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碧至死不知,甄家的女儿都从“玉”,为何偏偏甄嬛不是?

小指
看过这部剧的人都知道,甄家的女儿不管是玉娆还是玉隐(也就是浣碧),名字中都有一个玉字,也就是说是玉字辈儿的。浣碧对果郡王一片痴心,使了一点小伎俩终于得偿所愿的嫁给了果郡王。在家宴之上,皇上将她赐给果郡王做了小妾,尽管如此浣碧也是开心的不得了。甄嬛开口将浣碧收做义妹,这个做法是甄嬛父亲对她的嘱托,希望她能够给浣碧找一个好人家,指一门好亲事。这样做也算是完成了父亲的心愿。之后外务府为浣碧选名字的时候,选了玉隐这个名字。隐,很显然就是隐匿的意思。她本就是父亲和小妾说生,能有这样的归宿已经是万幸。玉隐这个名字,代表着浣碧隐忍的生长环境,其实更是她对甄嬛表明忠心的一个象征,她屈居长姐之下,注定要一生过得隐忍。
那么,问题来了。这玉娆和玉隐都齐全了,那么甄嬛呢?她的名字中为何没有“玉”字呢?她为何不是叫做甄玉嬛呢?多数人只看过电视剧,没有看过原著。在原著中,甄嬛本不叫甄嬛,就是叫做甄玉嬛。奈何甄嬛从小就有主见,她很是不喜欢这个名字,觉得“玉”字俗气得很,坚持要把这个名字给换了。作为甄家的长女,又聪明懂事,自然爹爹什么事都听她的。于是就这样,她从此名为甄嬛,将那个玉字给去掉了。在原著中甄嬛的父亲是这么说的,:“长大后,爹爹也是事事由你。如今要进宫侍驾,可由不得本身的性子来了”
大家这下明白了吧?为什么甄嬛的名字里没有玉字。她嫌弃这个字的俗气,又找不到一个别的喜欢的字,就干脆不要了呗。由此可见,甄嬛从小就是个有主见,并非池中物的女子。她不爱好那些俗气的东西,更不愿意跟别人一样。

蟑螂·小强
对于甄嬛传大家是不是都已经耳濡目染了呢?可是你确定自己看懂甄嬛了吗?这一部传奇的宫斗剧自上映以来,就有颇多的评论流露出来,有一些细节设计的简直是让小编叹为观止,那么,你看懂这这一个细节了吗?在甄嬛刚入宫选秀时,皇上就问过她叫什么,她说“嬛嬛一袅楚宫腰。恰是臣女闺名。”皇上让她抬起头来看看,没想到甄嬛和纯元长得这么像,让太后跟皇上大吃一惊!
甄嬛家族族谱的名字是“从玉从女”的,意思是女孩子的名字一定要有“玉”而且“女”。甄嬛在剧中说,甄家女子的姓名从玉从女,所以可以理解妹妹叫甄玉娆的缘故。至于浣碧之所以叫甄玉隐是因为她是名义上的义女,内务府也说了,以示区别。而甄嬛名字原是甄玉嬛,是自己不喜欢,改了!甄爹爹随了她。小说里有明确交代,很体现甄嬛性格。电视剧没有清楚交代!所以只能在小说中寻找答案了……
原文是这样的: 爹唤我一句“嬛儿”,眼中已有老泪。我坐在爹身边,终於枕著爹的手臂呜呜咽咽的哭了起来,爹唤我:“我儿,爹这麼晚来有几句话要嘱咐你。你虽说才十五岁,可自小主意大。七岁的时候就嫌自己的名字‘玉嬛’不好,嫌那‘玉’字寻常女儿家都有,俗气,硬生生不要了。长大后,爹爹也是事事由著你。如今要进宫侍驾,可由不得自己的性子来了。凡事必须瞻前顾后,小心谨慎,和眉庄一般沉稳。”
所以,要成大事的人,首先就应该是有主见之人,家庭教育是一方面,关键在于后天养成。就像沈眉庄,虽然知道明哲保身,但是勇气与魄力明显不足,就一定不会走到最后,每一部剧的最后,剩下的必是强者。

真双鱼丸子
有人说,一部电视剧就是一场人生。这话颇有道理,因为电视剧大抵源于生活。
比如说,甄嬛传中,甄嬛和浣碧同是甄远道的女儿,但因为嫡庶有别,导致二人的人生截然不同。
甄嬛饱读诗书,入宫为妃,而浣碧只能做个端茶递水的丫头。就连二人名字也天差地别,甄家正室出生的女儿都从玉从女,而庶出的浣碧只是隐隐地从了玉而已。
不过细心的看官不难发现,嫡长女甄嬛的名字也没有玉,而且,这也是浣碧一直想不通的地方,为何她名字没有玉呢?
一、甄嬛名字原先也从玉,后改名,去掉了玉字。
甄嬛传电视剧中没有提及甄嬛的名字为何没有玉字,只简略交待了甄嬛有一妹妹甄玉娆(从玉),后来甄嬛为了替浣碧改名才草草提及甄家女孩都从玉一事。
实际上,原著中却有详细解释。
甄嬛名字原本叫做甄玉嬛,但长到七岁,甄玉嬛便不依此名了,原因是普通人家女孩的名儿都有玉,她偏偏不喜欢随大流,不要玉字。
就好比世间百花齐放,她甄嬛必然要做那傲然挺立的一枝独秀。
甄嬛能有此想法,当然与她的博闻强识息息相关。因为她只有在见识到大千世界的多姿多彩才会有自己的独到见解。
当然,甄家是大户人家,甄远道也是读过书的,所以一切还是遵从了甄嬛的意愿,将玉字从名字中拿掉了。
只是,这个玉字却是浣碧求得不得的!
庶出的身份已然让浣碧卑微至极,古时男尊女卑的教条主义又让她渴望认祖归宗,于是她的人生信条只有一个:名字里必须有玉!
无助的她想尽千方百计,不达目的不罢休,就是期待终有一日,以高姿态进入甄家的大门。
有书君想,浣碧若知道甄嬛是因不喜欢而去掉玉字的,估计会连下巴都惊掉了:纳尼?本姑娘心心念念,做梦都想自己名字里有玉,以示我也是甄家名正言顺的一份子,你甄嬛竟然说去就去!这叫我情何以堪!
由此可见,二人仅仅因为嫡庶之别,导致二人的思想也大相径庭。
甄玉嬛因不喜欢普通女儿家名字都有的玉字,所以要求去掉了浣碧求之不得的这个字,改名甄嬛了。
二、甄嬛和浣碧格局和修养的差距,导致浣碧不明白甄嬛不从玉的原因。
甄嬛因不喜欢玉字而改名,足以见得她小小年纪便有了不同寻常的智慧与想法。
因为在旧时社会,男尊女卑的教条已经彰显了女性的卑微。
广大女性的一言一行都需谨小慎微,更遑论改名这样的大事。
但甄嬛不但突破了旧式风俗,还得到了父亲的尊重,由此可见,甄嬛在甄家的地位举足轻重。
也因为甄远道对小女甄嬛无比的宠爱和尊重,后来,当甄远道千叮咛万嘱咐甄嬛好好对待浣碧时,甄嬛也欣然接受。
她一心想着浣碧的光明未来,无论是为浣碧的身份问题还是终身大事,都尽心尽力为她一手包办。
后来甄嬛也确实履行承诺,将浣碧的名字改成玉隐,让玉隐成功成为甄家一份子,并且让浣碧嫁给了心上人果郡王。
能够培养出甄嬛这样的优秀女儿,根本是意料之中的事。
而甄嬛同父异母的妹妹浣碧,就相形见绌了。
她的身份因得不到甄家认可,于是将成为甄家一份子作为终生奋斗目标,即使踩着长姐甄嬛的头往上爬也在所不惜。
木薯粉事件就是浣碧践踏甄嬛的开始;后来又有向曹贵人通风报信,告发甄嬛探望禁足的眉庄一事;再有在雍正面前刻意打扮,故作媚态之事更是数不胜数。
由此可见,浣碧是何等心胸狭窄之人,为达成目的不择手段,与甄嬛差了不是一星半点,实在可恶至极,也正应证了那句: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从甄嬛和浣碧二人的行为举止中,不难发现,两人的格局相差甚远。
甄嬛一心为家,浣碧却一心为几;甄嬛有自己的主见,浣碧却被封建教条所羁绊。也因此,甄嬛毫不顾忌家族从玉一说,而去掉了名字中的玉字一事,又岂是因循守旧的凡夫俗子浣碧所能理解和接受的呢!
甄嬛和浣碧二人的修养,格局大相径庭,所以浣碧不明白为什么甄嬛去掉名字中的玉字。
浣碧虽是庶出,然而不甘认命的她一生都在为自己的身份耿耿于怀,最终在长姐甄嬛的帮助下如愿以偿地认祖归宗,并嫁得如意郎君,简直就是大欢喜结局。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她也算此生无憾了!
有书君语:一直倡导终生学习的有书君今天给大家送福利了啦。2019年最值的读的52本高分畅销好书,免费领取。从认知思维、情感故事、工具方法,人文社科,多维度承包你一整年的阅读计划。
活动参与方式:私信回复“福利”或点击阅读原文即可免费领取。限时福利,先到先得哦~

哎呦徐逸呀
甄嬛原名是甄玉嬛,她觉得太普通,把玉字去掉了,其实是有她自己的原因的,一是她对于自己出身的家族是无法选择的,逃脱不了进宫这一命运,她只能把“玉”字去掉,以示她不在家族内,不必接受这一束缚,可以向往自由自在的生活。二是她觉得自己是与众不同的,有自己独立的思想和感情,会活出一个不一样的人生,虽然她改变不了进宫成为皇帝众多女人中的一个这一命运,但她还是成为了皇宫乃至天下最有权势的女人,可以决定自己和别人的命运。三是她觉得“玉”是干净、通秀、纯粹的东西,而皇宫中的女人注定是要双手沾满血腥,美丽的外表下掩盖着肮脏贪婪的灵魂,是不佩拥有这个“玉”字的。

黑白灰
甄家的女儿都是从玉从女,怎么理解呢?比如甄玉饶,中间字是“玉”,“娆”是女字旁,这就是“从玉从女”。甄嬛收浣碧为义妹,内务府给浣碧起名字的时候都是从玉,比如玉隐、玉沁、玉乔,浣碧还反问,为什么从玉不从女?
从玉不从女,是为了区分开甄家亲女儿和义女的区别。甄嬛是从女不从玉,这并不是因为甄嬛不是甄远道的亲女儿,反而是为了凸显甄嬛的与众不同。之前甄嬛叫做甄玉嬛,只是甄嬛觉得玉字太土,自己改了名字。
这是甄嬛7岁的时候做的事情,瞧瞧人家,7岁就对自己的人生有所把握,你7岁的时候是不是只会玩沙子?甄嬛从小就对自己的人生有所想法和规划,所以这也是甄嬛性格的一个写照。
甄嬛看起来是温柔乡,但是她骨子里很倔强,就是因为她对事事看的很清楚,思考的也很清楚,也很好的学到了甄远道清高的文人风骨,所以在感觉到皇上对她的爱情不够纯粹真挚的时候,她真的宁可失宠也不想讨好。
改名字这种事情一般情况下都是父母觉得孩子的名字不好,或者有什么“高人”指点,改了名字就可以改变命运,这种事情都是父母做的,但是偏偏甄嬛自己来做这件事,也说明了甄嬛把命运握在自己手里的性格是从小就有的。
小说里在描写甄嬛改名字的环节时还说了,甄嬛觉得这个玉字不好,太多人用,很俗,甄玉嬛没有甄嬛好听,就把玉字去掉了。这也是突出甄嬛对诗文的考究。
甄嬛可以说是后宫第一女诗人了,经常可以和皇上一起探讨古人的诗词,这也是她出生在文官清流之家,从小积累下来的素养。小时候对诗文就精通,也为她后来能和皇上吟诗作对埋下伏笔。
所以在甄嬛殿试的时候,脱口而出甄嬛的嬛字出自蔡伸“嬛嬛一裊楚宫腰”,一点都不意外了,人家肚子里有的是墨水,不然怎么能口齿那么伶俐,能用人彘的例子吓坏富察贵人,也能用郑庄公除共叔段的事情来和皇上有共鸣。
肚子里有墨水,看来是比较符合皇帝胃口的。

可爱懒女人
甄嬛传中,虽然没有提到,但小说中有提到甄嬛原名甄玉嬛,家里姐妹也都是玉子辈的!比如浣碧出嫁时就给赐名玉隐,这说明浣碧就是给为自己活,不想出头,甘为人后的人!
而甄嬛则不同,她从一个单纯善良的人,一步步走向腹黑!小时候她的名字也有玉子,但她觉得大家都有玉子,觉得太俗了。就把玉子去掉了!这也说明她从小就是一个有主见的人,个性十分要强!

Koali_番薯
小说里甄嬛原来是叫甄玉嬛的,后来因为她不喜欢这个名字,就自己改成了甄嬛。
在她入宫前,甄远道还跟甄嬛提了这件事,然后告诉了她浣碧是她亲妹妹,让她多照顾一下浣碧。
(大概是这样,很久以前看的了)

唐僧
你怕是没有看过甄嬛传吧?
浣碧怎么可能至死不知?甄嬛和浣碧是从小一起长大的,两个人几乎形影不离,之前一直作为甄嬛的丫鬟,很多事情她知道,她只是不想说而已。
而且甄嬛本来就是嫡出的女儿,名字这个东西在意它作甚?

疑似钝刀
查了小说才知道,甄嬛是她自己给自己取得名字,原名是带玉的,只是甄嬛自己比较有主意,觉得带玉不好听,就自己给自己改了,关键的是在封建社会中他父亲居然也同意了,不愧是有女主光环的人,做啥事都行。你让她妹妹还有同父异母的妹妹改个名字试试,不给她浸猪笼就不是封建社会了。

宓晓筱
甄嬛是一个非常有个性的女孩,非常有主见的,非常聪明的女孩,她原名叫玉蠉,但她不想跟别人一样,她知道这样的家庭必进宫,她逃托不了,她不想看别人的白眼,不想进宫后就得看人的脸色形事,就得配笑脸,就得自已苦也不敢发生,沒有任何自由,她想自由自在的生活,敢怒敢言,她在家是幸福快乐的小鸟在兰天翔,想过普通人的生活,因此她把玉字去了,甄嬛是个与众不同的女孩。孙丽把人物刻画的非常到位,反映出了当时的背景及格性,反映出了她聪明决顶的一面,与对立面敢于斗争的一面,敢于挑战的一面,这部戏演的非常成功,百看不厌的一部好戏。

琴心剑气
原名甄玉嬛,年幼的时候嫌俗气自己去了的。浣碧还说长姐嫌弃玉字,她却是可望而不可得的。

嘉嘉
甄嬛,小说后宫·甄嬛传、电视剧甄嬛传女主角,原名甄玉嬛,后因嫌“玉”字俗气而改名甄嬛

betty_清
甄嬛传中甄嬛名字是由:“嬛嬛一袅楚宫腰,”中得来的。 我们都知道,甄家女儿都从玉,玉娆、玉隐,玉隐也就是浣碧,当时她想尽办法嫁给了果郡王,当时她被皇上指婚给果郡王当侧福晋的时候,甄嬛挺身而出说要给浣碧谋一个位分,于是甄嬛把浣碧收为义妹,其中也包含了甄嬛父亲给甄嬛的寄托。当时内务府给浣碧拟好了名字,浣碧则选了玉隐二字,隐,是隐藏的意思,她既向甄嬛表达了永远在她之下的决心,也表明了自己一直都是活的很隐秘的。
那么就连浣碧的名字里都带玉,为什么甄嬛的名字里不带玉呢?其实,据史料记载,甄嬛最开始确实名字里面有玉字,甄嬛叫甄玉嬛,可是在自己7岁的时候,甄嬛就嫌名字不好,而且嫌弃“玉”字,她说这是平常女儿家都有的东西,非常俗,所以就不要这个玉子了,所以从这里可以看出,甄嬛也是十分有个性有主见有思想的一个人。也是因为这样她才能从一个秀女走到皇后的位置。

我的小熊
甄家女儿都带玉不假,甄嬛名中虽说没有玉字,但这并不妨碍她的身份,是真真实实的甄家女儿。甄嬛的原名是甄玉嬛,但是甄嬛觉得玉字太俗,所以自己去掉了这字,改名甄嬛。说实话,我觉得甄嬛要比甄玉嬛好听多了。

C蓝色C
她觉得玉字俗气,自己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