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总有人拿演义说历史,而《史记》《三国志》等史书却无人问津?
提到的作品
最新跟帖

zhanyiwei
非常感谢邀请。这个问题非常有意思。以我自己举例吧。小时候看演义的连环画,更喜欢的是画。长大点了才看懂连环画。初高中借了演义的小说看,以为自己懂了二十四史。本来文科见长却为了挑战报了理工。许多年后去真正的历史书中找历史,看了点翦伯赞先生的中国通史。当时佛道儒的一些书也有涉猎。当我展开一张历史卷子做答时,不知道的就不胡乱诌,不完全清楚的只答自己清楚的。历史卷子中让解释阇提。阇黎我知道,而阇提我真不知道。当时网络知识远比不上现在丰富,当时百度并不万能。后来我去找了白寿彝的中国通史来看。居然中国历史中有一位叫阇提的将军。我一度以为历史题出的真难,然而后来才知道印度曾有阇提制度。后来为了生计下了井做了矿工,然而书却读起来比以前更有点深度了。自己弄到了史记等原著来读,一篇一篇地过,越读越有意思。我想我在学习,工作,生活中读了近三十年书,才读到史记,读史记之人少,也是理所应当的。况且读史,学史是要讲品德的。不能无知无畏的歪曲,历史,是客观实际的过去形态,岂能枉改和马虎?

|▍﹎沐mU.
第一次看三国演义是小学五年级,第一遍看得朦朦胧胧,因为很多地名,势力范围都不懂,但大致内容看懂了,之后渡过十一次三国演义终于是全部弄明白了,大致内容如今二十年过去了还记得。三国志是初三看的,只看了一遍,只能说非常累看得,现在再让我看三国志绝对看不下去,内容也忘的差不多,根本记不住。那时候是对历史极其感兴趣才读的二十四史,看了一半多就看不下去了,只能说读正史如果没有特别的兴趣工作研究需要,一般人真看不下去只能靠演义,看电视剧。


skullvi
从传播学角度来说,演义多有意思啊,多热闹啊,多有故事性啊。说得多,流传得广,知道的人多,自然就这样喽。史书,那得多枯躁啊,没有深沉的爱,哪看得下去?为什么易中天老师、王立群老师,大家那么爱听,因为他们把枯躁的东西给讲活了。为什么《明朝那些事儿》大家那么爱看,明史却少有人问津,因为人家写得有意思啊。并不是说他们水平高得什么程度,是因为他们的叙事方式和风格,能够让人有兴趣。很多人会由此爱上历史,并对把自己带入这个领域的人心怀感激。中国丰富多彩的文化,中国的故事,我相信有更好的表达方式。而不是现在的样板式的报道,面目可憎,枯躁无味。

果子丫
不是啊,我就写了好多啊。蜀汉将领的评述,都是按照历史写的。不过说实话,点击率真心不高啊,大家更多的关心的是演义,你们年轻人更关注的不是演义,是比演义更高一层的游戏演化,有些还把它弄成了连续剧漫画,比如断魂街..下图内容我写,有兴趣可以点击我的头像查看我的文章。

lesliefzd
这很正常,用一个大家能听懂的方式来解答就是,演绎有趣,史书无聊

Solvang
因为看不懂或没看过的多,大家都去看电视剧了。很少有人花功夫看史书。这个现象真的堪忧啊!还是多搞些读史讲史的活动吧!物欲横流,人心不古。价值观太单一,当官富豪,没别的了。哪怕是只什么也不懂,目不识丁的土豪也有一帮人跪添,随便说句话,比如一个小目标,就能在大学演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