪明多了。

shaguayyy
明朝嘉靖皇帝,可谓是皇帝之中的极品,在位四十多年的时间里,有一大半时间是不理朝政只顾炼丹的,但神奇的是,明朝这艘大船在他手中不但没有沉没,反正常运转,皇权也越加稳固,他究竟是怎么做到的?
一。重新重用锦衣卫,扶持宦官集团为自己的代言人。
锦衣卫是明朝特有的一个机构,属于皇帝的亲军,主要职责是收集情报、监制百官。但是由于嘉靖以前皇帝和文臣的压制,导致锦衣卫名存实亡,文官集团的代言人东厂的实力压过了锦衣卫。嘉靖上台后为了自己的人身安全和皇位,任用亲信陆炳为锦衣卫指挥使,重新把这支力量掌握在手中,秘密调查监视大臣的一举一动。与此同时,嘉靖皇帝通过一系列措施把重大权力重新收归到司礼监,而司礼监的太监们几乎是二十四小时不离嘉靖帝左右,嘉靖虽然不上朝,但国家大事却了然于胸。
二,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在“大礼仪之争”中成长起来的嘉靖,对于皇权的运用越来越炉火纯青,经常故意在文官集团内部制造分裂,以达到自身利益最大化。比如,垂青于某人,扶上台,不久却将其打倒,再重新挑选一位,不久再用人取而代之。纵观嘉靖年间的的14位内阁首辅,除了最后一任徐阶,他没有来的及打到外,其余所有人,几乎都是他亲手扶起来,然后再亲手打倒。以这办法来防止朝臣柄政太久、尾大不掉的情形出现,达到随时宣示着他的威权的目的。:正因为嘉靖的帝王术高深莫测,以至于他虽然退居西苑几十年,但朝政却尽在他的掌握之中,朝中大臣虽然见不着皇帝的面,但却始终觉得皇帝没有一天不曾亲自临朝,这正是嘉靖的高明之处。我可以告诉你们嘉靖算一个明君吧

花儿的维尼
一、生平简介
朱厚熜(1507~1566年)谥号肃皇帝,庙号世宗。1522~1566年在位。
宪宗孙,袭父兴献王朱祐杬(宪宗第四子)位。武宗死,无嗣,内阁首辅杨廷和等以遗诏迎他入继大统。
初即位,下诏尽革武宗弊症,诛钱宁、江彬等佞臣,朝政为之一新。
未几,“大礼”之议兴,朝议沸腾,致使幸臣窃柄,正直大臣有廷杖至死者、有陷大狱者、有贬谪斥逐者,杨廷和等皆相继去职,弊症复兴。
他还好兴作,喜神仙老道之术,营建繁兴,斋蘸不断,而政事荒怠,终至严嵩擅权十七年之久;兵备废驰,帑藏耗竭,致酿倭寇扰掠东南沿海;蒙古俺答大举入掠京畿;河南、江西、湖广、两广则有农民和少数民族起义,内忧外患之严重,超过正德朝。
二、荣辱一生
嘉靖在皇帝宝座上度过了45个春秋。对于他的评价,历来颇有争议,论其功过是非,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
(一)、第一阶段:颇有政声
嘉靖在初登大位的几年里,可谓英明神武,在内阁的鼎立相助下,加之自己的勤勉,除了采取历代新君例行的大赦、减贡、赈灾等措施外,还整顿朝纲,革除先朝蠹政,打击旧朝臣和皇族、勋戚势力,总揽内外大政,皇权高度集中。重视内阁作用,裁抑宦官权力。诛杀明武宗时的佞臣钱宁和江彬,“御近侍甚严,有罪挞之至死,或陈尸示戒”,裁革锦衣卫三万余人,节用宽民。体恤士农工商、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对外则是“凡系冒滥请乞及额外多占者悉还之于民”。
使乌烟瘴气的朝廷风气为之一新。
(二)、第二阶段:崇神信道 昏庸无道
嘉靖一生给人印象深刻的不是他的所谓政绩 ,而是轰动当时的几个影响极大的事件。
(1)、崇神信道
奢侈的生活蛀蚀了嘉靖的进取心。他日渐懒于朝政,生活腐朽,不仅滥用民力大事营建,而且迷信尊崇道教,礼延方士,设坛修蘸。不但将道教作为精神支柱而且还作为治国的依据。
由于他纵欲无度,体力不支,接连生了几场大病。吓得他一心搜求长生不老之术,苦炼神丹。他在位四十五年,竟有一半时间不住在宫中,而住在他专门用来炼丹的地方。
到了晚年,因长期服用丹药,造成慢性汞中毒 四肢麻木,不久卧床不起一命呜呼了。
(2)、“壬寅宫变”
“壬寅宫变”是宫女们意图杀死嘉靖的一次事件。因发生在壬寅年,所以称之为“壬寅宫变”。
嘉靖专心崇神修道,迷信方士。他最宠信的方士陶仲文竟唆使嘉靖用童女的经血做原料,制成“元性纯红丹”,说是服后即可长生不老。嘉靖以为得到了仙方,大喜过望,传谕各地官员,挑选貌美健康的童女入宫,以为制药。为此,陶仲文深得宠信,官衔从少保到少傅直至少师。
与此同时,嘉靖又把方士段朝用进奉的“仙物”视为仙药 ,听信让他“深居”的鬼话,下诏让四岁的太子载壑监国,自己则退居后宫,不与外人接触,以祈求道法,苦练修行,自我感觉良好。但是他并未遵循道家“清心寡欲”的教规,而是不断派人到民间挑选淑女,超过数千人。同时还大量征召13、14岁的宫女,采补她们的处女经血,炼制丹药。为保持宫女们的洁净,在经期不得进食,只能吃桑叶、喝露水。
嘉靖多疑暴戾、喜怒无常,经常鞭打宫女。这些女子供他淫乐又被当做奴婢使用,倍受欺凌。宫女们终于忍无可忍奋起反抗,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宫女杨金英与数名宫女差一点将嘉靖勒死。
(3)、“大礼仪” 事件始末
正德十六年,十五岁的朱厚熜被内阁首辅杨廷和等拥立为孝宗朱祜樘继承人。
即位典礼后的第五天,为了给死去了的父亲一个比较高的封号,嘉靖下诏让九臣讨论这个问题。不料与朝臣的意见发生了分歧。
嘉靖的父亲是兴献王朱右杭,此时嘉靖想尊奉生父为“皇孝”。但按祖制,这是不合礼法的。因为这样一来,先帝就成了“皇叔”。
杨廷和等认为,朱厚熜既然是以宗藩入继,就应称孝宗为“皇孝”,而称兴献王为皇叔父,这才是合理合法的。嘉靖对这种“移易”父母的做法非常不满、要求重议。
其实这种礼仪之争根本毫无意义。然而新皇帝是个涉世未深又非常执拗之人。偏偏嘉靖的母亲蒋氏也是个不懂大礼之人,无奈只得让杨廷和等妥议。结果,尊嘉靖生父为兴献帝。
从此,嘉靖与杨廷和之间产生了矛盾,于是杨廷和辞职、告老还乡。
杨廷和去职后,“大礼仪”之争达到了白热化。一派以新任礼部尚书汪浚、大学士蒋冕等坚持属守礼法;另一派以张熄等,奉旨不顾礼仪,拼命维护皇帝。这时嘉靖决意抛开内阁一意孤行,强令礼部追尊兴献帝为“本生皇孝恭穆献皇帝”,并令礼部在奉先殿侧另建一室,安放皇孝神主。
两派斗争水火不容,七月十五日早朝后,吏部与九卿以下二百三十七人一齐跪在左顺门下,高呼孝宗皇帝。面对如此众多的反对者,刚愎自用的嘉靖下令锦衣卫抓人。将为首的发配边地,四品以上者夺俸,五品以下杖之,结果十六人死于杖下。与此同时,朱佑杭的神主被迎奉入京,尊号曰“皇孝恭穆皇帝”。
嘉靖终于在“大礼仪”事件中获胜。自此他以“大礼仪”中的立场划线,开始了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恶政,以至朝廷风气日下,邪气上升。
(3)、严嵩误国
国家将亡必有妖孽,严嵩亦是。
嘉靖十八年(1539年),大学士严嵩已是59岁的老人。他作庆云賦、大礼告成颂两篇文章,朝贺嘉靖的父亲得以入主太庙。嘉靖很是高兴,于是严嵩进入了嘉靖的视野。
严嵩工作“勤面”,据史载:他“朝夕直西苑板房,未尝一归洗沐”,嘉靖被严嵩的表现所感动,派人赐给他一方银记,上面刻着“忠勤敏达”,并且给了他太子太傅的官职。很快被提拔为内阁首辅,严嵩开始了兴风作浪的后半生。
严嵩和儿子严世蕃“结党营私,贪赃枉法,作威作福,干尽了坏事。许多没有血性的朝廷官员都投靠严嵩,为自己找个靠山。朝廷里的官员有30多个是严嵩的干儿子,这些干儿子各把持一个重要部门,朝廷里的大权就操纵在严嵩的手里。”(赵文博《中华上下五千年》)
这时北方蒙古族的鞑靼部落逐渐强大起来,统一了蒙古各部,对明朝构成极大的威胁,严嵩却不练兵、不备战,反而大量地贪污军饷,边防士兵受冻挨饿,鞑靼首领俺答经常侵扰边境,几次打到内地,明军不战而退。俺答长驱直入,如入无人之境到达京郊。嘉靖慌忙派仇鸾指挥。仇鸾是严嵩的同党,严嵩怕他打了败仗自己不好交待,就指使仇鸾不与鞑靼交战。结果十几万明军一箭未发,坐视鞑靼人烧杀掳掠,抢走大批人口、牲畜、财物。
仇鸾不仅不抵抗,而且暗中勾结俺答,与之议和干了许多丧权辱国的勾当。
物极必反,严嵩父子的倒行逆施激起天怨人怒。嘉靖盛怒之下将严世蕃投入大牢,接着立斩不赦。继而削去已经致仕回家严嵩的所有官职,在查抄严嵩家时,抄出白银二百五十万五千余两,各类奇珍异宝不计其数。八十多岁的严嵩真正尝到了众叛亲离、落魄潦倒的滋味,得不到一丝的怜悯。乃至无力生活而沿街乞讨,在贫寒交迫中死去。
结束语:“壬寅宫变”之后,嘉靖性情大变,他更加潜心于养生修道,祈求长生不老,置朝政于不顾,二十余年不回大内。这在中国历代皇帝中可谓独树一帜前所未有。
嘉靖中年潜居,养痈遗患,使阴柔险诈严嵩父子乘时得志,盘踞要津,得以专柄横行,权倾天下,秉政十七年之久。奸臣乱政害得大明元气消灭殆尽,几乎亡国。
嘉靖不仅重用佞臣,还冤杀良将,自毁长城。及俺答入寇直薄京城,朝无可敌将帅,营无可用之兵,乃束手无策。后议和,丧师辱国,讳败为胜,酿成后患无穷。
与此同时国内各地农民和少数民族起义风起云涌,嘉靖在内忧外患,大明朝风雨飘摇之际结束了昏庸无道、腐朽荒唐的一生。
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舆少爷
嘉靖帝早年是一位非常优秀的皇帝。从用人到政策改革方面都可以算是一个明君。做了十多年的好皇帝,嘉靖开始膨胀了,沉迷于修仙与炼金术,但即便如此,他仍然可以牢牢把握政治权力,实在不简单。
嘉靖皇帝在文学和书法方面的成就十分了得,也非常勤奋。否则,杨廷和也不会看上他。
虽然嘉靖在后期沉迷于道教之后,他仍然能够控制统治,但在后期他确实是一个昏君。沉溺于修仙的世界,对身边的太监宫女及其残暴,差点被宫女勒死。
嘉靖在后半生不关心政治,但明朝的政治基础还不错,由于政治制度的原因,国家机器可以正常运转,所以明朝没有在嘉靖皇帝手上崩溃。他算是明朝最聪明的皇帝吧。

254418231
嘉靖帝是一位很复杂的皇帝,尤其是他的性格即有开明善于纳谏的一面,同时又有非常固执迷信长生的缺点。
我们知道,嘉靖可以说是一位非常有福气的人,这一点体现在他继位当皇帝的事情上。皇帝的位置有多少人你争我抢,为了夺取大宝,杀兄弑弟甚至弑父,皇家无亲情这可不是说说而已。
唯独嘉靖继位没有任何的波折,由于武宗死后无子嗣,这样天大的好事就落在了朱厚熜头上,这样他顺利的登上了皇位,年号嘉靖。
嘉靖年幼时即非常聪慧,他在书法和文辞修养上造诣很深,如果没有继位的话他应该会成为一位优秀的文学家。
刚继位的嘉靖非常勤奋,也很敬业。他严以驭官,宽以待民,减轻赋役,严惩贪赃枉法之人,体恤民情。这样看的话他无疑是一位明君,但是我们知道中国话里这个但是最可怕,它会把你前面表达的意思整个翻一百八十度的变化。
这里同样包括嘉靖帝,但是的后面同样不是表扬的话了,在开创了史称嘉靖中兴的局面后,他开始沉迷于求道成仙,多年避居西苑,练道修玄,长达二十年的不上朝,纵容了权臣严嵩,给当时的政治、军事、经济发展带来了严重损害。
可以说嘉靖亲手毁了自己辛苦开创的大好局面,基本可以用那句著名的“辛辛苦苦三十年,一夜回到了解放前”来总结了,当然有点夸张了,一夜到不至于。
总而言之,嘉靖在位的四十五年时间里,用毁誉参半来形容还是比较贴切的。而嘉靖朝后半生的糊涂昏暗也是取决于他的性格问题,他太想长生不老了,固执的个性也让他走进了没有回头路的牛角尖。由此可以明白一个道理,普通人的错误影响的是自己最多加上周边的人。皇帝的错误那影响的可就是一个国家了,甚至严重点的话可以影响到整个历史的走向。
回答的不是很好,请朋友们多多批评,也多多原谅。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