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军到底有多厉害?


关门挤蚂蚁
疾风识劲草,板荡识忠诚。
伤时拭血,死后裹身。
川人川军自古以来就是民族的脊梁!

zhxf
抗日救国不止是东北人的事,是全国四万万同胞的事,也是我们四川人应尽的义务,只希望世世代代子子孙孙别忘记,四川人以及所有为抗日牺牲的英烈跟冤魂们付出的代价作出的牺牲。因此,我们从现在做起抵制日货,勿忘国耻,振兴中华,日本必灭。

931064398
我是慕青,我来回答
在普通人印象中,南方人肯定没有北方人强壮,因为在古代各类战争中,往往北方出了大量的王牌军队。但是在四川,这个定律被打破了。说到川军,每个人心里都会敬佩,在那场全民族抗战时期,川军为了保家卫国,付出了太多太多。战火虽未及川蜀,但西川男儿早已心系国家,350万人出川抗日,参战人员居全国之首。面对凶残的日军,川军团毫无畏惧,甚至比日军更猛,硬是用最烂的武器将拥有坦克的日军打怕了。观全国之兵勇,以四川为最猛,滕县保卫战,也是台儿庄大战的序幕战,川军团在这场战役中的表现看哭了所有中华儿女。
视死如归的川军
就拿卢沟桥事变来说,其爆发的第二天,在其他各个省市还在讨论是否抗敌的时候,当时担任四川省主席的刘湘,毫不犹豫的决定出兵三十万,供给壮丁五百万,随后来自四川省的七个集团军四十余万人就开赴全国战场,此后,四川每年为前线输送的青壮年军人都居全国之首。
整个抗日战争期间,四川一共为国家献出300万兵力,伤亡高达70万人,五个军人中,就有一个来自四川。即便如此,来自四川的川军仍然源源不断的相应国家的号召,青壮年拼没了,四川的娃娃兵上,很多才十二三岁的四川孩子在前线为国效忠。
我国在当时,无论从兵力还是军事装备上来说,都是落后于日本的。川军带上战场的枪,很多都是清朝留下的老毛瑟枪,经常容易损坏,而且当时的川军装备很差,甚至连挖战壕的铲子,都只能找老百姓借。
但是川军在如此差的条件下,依旧保持了高昂的斗志。川军的26师,在淞沪会战中死战不退,全师四千官兵,拼到最后只剩几百人,没有人后退一步;南京保卫战中,川军145师受命死守广德,师长饶国华不愿离开广德,饮弹自尽;台儿庄战役,122师王铭章将军在滕州和日军作战,全军五千人,只活下来17人,王铭章将军英勇就义。
台儿庄战役日本侵略者在占领南京之后,为了南北呼应,想打通津浦铁路,第五战区总司令李宗仁为粉碎敌人的阴谋,调集川军第二十二集团军驻守滕县,阻击日军南下,滕县保卫战由此拉开序幕。由于川军刚和日军激战过,所以开赴滕县的军队无论是在人数上还是在武器上,都跟装备精良的日军差太远,不过他们并不怕,因为他们是川系军团。就是这样一支被中央军称为“杂牌军”“毫无用处”的军队,直接促成了台儿庄战役的成功。
听说川军来打鬼子,藤县当地的老百姓争相来慰问,送给川军很多物资,当时川军出川抗日时穿的都还是草鞋,天气很冷,村民们看了十分心疼,于是给川军送去了很多军衣棉裤。川军自出川以来受到各个派系的排挤,此时面对藤县人民的热情拥戴,感动不已,士气大振,纷纷表决誓与藤县共存亡。
1938年3月9日,日军用飞机开始狂轰滥炸,滕县保卫战打响,一二二师师长王铭章临危受命,任前线总指挥。日军以飞机大炮作为掩护,开始集中优势兵力发起冲锋,川军在无空中支援的情况下,多次击退凶悍的日军。后来日军兵力越来越多,王铭章根据形势作出相应决断,决定死守藤县县城以待援军内外夹击。他对手下说:“城存与存,城亡与亡,有逃兵者,就地正法”。此后,王铭章师长部署兵力死守城墙,日军发动了好几次大规模的进攻皆被打退,可时间过了许久,赶来的全都是日军的增援,蒋介石的中央军(派遣的是汤恩伯部)连个影都没有。在日军的猛攻下,外城失守,川军退守内城。
日军看迟迟攻不下藤县,也急了,最后干脆不管藤县内的外国教堂了,直接用飞机覆盖式轰炸,双方的恶战又开始了。在日军飞机的轰炸之下,藤县县城内一片火海,日军开着坦克冲进城内,川军英勇向前,用手榴弹与日军同归于尽。日军死了一批又上来一批,源源不断,我军伤亡惨重,精锐将士伤亡殆尽,却没有后援,此时援军还是没影。为夺回一个占地,几乎损失了一个连,惨烈程度可想而知。
后来日军进入到城内,王铭章师长亲自上阵,与日军展开巷战,在日军密集的炮火之下,王铭章师长及部下悉数阵亡,为国捐躯。城内守军有的没有突围出去的,就开始各自为战,他们知晓了王铭章师长为国捐躯的消息之后,一个个义愤填庸,开始跟日军“一换一”。剩下的将士与日军展开肉搏,有的抱起日军拉响了身上的手榴弹,有的跟日军拼刺刀,剩余的三百川军全部战死,没有一个投降的。
藤县激战正酣,李宗仁已经调兵遣将完毕,徐州会战拉开帷幕,此后获得台儿庄大捷,战后李宗仁说到:“若无滕县之固守,焉有台儿庄之大捷!”为褒奖王铭章将军,国民政府追赠其为陆军上将。轰轰烈烈的滕县保卫战就这样结束,这场血战,看哭了所有中国人,他们当中还有好多是未成年的孩子,为了保卫国家赶赴前线,不仅受到中央军的排挤,蒋介石还不给弹药粮草,他们用那些低端武器打怕了日军,书写了川军的刚勇。
川军中还流传着死字旗。主动请缨出战的王建堂战士,在即将奔赴前线时,接到了父亲寄来的包裹,这份包裹里是一块白布做成的旗帜,旗帜正中间,写着一个斗大的“死”字,右边写道:“我不愿你在我近前尽孝;只愿你在民族上尽忠”。左边写道:“国难当头,日寇狰狞,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本欲服役,奈过年龄,幸吾有子,自觉请缨,赐旗一面,时刻随身,伤时拭血,死后裹身,永往直前,勿忘本分。”王建堂果然没让他的父亲失望,多次加入敢死队,并亲眼见证了日军投降。
川军靠着不怕死的精神,创造出众多奇迹,用自己的鲜血守住了祖国。当时的川军,把自己的大部分兵力分配给了各大军队,可以说当时的抗战军队,是川军一手支撑起来。
四川不光军队强,作为“大后方”更是强。抗战时期,四川一个省承担了国家财政总支出的百分之三十以上,无论是出粮出钱,四川都在全国排名第一,这么多的物资,全部都是四川人民一点点的节省出来的。很多百姓收了粮食,立马全部上缴给军队,自己靠吃苕藤菜叶和树皮生活。
所以,从抗战时起就一直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无川不成军”。

abos
还有身披血字旗!川人抗战史太一写了几遍,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看一看

skynorman
川军被吹上天来源于所谓川军的勇猛,而所谓的勇猛耒源于死的多而非战绩战果,而死的多来源于出川军和壮丁的数量,这个数量来源于何应钦,而何又引自于国民党兵役署的统计,而兵役署署长恰恰因为这个数字造假被蒋枪毙,所以这个数据,,,,呵呵呵呵

狮子头-茜XIXI
川军不厉害。据说川军两杆枪,步枪和烟枪。战斗力不咋样,所以当年红军抢渡泸定桥才得已成功。所以这应该反而是好事。

Ling小仙
就凭川军自发出川抗战就是伟大的军队,出人最多,出钱最多,出粮食最多,还收容全国各种机构,让中国教育,科研得以生生不息。怎么评价都不过分。川军威武!

范小T
在中国的历史之中,一直流传着无川不成军的传统,当然这句话是从宋朝才开始的。
那个时期的四川士兵在对战辽国的时候就已经大放光彩,而到了元朝的时候,四川军人的钓鱼城之战也是让蒙古大汗蒙哥死在了高山峻岭之中,到明朝末年的时候,四川老太太秦良玉所训练出来的白杆兵曾经奔赴辽东战场以三千对抗满洲三万八旗而不败。
这样的辉煌战绩一直延续到了抗战时期,整个抗战,川军出川人数高达400万,成为了抗日战争中出兵最多的身份,那来自四川的川军到底有多厉害呢?
从战斗力上面来分析,川军属于二流水平。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在整个抗战时期,川军虽然是出兵人数最多的省份,但是士兵的战斗力量早已经没有了明朝末年白杆兵那种以一当十的狠劲。
四川士兵并不是说他弱,而是有比四川军人更厉害的士兵存在,要知道整个清朝晚期都是靠着这支军队的,清朝末年的湘军大家一定是听说过的,因为湖南地区多山地,没有什么平原,所以哪里的老百姓讨生活也是十分艰难。这使得他们养成了一股狠劲,在整个抗日战争时期,日军都没有打下湖南,而湘西会战又是抗日战争的转折点,所以说,在这上面,湘军战斗力是稍胜川军一筹的。还有一个省份就是广西哪里的士兵号称狼军,在抗战时期日军都没有打进来,在这里,川军和广西的狼军平分秋色。
川军活跃在中国各个地区的战场之上,是抗日战争中军队的主流。
要说川军战力之所以沦为第二还是因为他们的战斗装备实在是太过差劲。
那个时期的川军大部分连小米加步枪都没有很多川军上战场就是拿着自己家里祖传的一把大刀,然后在腿上绑着绑腿,他们矮小的身影活跃在整个中古战场,从淞沪会战到中国军队入缅救援盟军,都是靠着川军熟悉山地战斗在支撑。四川士兵是最能吃苦的士兵,在当时四川总人口应该在4000万左右,可是光出兵就出了400万,出兵比例约为十比一,这要是排除家里的老人女子和孩子可以说的上是四川地区的家庭每一个都为国家流血战斗过,在中国历史上是独一无二的。
川军可敬,川军可畏,川军是中国军队中的光荣。

双子座的恒星
以后打仗就靠四川 ,其他地方都给他造子弹就妥妥地。

elysetomat
我只知道黄继光,邱少云都是四川人,反正就这样子吧?

鸳鸯哼哼唧唧
中国人素有”无川不成军“的说法,川军的厉害超出你的想象。
据统计,抗日战争期间四川出兵总计约340万人,平均每17个四川人中就有一人上前线,抗日军队中平均每5人就有一名川军。
四川作为少数几个没有被日寇侵略的省份,堪称抗日大后方,在抗战中四川担当了30%的税和出了40%的兵员。
八年抗战川军将士足迹遍及13个省,参加了28个大小会战,最终付出牺牲65万余人的惨重代价。
我们看看川军打的几场比较著名的战役:
上高战役军委会参谋总长何应钦的评价“这是抗战以来最精彩的一战”。上高战役是抗日战争中中方取得全面胜利的一场战役。
这一战役,中方统计战果为:自身伤亡2万余人,毙伤日军少将步兵指挥官长岩永汪、大佐联队长浜田以下1.2万余人。34师团和独立混成20旅团伤亡都超过50%。
台儿庄战役台儿庄战役历时1个月的激战中,中国军队约29万人参战,日军参战人数约5万人。
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嚣张气焰,坚定了全国军民坚持抗战的信心。
中方伤亡约5万余人,毙伤日军约2万余人。
淞沪会战抗战时期规模最大、战斗最惨烈的战役之一,中日双方共有约100万军队投入战斗,战役持续了三个月。打破了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嚣张气焰。
国民政府发表告全体上海同胞书声明:各地战士,闻义赴难,朝命夕至,其在前线以血肉之躯,筑成壕堑,有死无退,阵地化为灰烬,军心仍坚如铁石,陷阵之勇,死事之烈,实足以昭示民族独立之精神,奠定中华复兴之基础。
这一战,中国军队伤亡33万人,日军伤亡亡6万人。
我是扒哥历史,我为川军点赞!

gzdark
川军有多厉害?这个话题不如改成川人的抵抗意志有多强。自古以来,四川就是中华汉血抵御外侵的中流砥柱和最后堡垒。
宋代,四川军民创造了钓鱼城抵抗蒙古侵略的辉煌战史;明末,秦良玉抵抗清军成为单独立传记载到正史将相列传里的唯一一名巾帼英雄。满清在进关后数十年年未能入川,在于四川人的拼死抵抗,也直接导致四川人被满清屠杀至人口凋零。
近代,四川人继太平天国后举起反清大旗,保路运动直接催生了辛亥革命。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只有五个省的壮士,四川人占三名。反清的大潮中,邹容的革命军响彻中华。
民国时期,国共两党有多少领袖人物和中坚力量来自四川?名列全国前茅吧?
抗战时期,四川作为后方,为抵抗日本侵略做出了多大的牺牲?要人出人,要粮出粮,要什么出什么,这是何等的气概和情怀?知道解放碑吗?知道解放碑是何种器官的象征吗?是中国铁血男儿的象征。
解放后打了几场战争,除了珍宝岛以外,四川人都是为战争的胜利立下了不朽的功勋,抗美援朝的黄继光,邱少云还不够强悍吗?打印度和对越自卫反击战就更不用说了。
四川,既是安逸生活的象征,更是中华民族中血性历史的书写者。
大家如果有兴趣,期待你们到建川博物馆看一看,一定会让你流泪的。

piggin
川军,是民国时期对四川军阀麾下部队的统称。或许不了解川军的人会认为这是一支单纯的旧军阀部队,但是真正了解这支队伍的人却知道他们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践行了“川人从未负国”的誓言。
今天我们就来盘点一下川军,这支悲壮的部队!
七七事变暴发后,日军开始全面侵华!
正在这山河破碎民族危亡的关头,四川省主席刘湘第一时间向蒋介石请战!紧接着在南京最高军事会议上,刘湘直言:“抗战,四川可出兵30万,供给壮丁500万,供给粮食若干万石。”
国破家亡的危难面前,川人站在了最前面!
不过,此时的川军在大多数国军将领眼中是最不受待见的部队。因为这支部队是所有国军中装备最差的,军纪是最涣散的,军事素养是最低端的,自然战斗力也是最弱的。这样一支军队走上抗日战场与精锐的日军作战,谁也没有抱太大的希望。
正是因为川军有着“鱼腩部队”的称号,所以我们的蒋委员长对于川军也非常不地道。说好的部队不打散,但是川军一出川便被拆得七零八落;说好的改善武器装备,但是川军却依旧只能拿着前清时期的枪支与日寇作战……
但是,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却让那些眼高于顶的国军将领们大跌眼镜!
淞沪会战,川军26师,全师从四千人战至几百人,伤亡率超过85%,无一人临战脱逃;南京抗战,145师浴血奋战直至最后一人,师长饮弹自尽殉国;藤县抗战,122师5000余人战至最后17人,师长王铭章自杀殉国……
在这一连串血战背后,是川军将士为国赴死的决绝!
川人王者诚在自己儿子王建堂将要出川抗日的时候,赠送给儿子一面“死字旗”。旗帜的中间写了一个“死”字,两旁分别书写:“我不愿你在我近前尽孝;只愿你在民族分上尽忠。”“国难当头,日寇狰狞。国家兴亡,匹夫有分。本欲服役,奈过年龄。幸吾有子,自觉请缨。赐旗一面,时刻随身。伤时拭血,死后裹身。勇往直前,勿忘本分!”
王建堂出川之后,在战场上三次负伤,均是用此旗擦拭鲜血……
这样的事迹还有很多,无一不体现出川人在民族危难面前,舍生忘死共赴国难的情怀!
四川是大后方,为了支援前方的抗战做出的贡献何止是几十万川军?据统计,抗战期间共有350万青壮出川抗日,其中有60余万人客死他乡;为了支援前方战事,四川先后承担了近4000亿战争军费,占全国抗战的三分之一;抗战中川军先后转战7万余里,参加了抗日战场上28个大型会战,守卫全国五分之一的国土……
这些让人肃然起敬的数据背后,不知道有多少慷慨激昂可歌可泣的事迹……
川军还是那支川军!那支被无数人看不起的“鱼腩部队”,却在抗战之后赢得了所有人的尊敬,当他们魂归故里的时候,那些曾经不堪其扰的川人们无不自发的为这些为国捐躯的川军将士披麻戴孝……
图/来源于网络
文/华夏问长安

Gomes
八年抗战就像一把铁锤,为中华民族打造出了一个现代化国家的底座。
简论川军,川军后来还是打得不错的,你看台儿庄战役,包括后来的三次长沙会战,川军是主力,以上的战役就不在这里一一重述了,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搜搜相关的电影专题,纪录片,相当的精彩;
话说忆当年,在抗战八年期间,三百万川军在“抗日救国”的感召下,出川参加抗战,六十四万人伤亡,参战人数之多、牺牲之惨烈居全国之首,最终为川军抹上了一层光彩,要不然就始终脱离不了流氓土匪的习性,永远会被人看不起。
再一个川军的牺牲是最大的。后来不是留下一句话吗?叫无川不成军。
抗日战争的烽火中,川军将士用自己对民族的忠诚、用自己的热血和生命,向世人展现了中华民族不畏强暴、勇御外侮的铮铮铁骨。
川军先后参加了包括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和长沙会战在内的几乎所有重要战役,为抗战作出了巨大牺牲和贡献。
除川军领袖刘湘病死前线外,还有多位川军高级将领以身殉国:
刘湘
————————分割线
抗战初期川军习气较坏,到底坏到什么程度?那就是江湖中所有的恶习都占全了。仅拿赌来说,川军嗜赌如命,比如:
1.刘湘部师长潘文华,年少时是赌场上的小伙计,颇有财技,他带兵打仗,遇到军饷发不出时,就去赌场赌博,靠赌博赚来的钱发军饷。
1918年,潘文华当团长时,所在师被熊克武部打败,随师长败退陕南石泉县寄人篱下。陕南官方每月施舍的一点钱,给部队吃稀饭都不够,无奈之下只好重操旧业,在赌场中与当地豪绅巨富周旋,所赢钱财维持了全团几个月的伙食,受到官兵的赞扬。
2.又如成都兵工厂总办厂长胡春田,一次熬夜通宵在利丰银号输掉一万八千元。隔不多时,为了扳本又同24军旅长刘元璋赌牌九。
奈何时运不济,再触霉头,欠债万余,更哀求刘缓期偿还。刘为羞辱他,硬逼着将其小姨太送刘公馆“陪烟”,同刘共睡一张烟榻,为之裹烟。胡春田屡赌屡输,至债台高筑,
最后卖掉了所有田地房廊、金银细软才了事(王伟四川军阀多好赌,载《文史博览》2012年第11期)。这样的军队若遇强敌怎可能打胜仗?因此,川军出川抗战之前,按蒋介石的要求,进行了二次整编,即便这样形象仍然很差,如川军进入山西,“慌乱之中,沿途遇有晋军的军械库,便破门而入,擅自补给”(何聘儒二十六师抗战纪要,载川军抗战亲历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