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读古文写诗词的都是些什么人?

燃枫之夜
言简意赅是我喜读古文,好涂抹几笔诗词的理由。
首先说古文吧,从很多现代著作可以见到被引用的古文经典名句,自然会对其有向往之心,所以查找翻阅是很正常的一件事。
读着,读着,又觉得所谓的白话译文颇有偏差,与已理解似乎有点不同,故逐步丢弃白话译文辅助,直接阅读古文。
很有收获,在拥有一定古文理解力的基础上,诵读古文可以直接窥探古人的思想境界,不但通过其文采了解当时的历史状况,风土人情,更是能在其传世的作品中受到古人的直接教导。
真正的理解就是直接的接触,这就是我为何好读古文。
最后说写诗词。
当然是从好玩开始,词藻耍弄一大堆,灌水灌了一个太平洋,抵不过寥寥数句,甚至几个词组便可形象贴切的描绘景物,心境。
因此,喜欢读古文写诗词,我认为至少和我一样的人是蛮多的。
一家之言,仅供交流。

alphasunmoon
一是有此爱好的人。有兴趣才会去读去写。
二是做文字工作和教育工作的人。他们需要学习古诗词,从中吸取营养,满足工作需要。
三是从事写作的人。古代诗词是中国的优秀传文化,写作古诗词也是继承传统文化的一个方面。
四是退休老人。尤其是刚退休的人,一下子从繁忙的工作中走出来,很不适应,通过写作古诗词打发时间,调整生活节律,同时也结识一些有共同爱好的朋友。

一歌
能读出古诗词中韵味的人。

杨小籁
都是对生活有兴趣的人,想讴歌这个时代!
怎样?

不想要鳞片的鱼
读书的人就算不能成才,也不会危害社会。人不可能天天忙忙绿绿,怎得休闲一吓。可休闲时干什么吗?旅游,打牌,等等。看书养花就成了习惯。即少与他人争执,又败不了家。而古诗书更觉美妙。必定是历史留给我们的文学精华。这就成了与世无争的人,生活压力放轻的人最好归宿。也让不安于现实的人静下心来。休心养生。何许看书就是休行。只是没走进深山幽谷。佛的世界。作个佛外行者。仓央嘉措说过。如果随了情人的爱。我就失去了佛缘。如果去了深山幽谷去休行,我就失了情人的心愿。人世间为何怎有这多了愁心亊呢?其实那都是世间人造的。难道就没有两权之计:不负如来也不负卿?依我看:何许看书养花两不误。即走进佛们世界修验一吓世外休行,又不脱离红尘。即当了行郎,又作了情郎。

兎帆化身無解小怪獸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阿郎123
喜欢古代诗词的人,多是忧国忧民的真心实意的人。这样的人只有陆游的一句词最能说明他们的品格: 位卑未敢忘忧国!

小逸
每读古诗词总能打动内心,引起共鸣。其中不乏有豪迈,有婉约,有倾诉,有相思,有爱情,有感怀等,每一首诗词的背后似乎都有一个故事。诉说着历史,刻画着人文,传递着情感。读起来爱不释手,拍手称快。中国古诗词的魅力越读感受越深,山川,地理,人情俱在其中,或悲或喜,不能自己!

bolixiangshui
现在有旧体诗和新体诗的区别,就是过去的五言七句和现在的散文诗,不过我觉得这两种只是看偏爱的问题,想我就比较偏爱旧体诗,而且我也写旧体诗。
要说写诗词的都是些什么人这就有点广了,因为我知道的诗词圈他们的年龄基本上在30岁往上,当然也有小的,但不多。这些人有的郁郁不得志,有的已经是主编之类的,但有一个特别一样的地方,那就是他们基本上都很收敛,不会那种小年轻的活泼风范,这些人骨子里都有点傲气,这很正常,有才华的人的通病。不过可以从一个人的诗词中看出他的性格特点来。还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喜欢美好的事物

mngh@126.com
我喜欢,我就是一个普通人,有自己的爱好。

黄哲信
爱诗歌的人才能去写诗,不论文化深浅都要看诗写诗,起早贪黑的去看,去琢磨去看 怎么错辞,自己知识短浅,不怕人笑话,也来对诗,就是学习一下。

悠游2628
用我妹妹们的话说,看了我朋友圈写的那些玩意儿,一股子中年人既视感

茶和天下
我是普普通通的人,也是地地道道的人。我深爱古文,以至于对当代文学几乎一无所知。我写诗词,则纯粹是寄情山水,以此为乐。
改革开放初期,大有“全盘西化”动向,将中国传统文化弃若敝履。但不可否认,仍有我等一部分人对古文诗词爱不释手。我们是有古文化情结,涵养了中华民族数千年的中华文化岂能说丟就丢,因而我们成为了那个默默的守望者。
我们是不图名不图利的人,与那些钻研经济、股市、厚黑学的人不同,还有那些经营升官发财圈子的,则是图名图利的人。

icesky
我也喜欢读古诗文,但背不了,会写古诗词。

梦漫紫雪
有才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