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儿高一,今年3+1+2选科,物理太差,选:历史+化学+生物,将来能报什么专业?

huxiaoer
根据提问者的描述,选择历史,生物,化学我觉得将来可以选择医学专业。尤其儿科专业,目前相当缺人。目前调全国儿科医生缺口高达九万人。
历史可以学习以前的医药历史,研究之前的经历。生物可以对药物的使用,生理的反应,生物科学的发展有很大作用。化学主要研究药物的化学反应,各种医药的反应及互相使用对机体的反应。所以选择医科专业是对口专业。
从未来医科专业也是不可替代性,国家开放二胎政策,对儿科医生缺口越来越大,就业相对容易些。所以建议选择儿科专业。

列鼎重茵
个人以为这是最差的组合。从两个角度来说:1选专业,大学理工科专业更多的限制在物理,只限制化学生物的而不限制物理的专业不多,这些专业很多都是冷门或者对人体比较有害的化工专业。2从学习角度来说,化学和生物都是理科,这两门生物的难度较低,但是知识点很琐碎,记忆的内容非常多。高中化学也是一门理解+记忆的学科。所以我认为会学的比较吃力,高分也不容易拿,专业不好选。
当然啦,这也要结合学生个人情况再实例分析。

行无界
新高考3+1+2的模式,物理成绩不好,如果选择了历史+化学+生物的模式可以选很多专业,可以文理兼顾。下面详细的介绍。
一、历史、化学、生物的组合专业覆盖率较高从这个图表当中我们可以看到选择历史,一共六个组合,而历史生物化学的组合是整个十这六个组合当中最高的,达到了88.7%。虽然比不上选择物理的97%以上,但是这个专业覆盖率足可以选出来比较理想的专业。
二、历史、化学、生物可以选择哪些专业?从这个图表当中,我们可以看到历史可以选择考古学、党史和马克思主义、民族学、地理学科、还可以学汉语言和世界历史、还有历史学和文物保护技术。
这些专业偏重于文科,而且涉及的范围也比较广泛。历史、地理、政治、汉语言都可以学习。同时还可以学习侧重于历史方面的专业。
化学可以选生物工程、基础医学和预防医学、植物生产农学类、环境生态、动物医学、森林资源、水产类。
总体概括就是两大类生物工程和医药、还有农学。
化学可以选择的专业核工程类、地质学类、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医学技术、食品科学与工程、林业工程、生物科学、化工与制药。
其中的化工与制药、生物科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公共卫生与预防涉及到了医疗医药行业,还有食品安全等等,关系到民生。
三、历史+化学+生物的组合专业选择可以文理兼顾1、如果选择师范专业可以报考历史老师、化学老师、生物老师、语文老师、政治老师和地理老师。挑选的范围很大。做到了文理兼顾。
2、如果想学医,可以学习基础医学和预防医学、公共卫生与防治、化工与制药、医学技术类、动物医学类。
3、如果想学农学大类,可以学习草类科学、植物生产、环境生态、森林资源、林业工程、动物生产、水产等专业。
4、如果想做技术研究可以学习核工程、生物科学、地质学、食品科学与工程等等
总之这个历史+化学+生物的组合,如果在物理成绩不好的前提下,选择这个还是比较合适的。可文可理,文理兼顾。按照自己的特长和专业选项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专业。这个组合专业选择范围较广,专业的前景更适合搞研究。
农学专业可以考事业单位,或者是公务员儿。师范专业现在需求很大,教师的地位和待遇逐年上升,一年有寒暑假,工作稳定,有钱有闲有尊严。基础医学或者是医药行业做好读研的准备,一旦学成之后,收入也非常高,而且赢得尊重。核工程也有很大的发展前景。结合自己的自身情况,按照自己的情况选择专业,选择理想的院校。

啡
学有方法,考有技巧,优学优考策略致力于将学与考的最优结合,助力学子圆梦。
对于高一学生,选科是大事,它是高中生生涯规划的一部分,和学生今后的发展走向密切相关。作为一名从教多年的高中班主任,每年都要指导学生进行选科,对这个问题有一些看法,供参考。
1、了解选科的出发点,有助于分析学生自身特点,进而做出正确选择从当初的文理分科到现在的自由选科,体现的是对学生多元化发展的重视,也是教育改革进步的体现。然而好景不长,全面放开选科后数十种组合给教学带来了巨大的挑战,而物理被冷落更是带来严重后果。于是才有了对自由选科的改良,即3+1+2模式的出现。
物理历史任选一科,这实际上是带有一点原来文理分科的影子,物理就是理科,历史就是文科。因为物理是理工类的基础学科,如果将来要学习理工类专业,那是绕不过物理的。此前有些学生侥幸的做法是,不选物理,因为太难,而将来要学理工类专业,特别是工科专业,这样的“战略”行不通了。而选择历史,也是体现了这门学科它实际上是对政治、经济、文化、地理等的综合体现特点,也就是为学习文科专业打下基础。
由此,3+1+2中的“1”是将来选择专业的大方向,这一点是明确的,或者说这个“1”大体上限定了你能选哪些专业,不能选哪些专业。不选物理,意味着将来大多数理工类专业读不了,这个心理准备提前要有。
2、在“3+1+2”这一模式中,“2”的选择最终决定了将来的专业走向选历史+化学+生物,这可以看成是一文加上二理,整体偏向于理科,而且化生两科本身就有很多的学科交叉,这一组合特点也就决定了专业的范围——生物类和化工类是最主要的专业。
化工是工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有以化工命名的大学三所,分别是北京化工大学、沈阳化工大学、辽宁石油化工大学,而在几乎所有的综合性大学也理工类大学都有化工学院,足以说明化工类专业的重要性。生物类专业,目前虽没有专门的高校,但是生物学,尤其是生命科学一直是热点专业,就业前景都很不错。基因工程、高分子等专业都是化学、生物组合中非常好的专业。但是,传统的生物学专业并不好,它几年前就已经饱和,相对来说生物学细分出来的专业就业前景要好些。
3、选科要慎重,心态要摆端,任何的组合都是有利有弊的有了以上分析,对于这一偏理科的组合,其实选择它的学生人数还是非常多的,一则摆脱了物理的折磨,二则还能继续留在理科的范围里面。如果这类考生数学成绩良好,将来高考中会很有竞争力。不过从高考的角度来看,成绩是相对的,大家都摆脱了物理,学习难度降低,无形中整体成绩提高,竞争必然要在更高的层次上展开。
因此,这一看上去“万全”的组合,实际上高考难度更大。一旦选择了这一组合的考试出现偏科,尤其是化学较弱,必将影响到高考,更影响到专业录取。
最后,只有更好的坚持,认定方向不放松,不轻易改换组合,有困难要克服,不能看着别人学得轻松就改变,这是对学习精力的一大浪费。要把专业选择当作是激励自己的动力,为了学到理想专业,就要努力奋斗。

bigshark2000
选科不是拿自己的选科方案去对专业,这种考虑问题的思路就错了。这也是目前绝大多数家长容易犯的通病。选科的目的是什么,是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发展自己,让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更有目的性。不是说学生哪科好哪科不好,就决定了选科方案,选科最终是指向职业的,现在网络上很多人把各学科对应的专业一一列举,甚至把各种组合对应的专业也都罗列出来,且不说科学不科学,准确不准确,这种僵化的对应本身就是一种误导和欠缺了解的表现。选什么学科不单单是成绩的择优选择,最关键的标准是,今天的这种组合,为明天的职业选择能做什么准备。很多人只把视线僵化地放到各种组合对应的专业上,这种考虑的最大的问题有两点,一是没有考虑学生是否适合选择这个专业,而是单纯地解释这种组合什么专业可以选,什么不可以选;二是没有考虑这个专业未来对应的职业是不是学生希望选择的目标。这些欠缺考虑的选科一是有违高考改革初衷:切实帮助孩子发展成最好的自己(绝不是狭义的单科成绩最好)而是在未来成就某项专项技能的自己;二是依然没有解决孩子的未来发展方向问题。选完科,孩子还是不知道自己未来要往哪个方向发展。
所以各位家长,不是拿各种选科组合去比对专业,而是应该帮助孩子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职业方向,然后再去找对应的专业,然后再去看目标大学的专业选考要求,然后再考虑选科。这么做难固然是难了点,但这是最科学的,目前高一的选科,很大程度来讲就是高三填报志愿的提前,所以,是值得花点时间和精力去认真思考的。

惠多多
对于选科,冯老师这么觉得:
先不用纠结将来的选专业问题,河北省公布的专业选考要求里可以看得出来,还是很灵活的。
就总体选科而言,我的思路是:
1、“3”就不用琢磨了,固定的。但是,这里边的英语学科要注意,高三阶段一年两考,取最高分计入高考总分。用“田忌赛马”的思维方式来思考一下,会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一些同学会在高二升高三暑假开始,对英语稍微多下一点功夫,争取在第一次考试的时候取得一个相对高且满意的分数,这样,在最后几个月的冲刺阶段,各学科压力都很大的情况下,英语就可以较少精力投入,甚至放弃英语的学习,把时间分配到其他科目上去。这样,用半年时间着重攻下来的英语成绩应该会比高考时的第二次成绩理想,既能提前锁定一科成绩,又能在最后的时间里多出一些学习时间。你觉得呢?
2、关于“1”。有很多同学在和冯老师聊天的时候说自己物理其实并不好,之所以选择物理,是因为理科的本科线比文科低很多。这种思想非常可怕且不实用。首先,新高考不分文理科,不再存在文理科的分数线,应该会有物理方向和历史方向的分数线,但是,分差不会很大,具体原因冯老师曾经在一篇文章中分析过,链接放到这,大家可以回顾一下。
其次,即使物理方向的分数线会低,如果你的成绩不足50分(不同学校试题难易程度不同,仅供参考)的话,你很大程度上不具备快速提升、奋起直追的实力,因为物理学科知识前后具有一定的联系性,前边的基础知识没有学会,那么后边的知识学好的可能性也就会大打折扣。我听物理老师说过,力学和电学都是电磁学的基础,如果力学不好或者电学不扎实,电磁学的学习都会受阻。冯老师是政治老师啊,对于物理老师的表述记的不太准确,但是,应该是这样的道理。
相对于物理而言,历史学科这样的“麻烦”就小的多,不管是按照时间线学习编年史,还是按照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这些模块横向对比学习,都不存在上边的问题,毕竟都是汉字、中国话嘛,认字、看得懂、听的明白、记得住、会审题,基本解决了大部分的问题。
所以,是选择物理还是历史,首先看你目前的分数。大致分为这么几个情况:
①物理分高且在60分以上,选择物理;
②都在60分以上,且历史高出物理15分以上,选择历史;
③物理和历史分数差不多,都在60分以上,看个人专业发展喜好;
④分数都低于50分,选择历史,容易提分。
3、关于“2”。其他人分析的理论一大篇,冯老师的理论就是“有的选”和“没的选”。
如果你各科分数平均,都相对较高,那么,为了诗和远方,选择自己理想的专业和喜欢的学科就可以了,这叫“有的选”。
如果你的学科之间分差较大(20分的分差),或者分数都很低(50分以下),那么,只能为了高考总分,选择分差大之中分数高的学科,或者偏文科属性的学科,毕竟文科的学习难度相对较小(不要跟冯老师抬杠啊,我就是文科生,这么说不是说文科生学习能力差,而是给那些分数都很低的同学一条活路而已)。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新高考对于“2”的学科分数规定为等级赋分,不管你选的啥科目,无所谓,高考后都统一按照公式计算,当然是分数高的赋分后的分也高啊,所以,“没得选”的同学之中分数偏低的同学,尽量选择偏文科属性的科目吧,历史和政治是纯文科,地理的自然地理部分偏理科(大学遥感、卫星等部分相关专业为物理+地理方向)+人文地理是纯文科,生物除了解刨学等也偏文科(记忆的小点居多)。

心思璐
新高考3+1+2选历史/化学/生物。如果能改科建议马上改。教育部新高考3+1+2选科指引,把历史/化学/生物这个组合玩死了。不选物理就不能报化学和生物类专业。比全文报考专业都少,比全文竞争压力都大。个人建议物理能学好还是选物理,如果物理实在不好可以学2文1理或全文。

三国杀烈天
历史类和物理类是不同的分数线,历史化学生物基本上没有大学可上,大学还是分文理科的,如果不学物理,化学和生物的专业不会录取,所以现在各个中学中是没有这个组合的,最好历史后面两个文科

哈哈镜
感谢您的邀请,教师老李会用心回答您的问题,供你参考。
3+1+2地方的学生其实应该选物理,哪怕物理成绩不好。李老师先帮你分析一下,为什么成绩不好也可以选物理?
一、成绩不好能选物理吗?很多同学和家长担心,由于自己的物理学习成绩太差,而选课选物理的同学往往又都是学霸,所以担心自己如果选了物理会成为学霸的炮灰。
竞争压力过大是这些考生放弃选物理的主要原因。但是,大家可以用心想一下:是不是绝大部分普通的学生或者物理成绩不好的学生都会选择放弃物理选择呢?
答案肯定是的。所以,这些学生都有着统一的想法和做法,这就会造成只有那些少数的学霸们或者准学霸们会自发的选择物理学科。
那这样会带来什么后果呢?当然是高校的物理相关专业录不满,录不满怎么办?就会想方设法降低分数。
所以,各位考生和家长千万不要忽视这一点。现在绝大部分的高校专业都是要求选物理这一学科的,这是国家相关政策的引导,害怕很多同学不选物理,算是对高校的硬指标。
试想,那么多的高校专业,在对考生的选科上都会做出选物理这一要求,这就说明很多高校将来在与物理相关联的各个领域,都会扩大招生人数规模。
而只有少数的学霸如果学物理,是绝对无法完成这么多高校招生任务的。
我的结论就是:一般的学生物理成绩不好的学生,即使选择了物理也不吃亏。一个原因就是,高校不少专业录取线会下降,另一个原因就是招生计划人数太多。
二、选历史,化学和生物将来能报考什么专业?根据数据统计来看全考物理学科的同学将来可以覆盖高校90%以上的专业,而选择化学的同学则仅次于物理,大概在60%左右,生物就不用说了,很少的。
历史学科属于文科中的大科,它也基本涵盖了文科的诸多专业。
所以,历史,化学和生物这一个组合在将来选专业,包括未来的就业方面是不用特别担心的。
唯独担心的是很多必须选物理的理工科,由于这个组合不包含物理,所以就不能报考了。
我们看看这个组合到底能学哪些专业?
化学和生物可以报考环境科学类专业、生物工程类专业、食品类专业、生物类相关专业、医学类相关专业、制药工程、园林园艺等环环境类。
历史专业可以报考法学类、历史学类、建筑学、护理学、中国语言文学类等。
最后,李老师再多说几句,物理和历史是不赋分的,这一点要格外注意,也就是说,最后高考选物理或历史都按照原始分计入高考成绩,这样的话原始分物理和历史其实相差不会太大,因为历史很难考高分,物理只要还可以及格以上都不吃亏。毕竟在选专业方面还是更有吸引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