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解读有哪些注意事项?
提到的作品
最新跟帖

敏敏要淡定
易为君子谋,不为小人谋!善易者不筮!



资深美女龙
读得原书完整精神而且倒背如流水滔滔不绝G


Y爸比无国界壮游
我删了了很多东西,有本事找出来呀!

猪头guaibo
你的问题修改成“如何学习易经”更妥当。我的公共号是易经与道德经关系解读,现在正在解读64卦,解读的文章回答了你的这些疑问,请关注本公共号寻找答案。你文中列举的问题太多,又很琐碎,我回答前两个问题。1.帛本今本等版本的异文?《易经》版本很多,建议你使用专做古籍、善本的权威出版社的书籍,如中华书局,上海古籍出版社等等。易经的解释也很多,建议你选择几千年来沉淀下来的有影响力的大师的解读,如王弼的周易注,朱熹的《周易本义》,如果太深奥,可以看看台湾大师如傅佩荣、陈鼓应的作品。2.卦辞、爻辞如何断句?古文没有标点符号,现在64卦的标点符号是解读人根据自己的理解加以断句,本公共号针对64卦的卦辞、爻辞从甲骨文开始研究,理解辞最初拟定的原始含义,再根据理解进行断句,建议你多看看本公共号的文章。本公共号文章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并融入西周、东周以及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典故,每篇文章结尾处再附上典故诗词,如果还有疑问,请阅读易经与道德经关系解读的文章。


jojo0117
多学自古以来的名家注解,比较学习,悟

玛小然
《易经》解读主要注意如下几点:一、不要简单拘泥于原文直译,还要有一定的古文基础,多了解过去的历史,这样可以多层次,多角度的理解卦辞和爻辞;二、由于《易经》版本不同,纯粹的原文很难找到,所以,在解读时候要将卦辞、爻辞以及后世补写的“十翼”分开研究,才能够得到与现实生活共鸣的正解;三、研究《易经》的方法是术数相法,解读也应该遵循其法不能脱离。如果仅仅是照本宣科,见字解字就很难懂得明白;四、《易经》是以占卜为外在表现形式,东方哲学为内涵的哲学著作,研究和解读《易经》不能离开哲学逻辑,要充分借鉴东西方哲学观,这样解读就会融会贯通,一通百通;五、《易经》解读的现实意义是现实应用,而不是掉入研究占卜或者研究易经数理学术的大坑里面不能自拔。这样害人害己,不如不解读,不研究的好;六、《易经》解读必须要遵循简单的原则,不能把复杂的问题再复杂,这是古代研究易经的学者很容易走的一条错误路线。现代学者一定要搞明白这个,普通大众不知道什么是卦?不知道什么叫爻?不知道什么是卦辞、爻辞?而你还一个劲的在讲这些,请问你这叫传播吗?你这个叫念经。高僧从来都不是念经,而是讲经。

叽叽咕咕
易经有象数理三融合于一体。大多数只会说理,就是做人做事。至于象就难了,数就更难了,钥匙找不到,一生白忙活,要绝对高人教,还要俺有那个天赋,二者缺一不可,除非是大天才不耍人教,高岛牢:中七年,来之德十多年才明白,我俗人于九牛中至多懂一毛,古文,天文,地理,方方面面都要涉猎,总之,太难了。

努力向上的XIN
楼主好!《易经》是专讲“怎样永恒”的秘密书,每句话都有“隐和显”的两种含义,像一座无穷的智慧宝库,是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圣典,因此对阅读方法要求的非常严苛。下面从原书创作的角度,给您些简单建议,供参考。学用《易经》需先懂5个前提大义:1、世界观:讲“道就是心,道生万物,且与万物一体永在”,是“心学和心术”。正心者“通”,无心者“用”,逆心者“迷”。表面看,《易经》(周易)意蕴艰深,算法和解释都很玄奥,变化多端,其实讲的都是“怎样认识自我、怎样反省念头、怎样判察思维”,明白最深的这三点,则全义自显,无师自通。该书推演的基础就是“万物在内心中的印象”,方向是“从显知隐”,方法是“自智而知万物”,依据是“心能觉万物”。故不依圣理者,不懂《易经》;不存道义者,不入《易经》;不自明者,不会《易经》。2、因果观:讲以“善恶报应”为内容的因果律,“吉凶、祸福、生死、成败”都是善恶的变化趋势。该书卦象和注解卦辞本质都是“从因推果、鉴因断果、省因明果”,且暗示“知道、悟道、顺道、用道”是世界最大的因果,“作圣贤”是世界最终极的因果,“万物随道,也随心”是世界最高的因果。故悟因果者,入“易门”;尊因果者,知“易门”;违因果者,失“易门”。3、时空观:讲“三世和十方”的真相,以“在今知古,从今预未”为特色。该书的全部义理实质就是“怎样突破时空的限制,知晓万物的真面目”。卦象排布和卦辞解义都是以“时空相连,且无限”为前提的,打破时空局限,将“世界和自我”看做一体,逻辑是“知己,即知世界”,最终无所不知。故不觉时空者昧“易”,不超时空者背“易”,不困时空者明“易”。4、利益观:讲“万物自造,命运自主,变化自控,无始无终”的真相,以破除心对“自我和万物”的迷惑。该书的主线就是“识道而智,在道而恒,守道而安,用道而公”,不提倡“为己、谋私、逐欲、邀名、陷利、溺贪”,所有最深义都指向“正、善、公、义”的“无我”。故心小者远“易”,心邪者悖“易”,心痴者盲“易”。5、生死观:讲万物的“本体生死和道义生死”同时和共存,以“顺逆道德”为界限。该书一切预测的终点都是“有无”,内容都是“人的生死和环境的生灭”,揭示的都是“居中道而久,守中庸而恒”,最终“无生灭”的真理。故知生死者知“易”,越生死者精“易”,圉生死者反“易”。正因为《易经》有这五大特点,古人做过四个著名的定位:(1)易为君子谋,意思是“《易经》是写给君子和愿意做圣贤者”的书,人无此理想和抱负,读易无用。(2)易后连鬼神,意思是《易经》是与他方世界发生关系的秘籍,对义理的推演也就是“与鬼神在对话”,心善则吉,心恶则凶。凡把推演易理当谋私游戏的人,就是在“造恶”,必遭报应,自害自亡。(3)易性为“公”,意思是《易经》对个人而言,效用是破除天生的终极愚蠢;对社会而言,效用是济世救民的工具。为己推演,需生仁爱;为世推演,需生公道;反之,皆无用而趋败。(4)《易经》的显义是“知道,而顺道”,以致永恒;隐义是“知善,而行善”,以致圆满,两个意思都指向“无我、无心、无欲”,故《易经》最深、最高处讲的是“空”义,描述的是“道”化身为万物的状态。因此,普通人只要抓住“积善吉,积恶凶”的六字精髓,即通《易经》;专家学者只要发“为公的大愿心”,即彻《易经》,为何?卦象都是“自心”,卦辞都是“因果”,卦义都是“正邪”,卦理都是“大道”。愚者摸象,智者觉“易”。学“易”为私,则学有害;推“易”谋利,则推是恶。凡夫慎之,勿被“易”惩,警之警之!

哆嗦不罗嗦
易经里的人名地名国名邑名有点多且冷僻,工作量太大。

skyscat
感谢悟空小秘,对不起没法回答。

若镟
《易经》是一本独特的著作,是一本披着占筮外衣的哲学著作,因此显得难学难懂,所以解读必须注意以下几项:1,《易经》是用两套语言来诠释内容和道理的,即“象数语言”和“义理语言”。象数语言是卦、爻象及其变化;义理语言是用具体文字进行哲理阐发如“泰卦”,《易经》说是吉利的卦,为什么呢?因其卦象上为坤卦为地地,下为乾卦为天,地为阴,地重而下降,天为阳,天轻而上升,这样天地相合阴阳相交,则万物相生,故为吉利。但其卦象“天翻地覆”,并不符合现代人思维,我们就会困惑不解,所以必须了解“象数语言”才能很好理解其意。象数语言又是《易经》占筮功能主要用语,故为学好《易经》,最好先学占筮,这样就会熟练掌握象数语言。近代易学家尚秉和也主张学易先学筮,就是这个道理。待熟练掌握了象数语言后,就可丢掉这个拐杖,达到“善易者不占”境地。2,《易经》有的字和现代用字读音完全不同,如乾读钱、屯读肫、否读痞等。有的字现代很少用还难认不解,如贲读泌、夬读怪、蹇读简、巽读逊等,总共约120个这样的字,须事先进行辨认并搞清其意,不致常被拦住而能顺利学习。3,通读《易经》本文后,再学习易传较好,易传是孔孑及其后学为解读《易经》本文,而作的七种传计十篇文章,犹如现代学生教科书的辅导材料。如著名成语“自强不息”和“厚德载物”,就是易传中乾、坤两卦的大象传,解析乾、坤两卦卦辞大意而得出的义理(哲理)。4,学过易传后,再精读《易经》本文就较轻松了,这时可结合学习一些“易学”文章,“易学”是历代研究《易经》本文和易传的著作成果,有助于我们更好理解和运用《易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