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经》记载的“逐鹿之战”好像高科技战争,是现在的文明“倒退”了吗?

MoYian
涿鹿之战的神奇战力是自然崇拜的结果
单就山海经的描述而言,其实战斗过程很简单,就是三步:第一步,黄帝让应龙蓄水;第二步:蚩尤搞来风伯雨师,比应龙水攻厉害;第三步,皇帝请来旱魃破了蚩尤水攻,搞定。后来人可能觉得过程太简单了,《太平御览》等又加了很多佐料,丰富了故事,也把两边的高科技部队提高了一个层次。当然不排除这是一个科幻故事或者一个玄幻故事,外星人大战、修真者决斗,也不是不行。但从历史的角度来看,这次大战的神话描述极有可能是自然崇拜的结果。但在讲清楚这个问题之前,我们要先搞明白,涿鹿到底在哪儿。
涿鹿在哪儿关于涿鹿在哪儿这个问题,一直是众说纷纭,比较流行的看法主要有两个:一是北京-河北一代;二是山西运城一代,不论哪个,都处于我国华北平原。
华北平原在那个时代经历了什么在说明这个问题之前,要先说明一个概念:全新世大暖期,这是个地理学概念,您只要明白,这是个距今8000-2000年时候出现的气候期,主要有几个特点:大环境温暖湿润降水较大,海平面上升,但局部地区存在剧烈变化,甚至干旱。
我国著名地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施雅风先生考证,距今五千多年的时候,我国华北平原出现过两次气候异常期,而这种气候异常的主要表现就是强降雨、洪水和大旱灾的交替进行,而涿鹿之战,正好处于这个时期、这个地区。
现在是不是有种恍然大悟的感觉。剧烈气候变化导致的洪水和旱灾,不就是应龙、风伯雨师和旱魃吗?在苗族神话中,虽然这场大战过程完全不同,但先水攻再火攻(旱灾)的方式却极其相似:苗族神话“蚩尤神话”中,苗族本生活在黄河流域,蚩尤为帝。后来黄龙公(黄帝)水淹苗寨,炎帝(赤龙公)又火烧八十一寨,苗族才被迫南迁。
战争起因完全不同,中原文明的记载说是蚩尤率先挑衅,而苗族神话却说是炎帝黄帝来找茬。但相似的是,战争方式先水后火(旱),与当时华北平原的强降水和干旱刚好对应,这也许不是巧合。
结论从汉苗两族神话的相似性,和地理学上华北地区距今五千年前气候变化的相似性看,这极有可能是自然崇拜的结果。先秦时期,古人对强大自然力充满敬畏,日月山川风雨雷电都有神祁,两边旷日持久的大战恰好碰上气候剧变时期,从而流传成这种如此高战力的神话是完全有可能的。

cjx007
《山海经》是我国古代遗留下来的一部奇书,这是一部带有神话色彩的书籍,其中所记载的事物人物,动物植物,山川河流,在后世似是有些验证,但总体神话色彩较浓。书中所描述的“涿鹿之战”说是高科技战争是牵强附会的说法,说成是神话艺术描述更确切。现在没有,将来也不可能出现什么高科技能请来这个神那个仙参与或主导战争。而这场战争所用武器,除了黄帝所用指南车属于传说,真假难辨外,其它什么轩辕剑之类的,就如神话小说《西游记》中的孙悟空的金箍棒一样,是神话艺术中的产物,人们不会把它当成现代导弹的鼻祖。神话艺术本身也产生在一些历史事件之中,所谓《山海经》在描述“涿鹿之战”中有类似高科技的战争情节,实际也是神话艺术上的加工,是虚无飘渺的东西,并不是那个时代的文明表现,所以以《山海经》描述对比现代文明,没有可比性,也不存在现代文明倒退的问题。

舞夜阳光
回答:涿鹿之战《山海经》记载的这段历史是对的,但写成书之后就演义了,而且是让作者给神级般的给演义了。演义到神唬奇神的地步。并不是现代文明倒退,是四千年前科学不发达的社会更容易使人们产生丰富的想相能力,因为当时人们对天地万物的理解无科学根椐,只能靠猜想。现在科学技术发展到从人定胜天,到人已上天了,还去猜来猜去的人少了,相信科学的人多了。现在信息时代,不去发现生物研究生物的人,也知道那里有几只虎,那里有多少只狼,连地球上大多数生物那里多少都知道了,也就不去猜了。过去人靠猜去认识天地万物,很容易演义一段历史过程,不能说比现在更文明。
我相信进化,但我也不反对科幻,相信那些科学家正在发现着外太空文明,从《山海经》出发吧。

越南户外Hugo
《山海经》是中国先秦的重要古籍,也是一部富于神话传说的最古老的奇书。该书的作者不详,现代学者均认为成书并非一时,其书亦非一人之力完成的。《山海经》分为山经和海经,书中记载了很多奇人异事,远古神话和寓言,像夸父逐日,精卫填海,大禹治水等。
《山海经》中包罗万象,记录了中国古代国神话、地理、植物、动物、矿物、物产、巫术、宗教、医药、民俗、民族等众多方面。
其中对于神话的记录,也十分的高端大气上档次呢,像今天的提问,《山海经》中记载的涿鹿之战好像是高科技战争,那为什么现代的文明达不到书中的水平?是现代文明退步了嘛?
涿鹿之战,是黄帝部落联和炎帝部落与蚩尤开展的一场旷世大战。
列子·黄帝记载有云:“黄帝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帅熊、罴、狼、豹、貙、虎为前驱,雕、鹖、鹰、鸢为旗帜,此以力使禽兽者也”。这十者均为十大部族图腾神兽,这十大部族曾为轩辕黄帝(有熊氏)在阪泉之战立下大功。
逸周书·尝麦:“昔天之初,诞作二后,乃设建典,命赤帝分正二卿,命蚩尤宇于少昊,以临四方,……蚩尤乃逐帝,争于涿鹿之阿,九隅无遗。赤帝大慑,乃说于黄帝,执蚩尤,杀之于中冀,以甲兵释怒,用大正顺天思序,纪于大帝,用名之曰绝辔之野。乃命少昊清司马鸟师,以正五帝之官,故名曰质。天用大成,至于今不乱”。
涿鹿之战的目的是双方为了争夺适于牧放和浅耕的中原地带,而最终炎黄一方取得胜利。那么战争的过程是怎样的呢,又有哪些人物参加这场旷世大战呢?
据说蚩尤有兄弟八十一人,兽身人语,铜头铁额,食沙石子,在大战中,蚩尤请来了风伯雨师为其助阵,又有夸父等大神前来相助,甚至还出动了野兽军团。反观黄帝这方,实力也不弱。除了有多方助战的神仙英雄,还有迷雾中自行指路的指南车,而黄帝本人更是有一把能劈山开峦的变色宝剑“轩辕剑”。这场战争要说战力,双方可是旗鼓相当。
当时这场战争涉及了很多重要人物。而战斗场面也是飞沙走石,迷雾遮天。相传,黄帝与蚩尤九战九不胜,蚩尤派人作大雾弥漫了三天三夜,黄帝的手下风后在北斗星座的启示下,发明了能自行指路的指南车才冲出了迷雾。要知道那时候可没有GPS导航啊。还传说黄帝在受困时得到了玄女的帮助,制作了八十面夔皮鼓,而夔是东海中的神兽,“状如牛,苍身而无角”,“入水则必风雨,其光如日月,其声如雷”,黄帝将其皮用来蒙鼓,把雷兽之骨作鼓槌,“声闻五百里,以威天下”。
这场旷世大战中有逐日的夸父,有被砍头颅仍以双乳为目,脐为口作战的刑天,要是在现代的话,人别说被砍了头,就是头受伤了也很难保证还有战斗力,这也恰恰证明了《山海经》中所记载的人物多为奇人异士。
涿鹿之战确实可以称为当时的“高科技”战争,但是要以此来评价现代文明,认为现代文明退步了,也是不具有可比性的。现代文明涉及互联网,核武器,以及上能飞天的航天飞船,下能入海的蛟龙号。现代这些科技也是炎黄时期的人们难以想象的。
《山海经》是人编撰出来的,内容也多有夸张成分,而今时今日科技之成就,却是实实在在存在的。人类总是在探索中不断的演化,文明也是在不断的探索中进步的。

yimi_Me
神话和历史是不能等同的,要是这么认为,封神演义中的武王伐纣那都是高科技

汤
不是,还没有学到古人类的知识。

萌化大神
不是说了嘛,汽车人大战啊

hellocheng
神话和科技是不一样的文明

pangpanglovedato
赛博坦航空航天局早在一万年前就成立了地球研究处,在地球上的几个地方建立了研究所。有中原研究所,地中海研究所,尼罗河研究所,亚特兰蒂斯研究所,旁遮普研究所,尤卡坦研究所等等......
中原研究所前任所长伏羲和他的助手女娲,神农,燧人氏,有巢氏等人在工作之余,和当地原始人类成为了朋友,教给原始人结网捕鱼,建造房屋,使用火,耕种,冶金等等......
天有不测风云。几千年后,赛博坦星发生了内战,派遣星际杀手蚩尤来到地球,准备将航空航天局地球研究处的人斩尽杀绝......
时任中原研究所所长是黄帝。在蚩尤和其机器人手下的突袭中,中原研究所伤亡惨重。黄帝急忙向总部求救。
在援兵赶到前,黄帝的好朋友,地中海研究所所长巨石(外文翻译为宙斯)虽然承受着泰坦进攻的巨大压力,仍然派遣了星际战列舰“应龙号”(奥林匹斯号)和星际护卫舰“日光号”(阿波罗)赶来助战。
黄帝制定的作战策略是由日光号伪装成旗舰向西转移,引诱蚩尤手下最厉害的赏金猎人夸父和刑天追击。将刑天引到马享佐达摩由伏兵歼灭。这一战极为惨烈,强烈的核爆炸将当地人类好不容易发展起来的一点文明毁于一旦。
与此同时中原战场上应龙对蚩尤发动了攻击。巨型电磁轨道炮(轩辕剑)轰击着蚩尤的阵地,双方都使用了大量的气象武器。最终黄帝撑到援兵赶到,九天玄女开启了折跃门,源源不断的圣堂武士终于击败了蚩尤......
战争给中原百姓造成了严重伤害,蚩尤制造的许多变异怪物还在为祸人间。黄帝开始帮助人们恢复生态,又教给人类很多知识,让人类可以自保,在严酷的环境中活下去。
战争愈演愈烈!地中海研究所与泰坦同归于尽,奥林匹斯陨落。北极研究所悉数阵亡,诸神黄昏。亚特兰蒂斯沉没。赛博坦航空航天局决定裁撤地球研究处。黄帝乘飞船离开地球,与人们洒泪告别。从此成为传说......
以上就是我写的剧本,明年由中美合拍的......

hxcade
说起来你可能不信,那是玄幻战争,修仙者之战。那个时候的人都是修炼,修仙,修行的。

格子June
欲解“涿鹿之战”之谜,七斗以为,可以考据考据“三星堆”。
《山海经》东经篇记载,“汤谷上有扶桑,十日所浴,在黑齿北。居水中,有大木,九日居下枝,一日居上枝”。
其中的“扶桑”应该就是三星堆出土的青铜神树,此树通高达3.96米,是目前世界上已知的最大单件青铜树。
纵观此树有九枝,每枝一鸟,正合东经篇“有大木,九日居下枝,一日居上枝”。
所谓“鸟”,应该是太阳鸟,寓意太阳是由鸟背负着早出晚归,
那为什么此青铜神树上的太阳鸟是一只居上,九只居下呢?
有一个成语就很好的解释了这个问题,“蜀犬吠日”,三星堆地处成都平原,古蜀国的特殊地理位置,说明这里十天九阴,很少见到太阳。
除了青铜神树,三星堆还出土了许多东西,上图列证。
由此看见古蜀国是个高度发达的文明古国,其文明程度已经远远超过同时期的“河姆渡”“大汶口”等还尚处在石器时代的中原各部。
但,如此发达的国度为什么就突然消失不见了呢?
原因有二,一,突发的自然灾害,洪水或者地震,毁灭了此地。
二,为了逃避自然灾害,整个部落迁徙了。
七斗以为,应该是第二个原因,那就是聚居于此的九黎氏族,他们为了避灾生存,而举国迁徙,一路北上了!
一路北上,九黎氏族来到了涿鹿这个地方,这里春暖花开,四季分明,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很适合农耕,族人就想在此安居乐业。
但,世代居于此地的炎黄部落不乐意了。
俺的地盘俺做主,岂容他族乱侵入,何况这么肥美的水草之地,竟都被尔等刀耕火种开荒破土的践踏了!俺们的牛羊去哪里吃草喝水啊?
首先,黄帝部落应该是先礼后兵,劝九黎氏族离开此地,可经过了千辛万苦跋山涉水才终于找到了一个桃花源的九黎氏族哪肯轻易离开,任你说破大天,也不为所动。
这么执拗,让炎黄部落很气愤,后果很严重,估计“蚩尤”这个含有贬义的称谓,也并非针对九黎氏族酋长一人的,而是整个氏族的统称,“蚩”字,乃“倔直呆傻”,不通情理的意思,“尤”是“特别”之意,连起来就是特别倔强又特别不通情理,与这么倔强又不讲道理的一群人是没办法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既然敬酒不吃吃罚酒,那就赶你走,于是“涿鹿之战”开始。
《山海经》上说,蚩尤八十一个弟兄,个个皆铜头铁臂,背生双翅,所谓铜头铁臂,看三星堆出土的青铜面具便知道答案了,所谓背生双翅,大概就是粘贴的动物羽毛罢了!
两个部落为了争夺资源,展开了一场你死我活的大战!
冷兵器的战争,器利为上,武器的优劣决定成败!
九黎氏族,已经熟练掌握了青铜器的制造,而黄帝部落还尚处在石器时代,孰优孰劣,显而易见!尽管黄帝部落是游牧族群,训练了飞禽走兽,《山海经》云,黄帝部落驱虎役熊,不过是如同后人“如岳家军使用火牛阵”那样,自己在后,让畜生冲锋陷阵罢了!但,人有刀殂,锋芒毕露,什么牛啊狗啊的,都是被白刀子进去红刀子出而一命呜呼了,所以,战了三年,黄帝部落皆无胜算,山海经说蚩尤氏族请来了风伯雨神,其实就是那几年风调雨顺,作为农耕部落,风调雨顺,就是丰收的保正,能吃饱喝足,又有尖端武器(青铜器),战斗力自然是黄帝部落望尘莫及的,失败当然是在所难免了!
但《山海经》又说,黄帝请来了“旱魃”之神,驱逐了风伯雨婆,战局才出现转机,一举消灭了蚩尤氏族。
其实,所谓的“旱魃”,不过是发生了百年不遇的旱灾,这对于游牧为生的黄帝部落影响不大,但对于以赖于农耕为生的九黎氏族,那就是灭顶之灾,大旱让他们颗粒无收,族民们几乎都被饿死了,那里还有什么战斗力,黄帝部落时也运也,占了天时,一举获胜,几乎全灭了蚩尤氏族,涿鹿之战,终以黄帝部落大胜,蚩尤氏族完败而结束。
说到“旱灾”,《山海经》里记述了一个典故,“夸父追日”,如果蚩尤氏族是由三星堆古蜀国迁徙而来,就好解释这件无厘头的滑稽闹剧了!
天上日头火辣辣,九黎氏族的大酋长望天长叹,一筹莫展,“唉!太阳啊太阳,你怎么不死呢!”
一语惊醒梦中人,旁边有个叫父的人自告奋勇的站出来说:“既然是太阳让我们民不聊生,那为何不把这东西捉了呢?”
酋长听了甚以为然,但仍顾虑道:“小父啊,你真是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办法固然是好,可这太阳高悬于云端,没有那么长的梯子,岂不是痴人说梦异想天开!”
小父听了哈哈一笑:“头儿,你这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你不见那高飞之鸟,也翱翔与九霄,但到了暮野四合之际,无不落与草棵树梢,是为倦鸟高飞,终有落时,等同一理,这太阳也与那小鸟一样,我观察久矣,每天傍晚,它必落于西山之坡,试想,在夜半时分,偷偷摸将过去,还不是手到擒来。”
蚩尤听了,深以为然,曰:“甚好!”
往往历史都是由胜者书写或歪曲的,况且,黄帝部落里有一个会造字的仓颉,他记述的所谓“夸父逐日”,明显就是拿来作为笑料来写的,一个“夸”字,充满揶揄,尽是嘲弄,是啊!九黎氏族来自“蜀犬吠日”的古蜀国,对太阳还不甚了解,所以才闹出了追赶太阳的笑话,你那么“优秀”,当然值得“夸上一夸了”!所谓“夸”父追日也。
由此可见,黄帝部落里的人还是很会艺术加工的,“涿鹿之战”,显然是被他们“加工”了,他们夸大蚩尤氏族铜头铁臂,他们嬉笑夸父逐日,还有勇士“刑天”,无头却执戈而舞,以乳为目,以脐为口,其实也不过可能就是刑天的青铜面具被打掉了,眼睛也被打瞎了,但其仍然挥戈而战,有时候故意把失败的敌人描写的特别厉害,那就是在变相的为自己吹牛逼,那么厉害的人都是手下败将,自己岂不是更厉害啊!
哀哉?幸哉?
如果蚩尤氏族真是三星堆那儿的原著民,那么被黄帝部落在涿鹿灭了,确是华夏一大不幸,那么发达的文明族群,就这么被灭种了!
好在,黄帝部落也是好学之族,尽管灭了蚩尤氏族,但也学习了他们的长处,比如,青铜器的制作,比如农业的生产,……。

(*0*)
《山海经》记载的涿鹿大战,是由蚩尤发起,与黄帝为代表的炎黄联盟争夺中原主控权的战斗,除了参战的双方部落族人,还出场了许多上古神话中的人物,这场战斗以黄帝的最终胜利告终。表面是部落对权势的争夺,其实是与人类与天灾的对抗!
一、涿鹿大战的由来
炎帝势微,代表着神农氏走向没落。黄帝在炎黄联盟中崛起,通过阪泉之战接过炎帝手中的大权,继续领导炎黄部落通过战斗,对周边小部落实行兼并和同化,加速统一的进程。
蚩尤原是神农氏炎帝的儿子,不甘心神农氏的神话破灭,从而肩负起复兴神农氏的责任,从而展开了继阪泉之战之后的第二场大战,涿鹿大战。
双方参战的部落比较复杂,炎黄联盟有蚩尤领导的九黎族人,蚩尤的九黎部落也有不甘心失败的炎帝老部下,因此战斗开始,黄帝的联盟军心比较动荡,一连九败。
最后黄帝等来了远援,遂在涿鹿兵困蚩尤,展开了大决战。
二、双方势力的比照及其背后含义
双方不但出动了部落的有生力量,还召唤了神话人物作战。
黄帝:炎黄部落联盟、应龙、九天玄女、旱魃
蚩尤:九黎部落、夸父、雨师风伯。
1、应龙、雨师风伯属于自然灾害的保护神。
原始部落,神农氏尝百草,以草药治病,解除族人的疾苦,又发明刀耕火种,垦荒种植粮食作物,于是从游猎生活开始逐步转向耕种生产的定居生活。神农氏也成为了原始部落最早的王,成为部落不二的主,也是祖。
当时的自然环境比较恶劣,面对洪涝灾害的威胁,部落的生存的绝大因素是看天吃饭,所以把应龙、雨师风伯当做神灵,希望得到庇护,风调雨顺,生产有成。
应龙、雨师风伯的出战,代表双方各自的保护神之战。蚩尤最早挺进中原,开始农耕生活,保护神雨师风伯就压制了应龙,取得了胜利。
2、夸父、九天玄女属于上古神。
夸父、九天玄女分别帮助蚩尤和黄帝,也就是信念的选择。
夸父,代表自由,代表对目的的执着,即使在追日中干渴而死,也不放弃对太阳的渴望。而死后化成绿荫,也要福泽后人,更是上古人物的无私显示。这种悲情英雄的选择,也正是蚩尤不肯向黄帝服输的精神,哪怕明知大势已去,也要抗争到底。
九天玄女则代表正统的选择,其后站着西王母的支持,炎黄联盟是大势所趋,黄帝是定鼎中原的最佳人选,可以减少纷争和战斗,让部落尽快能够走向和平之路。黄帝执掌权势只不过是炎黄联盟内部权力的更换,炎帝盛极而衰,黄帝应运而生,不过是发展趋势的自然选择。
3、旱魃属于自然灾害。
旱魃本是自然灾害的代表,帮助黄帝一来显示民心所向,二是要显示旱魃出现的严重后果:大旱,赤地千里。
大旱在远古部落威胁生命的存在,由于人口的稀少,自然环境的恶劣,一场旱灾基本能让部落人口急剧减少,不得不进行大迁移,寻找新的栖息之地。所以旱魃的出现,雨师风伯便逃跑了,这正是在强调旱灾的危害性。
4、蚩尤属于人间的祸乱。
炎黄联盟是部落最重要的力量,代表着正统,而蚩尤反抗黄帝就是属于叛乱,是天灾之后的人祸。虽然蚩尤在神话中武力惊人,作战勇猛,领导着81部落善战的勇士,最后还是落败,其实就是在强调正义的重要性。
黄帝是师出有名,是正义的化身;蚩尤属于内部的叛乱,是人祸的表现。
黄帝凭着九天玄女的帮助,最终战胜了蚩尤,在劝降未果后,蚩尤被杀。因为蚩尤的英勇无畏、作战悍不畏死的作风被黄帝封为“兵主”,成为黄帝部落的“战神”,也就是炎黄部落的英雄。
结语
涿鹿大战是继阪泉之战之战后的第二场争夺中原掌控权大战,结果是黄帝代表炎黄部落战胜了蚩尤为代表的九黎部落,内乱平息。
这场战争看似是联盟的内部之争,神人的加入隐藏的寓意是对天灾的反抗和斗争,期间胜败转换其实就是部落在对抗天灾时的得失。
这场战争,可谓一波三折,蚩尤是人祸之乱,神人是天灾之害,突显出当时部落生存的艰难和困苦。如果把黄帝当做一个人,蚩尤看做一场灾难,期间反复的斗争,到黄帝最后胜利,其实就讲了一个道理:人定胜天!

janaxia
在进化论缺乏关键环节的现代,一切皆有可能。

☆聽·雲☆
一万年后,现代文明灭绝,后代的人挖到一本奇书,记载了我们同一个叫做三体的地外文明斗争的故事……
当时的人们觉得,我们真的退化了啊。

日炙
其实最开始的时候上帝就是那么设置的人类,各种所谓的夸张的神魔斗法,但是过了一段时间后觉得没什么意思,看着怪闹得,就换成古代,就像是更新系统一代比一代更优化,更细腻的人类才更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