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玉身边的袭人和晴雯,谁才是真正的狐狸精?

L· C
这题问的忒好了。
宝玉身边没有狐狸精,只有忠心耿耿为主子的奴才。
要真说狐狸精的话,有一句古俗语说的好: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者,恰恰是个小人,根据这个原理,说别人是狐狸精的人,自己才真正的是个狐狸精。

颖汇
首先声明,做为大家少年公子的贴身丫头,本身就承担着对少年的性启蒙,性教育的职责的,行一些“狐狸精”之事也无可厚非。
判断二人是否狐狸精,要从她们是否使用手段,勾引,讨好,迷惑过宝玉这个角度来分析,而不应从是否与宝玉云雨,容貌是否出众,行事是否乖张等方面着手。
先看袭人,袭人最让人诟病的地方就是与宝玉云雨。但这是不是袭人成为狐狸精的罪证呢?
宝玉做春梦,梦遗是很正常的事。袭人与宝玉换中衣时问“你梦见什么故事了?是哪里流出来的那些脏东西?”袭人是果真不知还是故意引逗?看细节:
袭人本是个聪明女子,年纪本又比宝玉大两岁,近来也渐通人事,今见宝玉如此光景,心中便觉察一半了。
看来袭人大致明白其中关键,但袭人偏偏揣着明白装糊涂,在宝玉最敏感的时候,问最敏感的问题,做最诱惑的动作:“掩面伏身而笑”。怎能不让宝玉想做正好奇的事情。与宝玉云雨,袭人是有狐媚之嫌的。
有人说是宝玉“强袭人共领警幻之训”,不错,是“强”,但并非“强迫”,而是“软磨硬泡”而意。宝玉从未强迫过任何人。袭人也是半推半就。
袭人很“贤”,但“贤”就没有追求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袭人是有着“争荣夸耀之心”的,只是后来被宝玉踢了一脚,吐了一口心头血,想起人们常说的“少年吐血,年月不保,纵然命长,终是废人”了才“尽皆灰了”
她平时逗引宝玉,比如她得知宝玉来了,故意装睡,“引宝玉来怄她玩耍”。她也使手段,比如谎说家里人要替她赎身。虽然这都是身为有志丫头无关大碍的小细节,细究起来,也是勾引宝玉的“罪证”吧。
再看晴雯,虽然有拒绝宝玉邀请共洗的言行,是否真的意味着平时行事真的“洁身自好”?
因她摔跌扇子股被宝玉责备而闹情绪,为了找和好的台阶,一向懒得做事的她在院中早早把乘凉枕榻设下,自己在那里躺着。让宝玉误以为是细心的袭人而前去问侯,这是手段。
知道宝玉不喜欢读书,出主意让宝玉装病逃避贾政检查作业,这是讨好。对宝玉说自己贴字手冷,让宝玉心疼为她捂手,就是撒娇。夜半起来,为宝玉掖被子,却又伸进宝玉被子“渥一渥”,让宝玉怜惜,让她“进被来渥渥”吧,这就是勾引。
有人可能会说晴雯少不更事,不懂其中三昧,我要无语了,古时女孩子并不比袭人小多少,她不懂?看见宝玉为麝月篦头,便讽刺他们没喝交杯酒便上头了,听见袭人说了个“我们”便能说出袭人没挣上个通房呢,平儿一问“谁是他,他是谁?”她便害羞了,她会不懂?那是妥妥的骗人的,好吧。
虽然晴雯“自命天高”却“身为下贱”,为了自己,做些撒娇讨好之事也是情理之中,但不能因为理解就否认晴雯确实行过狐狸精之事。

飘香梧桐
王夫人是一个昏庸的母亲,她一厢情愿地认为,【水蛇腰,削肩膀,眉眼又有些像林黛玉】的晴雯,是狐媚子,勾引了她的宝玉,而那些无知的婆子,也认为晴雯【他生的模样儿比别人标致些,又生了一张巧嘴,天天打扮的像个西施样子,在人跟前能说惯道,抓尖要强。一句话不投机,他就立起两只眼睛来骂人,妖妖调调。】就是标准的狐狸精。
其实,狐狸精要是这么容易让人看穿,就不是狐狸精了。狐狸精因为惯会迷惑人,所以被称为狐狸精。宝玉身边还真有一个狐狸精,她就是袭人。别看袭人看起来老老实实,笨笨的,心里精着呢!否则怎么可能,外面买来的丫头,几年的时间就成为贾母的四大丫鬟,并被派给宝玉使唤。
宝玉的奶娘骂袭人骂的一针见血:“一心只想妆狐媚子哄宝玉,哄的宝玉不理我,听你们的话。……看你还妖精似的哄宝玉不哄!”李嬷嬷见识了袭人哄宝玉的技能,可是她的话,没有人相信,最后被赶出怡红院。
袭人哄宝玉的手段是一波高似一波。
1、娇羞引诱,偷试云雨。故意让宝玉讲警幻仙子传授云雨之事,在宝玉面前,娇羞的笑趴下,勾引宝玉的欲望,然后与宝玉偷试云雨情。此后,宝玉待她与别人不同。
2、耍小性子,让宝玉服软。都说黛玉使小性子,其实袭人动不动就和宝玉耍小性子,不理宝玉。宝玉在黛玉房里用湘云的洗脸洗脸,她就不高兴,还在宝钗面前牢骚,宝玉回来,她装睡,不理宝玉。宝玉是又哄又劝,又保证,袭人才给宝玉好脸。
3、以退为进,让宝玉对自己言听计从。袭人回家后,她拒绝了家里要赎她回家的要求。但是回到贾府,她偏说要离开贾府。宝玉无计可施,哭得泪人一般,袭人见时机已到,让宝玉答应自己的条件,宝玉赌咒发誓的要答应袭人的条件。
4、常常玩点小暧昧,增加情趣。例如,袭人常常在宝玉外出归来时,不出来,躺在里间,等着宝玉来逗她玩。
晴雯是一个有爆炭脾气的丫头,心直口快,不知道拉拢人,只知道管教小丫头。她又长得比别人好,本身有些本事。所以掐尖要强,得罪了不少人。
但是晴雯与宝玉的确清清白白。晴雯在榻上躺着,宝玉以为是袭人,很自然的【一面在榻沿上坐下,一面推他】若是袭人,必会一番撕扯、温存。可是【只见那人翻身起来说:"何苦来,又招我!"宝玉一看,原来不是袭人,却是晴雯】。晴雯一见宝玉坐下,马上就起来了,并不和宝玉温存。【宝玉将他一拉,拉在身旁坐下】,【晴雯道:"怪热的,拉拉扯扯作什么!叫人来看见象什么!我这身子也不配坐在这里。"】晴雯时刻与宝玉保持距离。即使晴雯晚上陪宝玉上夜时,也与宝玉清清白白。
当晴雯被当做狐狸精赶出大观园时,晴雯后悔了,她白担了一个狐狸精的虚名,却没做狐狸精的事。
真狐狸精袭人留下了,继续迷惑宝玉;假狐狸精晴雯被赶走了,给宝玉留下了无尽的遗憾与思念。

sue0524
宝玉身边的袭人和晴雯,谁才是真正的狐狸精?
何谓狐狸精,通常是指以色相勾引或诱惑男人的女人,以其轻佻言论或行动促使男人就范,满足自己欲望者。宝玉身边的袭人和晴雯两个人就其言谈而言很难说没有这个想法。俗话说听其言观其行,但就行动而言,应该说晴雯可能有这个想法,但没有这个胆量,只能说有贼心没贼胆,没有行动,当然也就不能以想法和言论而定“罪”。因此晴雯不能说是“狐狸精”。
反观袭人不仅有这个想法,而且还趁给宝玉换衣服的过程中,非常含蓄以言谈举止,挑逗情窦初开的宝玉,诱惑其就范,达到自己将来成为其妾之心愿,这种行为与狐狸精有何区别。难怪其判词中有“一簇鲜花,一床破席”,特别形象的是“破席”二字,其含意不言而喻,大多数也会明白。因此宝玉身边真正的“狐狸精”应该是袭人。

joyce22
宝玉身边的袭人和晴雯,谁才是真正的狐狸精?
真是个好问题。忽然让我想到了——“大婆”范儿。
如果我是一个道士之类的,掐指一算,或许很容易知晓答案。
如果我是个走江湖的老油条,估计也能告诉你,你想要的答案。
以上,当然是开玩笑。
如果你和我一样,承认《红楼梦》是一部伟大小说的话。不是一般喜闻乐见的宅斗剧。那我希望,我们阅读的时候,不是带着普通现世的思维,一定要分清谁是好人,谁是坏人。或者,谁是狐狸精,谁不是狐狸精。
首先,她们都是薄命人但是,如果我们非要作出判断,那也应该尽可能地去贴近曹公创作的本意,在文本中找线索。所以,我更愿意用——薄命人为两人定性。
在第五章,宝玉梦回太虚幻境的时候,已经向读者交代,这群女孩子,都是在薄命司记录在册的。袭人和晴雯同在“金陵十二钗又副册”中。
判词分别是:
袭人——枉自温柔和顺,空云似桂如兰。堪羡优伶有福,谁知公子无缘。
晴雯 ——心比天高,身为下贱。风流灵巧招人怨。寿夭多因诽谤生,多情公子空牵念。
最后的结果,都是薄命而已。
现代人在不追究细节、不专注文本的时候,都更喜欢晴雯一些。快意恩仇,风流灵巧,如果没有后来的结局,妥妥的爽文女主。原先的我也是一样,晴雯死的那一幕,是我第一次看书时哭得最惨的地方。
后来,慢慢懂事,有了一定的积淀之后,一次次重回文本,我觉得,这时候的自己,能更接受曹公并没有更偏向于谁。他就像创造这一且的上帝一样,站在更宏大的视角之上,而不是如你我一般拥有普通的好恶。
但是,如果非要把曹公拽下这万丈红尘,让这个伟大的头脑不能脱离人性,必须要有一点偏私。我还觉得,曹公可能喜欢袭人会多一些些呢。
这当然不是胡言乱语,因为没有证据显示——曹雪芹是穿越的。所以,他不可能拽着自己的辫子,脱离时代的认知、时代的价值观,一定要符合现在21世纪的审美。不过,单从判词的褒贬上,也能感觉他给的结局更惨。
袭人判词的关键句子是——堪羡优伶有福。
晴雯判词的关键句子是——风流灵巧招人怨
如果以此为标准的话,无疑偏爱袭人一些。脂砚斋也说过袭人好。两个古人的价值观,多少要比我们更贴近一些。
谁的行为更不当,更狐媚?谁的行为更不当,更狐媚。无疑是晴雯了。不用别人判断,她自己就知道的,在王夫人所代表的礼法面前。聪明的晴雯是如何表现的。她自说粗鄙,在外伺候,不到宝玉近前。虽然我们能够同情现在的她的委蛇之词。事实上,在礼法家庭里,聪明伶俐如她,她是明白自己等级以及这个等级该有的言行的。打骂小丫头,打发坠儿……都不是她的本职。
但是,在生活中,她却处处逾矩,撕扇子博千金一笑。当然,这些只是她心比天高的一个表现,并不是主动从性行为上引诱宝玉。所以她没有作出现代人以为的“狐媚”之事。但是,从清代的标准而言,爱好打扮,责骂小丫头,顶撞老妈妈,恃宠而骄,恐怕就被认为是狐媚了吧。
反观袭人,与宝玉有了实际。以现代人的角度而言,她身上有了“狐媚”的实际。但是,就古代而言,稍微有点常识的可能都听过,公子屋里养的丫头,就是为了给公子通人事的。更何况,袭人自从与宝玉有了事实,并没有拿大摆谱,反而更加认可了自己是宝玉的人越发持重了。
现在很多人讨厌袭人,认为她是告密者。尤其故事很符合现代的防火防盗防闺蜜,所以不过细节,越发觉得袭人可恶。完全忘了是“死鱼眼睛”王善保家的在王夫人身边告晴雯的状,勾出王夫之以前对晴雯的不良印象。
结语当然,无论是晴雯还是袭人,我都不觉得,谁要被定罪为现在的意义上的狐狸精。
不过,最为非专业读者,只看个热闹的话,我们当然可以任性,可以“我不要你觉得,我要我觉得。”

jesse
昏庸的王夫人不喜欢黛玉众所皆知,看到晴雯她长着“水蛇腰,削肩膀,眉眼又有些像林妹妹”,大家都知道“这些丫头们,共总比起来,都没晴雯生得好”。
晴雯是黛玉的影子,王夫人说晴雯是“狐媚子”,难怪黛玉“风刀霜剑严相逼”!
晴雯是单纯的、个心直口快的人,这姑娘不懂得保护自己,不圆滑不世故,持宠娇纵。自以为从小在宝玉房里便可一辈子在一起,谁知被告密赶出贾府,最后还死了。
晴雯和宝玉之间是清白的,担了虚名。晴雯是清高的,她不屑说出袭人宝玉的苟且之事。
“心比天高,身为下贱。”
说到告密者,除了袭人还能是谁?
“当宝玉说至警幻所授支雨之事,便只羞得掩面伏身而笑。宝玉素喜袭人柔媚娇俏,遂强与袭人同领警幻所训云雨之事……念便如此亦不为越礼,遂和宝玉偷试一番。”宝玉的强烈要求之下,袭人连逗带引与宝玉偷试一番。她以身相许,宝玉视袭人更比别个不同,然而袭人并未满足。
袭人为了将来,选择了宝钗为后盾。自此凡有宝钗出场的地方,袭人便不动声色刻意地引起宝钗的注意,以便背后拉拢宝钗,同一阵线。
宝玉的奶娘眼光独到、一针见血:“一心只想妆狐媚子哄宝玉,哄的宝玉不理我,听你们的话。……看你还妖精似的哄宝玉不哄。”李嬷嬷清楚袭人的手段,可是她的话没有人相信,还被赶出怡红院。
袭人多次向王夫人告密,被另眼相看。平时一言一行更时时注意了,博得贤惠的好名声。这些等等,如果不是狐狸精是什么?

wan t1000
晴雯,承担了狐狸精之名,袭人,则行了狐狸精之实。
袭人堪称绿茶婊的鼻祖,以贤良的面目示人,背后却很龌龊。
王夫人天天提防着就怕狐狸精似的人物迷惑了贾宝玉,夺了他的童男之身,榨取他的元阳。殊不知,她自己恰恰是个养狐狸的高手。每月二两银子时常添衣添食供奉着,温顺如宠,看似人畜无害,可夜夜与她的儿子贾宝玉狎昵偷欢。
这只狐狸的诨号,叫做贤袭人。贤吗?才不!她本姓花,一肚子花花肠子的花。
心中有鬼
越是近距离接触花袭人的人质疑越多。也难怪,天天围着狐狸转看到尾巴的机率肯定大。
熟知内情的晴雯,明察秋毫的贾母,都曾当众撩起过她的皮毛,甚至连她的亲密情郎贾宝玉,也提出过质疑:咦!你在藏什么?貂皮大衣?而最明显最露骨的那次迎头臭骂,却来另外一个人。
“一心只想妆狐媚子哄宝玉,哄的宝玉不理我,听你们的话。你不过是几两臭银子买来的毛丫头,这屋里你就作耗,如何使得!好不好拉出去配一个小子,看你还妖精似的哄宝玉不哄!”
骂人者,是宝玉的奶妈李嬷嬷。
李奶妈出了名的昏聩,但这一番骂其实真真的好在理,之前唯有李奶妈和宝玉关系最亲密,宝玉是吃她的奶长大的,而后袭人静悄悄不呻吟的抢占了她的位置,她自然要痛骂,骂的袭又愧又委屈,却无力反驳。
袭卿身份
当众被骂,委屈痛哭是自然的,可袭人的内心还有一份“愧”,愧从何来?本是心中有鬼。
李嬷嬷指出袭人的身份只是个毛丫头,这和晴雯怼的那句“明公正道,连个姑娘还没挣上去呢!”是同一个意思。
李嬷嬷那句“我都知道那些事”与晴雯的那句“便是你们鬼鬼祟祟干的那事儿” 也是同一件事。
显然,袭人的身份和她与宝玉云雨的合法性受到了强烈质疑。那么,袭人的行为是狐媚之举还是职能所在呢?奥妙在两段原文里:
宝玉亦素喜袭人柔媚娇俏,遂强袭人同领警幻所训云雨之事。袭人素知贾母已将自己与了宝玉的,今便如此,亦不为越礼,遂和宝玉偷试一番,幸得无人撞见。自此宝玉视袭人更比别个不同,袭人待宝玉更为尽心。
原来这袭人亦是贾母之婢,本名珍珠。贾母因溺爱宝玉,生恐宝玉之婢无竭力尽忠之人,素喜蕊珠心地纯良,克尽职任,遂与了宝玉。
贾母把袭人“与了”宝玉,与了做什么,还是有疑问的。花袭人把贾母的“与了”当成了姨娘的授权,自以为可以名正言顺的和男主发生关系。而贾母却只是看中了她的“尽忠” “克尽职任”的保姆特质,显然不是姨娘标准,即使第三十四回王夫人私下给了她姨娘的待遇,却依然没有昭告贾府,因为宝玉还小,她名义上还是丫鬟,而王夫人也是让她继续最好丫鬟的本分,要是老王知道了她与宝玉已然先斩后奏了,N+1次的同房无节制,袭人的下场会比金钏、晴雯更惨。
事实上,袭人自始至终都知道自己身份的尴尬,面对指责,她从来不敢理直气壮的以 “花姨奶奶”的身份自居,不是愧疚就是脸红。
弃贱从良
就在王夫人暗里许给了她姨娘的身份,她反而变得温良恭谨。
原来这一二年间袭人因王夫人看重了他了,越发自要尊重。凡背人之处,或夜晚之间,总不与宝玉狎昵,较先幼时反倒疏远了。况虽无大事办一应针线并宝玉及诸小丫头们凡出入银钱衣履什物等事,也甚烦琐;且有吐血旧症虽愈,然每因劳碌风寒所感,即嗽中带血,故迩来夜间总不与宝玉同房。
偷来的锣敲不得。袭人此举,再度印证了她过去的不合法不检点。就好比香港的三级艳星,一脱成名之后却尝试着要把脱掉到衣服一件件拾起来,可哪有那么简单的事?
晴雯与宝玉虽然情感上更为亲密,但却保持了足够的安全距离,即便真的要做宝玉的姨娘小妾,也要爱惜羽毛,光明正大,而不像袭人,会为上位不择手段,偷偷摸摸暗行苟且,再她的默许和纵容之下,麝月、碧痕等纷纷效仿。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人设的崩塌,一心”争荣夸耀“的花袭人,最终都没有实现她姨奶奶的终极目标,而是屈辱是嫁给了一名戏子。

sugar舒哥
从行事作风和导致的后果而言,“狐狸精”无疑是晴雯。
1、首先,什么是狐狸精?狐狸精作为骂名的时候,指的是某些出于利己目的,以勾引他人为手段,最终对他人造成伤害的女性。其中的勾引目的、勾引手段、勾引对象、最终结果中,只要有一项是违背社会道德伦常或造成损人利己的结果的,才能称之为“狐狸精”。否则便是污蔑。
2、最先肯定袭人业务能力的是贾母,四大丫环领了同一个隐藏任务,袭人靠敬业拔得头筹很多人简单的把狐狸精理解为勾引男人的女人。这其实非常肤浅。
如果男未婚女未嫁,双方都单身,女方主动追求男方,最终两情相悦,这种女人可以称为狐狸精吗?两人在一起,除了让其他女性失去了捷足先登的机会和单方面失恋,并没有伤害到任何人。
宝玉和袭人就是属于这一种。无论是在三妻四妾的古代,还是一夫一妻制的现代,袭人和宝玉在当时社会规则许可的情况下发生关系,任何人都没有权利指责他们。任何一个女性都有权利去追求自己的幸福,只要她的方式合法合规。
在《红楼梦》原文中,明确写了“袭人自知贾母曾将他给了宝玉,也无可推托的”,如果阅读理解能力不太差,应该能读懂,不仅晴雯是贾母预备给宝玉做通房丫环或姨娘的,袭人、麝月、秋纹等等都和晴雯一样,是贾母精挑细选送给贾宝玉预备着给他当通房丫环或姨娘的,大家的起点一样,最终谁能雀屏中选,端看个人能力而已。
在四大丫环中,最先认可袭人的是贾母。日常向贾母、王夫人汇报贾宝玉生活情况的也是袭人和麝月,晴雯虽然在怡红院显得威风凛凛,但却连向上级汇报众丫环工作情况的差事都轮不到她。
很多人一说袭人坏话,就提她是贾宝玉第一个女人的事情。从原著原文来看,袭人的人设一开始就是明明白白的忠诚的“痴人”。
和贾宝玉初试云雨情,袭人之所以这么做,一是职责所在,是第一个完成贾母安排的隐藏任务的;二是懂得把握机会,四大丫环,带着同样的隐藏任务,不是袭人第一个完成就是其他人第一个完成,那么为什么不能是袭人呢?
而且,袭人能成为四大丫环中第一个完成任务的人并非偶然,因为她比别人都更尽忠尽责。宝玉在秦可卿房里睡觉的时候,四大丫环都被留下做陪伴。但在贾宝玉说梦话后,却只有袭人进去查看了。
那么在整件事情中,袭人得到了什么好处吗?她得到了贾宝玉更加的看重,但她的反应却是“待宝玉也越发尽职”而已。
我们来分析一下,袭人和宝玉这段关系:
勾引动机:袭人无意中发现贾宝玉弄脏了裤子,触发隐藏副本并决定闯关当姨娘
勾引手段:诱导贾宝玉说出他那个有颜色的梦?
勾引对象:贾宝玉
最终结果:完成贾母分配的隐藏任务,得到贾宝玉的更加喜欢,成为四大丫环第一个迈上姨娘事业的丫环,贾宝玉从不听规谏变成勉强能听袭人的劝谏仕途经济的话
我在看很多人点评晴雯的时候,常常在想,那些人是不是简单的理解为:和贾宝玉发生肉体关系=“狐狸精”?谁规定“狐狸精”诱惑人一定要发生关系的?
“狐狸精”之所以被骂,是因为他们往往用不道德的行为伤害了其他人。
袭人虽然和宝玉有了云雨情,但她并没有禁止贾宝玉勾搭其他女孩,晴雯、麝月等等丫环们还是可以继续她们的姨娘事业的。
袭人没有损害到任何人的利益,相反,晴雯的每次有重要戏份的时候,几乎都会伤害到他人,而她却因为贾宝玉的偏爱和众人的隐忍而继续肆无忌惮的过着副小姐的生活。
那么晴雯做过哪些“狐狸精”的行为呢?
1、日常语言伤害他人,阻碍其他丫环的晋升之路
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晴雯属于那种“但凡被我知道有哪些我得不到的好处,哪怕事情过去很久了,也非得刺你几句”的类型,她以此来达到自己的心理平衡,却让听者心里难受。
比如第34回,四大丫环一起做针线活并闲话家常,秋纹忽然想起王夫人赏赐她衣服的乐事,就分享了出来,结果晴雯听了,不仅不替对方开心,反而非得含沙射影的同时把秋纹和袭人都骂了。
晴雯阻碍其他丫环最典型的便是自从知道小红想靠近贾宝玉提升职称后,对小红严防死打,各种看不顺眼。在原著中,最耐人寻味的是,阻碍小红升职的,不是袭人,也不是麝月,而是晴雯、碧痕、秋纹、绮霞。
在第27回,晴雯、绮霞、碧痕、秋纹、麝月等在路上遇到帮王熙凤办事的小红,晴雯一看到小红就指责她业务能力不行,不尽职。绮霞、碧痕也纷纷出言刁难小红,被小红据理力争后,其他人全都无话可说了,偏晴雯当着莺儿等人的面,无理也要刺人,挤兑得小红忍气吞声。
仗着自己职位高和受宝玉偏爱,对同事和下级实行语言暴力,晴雯这种行为不就是“狐狸精”常用的“仗势欺人”技能吗?
还有第58回,芳官和她干娘发生矛盾,晴雯不管三七二十一先给芳官定罪,直接踩了芳官备受宝玉赏识的戏剧才能一脚。
2、狐假虎威,越俎代庖,日常欺凌职级比她低的小丫环和婆子们
晴雯欺负小丫环这点,是王夫人亲眼所见的。而王夫人没看到的,还有她动不动对小丫环们张口“小蹄子”闭口“小蹄子们”。
晴雯最让人遍体生寒的恐怖行径是用一丈青猛戳小丫环坠儿的手。坠儿偷了平儿的镯子,身为受害者和半个管事人的平儿告知麝月她不愿追究坠儿的责任,要怡红院也息事宁人,贾宝玉也无意追究。
偏偏晴雯却因为吃了药不见病退而心烦意燥,又迁怒大夫又迁怒小丫环们时,见到坠儿,也不知道她是什么心肠,拿起耳挖簪就猛戳坠儿的手,把坠儿疼的哭了出来。
很多人把晴雯赶走坠儿当做她“目下无尘”的例子。却忽略了,抓小偷人人有责,但能给小偷定罪的却只有执法部门。
平儿身为王熙凤的丫环,王熙凤赋予了她管理整个荣国府内务的权利,所以平儿才能管到怡红院的头上,直接做决定不处罚坠儿。而贾宝玉身为男主人,他也有权利处置自己院里的人。唯独晴雯没有执法资格,偏偏她却违逆了平儿和贾宝玉的主观意愿,自作主张把坠儿赶出了晴雯自己“一头碰死了”也不肯离开的怡红院。
如果坠儿偷了东西要被赶走,那把宝玉的扇子、玛瑙碗、玻璃缸不知弄坏了多少的晴雯,又有什么资格留在大观园呢?
更可怕的是,赶人就赶人,为什么临走前还要来一波私刑?连王夫人撵走丫环们也不过口里训斥几句而已。晴雯身为丫环却反而更刻薄丫环。
3、 教唆宝玉装病以逃避学业
让贾宝玉装病逃避贾政检查功课,最有代表性,导致王夫人和贾母忧心忡忡,继而爆发出抄检大观园事件。详见下文。
4、 晴雯虽然没有和宝玉上床,却很懂得怎样引诱贾宝玉
红楼梦有很多细节提到晴雯和宝玉之间举止亲昵、你来我往,简单提几件,其他不赘述。
第8回:晴雯向宝玉邀功自己把他写的字贴好了,提到自己手被冻僵了,然后宝玉就握着她的手一起看字。此情此景,若说晴雯没有引诱宝玉的怜爱和牵她手的意思,也太牵强了。
袭人和宝玉云雨情是第6回,晴雯引诱宝玉牵她的手是第8回,两人都有意成为宝玉的姨娘,区别在于晴雯太懒了,错失了发现宝玉梦遗的机会。这类在交谈中引诱宝玉对她做出亲密动作的小细节不止一次出现。按照勾引的频率来看,晴雯的“狐狸精”技术是远超袭人的。
最能体现晴雯很懂得利用自身女性魅力的,是第31回。因为晴雯跌坏了扇子还无理取闹,贾宝玉说出要把晴雯赶走的话。虽然因袭人负伤下跪求情,又恰逢林黛玉来了,又有人约叫宝玉出门喝酒,这场争吵才偃旗息鼓囫囵过去了。
但因为贾宝玉没有收回要把晴雯赶走的话,等晚上贾宝玉回来的时候,晴雯就一个人躺在袭人常躺的枕榻上装睡了,这枕榻的位置刚好就在院内一进门就能看到的地方。一开始贾宝玉以为是袭人,上前在榻上坐下并温声细语地问她被踹的伤口好了没有,这时晴雯就又嗔又娇地来一句:“何苦来?又招我!”
这手段!
如果说晴雯不是故意等待,在贾宝玉问“疼的好些了?”这句话时,晴雯又怎么会回一句风牛马不相及的话?袭人受伤了,晴雯可没有。照她的人设,不应该是贾宝玉在睡梦中要水喝,因为喊的不是她的名字,也硬赖在床上不肯起身的吗?
在和贾宝玉吵架的时候,晴雯总是故意提到袭人在贾宝玉心里和怡红院的地位比她高。就像贾宝玉说的,“你既知道不配,为什么躺着呢?”。躺在本该是袭人的位置上呢?
是啊,晴雯既然知道比不过袭人,为什么处处要和袭人争呢?争风吃醋,搞得家务宁日,不也是狐狸精专属吗?
贾宝玉这种花花公子自然明白,模仿袭人的行为,故意躺在院内吸引他的注意,晴雯是在示好和示弱。因此,他才“笑”里藏针的回怼了一句“你既知道不配,为什么躺着呢?”这是在暗示晴雯,不能再通过讽刺袭人来博同情了,否则两人和好不了了。
晴雯顿时哑口无言。不能拉踩袭人,白天两人吵架的事情又没有正式和解。心念一转,晴雯先是噗嗤一笑,忽而转移话题,主动提到了“洗澡”。
很明显,“洗澡”这两字勾起了贾宝玉旖旎的心思。又适逢晴雯在跟他示弱,便顺势提出了两人共浴的要求。可他还是太天真了,晴雯提“洗澡”完全是醉翁之意不在酒。“洗澡”这两字,带给贾宝玉怎么回忆,晴雯实在是太清楚了。
贾宝玉和晴雯在枕榻上的你来我往,本以为能和晴雯共浴,没想到自己和碧痕的风月事被说了出来。顿时就偃旗息鼓了。见晴雯难得没有刺他几句,反而温声细语地连吃个果子都问“不好吗?”贾宝玉也就顺势不再提洗澡的事了。就这么着,晴雯将白日里两人因为扇子而争吵的事情带了出来,获得了贾宝玉正式的原谅。
5、 晴雯的“狐狸精”名声,还有她表嫂多姑娘的功劳
多姑娘就是多浑虫的老婆,她最出名的事是和贾琏胡来被抓奸在床,导致贾琏恼羞成怒拿剑追杀王熙凤。
晴雯年幼被父母卖了,唯一的亲戚是姑舅表哥多浑虫。晴雯被赖嬷嬷送给贾母后,赖大给多浑虫娶了个媳妇多姑娘,她却“招惹的赖大家人如蝇逐臭,渐渐做出些风流勾当来。”多浑虫在赖府待不下去,转而恳求晴雯帮忙在贾府找了份工作。结果多姑娘在贾家“满宅内便延揽英雄,收纳材俊,上上下下竟有一半是他考试过的。”
阖府上下有一半男人都和多姑娘有不正当关系,也就是说多姑娘和那一半男人的媳妇抢过男人,那些男人的媳妇和母亲姐妹又大多是贾府的佣人,晴雯在贾家的名声能好吗?
为什么王善保家的跟王夫人进言的时候,特意提到了晴雯?除了晴雯比别的丫环更不尊敬王善保家的之位,还有可能是多姑娘太赫赫有名了。
我们也来总结一下,晴雯和宝玉这段关系:
勾引动机:打开了姨娘副本并完成副本任务
勾引手段:诱导贾宝玉牵手/产生旖旎思想,吵架斗嘴,争风吃醋
勾引对象:贾宝玉
最终结果:未完成通房丫环/姨娘任务,欺负低等奴仆、打压其他竞争对手,小丫环们、婆子们、袭人等大丫环们还有王夫人、贾母等都曾因她的行事作风受到过伤害
在《红楼梦》第3回,林黛玉初入荣国府就撞上贾宝玉发瘟摔玉,吓得她夜神不睡,在碧纱橱里哭,袭人主动上前安慰林黛玉的。
袭人第一次出场,便是忧心忡忡的忠臣形象。红学界普遍林黛玉和贾宝玉相遇时大约六七岁,袭人比宝玉大两岁,顶多九岁。一个九岁的小女孩就懂得规谏小主人上进,可见其难能可贵。
贯穿全书袭人和贾宝玉的相处方式基本就两种:一、尽忠尽责的好丫环工作(包括通房丫环的工作);二、劝谏贾宝玉做个人。
书中有多次袭人劝导贾宝玉的正面描写。在两人没有夫妻之实之前,他两人的相处模式是“每每规谏,见宝玉不听,心中着实忧郁”。袭人除了苦口婆心的劝和忧郁别无办法。
而在两人有了夫妻之实之后。却能得到贾宝玉“都改,都改”的承诺。
曹雪芹对袭人的综合评价是“贤”。而最能体现袭人之纯良和贤的是在第19回,袭人对贾宝玉提出的三点要求上:
1、不能口无遮拦,一着急就乱发毒誓,也不管自己能不能做到;
2、不能断了贾家读书人的传统,要读书,尊重读书上进的人和先贤书籍;
3、不能毁僧谤佛,改掉爱吃胭脂的“淫”乱毛病;
扪心自问,这三个要求,难道不是做人的基本要求吗?袭人对贾宝玉的要求仅是让他做个正常人而已。
和袭人明知道贾宝玉不喜欢,但还总是劝贾宝玉改掉不良习惯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晴雯对贾宝玉的纵容和教唆。《红楼梦》第73回,宝玉害怕被贾政问学问,临时抱佛脚连夜读书。
袭人和麝月的反应是:宝玉一分心,就赶紧出言劝说他认真读书。
晴雯的反应则是“献计”让贾宝玉装病,蒙混过关再说?!
王夫人总说她的宝玉是被底下人带坏的。从这点来看,王夫人并没有说错。贾宝玉遇到事情就逃避的“好习惯”,总改不了吃胭脂的“好习惯”,不就是因为有晴雯这类投机取巧的人总能巧立名目的惯着他吗?没有条件也制造条件,贾宝玉能不偷奸耍滑、得过且过吗?
晴雯这一刻献计,下一刻就落实。为了帮助贾宝玉弄虚作假,她故意闹得人尽皆知,不仅惊动了王夫人,还害得其他的仆人整宿加班,一夜无眠。
贾宝玉是睡好了,可是把贾宝玉当宝贝蛋的王夫人呢?还有后续影响到的其他佣人呢?第二天贾母也知道了这事,老人家心疼不心疼?这种自私的行为,是一个男人、一个子孙应该做的吗?
所谓自作孽不可活。就因为晴雯把装病闹得沸沸扬扬,王夫人才加强了巡防,隔日贾母就下令严查赌博之事,轰走了一众赌博的婆子;才又导致审判赌博婆子那天,邢夫人在贾母和王夫人处停留的时间长了点;邢夫人才会遇到捡到秀囊的傻大姐,才有了抄检大观园,最终导致司棋、晴雯还有怡红院里的其他丫环被撵走。
从业务能力看,袭人哪怕和贾宝玉有云雨情,也依然尽忠职守,兢兢业业的做好丫环本分的事。而晴雯则是“装小姐”“有你们一日,我且受用一日”。
从依仗贾宝玉的宠爱做的事情来看,袭人主要用来劝谏贾宝玉上进,晴雯则用来对他人冷嘲热讽和打击低等丫环。
从是否对他人造成伤害这点来看,晴雯纵容贾宝玉的纨绔习性,甚至帮他出谋划策偷奸耍滑,最终导致王夫人、贾母忧心忡忡,继而引发了查检大观园事件,导致一众婆子、丫环和晴雯自己被撵出贾府。
最后一点,从一个母亲的角度来看,没有一个母亲愿意让自己儿子和一个教唆过自己儿子逃避学习的女人在一起,特别是她的儿子真的不成器的时候。从王夫人的角度来看,任何一个惯着贾宝玉不求上进的人都是狐狸精。
所以,如果袭人和晴雯两人中非得有一个是狐狸精的话,从整体后果来看,无疑晴雯才是狐狸精。
————————
原创不易,请多关注、点赞、评论,给我写作动力~

朴囡囡
这要说什么是狐狸精了,之前聊斋故事和冯梦龙故事里狐狸精似乎都是以美貌蛊惑人,然后害人的生物。王夫人眼里的狐狸精大约也是如此,或者叫人沉沦不思进取,或者就是让人纵情声色,丢了性命的。
袭人与宝玉有肌肤之亲,似乎有让宝玉纵情声色之嫌,但是通观全文,貌似宝玉没有在男女之事上怎么沉沦。反而,宝玉屋内大小事务,人际关系都是袭人在一力管理协调。狐狸精不至于,袭人没有对宝玉产生负面影响。
晴雯生得漂亮,有几分黛玉的影子,所以很得宝玉的喜爱。但是她与宝玉从头至尾清清白白,就是正常的主仆关系。但是晴雯可是在宝玉跟前没少出坏主意,为逃避老爷检查,叫宝玉装病不上学,与宝玉拌嘴任性撕扇,好多事情的确离经叛道,这种行为在王夫人眼里可不就是个狐狸精吗?
没有孩子觉得晴雯很可爱,有了孩子,觉得如果我孩子身边有这种女孩,我是万万不能容忍,分分钟赶走她。
宁可要袭人绝不要晴雯。只是谁才是真正的狐狸精?我看谁都不是。

纳比斯
晴雯和袭人都不是真正的狐狸精,一个本性不是,一个不配。
宝玉身边的晴雯和袭人,都是贾母安排到宝玉身边的大丫头,她们都曾被人骂过是狐狸精。特别是晴雯更是被王夫人以狐狸精的名义赶出园子,但她到死都清清白白。而忠厚老实又贤惠的袭人,表面看似人畜无害,实则却做过狐媚之事。
宝玉身边的丫头,晴雯最入得了贾母的眼。因为晴雯生得貌美,且口齿伶俐,心灵手巧,做女工也是一流。晴雯也是宝玉心里比较偏爱的丫头。
但是就是这样的晴雯,王夫人却不喜欢。她看不惯晴雯的风流灵巧,看不惯她的穿衣打扮,还有她对小丫头们的态度,更看不得的是她对宝玉的态度。她觉得晴雯的一切行动都是为了勾引她的儿子宝玉。
王夫人曾对凤姐评价晴雯“很看不上那个轻狂样子”、“这样妖精似的东西”,因为晴雯生得美丽,她便觉得是妖精。就连宝玉身边稍有些姿色的女孩如芳官、四儿等,也都认为是狐狸精。可见狐狸精都是聪明漂亮妩媚的女子。
纵然晴雯生得比其他丫头好些,但这并不是她的原罪。她对宝玉一片忠心,并没有主动勾引过宝玉,更没有与宝玉做出过过分的事情。她内心可能也喜欢宝玉,但这喜欢就和黛玉对宝玉一样,都属于精神上的喜欢,并无半点不轨的行为。
晴雯直到死都是个清白的女子,她与宝玉之间并无私情,说她是狐狸精实在是天大的冤枉。王夫人对她的职责只能说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只可惜了晴雯这般冰清玉洁的女子。
曹工称袭人为“贤袭人”,宝玉也曾说过“你是一等一的贤惠之人,焉能有错”,不过我觉得这两个说法都是反义的。一个真正贤惠之人,必定人品端正,洁身自好。这一点其实袭人做不到。
从宝玉梦游太虚幻境那回开始,袭人与宝玉便有了肌肤之亲。虽然她是贾母指派到宝玉房中伺候,后面也许有可能会成为宝玉的姨娘,但是这样不经上级批准,便不明不白的与宝玉发生关系,终究是见不得的行为。
若只有一次也罢,但他们却一而再再而三的经常在一起,有时甚至不顾及影响,以至于房中的丫环婆子们都大致知道这个事情。所以婆子们才会私下骂她在宝玉面前专装“狐媚子”勾引宝玉。
狐狸精往往会欺蒙世人去做些害人之事,对应一下袭人好像还真有此举。她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不惜到王夫人面前告密,更颠倒黑白诬蔑晴雯、芳官之人,使王夫人信任自己而铲除了对自己有威胁的丫鬟。如此看来袭人更坐实狐狸精的称号。
但实际上我觉得晴雯和袭人都算不上狐狸精。
晴雯本就不是狐狸精,她洁身自好清清白白,狐狸精只是别人无端加给她的罪名。
而袭人虽与宝玉有风月之事,但以她的品性容貌却当不起狐狸精之誉称。
狐狸精首要基本条件是风流娇俏、貌美无双,袭人并不达标。

九月衣
1,谁是狐狸精,要大家来评评。
大家应该都喜欢晴雯,因为她洁身自好、守身如玉、率真善良、勤劳勇敢。更是因为她红颜薄命,芳年早夭。而袭人则是心机重,会讨巧,见风使舵,八面玲珑。要是全民公投,袭人肯定高票当选狐狸精,比蔡英文的得票率高很多。
2,谁是狐狸精,还得看曹大爷的意思。
明显,曹大爷给了晴雯极高的评价。“金陵十二钗又副册”第一个就是静雯。而且给予了心比天高、风流灵巧的赞誉。
而袭人呢?排在了第二位。夸她温柔和顺,前面用了“枉自”二字。夸她如桂似兰,前面用了“空云”二字。
因此,在曹大爷心目中,晴雯要比袭人优秀。实在要在两人中评选狐狸精,按曹大爷的意思,应该是袭人。
而且,曹大爷给红楼中人取名,大多蕴含寓意,袭人的寓意,贾政也知道:花气袭人知昼暖。也并不正经。
3,谁是狐狸精,还得看看原著。
袭人干了什么?第一个破了宝玉的童子身。此后也暧昧不清。虽然是大家认可承认的,但如果真的弄出个孩子来,恐怕也不光彩;而晴雯守身如玉,这是毫无疑问的。
4,谁是狐狸精,唯独不能听王夫人的。
王夫人几乎是贾家败落的扫帚星,偏偏掌握了贾府许多人的命运。她认定晴雯是狐狸精,事实上不是;她认定袭人识大体,事实上宝玉很烦。晴雯的死,她有责任,宝玉的疯,她也有责任。因此,她认定晴雯是狐狸精,不对!

lgxman
“狐狸精”通常形容女人魅惑勾引男人。至于袭人和晴雯谁是“狐狸精”,那就要看谁有这个形为了?
从时间上来说,袭人先跟宝玉的。黛玉七岁左右刚来时 袭人就跟着宝玉了。那时两个玉儿都是跟着贾母住一起,看的出袭人也是跟宝玉从小斯混过来的。从小就没少亲近。比如宝玉梦境云雨之事后遗精,袭人就用手去摸。摸出兴头来了就干上了。这就是太出格的事。只是王夫人不知道罢了。若知道了,被赶出去的“狐狸精”就是袭人了!
元妃省亲之后大观园空出来了,下诣旨叫宝玉和姐妹们进园子读书学习。园大人稀,贾母才添派了晴雯来照顾宝玉,虽然晚些。但晴雯模样漂亮,性情爽烈,风流灵巧又能干,宝玉非常宠爱她。她虽持宠而娇,却是个遵礼守循的人,面对宝玉的亲近暧昧,晴雯守住了男女大防!
晴雯的悲剧命运是她的性格造成的,心烈口狠 不留余地的她平时得罪人太多了,这种人只要一倒霉,就会有很多落井下石的小人抱复。
所以王夫人以“狐狸精”名义撵她出去她很冤屈很不服。也有可能王夫人只是找这个为借口撵她也未定!

妈咪小玩家
袭人。
晴雯就是嘴太欠,逮谁说谁,模样又天生风流,不吃羊肉也惹一身骚的。
其实内里是个大格局上不糊涂的人。亏就亏在性子直,生错了地方,配错了身份。空有小姐身,没个小姐命。
我挺喜欢她的。

怪兽刘小咔
都是。
狐狸精的定义,就是勾引男人,让男人对她着迷。
袭人曾半推半就,与宝玉发生关系。好吧,你尽可以说,这是宝玉“强”迫她的,但是稍后枫露茶一回,“原来袭人实未睡着,不过故意装睡,引宝玉来怄他顽”——装睡引宝玉怄他顽,玩什么?难道是希望宝玉把睡着的女孩叫醒下棋吟诗?这还不是勾引,是什么?
晴雯呢,没有与宝玉发生肉体关系,但是在精神方面,她已经是宝玉身边“第一等的人”,就是在她被逐之后,宝玉还冒着犯错被责的风险,私下去探望她,并与她交换了贴身内衣。这还不算勾引,算什么?
袭人与晴雯,一个从肉体方面,一个从精神方面,都试图引诱宝玉,让宝玉离不开她。用王夫人的眼光来看,她们其实都是狐狸精。
至于赏识一个、厌恶一个,提拔一个、撵走一个,那是王夫人自己眼光太差,与袭晴二人的本心并没有直接关系了。

deanfinal
谢~邀~请~!
这个问题,怎么说呢,只能说不好直接回答。
袭人有心机、思虑周全、性格含蓄、明哲保身,晴雯长得好、口齿伶俐、个性张扬、锋芒毕露。
从相貌看,袭人长得粗粗笨笨的,——当然这也是她自谦之言,她的相貌,估计中等水平至少是有的。我这么说的理由是,一是王夫人说过(不找原文了,大意),袭人的相貌虽不及十分好的,但也能算上等,二是假如袭人长的不好,贾母也不会看得上并派她到宝玉房里。
但袭人这个人,总体而言,坦白说我个人是持负面看法的。别的都好说,有几点让人难以接受:
一是她没有操守,作为贴身服侍宝玉的“钦差”,因为有“近水楼台”之便,刚刚得知宝玉成年、在春梦中学会了男女之事,就能立刻和宝玉有染。
二是她不忠。作为一个丫鬟、仆从,她内心根本没有“忠于职守”的概念。从书中她的行为表现看,一到了宝玉房里她就不把旧主贾母放在心上了。可知她那些思虑周全、服侍妥帖,竟都是从她自己的身份和地位出发、只好豁出时间和精力做表面功夫。而一旦看准了新的靠山王夫人并投靠过去之后,她对宝玉也敢说(不查原文了,大意),“今后我是太太的人了,将来我是出去还是留下,连你也不必告诉。”——可见这个人之心毒意狠。这个时候,她怕是连自己和宝玉曾经是最亲近的人(肌肤之亲)都毫不在乎了。真不知袭人这个人,真正放在她心上的是什么!
三是她自从和宝玉有了秘密关系之后,似乎就忘了宝玉和自己之间的主仆关系,时不时有独占宝玉的欲望。宝玉一早到黛玉房里,接着湘云后面洗脸、又让湘云给自己梳头,就这么点事,袭人能大半天一直甩脸色给宝玉看。还说什么(大意)“你就留在那边算了,明儿也不必回来”这种话,——她忘了自己是谁了吧?这里是怡红院,而宝玉是怡红院的主人。
四是她对身边的同伴不但没有相互扶持之心,而且有陷害抛弃之意。袭人早看清了王夫人姐妹和宝钗的心思,终于等到一个机会主动上门向王夫人表示忠心。有不少红迷说袭人没有告密,我说说这些话的人是笨蛋可以吗?她当然不会笨到像小孩子“今天我跟你好、明天我和他好”那样地告密,那样做的话,将置王夫人于何种境地?她只要一通云遮雾罩地说上一段,既能赢得王夫人信任又能解除王夫人顾虑就可以了,明白吗?因为袭人深知王夫人想要的是什么,而王夫人之所以不敢贸然采取行动的顾虑又是什么。
本来袭人和晴雯相比,她比晴雯被动,因为她行为不轨在先,且已被晴雯知晓。但袭人也够聪明,她知道晴雯等人之所以沉默,是因为对方是宝玉,而宝玉是大家的主人。既然是主人做的事,她们作为丫鬟就应该接受不是吗?可袭人觉得这样还不够安全,光凭借宝玉一人的保护还不够。她还要寻找新的靠山。果然,她这次赌注下对了。宝玉房里几个靠前的丫鬟,晴雯、芳官、四儿等,都被王夫人的雷霆万钧清除掉了。
不过呢,说到这里,我依然不知道袭人这样的人,是不是该叫她“狐狸精”。我只是相信,晴雯这样的人,只会明着打骂欺负人而不会背地里陷害人,而袭人这样的人呢,真不好说,这样的人藏得太深,比晴雯这样的要复杂多变得多。最后我说,一个人聪明不聪敏是次要,首要的是不能有害人之心