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大多数人只能靠小说、影视、音乐、游戏来消遣,却没法靠电动力学、流体力学、建筑设计来消遣?

floribunda
谢谢邀请我回答问题。这个问题使我想起了前不久遇到的另一个有点相似的问题,就是“为什么国内有约六亿人月收入为一千块钱,他们怎么不去寻找收入更高一点的工作哪?”两个问题是不是有异曲同工之妙?其实,总理说月收入一千块钱的人群,还不包括月收入在一千块钱以下的约两亿人,加起来看,我国的低收入人群总数约八亿,这绝对是十四亿总人口的大多数了吧。这是我国的基本国情之一,我们在全民奔小康的路上还会遇到很多困难,还有很多事要做。知道了什么是大多数人,再回到本题上来,所谓大多数人平时靠小说、影视、音乐和游戏来消遣,这肯定是事实。这也可算是国情之一。因为大多数人由于家庭出身、年龄、文化水平、个人爱好、可控时间、工作收入等原因,平时接受到的做为文化产品的诸多“消遣”,一定是通俗易懂、喜闻乐见,便宜实惠,简单易行的“下里巴人”式的东西,这里面不乏地摊文化、“口水剧”、网红推介的各种流行的快餐式文化速成品等等。问题中说到的电动力学、流体力学和建筑设计都不是一般人可接触到的高等学科的专业范畴的东西了,那是“阳春白雪”中的白雪,更别说拿它做消遣了。就说那些研究以上项目的专家教授,业余时间也不会还抱着项目不撒手,拿回家做“消遣”吧?当然,任务紧,加班,另议。说了半天,也不知道说清楚了没有,累了。听说方青平在今日头条上玩儿起了抖音,搜搜去,拿他消遣消遣。

巴山夜雨
消遣是让思维不要那么集中快速运转,让人处于一个轻松的状态,小说、影音、游戏就能让人达到这种状态。而学习电力、流体力学、建筑设计等是要思维高度集中,而且持久运转,是个很耗能量的状态,不会让人感动轻松。人都是喜欢轻松状态的,所以不会喜欢那些需要消耗高能量的事情。

漫天雪
学习是痛苦的事,小说游戏影视类的使人大脑快乐,人一向趋利避害

purple
何不食肉糜

tsing
看影视,音乐,游戏,没有紧迫的压力,不需要付出意志或努力。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进行挑选。
当然也有以学习为乐的,以破解编程问题为乐的,以网络攻击为乐的。
小说,影视,音乐,游戏,这些东西看起来很有意思,不需要动脑子,也没人来催,没有硬性指标,很舒服,看的姿势很舒服,内容也很舒服。在一片安逸中度过时间。
流体力学动力学接东西比较枯燥,看一会儿还可以,如果长时间看的话,很少有人能坚持下来,因为没有坚持的目的。为是专业从事这方面的人。他们可以在学习了流体力学动力学后对自己的职业发展有所帮助。
学习流体力学动力学来做消遣实在是不太可能。用脑是一个费体力的活动。看自
己不喜欢看的内容,更是一个不愉悦的过程。怎么可能会是一种消遣呢。

外热心冷
你的思维很奇特,问题有很有趣
但是要认清一件事,人的本能是趋利避害的,我们在读小说看影视听音乐玩游戏时,不必先学习什么高深的知识,同时大脑会高频率的分泌多巴胺等一些让我们感到愉快兴奋的激素,所以就会不自觉的在这些事情上花去大量的时间。
而电动力学流体力学建筑设计等属于专业领域,知识原理和体系比较复杂,要花一定时间学习,这就造成很多人对这方面并不是很了解,用它来消遣就更无从谈起。只有一小部分对这些领域游刃有余的人,可能会体会到其中的乐趣,并把它作为一种消遣。
如果有既懂得上述专业知识,又懂得游戏设计制作的团队,能把一些相对深奥的电动力学流体力学等设计成一款游戏,那可能拿它们来消遣的人就会比较多一些了。

叽哩咕噜
大部分的人因为受学历、财力、环境的影响只能靠小说、影视、音乐、游戏来消遣。也有小部分的人是沉迷游戏,无法自拔。现在打工有时间玩手机的人多数是普工,文化都不高。像对我来说流体力学和电动力学是什么都不知道,又怎么去学呢?建筑设计的话,如果没有接触过的去哪里学呢?半路出家又能学出什么名堂啊!
小说影视可以消磨时间,下了班没地方去或者不想出去,躺在床上看小说或者电视剧也是一种享受。音乐可以让人放松,累了一天了,下班回来可以听一些愉快的歌可以解疲劳。游戏可以缓解压力、可以发泄愤怒、也可以消磨时间、还可以和同事或者亲戚一起玩增进感情。只要玩游戏不玩钱的还好。最怕的是赌博或者是买股票,很多人妻离子散。
说白了就是大部分的人都安于现状,感觉自己过得还不错,不想折腾。

皇城◎小铺儿
嘿,你别说,这可要好好地怪自己,一切都是身体机制来背锅。
1.大脑在保护
凡是让你感到难受的需要动脑消耗能量的行为都是反本能的。比如学习。
大脑每天要做的事情,就是让身体减少能量的消耗,倾向于让人们选择低能耗的方式去打发时间,每当我们需要消耗能量去思考复杂的科学问题的时候,大脑会将这个行为归结为高能耗行为,进而限制。
我们的本能就是避免高消耗能量。
消遣的目的是放松,而大脑为了让人更好地达到目的,会在你动脑思考的时候,启动保护功能,带来一个感觉叫做虚假的疲劳感。所以在它的影响下,在进行看小说,影视,音乐,游戏等不需要太多消耗大脑能量的行为时,大脑这个保护机制不会生效,而学习则会触发这个机制,让人不断感到疲劳。
消遣是为了放松,不是为了疲劳。所以消遣的方式人们不用选择就已经决定好了。
人们为了追剧,看小说,打游戏通宵达旦熬夜都可以没问题,就是因为这个机制一直没有被触发。
2.偷懒是人类的天性。
人一直在进化,但是隐藏在基因里的东西却没有因为时间的流逝而失去。
我们可以观察一下,野生动物基本上都是吃饱了就睡,睡醒了就去找吃的,为了更好地积攒能量,除了进食和交配,其他的活动能避免就尽量避免。
在野生环境中,生存环境复杂多变,不会很好地积攒能量的生物,无法应对生存环境剧烈恶化的情况,撑不到下次进食补充营养或者躲避天敌的捕猎,就被淘汰掉了。所以幸存下来的都是“苟活”和“偷懒”的高手。
而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类,自然是其中的佼佼者。
凡是消耗能量的行为,都会被懒惰的对待,现代的人类高耗能的行为大部分属于脑力活动,所以懒惰的天性会在人们满足生存需要之后,释放开来,阻止你去学习。
3.享乐本能在作祟
这个和吃饭睡觉地位相同,不可或缺。
自原始时代以来,能够引起人们快感和愉悦感觉的主要有两件事:交配和进食。如果这两种事情不会带来这些感觉体验,人们就不会去做,最后就会饿死或者绝种而消亡。
为了生存,这种感觉延续了下来。
脑科学中决定这两个感觉的脑组织是我们的爬虫脑,这个东西主要控制的行为就是趋利避害,想法儿控制人们去做愉悦的事情。
现代社会,在人们工作的时候,非工作的时候,它会不停地诱惑你去拿起手机看小说,聊天,看电影,打开电脑去玩游戏等,为了就是让你节约下来更多的能量去不断地寻找食物和交配,进食和交配是最终目的,它却被隐藏了,人们意识不到,而人们最直接体会到的作用是:不让你过多的消耗能量。让人们各种摸鱼,娱乐。
4.熵增是趋势
水往低处流,熵增是这个世界自然的趋势,凡是阻挠熵增的,是反趋势的,是痛苦的,而顺应熵增的,是舒适的。比如不运动保养,身体机能会衰败,不阅读思考,不持续学习,大脑会萎缩,这本身就是趋势,而学习和运动本身在延缓和阻挠这一个趋势,是熵减的过程。舒适和痛苦,人们在选择消遣方式的时候,不难选择。

芝麻小豆
我的消遣方式之一(只是之一)是有时候睡前做奥数题或大学数学题或算法题。
这和别人去健身房是一样的,或者和下棋是一样的,就是一种"健身"方式。
早年算是奥数的"高端玩家"。后来养成了习惯,看到奥数题就忍不住多看几眼,多想一下,就跟有的人撸铁上瘾差不多。
不过多数时候我消遣时也就是做做难度中等的题,简单的看着没欲望,太复杂的…毕竟只是为消遣。
既然是消遣,做题时就不用纸笔这类工具,纯粹在大脑里开虚拟机,因此不喜欢题目过于复杂或纯拼计算量的。最好是题目简洁有内涵,脑机跑上几分钟到半个小时可解的。万一解不出来,看看别人的漂亮解法,也很愉悦。
有时没看到啥好题时,也会在大脑里重复去推导一些经典的定理,我最喜欢重复的推导过程包括欧拉公式,质能方程,巴塞尔问题,高斯分布…等等,整个脑推过程非常享受,和读一首唐诗,欣赏一副油画,或者看一段唯美*片可能都差不多。
那些在跑步机上刷卡路里而感到兴奋的人,也大致如此吧。

暮雨咋歇
因为木有知音啊[白眼]
总不至于在别人问你你最喜欢的明星是谁的时候,你来一句:我摊牌了,其实我最喜欢的人,叫做葛兰[抠鼻]对面十有八九会揍你一顿[奸笑]当然,剩下那一二会说:不,最厉害的明明是张坤[看]
所以问题的本质是,有几个人愿意把自己绝大多数时间用在研究力学,设计,数学这些项目上[抠鼻]别说理科了,文科的历史都少好吧,不信你问问,整编74师历史上指挥能力最强的师长是谁,看有几个说王耀武的[吐舌]但凡有几颗花生米,也不会醉到选张灵甫[看]
还有,就算是小说,影视,游戏,内部也极其不平衡好吧[看]举个例子,论寓教于乐,钢铁雄心里麦老师教你学经济,冰汽时代里刁民教学政治,你看有多少人谈论钢铁雄心跟冰汽时代的[白眼]残酷的经济压力都逼的瑞典蠢驴不得不开发大跨度史诗级黄油王国风云给自己续命了,回头一看,md,se的最终幻想跟v社的蒸汽躺着就能把钱挣了,真不要脸[奸笑]

小妖儿
因为人的劣根性。
多数人只是想着眼前的快乐,即时的快乐,并不会为自己长远的打算。
看小说电影娱乐视频游戏这些都是当下能获得的快乐。不需要学习成本的。即用即有的。
这样可以省去学习的步骤,马上获得快乐。这种快乐是短暂而对长远发展没有用的。
电动力学,流体力学,建筑设计。这些项目对于普通人来说门槛过高了。我国人口14亿,专科以上才多少人?本科以上才多少人?普通人要从基础的物理学建筑开始学起才能掌握到电动力学,流体力学,建筑设计等科目的入门了。
学好之后可能是可以从中得到快乐。但是其中的学习成本不是多数人可以熬得过的。尽管现在网络发达,网上各种各样的学习教程都有。
所以腾讯只会创造游戏,视频 , 娱乐。
电影院也只会播放电影,不会播放流体力学,电动力学建筑设计的教学视频。
关键还是人性的劣根性。只想过着当下的快乐,不会想着长远的发展而带来的快乐。

Magita
前者不需要怎么动脑,看得开心就好,用以短期娱乐挺好的。
后者,我倒是想来着,可你不得不承认,我们就是有自己的局限性和上限,如果可以做到的话 那对我来说精神上一定会获得极大的、长久的满足感与自豪感。
反正就是并非我不想,只是我做不到,没那个能力。要是我可以的话在就投身科研,为国效力去了[泪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