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量阅读文学名著可以成为作家吗?

杜甫88
大量阅读文学名著不一定成为作家,但是成为作家必须大量阅读文学名著。文学的基础是生活,文学的生命在于创新。要想成为作家,必须有一定的生活经历、写作经验、丰富的想象力和基本的理论素养及文字表达能力。所以,光靠阅读名著还是不够的,必须深入生活,了解生活,搜集和挖掘素材,以及提炼思想。文学即人学,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一部小说,关键是你会不会构思和运用。文学作品来自于生活,却又高于生活。其写作技巧是:把个人的、他人的、社会的人物经历和事件抽象概括出来,塑造鲜活的人物形象和典型曲折的故事情节并赋予一定的思想意义,来表达作者的观点,其作品有起伏、有波澜、有悬念,引人入胜。这一切都必须以生活为基础,没有生活实践,是不可能写出好作品的。但是光靠生活也不可能写出好作品,还必须向优秀作家学习,通过大量阅读名著包括文学名著和文学理论来丰富自己的知识、锤炼自己的思想、开阔自己的视野、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和综合运用文字的能力。因此,大量阅读文学名著不一定成为作家,但是成为作家必须大量阅读文学名著!

大B哥
这就好比说王思聪这些富人们吃了这么多的五星级大酒店大餐,那他就能成为一个五星级大厨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1作家这个职业不仅要依靠后天的努力,其中很大一方面还有赖于先天的禀赋。
古往今来,很多的文学家在幼时就表现出来写作这方面的天赋。大诗人李白10多岁的时候,在我们还是初中的这个年龄,就已经能够写出无数令社会名流推崇的诗句。骆宾王7岁就能写出咏鹅,成为后世绝唱。建安七子之一曹植,10岁出头就能写出令其父曹操都惊叹的文章。每当考核之时,脱口成章,下笔成文。
所以有的时候你不得不羡慕有些人就是天生的诗人,作家,才子。先天禀赋这种东西有的时候真就不是随口一说的事情,就是那么真实的存在。
2写作这件事和自己得人生阅历和生活环境有莫大关系
写作其实就是是一个人思想传输的过程,好的文章都一定有作者自己独特的思想在里面,如果一个人整天是居于家中,从来没有与外界交往过,只靠看书,那么不可能写出令众多读者产生情感共鸣的文章,也就无法成为佳作,人人争相诵读。三毛如果不是自己亲身去过撒哈拉沙漠,看过那个荒漠世界的人,事,物,就不可能写出令大家心驰神往的撒哈拉沙漠的故事,激起无数年轻人对撒哈拉沙漠的热切向往。
有人会说靠看书也能增长阅历,不是有名人说:阅读就是与高尚人士的谈话。然而,你忘了,与高大上的人士交谈也得有阅历,要不然你连人家想表达什么都不知道。

爱在巴黎
风云变幻,深山悟道十五载,明善恶,行仁德,石破天惊获异能。
雨露滋润,荒岛修身五千年,通灵性,降魔人,救人危难得重生。
不攀富贵荣华,不念位高权重,但愿世间无战乱,甘心只做农耕人。
不比卑微贵贱,不争倾国倾城,但愿人间有真爱,甘心只做抚琴人。
今生有你心已足,吃尽苦难亦无怨!
今生有你心已足,吃尽苦难亦无悔!拙作《维和狂人》。http://book.zongheng.com/book/843397.html

Hourglass
大量阅读文学名著,肯定要“坐”家,你不会拿着一本书在路上走来走去看吧。

super小蓉
不绝对,读书多不一定成为作家,不读书肯定不会写作!

高山流水
只要喜欢,你就尽情的读,痛快,美!但是,这与当作家是两回事。所谓作家,说句白话,靠写作能养活自己的人,已经属于可怜的职业了,干嘛要当作家呢?30年前,作家在中国是令人羡慕的,那是特殊历史造成的。什么都需要天赋,包括乞丐,作家的天赋是想象力,敏感力,如果你不具备,靠读世界名著,可笑愚蠢又枉然。

雪谷小伟
大量阅读文学名著,对你有很大好处,只要善于总结,注意文章的写作技巧,善于思索,钻研。俗话说得好,
铁梁磨成针,功到自然成,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你就是下一个作家,努力吧。

爱人动物 -
光靠多看肯定是不够的,但是肯定是非常有益。从中可以学到很多描写的技巧和具体方法、以及很多词汇和经典的语句等等。
任何写作的本质都是来源于生活最终去还原去升华生活。不深入生活闭门造车是写不出来什么的,善于观察、思考,不断地积累、提炼,持之以恒地勤于练笔,肯定会有所收获。

太阳眯着小眼
看了那么多的电影也没成明星


melli向前走
大量阅读中外文学名著,单凭这一点,还不能成为作家。还需要动笔多写,多思考,再加上自己的阅历,这是成为作家的先决条件和必备的基本功。
读与写是相互相成的,缺一不可。要成为作家,需要多读书,读好书。文学名著只是其中一部份。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借鉴古往今来的中外名家的创作手法,语言技巧,对有志文学的初创者大有裨益。
但光凭读文学名著,就想当作家,不免有些想入非非。一个作家,不光有较高的文学修养,而且在各方面都有研究,几乎涵盖了生活的方方面面。他必须懂政治,精通历史和地方的风土人情。只要他的作品内容涉及到哪一方面,他都必须具备这一方面的基本常识。所以说作家亦即为“杂家"。
有了各方面知识的支撑,作家必须具备敏锐的视角,开阔的视野和独到的见解。这些和他本人的阅历密不可分。闭门造车是写不出好作品的。
最最重要的一点,想当作家应当具备这方面的天赋。如果没有,即使你读遍中外文学名著,也只能说你知识渊博一些。想当作家也是白搭。

柯加n
大量的阅读文学名著是成为作家的必要但不充分条件。是什么意思呢?想要成为一个专业作家,确实需要一个大量的名著阅读的过程,这是成为作家的必经之路。但是即使是你读了大量的文学名著,并不一定就必然成为一个作家。这个道理就像你看了很多名画,并不一定会成为一个绘画大师,吃了很多美味佳肴也不一定就可以成为厨师一样。
毕竟阅读和创作是两码事,这中间需要的是一个人的悟性和思考。成为作家的那些人靠的都是自己对生活的独特感悟。即使你读了再多的名著,如果你不拿起笔来自己创作,不好好地把自己的独特感悟表达出来,没有自己的独创性,你也很难成为一个合格的职业作家。
阅读的过程其实是提升自己的见识和开发自己想象力的过程。作家莫言很小的时候就是一个书痴,虽然没有上过几年的正规学校,可是酷爱读书,很早就已经广泛涉猎了各种各样的文学类书籍。把整个村子里的书都读完了,为了能找到一本新书读,帮邻居家姑娘拉磨这样的事情都干。边放牛边读书的时候,由于读书太痴迷,牛都跑到别人家的庄稼地里了都不知道,因为这些事情还挨过不少打。后来他当兵进入了部队,又是投入到国外文学名著的世界里胡吃海塞,如饥似渴的阅读。就是靠着这种成年累月的阅读,他创作的渴望无法遏制,开始走向了文学写作的道路。莫言多次在文章中谈过自己的创作动机,用他们的高密县东北乡方言说,就是放炮,吹牛,侃大山。
就是这样胡侃,侃出了一个诺贝尔文学奖作家。
还有多年前我特别喜欢恐怖小说作家周德东,他说过自己走上创作道理的理由,就是小时候特别爱读书,父母都不认识字,但是知道他特别喜欢阅读,家里连个带字的报纸都不舍得丢,都捡起来留着给他读。就是靠着这种常年阅读的习惯,和内向不爱说话的性格,他内心的想象力无限制地疯长起来。之前写情感类的散文,任职《女友》杂志。后来专注恐怖小说的创作,一部接连一部的长篇小说的出版,让他成为网上最受欢迎的恐怖小说作家,中国恐怖小说第一人的称号。
就是靠着一支笔,他走过了很多城市,有了漂亮的老婆,脱离了农村。
所以,没事干的时候多读读书吧,这就是改变命运的开始。等到你读得足够多的时候,就拿起笔开始写吧,这就是你成为作家的开始。独特感悟这个东西其实也是废话一句,只要你开始写,把自己的想法梳理出来,就不会有人和你一样,就是独特的,所以重要的是你要开始写,并且一直写下去。

(^_^)
光看没用,还要思,还要练…

容夭夭
大量阅读文学名著并不能成为作家。成为作家的前提条件是你得笔耕不辍地写。去践行。大量阅读文学名著,只能让你见识一个更广阔的世界和不同的视角。当不能将书本知识内化为自己的,不写出来。那看再多的文学名著充其量也是知识储备的仓库而已。读和写是密不可分的,只有将书本上的知识消化了,吸收了,不断练习,并结合自己的经历才能写出好文章,才能成为一名作家。

折翼的奇术师
飞机坐的次数再多,也当不了机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