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如何评价《平凡的世界》和《人生》的作者路遥?

worldwildwolf
跋涉者

杨小斐要改变自己
我看能得诺奖、作品的人物各异、性格鲜明、情节环境付合当时的大小社会背景、十分贴近生活、现在七十左右岁数或再大一些的人、都有切身体会、都如亲临其境、过来人、真实的友映的当时社会、城乡、尤其是农村的生话面貌、极有代表性。我以为、这样的的品是建国以寸不可多得佳

芬芬di
80后读过的最多50%;90后读过的最多20%;00后几乎为零吧......

gavincn
他是一个真正称得上人民作家。他是一个为理想奋斗的社会实践者,也是一个尊重历史的忠实记录者,他更是一个忧国忧民,挑战社会的战士!

蝴蝶尖叫vivian
路遥的人生,平凡且沧桑。路遥的世界,心酸且复杂。 在我高二的时候有幸拜读了路遥的两部作品。我的感触很深,好似身临其境。为什么呢?因为路遥的作品都从主人公的高中时期缓缓展开的,写尽了贫穷的农村学生在小县城敏感和辛酸经历,我不知看哭多少次。小小的班级,不同背景的学生坐在一起,吃穿用的差距,心与心之间的隔阂,作者描绘的准确且生动。但他的心在撕裂中成长,在崩溃后重生。 路遥作品中的语言富含哲理,这些哲学知识大多来自于高中,因此高中生读起来特别具有亲切感。路遥一定忘不了他的高中,因为他在县城里求学的这段经历被他反复描绘的如此生动。是高中的学习把他从农村解救出来了,让他看到了一个更加丰富的世界,高中的知识解放了他的思想,培养了他的文学兴趣。 作家的作品都源自于生活,《平凡的世界》和《人生》描绘的人物和情节,表达的感情和思想竟是如此的相似,真真切切的释放了作者的情怀。两部作品的时代背景都是中国的七八十年代,城乡差异是作品的中心矛盾,受过高中教育的农村青年便是矛盾的衔接体,这些青年虽生在村里,但心里想的都是城市。农村青年渴望城市,但是现实残酷。于是他们心怀梦想,热血沸腾,这也为他们后来的幻灭而埋下伏笔。他们痛,他们被生活慢慢的撕裂,最后只剩下崩溃的躯体。 路遥生在一个贫穷的农户,家庭不能为他的梦想提供充足的条件。但他又受过教育,不甘平庸,思想与现实差距,中国七八十年代社会的改革变化,让他的内心既兴奋又复杂,他白手起家,勤奋追求,幻灭过,重生过,崩溃过,轮回过,因此他的作品才会这般的感人,因此他笔下的人物才会这般丰富。
他的作品写尽了他的人生。


蕙丫儿
是不是欠他个诺贝尔奖!

乐米儿
能不能获诺贝尔文学奖,真不敢说。但在中国人的心里在西北人的心里他已是文学的最高标杆,尚无人契机。没有获奖我个人认为评委们不懂或读不懂中国人的内心世界,更不懂身处最低层人的想法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或者说他们的审美观和我们不同,路遥不会也没机会迎合他们。

美妮1217
1、他不太在乎名利得失,在乎的只有自己的作品。写完《人生》以后,他成名了,按世俗观念讲,本应该休息休息,接受世人的鲜花和掌声。但他还是选择重新投入了新的创作中,写出了《平凡的世界》这部经典。
2、他是个自我要求极其严格的人。在写《平凡的世界》时,他给自己制定了严格的写作计划,每天都有高强度的写作计划。
3、他一心热爱自己的写作事业,并为之不懈奋斗,对自己作品也要求苛刻。写《平凡的世界》前,他翻阅了近几年所有的人民日报、省报、地方报,他的床头摆满了各种古今中外的名著,他甚至专门读了养鱼养虾关于农技的书并且详细记录。
4、在生活里,他不是个爱妻子的好丈夫,为了自己的事业,长期和妻子异地,导致最后夫妻感情破裂,两人不欢而散。
5、他是个不负责任的父亲,为了写《平凡的世界》,没能陪伴自己女儿一块长大,导致他女儿路远从小缺少父爱,这在一个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是个极大的遗憾。
总之,路遥爱事业胜过爱家人,更胜过自己。

moona831
很肯定的说,得不了,因为路遥是从平民的小事上表现中国人伟大的,这是西方人最不想看到的,要想得诺奖,就得像莫言的书,张艺谋拍的电影,把中国说的丑陋不堪,拍的贫穷,才会拿西方的奖!因为这才是西方愿意看到的。

土马
他用自己的作品反描绘了一个广阔的世界,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艺术形象,记录了一段风云变幻的历史。


灵感点亮生命
路遥,是我非常喜欢的作家。其《平凡的世界》和《人生》是他的代表作,也是他倾尽生命而奉献给读者的最丰美的精神食粮。
但是对路遥为了写作呕心沥血而视健康不顾的行为我却不敢苟同。他把写作看得高于一切,包括生命。虽然中国历来有“文章乃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之说,但和生命比起来,应该是健康更重要吧?他在明知有肝病的情况下,还不停地抽烟、熬夜写作,乃至于英年早逝,生命定格在42岁,实在令人扼腕叹息。
若身体与写作兼顾,或者说在明知自己有病的情况下,分清一下轻重缓急,好好养养身体,把寿命延长,不是能够写出更多更好的作品吗?
我也热爱写作,也曾颠倒黑白没日没夜地写,2015年,为了尽快完成我的新书有字如是,我每天下班后从7点写到12点是常事,这样写了一个月,发现自己得了颈椎病,我的症状和别人不一样,不能坐着,一坐下,便是生不如死的疼痛。后来我根本无心写作,好在坚持运动后,症状开始缓解,但后来开始放慢了写作的节奏,直到四年后书才出版。毕竟,拥有健康才能有资本写出更多更好的作品。
我的新书有字如是
所以我在有字如是的自序中写道”四年磨一剑,除了这本近二十万字的有字如是外, 我还磨练了自己的心性,通透了生活中必须面对的取舍。对文学再热爱,我也不会像路遥那样,用身体和生命去成就一部著作。只要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和坚持的习惯,假以时日,你的梦想都能开出美丽的花朵。”
有字如是里我的自序
可是斯人已去,对路遥来说,时间太珍贵了,他也许觉得自己的疾病是绝症,所以要与时间赛跑,争取早日完成自己的杰作,毕竟他不是我这类庸碌之辈,在他看来伟大的作品胜于个体的生命,想必他去世之前也是无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