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有哪些听着荒谬却又真实存在的事件?

自由行走的花
一个日本人成为了中国的抗日英烈。
在民政部发布的第一批抗日三百英烈中有一个名字特别引人注目,这个名字叫宫川英男,是这批名单中唯一一个日本人。
在看抗日三百英烈的时候,我第一眼就看到了这个名字,因为这个名字实在太显眼了,我的第一反应就是他是个日本人,我就很好奇,这是为什么,所以我就去找了这个人的事迹。
宫川英男本是侵华第三十二师团中的一名普通士兵,1939年被八路军俘虏,从小接受军国主义教育的宫川英男本想自杀,但是在八路军优待俘虏的政策下幡然悔悟,最终加入了反法西斯同盟。
1943年,宫川英男被派往山东进行反战工作,主要进行对日本士兵的教育,作为一名前日本士兵,他很了解日军心理,他写的不许打骂士兵宣传单在日军中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尤其是发放给日军的慰问袋,在里面放入好吃的和宣传单,上面写着:
八路军和日本普通士兵都是劳动人民,彼此之间没有深仇大恨,我们有着共同的敌人,打倒日本军阀,这些吃的是同一阶级馈赠的节日问候
其实这样的思想转变是非常艰难的,在最初的时候,宫川英男非常抗拒八路军,他的心中都是:
皇军是来帮助中国摆脱欧洲人殖民统治的思想,认为中国军队的抵抗是莫名其妙的。
但是八路军根据地军民鱼水的关系让他很受触动,让他看的唯物辩证法让他原先的的世界观崩塌了。
其实日本是最早引入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亚洲国家,而社会主义这个词语也是来自于日语翻译,在明治天皇的最初三年,日本就爆发了一百多场农民起义运动,但是都被日本军阀血腥的镇压了,马克思主义的书籍则被列为禁书。
在日本经济迅速发展的明治维新中,农民和工人依旧处于被压迫当中,被军国主义洗脑以后,男人甘愿为了天皇献出生命,女人甘愿为天皇献出肉体。
如何去评价这种行为,我也不好说,或者我也处于迷茫当中。
不过当宫川英男知道谁才是造成自己苦难的凶手以后,他就成为了一名勇敢的无产阶级斗士,在1945年被日军包围,他勇敢的投入战斗,并把最后一颗子弹留给了自己。
宫川英男墓
当他被八路军俘虏时,想要为天皇效忠,那时他还是迟疑的,但是当他成为一名无产阶级斗士的时候,他却毫不犹豫的举起了枪。
那一刻,他是灿烂的,令人敬佩的。
对于大部分日本贫民来讲,战争是对双方带来的伤疤,这也是宫川英男加入反战组织的原因,事实上在认清战争后,许多日本人参加了反战同盟。

arieslj
世界之大无奇不有,确实有些事件听来很荒诞,但确实真实地发生过,任凭天马行空的小说家也不敢写,胆小限制了想象力。
唐朝末年,藩镇割据愈加严重,农民起义也此起彼伏,但都城里还是重兵拱卫,皇城内依然歌舞生平。话说城内有一家染坊 老板姓张,叫张韶,有点小钱,不说荣华富贵,倒也锦衣玉食,他有一朋友叫苏玄明,是个算命先生,苏玄明以算命为生游走四方也就积累了不少的见识,一天哥两喝点小酒,吹点小牛,酒酣耳热之际,张韶说:兄弟,你天天说你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能预知前五百年后五百年,你给我算算我明天会干啥,有没有嘛好事情?大概是多喝了几杯,苏玄明拿出腰间的三个铜钱,像模像样地摇出六爻,又掐指一算,惊呼,大哥明天中午会与我在皇宫里吃午餐,真的?张韶又问那怎么进去呢?苏玄明说,皇帝佬又不会发请帖请我们吃饭,自然杀进皇宫了。没想到这哥们说干就干,立刻召集手下一百多伙计连夜准备武器,天一亮假装送颜好的布匹送进皇宫,没想到半路就被发现破绽,张韶抽出藏在布匹里的武器带着一帮伙计就向皇宫杀去,当时皇帝正在宴饮,充忙之间有人报告,有暴民杀进皇宫了,在不知详情的情况下,充忙逃往军营,皇帝一跑护卫们也跟着跑,张韶和苏玄明带着一百多个伙计几乎没遇到什么抵抗就进了皇宫,中午果然坐在了金銮殿里吃上了午餐,张韶对苏玄明说:你小子算的可真准啊!再算算明天吧,还没等算出来,朝廷勤王的大军已经杀回来了,结局就不言而喻了。可见国之将亡,妖魔起舞。
这也正验证了那句话,清大,北大不如胆大,但胆大有时是要命的!

iambackhome_
说一个“占星师”的故事。
(一战后德国经济趋于崩溃)
德·霍尔,1903年出生于德国柏林,家里很穷。
穷人家的孩子嘛,也没办法接受太好的教育,17岁的时候就被母亲送到银行当了学徒。但是,霍尔不是那种踏踏实实的孩子,干了几年就被一脚踢了出来。
所以,正常来说,他就是到处混日子,再加上一战之后德国经济几乎崩溃,街上到处都是饥民。所以霍尔最可能的结局,就是饿死街头或者醉死街头。
但是,希特勒上台了。霍尔因为有部分犹太血统,敏锐的觉察出了即将到来的危险。于是,他毅然决然的离开德国,跑到了英国伦敦。为了能在伦敦混口饭吃,他自称是匈牙利贵族的后裔(他老婆跑到了智利,自称是罗马尼亚公主)。
当时也有很多犹太人跑到了英国,大家都互相照顾着,霍尔也没被饿死。霍尔到达英国的时间是1935年,一直到1940年这几年,他的行踪没有明确的记载,根据之后他的自传,霍尔这几年意识到要想在英国立足,就必须了解英国人。
于是,他买回了大量的书,从童谣通话,到神话故事,再到名著小说。每天废寝忘食的读书,给自己充电。
5年之后,霍尔醍醐灌顶,重获新生了。(占星术在欧洲很流行)
其实,他自传所说的情况,多半有些夸张的,比如他说自己连续5年时间,每天都坚持读至少一本书——且不说买书的花费巨大,5年时间每天读书,他靠什么生活?
不管怎样,1940年之后,霍尔开始在英国四处活动,声称自己精通占星术,可以影响希特勒以及纳粹高层。这种毫无根据的吹牛,引起了英国情报部门的注意,当时的英国特别行动处(SOE)竟然招募了霍尔!
霍尔被授予了上尉军衔,基本任务就是利用占星术,为盟军提供情报,并影响纳粹高层的决策——对的,霍尔成了英国情报部门的“巫师”。
那么,这个霍尔到底有没有真本事呢?根据英国档案显示,他确实做了一些“预言”,比如德军将要入侵克里特岛、中途岛战役,以及蒙哥马利战胜隆美尔等等。
一些预言确实成了现实,但是军情五处的官员们都很嫌弃他,认为只要是略懂一些当时战争局势的人,都能做出这样的预言。
实际上也是,霍尔的大部分预言都没有实现,比如1941年6月,他就预言“希特勒将在1年之内被杀掉”,结果人家活得好好的。(纳粹宣传部长约瑟夫·戈培尔也对占星术感兴趣)
所以,战争期间,英国情报部门的很多官员都在抱怨,认为霍尔这样的人就是个骗子,什么用都没有。
然而诡异的是,就算他几乎没什么用,频遭质疑,却依然坚挺的在情报部门撑到了战争结束。
战后,他离开了英国情报部门,开始从事宗教文学的创作,写了很多小说。因为在宗教界影响巨大,他甚至被教皇册封为爵士。
直到现在,很多人依然不明白,英国情报部门为什么会雇佣霍尔,难道他们真想用“魔法”打败希特勒?

邵云
很多,不一一讲了,专家也无法解释,然后讲事件的主持人告诉你,还有待科学的进一步发展与研究,我坚信,科学的尽头是佛学

Echo不只是回憶
晋景公姬獳,生病了。晚上做了一个噩梦,第二天找巫师解梦,巫师预言其吃不上今年的新麦,晋景公听完这个火大,心说等新麦下来,老子吃完就宰了你。新麦下来的时候晋景公在巫师面前洋洋得意的举起碗筷准备进食,忽然肚涨,于是便去上厕所,众人久等不归,于是去查看,发现这老哥再也吃不了新麦了,因为他已经在粪坑溺死多时了,一代君王落得这种死法,您说荒诞不?

mikee520
说一个众所周知的故事,那就是“三月不知肉味”。
“三月不知肉味”不是说穷得三个月没有吃到肉了,而是形容音乐的魅力,指听了这个音乐后,精神过于集中和专注,以致品尝不出肉的味道了。
论语·述而:"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意思是孔子在齐国听到了韶乐,有很长时间尝不出肉的滋味,他说,“想不到韶乐的美竟达到了这样迷人的地步。”
韶乐乃是古代五帝之一的舜帝在登基后,庆祝天下太平盛世而创造的乐舞,名大韶,一般用于重要的节日里演奏,如祭祀等活动,《史记》描述韶乐为“鸟兽翔舞,箫韶九成,凤凰来仪,百兽率舞”。这个乐舞作为帝王宫的雅乐一直传到了春秋时期,孔子在音乐方面虽不是什么名家大师,但也是颇有研究,为了听到正统的韶乐,孔子专门去了齐国。
齐国初期是由姜太公姜尚建立的,姜尚辅助周武王推翻商纣,建立了周朝后,被封往齐国,齐国便成了韶乐和武乐的正统流传之地。
孔子到达齐国时,正值齐王举行盛大的宗庙祭祀,孔子亲临大典,聆听了三天韶乐和武乐的演奏,如痴如醉、流连忘返、以致手舞足蹈,连吃饭时也在揣摩韶乐的音韵,以至于连他喜欢的红烧肉的味道也品尝不出来了。
后来孔子评价韶乐,“尽美矣,又尽善也”。对一般人而言,“三月不知肉味”可能言过其实,但对于懂得欣赏的人来说就如同找到了知音一样,身临其中,忘记了自我的存在。
高山流水,知音难觅,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还记得俞伯牙与钟子期的故事吗?
说历史,品人生,我是@说说历史那些事 ,欢迎大家关注、评论,共同畅聊历史话题。

海公主
汉光武帝刘秀作为一个具有传奇色彩的帝王,他的故事一直被后世所传颂。
有一天,刘秀还是一个普通的平民,约见了他的妹夫邓晨,去一个朋友的家拜访。在一个朋友的家里,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在互相交谈.不知怎的,他们看到预言书上写着:"天子一定是刘秀。"有人说,"刘秀,正如这本书所提到的,一定是国家的主人。"刘馨,原名刘馨,是一位精通神学、博大精深、受人尊敬的人。此时,刘馨刚刚改名为刘秀,所以当人们看到这句话时,首先想到的就是他。
刘秀听到这句话,微笑着说:"这本书里的人可能是我。"所有的人都听到他们笑的方式,就像他在开玩笑。
刘秀这时听到这句话,虽然心里有些波动,但也没有认真对待,毕竟有多少人叫刘秀这个名字在世界上,直到战争和社会动荡时,才有人提起这句话,才真正打动了他的头脑,开始考虑增兵起义。
刘秀君之后,一边和邓晨聊天,一边谈过去。邓晨笑着对刘秀说:"仆人真的做到了。"刘秀听到这个消息不禁笑了起来。
王莽赶刘秀
当刘秀逃脱王莽的追捕时,他经历了不止一次的磨难,正因为如此,他在逃跑的路上散布了许多故事。
起初,刘秀一路远离王莽的追击,顺利逃到水心边界,这里也是因为水网密布而得名。刘秀一路走,知道自己被一条大河拦住了,但无奈之下,他急着找一艘渡船,希望能有个船夫过河。
但是刘秀拦了几条船都拦不到,因为这个地方擅长做砖瓦,船上满载货物,如果再加上一个刘秀,就会有超重的危险。刘秀说:“只要你在船的两边加些烂坭,那么超重了也是无碍的。”。但没有一个船家相信,"你这个小男孩知道些什么。即使用木头都不行,我怎么能用烂水泥呢?不管刘秀怎么恳求船夫,没有一个船夫愿意过河。
刘秀没有办法,又不能坐以待毙,于是他在河边找空的船夫,果真他在岸上找到了一艘船,它就停靠在岸上,发现船的桨箍断了,不能走了,船夫对此很发愁。
刘秀告诉船夫到田里去找一些稻秆,然后把它们搓成绳子,然后做桨箍。船夫不相信刘秀的方法,但他真的没有别的办法,所以他按照刘修的方法做了。谁知道,稻草做的桨箍比条子做的更结实,更耐用。结果,船夫把刘秀安全地渡过了河。

抱抱533
荒诞的皇帝们。
在人们的心中,皇帝是至高无上的统治者,一般老百姓根本没有机会见识到他们的真面目。但是在历史的长河中也有一些荒诞的皇帝,因为他们荒诞的行为,成为历史的笑柄。
1、唱戏皇帝。
李存勖是后唐的建立者,可是这位皇帝有一个特点,他爱江山也不爱美人,却偏偏喜欢亲自唱戏,一到舞台上他就找到了感觉,一发而不可收拾,当然他的这个爱好也不是从他当了皇帝以后才有的。据记载,他自幼就喜欢看戏、演戏,乐在其中。当了皇帝以后,我的这个爱好就更无人可以阻挡了,他常常面涂粉墨,穿上戏装,亲自登台表演,不理朝政,可笑的是,他自己给自己取了一个艺名叫“李天下”。有一次,他又一次登台表演,高兴之余他连喊两声“李天下”,这时候,一个伶人突然冲上去扇了他两个耳光,周围人都吓得出了一身冷汗,李存勖问为什么打他,这个伶人奉承道:李(理)天下的只有皇帝一人,你叫了两声,你像找死呀?李存勖听了哈哈大笑,不仅没有责罚这个伶人,反而予以赏赐。自次之后,伶人倍受宠幸,可以自由出入宫中和皇帝打打闹闹,侮辱戏弄朝臣,简直荒诞到了极点。
2、木匠皇帝。
明熹宗朱由校也是个奇葩皇帝。他从小就喜欢研究木匠活,一旦开始做木匠活,他就会废寝忘食,忘记自己的身份,乐在其中。当了皇帝后,他对木匠活更是痴迷的无以复加,朝政也不管了,整天沉迷于刀锯斧凿油漆的木匠活之中,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的木匠活练的技巧娴熟,一般的能工巧匠根本不是他的对手,凡是他看过的木器用具、亭台楼榭,他都能够纯凭记忆很精准的做出来,可以说,他是木匠活做的最好的中国皇帝,没有之一。凡是精细的木匠活,他定要亲自操作,亲自示范,乐此不疲,有时候甚至废寝忘食,压根就忘记了他作为皇帝的本职工作。

陳陳陳陳小咪
有一名喜剧演员,曾经出演过一部在全国引起火爆的喜剧,在这部喜剧里他扮演的是国家总统。几年之后,这名演员真的参加了大选,而且成功当选为真正的国家总统。
没错,这里要说的就是现任乌克兰总统弗拉基米尔·亚历山大罗维奇·泽连斯基。
泽连斯基出生在乌克兰中部一家家庭条件还不错的犹太人家庭,所以不错的家庭也给他带来了从小就接受比较好的教育的条件。
等他真正应该选择自己未来的学习方向的时候,在父亲的干预下,泽连斯基不得不选择了法律专业。不过不得不说,就读自己毫无兴趣的专业对于泽连斯基而说是一项煎熬,在毕业之后的就业选择上,他也没有选择任何和法律相关的职业。
毕业之后他的职业选择大部分都和演艺行业有关,他曾经做过演员编剧甚至是导演。在这一段时间,泽连斯基逐渐成为了乌克兰家喻户晓的演艺明星。
2015年的一部电视剧真的让泽连斯基成为了乌克兰的国民男神。
这部电视剧叫做《人民公仆》,泽连斯基在其中扮演的角色就是乌克兰总统。
这部剧的大概内容是一位普通的中学老师,在和同事聊天的时候,对乌克兰现行的选举制度和其他行政体制进行了猛烈的抨击,不曾想他的这段话竟然被学生偷偷的拍下来放在了网上,然后这位中学老师就火了。
在网络的造势和身边人的怂恿之下,泽连斯基扮演的中学老师真的去参加了总统选举,而且成功当选,当选之后,泽连斯基扮演的这位已经成为总统的前中学老师,仍然牢记自己是一位普通人,一名人民公仆,整顿乌克兰政坛,还乌克兰人民一个清清白白的政治局面。
泽连斯基本人几乎在后来完全复制了电视剧里的场面,在2018年的12月31日,也是那一年的最后一天,正式宣布要参加第2年的乌克兰总统选举。
2019年,经过多轮的投票,这位曾经在电视剧《人民公仆》里扮演过乌克兰总统的演员,竟然真的成为了乌克兰新一任的总统,并在2019年5月20日宣布正式就职。
都说人生如戏,人生如戏。人生如戏这个词放在泽连斯基身上真的再合适不过了。

花见月
甲午战争后清朝在日本口中夺取东沙群岛
自日本在甲午战争中战胜清朝、取得台湾后,开始积极建设基隆等台湾海港,并把目光投向更南方的广阔海洋。日本神户商人西泽吉次看到殖民政府在台进行基础建设需要水泥的商机,便从日本运载水泥至台湾贩卖,同时把台湾物产运回日本,借由日台间的贸易,西泽商会的业务蒸蒸日上。
台湾文史研究者许峰源指出,1902年,西泽商会的商船在从神户前往基隆的途中遭遇台风,船舶意外漂流至无人岛(即东沙岛)。西泽发现,岛上砂石色泽奇特,经化验后竟富含磷矿,可提炼为化肥转卖农民。到了1906年,西泽再次前往东沙岛,经过10余天的调研,终于掌握了东沙岛的物产情况、航线及相关岛屿位置。
自1907年起,西泽大举招募工人前往开发东沙岛,不仅拆毁原先中国籍渔民所建的天后庙、宗祠、寮舍、碑石,并把岛上中国渔民的祖坟百余座掘开,取骸骨焚化后推入海水中,后陆续开凿水井,建设了码头、轻便铁道、电话线、宿舍餐厅、制冰机、冶磷工厂、仓库等设施,甚至竖立起日本国旗,声称该岛为“无主地”,将东沙岛命名为“西泽岛”、东砂礁命名为“西泽礁”。
西泽在东沙岛的大规模开发,马上引起了两江总督兼南洋大臣端方(1861─1911年)的注意,他立即上报外务部(前身为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辛亥革命后为中华民国外交部)。外务部随即电告两广总督张人骏(1846─1927年),令其查明日本侵占东沙岛情况,并责令南洋大臣遣船舰至该地调查。后由总理南北洋海军兼广东水师提督萨镇冰派黄钟瑛(1869─1912年)率飞鹰舰抵东沙岛调查,黄钟瑛呈报:
蒲拉他士岛,即土名之东沙。查该岛日人改名为西泽岛,竖有木牌一面曰明治四十年(1907年)有八立。岛上并无中国居民,只有日本男女百余人,盖屋居住,并雇有小工50余名,结庐为居,均系于前年八月到此。……中国渔民前建之天后庙,日人来时已被毁去,以图灭迹。闻有渔船到此,日均驱逐离岛,所有轮艇船只,均由台湾到此。
然而,当张人骏于1909年2月以收集到的情况正式照会日本驻粤领事濑川浅之进时,日方认为岛上神庙已拆、坟墓已毁,缺乏物证,且日本深知中国志书只详陆地之事,对海中诸岛诸多疏漏,故坚持索要地方志书等证据,才能证明该岛究竟属于中国何官何营的辖境、不属日本。
所幸最终在清朝官员王之春(1842─1906年)的国朝柔远记、以及福州船政后学堂第四届驾驶班毕业生陈寿彭译着的新译中国江海险要图志中发现,记载该岛属于广东省管辖。尤其是新译中国江海险要图志是陈寿彭译自英国海军海道测量局出版的The China sea directory一书,其所记载“蒲拉他士岛”经纬度准确,与国朝柔远记所载的东沙方位一致,成为日方交涉的有力证据。
日方于理有亏,见张人骏证据充足、态度强硬,便承认东沙岛为中方领土,却又转称日商投入甚多,若清廷坚持收回岛屿,需负担赔偿建设费用。由于当时发生“二辰丸事件”,激起中国人民的民族主义,各地先后发起抵制日本商品、货物的运动,清廷外务部为尽快解决争端、避免抵制日货风潮愈演愈烈,最后同意中日共同派员至东沙岛探勘,估算日商西泽商社各项建设费用,由广东出资购买;被毁坏的庙宇、中国籍渔民损失,以及在东沙岛采集物产应补税额,则由西泽吉次承担。终中方出资广东毫银13万元的价格收回东沙岛。
后由新任两广总督袁树勋(1847─1915年)与日本驻广州总领事正式签订了收回东沙岛的条款,并撤去“西泽岛”标柱。迨中方人员上岛后,点收各屋宇物业,并于1909年10月19日升起大清黄龙旗,同时由广海号鸣炮21响庆贺。
据称,当时已升任两江总督兼南洋大臣的张人骏闻此消息还感叹:“此谓我大清国第一次从列强手中收回自己的领土”。翌年7月,清廷成立“管理东沙岛委员会”,任命候补知府蔡康为主任委员,勘查东沙岛海域的地形、地质与物产,并以东沙岛为基点,派兵驻守、增派船舰巡弋,防止日人再次擅自登岛。民国成立后,才由国民政府于1926年7月,将其定名为“东沙群岛”,沿用迄今。
过往被认为积弱不振的满清政府,竟然可以虎口拔牙,将遭占据的东沙岛从日本手上夺回,尽管付出了广东毫银13万元的代价,但总算是维护了领土与主权完整。

mayday4@sina.cn
晋朝有位皇帝叫司马衷,史上称晋惠帝,是一个有点脑残的皇帝。
有一年闹灾荒,饿死了很多人,尸横遍野,民不聊生。有人把这个情况告诉了皇帝,这位皇帝说了一句非常荒诞无稽的话:“何不食肉糜”,令人瞠目结舌。可能在这个皇帝眼里,老百姓都是无脑之人,没有粮食吃,为什么不吃肉呢?在他的思维里,老百姓家里也是像宫里一样,肉多到吃不完,一点儿也不知道民间疾苦。
明朝有很多奇葩皇帝,其中有一位叫朱厚照,史称明武宗。当了皇帝,却不理朝政,重用宦官,沉迷后宫。这还不算什么,因为喜好游玩射猎,身位皇上还自封自己为大将军,还让人制作官印。
正德十四年,这位皇帝以威武大将军的名义,带十万兵马去讨伐江西宁王,实际上是带着十万人游山玩水、吃喝玩乐,作为一国之君,实在是荒诞之极。

Echo163
南明的“联虏平寇”
1644年崇祯帝自缢煤山,彼时天下未定,清、顺、南明都是角逐天下正统的可能势力,算是一个短暂的三足鼎立时期。
然而原本最具“法统”之名的南明统治者,却一意孤行地采取联合清军,借此消灭李自成的大顺军的方略,实在是让人感到荒诞不经。
却说李自成退出北京后,一路狂奔,直接逃回陕西老家,放任清军占领河北和山西。
多尔衮此时采取了极为冒进的两路进攻,主力由多铎统满蒙兵南下消灭南明,另一边派阿济格和吴三桂由大同杀向延安,剑指李自成。
南明统治者居然没有能够看出清朝的战略意图,偏执地想要借兵消灭李自成。多尔衮致书史可法,言之凿凿地说“国家之抚定燕都,乃得之于闯贼,非取之于明朝也”,要求“自立”的南明皇帝“削号归藩”,又恫吓道“昔宋人议论未定,兵已渡河”,“兵行在即,可西可东”。
而史可法面对多尔衮如此咄咄逼人,竟然表示“不必口角也”,反复表达一厢情愿的“连兵西讨”,甚至把献关降清的吴三桂称为“我大将军吴三桂假兵贵国”,也难怪被满清看不起。
接下来发生的事更加匪夷所思,由无组织的大顺军发动的怀庆战役,一举制造了清军入关以来最大败仗,多铎大军便调转兵锋,与阿济格、吴三桂协同,准备优先消灭李自成。
三国混战,两两想争,原本是第三方插一脚的最好时机,李自成大军龟缩潼关,清军一时半会拿不下,河南、河北、山东乃至北京都十分空虚,而南明各镇至少有兵马数十万,也有大臣提议趁机收复失地,竟然遭到了朝廷的严厉斥责。
如果说李定国两撅名王曾是反清复明的战略曙光,那么清顺之战绝对算得上南明北伐复国的大好时机了。只可惜,南明军不加一矢、不动一兵一卒。
为了表达联虏平寇的诚意,南明弘光君臣干脆一蠢到底,1644年秋,遣北使团访清。使团不仅携带了御书,还有赐蓟国公吴三桂等人的诰敕,甚至装载白银十万两、黄金一千两、绸缎一万匹。
使团卑躬屈膝地来,正巧赶上顺治登基,清廷官员对南明使团更为不懈,在接受御书的问题上,使团还自诩天朝上国,当亲手交予清帝,然而清廷只派礼部官员,按照进贡文书接收,双方在礼这个问题上纠结不清。
值得注意的是,弘光政权为挽回国格,竟然以清帝年幼,妄以叔侄之称,与清分境而治。
当初不愿意放弃关宁锦区区几个堡垒,此刻大方地将燕、齐俱割与清,有理由相信这是同一波利益集团所为。叔侄之称这样无耻的行为,在南宋议和时也干过,还真是理学士大夫的拿手好戏。
使团不仅御书交不出去,连同拜会原明故臣的名帖都发不出去,清廷专门派人羞辱了使团一番,指责他们“不救先帝”“擅立皇帝”“拥兵虐民”三大罪,直言不讳地说要“发兵讨罪”。当然,使团的“进贡之礼”,悉数为清廷笑纳。
北使失败,当给了南明政权一记响亮的耳光,不乏有识之士认识到“目前之策,防虏为急,贼次之”,若能厉马秣兵,从虏贼相耗中获得渔利,南明中兴还是有指望的。
然而残酷的现实叫不醒装睡的人,史可法依旧坚持联虏平寇,还谏言“今宜速发讨贼之诏,严责臣等与四镇,使悉简精锐,直指秦关”。
李自成败走西安后,在九宫山遭遇地方团练袭击,竟意外身亡,数万大顺军从此土崩瓦解。
清军一天之内攻克重镇扬州,屠城十日后不战而占南京,弘光帝出逃被抓回处斩。东林党随后拥立号称贤能的朱常淓,然而这个朱家子孙不仅主张割让江南四郡,还在杭州保卫战当着将士的面犒劳清军,被俘后更是极尽跪舔之能,说什么清帝“万寿无疆”,丢尽了老朱的面子。
由此可见,汉族精英阶层的不团结,不仅是抗清斗争失败的最重要因素,也充斥了那个荒诞绝顶的时代。

HSY
看杀卫玠(被看死的美男子)
世上的死有千百种,唯独卫玠的死最荒诞,他竟然是被人给看死的,那么为什么要这么说呢,因为卫玠长得实在是太美了,在人群中,虽然脸色苍白,身体羸弱,但是丝毫不影响他的美貌,正如现在的明星一般,听说他的美貌的人越来越多,粉丝也越来越多,越传越神导致大家都想目睹一番。
西晋怀帝永嘉六年,才貌双全的美男子卫玠在众多粉丝们的争相围观下被看死了。卫玠从豫章郡到京都时,出来看他的粉丝围得像一堵墙。卫玠本来就有虚弱的病,身体受不了劳累,最终形成重病而死。当时的人说是看死了卫玠,此即成语“看杀卫玠”的典故出处。
卫玠死的时候才27岁,一个绝世美男就在众目睽睽之下羸弱死去了,实在是令人惋惜。

zitafly
历史上总有一些非常荒诞的事情,但是在当时的时候,他们甚至认为这是非常有效的事情,结果到了后来他们才发觉,完全是前门驱狼后门进虎。
话说唐高宗的时候,当时的王皇后是唐太宗李世民所钦定的,所以位置似乎非常稳固,并且得到了当时以长孙无忌为首的关陇集团的支持。可惜唐高宗李治并不是那么听话,他在位的时候喜欢上了另外一个人,也就是萧淑妃,萧淑妃当时非常的得宠,王皇后渐渐失宠,所以非常的担心。毕竟在后宫中一旦失去皇帝的宠爱,后果可能是相当悲惨的。
因为唐高宗李治在当太子的时候,和先帝的一个嫔妃叫做武媚娘的有染。并且李治一直对武媚娘恋恋不忘,而武媚娘作为先帝的嫔妃没有子女,所以被安排在皇家寺院感业寺出家。王皇后他们为了对付萧淑妃,最后居然想到了把武媚娘从寺院中弄出来进宫来分萧淑妃的宠爱。事实上这里面涉及到了关陇集团和南方集团之间的斗争,萧淑妃作为来自南方的豪门,自然不容于王皇后和长孙无忌等人。而武则天所在的家族虽然不怎么样,但好歹也属于是关陇集团的一份子。
后来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武则天入宫之后,立刻就被封为九嫔之一的昭仪。并且武则天确实吸引了皇帝,没有辜负王皇后和长孙无忌等人的所望,让萧淑妃受到冷落

愤怒 の 葡萄
为了给国民党开脱,“民国大师”胡适睁眼说瞎话
1940年10月,蒋介石无理要求黄河以南的八路军、新四军于开赴黄河以北,朱德等人据理驳斥这个要求,于是蒋介石密令第三战区顾祝同、上官云相将江南新四军立即“解决”。1941年1月6日,皖南新四军九千余人在向北行军时,遭到国民党军8万人的突袭,新四军英勇抗击,激战7昼夜,但终因寡不敌众导致大部壮烈牺牲,仅2000余人成功突围,军长叶挺被俘,副军长项英遇难。
事变发生后,国内有识之士无不谴责之。宋庆龄等联名上书蒋介石,冯玉祥暗中向中共中央表达同情,周恩来冲破国民党的新闻封锁,在新华日报上看出抗议题词:千古奇冤,江南一叶,同室操戈,相煎何急。
正好身在皖南的美国记者斯诺据实报道,批评了国民党的逆行倒施,美国政府也对国民党当局表示不满。
可当时为驻美大使的胡适先生看到这个新闻,却选择睁眼数瞎话,声称一向号称客观、公正、理性的胡适的第一反应不是调查事件本身,不是仗义执言,而是污蔑斯诺德报道是造谣,要求撤销报道,甚至声称有“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番号的共党军队根本不存在。
曾大字手书“宁鸣而死,不默而生”的胡适先生,在做学问上可谓是做到了极致,一人手握36个博士学位,在感情上也是唯唯诺诺,虽然屡次出轨,但对原配还是非常不错的,老婆无论是打是骂,胡适从不还口,暖男一枚。
但人品也许并不代表其真实品性,一代民国大师,为了给自己家主子收拾烂摊子,竟然信口雌黄,其狗急跳墙的言行与其端庄儒雅的大师形象实在不相符,可谓荒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